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和網路知識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和網路知識

發布時間:2020-12-26 08:45:45

小學生家庭教育有哪幾方面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如下: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們只能簡要地研究和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各位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如能將此作為參考,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由於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人們的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系,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松的新型親子關系,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

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松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教師身份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既親密,又寬松;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親密的新型家庭人際關系。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說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也包括筆教),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書信等筆教,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不得相見,也就只好用文字、書信等文字形式了。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做到,職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女作榜樣,使自己的兒女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兒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子女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說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師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破除迷霧,塑造子女的靈魂、品德、個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人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系;期間存在著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系,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子女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准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氣
孔子教育學生的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俗話說:「寸有的長,尺有所短。」拿別人孩子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往往壓縮和抹殺了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特點,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錯誤里,極容易產生自卑。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於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遊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後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愛迪生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次二加二等於四的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同學譏笑為「糊塗蟲」。後來成績差被開除了。但愛迪生的母親南希頗有見地,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主要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並決定自己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盡管那時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愛迪生對死啃書本沒有興趣,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好就想方設法去買來有關科學實驗內容的讀本,還在家裡提供了實驗條件。後來愛迪生終於成了世界大發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趕出學校時,如果也認為兒子是糊塗蟲,是不可救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愛迪生這一生很可能碌碌無為或走上歧路,一個發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紀初,英國有個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稱為呆若木雞。他從小聽覺就不好,10多歲時幾乎失聽。父母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視力特別好。一般人在陽光下才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可他不在陽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對孩子的聽力不好,父母認為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聽不見,可以更專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別人面前,母親總是誇孩子有一雙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學家,並獲得諾貝爾獎。
要少說多行
教育孩子,家長採取少說多行,用身體語言,以行動教育孩子,此無聲勝有聲,更有效果。
前蘇聯衛國戰爭英雄舒拉,小時候,一次跟別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親看到剛買的大衣就破了,又氣憤又痛心。但她沒有訓斥,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地一針一線地縫補著大衣,一睦到深夜。這種長時間的沉默,是對舒拉一種嚴厲的批語,使他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受到良心的責備。舒拉自己說,是「經受著一種難於忍受的、痛苦的、心靈的鞭策。」舒拉一直慚愧地注視闃母親,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撲倒在母親的懷里,痛悔地說:「媽媽,我以後永遠不再這樣了。」從此舒拉再也不和小夥伴們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國法西斯作關鍵時卻非常英勇。
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三個女兒,自孩子出生後,他們夫婦從沒有罵過孩子一聲,更沒有打過孩子一巴掌。三個女兒都培養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發前,大女兒蘇西動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麼辦?根據馬克.吐溫的家規,孩子有了錯,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懲罰辦法,經父母裁決後,付諸實施。蘇西想了幾種處罰辦法,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了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去旅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犯今天的錯誤。」
吳青在回憶冰心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對我們說臟話、假話有著一各獨特的懲罰辦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責、自省,有利於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長。

Ⅱ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什麼

第一、 必須全面關心孩子,使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
第二、 必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並且根據不同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三、 必須加強與學校的聯系,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還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個是要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看到優點,就及時表揚;看到缺點就及時批評,不能一味表揚,也不能一味批評,應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和批評都要恰如其分。表揚時,不要說得完美無缺,批評時,不能簡單粗暴,說得一無是處。
另一個問題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意見不統一,比如,孩子有了缺點,爸爸批評,媽媽袒護,而且常常為此爭吵,這種情況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樣孩子就是非難辨了。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最後,希望您能多讀讀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我覺得北京的郝建老師的書和博客挺好的,地址給你放到參考資料里了。還有《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大綱》挺好的。還有一些書籍去網路搜一下,關鍵詞搜「小學生家庭教育」。

Ⅲ 關於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一般都投給哪些報刊雜志

東方教育時報家庭教育周刊(原家庭教育時內報)www.shenews.com
投稿的E-mail:zhaoxiaojun485@容126.com
[email protected]

Ⅳ 小學生家庭教育應該注意那些方面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養成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孩子,不僅對孩子的發展大有裨益,對社會發展也是一種貢獻。通過這些年對孩子的觀察和不斷的摸索,我認為小學階段孩子的家庭教育最好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注重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並以此來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實踐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現代的社會信息量大,紛繁蕪雜,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影響孩子發展的因素眾多,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孩子就會迷失人生的方向,從而影響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小學階段是孩子是非觀念、認知能力、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時期,我們應該把一種樂觀自信、講求奉獻、與人協作的良好觀念,滲透到孩子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從點滴入手,循序漸進,假以時日,你就會發現這種人生方向性的教育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歷程,小學階段只是學習的開端,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一生受益匪淺。 1)、要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自己的物品自己擺放,整齊條理,作業獨立完成。家長在輔導孩子時,要重引導,輕代理,重方法,輕題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在學校學習的基礎上再學習的能力。 2)、讓孩子養成上課注意聽講的好習慣。學校教育以課堂教育為主,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老師會通過各種方式把學習方法、基本知識等內容教授給學生,因此課堂時間非常寶貴。小學階段知識點少,只要上課能注意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就會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孩子從貪玩的學齡前兒童轉變為一個接受課堂教育的小學生,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才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3)、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一生忠實的朋友。好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伴他一生;讓閱讀成為一種需要,伴他一生;讓閱讀成為一種動力源泉,伴他一生。以後孩子上高年級,有了作文課,就需要有素材和大量的詞彙,才會寫出好作文。所以從現在開始,讓孩子每天讀一個小故事或是成語故事等知識性的小短文,以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並藉此機會增加他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定時閱讀,快樂閱讀的好習慣。 4)、注重擴大孩子掌握的知識的的廣度和深度。小學階段知識點相對來說較少,除了課本知識,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適度涉獵課外知識以擴大孩子的視野。所以在興趣班的選擇上,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現在孩子由於年齡還小,對自己的興趣或者了解不多,或者堅持時間不長。我們班已經有兩個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興趣班學習後發現自己對所選課程不感興趣。這個時候就應該讓他知道,可以給你再次選擇的機會,但是要考慮清楚,興趣班的選擇只能更改一次。讓孩子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意識。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的能力。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有一天她會脫離父母的懷抱,開創一片屬於她自己的天空。學會思考,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說過: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孩子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從小有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提問,鼓勵他思考。要讓她從小事做起,學會提問,善於思考,積累經驗,吸取教訓。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慾望就愈強,學習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終生學習的能力就愈強。思考是創造力的源泉,有了獨立思考,才會有創新的飛躍。四、學會與人協作,是孩子將來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一份事業的成功,都是一個團隊的智慧,每一個人的成功,也離不開周圍許多人的幫助。因此,學會與人協作,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才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逐步提高,不斷取得更好的成績。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能力不同,每個人都有他特有的能力和作用。學會與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友好相處,是獨生子女一代的必修課。家長要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協作的能力,克服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學會尊重別人,寬容大度,能原諒他人的過失,看到並學習別人的長處。此外,孩子的心理素質教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家庭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它有著母愛博大的情懷,她能容納孩子的成功與微笑,也能容納孩子的過失和眼淚。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快樂而辛苦的旅程,家長要時刻注要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早發現,早引導。家長也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高,改變陳舊的觀念,接受新鮮的事物,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教育誤區。讓孩子有一個寬松、健康的空間,讓孩子擁有一個燦爛輝煌的明天!

Ⅳ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原則家長自學筆記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內部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系,而家庭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家長也不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因此,進行家庭教育,要特別注意堅持正確的教育態度,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各種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基礎教育,基本任務就是為孩子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奠定最初的基礎。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所有成年人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教育者,都擔負著教育的任務。雖然教育孩子時,都是某一家長單獨教育,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作用都是通過家長集體努力實現,要想順利進行素質教育,來自家庭的所有成員的要求就必須協調統一,具有一致性質和一貫性,這是保證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因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有了孩子,我們的願望、理想,才能子子孫孫,傳之久遠。愛孩子,是人類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愛,如高爾基所說,那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懂得如何教育如何去愛。但是教育和愛真的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孩子、愛孩子的真諦,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學和藝術。

不知道家長們需要我給你們怎樣的幫助?哪些方面的幫助?是具體問題還是具體方法?說實話,我每次參加培訓,聽講座,也是恨不能上午聽過,下午就用上,用到我實際生活或工作中,希望專家能具體指導到我個人的問題並幫我解決纏擾得我不行的難題,但是,家長們,大家覺得可能嗎?除非我請你們挨個提問題,我逐一回答(不一定能答得上來,因為我沒見到你的孩子,我不能只聽你一面之詞)。可今天解決了這個具體問題,明天你又碰到了那樣的具體問題,你再找誰幫你?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齊桓公在花園里散步,碰到正在給他造戰車的老木匠。齊桓公與木匠攀談起來,木匠質問齊桓公為什麼浪費,齊桓公很生氣,要砍木匠的頭。木匠說:你砍吧,砍了就沒人給你造車了。齊桓公恥笑他,說你個老木匠活得不耐煩了,我砍了你還可以找其他木匠,木匠說:除了我,沒人能造得出你要的車,因為我的師傅帶的十幾個徒弟中,只有我能造得好;而我帶出的十幾個徒弟中,也沒有一個趕得上我的,包括我的兩個兒子。齊桓公很詫異,問為什麼?老木匠說,人人都在學習,可最終卻有這么大的差異,因為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知識技巧,沒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方法,而會思考找到方法的人就成了獨一無二的人才。

其實最好的學習,就是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看書也好,聽講座也好,最終應歸結到自己能尋找到自己的智慧,尋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來。

教育孩子,好像是只要為人父母大概都能懂得些,因為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經驗,有自己再做准父母時的讀書預備,還有自己的好學善問,但對於做好家長卻沒有系統、正規的教育和培訓。在實際操作中,才發現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小時候不太一樣了,怎麼辦?我想咱們這些父母是面對的新時代、新社會、新國際國內形勢背景,不要嫌我把話說大說遠,事實上我們這一代,中國還沒有計劃生育,沒有獨生子女這一國策。因此,首先家庭出生排序就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現在孩子不一樣,我們自己的經驗借鑒不上,怎麼辦?再者,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我們的衣食住行與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又不可同日而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經驗又借鑒不上,怎麼辦?我們從書中尋找教育答案,很可惜,孩子不是試驗品,看著書教育和自己遇到的實際教育又有著千差萬別。不瞞大家,我剛為人母時,真的也迷茫過,現在可能也在迷惑中,我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踐行著,不敢說成功,但至少我敢保證,孩子是幸福快樂獨立自主的。

簡單例舉:我對女兒自理自力能力的培養。當然比不得那些成功的家長,但是我依然為女兒的表現而自豪。(從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二個星期,就跟隨我委託的老人到我單位傳達室寫作業;上學的第二個月自己放學走到我單位;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自己上學÷放學回家(單程路途大約20分鍾);二年級自己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從一年級開始主持班級公務,三年級開始做些學校公務;五年級畢業回母校,為整個五年級做「中小學銜接」演講。應該說我的女兒在學校也得到極大鍛煉,成就了她沉穩樂於助人的品格,我感謝學校和老師。)

所以說,學習具體的什麼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教育的根本,擁有恰當的教育理念,尋找人類教育的共同本質,這不僅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孜孜不倦追求的,家長們為了孩子也要為此而努力。

因此,今天,在和家長討論孩子成長中某個具體問題和建議前,我一定要請家長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為人父母的任職條件,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看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看看自己與孩子的交往方式,自己教育孩子的態度,然後我再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教育系統對孩子成長發展的要求,只有我們家庭、學校、社會挽起手來,達成教育一致,我們的孩子才會在健康、健全、恰如其分的教育環境中幸福、健康、快樂並有成就的長大。

一、了解自己

我參加過多次教育系統更新教育理念的培訓,但最近在教育系統培訓中,引進了一種認識自己的培訓,讓教師們學會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既能完善自己,又能更有效的引導學生發展。我還參加過工商局為企業高管、總裁舉辦的培訓。專家的第一拍培訓,仍是幫助總裁們認識自己,認識領導的性格與領導力的關系,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諧;知己知人,交流暢通;知己知人,達成共贏。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為本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家長,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統中認識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先請家長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

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

我與孩子的關系是

我用什麼方式要求孩子

我想從這三個方面與家長們談談教育孩子的事情:

§過高期望將使孩子無望

舉例: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是經濟實力許可,孩子還沒出生就買下了鋼琴,等待高雅的鋼琴藝術走進孩子的生活;另一個朋友(經濟條件有些困難)因為擁有鋼琴是她的夢想,所以當時結婚除了買了一台彩電,再就是借錢購置的鋼琴。結果第一個朋友的孩子現在上初三,從未學過鋼琴課,也不會彈鋼琴,因為孩子壓根不喜歡。當然我這位朋友是一個很好的家長,發現自己的期望不被孩子認可後,立刻改變自己的主張,尊重了孩子的選擇,而孩子從小的愛好——拉丁舞,到現在依然利用業余時間在練。另一個朋友的孩子從5歲開始拜師學琴,到上完小學,堅持了6年,考到8級,現在孩子上初中二年級,對鋼琴沒有任何感情,很少再聽她提及,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家長的期望往往不能如願,明智的家長會順從孩子,而過於嚴厲過於要強的家長就不能容忍孩子的不配合,最終孩子家長兩敗俱傷。

我有一位同事,音樂教研員,沒有打算讓孩子(男孩)學鋼琴,但因為孩子看見後自己主動去摸,就自己教了孩子一點,結果不看不知道,孩子對鋼琴的悟性特高,又很喜歡,於是我這位同事便借搬家之際,給已經上初中的孩子買了鋼琴,孩子的鋼琴水平突飛猛進,其實父親的願望就是既然孩子喜歡,就隨他,買琴教他,他願意彈個什麼樣就彈個什麼樣,本心裡並不願意孩子再走和自己一樣的路。已上高三的孩子自己也沒有選擇走鋼琴專業,他說那是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消遣,而鄰居們差不多每晚都能在固定時間聽到孩子彈奏出的美妙的天籟之音。

我舉此例的目的,就是想與家長探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自己要實現的理想?還是孩子的興趣所在?是強加的還是自選的,期望度是否合適?

孩子從進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在幼兒園建議下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女孩子偏向於音樂修養——舞蹈、樂器,男孩子偏向於武術、繪畫等,這些都是成長的基本素質,但了小學,家長的選擇就轉向了學習培訓班,珠心算、作文、小記者、奧數等等,讓孩子身心疲憊,厭煩之極。說實話,你們的孩子有幾個是自願參加,是興高采烈參加的,對他的學習興趣又有多大的幫助?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情況下,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教育甘居人後,總是努力再努力,拚命再拚命,不管孩子有沒有這個稟賦,有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並不是說孩子有優劣之分,但要承認孩子是有差異的。我們家長之間都有差異,為什麼莫非要孩子一定要這樣那樣呢?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沒有高下之分,但其思維方式、接受能力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孩子適合做數學,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的孩子善於交際,這就是差異。現在所有的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北大、清華,實在不行也要上大學,這個心態是很普遍的,這就給素質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孩子們帶來非常巨大的壓力。

有家報紙刊出一條消息:家長望子成龍,學生考證成風,講的是南京一名五年級小學生懷揣各種證書44份。據孩子的父親介紹,孩子從三歲就開始登台演出,參加的各式各樣的演出和比賽不下百次。當記者問他「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時,父親苦澀的小小說「我們也知道,但是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孩子可以鍛煉的機會,因為每一份證書的取得對孩子都會有所幫助,相信孩子會明白我們的苦衷。」

在人生路上,放棄什麼,選擇什麼,是一門藝術,有時,放棄就是獲得。人們常說「捨得」,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培養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什麼都想學,往往什麼都學不精;什麼都想得到,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教育建議:

1、正視現實,趨利避害我們已經知道現實有很多不利之處,我們決不再做推波助瀾的惡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就降低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正視並接受現實,我有什麼樣的背景,我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就使多麼大的勁,誰願意爭做白領誰就去爭,但我決不以犧牲當下孩子的利益來換取將來說不準的事情。

2、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分數,是上大學,還是要孩子?當你們為了那個遙遠的大學目標拚命掙錢時,你們有限的時間就被生意、被工作給占據了,孩子們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就缺少了你們的陪伴和扶持,他們的路就會走得困難而曲折。

3、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去逼迫孩子對你就範,逼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請尊重你的孩子,收起你的理想、你的未完成的心願,幫助孩子達成他自己的心願。

§親子關系影響孩子發展

你與孩子是怎樣的一種關系,你常以自己是大人而自居嗎?你怎樣看待孩子與你在家庭中的位置?其實,真正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你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友好。你能否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外界所有的一切?

請看:聯合國1989年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不是家長是否看過,公約闡述遵循了四個基本原則: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兒童,必須以兒童的最佳利益為重;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的原則;無歧視原則。不管兒童的社會背景如何,兒童的出身、貧富狀況怎樣,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正常兒童還是殘疾兒童,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而不應當受任何歧視或忽視。而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是非標准衡量一切,把自己高高放置在凌駕於孩子之上的位置,自以為是孩子的監護人、保護神,有義務和權力為孩子的成長負責,還常常用「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標准看待每一個孩子。

20世紀印度的大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這樣論述父母對責任與愛的理解:「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認為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責任,於是就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不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等。父母總希望他們的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有安穩的職位,因此,他們所謂的責任,只不過是要傳給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罷了。人一旦追逐面子和地位,就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關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個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幫著孩子適應社會,其實是在助長世上的沖突、暴力和戰爭。你能稱之為愛和關懷嗎?」

對自己的孩子真正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個弱勢群體,是被欺負、被欺瞞、被壓榨、被奴役的群體。我們家長只有認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才能時時事事提醒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

故事:受懲罰的爸爸

有位美國家庭里的爸爸教育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不說謊話,說謊話將受到打屁股的懲罰。有一次這個孩子的媽媽出差不在家,爸爸負責送孩子上幼兒園,結果早晨起床晚了,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遲到了,幼兒園老師問遲到的原因,爸爸不好意思說起床晚了,便搪塞說路上堵車,結果孩子不樂意了,連忙告訴老師:說爸爸撒謊了,該受到打屁股的懲罰。可由誰來打呢?爸爸很尷尬,不知如何是好。老師便征詢孩子意見,孩子說應該有媽媽來大,可媽媽不在家,誰來打呢?最後決定由老師代替,當著孩子的面懲罰了撒謊的爸爸。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在美國人觀念中,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在維護這個共同的法則,教育懲罰也不例外。

教育建議:

1、蹲下身子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2、時刻提醒自己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

3、練習從孩子成為小學生那天起,把他們當成大人看,與他們一起分享家庭中所有的事情。

§教養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在日常生活和對兒童的教育中,為了促使兒童朝著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家長多數會採用獎勵、引導、懲罰等形式以規范兒童的行為。其中,對於父母是否應當對兒童進行懲罰,理論界還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在實際生活中,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採用體罰,訓斥,剝奪權利(如不許看電視,不讓出去玩)或愛的收回(如疏遠,冷漠)等形式,對兒童的錯誤行為進行懲罰。家庭是兒童社會化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由於父母處於家庭生活中的權威角色,他們的懲罰對兒童早期行為的塑造和今後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譬如,不少孩子經常遭受嚴厲的體罰,即便小有過錯,父母也會劈頭蓋臉地打過去:掌摑、腳踢、鞭打、抓起來扔到沙發上等等,可謂花樣翻新。父母本身難以自律,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常常告誡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不過別學我。」父或母酗酒無度,或在孩子面前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們缺乏起碼的自製力,缺少長輩的尊嚴和理性;他們形容邋遢、一塌糊塗,甚至偷懶耍滑、背信棄義;他們的生活毫無章法,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假如父親動輒就毆打孩子的母親,那麼母親因兒子欺負妹妹比對其實施體罰,這對兒子有什麼意義?如何指望兒子聽她的話,控制好情緒呢?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樣位高權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對象,自然就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法全盤接受下來,並視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尊和自製,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准則。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任意妄為,孩子們同樣照單全收,並視為不二法門。

兒童心理學家曾這樣總結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專斷粗暴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常常產生不滿情緒,並且有畏懼、懷疑等個性缺陷;放任溺愛型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個性不成熟,盲目自信或自負,對自己放任自流;不一致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虛偽虛榮的性格;而民主、和諧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具有較強獨立個性意識,能與人和諧友好相處,自信自立,具有安全感,具有探索精神。那麼你到底是怎樣教育自己孩子的,你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樣的?

如兒童的偏執性格與受父母打罵訓斥,父母管教不一有高度相關;受家庭的限制、責罵多,懲罰多,這類事件的持續,使兒童的心理負擔加重,這是導致兒童多動症發生、發展的因素之一;父母對孩子過份嚴厲、粗暴,對學齡兒童的行為問題形成有重要影響,這是兒童消極、孤僻、抑鬱或攻擊性、違紀行為等問題產生的因素之一。

教育建議:

盡量使你的教養方式趨近民主、平等、開放、和諧、友好、溫暖,充滿愛。

二、了解教育

今天的素質教育,在家長哪裡有多少了解?得到多少認同?你是否能為了孩子的發展而維護教育系統提出來的素質教育?家長們多從自身實際出發,忽視科學的教育指導,有時甚至會左右和干預著科學教育的實施,使得學生面對的是分離的教育,不一致的教育。

山東省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可以概括為「三個全面」和「三個還給」。即:全面建設合格學校,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

「政府層面要全面建設合格學校,這是政府的責任,談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其基點是要把每所學校都辦成符合國家辦學標準的學校,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層面要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學校作為辦學主體,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因為學生的基本素質首先體現在國家課程里。教師層面要全面培育合格學生。追求升學率決不能以犧牲部分後進學生為代價,關注每個孩子,不放棄每個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責任。」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的解釋。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打基礎,為人生

Ⅵ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特點內容和方法

一、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
/10
二、環境熏陶: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
/10
三、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4
/10
四、實際鍛煉:
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5
/10
五、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6
/10
六、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7
/10
七、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8
/10
八、指導課外閱讀:
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9
/10
九、利用家庭電視:
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10
/10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
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Ⅶ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家庭教育
小學階段的教育,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否認智力因素的差異以及遺傳因素,但是,一般來說現在的孩子都比較聰明,為什麼同是一個老師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沒有成才,有的發展全面,有的發展不均衡,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異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學,孩子成長和發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顧自己的安逸,或者忙於其他事務,顧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節,結果孩子的進步就慢,學習就差,甚至變壞了。

那麼,究竟怎樣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 必須全面關心孩子,使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

德育方面。要從小培養孩子具有遠大理想立志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培養孩子從小就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熱愛勞動,關心他人,艱苦樸素。目前,要特別注意對孩子進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為祖國為人民而勤奮學習的教育。

智育方面。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切活動都要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種高度重視,平時光是問一問是不夠的,必須深入了解情況,有時要參與孩子的學習。可以共同研究探討,提前看看書,備備課參與孩子的學習當中去。犧牲點兒喝酒、搓麻的時間,多陪讀陪練,方可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比如上課前做好預習,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課後及時鞏固訓練,放學後要保質保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要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閱讀課外書時遇到生字、生詞,自己動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問題要請教他人。直到弄懂為止。總之,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體育方面。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特點是愛動,家長必須適度的引導孩子運動。不能由於玩的過度,影響休息和學習,要鼓勵孩子做些正當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動,以促進孩子的健康和發育。應該保證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要睡足十個小時。看書寫字要注意光線適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視眼,飲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樣樣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種營養,控制孩子吃零食,影響發育,還要教育孩子講究衛生,每天要刷牙、洗臉,經常剪指甲、洗澡、洗頭,勤換衣服等等。

第二、 必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並且根據不同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思維具有較大的具體性、形象性,因此,家長對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樣,內容要具體形象,生動有趣。比如,可以通過講故事:科學家的故事、數學家的故事、發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話等,通過電視等形式激勵孩子熱愛學習。

家長要特別關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經常和他們親切交談學校中的事,耐心傾聽他們敘述學校中的見聞,及時肯定孩子學習上的進步,使其獲得成功的滿足。這對於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是極為重要的,對學習後進的學生,更不能忽略他們的微小進步,發現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強孩子的學習信心。

調查表明,絕大多數成績優秀的學生,學習、生活有規律,這類孩子的家長都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特別有規律。一般放學後完成家庭作業,飯後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家長要為孩子挑選一些有益的節目,象兒童節目、科普、新聞、開心詞典等節目。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養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而且閱讀面廣,這樣既補充加深了課內學習,豐富了知識,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習興趣。

第三、 必須加強與學校的聯系,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種種客觀原因,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家長應及時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現,以便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並且還應信賴老師,教師向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絕大多數是出於對學生的愛護,出於培養下一代的責任心。因此家長應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好孩子。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還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個是要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看到優點,就及時表揚;看到缺點就及時批評,不能一味表揚,也不能一味批評,應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和批評都要恰如其分。表揚時,不要說得完美無缺,批評時,不能簡單粗暴,說得一無是處。

另一個問題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意見不統一,比如,孩子有了缺點,爸爸批評,媽媽袒護,而且常常為此爭吵,這種情況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樣孩子就是非難辨了。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Ⅷ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原則

一、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 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要使教育獲得成功,就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 的發展規律,以此考慮教什麼,怎麼教。幼兒期的孩子,在生理的心理方面發展非常 迅速,獨立生活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都隨著年齡的 增長發生變化,所以在早期教育時,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讓孩子經過努力可以達 到。如果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水平,過難或過易都不能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無論 是讓孩子學做一定有家務勞動,還是讓孩子學習某些文化知識,都要從孩子實際身心 發展出發,遵循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忽視了這一點就難以獲得應有的效果。所謂 「跳一跳夠得著」就是這個道理。要激勵孩子學習某種知識,當這種知識與孩子已有 的知識水平相差不大時,他不僅願學,有能力學,而且也容易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過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他就不願學,也學不懂,當然就提不起興趣,甚至產生厭倦或抵觸情緒。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全面了解孩子 身心發展水平和所學知識的實際水平。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循序漸進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不要急於求成。
每一門科學文化知識都有它自己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而且有一定的 連貫性。在向孩子傳授知識的時候,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增強知識的系統性。既 要注意鞏固孩子已學過的知識,又要啟發孩子學習新的知識,並要啟發、誘導孩子進 行獨立思考,逐步培養孩子系統思考問題的能力,要注意觀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識的 情況,當孩子對所學知識尚未理解時, 不要急於教新的內容,要按照秩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向孩子傳授知識。
有的家長不善於循序漸進地向孩子傳授知識或不了解知識的邏輯規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只從主觀願望出發,急於求成,讓孩子長時間學習、識字、看書。據 幼兒園問卷調查,孩子離園回家後,要學習兩個小時,家長要求孩子寫字、算算術,使幼兒教育小學化,致使孩子難以接受,產生厭倦情緒。對此,家長一味埋怨孩子不理解家長苦心,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就像拔苗助長一樣,不公不奏效,往往事與願違。只要從孩子的實際水平出發循序漸進地啟發發育孩子,才能達到教育目的。即使是學齡前兒童,雖然各方面都有很大發展和變化,但他們仍然是沒有發展成熟的孩子,在生理與心理上都與小學生有著很大的差別,不能用學生思維方法和標准對待和要他們。
二、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原則
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及身心發展水平,確定教育內容和要求。運用適當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健康成長。
孩子的年齡、個性發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徵就有所不同,身心發展水平 也存在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長不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這是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願違。
當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才,是無可非議的。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超越幼兒本身條件。有的家長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為「全才」,讓孩子學畫畫,學音樂、學舞蹈、學書法等等,恨不得一下子讓孩子什麼都學會。結果把孩子搞得無所適從。以致什麼也學不好,甚至把身體搞垮了,孩子的天賦和智商是有差異的,如果孩子不具備某些天賦,家長只憑主觀願望,要求學這,學那,這就是強人所難了。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的學生負擔,引起孩子的反感,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個孩子的個性,氣質、愛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原則,對孩子進行文化知識,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同時要根據孩子身心的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對孩子進行啟發,引導和幫助。
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善於發現和發展孩子的特 長,充分發揮其潛在能力,同時也要注意讓孩子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家長要注意用心觀察,孩子在品德,性格和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及時地進行啟發引導和教育。有的孩子很自信,認為什麼事情都會干,不妨給他一件較難的事情干一 下,他做完後,可適當地指出他的不足之處,使他體會到自己還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逐步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美德。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麼都不敢做。可以給他一些簡單的事讓他做,在做的過程中給予指導幫助,完成後做對了要給予充分肯定,讓他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逐漸建立起自信心。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什麼勞動都不讓孩子參 加。甚至有的家長連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學著做,其結果必然養成孩子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應該懂得懶惰是萬惡之源,勞動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家長 要注意給孩子創造適當的勞動鍛煉機會,從小養成孩子熱愛勞動和愛護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
三、要求一致,教育統一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員要互相配合,協調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為按照統一的要求發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既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又是一個連續完整的過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應遵循教育統一的原則。只有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協調一致,有統一的認識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獨生子女成了「小太陽」,家庭,都圍著孩子轉,當孩子有了缺點、錯誤時,有的主張批評教育,有的卻要包庇護短,往往是爺爺奶奶與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有的父母之間認識也不一致,家庭成員在認識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會以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態度,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必然會喜歡袒護自己的一方,會氣惱批評自己的一方。這們不僅影響了家庭和睦,而且不利於教育孩子,以致使孩子養成任性,是非不清,聽不進正確批評,常常無理取鬧等不良品德和行為。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家庭成員應做到互相配合、步調一致,即使意見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否則會給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當注意的。因此,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採取一致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講一次道理或做一兩次練習就可以辦到的,而是要經過多次練習不斷強化和鞏固而成的。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和要求一 致,就會促使孩子對某些品德和行為進行多次練習,不斷強化和鞏固,從而形成良好品德和習慣。
四寓教於實踐活動的原則
家庭是孩子的最早的課堂,參與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實踐活動。因此,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貫穿於家庭生活之中,寓教於生活之間互相關心、和睦協調、文明禮貌、潛移默化地養成孩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助人為樂的良好品德。家庭生活實踐對孩子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有人比喻說:家庭是第一個染缸,學位是第二個染缸,社會 是第三個染缸,第一個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著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礎上著色的,所以家庭這一道著色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把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一個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幼小無知的孩子,對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學習,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總想向大人學習他想做的事,因此,通過實踐活動教育孩子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比如,通過教育孩子穿衣、吃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愛護花木,不浪費食物,學著做些輕微的家務勞動等,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增強勞動觀念的優良品質。通過實踐活動教育孩子,就能有效地達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幼小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是游戲、玩耍和娛樂,寓教於樂,寓教於玩也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有效辦法。孩子在游戲、玩耍和娛樂中認識環境,適應生活,學習知識,增長才幹,促進孩子智力和體力的發育成長 。家長在條件充許的情況下,盡量給孩子創造開展游戲和娛樂活動的環境。讓孩子玩得高興快樂,好奇心得到滿足,想像得到實現,從而訓練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動手技能。比如,讓孩子自己推動玩具汽車在地上跑,或自己騎小自行車,或把小木板、鐵片、塑料瓶、玻璃瓶等放在水中,讓孩子仔細觀察,哪些浮在水面,哪些深入水底,引導孩子自己做事,啟發孩子進行思維,通過玩耍游戲等實踐活動進行教育,對增強孩子體質,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是極為有益的。
五、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父母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這種愛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的感情基礎,沒有這種愛,就談不上教育,就難以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但愛而不教,管而不嚴,自然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把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做到愛而不溺,嚴而不厲。
(一)愛而不溺
父母對自己孩子的關心愛護,應以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為前提,離開這個前提就容易與望子成才的願望背道而弛。父母對孩子愛應該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絕不能溺愛,否則,就會成為孩子身心畸形發展的禍根。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把對孩子的關心愛護變成了溺愛,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中,表現更為突出 。祖父母和父母把孩子視為「小皇帝」一味的嬌慣,偏愛和護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的不良品德和習慣不批評、不教育,往往包庇護短。吃飯穿衣一切事務都由家長包辦代替,孩子讓家長干什麼,家長就干什麼,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使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好逸惡勞的懶惰生活,養成一種自私、任性、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的不良品德和習慣,這些不良習慣任其發展下去,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有人說,對孩子的嬌生慣養百依百順,是促進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開端。這是值得每位家長深思的。
溺愛的形式各有不同,但這些家長的共同特點是不把孩子看成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而是看成個人的私有財產,忘記了把孩子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的基本目標。溺愛的結果只能是坑害了孩子,受害的因然是國家和社會,但首當其沖、自食其果的是孩子的父母。由於父母的溺愛使孩子養成惡習,難以管教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的事例數不勝數。
家長對孩子要做到愛而不溺,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有理智、有分寸地關心愛護孩子,既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真摯的愛,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能激發其積極向上的願望,又要讓孩子關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並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性勞動和家務勞動,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品德 ,而且也有得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第二,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 ,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孩子過高的慾望,養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當其慾望強烈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就容易走上邪門歪道,這是每位家長需要注意的。
第三,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況下,就盡量給予滿足。如孩子要求給買一些有利於增長知識,開發智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兒童書畫及必要的生活、娛樂用品,一般應給予滿足。若家長一時難以辦到時,應向孩子說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既要積極為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創造條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節約儉朴,防止養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慣。
(二)嚴而不厲
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對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和習慣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前面講了如何關心愛護的問題,這里再講一下嚴格要求的問題。
家長對「嚴」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認為「嚴」就是「厲害」,對孩子要給予好心而不能給予好臉,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認為「嚴」就是不聽話就要打罵,贊成「不打不成才」的說法。這些認識都是不對的,對當今的孩子採取這種辦法是難以奏效的。
如果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孩子就不願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對父母敬而遠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願與父母交談,這就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於打罵,體罰之類的行為凡和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動輒打罵孩子的家長,不僅不能使孩子和改正錯誤,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靈受到摧殘,變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罵而離家出走,由此可見,對孩子實行體罰只不過是家長缺乏理智和束手無策的表現,不可能起到嚴格要求的效果。

Ⅸ 如何做好中小學生的家庭教育

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幼兒教育的好壞對幼兒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教育不僅是對幼兒認知方面進行教育來求得智力的發展,而且要對幼兒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質、身體素質等。這時期不求學到多少東西,而是通過生活點滴和游戲,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慾,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挖掘組織、社會、操作、創造力等多方面的教育。
一個不會玩的孩子肯定不是出色的孩子;只知道逼著孩子培養「特色」的家長肯定不是優秀的家長。對於孩子來說幼兒階段是「游戲人生」,而家長則需要耐心和細致的呵護。當然,這並不是說鼓勵家長遏制孩子感興趣特長的培養。這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找到興趣點所在,並積極挖掘使之成為影響一生的「閃光點」。
這個時期也是孩子自信心培養的最佳時期。一般,自信心在孩子出生後10-18個月就應該建立起來了。家長可以在完成一件事之後,由衷地稱贊說:「你真棒.....","你好厲害......"或者豎起大拇指等方式承認孩子的行為。
小學階段:
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對普通孩子而言,1-3年級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而對於另一些孩子,比如不在家長身邊成長,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他們學習習慣的養成要經歷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一般是1-5年級來持續不斷的養成。
這時候,家長主要配合學校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學習拖拉,自製力差,則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趴在桌子上,盯著孩子學習。但是,這期間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到不接電話、不逛來逛去、不做飯、不看電視、不聊天等等。平時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做事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同是,家長也要繼續鼓勵孩子繼續保持已有特長的學習,這不僅對孩子成長有利,對小升初,考大學都有利。
初中階段:
主要是讓孩子打好基礎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一時期是孩子從兒童期走向青春期的時期;是需要學生養成學習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的心向及解題過程中的認知方式等的時期;也是學生人格定型的時期,對一個人的人生有著重要意義。因而,需要也必須引導學生「更好的度過初中生活」。
初中知識的傳授擺脫了小學教育「保姆式」的灌輸。這時候的知識構架是一環套一環的,如果這一節「欠債」,以後的章節也不容易聽得懂,這個「債台」就會越壘越高。如果知識盲點很多,由量變發生質變,孩子在教室里就坐不住,就會發生逃課了、不做作業了等等問題。如果在遇上不理解的家長,那情況更嚴重,家裡天天「戰爭」,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年級再高些,就會出現早戀等等一系列的情況。如果孩子基礎打得撈,在教室里坐得住,這些問題就不會找你麻煩。
高中階段:
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另一個十字路口,特別是到了高三沖刺階段,簡直就是平時知識積累的「厚積薄發」。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吧。日子就像牆上的掛歷,撕一頁少一天。這家長的心也始終綳得緊緊的。孩子在學校就已經很緊張了回到家裡,如果家長在絮絮叨叨沒完或是利用激將法來刺激孩子的上進心,家裡無疑成了「戰場」了。
這是家長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來看,遇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商量,讓孩子感覺自己長大了,必須要擔得起一定的責任了。這也未必不是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一個好方法。
總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有約束也要有寬容,使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然後看著孩子走進高等學府。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和網路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