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升旗儀式的意義
升旗儀式的意義:讓人民銘記歷史,明白中國領導人曾做出的貢獻,以及記住是黨帶領人們進入現在的生活的。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榮譽象徵,中國的國旗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誕生,是56個民族的結合精神,所有的國民都要明白國旗就是中國的集體民族精神,然而升國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記住中國從建國以來的所有事情,作為一種提示的作用,不忘國愛國,要對國家做出貢獻。
(1)國旗下演講小學生規范教育擴展閱讀:
新時代新儀式新氣象。人民解放軍執行的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任務,增加號手、禮兵迎旗環節,增加護旗隊人數等7個方面調整,儀式感、莊重感更強,更好地體現新時代中國由大向強的堅定自信,展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壯志豪情。
有關部門統計,元旦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的群眾和官兵達到9萬人,還有數億人通過電視、廣播、網路收看現場直播,極大地匯聚海內外炎黃子孫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國旗是國家的標志和象徵。「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一寸山河一寸血。新中國的萬里江山是無數革命前輩一槍一彈打下來的,五星紅旗的每一根經緯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染就的。
1949年10月1日起,天安門廣場上一次次升起的五星紅旗,與古老的故宮,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征程。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護衛國旗,就是護衛國家、守護人民。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認同和責任。倡導愛國主義、表達愛國熱情,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主旋律。瞻仰一次烈士陵園、高唱一首紅色歌曲等,都是抒發愛國情懷的方式。升旗儀式,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次喚醒、一番激勵、一回寄託。
從東方第一哨那面迎著第一縷晨曦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到西藏邊陲次仁曲珍老人的一個人在農家小院升起的五星紅旗;從航天員翟志剛在太空揮動的五星紅旗,到蛟龍號在南海海底插上的五星紅旗……不一樣的旗手,不一樣的觀眾,不一樣的儀式,但表達的都是對祖國的濃濃之情、拳拳之心。
2. 我要四年級的紅領巾 少先隊員2-3分鍾的演講稿
每當我看到胸前的紅領巾,我就有無限的感慨和五彩的遐想。
小時候,每次當我聽見大哥哥、大姐姐說:「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雖有些迷惘,但已深深感到當上少先隊員有一種無比的榮譽感,所以,在那時,我就發誓,要當一名神聖而又光榮的少先隊員,用自己的真心把那一條紅領巾打扮的更加炫亮。不久,我上一年級時,終於實現了我的夢想。也開始了我它添彩的歷程。
不信,你看我的行動吧——
那是在一個晴朗的早上,我們一大幫人在急切的等待公共汽車的到來,因為各有各所忙的事,但就在此時,卻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一個老婆婆忽然在眼前被自行車撞倒了,大家一時間手足無措。我卻靈機一動,連忙拿出手機,撥打了120,不久車子來了,很快把老奶奶送到了醫院……
「你是哪個學校的?」一個陌生人這才驚訝又敬佩地問我。
「紅旗小學的」我淡淡地說。
「你剛才真是好樣的!」他又誠懇地說:「比我們大人強呢。」說完欣喜的看著我胸前的紅領巾,臉上滿是如花的微笑。我聽到他的稱贊,心裡像吃了蜜一樣,也不由自主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紅領巾,它似乎真的特別炫亮了。風一吹,它還飄了起來,我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看,真的,真的飄起來了!我心裡頓時充滿了小時候那神聖的榮耀感,彷彿自己也亮了起來,難道這就是紅領巾為我鼓掌嗎?「今天,我以紅旗為榮。明天,紅旗以為我榮」。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這句紅旗小學的格言,心中暖融融的。
從此紅領巾,它那鮮紅的顏色,一直被我喜歡、珍愛著,我決心要讓它那鮮艷的顏色繼續在我心中閃亮。
我每天將紅領巾戴得規范無瑕,回家將它疊得整整齊齊,在學校努力學習,幫助同學,做老師的小助手,在家勤做家務,為父母分憂,在外更是處處言行文明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這一切我都做得自然而開心,因為我戴有紅領巾——它是我心中永遠閃亮顏色。
3. 升旗儀式流程
旗手抄1名,護旗手襲2名
擎旗動作(擎旗俗稱扛旗,是旗手的基本功。)
要領:上體正直,頭要正,兩肩放平。右手把旗桿抓緊在食指和中指間,右手小臂自然伸直,把國旗扛於右肩。右手抓握在國旗捆接處,旗桿與身體成45°,行進時旗桿不得左右、上下晃動。
升旗儀式展旗
要領:當聽到國歌響起時,護旗手手動升旗,當國旗升至適當高度時,旗手抓住旗角向斜上方將國旗展開,手臂略停後,迅速恢復成立正姿勢。
擎旗手做到擎旗,撒旗,收旗動作優美,護旗手需要做到扶旗動作勻稱有力度,精神飽滿。
國歌演奏一遍標准時間為46秒-47秒,在這恆定的時間內,要確保國旗勻速與國歌同步升起。
(3)國旗下演講小學生規范教育擴展閱讀
升旗禮
1、主旗手站左前,副手站右前,後面2個護旗手,四人平抬。
2、小號手2,鼓手4,大鼓1,奏出旗曲.原地踏步。
3、旗手們正步,到旗桿下,鼓號停。
4、主旗手綁下面,副手綁上面.護旗兩旁立正。
5、綁完,廣播'奏國歌',少先隊員敬禮,非少先隊員肅立.頭上帽子摘下.跟隨國歌節奏齊唱。
6、國歌曲完,旗到頂部.綁旗。
7、完畢,領導訓話。
參考資料:網路-升旗
4.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20條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版2004年9月1日起執行):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
6、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0、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1、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12、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3、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14、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5、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20、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於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共20條,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宜繁瑣。小學生年齡小,因此,既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又要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各地在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時,應與《小學生守則》的教育和貫徹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結合起來。
(4)國旗下演講小學生規范教育擴展閱讀: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依據國家正式頒發的《小學生守則》制定的,是國家對小學生日常行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於加強對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和行為訓練,以促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集中體現了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3、《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發布,是教育系統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幹部、教師及中小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健全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做到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
4、《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分別自1981年、1991年、1994年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教育部對上述守則和規范進行了修訂,將《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合並為《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形成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以下簡稱《規范》)。
5、修訂後的《守則》及《規范》自2004年9月1日起執行。
5. 小學生文明禮儀知識
對長輩要尊敬,要孝順爸爸媽媽,對同學友好,團結,帶人接物要說謝謝
小學生文明禮儀常識
一、學校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5分鍾前要作好課前准備,書籍、文具等擺放在課桌前角上。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喊報告,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上課要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課堂上應獨立完成作業,不隨便離位走動,不吃東西。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尊師禮儀:見到老師要主動打招呼,向老師問聲好(老師好);放學時,向老師說聲再見;與老師交談應面對老師,神情專注,認真聽老師講話,離開時有禮貌地向老師道別(謝謝老師或再見)。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辦公室講話聲音要適度,不要影響到其他老師辦公;離開老師辦公室的時候,也應先向老師詢問:「我可以走了嗎?」經老師同意後,方可離開,關門要輕;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3、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會使用文明語言(××同學,請幫幫忙),會問候(××同學好,××同學早),會招手,會微笑,會鼓掌,會道歉(對不起,請原諒),會右行禮讓,互相幫助,不說臟話,不打架,不取給同學起外號。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不小心碰到別人後,要及時主動承認錯誤,說話語氣要友好;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4、會議禮儀:集合時要分班整隊入場,動作要快、靜、齊,並按指定位置入坐(站),坐(站)姿要合要求,不講話,不走動,不吃東西,不搞小動作,不起鬨,不給會場留下一星半點的雜物,離開會場時有秩序,遵守會場紀律。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5、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發現違紀學生,要禮貌地勸說、教育,及時給予制止。如「請您不要隨地亂扔紙屑。請您拾起來,放進垃圾箱內。」
6、 升旗禮儀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禮。
(3)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6. 國旗下講話 規范教育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我是八(3)班的戴敏,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美麗的校園我們的家》。
同學們,曾幾何時,我們還陶醉在人類發展的激情樂章中:科技在巨大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城鄉建設的日新月異、人民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現在和未來,無不令人歡欣鼓舞。
然而,人類社會為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就是對自然無節制地、無情地獲取引發的大自然更加無情的報復。環顧四周,我們實際上處於相當被動和困難的境地: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等等包圍著我們;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等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我們的家庭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健康;資源短缺、人口爆炸又威脅著人類的未來。
美麗的自然在退化,我們的健康被吞食,這一切的一切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亮起了紅燈,它告誡我們:如果不樹立環境意識,停止一切有害環境的行為,作為地球公民的我們將面臨生命與健康的集體陷落。
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環保也無處不在。雖然清潔人員每天辛勤的打掃我們的校園,但也有不少同學在破壞我們校園的美貌。隨處亂扔紙屑、飲料瓶等垃圾。在走廊和樓梯上,時不時會發現那一個個垃圾在污染著我們的校園。可是,同學們,你們有彎下腰低下頭,把它除掉嗎?其實,只要每個人出一份力,我們的校園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爭當文明小標兵」,既是責任,也是義務。同學們,為了我們美麗的校園,也為了我們處在美好的環境下學習,請不要亂扔紙屑,請把它們送進垃圾桶。同時,看見垃圾,我們也要主動撿起。校園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美麗的校園,就是保護我們的家!
7. 如何培養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培養一個知書達禮、舉止文明的孩子,是社會、家長和學校的共同願望。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屬於行為養成習慣的教育范籌。可見行為習慣的培養對於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多麼的重要。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呢?
一、 嚴格要求,細心關懷
紀律是學習的保證,沒有良好的紀律就沒有良好的學風和班風,而班級紀律好壞取決於學生的行為習慣。我們六(4)班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我一貫對學生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平時我經常同學生一起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行為規范》,明確告訴他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上課不許離位,不許談笑。在學校不許追逐打鬧;不許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不許在課桌上、門窗上亂塗亂畫;不許踐踏草坪……讓這些規章制度去規范學生的行為。如果發現學生有違紀行為,就及時指正,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作為班主任我深刻的理解每個孩子都有追求上進、希望獲得別人肯定和贊揚的渴望,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自製力不強、持久性差,難免會有違反紀律的現象出現。如果老師對學生的違紀行為只是一味地批評、大聲訓斥,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當老師在處理學生違紀問題時一定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提醒和鼓勵,才能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也有利於我們老師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們班有一位男同學,特別愛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還特別愛接話把。我曾經很認真的和他談話,但是他並沒有多大的改觀。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大掃除中非常賣力,我在班裡當眾表揚了他,並和同學商量,由他暫代勞動委員,他和同學們都欣然接收了我的建議。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個出現在清潔區打掃衛生;每天放學,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掃干凈教室才離開;每天的作業,也開始認真完成;每天他都能和同學逐漸學會了禮讓,能和同學們和睦相處,並主動把自己的學具借給同學使用;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動為集體做好事。他的變化,所有同學都給與了肯定。在班幹部的改選中,他以絕對的優勢當選了勞動委員。從此,他的勁頭就更足了。後來,他也有反復,但經過老師和同學的提醒,他又做的很好了。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身上的壞習慣逐漸改掉,慢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見學生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定要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和行為 。
二、用榜樣來引導學生良好的行為
當然,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榜樣是一把尺子,一盞明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尤其是小學生模仿性能強,我們如果用榜樣人物的模範行為和優秀品德影響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動,把高深的思想理論具體化,使少年兒童在富於形象性、感染性和現實性的範例中獲得難忘的印象,就會對少年兒童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時候,,榜樣尤其是老師的示範是無聲的力量,教師自覺拾起一片廢紙,扶正課桌椅等,學生受到這種行為的影響也會自覺去做,長期堅持,學生就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如要求學生注意衛生保潔,不亂丟果皮紙屑。每天我走進校園,如果發現校園內地面上有紙屑,我都會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要求學生不要在樓道大聲喧嘩,我也是輕聲細語的對學生說話等等。總之,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老師應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幾年以來,我時刻注意自己的的一言一行,並沒有隨時指責孩子們的做得不到的地方,而是隨時和孩子們一起糾正錯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集體的公共事務都有學生熱心參與,對於份內的事情沒有學生互相推諉了。如此看來,教師的行為,對學生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三、用「國旗下的演講」進行規范教育
國旗下的講話,內容豐富多彩,我校每位擔任「國旗下講話」任務的學生都能緊跟目前形勢或有關節日、紀念日,進行相關內容的演講。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紀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護環境衛生教育……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英雄人物故事是對學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過學習英雄人物事跡,讓學生達到知、情、行的統一,由感情認識內化為理性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比如去年借國慶節之際我校在國旗下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教育,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雲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怕烈火燒身,有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群眾和連隊主力,英勇跳崖。有的學生聽了這些故事都流淚了,回到班上,我又借機讓學生討論:你覺得我們以後要怎麼做,才對得起革命先烈?學生受到了關心他人,為別人著想的道德教育,促進兒童養成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
國旗下的紀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顯著,通過一些有關紀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讓學生明白遵守法紀、法規,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遵守班規班紀做起。通過紀律法制教育,把紀律要求和法律知識變為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使他們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在國旗下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學生熱愛祖國,必須從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做起,那就得有集體榮譽感,關心愛護同學,愛護公共財物,愛護花草樹木,保持公共衛生,不撒謊,有錯就改。通過「五愛」教育,激發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在細節中形成學生善良的品質
對於小學生來說,什麼是對的、善的、惡的,在他們的頭腦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一步步的引導。在和孩子平時的交流中,我會隨時利用時機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的熏陶。我們班有兩個學生說話不流利,上課回答問題咬字不清,都會有同學偷偷嘲笑。我不動聲色,等全班安靜下來之後,慢慢地說:「剛才你們在笑的時候,老師是怎麼做到?」有孩子舉手說:「老師沒有笑,在認真聽。」我順勢引導孩子,「對啊!老師在認真傾聽他說話,我們其他同學也應該像老師一樣,養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這樣,你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學生。」如此幾次,抓住生活中的細節給孩子講做人的道理,比簡單的說教更有成效。雖然孩子身上已經有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壞習慣,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導,還是能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
五、教育在家校聯合時最容易成功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讓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我們家長也經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那麼大的差距究竟問題在哪呢?其實,大家都明白,家庭是兒童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長同步,並且帶有持續性與穩定性等特點;家長的言傳身教、情境影響對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潛移默化。對此,上個學期我組織了多次家訪活動,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交流育子心得,開展專題講座等,就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的工作,共同將孩子培養成人。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始終堅信: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命運。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態度,健全的人格,是一點一滴進行培養的,是通過不斷的熏陶、正面教育而形成的。因此老師要付出耐心、恆心、愛心去教育孩子,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8. 跪求 與法同行、健康成長 資料
為了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提高師生專的法律素質,構建和諧校園。屬近日,霍邱縣馮瓴中心校在全體師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廣播、國旗下講話、班會、黑板報、櫥窗等陣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把《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教育、交通安全知識以及法規教育。
在班會上,一些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與小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作了十分詳細的介紹,並且就自身了解到的一些違法犯罪事件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班會氣氛十分熱烈。
通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學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提高了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好地促進校園平安和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