『壹』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
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和提高學生傾聽的能力呢?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一)強調傾聽的重要在合作小組中進行學習,教師要經常提醒合作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每個人都要爭取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同時也要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於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 但是傾聽的重要性,光靠老師的一張嘴去強調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去認識其重要性。我首先讓學生學習《新課程標准》中有關傾聽部分的內容,讓學生把學會傾聽自覺地納入學習目標。然後搜集一些有關傾聽的文章,有詩歌、散文,有名人軼事,也有論文,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再向學生介紹有關傾聽的名言、俗語等。通過這些,讓學生認識「傾聽」能博採眾長,彌補自身不足;也能萌發靈感,觸類旁通;還能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從而使學生認定:自己必須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能更好地進行合作,才能更快地進步。(二)明確傾聽的要求古人把聽講分為三等:上等的是入神聽,中等的是用心聽,下等的是馬馬虎虎地聽。傾聽的要求是:聽得准,理解快,記得清,具有較強的傾聽品評力和傾聽組合力。圍繞著這一標准,在教學活動中我特別強調傾聽的「四心」要求:1、要專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就使得學生無法認真聽取老師所講的知識,也無法與小組同學合作學習、溝通交流。所以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求學生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2、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否則,合作活動就很難有效地繼續下去,傾聽者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事實的真相。3、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要讓學生明確並不是發言才是參與,傾聽同學的發言也是參與,邊聽邊想,欣賞同學思維的閃光點,吸取他人之長,彌補自身的不足,不斷充實自己。4、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在評價同學的發言時,要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
『貳』 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1.創設良好的課堂傾聽氣氛。
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我在教學時不 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如把音樂引入課堂、編排課本劇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 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加拿大教育專家安尼福來斯特曾說:「你的教室將很少有完全的寧靜,分享和交流是輕松氣氛的關鍵。新的發現和新的成功所帶來的 強烈喜悅會引導學生產生急切傾聽下去的興趣。
2.巧妙利用學生的傾聽注意力。
在授課時我首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講課思路上。教學設計思路盡量精闢簡潔,又新穎有趣,這樣孩子們就會跟著自己一步步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其次,我注意把學生的精力引到教學的重難點上。課堂上,對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我通過各種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強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學生的「選擇性失聰」,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這樣便不知不覺地延長了注意時間,提高了注意質量。
3、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由於年齡特徵的限制,學生普遍存在著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自己聽別人說的問題。我開導學生「善聽者往往也是善於思考的好學生」,要養成善聽的好習慣。首先我提出明確的傾聽要求「傾聽要有五 心」,即: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 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 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 「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並教給學生一些方法:(1)猜想發言的同學會說什麼。(2)對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3)想想同學說的有沒有道 理。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傾聽方法,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學生能做到先聽後說,想好再說,逐漸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4、指導學生傾聽的姿勢
神情或身體動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學生是否在傾聽。課上我對學生聽的姿勢給予認真指導。要求聽同學發言時,眼睛看著書上或老師出示的教具,不看發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學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我通過的觀察,了解學生聽課的質量,及時得到信息反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利。
5、教師示範耐心傾聽
李政濤說:「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我自己先示範傾聽學生的發言,欣賞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並要求學生認真聽自己講和問的同時,顧及其他學生的議和答,無論學生的解答是否正確,當他們提出與教師(教材)不同的結論時,我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思路說給大家聽。對學生敘述中出現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滿懷期望的鼓勵,富於機智的啟發引導。
例如我在進行自讀課文《烏塔》的拓展思維訓練時,有意提出了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 們單獨出門?」孩子們因為各自的家庭和經歷不同,所以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會大相徑庭,於是我提供了足夠的時間空間給他們分組討論,我只充當了一個主持協 調的合作者和聽眾的角色。一個人發言,大家認真傾聽,不但可以聽得明白,還可以鼓勵說的人越說越起勁。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確並不是發言才是參與,聽同 學發言同樣也是參與。使學生逐漸養成善於聽別人發言的習慣。同時,在聽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別人的發言,邊聽邊想,吸取他人之長,充實自己。我還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在這方面要實現理想目標,老師的身先示範就非常重要。
6、及時評價,鼓勵學生
正確適當地評價學生,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我在 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應及時恰當的進行評價。例如:「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他聽講多認真啊。」「這位同學能認真聽別人發言,並能指出不足, 我們應向他學習」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呈現出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在「聽」 的培養中,還要不吝嗇自己的的 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 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
7、強化自我控制能力
首 先,要注意年齡級段特點。自控能力是隨著認識和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它具有鮮明的年齡特點,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學前兒童與小學生不同,小學生與 中學生不同,小學低、中、高年級的學生也都各有特點。培養自控能力,必須根據少年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做事能力、不同認識水平和不同的實踐經驗循序漸 進。對此,每位老師都要有足夠的認識,但是也不必為此過分著急。因為一般兒童的通病,也正是我們施教的依據。只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不放過每一個時機,嚴 加訓練,持之以恆,自控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強起來。例如輕聲討論、響亮發言、認真傾聽、有序地分工合作等等,都要明之以理,培養自覺,使孩子們能立下志 願,加強自控,注意訓練,養成習慣,從而在習慣形成優良的品質。
傾 聽是一種本領,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素養,學會傾聽,這是一種尊重。學生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醒、督促和指導,需要堅持不懈 地訓練。在教學實踐中,幾乎處處都有傾聽方面的訓練點,我們要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善於捕捉和利用一切時機,使學生養成傾聽教師的講解,傾聽別人的意見,這 樣,「學會傾聽」的習慣就會逐步養成,師生也會共同演繹更加精彩的課堂。
『叄』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背景:在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還有學生坐的端端正正但聽進去的很少。詢問其他老師,有類似情況。看來,這已是一個共性問題,應該仔細找找原因,認真想想實用的對策,培養學生有效傾聽的習慣。調查:我與很多數學老師交談,了解學生課堂傾聽的情況,大家一致認為:如果學生認真聽課,很少有學生就是聽不懂、學不會的,很多學生的問題就是不認真聽,還有個別學生是不會聽,抓不住關鍵。我又走訪了多個班級,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對自我傾聽習慣的看法。我發現,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有效傾聽習慣的原因,除了學生本身性格特點以外,還有以下幾方面:(1)與上課老師有關。一個上課亂發脾氣、語言貧乏的老師是不會吸引學生專心聽課的。(2)傾聽時間過長。聽講時間過長就會不自覺的出現走神現象。(3)自製力差,管不住自己。(4)認為會了所以不用好好聽。(5)貌似傾聽實則不會聽。在交談中有些學生反映,他們也很努力的用心聽課,可覺著聽懂了自己卻不會說、不會做,傾聽不得要領。對策:針對這些情況,我把「」作為研究課題,設計了相應的對策,在班作了一些嘗試,並及時反饋、分析、糾正、再嘗試,經過初步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變化。採用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一、創設氛圍,讓學生喜歡傾聽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讓學生專心聽、細心聽。1、巧用教學手段,引發傾聽興趣首先,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樂意傾聽。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創設了小猴分別騎用圓形車輪、橢圓形車輪、長方形車輪做的車的情景,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調動起學生傾聽的慾望,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其次,上課要有節奏、有彈性,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學生在當聽說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 2、錘煉課堂語言,吸引學生傾聽備課時就在心裡模擬,努力做到語言趣味性、條理性;同時,發揮聲音優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語速、聲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神情並茂的語言,精彩的提問,巧妙的設計,充滿智慧、激情的評價,那就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睛、耳朵、心靈,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傾聽的契機,逐步形成傾聽的習慣。 3、關注傾聽心理,引導學生傾聽首先要讓學生克服膽怯心理,讓他們有心理安全,能專心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上,很多時候學生傾聽時往往神清緊張,只考慮自己該怎麼說,結果對方的話一點也沒聽進去,所以教師要注意提問的形式和評價的激勵性。其次要讓學生克服沖動心理,讓他們能安心傾聽別人的發言。要求學生有不同想法時,也必須靜靜聽發言的同學把話說完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二、加強措施引導,讓學生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在聽」並不等於「會聽」,真正的傾聽要做到細心聽、用心聽,邊聽邊想。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使學生學會傾聽。1、榜樣示範人的習慣很多是模仿來的,教師要以身立教,以行導行。在學生交流時,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教師都應專心去聽,可偶爾稍作提示,但決不該打斷。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體現對學生發言的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教師全身心地聽學生說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使課堂充滿著對人格的尊重。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榜樣,這種傾聽的態度感染、熏陶著學生。2、評價導航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具有導航的作用,能指引學生找到努力方向。如這樣的評價:「咱們同學的習慣真好,一邊聽,一邊想,還一邊跟著說。」這不單單是對學生的稱贊,更重要的,是對於沒有做到這一點的同學,他們知道了應該怎麼做,長期如此,定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3、明確要求要讓學生耐心傾聽別人說,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讓學生明白,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同學發言,都要細心聽、聽完整,並努力學會抓關鍵詞句理解說者意圖。同學發言時,自己明白的問題聽一聽別人是怎樣表達的;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聽一聽別人是怎樣解釋的;想到的問題通過傾聽可以幫助自己把問題弄得更完善;沒想到的問題通過傾聽可以使自己豁然開朗。如:「仔細聽,想想他哪些地方說得好?哪些地方還不夠?」「他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有什麼不同?」「他的想法對你有什麼啟示?」這樣,學生有了目的就會注意去聽,漸而學會傾聽。4、聽評結合 檢測學生是否會傾聽的一個最好方法就是「評」。當一個學生發言的時候,其他的學生要對這個學生的發言作出恰當的評價,可以說說自己是否同意這個意見,他的想法好在哪,不妥在哪,自己的不同觀點又是什麼,甚至還可以讓其他學生再來說一說。傾聽是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質,一種素養。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
『肆』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
想要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這個要從小做起的, 孩子的傾聽能力,以及習慣,都是從生活中培養起來的,作為家長,才是最重要的老師。
『伍』 如何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一、正確認識「傾聽」,形成「傾聽」氛圍。
當今的孩子,每一位都是家庭的中心,家庭中常常是大人圍著孩子轉。因此,很多學生從出生到學齡期,沒有人對他提出「傾聽」這一要求。或者說父母會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而在生活中很少要求孩子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這就造成孩子內心對「傾聽」缺少足夠的認識。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
(一)讓傾聽成為一種道德修養。
由於年齡特點,小學生不能認真傾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現欲太強,只注重自己的表現,而不去理會其他同學的發言。我們在課堂中要想讓學生認真的傾聽,首先要加強學生自身的修養。有一句話非常經典——聽別人說是一種修養,讓別人聽是一種藝術。
首先,我從道德修養角度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我常常對學生說:「認真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會認真傾聽是有修養的表現,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我還從人際交往的角度引導孩子們善於傾聽:「學會傾聽的人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人,才能關心欣賞別人,人際關系就會更融洽,朋友也會越來越多。老師想和善於傾聽的同學交朋友。」很多孩子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由於長久形成的習慣難以一下子改掉,他們往往還會不由自主地打斷別人的話,對此,我習慣採用眼神與這樣的孩子溝通,制止插話的孩子,這樣既不損傷這個孩子的自尊心,也不會不影響其他孩子的發言。
(二)把傾聽看作一種學習能力。
傾聽習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常常對學生說:會傾聽的人才會學習,只有聽清了別人的觀點,才能集眾所長成為最棒的人。以此讓學生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同學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有認真傾聽。所以,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具體的,細化了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1、傾聽時要注視老師或同學的眼睛;
2、傾聽時不打斷對方的話,把對方的話聽完;
3、集中注意力聆聽,要能聽懂對方的意思,並能與自己的觀點比較,等對方說完後再提出問題,或糾正錯誤。
伴隨著明確的要求,孩子們會在課堂上時常聽到這樣的話語:「他是個會學習的孩子,因為老師講課時,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老師。」「老師真高興,我們大家都認真傾聽了這位同學的發言,真是一群會學習的孩子!」 「你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因為你剛才邊聽邊進行了思考!」……不斷地意識強化,使學生慢慢地在心中將「傾聽」與「學習能力」畫上了等號,一種關注「傾聽」的群體氛圍悄然在班級中形成。
二、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與表達和交流能力不同的是,書面表達能力形成於文字,口頭表達和交流能力形成於聲音,而傾聽能力卻沒有獨立的物質外殼,似乎難以捕捉,這就為其培養帶來一定的難度。但「傾聽」雖無形,卻往往交融於口頭表達和各種交流活動之中,藉助「傾聽「的這一特點,我在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活動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嘗試。
(一)活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有時,我給學生設計互動練習,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比如:學完了表內乘法,我在班上組織「乘法口訣連連看」游戲,我先出題,任意挑選學生回答。然後這個同學再當小老師出題,他再挑選同學回答,如此連續提問下去,5分鍾後,沒有被卡住的小組給予加分鼓勵。
有時候,課堂上有噪音的時候,有些教師往往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結果噪音反而更大。針對此情況,我與孩子們交流:「噪音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老師大聲喊叫著講課,那其實就是噪音。老師對為大家帶來噪音這件事深感愧疚,這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傾聽,為老師提供安靜的環境,讓老師用優美的聲音講課。」孩子們是純真善良的,我真心與其交談,他們也真情回報,接下來的課堂就安靜了很多。
我把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當成我的一項長期的教學目標來完成。傾聽的前提是守紀,有時候,我充分利用已有的環境引導學生做守紀的孩子。比如,聽著走廊里別的班嘈雜的站隊聲,我抓住時機開展5分鍾主題班會,讓孩子們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們在議論別人的過程中認識到:吵吵鬧鬧很不文明,不是優秀的學生。認識到這個道理,一些不太守紀的孩子對自己的言行就有了些收斂。
(二)評價——促進傾聽能力形成
任何一種情況下,評價做得好,都會成為實現教育培養目標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秘密武器!在小學生的「傾聽」習慣培養中同樣如此。
1、即時的評價,在學生心理上形成一種行為傾向。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有時教師使出渾身解數,既「誘」又「哄」就是不奏效,學生還是各顧各,課堂猶如一盤散沙。就如前面提到的現象,這樣的課堂效率低下。因此,課堂上的「傾聽」習慣需要有意識地培養的,課堂評價在這里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傾聽」習慣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了不起!」「你聽得最認真了,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幫了他的大忙!」……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效果。
2、設立「認真傾聽小標兵」,形成長效培養機制。
全班有40名同學,我就製作了40張「認真傾聽小標兵」卡片,對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和同學發言的同學,發放卡片予以表揚。每節課開始,我先統計已經成為「認真傾聽小標兵」的同學人數,感謝他們的優秀表現,激勵他們別辜負自己的稱號。然後鼓勵還沒成為「認真傾聽小標兵」的同學爭取本節課榮獲標兵卡。一個階段過後,班級慢慢安靜了下來,隨意插話的人明顯少了,對還沒成為「認真傾聽小標兵」的同學,我採取個別談話激勵的方式促進其轉變。
(三)問題——展示學生傾聽成果
我們要設計問題讓學生交流傾聽的成果。如「誰聽懂了他的意思?請你來解釋一下。」「剛才某某是這樣想的,與他想法差不多的有嗎?」「還有與他們不一樣的方法嗎?」「對於他的方法,你有什麼地方需要問的嗎?」「你能把他說的話復述一遍嗎?」不斷地引導,使學生在解讀夥伴意見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意見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完善,從而使教學向更深層次推進。學生的成長需要傾聽夥伴的聲音、解讀夥伴的見解,需要相互交流、互相評價,需要經歷從渾沌到清晰的過程,經歷正確與錯誤的考驗。因此,為學生創設傾聽、解讀、交流的機會和學習氛圍,是學生所需要的幫助。
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用我們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自身的素質。使自己的課堂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自己的課堂成為一種藝術,使孩子們愛聽樂於參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每節課都能有意識的進行訓練,使學生有效地聽講,就一定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陸』 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傾聽是人們日常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傾聽是學好各門學科知識的基本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1、培養學生傾聽習慣,要首先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教師不要隨意重復自己提出的問題或是要求。如果我們把一個要求反復說上好多次,長此以往學生就習慣了,第一次聽不到也不要緊,反正老師還會說好多遍。在提出問題或要求後,要觀察學生的執行情況,對那些由於沒有認真傾聽,而沒有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學生,要明確地指出這是由於沒有認真傾聽造成的。對認真傾聽的學生要給予肯定。2、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要以身作則優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教師有效地傾聽,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教師有效地傾聽,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的發言慾望,提高學生發言的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我不管是好的學生還是比較差的學生;不管是口齒清晰的學生,還是發音模糊的學生,我都能做到耐心傾聽他們的發言,學會尊重他們的見解,不斷章取義,欣賞學生的想法,不中途打斷。其實學生最在意的,還是教師對他的評價。所以,教師首先認真聽取學生的見解,再給予中肯的評價。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他繼續聽取別的同學的發言,找出與他人的不同,這樣,研究性課堂氣氛就會產生了,在這良好學習氣氛下,學生自己學得用心,聽得專心。3、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重點 (1)要學生傾聽老師上課的問題和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我總要引導學生聽清楚老師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要求學生首先聽清楚老師問的是什麼。然後判斷出問題的核心或症結所在。使學生一下子能夠抓住「題眼」,有針對性地回答。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有意變換提問的角度,並注意對學生的傾聽進行指導。 (2)要督促學生傾聽別人發言並要有傾聽的「痕跡」。教學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不認真聽講,為了督促學生認真傾聽,我要求學生傾聽要有「痕跡」,即讓學生上課時邊聽講邊要養成記錄的習慣。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聽到哪兒,記到哪兒。重點的句子,關鍵的詞語,隨文的批註,學生的課本上,記錄滿了聽課的「痕跡」。課後,我還不定時檢查學生的書本,檢查聽課的效率。四、樹立兩種傾聽觀念1、創設良好的課堂傾聽氣氛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教師可以不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如把音樂、故事或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加拿大教育專家安尼福來斯特曾說:「你的教室將很少有完全的寧靜,分享和交流是輕松氣氛的關鍵。新的發現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喜悅會引導學生產生急切傾聽下去的興趣。」2、巧妙利用學生的傾聽注意力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已證實,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教師只能想方設法利用學生的注意力特點,那種強迫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勞無效的。
『柒』 10論文: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人與人之間都需要溝通、交流、協作、共事,一個人善不善於傾聽,不僅體現著他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繫到他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准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傾聽與表達共同組成了與人合作交流的基礎。而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更多地注重說、讀、寫,而忽視了傾聽習慣的培養,結果課堂上不會傾聽的學生為數不少,更有甚者有些學生根本不願意傾聽同學、老師的發言。這樣導致了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紀律鬆散!
課堂上教師指名讓一位學生回答問題,該學生還沒有說完,旁邊的學生就大聲說:「錯了,錯了,我來說,我來說……」
教師示範結束,要求學生起立發言,許多學生都會舉著手高喊:「我,我,我...」,即使在同學正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少學生卻會置之不理,依舊叫個不停。
教師讓一組學生表演對話,其他學生都事不關己,各干各的事情,完全忽視發言的同學……
這些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常此以往不但會影響他人,也會使自己因為不注意傾聽而錯過重要的內容,可見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是多麼重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但有時我們總抱怨學生在課上不認真聽講,卻沒想到去找其根源——恰恰是我們教師自己忽略了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而「認真傾聽」這個良好的習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很多時間和途徑培養而成的。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注重學生良好習慣地培養,其中就包括 「認真傾聽」的習慣。
一、營造氛圍,使學生願意傾聽。
(一)把握心理,營造氛圍。
現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的分布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地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情境圖中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創設好的情境。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
『捌』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師隨筆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我們的課堂上曾頻繁的出現過這樣一些鏡頭:
課堂上,小手如林,孩子們踴躍發言,氣氛很是活躍。一個孩子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我來,我來」的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他們都只顧著自己表達,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言,以至於一再重復別人的發言。
在課堂上,常常有這樣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他思緒飛揚,心兒早已飛出課堂;做作業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他根本沒聽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導致了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而且也違背了全員參與的原則。怎樣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呢?怎樣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麼,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後,才不至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創設情境,樂於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新的數學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在「聽」的培養中,千萬不要吝嗇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很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
四、教給方法,善於傾聽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2、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五、矯正方法,培養傾聽
課堂上,特別是一節課過半以後,個別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如搞小動作,與同學隨便講話等,而教學規律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隨意停課,中斷學生的聽課思維,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靈活、理智,適時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矯正學生不良習慣。
(1)「手勢暗示」。教師在講課時,一旦發現他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既用手勢進行微妙短暫的定勢,指著不專心聽課的學生,以期達到矯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師把嚴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專心聽課的學生身上,與之目光交觸,引起學生警覺,使她意識到老師在用目光警示自己,應該收斂言行,從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3)「語調暗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感情,採用語調上靈活多變,或急,或緩,或長或短,或稍作停頓,造成一種臨時的教學氛圍,有意帶給學生聽覺上的感差。從而產生奇特的感染效應,促使個別學生專心聽講。
(4)「接觸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來,教師就很有必要走下講台,以巡迴講課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認真聽課的學生身邊,輕輕地摸一摸他的頭,讓他意識到老師已知道他在做小動作等,鞭策其端坐靜聽和思考,強制守紀聽好這堂課。
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於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