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發布時間:2020-11-24 19:28:31

1. 小學生學習習慣怎麼培養

第一、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恆。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 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進而能創造性地學, 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興趣的潛在因素。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激起學生的興趣, 使他們很快進入 「最佳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就越高。 激發興趣就是要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平時多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劉永勝教授總結的:「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的行字歌訣,就能幫助學生增強自學的自信心。特別對於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發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關愛的營養不良,有學校教育的知識斷層。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為依託進行針對性的個案研究,並找出能切實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辦法來。這樣的個案研究,既是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第四、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據有關資料統計:89.6%的同學認為自己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業時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解答了。還有3.2%的同學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不良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五、幫助學生養成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勤思好問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礎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習慣的培養應孕育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習思維方法,思想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挖掘教材內在的智力因素,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本來就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心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和問」的求知慾。這也是培養學生勤思好問習慣的起點。
2、榜樣示範,激發思考。根據中小學生好模仿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發現一些學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詞語觸動孩子的心靈。如:「因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發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的發言思維含量很高」、「你對同學的評價很到位」、「你很善於傾聽」、 「你的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你提出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等等。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榜樣的影響下,養成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3、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點或難點,而這些疑點和難點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關鍵。學生大多存在膽怯心理,不少學生往往有了疑難問題不願提,不敢提,更多的學生由於思維能力的局限對疑難問題並未意識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學信息的反饋,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並及時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主動質疑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學生更要大力表揚,調動他們質疑問題的積極性,引發他們解決疑難問題的創造性,這也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態度的開端。
第六,加強個別輔導。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學困生沒能掌握課堂上應掌握的知識點時,如果教師在課外再不能給以重點的關注,假以時日,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課改不排斥必要的輔導,課改呼喚具有現代色彩的課外輔導。當然這樣的輔導不是一味的加班加點,不是強行灌輸,而應是學生在教師的愛心感召下,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學習的勇氣得以激勵,拉下的知識也得以重溫。這樣的輔導也不應再是教師的專利,而應成為小組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日常教學細微環節之中,往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點一滴地加以耐心培養。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他們也就可謂是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教是為了不教」。關注學困生,傳統的分層教學也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只要我們的心中有學生,特別是心中時時裝著學困生,時時關愛學困生,這樣的課堂教學一定會充滿人性的光輝

2.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哪些

一、注重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

所謂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未教學新知識前提前自學。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或經驗來自學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動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經驗來理解新知識。老師還可對學生的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對難以理解的內容打上「?」,並提醒自己在上課時著重聽自己不理解的知識。
二、注重培養孩子收拾書本文具的習慣。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看似一件小事,其實這對學生的一輩子影響非常大,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學生不按時交家庭作業或忘帶書本文具的情況,一問學生,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是家長忘給自己裝進書包里了,顯然,這樣的孩子經常讓自己的家長給收拾書包。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辦代替,以至於出現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都要跟在身邊幫著料理生活,這樣的孩子今後怎樣能適應社會生活呢?這樣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自立呢?父母什麼事情都代替孩子做,這其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長大以後,始終要融入這個社會,始終要獨立面對或解決很多問題,如果父母從小什麼都代替孩子做了,那麼孩子就習慣了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可想而知,孩子是無法自立的。因此,父母如果是真正愛孩子,就應該培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業以後,就讓孩子自己將書本文具收拾進書包,並且放整齊,長期訓練,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這樣孩子不至於交不了家庭作業或忘帶課本了。
三、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一些成績差的孩子並不是因為腦子笨不聰明,而是因為聽講的習慣差。要麼上課愛和同學講話,要麼上課愛搞東西,要麼上課看課外書,要麼上課老愛走神……

總之,這類學生的注意總是集中不起來聽課,導致學習成績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關鍵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但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也不能靠單純地說教。

一方面老師或家長都要給孩子講明學習的目的,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另一方面,老師或家長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勤奮刻苦學習的偉人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堅強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聽課上,努力學習。

四、注重培養學勤於思考的習慣。

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的情況。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於思考。在家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叫爸、媽幫助解決,在學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學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養成了一遇困難就退縮的不好習慣。

在學習上,老師或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向困難挑戰,勤於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於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勤於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戰勝難題的,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己戰勝困難後的快樂,那種快樂是任何高興的事情都無可代替的。

老師或家長還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在學習上如何勤於思考、戰勝難題的故事,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這樣長期訓練,孩子就會養成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習慣。

五、注重培養學生課後自覺復習的習慣。

課後復習對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老師或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課後復習的好習慣。老師對學生的課後復習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後先將當天的知識進行梳理、消化、鞏固,看看哪些地方是弄懂了的,哪些地方還不是很明白,然後想辦法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等知識脈絡清晰明了後再下筆做家庭作業,這樣就會提高學習的效率,要養成好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與監督,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養成習慣。
六、注重培養學生做完作業後自查的習慣。

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做完作業之後都不願意自己檢查,嫌麻煩,做完作業之後,負責一點的家長就讓家長檢查,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依賴性,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利於學生終身的發展。

教師和家長要互相溝通,共同督促孩子養成作業自查的習慣,以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制定一些獎懲的制度,作業書寫漂亮,正確率高的可獎勵孩子紅花或是五星,以提高孩子自查的積極性。

尤其是數學學科,經常與計算打交道,如果孩子不養成自查習慣,那麼作業的正確率可想而知了。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老師和家長長期不懈地堅持督促孩子進行反復訓練和強化,孩子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家長就可以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省不少心,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幫到您,望採納!

3. 小學生應該培養哪些學習習慣

小學生應該培養哪些學習習慣
滿意記得採納加點贊哦!!

一年級好習慣(1):愛惜書本和學慣用品

①從桌洞或書包里拿書本時不硬拽,放書本不硬塞;

②書本、文具擺放有序,不把書本、文具放在臟或潮濕的地方;

③看書或寫字時手要干凈,不潮濕;

④不折書角,不折斷筆和尺,不咬筆頭,不敲打文具盒;

⑤不在書上亂塗亂畫;

⑥不要邊吃東西邊看書,也不要邊喝水(奶、飲料)邊看書;

⑦發現書本破損及時修補;

⑧書本、文具使用後要放回原處;

⑨書本、文具仍然好用時要繼續使用。

一年級好習慣(2)——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①讀書寫字時頭不歪,肩要平,身體正,腳放穩,心要靜;

②眼睛離書本約一尺,手指離筆尖約一寸,胸口離桌沿約一拳;

③不在光線過強或較暗的環境下看書寫字;

④不在走路時或車上看書寫字。

二年級好習慣(1):專心聽講

①不想、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手裡不玩東西;

②讀書或看書時,眼睛看著書本;

③老師講課時,眼睛看著老師或黑板;

④在不需要討論時不與周圍同學講話;

⑤老師講課或同學發言時認真聽,不插話;

⑥要發言,先舉手。

二年級好習慣(2):做好課前准備

①桌凳擺放整齊;

②檢查書本及文具是否齊備,削好鉛筆,吸足鋼筆水;

③本課要用的書和本子擺放在桌角;

④文具盒和上課要使用的文具有序、整齊地擺放在桌子的前沿;

⑤桌上不放任何與上課無關的其它東西(書本、食物、水杯等);

⑥身體坐正;

⑦保持安靜;

⑧要到其它場所上課的提前5分鍾集合整隊。

三年級好習慣(1):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書寫,細心檢查

①課後及時完成作業,不拖拉;

②假日作業做好再去玩;

③獨立完成,不抄襲;

④認真讀題,遇到難題先思考,再請教;

⑤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⑥做作業時不喝水,不吃東西,不看電視,不做其它事情;

⑦做好後仔細檢查一兩遍;

⑧發現錯誤立即修改、訂正;

⑨因缺課未完成的,回校後要找老師幫助補上課業。

4. 小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首先知道自己是個學生,應該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應該講究衛生,愛護環境,保回護環境。第三要答尊老愛友,團結同學。第四按時完成作業,放學按時回家。第五聽家長的話,不要各自為正,我行我素。第六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報恩父母,回歸社會。

5. 小學階段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道出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因此養成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小學階段到底要培養學生哪些學習習慣?
1、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
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從入學開始,就要重視孩子專心聽的習慣。為了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課堂上就要要求學生既要認真聽老師講話,又要學會傾聽同伴講話。這包括認真聽教師講課並注意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
2、培養大膽發言的習慣
從一年級開始,就要重視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習慣。每節課力爭讓每一個舉手的孩子都有站起來發言的機會,要求孩子發言的聲音一定要響亮,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培養他們的膽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聽到,堅持培養,就能形成習慣。
3、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
觀察是智慧的源泉,良好的觀察力是兒童學好數學的基本條件,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使學生學會觀察、善於觀察。
4、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一開始可以通過布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了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5、培養認真閱讀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又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從小沒有認真閱讀的習慣,就會常有「題沒讀完就開始解答,或是添字、漏字亂解題意」的現象出現,為教學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從低段開始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如讓學生把題目讀完整、注意找出題中的關鍵詞、對於表格、圖畫式的應用題,讓學生學會用語言將其敘述出來等。
6、培養驗算的習慣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熱心於作題目,一旦作完,便萬事大吉。至於正確與否,已無心顧及了,不願回頭驗算。因此培養學生驗算習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把驗算作為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以強調,讓學生知道驗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持之以恆地養成解題驗算習慣。
7、培養總結的習慣
學生學了某一類習題的解答方法,學完一個課時的內容,學完一個單元乃至全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總結一類習題的解題規律及方法,總結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小學畢業階段還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的「塊」和知識的「線」進行概括、總結等。這種習慣一經養成,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掌握知識要領,形成數學能力。

6. 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特點

小學生學習習慣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穩定性、系統性、自覺性。
2、學習計劃缺乏持久性、自覺性和目的性。
3、學習態度的差異化,致使學習習慣呈現多樣化;學習興趣的濃淡,導致學習習慣呈兩極化傾向。
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及學業的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如果以後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要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大小,結合教學的具體情況,以及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 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
三、嚴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至鞏固為止。但教師不能只講要求,應結合教學實踐,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也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

7. 小學生學習習慣要求

小學生標准學習習慣30條

一、課前預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程,每天晚上和上課前,都要將要學習的課程做簡要預習,了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准備。

2、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字典、查資料等方法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問詢,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

3、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書上做不同的標記,如:重點的內容在文字下面標「△」有疑問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畫「_」,並在字邊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4、預習時要精力集中,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1、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足安、臂開」,一手執筆,一手按住本子。

2、做到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在作業本上亂塗亂畫,養成寫字墊紙的好習慣。不隨便撕作業紙,低年級學生盡量少用橡皮,保持紙面整潔。

3、做作業時專心,不邊玩邊寫,不邊吃邊寫,書寫時先想好再下筆。

4、書寫要注意保護好視力,要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胸膛離書桌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5、選擇合適的書寫工具,如低年級學生用HB型的鉛筆,不用自動鉛筆。不用玩具類的學慣用品。

6、寫完作業必須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8. 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哪些

有人可能認為,學生學習習慣主要靠學校、靠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因為學生一天的主要活動時間在學校。其實,這種看法是很不科學的。應該說,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確很重要,但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從小學生的心理依賴、行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來說,家庭和家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幫你收集了一些很有效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含很多方面,它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專心地聽、說、讀、寫,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大量閱讀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反思的習慣、勇於創新的習慣等。 二、嚴格訓練,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生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我們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一心向學的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與班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 三、家教聯合,注重方法。 1、給孩子制訂學習規范。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實際幫助制訂具體的家庭學習規范,如設計一個時間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復習、預習功課、完成作業等,要求不完成學習任務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規律,逐步養成習。 2、多關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父母每天應抽出一定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應該在家裡完成的學習任務,熱情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孩子感受到你時刻在關心他的學習。 3、以身作則,給孩子作榜樣。模仿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孩子來說,能否引起模仿,取決於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表現。因此孩子學習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應以身作則,自覺學習,如讀書、看報等,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則更好。大人不應該一方面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勁地玩撲克、看電視、猜拳行令等。這樣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給孩子的過失留有借口:你都沒做好憑什麼嚴格要求我,使習慣培養為空話。 總之,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發揮各方面作用,調動各方面的因素,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終會養成。

9.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 曾說過:「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會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學習效果,也有利於學生健康的發育成長。反之,壞習慣不僅降低學習效果,而且有損於身心健康。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 一、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由於一年級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再加上剛離開幼兒園不久,還不能立刻適應小學生活。因此,一年級小學生在課堂和課後的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一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上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被少數學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數學生成了課堂的陪襯。從日常的觀察記錄看,大多數小學生在一節課的前十分鍾時注意力比較集中,越往後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離開教師的教學內容。從家長反映情況來看,一年級小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往往邊做邊玩,不夠專心,大部分家長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業。 (二)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問題一提出,學生個個舉手,有舉的高高的,有站起來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終被請到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臉高興,急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未請到則垂頭喪氣,而不是認真聽取同伴的發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喜歡發表各自的見解,不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 (三)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當老師提問時,所有的小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請到個別小學生回答時候,他站起來後又不知道要說什麼;有的孩子站起來後,支支吾吾,聲音很輕;有的孩子表達內容的完全和題目的要求無關。 (四)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觀察發現,大部分一年級小學生還沒能掌握正確的作業的姿勢,做作業時候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師的反復提醒。個別小學生做作業時隨意塗改,頁面不整潔,完成的作業也不能很好地達到字跡勻稱、端正、美觀的要求。 二、一年級小學生應重點培養的幾種習慣 學習習慣需要訓練,但對於不同年齡的學生,在內容和方法上都有區別。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主要是針對一些常規的學習習慣進行訓練。 (一)專心聽講。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應要求學生聽課時,不要思想開小差或做小動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講課時應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方法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講。 (二)口頭表達。在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努力使學生養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要求學生先想後說,想好再說,然後強調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並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調整語氣、音量和說話的方法。還要求回答提問時音量要大,語氣要肯定,讓全班同學都聽見;糾正他人發言時態度要誠懇,音量要適中;小組討論時要用商量的語氣相互補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 (三)就語文學科來說讀的習慣的培養很重要,根據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從二個方面進行訓練:(a)初讀。讓學生藉助拼音掃除生字障礙,做到正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督促學生養成正確的姿勢以及自覺朗讀的習慣。(b)精讀。就是要培養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涉獵天文地理,擴大知識面,使孩子們從小主動尋找科學的奧秘。 (四)認真書寫。寫字時,首先要求學生坐姿端正,握筆姿勢正確。寫作業之前,教師要帶著學生復習一下正確的書寫姿勢。在學生寫作業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坐姿。其次,通過講解,使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美觀的印象。再次,要求學生用本干凈整潔;字跡清楚規范;有一定的書寫速度。為此,學生寫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寶寶,教師要事先給他們寫好樣子,讓他們先觀察,再書空一次,最後在練習寫。 三、培養過程中需把握的幾個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好動、好問、模仿性強,所以良好習慣培養應以常規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在培養方法上重激發慾望,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一)及時提醒。在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現哪個學生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二)樹立榜樣。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師在課堂

10. 小學生應該養成哪些生活和學習習慣

‍‍小學生正在長身體的階段,也是學業猛進的階段。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既需要教師及家長呵護,又需要培養出五愛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只要孩子們能記住這些基本常識,就是一個好孩子!同時,處在目前的社會,還要培養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要教育孩子」危險的地方不要去"比如池塘,掉落到地上的電線,高坎。這些有危險因素的地方不要去!還要教育孩子們對壞人有戒備心,防止那些侵犯孩子生命財產的人的侵害!
‍‍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的學習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