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更好的開展《國學》課程的建議
《國學》校本課程開發指南第一部分 前言古典詩文博大精深,燦若繁星,千百年來,滋養了多少代中國人。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三千餘年前夫子諄諄切切,語重心長地教導年輕人應學詩,三千餘年後的1999年的一個春日,我們同樣聽到了江同志在「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上的勸勉:「學一點古詩文,有利於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也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階段目標」中更明確要求誦讀、背誦優秀詩文,小學階段不少於160篇(段)。隨著《課程標准》的頒布,古詩文教學開始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我校教師開發的以誦讀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傳統文化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內涵,升華為做人的行為為宗旨的校本課程《國學》,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工程,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不再僅是課程的消費者和實施者,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課程的生產者和主動的設計者。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不僅是為了開發一系列的課程文本,而更加註重參與過程本身。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中華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當今學習與傳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且為之振臂而呼並付諸實踐者,可謂鳳毛鱗角。趙朴初、冰心等知名人士倡議,著名作家老舍的兒子舒乙做董事長的北京市聖陶聖陶實驗學校,便打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響亮口號,讓小孩子從一入學就學習《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中國古代經典作品。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開始有了「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絢麗與壯觀。 以誦讀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傳統文化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內涵,升華為做人的行為為宗旨的校本課程《國學》,作為弘揚中國優秀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首次閃亮登場,這里已經盪漾起誦讀至聖先師儒家文化的童音,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的陣營中回響了起最富朝氣的孩子的吶喊。二、課程教學理念《國學》課堂教學必須打破沉悶無趣的氣氛,改變一成不變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課程標准》的理念應當在教學中得以體現。 1、直面經典,真心接觸:「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程標准》)《國學》校本課程當然也應體現這一點。教師不能再越俎代庖,而應讓學生直面經典,與詩詞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能懂會學的自主解決,即使是疑難焦點,教師也不急於揭曉,而應巧設台階,引導學生逐步領悟。2、加強誦讀,引導想像:「凡物各自有根本,風雲萬變不離宗。」(顧況《行路難》)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已為大家所共識,而古詩文的教學中,「讀」尤其應當成為「正宗嫡派」之法。這一點,古人有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優秀的經驗,自無須贅言。《課程標准》各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二字,要求在讀中體味作品的內容,讀中體驗情感,讀中感受語言美。《國學》校本課程也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採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3、課堂開放,學科融合:「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標准》)《國學》校本課程的課堂當然也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如,課前課後對作者生平、創作背景、鑒賞介紹、相關作品等資料的收集、交流;教師嘗試走下講台,把講台讓給學生;允許鼓勵有不同的理解、見地。此外,教學中要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聯系地理、歷史、自然等知識讀懂詩意,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表演再現情景等。4、縱橫聯系,指導運用: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朱熹)。《國學》校本課程,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法橫向的遷移運用。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一、總目標《國學》校本課程通過誦讀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進行文學、思想的「積累和熏陶」。所謂積累,即,積累豐厚文化底蘊,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所謂「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學會做人,為終身發展奠基。二、階段目標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對課程實施三級管理,其中之一就是開設本校課程,這為學校開設國學課程提供了空間。《國學》校本課程對不同年級年段要求也略有不同——一、二年級誦讀《唐詩宋詞》《三字經》;三年級誦讀《唐詩宋詞》《弟子規》,四五年級誦讀《唐詩宋詞》《論語》,六年級誦讀《大學》《道德經》。第三部分 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根據《國學》校本課程的學習規律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國學課的教學基本方法可確立為「四化」教學方法,即「誦讀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1、 誦讀化「誦讀化」即誦讀為主,理解為輔,這是《國學》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於以下三方面思考。其一,古人讀經書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義」、「略通大義」。在教學方法上,以口授和誦讀為主。宋代朱熹主張先讀《近思錄》,次讀:「四書」,而後及於「五經」,均要求熟讀成誦。古代國學教育,經過長期積淀,逐步形成了以讀經為主要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日臻完善的《國學》校本課程體系,是中華民族的教育瑰寶。其二,小學生正處於人生記憶的黃金年齡,在這一時期讓學生誦讀記憶《國學》的精華內容,他們將會終生受益。因此,加強誦讀恰好發揮了學生記憶強的優勢。其三,國學教材以《唐詩宋詞》為主,還選編了《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古代經典篇章。這些「之乎者也」的古文,思想內涵深刻,不易被學生理解。現在先讓學生「不求甚解」地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沉澱在腦海中的古典精華經過反芻,逐漸會被消化、理解,慢慢領悟其中的深刻內涵,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內化為自我的思想精髓。「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記憶」是古人學習最常用的學習方法,這種古老的讀書方法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成為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古為今用」,選擇「誦讀、記憶」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背誦古典名篇,引領他們把無意識記憶轉變為有意識文化儲備,使他們從小腹有詩書,在本國傳統文化滋養中成長。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優美的古典音樂,色彩鮮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創設氛圍把學生引入國學的情境,使學生身處古典文化的韻律和氛圍里,誦國學,學國學,身心受到陶冶,激發他們對國學的熱愛。音樂是極富感染力的藝術門類,可選擇《漁舟唱晚》、《陽關三疊》《春江花月夜》等中國古典名曲,配樂誦讀,學生聽著悠揚的樂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3、故事化「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來詮釋古文深奧的哲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國學》校本課程所選內容,皆中國古典優秀文化,其內涵豐富,它蘊含著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讓學生破譯文章的宏旨要義是教學的難點。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學時可把故事引入課堂,用精典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悟文章的含義,突破了教學難點。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地設計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故事化」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課文,受到教育,可謂是「潤物細無聲」。4、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國學》校本課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更好的生活,讓生命更有價值。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學中可以設計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的環節,把學國學與學做人聯系起來。這樣,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離,使遙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學生的生活。使《國學》生活化,讓學生把中國傳統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內化為一種品質,外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我欲仁,斯仁至矣」。二、評價建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從學校教師教學管理來說,應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准》,針對《國學》校本課程,建立一定的教學管理制度、評價體系。如,語文教師古詩文素養提高、教學計劃的安排、教案的撰寫,教學的效果等都可納入教師考核范疇,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下,激勵、指導教師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業務水平。 從學生《國學》校本課程學習的評價來說,主要應體現以下幾點: 1、評價主體多維化:首先是改變目前佔主流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由於古詩文的學習還常常在課余進行,還可請家長共同參與,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交互的活動。 2、評價內容多元化:不僅評價課內所學,還要評價課外的閱讀;不僅評價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掌握情況,還應「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課程標准》)以及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習慣、態度和方法等。 3、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會背多少古詩文,更應注重學生發展的過程。《課程標准》關於古詩文閱讀評價有這樣的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近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古詩文素養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礎之上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應該注重平時的、過程的評價。 4、評價形式多樣化:除常規的解釋、背誦、默寫,還可採用朗誦、猜謎、賽詩會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中高段還可嘗試採用主題研究匯報的形式,(例:同是寫春天的幾首詩,在寫法和情感上的異同之處;從陸游、杜甫的幾首感懷時事的詩,看陸游或杜甫的愛國情感等。)使評價更具綜合性。筆試形式也可進行創新改進,如看圖寫詩,據文寫詩等,而且應鼓勵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