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注重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
所謂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未教學新知識前提前自學。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或經驗來自學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動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經驗來理解新知識。老師還可對學生的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對難以理解的內容打上「?」,並提醒自己在上課時著重聽自己不理解的知識。
通過自學,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達到事倍功半的聽課效率。由於預習要在家裡進行,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此,教師要注意與家長[微博]進行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參與,讓家長進行配合與監督,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就可形成習慣,一旦形成了習慣,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在課前進行預習了。
二、注重培養孩子收拾書本文具的習慣。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看似一件小事,其實這對學生的一輩子影響非常大,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學生不按時交家庭作業或忘帶書本文具的情況,一問學生,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是家長忘給自己裝進書包里了,顯然,這樣的孩子經常讓自己的家長給收拾書包。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辦代替,以至於出現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都要跟在身邊幫著料理生活,這樣的孩子今後怎樣能適應社會生活呢?這樣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自立呢?父母什麼事情都代替孩子做,這其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長大以後,始終要融入這個社會,始終要獨立面對或解決很多問題,如果父母從小什麼都代替孩子做了,那麼孩子就習慣了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可想而知,孩子是無法自立的。因此,父母如果是真正愛孩子,就應該培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業以後,就讓孩子自己將書本文具收拾進書包,並且放整齊,長期訓練,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這樣孩子不至於交不了家庭作業或忘帶課本了。
三、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一些成績差的孩子並不是因為腦子笨不聰明,而是因為聽講的習慣差。要麼上課愛和同學講話,要麼上課愛搞東西,要麼上課看課外書,要麼上課老愛走神……
總之,這類學生的注意總是集中不起來聽課,導致學習成績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關鍵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但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也不能靠單純地說教。
一方面老師或家長都要給孩子講明學習的目的,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另一方面,老師或家長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勤奮刻苦學習的偉人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堅強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聽課上,努力學習。
四、注重培養學勤於思考的習慣。
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的情況。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於思考。在家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叫爸、媽幫助解決,在學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學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養成了一遇困難就退縮的不好習慣。
在學習上,老師或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向困難挑戰,勤於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於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勤於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戰勝難題的,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己戰勝困難後的快樂,那種快樂是任何高興的事情都無可代替的。
老師或家長還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在學習上如何勤於思考、戰勝難題的故事,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這樣長期訓練,孩子就會養成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習慣。
五、注重培養學生課後自覺復習的習慣。
課後復習對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老師或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課後復習的好習慣。老師對學生的課後復習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後先將當天的知識進行梳理、消化、鞏固,看看哪些地方是弄懂了的,哪些地方還不是很明白,然後想辦法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等知識脈絡清晰明了後再下筆做家庭作業,這樣就會提高學習的效率,要養成好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與監督,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養成習慣。
六、注重培養學生做完作業後自查的習慣。
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做完作業之後都不願意自己檢查,嫌麻煩,做完作業之後,負責一點的家長就讓家長檢查,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依賴性,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利於學生終身的發展。
教師和家長要互相溝通,共同督促孩子養成作業自查的習慣,以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制定一些獎懲的制度,作業書寫漂亮,正確率高的可獎勵孩子紅花或是五星,以提高孩子自查的積極性。
尤其是數學學科,經常與計算打交道,如果孩子不養成自查習慣,那麼作業的正確率可想而知了。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老師和家長長期不懈地堅持督促孩子進行反復訓練和強化,孩子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家長就可以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省不少心,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❷ 小學生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j堅持到校後自己讀古詩,弟子規等。回家後有時間讀書。
一開始家長和老師要監督。一到兩年後,他會自己感興趣
❸ 小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學習,要養成下面這些學習習慣。
1、課前做好預習工作,提出問題;課上動腦動手,集中注意力。一般來講,老師教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專心很重要。
2、學習中學會給自己定定目標(大、小、長、短),這樣學習會有一個方向;然後梳理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容易丟分的知識點;再者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任務,一一的去落實。
3、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輔助理解,加深記憶。
當然了,為了讓學習記憶變得簡單起來,一些記憶技巧對學習記憶也是有幫助的,比如諧音法、圖像法、聯想法、結構法等等。比如我練習過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其中的「編碼定位記憶」就用到了諧音轉化記憶、意義轉化記憶、形象轉化記憶、位置記憶、聯想記憶,思維導圖就是一種結構式的記憶。這些方法在特定內容的記憶上有很好的幫助。
4、做題反思。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要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要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❹ 小學生應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學習習慣
閱讀習慣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閱讀不僅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文史、常識書籍等。閱讀又可分默讀、朗讀、背誦等。默讀是個人學習的最主要的方式,它主要是眼腦協調一致,注意力集中,一名低年級學生能堅持閱讀30分鍾,而不去吃東西或喝水,即可視為已初步習慣;朗讀學習教材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需眼口腦協調一致,注意力集中;背誦是強化記憶和理解的一種學習的方式。
書寫習慣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書寫習慣人生必備習慣之一。書寫不僅指寫字,更指作文。低年級學生主要掌握寫字技能,高年級則還需作文。
記憶習慣
一分鍾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系起來,這里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鍾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系起來,通過一分鍾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思考習慣
思考是人學習書本和自身體驗的主要形式。只有經過思考的東西,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思考是人生進步的階梯。低年級學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維技能,高年級則還需學會初步的抽象思維技能。孩子愛問「為什麼」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動地動腦筋。對愛提問的孩子,家長應鼓勵並積極幫其解答疑問。如果孩子不愛提問,家長就要多問孩子,由此,慢慢地轉為孩子自己主動開口提問。
預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表象,這對於學生在課中學習新知識時,是很有幫助的。預習應從幾個方面出發: 1讀(把課文讀熟)2找(在文中找出生字,拼音搬家)3勾(標出自然段,勾出生詞)4查(解決至少一個生詞,理解意思)5想(思考課後問題)
❺ 小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首先知道自己是個學生,應該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應該講究衛生,愛護環境,保回護環境。第三要答尊老愛友,團結同學。第四按時完成作業,放學按時回家。第五聽家長的話,不要各自為正,我行我素。第六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報恩父母,回歸社會。
❻ 怎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指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我們想到的是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他們順利進行學習活動的保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古人雲:「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如能在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達到雙贏的效果。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呢?我有以下幾點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討。
第一、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恆。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 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進而能創造性地學, 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興趣的潛在因素。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激起學生的興趣, 使他們很快進入 「最佳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就越高。 激發興趣就是要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平時多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劉永勝教授總結的:「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的行字歌訣,就能幫助學生增強自學的自信心。特別對於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發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關愛的營養不良,有學校教育的知識斷層。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為依託進行針對性的個案研究,並找出能切實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辦法來。這樣的個案研究,既是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第四、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據有關資料統計:89.6%的同學認為自己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業時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解答了。還有3.2%的同學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不良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五、幫助學生養成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勤思好問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礎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習慣的培養應孕育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習思維方法,思想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挖掘教材內在的智力因素,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本來就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心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和問」的求知慾。這也是培養學生勤思好問習慣的起點。
2、榜樣示範,激發思考。根據中小學生好模仿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發現一些學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詞語觸動孩子的心靈。如:「因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發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的發言思維含量很高」、「你對同學的評價很到位」、「你很善於傾聽」、 「你的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你提出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等等。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榜樣的影響下,養成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3、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點或難點,而這些疑點和難點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關鍵。學生大多存在膽怯心理,不少學生往往有了疑難問題不願提,不敢提,更多的學生由於思維能力的局限對疑難問題並未意識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學信息的反饋,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並及時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主動質疑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學生更要大力表揚,調動他們質疑問題的積極性,引發他們解決疑難問題的創造性,這也是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態度的開端。
第六,加強個別輔導。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學困生沒能掌握課堂上應掌握的知識點時,如果教師在課外再不能給以重點的關注,假以時日,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課改不排斥必要的輔導,課改呼喚具有現代色彩的課外輔導。當然這樣的輔導不是一味的加班加點,不是強行灌輸,而應是學生在教師的愛心感召下,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學習的勇氣得以激勵,拉下的知識也得以重溫。這樣的輔導也不應再是教師的專利,而應成為小組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日常教學細微環節之中,往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點一滴地加以耐心培養。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他們也就可謂是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教是為了不教」。關注學困生,傳統的分層教學也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只要我們的心中有學生,特別是心中時時裝著學困生,時時關愛學困生,這樣的課堂教學一定會充滿人性的光輝
參考文獻:
①葉聖陶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
②《老子•道德經》
③劉永勝 《行字歌訣》
❼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長時間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傾向和行為方式。良好的習慣可以有利於促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它對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情感和態度等人格水平、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智力水平、健康水平、生活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
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低年級抓起,只有從入學起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入學的一、二周的教育非常的關鍵,我覺得這一階段學習並不是主要的,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主要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聽課,怎麼去學習。
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良好的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日常學習中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
1
端正坐姿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並不費事,只須我們在恰當的時機予以提示。比如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比如老師手背後,身體站直,學生看到老師後也會自覺坐直。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2
認真聽課
小學生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提醒與評價,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3
集中注意力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更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首先,教師在課堂語言上要力求兒童化和趣味性。如數學課上,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教具或用具體的範例來鼓勵他們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引導學生參加班上的共同學習活動。其次,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對於特別認真積極的小朋友要及時鼓勵。
4
認真作業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時刻關注、提醒,形成習慣。其次,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這時要充分發揮教師范寫的作用。如在抄寫作業,教師常常進行范寫,教師工整的書寫也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後,還要注重作業的評價,採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
認真思考
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或以小組的形式合作討論,然後交流時讓每一位同學都說說自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要求學生用普通話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表達要完整,讓別人能聽明白。允許學生保留有不同的意見。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相互交流、補充、評價。對於有獨特的、表達精彩的學生,教師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一次次的培養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想法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注意事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❽ 小學生怎麼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長時間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傾向和行為方式。良好的習慣可以有利於促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它對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情感和態度等人格水平、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智力水平、健康水平、生活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 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低年級抓起,只有從入學起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入學的一、二周的教育非常的關鍵,我覺得這一階段學習並不是主要的,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主要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聽課,怎麼去學習。 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良好的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日常學習中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 1 端正坐姿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並不費事,只須我們在恰當的時機予以提示。比如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比如老師手背後,身體站直,學生看到老師後也會自覺坐直。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2 認真聽課 小學生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如果任其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提醒與評價,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3 集中注意力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更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首先,教師在課堂語言上要力求兒童化和趣味性。如數學課上,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教具或用具體的範例來鼓勵他們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引導學生參加班上的共同學習活動。其次,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對於特別認真積極的小朋友要及時鼓勵。 4 認真作業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時刻關注、提醒,形成習慣。其次,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這時要充分發揮教師范寫的作用。如在抄寫作業,教師常常進行范寫,教師工整的書寫也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後,還要注重作業的評價,採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 認真思考 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或以小組的形式合作討論,然後交流時讓每一位同學都說說自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要求學生用普通話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表達要完整,讓別人能聽明白。允許學生保留有不同的意見。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相互交流、補充、評價。對於有獨特的、表達精彩的學生,教師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一次次的培養中,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自己想法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注意事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❾ 小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8條,錯過了終身難以彌補!(為孩子收藏)
七彩課堂
2019年10月20日 · 小學語文教師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
1
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
善於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2)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
(3)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
敢於提問的習慣
(1)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
與人合作的習慣
(1)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
自主讀書的習慣
(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
(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3)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
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整潔,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
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
(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8
搜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觀察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❿ 小學生怎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要從小抄節開始,持之以恆。襲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
2、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學得輕松而有成效。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
4、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