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
小學三年級是教與學明顯發生轉折,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一個學年,經過了兩個年度的學習,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智力上已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提高的標志之一,就是具備了一定的觀察事物,看圖說話,寫話和一定的遣詞造句的能力。這種能力又是很低級、很初步,甚至很朦朧的,在這一種猶如種子發芽,但又未破土而出的特定環境和特殊條件的制約中,對如何有效的開展和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尤為重要。而縱觀幾次的習作,大多數孩子寫出的語句常常是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錯字連篇,標點符號也不會運用,內容乾巴巴,老師批改起來非常困難。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寫作願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膚淺的做法:
一、鼓勵學生多仿寫。
我們都知道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所以模仿是他們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仿寫已不是一個新名詞,但是,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仿寫能減緩學生寫作的難度,使他們由讀到寫,由不會寫到會寫,把自己身邊活生生的生活畫面轉化成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成功地搭起一座橋,順利完成從書本到生活的過渡。仿寫,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可能很多老師反對仿寫,認為仿寫不利於學生的造,寫出來的作文大同小異,或者可以說是千篇一律。但從訓練角度來說我認為是有好處的。如學習了12課《聽聽,秋的聲音》學完後我就要求學生仿寫片段。而其中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
聽聽 ,秋的聲音,蜜蜂扇動翅膀,「嗡嗡」,是和花朵告別的聲音。
聽聽 ,秋的聲音,石榴露出笑臉,「啪啪」,是對秋姑娘的問候。
一隻只燕子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一陣陣秋風掠過果園,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走進秋,走進這五彩繽紛的演奏廳,你仔細地去欣賞這秋的奏鳴。
秋的聲音,在每一個紅紅的蘋果里,在每一片絢麗的花瓣上,在每一滴晶瑩的露珠里,在每一朵綻放的秋菊里。
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跑來,向遠方匆匆地離去 。……
又如在指導孩子寫觀察日記時,我首先讓孩子細心觀察後交流,然後進行寫作的指導;並找來幾篇範文讓孩子們欣賞,欣賞別人的譴詞造句,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學習日記格式,然後讓孩子們進行仿寫。這樣孩子們的思路更清晰了,覺得自己有話可寫了。你看,這樣的仿寫不是很有實效嗎?其實,我覺得三年級還是剛剛起步,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們老師教課文就是教學生學思路、方法、語言表達……剛開始學生不會寫作文,讓他們仿寫幾篇有什麼不好?能仿寫也是一種進步,仿多了自然就學會寫。總之,仿寫是學生寫作的起始,是寫作興趣培養的基石,就如同書法中的臨摹。只要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二、鼓勵學生多觀察。
羅丹曾經說過: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套用這句話,我想說,生活中無所不有,就看你有沒有留心觀察它。如果你留心觀察了,你會發現很多微妙而有趣的東西。 例如:第三單元的作文要求是:選一幅秋天的圖畫進行寫作。一開始我是要求孩子們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然後根據畫上的景物進行寫作,而孩子們寫出的作文都不盡如意,大部分孩子都寫了一些與自己根本沒有接觸過的,或者沒見過的事物,有的寫了下雪的情景,有的寫了蘋果熟了,有的寫了杏樹葉子黃了……看到孩子們的作文,我真感覺頭疼呢。這樣根本寫不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就這種情況,我改變了策略,於是我帶他們參觀了我們學校,觀察了秋天學校有那些變化,特別觀察了學校的花草樹木,這樣學生的思路好象清晰了。接著我就上了一節以《秋天的校園》為題的作文指導課,首先我讓孩子們把老師帶他們參觀校園的景點按順序在腦子里重現, 然後讓他用手中的筆畫出來並塗上顏色,這樣一幅幅秋天校園的畫面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接著我還指導他們的觀察方法,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把景點說具體,這樣孩子們就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而且寫出來的習作質量還真不錯。又如我在上第四單元的作文時,我一開始是這樣做的:首先布置學生回去觀察你感興趣的事物,然後回校與同學交流。第一次我發現他們是應付式的,觀察的事物比較平凡,比較隨意,根本說不出有自己的新發現,這不是我要的效果。於是我重新布置他們回去再觀察,而這次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看誰的發現最有創意?」,即與眾不同的。這次孩子們可積極了,他們的發現可新奇啦:有的發現了蝸牛走過的地方為什麼總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有的發現金魚為什麼睜著眼睛睡了——原來,金魚不和人一樣,金魚是沒有眼皮的!所以,金魚就算很困了,它也不會眼皮打架;有的發現了蝸牛長觸角的頂端有一個小黑球,那是它的眼睛,短觸角相當於它的鼻子……很多同學都寫得很出色,很有意思,其實細讀起來,沒有誰寫的是驚天動地的大發現,但就是這些微小的變化,被我們的同學捕捉到了,觀察到了,從而記錄了下來,這不是很有趣嗎?聽了孩子們交流的發現,我倍感欣慰,我想有時一個小小的激勵或者是一次小小的比賽,孩子們的興趣、勁頭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有時我們要多想辦法,以引起孩子們習作的興趣。
三、鼓勵學生多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廣泛閱讀是實現語言積累的一種重要途徑。引導學生多看適合於他們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容和范圍越廣泛越好,讓他們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語言。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名人名言、好的句段、古詩詞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閱讀課上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
葉聖陶先生說過:「作文離不開生活。」 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學校生活,孩子們總有所見、所聞、所感,總有喜、怒、哀、樂,抓住生活這面多棱鏡,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真實可靠,寫來得心應手,容易真情流露。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學時引導學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遊、去觀察、去創新、去體驗,學生就會運用自己的筆記錄下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頁。
四、引導學生多練筆。
《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第二學段「習作」的其中一條要求是「增強習作自信心」。對於起步習作而言,樂於表達比表達效果更重要,習作信心比習作結果更重要。怎樣提高學生習作的自信心,怎樣才能讓對學生來說是「難於上青天」的習作變得讓他們容易下筆,好下筆,這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根據我多年來教三年級語文的心得,我認為利用文本內容,引導學生多練筆對增強學生習作自信心,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認為小練筆,能夠開啟作文教學大課堂。
例如,在開學之初,我上第2課《金色的草地》時,因為裡面寫到了蒲公英,說草地因為蒲公英花會變色,所以草地也會變色:早晚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蒲公英對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一點也不陌生,許多學生不僅見過、玩過,而且還吃過。於是我就叫他們寫一篇關於蒲公英的作文。因為熟悉的緣故,許多學生寫出了質量很高的作文,讓我看了一點也感覺不到是他們的第一篇作文。事後我問他們,作文難不難,他們說一點也不難。說不難是假,只能說我叫他們寫的是言之有物的作文,寫起來不用抓耳撓腮,搜腸刮肚罷了。
還如,我上《槐鄉的孩子》,學到裡面寫天熱的段落時,我又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自己另寫幾句天熱的句子,還變出花樣寫《天多冷》,學生也很快寫出了自己在天熱天冷時的感覺,讀起來是既新奇又有趣;上《風箏》一課時,學到第三段寫放風箏時,我問學生:「你們放過風箏嗎?」沒有一個回答是否定的,我於是又讓他們寫自己放風箏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從作文反饋的結果來看,大多也很真實可感,讀來也很吸引人。
練筆的另一種途經是記日記。記日記本,不在乎長短,只要不寫成「早上起床白天吃飯晚上睡覺」就行。日有所記,記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我並不強求學生每天都寫日記,凡是有意義的事,印象深刻的事,生活中的思考、感悟,等等都可以寫,每星期一兩即可,但不得懈怠。
總之,教小學生作文難,教三年級的學生寫作更難。以上的只不過是個人看法而已,正所謂「教無定法」,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把鑰匙,至於怎樣開啟,那就需要我們各施其法了;至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如何找到一條快速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新路,還有待致力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同仁們進一步努力探索。
B. 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怎麼輔導
每位教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老師都知道三年級語文確實不好教,最難就難在作文教學.小學生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練習一下過渡到三年級的作文習作,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加之三年級孩子的生活閱歷有限,讀書量有限,因此在語言的表達上就難以豐富,語言積不夠豐富直接限制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的客觀實際造成了他們不可能有較高的習作水平.因此,對於三年級的語文教師而言,題目就來了:三年級學生的起步作文到底應該怎麼教才更為有效呢?這個題目一直困擾著我,但我也一直堅持對解決這個題目的求索.對於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也在教學中實踐著,可以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並且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終極度過這條河.但是我已下定決心不管我的實踐成功與否我都要堅持,但堅持的過程中我會不斷的更新我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面我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出來,就算是保存點資料吧.
C. 《小學生作文起步 日記周記起步 好詞好句好段歇後語
是要歇後語嗎?看看下面是不是?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丈二高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D. 《小學生作文起步》讀後感
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系實際生活,把書里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E. 小學語文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作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怎樣進行起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範文,從範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彙,學習表達方法.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安排一年級學會440字,二年級學會740字,兩年學會1180字,閱讀範文80多篇.識字進度慢,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後腿. 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後,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於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F. 小學生分類作文和小學生作文起步的讀書心得500字
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這一點,所有的同學們一定要掌握明白了。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段落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寫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就受影響。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的卷面。頂多也不能超過三行半。想想看,一個開頭就占太多的空間,閱卷老師的視覺又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四、動筆之前要擬題,漂亮標題如美女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怎麼擬題呢?對於成績一般的考生,應該採取特別措施了。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網路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比葫蘆畫瓢地就能採用到。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靚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希望考生們准備好一些關於道德、學習、禮儀、愛國、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時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里會閃現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最好要扣准標題。怎麼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後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
六、動筆之前不要慌,想了題目列提綱
上面說了好幾種技巧,其實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列提綱很關鍵。譬如,寫記敘文要設計好開頭結尾,同時要把你敘述的事情分成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如果能設置好一個過渡句或過渡段更好。列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把開頭結尾寫詳細寫,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准。一個合格的學生,列提綱,大約5分鍾到8分鍾。時間要掌握好,如果時間緊張,提綱就要簡練些。
七、想好主題和文體,非驢非馬不可取
寫作文,要麼是記敘文,要麼是議論文。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構。記敘文的結尾要注意抒情和總結哲理,議論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結構,中間的3或4,是分層解題。當然也可以靈活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但是注意,千萬別議論文說了那麼多事例卻不歸納主題,千萬記敘文忘記說事卻議論過多。因此,寫考試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寫的是什麼文體,就按相應文體的寫法來寫。
八、適當克隆和「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範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構。如果寫記敘文,最好翻閱《讀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結構是很好的,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到考試的時候,你採用別人的「筐」,把自己的東西向裡面裝就可以了。關於感情、愛國、人生之類的優美語言,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到時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這不算抄襲。關於國家大事,時事政治和要聞什麼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奧運,今年是建國60周年,還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等,都可以做考試作文的題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規范的方法,譬如別家的感人事跡,可以搬到自己家。這在考試的時候要靈活慎重運用。
九、篇幅爭取要寫滿,多寫一點是一點
一般來說,小升初作文要求都不低於500-6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頂多寫到700字。如果是不低於多少字,建議考生,爭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給的卷面寫滿到95%左右,留下最後一兩行。作文老師一看你寫得那麼多,肯定覺得你的作文相對熟練,作文打分就趨高不趨低。
本文出自:"學霸堂作文網" 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G. 小學作文起步
[小學作文起步]小學作文起步小學起步作文教學初探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小學作文起步。」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教師教學難、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學作文教學,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學由語文教學的重點成為既重又難的「焦點」。盡管各種輔助資料鋪天蓋地,應有盡有。盡管老師耐心引導,但還是覺得「無話可說,無處著手,無事可寫,害怕作文」。如何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呢?我認為關鍵在於引導學會動腦、動口、動手和認真觀察,並學會積累詞彙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實踐中有步驟地進行了嘗試。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樂說
口語表達應該是學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礎,尤其是對於作文水平相對低下的小學生而言,口語交際也是作文訓練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起學生說話的慾望,自覺地突破各類文體僵化的藩籬,才能使學生暢所欲言,做學習的主人。可見,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先動,再動筆,非常重要。我不斷鼓勵學生要敢於亮出自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要不卑不亢,敢於展現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針對口頭的表達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肯定。這樣以來,班裡的情況大有好轉,每位同學都能暢所欲言,由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變為「大家說,大家議。」以此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效果顯著。如《我想和你作朋友》是一年級的「說話•寫話」訓練。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導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們所喜愛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鴨,首先向大家展示他們作為朋友在一起玩的樂趣,學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知道了唐老鴨為什麼想和米老鼠做朋友。再安排「找朋友」這一游戲形式,讓學生間互相交流,用一段話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愛好。說一說自己想和誰交朋友,為什麼想和這位同學交朋友。最後,再讓幾名學生代表上台說一說。學生可以從全班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同學,向別人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朋友的介紹。這樣一來,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訓練了思維。《有趣的樹葉》是一年級語文大課堂的訓練內容,我先出示了一組我事先用樹葉拼成的圖案。學生不由自主的說:「啊,多好看!」我引導他們說說老師這幅圖上有什麼,它們象什麼,是怎麼拼出來的。然後,分發樹葉讓他自己拼圖,展示他們的作品。最後,評一評誰拼的最好,讓他們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爭先恐後的介紹起來,在我的點撥下,都能做到說的有條有理。這樣,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調動起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又能使其他成員擇其優、指其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真正實現課堂的民主大解放,為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此,在教師的適當點撥下,將語言轉化為文字便不難做到了。
二、巧妙滲入,激發學生樂寫
《語文教學大綱》中說:「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覺動腦、動手能力差,還不知道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想,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去滲透。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結合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反饋的情況,及時地適當地滲透一些新知識。比如:我在二年級教學以樹的名稱歸類識字這一課時,滲透了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知識。學完課中的字詞,我提出下列問題:「咱們這兒都有哪些樹?」「哪些樹最常見?」「那些常見的樹各是什麼樣?(干、枝、花、果等怎樣?)「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怎樣?(什麼時間發芽、開花、結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去想、去問、去聽,然後回到課堂上再說。沒想到,學生們說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比如:「楊樹長著許多隻大眼睛,每天都在看著我們呢?」「楊花像一條條毛毛蟲,一撮一撮地掛在樹上。」「楊葉像五指並攏的手掌,片片向上。」……就這樣學生一一回答了上列問題。我聽後非常高興,又興奮地引導他們把這些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剛才咱們說的話是介紹什麼的?」學生齊聲回答:「是介紹有關樹的知識。」抓住機會,興致勃勃地進行了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棒!你們已經會作文章了。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一篇介紹樹的知識的好文章。回答前兩個問題的話是一個自然段,回答後兩個問題中每種樹的樣子、生長特點的話分別是一個自然段,把這些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這就是說,把幾個意思相關的句子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段話;把幾個意思相關的段按順序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你們寫作文時可不要忘記呀。」同學們個個點頭。教學一年級課文《大熊貓》時就滲透了動物描寫的知識。教學第二段時,我問:「這三句話分別寫了熊貓的什麼呀?」學生很輕松就回答出來:「寫了熊貓的身子,毛,眼睛,耳朵。」我有問:「第三,四段寫了熊貓的什麼?」學生也能回答出來,寫了熊貓愛干什麼,愛吃什麼。我又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喜歡什麼小動物,並仿照課文內容來說一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麼樣子?會做什麼?愛吃什麼?學生對家裡的雞、鴨、牛、豬等動物非常熟悉,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我家的小豬胖胖的身子,背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有的說:「我家的小狗愛吃我丟得骨頭。」我趁機小結:「你們剛才講的就是一篇寫小動物的好作文。」教學寫景的文章,就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景色,家鄉的景色。再告訴他們寫景的文章要多用一些比喻句、擬人句,這樣才生動,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起步》。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可以在學《石榴》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看關於石榴園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石榴生長過程和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石榴花的色彩、形態,石榴子兒的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寫作,學生也會覺得寫作文原來這么容易。
三、豐富素材,激發個性作文
有些學生非常怕寫作文,作文課時拿著筆冥思苦想一節課也寫不出幾個字。何故?生曰:「無話可寫。」針對這一情況,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捕捉寫作的素材。人們常說,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由於條件的限制,生活經驗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直接體驗生活,積累素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經常帶學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帶學生去春遊,去發現春天。秋天,帶他們去秋遊。冬天,帶他們去感受寒冷。學生發現光禿禿的牆壁上長出一顆草,發現大樹桿上寄生著一小朵野花,發現一塊小石頭很奇怪,他們都會很驚喜。無論他們發現了什麼,我都會表揚他們。只要他們肯去觀察,肯去發現,就會有收獲,他們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在校內組織學生做游戲:「老鷹抓小雞」,「網魚」,「丟手絹」等等。我做完游戲後,我讓他們談談感受,說說游戲過程。然後指導他們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就指導學生寫下來。有一回我上語文課,正好碰上對面的炮廠試放花炮。學生的眼睛都盯著窗外,見狀我乾脆停下來,帶學生去外面看個夠。回到教室,讓學生說說剛才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興致勃勃,議論紛紛,我讓他們把剛才講的寫下來,學生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上了一節愉快的作文課,沒有誰覺得這篇作文很難寫,相反還顯得意猶未盡,下課了還拿著自己的習作四處交流。我認為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情感。要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寫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歷的寫出來。有一次,我臨時有事外出,讓學生在教室里自習。一個學生突然大聲學狗叫,教室里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就此事,我見機進行了指導:讓學生把此事的經過,造成的影響,同學們的反映,心裡的想法都說一說。再把自己說的寫下來,學生寫得很真實,也很有感染力。我還利用地域優勢,把孩子們生活中的趣事和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以及他們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豐富景象作為內容,使內容具有地區特色、生活特色和時代特色。我把作文納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啟發他們由事物遷移到虛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觀察引起對往事的回憶聯想,充分調動和家強學生接受的信心。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像思維,培養他們的想像創造能力。例如一年級「能說會道」:《看誰想的妙》,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使想像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自由想像的空間,想像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體活課、放心班時,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咨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能生動起來。我指導開展「三個一」活動,即每日講一個故事,每日寫一篇日記,每周讀一篇好文章。讀書讀報不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況,還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在指導讀書讀報活動中,我還引導注意品味文章的標題,記錄一些有價值的典型的人和事,並注意、積累文章中富於表現力的。一篇好文章,可以讓從中領略到文章精美的和作者匠心的構思,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如何使學會積累詞彙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學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偷。」詩詞是精華的濃縮,書讀得多了,不僅有助於提高賞析能力,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我認為,文也無秘訣可言,無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積累語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輝。為此,我們開展了「每日讀範文、記筆記」活動。這個活動從一年級開始堅持。現在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變化,作文中的詞彙豐富了,文章也顯得流暢了。
實踐證明,現在的生活規律雖然還是往返學校、家庭和,但他們的見識更廣了,知識更扎實了,語匯更豐富了,把文當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
葉聖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作的沖動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情。如果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認識,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因此只要做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小作家。〔小學作文起步〕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H. 小學三年級作文起步課應該怎麼上
三年級是學生剛剛學寫作文,是打基礎,所以入門很重要.但是以前又沒有學過,怎麼辦呢? 我 把我的教學過程告訴你,希望給你啟發. 首先第一節課老師讀作文,最好是老師自己寫的.這樣給學生對作文的感性認識.然後告訴 學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做的寫下來,給別人看懂. 接著把作文本發下去,先找一篇作文,教會學生按抄寫要求抄一偏.可要注意喲,即使是抄寫也不一定完成得滿意,還要注意標點. 下周就可以教寫了,先讓學生看例文.然後講什麼是作文開頭.接著你就教學生寫開頭.先教會學生用點題的方法寫.比如寫《媽媽》,開頭寫.我的媽媽是個勤勞善良的媽媽.就可以了.你告訴學生,在題目里要點到題目.這個題目就是媽媽,你可以在題目里寫出媽媽這個詞語.而後你再舉例練習.比如寫《文具盒》,可以讓學生寫:我有一個漂亮的文具盒. 下節課,你接著教作文結尾.也是用直接點題目的方法.比如:《媽媽》,最後可以寫,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勤勞善良,我愛我的媽媽.再比如《文具盒》最後可以寫:我喜歡我的文具盒,因為它是我的好朋友. 再下周,就可以教學生寫正文了,正文就按照開頭里的詞語寫.比如寫《媽媽》,告訴學生,你要寫出你媽媽是 怎樣的勤勞和善良.寫文具盒,你要求學生寫文具盒的結構,怎麼珍惜的. 好了,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是起步,所以要我們做老師的要耐心細心.慢慢把學生帶入到寫作當中去.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 祝你成功!
I. 如何抓好小學生作文起步
三道鎮新民學校 賴玉昌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是學生的門檻,抓好學生起步階段的作文,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能夠自主、自由地表達,成了小學生作文的一個難題。我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實踐、總結,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解決這一難題: 一、走進生活:寫真話,表真情 作文來源於生活,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才能真正寫出實實在在得好文章。在學生習作之前,教師帶領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生活很有必要,並且要將這種方法作為習慣來培養,當好學生習作的指導者、引路人。教師要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提煉生活,培養孩子敏銳的感受力。教師要強調習作需要有真情實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種捕捉能力應該貫穿於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之中。教師還要告訴學生,一個會寫文章的人,應該是一個條理清楚、善於觀察的人。而生活不會主動告訴你哪些將是你寫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雙敏銳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一雙靈敏的耳朵去聆聽生活,用一顆敏感的心去體驗生活。比如三年級語文園地二是寫人的習作,要讓學生明白:可以寫自已熟悉的人,可以寫聽說的或是通過電視媒體知道的人,還可以寫自已想像中的人物等。筆者在教學這一內容時通過這樣的引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的學生寫的是父母、同學等身邊之人,有的學生寫的是在電視上了解到的人物,可以說孩子們在這次作文中表達出了真情實感。當然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異。必要時教師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對於同一事物的感受,為學生做示範,通過示範來引導學生,彌補他們表達能力的滯後性,畢竟小學生學習語言還是從模仿開始的,這種方法有利於提高全班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方法技巧指導: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寫作作為一種技能,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們的教學有一個長期的、周密的序列。而在這一序列中,作文起步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打消作文難這個錯誤認識、消除恐文心理,則成了第一要務。仔細閱讀課標的要求可總結出:學生的寫作表達叫做習作,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寫作;要從興趣開始,從培養自信開始;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為大面積地提高質量奠定基礎。那麼,怎樣降低門檻,讓學生順利入門呢?對照《課標》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格式。如文題居中,每一小節開始要空兩個字的距離,把字寫端正,明白各種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等等。再讓學生知道,習作是由鳳頭、豬肚、豹尾三部分組成,豬肚的部分應具體生動。還要讓學生明白,習作中應緊緊圍繞某個人,某種物,某處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記下來。比如開學不久,同學們寫語文園地一我們的課餘生活時,發現許多學生習作中不能分段敘述,語句意思表達混亂,針對此種現象,我在周記中布置了這樣的作業:洗襪子 要求是邊洗邊記,把每一個動作,每一點感受都如實的寫下來,再加一個簡潔得開頭(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和結尾(對洗襪子的認識感受或對勞動的新認識)。周一周記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實感的作文讓我感動,有的同學寫下了一連串生動的動作,有的同學寫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學寫下了洗襪子前後得心裡感受變化。這樣,降低門檻,減小坡度,化難為易,讓所有學生看到希望,讓他們知道原來寫作文就是這么簡單。只有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順利進門,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寫好作文。 三、範文導航:半扶半放 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語言材料的採集都是有限的。因此,開展作文起步訓練時,應半扶半放。 1.以看圖寫話為切入點,開展作文起步訓練。 看圖說話是同學們比較喜歡的訓練項目,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從看圖說話中開始,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也就不難了。如:在教學中,先出示彩圖,在引導學生看懂意思之後,讓學生有順序地說出來。在同學們的激情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之後,人人都想站起來說一說的時候,告訴同學們:因為時間關系,老師在課堂上不能聽每個同學說,但是如果同學們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在本子上,老師就知道了每個同學說話的內容了。這樣引導學生從說話進入到寫話訓練。在同學們寫完之後,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簡單的修改,在引導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寫得很認真,但是如果你能將自己寫得讀一讀,看看是不是像你自己說的一樣通順,一樣流暢,那就更好了。如果不通順,就自己修改一下,這樣老師在看你寫的內容的時候,就像聽到了你的聲音一樣。通過以上練習,同學們在看圖時,不但能夠寫出較生動的一段話,而且語句也比較通順、完整。 2.以補寫、續寫的形式,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幾乎每個學生的幼兒教育都離不開童話、語言、傳說、神話故事等,這些動聽的故事,不僅教育孩子們認識美醜,辨別善惡,還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低年級的孩子雖然思想單純,認識有限,但想像力卻是極為豐富。閱讀教學中,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選擇寫話訓練點,啟發學生展開想像,並說出來,寫下來,對於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下面就補寫和續寫兩種形式談一談。 補寫:就是對課文省略的沒有寫出來的內容,啟發學生想像把它寫出來,如教學《聽聽,秋的聲音》一課。前三節分別敘寫來秋天中黃葉向大樹道別的話音;蟋蟀和陽台告別的歌韻;大雁對白雲的叮嚀秋天是遼闊的音樂廳,那麼你聽到秋天裡的什麼聲音?請用聽聽,秋的聲音來寫話,同學們激情高漲,他們大膽想像,有的同學寫下來了溪水向山谷告別;有的寫出來了青蛙向荷葉話別,有的寫下了蛇向窪地的叮嚀一個接一個同學,滔滔不絕,妙語連珠,串起了一首美妙的詩,通過這次培訓,同學們基本上都能夠按照課文的寫法將秋天的聲音寫下來,並且能夠進行合理的想像。 續寫:就是根據課文的結尾展開想像,使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如《小攝影師》一課,最後一自然段寫到:請轉告他我很,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小男孩還會再來為高爾基照相嗎?課文里沒有寫。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前幾自然段的內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把接下來的故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通過這次訓練,同學們基本上都能夠按照課文的順序將小男孩還來照相的故事寫下來,並且能夠進行合理的想像,把高爾基關愛少年兒童的情懷寫出來。 3、仿效課文,誘發寫作興趣。 我國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也是習作的例子,讀範文指導作文、習作文、效法作文、評作文,這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葉老這段話,精闢地道出了語文教學中讀與寫的關系。讀與寫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的教學方式,也是作文教學的兩個密切相關的教學手段,讀課文(範文)不僅可以得到寫作方法、技巧上的啟示,並且還可以激發寫作的興趣。因為文章不是無情物,尤其是選入課文的文章大都是聲情並茂、文質俱佳、便於效仿的名篇,引導學生認真體味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漸產生一種急切表達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慾望寫作沖動。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較快地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課文命題。由於充分利用課文給學生做樣,調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消除了他們的畏懼心理,從而使學生喜愛作文。 4.開展多種形式的小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練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題材不拘一格,無疑是鍛煉寫作的很好園地。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小練筆,對進行小學生作文起步訓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在進行小練筆試時,可以從結合課文練寫秋天的變化、我喜歡的水果、我認識的新朋友、練習寫周記等方面進行。以下就以練習寫周記為例談一談。周記內容豐富,靈活性較大,對於學生來說較容易接受。在教學中因為學生的年齡小,所以在寫周記時不要提過多的要求。只要求:寫明要寫你認為最重要的、最有趣的、最有意義的內容,要講你看到的、得到的和你所感受到的以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在學生每次練習之後要選出兩篇,在班級內對比著讀一讀,讓學生從中自己感受哪些是好的,好在哪裡,哪些不夠好,為什麼。在學生知其所以然之後,可以讓他們試著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師看到有修改成功的同學時,要及時、大力地鼓勵,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通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同學們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大部分同學都養成了記周記的習慣。全班同學基本都能夠寫出一段完整的內容,部分同學甚至能夠寫整篇的文章。 四、日積月累:豐富語言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咨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能生動起來。 總之,在小學開展作文起步教學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不僅淡化了作文程式,培養了學生情趣,而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向成功作文邁進了一步,為學生起步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