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中小學德育應遵循哪些德育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2、疏導原則
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3、結合原則
進行德育要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他們個人的尊重和信賴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4、連貫性原則
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的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5、因材施教原則
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6、因素原則
進行德育要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品德上的消極因素,實現品德發展內部矛盾的轉化。
7、實踐結合原則
進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與參加社會生活的實際鍛煉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他們言行一致。
8、教育原則
進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通過集體進行教育,以便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9、正面教育原則
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說服教育為主,積極疏導,啟發自覺,指明方向,從提高認識入手,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
10、共產主義原則
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無產階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對學生的德育要同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聯系起來。
(1)小學生德育原則擴展閱讀: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中小學教育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貳』 德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一、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教育學生時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相結合,同時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如,小學生在讀一年級時,讓他們學習國旗、黨旗, 從小走黨的路線。
二、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向上。因此,在教育學生時注意講明道理,疏導理想。同時,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注意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如,學生打人了,就要了解其為什麼打人,教育其打人是不對的,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其明白錯了。不能呵斥辱罵學生,盡量要正面鼓勵。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這一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教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動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和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因此,在教育學生是一方面要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寬嚴適度。另一方面要對學生嚴格,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嚴格認真執行,督促學生做到。如教學時,一個校長承諾學生,如果學生能夠保持學校及其附近周圍環境干凈整潔的話,就當面親吻一頭小豬。
四、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的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的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一貫性原則就是要求對學生的要一致,要加強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一致性。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經常性、制度化、連續性和系統性。寓德育於教學中和生活中,形成教育的合力。
五、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因此,要深入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對學生有的放矢的教育,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計劃的進行教育。
六、知行統一原則
這一原則就是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因此,要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原則。
七、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因素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因此,教育者要有意識的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同時,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八、集體教育原則
教育者面對受教育者的集體進行教育,同時依靠並通過集體,教育其中的個別成員。這條原則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首先提出並堅持實行的。因此,一方面要培養堅強的集體,提高集體的整體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將個別人的問題放到集體中去解決,通過處理個別人的問題,同時又使集體受到教育。
『叄』 我國小學德育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3)小學生德育原則擴展閱讀
從德育類型劃分的角度來說,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職業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養學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識及行為習慣,如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關心、誠實、忠誠、敬老愛幼等;
公德教育即培養學生的國家與社會生活的道德意識和符合社會公德的行為習慣,如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注意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見義勇為,維護民族尊嚴和民族團結等;
職業道德教育即培養學生職業生活的道德意識及合乎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如忠於職守、勤懇工作、廉潔奉公、團結合作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育
『肆』 小學德育綱要的教育原則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指導,遵照國家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基本要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反對和抵制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影響。
二、熱愛學生、了解學生
要熱愛學生,以對祖國未來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滿腔熱情地愛護並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要信任和尊重學生,對缺點較多和有特殊情況的學生,更要親近和幫助他們,切忌偏見和偏愛。要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了解他們的思想品德狀況和日常行為表現;了解社會和家庭環境變化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和興趣愛好等,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三、加強針對性
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運用生動感人的題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不要給他們講空洞的大道理和難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層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循環反復,不斷加深;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思想品德實際以及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堅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四、堅持正面教育
要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堅持正面啟發,積極誘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標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對缺點較多的學生更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堅持以表揚為主;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要給予批評並指出努力方向,但要注意防止簡單粗暴,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
五、提高道德認識和行為訓練相結合
在教育過程中,既要重視正面灌輸,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一些淺顯的道理;同時也要相應提出一些合理、適度、具體、明確的行為要求,進行嚴格的管理和行為訓練,引導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在道德行為實踐中逐漸加深認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學生集體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集體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要重視培養學生集體,通過開展集體活動,建立正確的集體輿論,形成良好的風氣和傳統,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要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個別指導,促使其個性在集體中得到充分發展,並初步培養他們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七、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把言傳身教和教書育人結合起來。小學生模仿性強,只有以身作則,才能使教師的言傳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學生從教師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學的道德准則可信,從而激勵他們積極行動。
八、保持教育的連續性和一致性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是長時間多方面教育影響的結果。學校內各年級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啟下,互相銜接;各條教育途徑要互相聯系,協調一致。
『伍』 簡述小學德育疏導原則的貫徹要求
學校德育原則
(1)方向性原則。
方向性原則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根本原則,它要求學校德育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這個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我們要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校要培養「四有」、「兩熱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堅持方向性原則。
(2)知行統一的原則。
知行統一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與參加社會實際鍛煉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3)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
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依靠和發揚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學生消極落後的一面,長善救失、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優點和缺點、先進和落後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這種矛盾斗爭轉化的結果。德育的規律決定了發揚優點與克服缺點必須同時進行。
(4)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結合起來,使教師的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嚴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黨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學生就是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護和關懷。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的能力。
(5)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培養學生集體的過程中,通過集體的形成教育每個學生,又通過每個學生的進步促進集體的鞏固和發展,把培養集體與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統一起來。要培養堅強的集體,就要依靠集體,培養、教育和健全學生集體。教育每個學生關心集體,自覺地為實現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通過集體建立全班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班風,以影響集體的每一個成員。教師要把集體當作教育的主體,先向集體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學會處理各種關系。要加強個別教育,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
(6)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
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向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啟發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貫徹正面教育和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應做到以下幾點:
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及時教育指導。
在德育中要擺事實,講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養典型,樹立榜樣。
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7)教育與學生年齡特徵相一致的原則。
教育與學生年齡相一致的原則是指為了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教育者應使教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等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使每個學生品德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中小學生的發展大致經歷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這幾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都各有特點,教育者必須研究掌握這些特點,特別要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而使德育要求、內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統性的同時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才能使德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陸』 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導向性原則
疏導原則
『柒』 小學德育原則的貫徹和落實
有關小學教育學在考師"格了"的問題?????????
小學德育的實施
(一)考核知識點
1.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1.幼稚性與可塑性 2.模仿性與易變性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
2.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3.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範、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
4.小學德育方法的運用: 1.說服教育——說服教育是社會主義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通過講解、談話、討論等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啟發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2.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如果說講授、談話、討論等是一種明示的德育方法的話,陶冶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論基礎是環境與人的發展的相互作用。3.榜樣示範——榜樣示範教育法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影響、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榜樣人格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易於為學生所領會和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希望找到具體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範人物,去學習,去模仿,所以教育意義更大。運用榜樣教育學生,要選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義,切合學生的實際。4.實際鍛煉——實際鍛煉是形成和鞏固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讓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和交往受到實際的鍛煉,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達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目的。5.獎勵與懲罰——獎勵與懲罰(含表揚與批評),是小學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1.幼稚性與可塑性 2.模仿性與易變性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
(2)小學德育內容的側重點:具體德育內容主要有以下十條:一、熱愛祖國的教育;二、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三、熱愛人民的教育;四、熱愛集體的教育;五、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六、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七、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的教育;八、民主與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小學德育的主要實施途徑: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範、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
(4)小學德育的方法(上面)
2.領會
(1)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2)各科教學與德育的關系:德育工作要寓於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誠然,各學科教學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但是,離開了德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方向和強大的動力,學科教學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脫離了各科教學這一主渠道,德育工作就喪失了主陣地,也容易形成空對空,失去實效性。優秀的教師,總是把教書和育人和諧地統一、融合在一起,既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學科知識,又對學生人生志向的形成、思想品德的發展、政治素質的提高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各科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這一概念不僅不過時,相反,在當前形勢下,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叫響。
(3)德育方法的特點:1.道德教育的內容、方法服從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2.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始終是一位顧問,一位討論問題的參與者,一位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的引導者。3.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3.簡單應用
(1)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2)小學德育方法的運用
4.綜合應用
小學德育原則的貫徹與落實
『捌』 簡述德育的原則。
德育原則有哪9條?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什麼?你知道嗎?
一起考教師
2019年10月08日 ·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小7將德育的有關內容做了框架梳理,小夥伴們快來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記得收藏轉發哦!
一、德育的概念與意義
(重點指數:2星,常考題型:選擇題)
1、概念
廣義: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家庭德育。
狹義:專指學校德育。
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的影響。
2、意義
小學德育的意義:
1、德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前提條件(基礎性)
2、德育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礎(奠基性)
3、德育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中學德育的意義:
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條件和保證
二、德育過程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1、德育過程的概念: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2、德育過程的結構: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3、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二)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
(三)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四)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三、德育原則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1、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3、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4、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5、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長善救失原則(又稱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7、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馬卡連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8、疏導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9、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靈活施教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今天有關」德育「的相關內容了,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記憶。歡迎關注」一起考教師「頭條號,獲取更多有關教資考試,教師招聘的相關信息!
『玖』 我國小學主要的德育原則有哪些
學校德育原則
(1)方向性原則。
方向性原則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根本原則,它要求學校德育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這個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我們要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校要培養「四有」、「兩熱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堅持方向性原則。
(2)知行統一的原則。
知行統一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與參加社會實際鍛煉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3)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
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依靠和發揚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學生消極落後的一面,長善救失、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優點和缺點、先進和落後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這種矛盾斗爭轉化的結果。德育的規律決定了發揚優點與克服缺點必須同時進行。
(4)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結合起來,使教師的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嚴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黨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學生就是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護和關懷。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的能力。
(5)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培養學生集體的過程中,通過集體的形成教育每個學生,又通過每個學生的進步促進集體的鞏固和發展,把培養集體與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統一起來。要培養堅強的集體,就要依靠集體,培養、教育和健全學生集體。教育每個學生關心集體,自覺地為實現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通過集體建立全班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班風,以影響集體的每一個成員。教師要把集體當作教育的主體,先向集體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學會處理各種關系。要加強個別教育,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
(6)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
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向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啟發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貫徹正面教育和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應做到以下幾點:
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及時教育指導。
在德育中要擺事實,講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養典型,樹立榜樣。
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7)教育與學生年齡特徵相一致的原則。
教育與學生年齡相一致的原則是指為了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教育者應使教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等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使每個學生品德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中小學生的發展大致經歷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這幾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都各有特點,教育者必須研究掌握這些特點,特別要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而使德育要求、內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統性的同時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才能使德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8)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
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是指學校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的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互相配合、協調一致,達到前後連貫地進行下去,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學生的品德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長期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這些影響紛繁復雜,不僅相互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對立,而且往往前後並不連貫。如果不加以組織則必將削弱學校德育對學生的影響。尤其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學生活動和交往的范圍擴大,通過書、刊、影、視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有效地教育學生,必須加強學校對各方面教育影響的控制和調節。以便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確保學生的品德按照社會的要求健康成長。
(9)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理論對於人們的行動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於理論,即用共產主義思想及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的頭腦,幫助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從被教育者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工作做到點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必須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統性、開放性和針對性。
(10)循循善誘的原則。
學生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學生的年齡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師、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遵循學生們的思想認識規律,反復地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11)思想政治工作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脫離其他工作來進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寓教育於疏導之中,圍繞育人成材這個根本目標,實行德、智、體、美、勞相結合;各科之間教書育人相結合;校內各職能部門,各種教育力量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齊抓共管,這種綜合教育的原則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拾』 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九條德育基本內原則
(1)方向性原則。
方向性原則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根本原則,它要求學校德育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這個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我們要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校要培養「四有」、「兩熱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堅持方向性原則。
(2)知行統一的原則。
知行統一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與參加社會實際鍛煉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3)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
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依靠和發揚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學生消極落後的一面,長善救失、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優點和缺點、先進和落後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這種矛盾斗爭轉化的結果。德育的規律決定了發揚優點與克服缺點必須同時進行。
(4)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結合起來,使教師的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嚴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黨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學生就是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護和關懷。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的能力。
(5)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培養學生集體的過程中,通過集體的形成教育每個學生,又通過每個學生的進步促進集體的鞏固和發展,把培養集體與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統一起來。要培養堅強的集體,就要依靠集體,培養、教育和健全學生集體。教育每個學生關心集體,自覺地為實現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通過集體建立全班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班風,以影響集體的每一個成員。教師要把集體當作教育的主體,先向集體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學會處理各種關系。要加強個別教育,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
(6)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
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向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啟發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貫徹正面教育和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應做到以下幾點:
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及時教育指導。
在德育中要擺事實,講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養典型,樹立榜樣。
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7)教育與學生年齡特徵相一致的原則。
教育與學生年齡相一致的原則是指為了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教育者應使教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等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使每個學生品德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中小學生的發展大致經歷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這幾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都各有特點,教育者必須研究掌握這些特點,特別要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而使德育要求、內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統性的同時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才能使德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8)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
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是指學校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的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互相配合、協調一致,達到前後連貫地進行下去,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學生的品德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長期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這些影響紛繁復雜,不僅相互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對立,而且往往前後並不連貫。如果不加以組織則必將削弱學校德育對學生的影響。尤其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學生活動和交往的范圍擴大,通過書、刊、影、視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有效地教育學生,必須加強學校對各方面教育影響的控制和調節。以便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確保學生的品德按照社會的要求健康成長。
(9)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理論對於人們的行動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於理論,即用共產主義思想及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的頭腦,幫助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從被教育者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工作做到點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必須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統性、開放性和針對性。
(10)循循善誘的原則。
學生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學生的年齡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師、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遵循學生們的思想認識規律,反復地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11)思想政治工作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脫離其他工作來進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寓教育於疏導之中,圍繞育人成材這個根本目標,實行德、智、體、美、勞相結合;各科之間教書育人相結合;校內各職能部門,各種教育力量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齊抓共管,這種綜合教育的原則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