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記敘文的四大順序
記敘復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制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五種。順敘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兩三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分敘,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貳』 小學記敘文的分段方法歸類
記敘文復是課本中最常見的制一類文體,小學階段中幾乎都會要求劃分段落並概括段意,劃分段落有不有什麼訣竅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根據文章意思劃分,才是最好的辦法。當然,段落劃分也是有一定標志的,段落劃分的情況有以下五種:
①按時間先後和情節的變化發展分段②按空間變換或場地轉換分段③按材料性質分段④按作者思想感情變化分段⑤按人物活動分段。劃分好段落後,概括段意,也可遵循以下方法:①摘句法,直接摘引原句②縮句法,有些段由一個長句組成,概括段意時,可將其壓縮③串聯法,把層意合並歸納④擇要法,取主要層意為段意⑤歸納法,在無法使用上述各法時,可把一段中的幾層意思歸結到一起,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本段的段意。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thn21.com/Article/read/1066.html
『叄』 小學記敘文閱讀課件包括課後問題
1.記來敘文的6要素人物、時間自、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
3.記敘文的線索:1以時間轉移為線索2以一人為線索3以一事為線索4以一物為線索
4.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5.記敘文的劃分按事件和發展過程、空間轉換、內容變化、人物、場景變化、感情變化、表達方式的變換來劃分
6.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神態,環境等或正面,側面)、議論、抒情、說明等
7.記敘文的語言的特點:准確,生動
8.記敘文的表現手法:白描、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等。
『肆』 如何進行小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完整版)
一、怎樣寫人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二、怎樣寫事
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同時,還要寓理於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其中,「經過」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敗的關鍵所在。在小學生的作文里,「經過」部分寫得不具體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小學生的繼續文不感人,平淡乏味,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記事的記敘文可分兩種:寫事和寫活動。
(一)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 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麼活動?為什麼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 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三、怎樣寫景
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贊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記敘文的又一個重要類型。寫景的記敘文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景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景物指提供人觀賞的風景、建築等;廣義的景物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即自然環境和身會環境。換句話說,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光、建築物、動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這是寫景記敘文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主要區別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有對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背景介紹、環境描寫,但它們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內容,是為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為渲染氣氛服務的。同理,寫景記敘文里也有寫人敘事的內容,但都是為寫景服務的。
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表達出來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發感情,即所謂直抒胸臆,也可以通過寫景表達出來,即所謂寓請於景;還可以在景物描寫中蘊涵自己的主觀感受,即所謂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無目的地寫景。
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敘文?
(一)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迴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同樣是山,我國的四大名山各領風騷,獨具特色。同樣是水,長江、黃河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文明數千載。或煙波浩渺、橫無涯際;或奔騰咆哮、氣勢磅礴。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於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於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獲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藉助想像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折舊需要藉助於想像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 其中,聯想是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可以沖決空間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寫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內在特徵。 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運用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像,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既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給人留下難忘印象。
(四)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要求小學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五、怎樣狀物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像和聯想
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句群。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像,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六、怎樣寫游記
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的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師的帶領下,到公園和游覽區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將游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游記。寫游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寫游記必須寫清游蹤
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麼地方。後到什麼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特徵,喚起讀者對你所游覽之處的神往之情。同時,也使文章福有條理,層次清晰。
(二)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游記的基礎。游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只有這樣,在寫作時可選的材料才多,才便於把景物寫具體、寫出特點來。另外,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近及遠,又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里到外,從外到里;或從中間到兩邊,從兩邊到中間;或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按照這樣順序去觀察,彩繪全面,描寫時彩繪有條理。
(三)要做記錄
學生游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游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另外,公園和修藍區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辭經管是何時建造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佔地面積是多少,包含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這些資料很有可能成為學生作文時的寶貴材料,應該要學生記錄下來。 在游覽之後,要求學生及時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和記錄的材料整理歸類,看看哪些是屬於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詳寫,哪些需要略寫,做到心中有書,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備工作。可以要求學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伍』 關於小學生活的記敘文,總分總結構
我的媽媽我認為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溫柔、最好的媽媽。 我的媽媽長的很漂亮,160厘米的個子,苗條的身材,再穿上那套紫色的收腰長裙,一雙紫色高跟鞋,美麗極了!每當媽媽穿著這身衣服和我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總會惹來很多人羨慕的眼光,每當這時,我看著別人心裡總是自豪的說:"哼,這是我媽媽!" 我的媽媽非常的疼愛我。因為爸爸工作較忙,所以在家大部份時間都是我和媽媽相依為命,她每天都起的很早,親手為我准備好早餐,放在餐廳的餐桌上,然後才會來拍拍我的肩膀叫我起床,她一邊忙忙碌碌的收拾床鋪一邊叨叨著我衣服要穿的合適,這個時候我也總是朝著媽媽打個哈欠,速度盡量加快一些,然後和媽媽一起趕往學校,在路上是我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候,我坐在媽媽的電動車的後備架上,摟著媽媽喊加油,我和媽媽就這樣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條件的享受著媽媽這無私的愛。 在我的腦海中依然記著去年寒假的時候,我突然發高燒,當時我正在寫作業,可是總覺得身子冷的發抖手也不聽使喚,我就喊媽媽跟媽媽講我太冷了,這時媽媽把手放在我的頭上摸了摸說:"哎呀快別寫了,怎麼這么燙,我給你量量體溫。"這個時候我發現媽媽的臉色都變了,她一邊給我量體溫,一邊給鄰居打電話,讓阿姨趕緊給我家叫計程車,我和媽媽胡里胡塗的跑到醫院,這個時候我覺的頭發昏,腿發軟,實在走不了,我媽媽就背著我樓上樓下的跑,等去打吊瓶的時候我才發現媽媽跟護士阿姨說話時,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這時我又發現媽媽頭上的汗在不停的流,那時盡管打針很痛,我還是忍住沒哭,我真的怕把媽媽急壞了,想起這些我真想跟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媽媽對我不但疼愛,而且對我要求也很嚴。只要媽媽一有時間,我的學習大檢查就開始了。先是語文大清倉,我被命令把一周的作業搬到媽媽的桌前,然後等著媽媽檢查結果,很奇怪的是每一次盡管我已經很細心了,媽媽卻總是在我的作業里找毛病,不是字不認真,就是字不工整。唉!老毛病,再寫五遍就是了。接下來的就是數學綜合練習,也不知道她從哪變出來的數學卷子讓我做,做的時候她既要速度又要成績,反正做錯了,她還很有耐心,讓我抄一遍,做一遍她檢查對了就行,但是不做是不行的。總之她在我的學習上對我要求非常嚴,我愛我的媽媽,因為我知道世上只有我的媽媽是最最最好的
『陸』 小學記敘文讀寫結合「50個基本功」是哪些
建立一個具有中國語文特色的小學浯文教材新體系,是大家所共同關心並在努力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已有一些較好的小學語文教材,在不同程度上初步或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體系。在我們所了解的各種教材體系之中,我認為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教材所建立的「讀寫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訓練,整體結合」的綜合訓練型體系,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以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的;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體現了教書與育人和諧統一、教材與教法同步改革、教與學協調發展的教育思想,是一個具有鮮明的中國語文特色的、有創造性的、嶄新的教材體系。在這里,我著重談談這個教材體系的基本特點與基本內容。
一、讀寫同步
當前在語文教師中,對於讀寫結合的理論與具體實踐,還存在不少問題。丁老師在長期的對讀寫結合的探索實踐和研究中,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所謂「多讀就自然能寫」的自然結合論,「讀什麼就寫什麼」的機械結合論和「隨意學一點就結合一點」的隨意結合論,十分明確地提出「讀為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的主張,在教學實踐中,他把作文課和閱讀課融為一體,把語言訓練和記敘文訓練緊密結合在一起,做到讀寫同步改革、同步發展。我認為,這是丁老師教材體系的一個基本特點。
讀寫能否同步?答案是肯定的:能夠同步,而且必須同步。主要的根據是:
一從歷史淵源和內在發展來看,閱讀與寫作是同時產生、同步發展的。這個觀點,可稱之為「讀寫同源論」。因為,作為人的第二信號系統的語言,在人類社會中,是在勞動中,適應思想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它不僅是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也是了解別人思想的工具。而社會交際、思想交流活動,是雙方共同完成的。說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對於社會交際工具這個傳播信息的載體(文章、讀物等)的解釋和運用,只能同時產生、同步發展,否則,便不可能有共同的認識和一致的理解,因而也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沒有寫,就談不上讀;沒有讀,寫也就沒有意義了。可見,從讀寫的起源與歷史的淵源、發展來看,讀與寫是同時產生、同步發展的。
二從理論依據來看,讀寫同步有其深厚的理論基礎。首先,讀寫同步符合系統論的整體原理。整體原理要求在一個系統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功能、新作用。系統整體的功能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讀與寫是小語教學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來說,讀是寫的基礎和前提,寫是讀的深化和升華。從整體原理來看,只有把讀與寫緊密聯系起來,相互作用,同步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其整體功能作用,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其次,讀寫同步也符合學習遷移原理。學習對象之間,在態度、內容以至方法等方面,是可以相互影響的,這就是遷移現象。而這種遷移影響的大小、難易,往往取決於對象之間所存在的共同因素的多寡。讀與寫雖然有內在的吸收與外在的表達的區別,但它們在目的、內容、方法等方面有許多共同性。這樣,就使讀與寫、讀與讀;寫與讀、寫與寫之間相互遷移成為可能。丁老師的讀寫對應規律的提出,就是運用了這種學習遷移的原理而達到讀寫同步的。
第三,讀寫同步符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心理過程。閱讀與寫作是兩個不同的心理過程,但兩者之間可以互相溝通。閱讀教學過程是個「雙向」心理過程:一是由感知文字到理解思想、由感受形式到領會內容、由部分到整體的探究過程;另一是從思想到文字、由內容到形式、由整體到部分的分析過程。這兩個過程,關系十分密切,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延續和提高。一個完整的閱讀教學不僅要實現前一過程,而且更要實現後一個過程。而閱讀的第二個過程恰好同作文教學心理相吻合。可見讀與寫的能力培養是統一於閱讀教學的心理過程之中的。
根據原蘇聯心理學家阿·科瓦廖夫的論述,作文教學的心理過程是個「雙向轉化」的心理過程。在作文教學中,首先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向學生的「頭腦」轉化,這是從事物向認識的第一重轉化;然後是學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語言的轉化。作文教學要順利地實現「雙重轉化」,關鍵就在於培養和提高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都必須以閱讀教學作為基礎。可見,作文教學本身也要求同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同步前進。
三從教學實踐看,讀寫同步是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與發展水平的。兒童學習語文具有模仿性和較強的發表欲等特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已日臻完善。在這一時期中,小學生已認識了一定數量的字詞,在積累了一定語言材料和寫作知識之後,就萌生出一種強烈的「發表欲」,要求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發表」出來。丁老師正是根據兒童這一心理特點』堅持讀寫同步,並以模仿為橋梁,以片斷訓練為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範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從而滿足了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水平。
二、一年起步
讀寫要同步,從一年級開始就得起步。
有些教材,明確提出了「提前讀寫」。但這與丁老師主編的教材不同。丁老師向來主張讀與寫結合,提倡讀寫同步。並明確提出一年級就要起步。我們認為,丁老師的這個「一年起步」的主張是有根據的。其主要依據是,小學一二年級,是兒童語言和思維發展的最佳期。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善於抓准時機,不僅要為聽、說打好基礎,而且要為讀寫打好基礎,以便在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兒童接受信息和學習媒介越來越多,思維空間逐步擴大,求知慾更加強烈,而他們的口頭語言的發展又已接近成熟,因此,從小學一年級起步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何從一年級起步?根據丁老師的思路和經驗』首先是改革識字教學。在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看圖拼音識字」中,丁老師依據漢字的構造規律,安排了「筆畫筆順」、「部首結構」、「音形義比較」三種識字方法,從而提高識字能力。丁老師有意把:筆畫、筆順」編排在同一個組里,讓學生在學習筆畫的同時學習筆順,以提高識字效率。編進「部首、結構」這一組里的字都是形聲字。在學習形聲字中,偏旁部首與間架結構的知識是緊密聯系的,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根據形聲字部首表義的特點,運用部首、結構的知識』觸類旁通地學習、掌握生字。在「音、形、義比較」這一組中,主要是通過反義字比較、形近字比較、形聲字比較等形式引出生字,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區別,不僅提高識字率,還能避免或減少錯讀、錯寫等小學生常犯的毛病。從這三組的設計和安排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丁老師改革識字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扎扎實實地、多方面地打好識字基礎。那麼,有了這個基礎,再要求進行讀和寫就不難了。
丁老師主編的這套教材,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把識字與寫字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寫字教學與訓練從一年級開始就編進教材中,從而使識字、寫字和書法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顯然,這是丁老師的獨特構思與設計。在寫字教學中,他把「點」作為核心筆畫,把「橫、豎、提、擻、捺」作為定式筆畫,而把其它作為變式筆畫。這樣安排』有「核心」,有主次,有定式、變式,有利於學生掌握筆畫之間的聯系,有利於進行定量訓練,為培養寫字、書法能力打好基礎,更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生字,從而減少回生率,提高鞏固率。
其次是學習基本句式。在第一冊第三單元「看圖學詞學句」中,讓學生集中學習四種基本句式,即陳述句、疑問句、判斷句和描寫句。在學習這四種句式中,教材以學習陳述句作為重點。這是因為,陳述句是常用的句式,也是學習、掌握「四素(時、地、人、事)句」的基礎。
第三是學習「四素句」,滲透記敘文的基本要素。所謂「四素句」實際上就是記敘文的四個要素。在學習基本句式時,丁老師就有意先設計「兩素句」(人稱、事件),再由「兩素句」過渡到「三素句」(人物、事件、時間或地點),為學習四素俱全的句子作了鋪墊,這樣閱讀、寫作記敘文就很容易上手了。顯然,丁老師的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在學詞、學句中,就同閱讀記敘文、寫作記敘文自然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也學習了讀、寫記敘文知識,這正是丁老師長期實踐的成功經驗,也是這套教材的獨特之處,更是它比別的教材優越之所在。
三、系列訓練
這套教材,以丁老師歸納總結出來的小學記敘文讀寫結合「50個基本功」作為主線,並且設計安排了系列訓練的內容和要求。從已出版的五年制教材來看,各年級訓練安排如下:一年級,識字法,側重練好一句「四素」(時、地、人、事)完整的話;二年級,查字法,側重練好連續、並列、總分、概括與具體四種句群;三年級,讀書法,側重練好連續、並列、總分、概括與具體四種結構段;四年級,讀記法,以篇章為重點,側重練好審題、立意、選材、組材、修改、觀察等六種能力;五年級,對應法(讀寫七條對應規律),以培養學生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重點,強化綜合訓練,從而達到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見,這個訓練系列,克服了小語教學中存在著的目標不明、序列不清、知能割裂、讀寫脫節等弊病,真正做到目標明確、序列清晰、知能融合、讀寫同步,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這套教材的系列訓練,還特別注意把培養、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統一起來;把語言訓練(字、詞、句、段、篇)和記敘文(時、地、人、事、景、物)訓練統一起來;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統一起來,這是丁老師教材體系中的又一個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
四、整體結合
我們認為,整體結合在丁老師這套教材中,主要體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一聽說讀寫協調發展。整套教材,以讀寫為主,又重視聽說,注意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全面培養,協調發展,相互促進。
二與其他學科改革同步發展。在設計中,注意同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統籌安排,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從而達到同步發展。
三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根據語文特點,把課內的語文教學和課外的語文活動結合起來,使課內課外聯成一體,學生在課內學到的知識、技能,在課外得到進一步強化,並在實踐中學習應用,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對發展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綜合訓練型
這套教材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綜合訓練。教材強調以訓練為主,明確提出抓好「三化」,即計劃化、序列化、規格化;要求達到「兩性」,即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綜合訓練型與傳統語感型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兩者都強調多讀多寫,重視語言感受能力。但是,丁老師並不停留在多讀多寫的經驗上,不是讓學生在一條「暗胡同」里,任學生「自己摸索」,而是在傳統語感型的基礎上,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建立綜合訓練的體系。其主要特點是:
二重視語言規律、讀寫規律對學生的啟迪、指導作用。丁老師提出的句的結構法、段的結構
法、篇章結構法、記事順序法、景物描寫法、人物描寫法等,都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把規律、方法交給學生,充分發揮規律的指導作用。
二重視量化。傳統語感型,要經過「年深日久之後」,才能逐步摸索出一點方法來。而綜合訓練型,強調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丁老師提出的基本功五十法,步步都扎實,法法可過關。這樣,教學效果如何,便能及時了解,存在問題也能及時解決。可見,綜合語感型既易操作又易檢測,這是傳統語感型與之無法相比的。
三重視規劃化,突出層次優化。整部教材分為七個層次,做到有規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這七個層次是:第一個層次,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第二個層次,定好每學年的目標和學年之間的銜接過渡。第三個層次,規定學年中兩個學期的教學側重面,即每學年的第一學期著重講明知識規律,打好基礎,第二學期則注重分析、比較、綜合。第四個層次,是以單元為訓練點,突出訓練重點。在單元中,要處理好重點與非重點、主要與次要的關系。第五個層次,是單元分組文(一般分兩組),突出訓練要點,著重訓練知能。第六個層次,則是組文分課型,即精讀、略讀,自學、突出訓練要點。第七個層次,是課內定習題,每個習題都有個訓練點。如果加上綜合練習與總復習,實際上有九個層次。丁老師的五年制教材(修訂本),共編40個單元』80個組文』精學400篇例文,安排300題次訓練;而六年制教材則共編48個單元,96個組文,精選420篇例文,安排1000題次訓練。這兩套教材的訓練設計,都達到計劃化、規格化、序列化,實踐效果非常顯著。1993年1月29日法交給學生,充分發揮規律的指導作用。
二重視量化。傳統語感型,要經過「年深日久之後」,才能逐步摸索出一點方法來。而綜合訓練型,強調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丁老師提出的基本功五十法,步步都扎實,法法可過關。這樣,教學效果如何,便能及時了解,存在問題也能及時解決。可見,綜合語感型既易操作又易檢測,這是傳統語感型與之無法相比的。
三重視規劃化,突出層次優化。整部教材分為七個層次,做到有規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這七個層次是:第一個層次,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第二個層次,定好每學年的目標和學年之間的銜接過渡。第三個層次,規定學年中兩個學期的教學側重面,即每學年的第一學期著重講明知識規律,打好基礎,第二學期則注重分析、比較、綜合。第四個層次,是以單元為訓練點,突出訓練重點。在單元中,要處理好重點與非重點、主要與次要的關系。第五個層次,是單元分組文(一般分兩組),突出訓練要點,著重訓練知能。第六個層次,則是組文分課型,即精讀、略讀,自學、突出訓練要點。第七個層次,是課內定習題,每個習題都有個訓練點。如果加上綜合練習與總復習,實際上有九個層次。丁老師的五年制教材(修訂本),共編40個單元』80個組文,精學400篇例文,安排300題次訓練;而六年制教材則共編48個單元,96個組文,精選420篇例文,安排1000題次訓練。這兩套教材的訓練設計,都達到計劃化、規格化、序列化,實踐效果非常顯著。
『柒』 小學生記敘文寫作板書框架
小學階段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寫一個人、寫兩個人、寫幾個人.其中應以寫一個人為主.
一、寫一個人.
記一個人的寫人記敘文,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通過寫一件事寫一個人.有的文章寫人只寫了一件事,寫這一類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畫寫.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過一件事寫人就要選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來寫.
2、要寫出事情的發展過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寫具體.用一個典型事例記敘一個人,應該把這一事例寫具體,這樣人物形象才能豐滿.
4、為了使讀者對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點記敘的這件事有充分的依據和堅實的思想基礎,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文章的開頭可以對人物作簡要的介紹.
(二)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
我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時使用一件事來反映一個人就顯得比較單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點及其品質,因此,必須用兩三件事才可能說的明白,再現得充分.
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幾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幾件事中要和諧、統一.
2、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在一篇簡短的作文中要用幾件事寫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件事詳細敘述,因此一般可以彩楊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
3、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
通過對比方法寫一個人,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前後相比,說明這個人變化;第二種是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後相比,說明這個人的品質;第三種是一個人同另一個人比,突出歌頌其中一個人.
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點.
(2)要寫出人物的真實表現,不要捏造事實,採用拔高或貶低的方法.
二、寫兩個人
寫兩個人,一般是寫《我和**》,**應包括親人、同學、朋友、老師等熟悉的人,要寫好這一類型的作文必須注意:
(一)要寫好人物之間的聯系.《我和**》,題目中突出了一個「和」字,這就要求從雙方寫起,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我」和**之間的聯系.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彼此之間都想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只有從雙方落筆,才能把握住題目要求寫的重點.
(二)用對話展開情節.寫《我和**》作文時,由於要寫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一定要寫好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要用對話展開情節,用對話表現文章的中心.
三、寫幾個人.
寫幾個人是比較復雜的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以寫「一家子」、「這一班」,也可以寫「幾個小夥伴」.總之,不論是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幾人都行.
這類作文有以下幾種寫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紹.
(二)有代表性的介紹.
(三)以一件事為線索寫幾個人.
『捌』 作文指導:怎麼教小學生區分記敘文和流水賬
小學生寫作文,很容易寫成流水賬,尤其是寫日記。
老師教孩子肯定是:「記住了內,記敘文有六個要素,時容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因為理解能力有限,有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家長回去跟孩子說,也說不清楚。有的甚至把孩子都說糊塗了。
其實很簡單,舉例說明:
如果寫成「今天早上我去公園玩了,先玩木馬,再玩蹦蹦床,然後玩......」這就是流水賬。如果是這么寫的:「今天早上我去公園玩了,先玩木馬。玩木馬的小孩真多....,木馬有各種顏色,上上下下地轉動,....我玩的時候媽媽在邊上照顧我,很怕我摔下來......」這就是記敘文了。(呵呵)
也就是說教孩子不要寫很多事情,寫一件事,寫詳細就好。等他寫得很詳細時,記敘文的六要素就自然在作文里了。
「文出自然」,多寫多練多觀察多看書,孩子的作文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我個人認為,不必要給孩子的初期寫作加上很多的條條框框,就跟畫畫一樣。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小的時候有寫作塗鴉期。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比那些條條框框更重要。
『玖』 小學敘事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小學敘事作文有著自身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這種敘事一定不要是記流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