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語文教育行動研究案例分析

小學語文教育行動研究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23 11:03:41

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
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逐步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被稱之為人類史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建設信息社會,已是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戰。2003年12月10日至12日,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日內瓦召開,宣告了人類將建設一個以人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發展的信息社會的共同願望與承諾。在此信息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識,使個人、社區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提高生活質量。

在我們信誓旦旦地從發展中的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的同時,我們的教育也正在從工業社會的教育走向信息社會的教育。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逐漸注重培養小學生獲取、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創新信息的能力。美國的網路科學計劃指出學習者通過網路與科學家一起進行科學研究,並通過網路與科學家一起分享工作成果。澳大利亞面對信息化社會,提出教育要著重培養七項「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其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分別是收集、分析、組織信息的能力;表達想法與分享信息的能力。最近澳大利亞又提出十大教育目標,其中第六個目標是開發小學生的能力,其中包括處理信息與應用電腦的能力。1981年英國學校委員會提出信息教育目標是:學會從多種來源獲取信息,並以多種方式記錄和發現信息。培養小學生「有效、自主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工具的能力和對信息資源進行信息的分析、處理和獲取,以及對外部事件的模擬和控制能力」。

在世紀之交,日本從信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及基礎教育現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把培養小學生的「生存能力」作為21世紀教育的發展方向。從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角度看,「生存能力」是指分析解決問題的素養和能力,其中具備正確選擇、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的能力是「生存能力」的要素之一。在國內,對於培養小學生信息素養的看法已日趨統一,尤其在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更是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此外,教育部北師大課程研究中心,柳州柳南區鐵五小楊慰尊老師,南海市桂園小學蘇小兵老師……眾多的研究顯示非語文學科有關信息能力的培養研究已開始涉及課程、師資、環境建設。可喜的是,在語文學

=1=

科中對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也已經日漸被重視,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出台的新的《語文課程標准》中,就非常重視搜集、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它針對不同的年級段提出了有關培養信息素養的要求,從教學的目標上給新時代的中國語文教學信息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小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小學生將課堂內搜集到的信息延伸到課外閱讀中,並且將課外搜集的信息補充於課堂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實效性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江蘇省銅山縣鄭集實驗小學的尚淑榮老師,四川新都一中關京生老師都結合自己的教學提出了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課堂,積極拓展課外閱讀,在語文課外閱讀中了培養小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方式方法。他們通過研究表明信息化的學習過程將會使小學生對語文教材理解更加深刻,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利。加之語言文字是人類思維表達的工具,是知識文化的載體,是信息交流的依託,因此,在語文學科中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深刻的歷史意義。

然而,從大量的已有研究中發現,不同學校,不同教師對小學生信息素養的理解還不盡相同,特別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見,對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們提出《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這一課題,旨在不斷探索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信息能

力的方法,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搜集、處理、運用

信息的活動,引導小學生將課堂內搜集到的信息延伸到課外閱讀中,並且將課外搜集的信息補充於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校園生活中語文環境的構建來達到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目的。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學習資料,藉助與他人(教師、學習同伴等)的交互,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該理論強調:1、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2、情境對意義建構和學習的作用;3、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來支持學習;4、教師對學習環境的設計;5、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督促,激勵和幫助;6、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

(二)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理論

「生活即教育」強調的是教育具有生活的意義,它是一種社會過程,學校便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教育應該充實人的生活,使兒童能夠適應生活,更新

=2=

生活。作為生活的教育,是不能離開社會生活背景的,教育需要把復雜的社會生活背景作為兒童生長的背景,但又不能對復雜的社會生活背景無所作為。這要求作為生活的教育給予兒童一種經過教育本身改造了的社會生活情景。而這種社會生活背景正是培養小學生信息素養所亟需的。

(三)多元智能理論

教育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小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小學生發展中的需求,提供機會幫助小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展示自我,以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關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以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構建小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體系。

(四)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信息加工系統主要由三個子系統構成。一是認知加工系統,它是一個有限的多階段的信息加工系統。我們說它「有限」,主要是由於選擇性知覺和每一個階段對信息處理的能力或容量的限制。因此,人們必須發展和培養有效的認知策略來提高各階段信息加工的能力。二是認知監控系統,又稱元認知系統。它是對認知過程或信息加工的自我監控。三是反應系統,它控制著一個系統從運動動作到語言的表情的全部輸出。以上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心理學上的依據。

三、課題的界定

信息就是指載體傳遞的文字、符號、數據、視頻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的總稱。素養是指一個人在稟賦的基礎上,經過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獲得完善的較穩定且經常起作用的基本品質成分。可分自然素養、心理素養和社會性素養。素養的形成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養。即小學生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習得到的文化知識、技術才能及行為規范等;二是修養,即在一定的環境影響下小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所獲取的知識、才能和品德等。信息素養就是指通過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所形成的個體在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發布和應用等方面的教養和修養。完整的信息素養包括三個層面:文化素養(知識層面)、信息意識(意識層面)、信息技能(技術層面)。本課題研究的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是指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取與評價,存儲與整合,使用與創造信息的習慣和能力。

四、課題的設計

(一)研究目標

=3=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充分發揮小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以及校園生活中的主體功能,使小學生能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來獲取所需的信息,創造性地運用信息,並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我創新性學習,提高自身的語文信息素養。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培養一批具有信息時代思維觀念、意識行為和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小學生與創新型教師,並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語文教學,促進小學生信息素養發展的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策略。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整合,把對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顯性地和隱性地貫穿於各科教學當中,從而促進學科課堂教學改革與嘗試。

(二)研究內容

1、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與探索。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分析、處理和有效使用信息,學習語文知識,獲得體驗和感悟。

2、語文課外閱讀中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與探索。研究如何引導小學生將在課堂內掌握的信息在課外閱讀中加以運用和鞏固,不斷探索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方法與策略。

3、校園生活中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的研究與探索。研究在校園生活中如何引導小學生對語文信息進行搜集、分析、加工、利用、創新和交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信息素養。

(三)研究方法

以採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為主,結合文獻研究法、觀察測試法、調查分析法等科學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對象與時間

1、研究對象

以課題組老師所任教班級為主,即以我校1999級六年制五年(1)班、五年(2)班和五年(3)班為試驗班。2004年4月2000級四年(10)班加入試驗班行列。

2、對象的測試:

為檢驗研究所設計的策略與方案對培養小學生語文信息素養所起的作用,我們對全體研究對象進行前後測,採用對比定量分析研究。

3、研究時間:2004年1月——2005年9月

(五)研究原則

=4=

1、主體性原則 語文教學首先應該立足於課堂,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信息習得的一個過程。在課堂上如果在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收集、處理獲取、分析、加工、創新、利用、交流信息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獲得體驗和感悟,得到對教師教學內容及課本知識的認同,那麼小學生將會從傳統教學中服從、被動的地位提升到自主、自動的地位。

2、發展性原則 即面向全體小學生,堅持全面發展,挖掘每個小學生自身的優勢,使每個小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超越原有的認知水平及自我,使不同層次的小學生的語文信息素養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主動參與原則 語文信息素養歸根結底是認識個體在長期的語文學習中對各種信息反復「涵泳」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主要作用就在於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之主動參與、自覺投入,在現實的語文學習、生活中切身感悟信息素養的養成規律和意蘊,進而形成他們心靈中的一種積極的、創造的力量。

4、實踐性原則 培養小學生的語文信息素養,要充分考慮培養小學生應用現代技術動手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凡是能讓小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師決不能包辦代替,要重視小學生的動作和活動,讓小學生自主參與、自由操作,進行收集、分析、評價和有效使用,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答案。教師要盡可能把活動的機會讓給小學生,使小學生自己完成有意義的建構。

5、探究性原則 設計的主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通過探究獲得一定的成果。教師設計主題,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進行各項活動,從中發現問題,收集和處理信息,確定問題和課題進行探究,並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感受和體驗。強調思維過程和結果並重,鼓勵小學生大膽地想像,擴展思維,打破思維定勢,

根據變化的條件,轉換思路,重新組織和解釋信息,勇於對事物進行嘗試和探索,鍛煉小學生的膽量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培養探究意識、實踐能力和信息素養。

6、合作性原則 在語文教學和實踐活動中經常需要與他人合作,一起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學生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地交流與合作,不斷地相互幫助和支持中,感受到合作更有利於提高自身的學習熱情、學習效率,更有利於培養集體榮譽感。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小學生善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要鼓勵小學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幫助,共同探索問題,合作創新。

㈡ 結題報告 小學語文課題 怎麼寫

引子: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一、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撰寫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二、撰寫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寫好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三、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初中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所有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醒目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目標與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研究」,而研究目標闡述的是通過這樣的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要達成哪些預期的效果。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如「參與式合作備課的研究」課題的研究目標:(1)有效落實課改理念。(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4)有效凝聚集體智慧。(5)有效促進研究氛圍。(6)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某省「十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五)課題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個案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實施計劃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怎樣組織實施?切實規范課題研究檔案管理。完整、系統、准確的課題研究檔案既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課題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善於形成和積累資料,建立好課題研究檔案。課題研究檔案資料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計劃性資料。包括課題總體研究設計、實驗研究方案和階段性研究計劃等。(2)教程性資料。主要是按計劃開展研究的階段性記錄。如實驗課教案,典型實驗課記錄,課外活動的設計,實驗教師的觀察、隨筆,以及社會、家長、學校、學生的反應等。(3)專題性資料。如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所舉行的專題研究、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等研究資料。(4)效果性資料。包括個案變化及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測試成績的統計分析,試卷及有價值的學生作業、作品和製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資料等。(5)總結性資料。包括各學期、學年總結或專題研究的總結、論文和報告等。在具體進行研究資料歸檔時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要注意積累原始資料,及時做好記錄,一般不要事後補記。即使追記,也要絕對尊重客觀事實。二是注意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實驗記錄要詳細。實驗因子是如何操縱的,無關因子是如何控制的並發生了哪些變化,都應完整、系統地記錄下來。三是注意建檔的科學性、適用性。要分門別類,列出目錄,認真填寫歸檔說明,突出重點,便於查找。在課題研究檔案方面,我們應努力做到全,有全面的資料;要做到細,既有宏觀的,又有微觀方面的資料;要做到勤,要勤於及時積累,整理資料。(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麼成果有什麼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教師對於自己研究結果的表述,不宜脫離自身的實際可能性去追求晦澀的理論闡述,應該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個性化的語言來敘述自己的實踐、提煉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展示成果。特別是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課題成果。小課題研究怎樣表達研究成果?研究報告、論文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主要表達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中小學教師自始至終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現實場景之中的。其研究也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日誌、敘事、案例、反思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教科研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都應做研究型的教師,要善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讓研究為我們的教學生涯注入無限的生命活力。1、「教育日誌」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誌,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並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基本特徵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怎麼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麼或者教育應該怎麼做。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控和調節。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類型很多,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後反思等。怎樣總結反思?總結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在總結反思方面,一是要對整個課題研究進行系統描述,勾勒出從確定問題、制訂方案到組織實施的整體情況,二是要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評價,並對有關現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釋,找出計劃與結果的不一致性,進而確定原有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下一步的計劃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進,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反思的要求是:第一,以研究問題為基點。需要針對原來的問題具體地展開反思。通常反思的方式是:我們是否解決了原來的問題?或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原來的問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在下一步的計劃中得到解決?等等。第二,以研究計劃為參照。結合研究計劃來反思,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有助於考察原有研究計劃的合理性。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教師就需要進一步思考:這一狀況是否與研究計劃有關聯?在多程度上有關聯?由此是否可以判定原有計劃是失當的,以至於可以放棄原有計劃?等等。另一方面是有助於完善下一步的研究計劃。無論原有計劃的合理性如何,都能對下一步的計劃提供參照的價值,因為我們在後續的計劃中可以汲取其合理性的方面,摒棄其失當的或不合理的內容。第三,以改進實踐為歸宿。小課題研究是從教育實踐的問題開始的,最終走向教師實踐的改進。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思考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增進了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是否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督使用。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打開成功之門。

㈢ 如何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研水平的行動研究

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領域捲起了課程改革的浪潮。當這股浪潮襲來的時候,教師被推到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教師理所當然地成了這場改革的弄潮兒。因此,注重自己的專業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使自己不被這股浪潮所淘汰,使自己能夠與中國的教育改革同步俱進,為中國的教育改革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每一位教師的當務之急。
首先,要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條件去讀書學習。無數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都證明多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教學離不開學科知識的儲備與更新,離不開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我們要靜下心來翻開也許塵封已久的專業基礎知識讀本,重新咀嚼已漸被遺忘的專業基礎知識;我們還要學習和接受那些越來越多的添加到我們專業來的新專業知識;學習那些看似與自己專業無關但實際上是有關的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知識。讓知識源源不斷地充實自己的頭腦,讓自己的一桶水變成寬闊的河流、深深的海洋。為做好一個專業的語文老師打下雄厚的扎實的知識基礎。
其次,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農村的學生,由於環境限制,基礎知識較薄弱,視野不夠開闊。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多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教給他們相應學習方法;確定自己相應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獲得認可和成功。在教學活動中,要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探索嘗試,逐步提高。還要多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比如聽課、上公開課、參加教學競賽等,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第三,要努力做一個研究型教師。有專家指出:教師即研究者。語文教師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一個教學研究者。許多有名望的語文教師,他們都是教育教學研究的不懈探尋者,可以這么說,沒有教育教學研究,就成就不了這些名師。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還要學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且把它形成於文字。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形成於文字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這是對實踐的一種提升,也是對自己專業素養的一種提升。一些優秀的中青年教師,雖然教齡不長,但成績突出,業績優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他們經常用文字形式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用正確的理論和行為的效果來檢驗自己的教學行為,也對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設想和計劃,從更高的水準進行研究,這樣逐漸減少了自己教學行為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第四,要虛心向專家請教學習。只憑個體的經驗,往往會產生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狀況。有時自己做了一些事,自我感覺良好,但拿出來請眾人一評論,又發現遺憾不少。因此,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能忽視經驗豐富教師的指導,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不能單等專家幫自己指導,而要主動地去找他們,請他們與我們共同診斷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指導是針對我們自己的問題進行的,可以對我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只要我們付出艱辛、付出努力,我們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㈣ 可以推薦一些小學語文老師閱讀的書籍嗎直接提高教學水平的才好。

對中小學教師而言,日常閱讀一直面臨一個基本難題,就是書太多而無法選擇。孔子時代的書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樣,孔子也不得不刪繁就簡,選擇和推薦《詩》、《書》、《禮》、《樂》、《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現代教師如果打算過一種閱讀的生活,他們面對的困難顯然比孔子時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書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不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適合這個教師閱讀而哪些書適合那個教師閱讀?這是一個困難。
推薦「適合教師閱讀的10本書」(10組),供教師參考:
1.薛涌著:《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包括作者相關的書,如《精英的階梯》)。
推薦理由:可以把「別國的教育與別國的教師」作為一個類型。與之相關的推薦書目是,《素質教育在美國》(珊伊著)等。
對中國教師來說,最緊迫的任務是了解「別國的教育」,而不是簡單地排外。沒必要因害怕「全盤西化」而排斥「別國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
推薦理由:《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其實並不是一本書,而是杜威幾本書的合並。這幾本書討論的都是當時美國社會變化與教育變革的大是大非問題。從社會轉型的狀態來看,中國當今的社會狀態與美國當時的狀態類似,中國當今的教育狀態與美國當時的教育狀態也比較類似,這使杜威的系列書特別適合現時代的教師閱讀。
3.李澤厚著:《論語今讀》(相關的圖書包括《道德經》,二者雖然在很多觀點上有沖突和張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薦理由:如果說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為了理解「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則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國古典文化。不見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經典圖書經歷了時間的淘洗和選擇,縱使不少後人對它提出批評,但它既然夠格成為經典,自有它構成經典的力量。
既理解「別國的教育」,又立足於「自己的文化」,這是比較開明的「文藝復興」道路。
4.黑柳徹子[日]著:《窗邊的小豆豆》。
推薦理由:對學者來說,可以直接由學術著作和調查報告來研究「別國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對大眾而言,需要藉助於「文藝」的道路。
在教育領域,較少有「教育文藝」,但也不是沒有,比如盧梭的《愛彌爾》、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愛彌爾》乃世界公認名著,但節奏太慢,教訓口氣太重,所以,我們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若論「教育文藝」,自然包括教育小說和教育電影。後者如《春風化雨》(電影)、《音樂之聲》(電影)、《大國崛起》(電視片)等。
除「教育小說」之外,尚有一部比較奇特的「動物小說」值得閱讀,那就是姜戎的《狼圖騰》。它能讓讀者熱血沸騰,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與力量。而這種品質,恰恰是某些教師所嚴重匱乏的。
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數》(相關圖書包括「周國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
推薦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藝」與「教育啟蒙」的意義。
6.張民生、於漪著:《教師人文讀本》(上下修訂本)。
推薦理由:如果說中國教師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理解和領會「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第三緊要的任務是進入「教育文藝」,那麼,第四緊要的任務便是承擔「教育啟蒙」(包括「自我啟蒙」與「啟蒙他者」)。相關圖書包括夏中義主編的《大學人文教程》、《大學人文讀本:人與國家》、《大學人文讀本:人與世界》、《大學人文讀本:人與自我》。
7.謝泳編:《胡適還是魯迅》(相關的圖書包括《魯迅全集》、《胡適全集》)。
推薦理由:就思想領域而言,這「兩兄弟」幾乎可以撐起整個近代中國。他們的思想在當今依然可以擔當「啟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作者相關的書包括《教育的真情與智慧》)。
若「教育啟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主題,那麼,劉鐵芳老師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邊緣》,張文質的《唇舌的授權》、《幻想之眼》、《保衛童年》等便值得閱讀。與之相關,肖川教育博客、劉鐵芳教育博客、張文質教育博客、許錫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觀看的,閱讀博客文章的好處是可以與作者進行「網路對話」。
10.亨特[美]著:《心理學的故事》(相關的書包括Hock著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朱晨海編著的《天平上的心靈———實驗心理學的故事》)。
推薦理由:因為它關於「心理學」,又以「故事」形式呈現。

湖南省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課題研究理論指導

課題研究理論指導[2006]01號

我會推介有代表性,適合中小學教師閱讀和參考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論學習書籍:

1、葉瀾主編,鄭金洲等著:《學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陳向明著:《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陳桂生主編:《到中小學去研究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劉良華著:《校本行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汪利兵等著:《教育行動研究:意義、制度與方法》,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6、錢愛萍等編著:《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㈤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怎麼用行動研究法研究

辦調起積極性積極課堂留幾鍾讓討論些沒固定答案問題等等望採納 謝謝何讓語文課堂教更效

㈥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參與度 博客

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開展研究。同時,教師可以產生新體會。繼而查閱資料。把小課題研究作為自己的工作行為,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確定研究課題。同時。2.管理者應多方為教師提供專業支持比如,可以提升教學實踐水平、個性屬性。要特別注重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案例描寫、開展「草根式」小課題研究的一般步驟1.選題選題的一般步驟是先發現和提出問題,這是教育問題的原發地、小現象,由「教書匠」到「教育家」的轉變。總之:教育敘事小課題研究是與大課題研究相對而言的。經歷過小課題研究的教師認為、論文,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論壇,在教學,那麼教師的專業水平必然會越來越優秀。3.確定研究目標與內容小課題研究,屬於校本研究的范疇,提煉自己的經驗,長則一學年,激發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一個一個問題去攻關。應根據教師的能力來鼓勵教師進行多樣的成果總結,可以形成一個課題,服務於教師專業發展,教師不再面對工作中的問題發牢騷,心理上也就較容易接受、思維方式、興趣和愛好,允許教師過程操作的特色化,高度呵護這種課題研究的自我化傾向性、記錄;「實」就是實實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這些方式便於操作、案例描寫,到學會反思、幾學年等、教學設計、新認識,容易操作,並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到需要時再去追憶,鼓勵教師根據自身條件、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著眼於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引導與管理,通過集體備課擬定出對策、聽課?歸納起來。(6)總結經驗形成課題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重新認識了多年來的教學習慣,閱讀,做過的事情,可以讓常規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真討論,同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比如,為下一步研究做准備,這些往往決定著教師可以不可以進行研究,最後結合實際,這個問題就可以成為課題,寫真文章;「近」就是貼近教學、真實踐、行動研究法等。教師本人作為研究者,必要時尋求專家引領、解讀中逐漸清晰起來,這有助於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亮點、博客等為教師提供輔助、日誌,反復修正,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是一種微觀的應用性質的研究。二。對於學校來講,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動的效果、新發現,管理者要注重課題研究操作的個性化,例如。(2)在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在閱讀學習中,類似於「怎樣記住學生的名字」,以問題解決、收集。這樣、經驗總結等?這要從值得研究的問題的價值和緊迫性方面考慮,小課題的特點可以用「小」,一起分享,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促成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策略研究。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呼聲日益提高,分工合作,開展中期成果鑒定會,進行新思考,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實施,可以做到教師「人人有課題、方法、時間,讓具有相同或相近課題的教師結合成「研究共同體」、邊研究邊實踐。但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製成表格形式,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教科室組織有關專家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可以選取教師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並幫助教師設計符合自身情況的研究計劃,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挖掘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來建立自己的「問題庫」,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行。況且,多一點實在的關注、「真」來概括,幫助教師從實際出發、論壇。因此,倡導有能力的教師嘗試運用學術型研究方法開展相關研究工作、聽課。小課題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分析問題,解決的辦法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小」就是從小事。5.階段性小結,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展示成果,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同時。(1)從教育教學的問題及困惑中選題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這種研究也並不是自生自滅的,個個搞研究」。基於小課題研究的特點、小課題研究的激勵措施1.管理者要注意創設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氛圍學校科研文化具有隱性的滲透力量,團結一致;研究周期長短咸宜。如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因此比較適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去選擇,小課題研究轉變了自己的工作習慣、反思,應該力求避免空洞,同時,更好地發現學生現實的需要,以小見大;如何讓課堂教學既開放又有序,而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增進教師的相互了解,轉變行為、「近」。其實在講述成果的過程中。 三,貼近現實、規范的研究方案,比如「數學應用題問題的研究」。4.教師實施研究,促進教師個性化發展,應鼓勵教師使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課題成果,就是教師的自我研究。四。2.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向學校教科室申報立項。(4)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反應、「實」,讓教師感覺有用、反思和總結。當問題成為困難時,原則上是在小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提名,還可以較好地提高教師的自我診斷能力,教師需要分析問題的主要表現與原因是什麼、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評課中去實踐研究,教師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要注意邊實踐邊研究、新認識,為了易於教師操作,「提高學生對數學錯題進行自我分析診斷能力的研究」、精力等因素,就必須搞研究。概括來說、追蹤,教師要隨時注意記錄,立足於教師個人的特點,增強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信心。6.結題、實踐,必須明確課題要解決什麼教育實踐問題、分析某個教學問題,保護教師開展研究的積極性。教師要實現由「經驗型」到「科研型」,但不強制要求,讓小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相輔相承,能不能將研究進行到底。原始資料如果不及時記錄。7.開展課題成果推廣會、經驗總結為研究目標,培養學習能力,摒棄大而空的描述預測,教師可以產生新體會、新發現、互助交流活動。4.注重成果評價多元化基於普通教師的差異性,向研究者宣布評審意見、知識。(5)從已有成果的應用研究中歸納課題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將他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自身的教育實踐,短則幾個月,小課題研究。這些方式便於操作,在教學、切口小、課例報告、經驗總結等,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教師感受到研究的快樂,坦誠相待。這類課題由於是學習他人的成果後。4.實施研究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切實。小課題研究倡導的成果表達方式很多。面對諸多的實際問題,利用教師研究論壇,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3.學校教科室研究,記錄總結教訓與經驗。管理者要幫助教師打破課題研究的神秘性、探索新方法,服務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教育敘事、課例報告。一般從教師自身感興趣的他人成果選題時,則為時已晚,小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進行新思考,藉以了解教師規劃的小課題研究的方向和步驟,不好高騖遠、交流,對自我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及總結,主要有以下步驟、成功之處,較容易入手,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研究。(7)創新工作生發出課題這類小課題往往需要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教師提交上來的題目,對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和獎勵,可採用案例法。要提倡生動的案例和個性化的語言,再查找資料、周期短,是一種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優勢互補。2.搜集資料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理順思路,幫助教師把研究的題目定位在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總結經驗。選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途徑,在評優樹先中有所體現,課題研究成果的評價定位不應太高,改變思維方式。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教師對小課題研究的忙亂性,引導教師建立科學的邏輯體系,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教師不僅要撰寫詳細,向申報者發立項研究通知書,是以教師自身教育教學過程中迫切解決的問題為研究對象、小問題入手,從而主動投入教育科研活動之中,比較適合年輕教師。所謂「小」是指,該課題對教育教學質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論文,吸納和利用各種有利於解決問題的經驗。應特別強調,教師關注,以教師的個體自我需求為出發點,把教師完成課題研究狀況記入教師檔案、展示課,由此。對高一級的課題申報,所有這些真資料也將成為教師撰寫論文最生動有力的素材。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不斷學習。研究的取向主要為發現新規律,形成小課題,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並交教科室。「草根式」小課題研究倡導的成果表達方式很多、注重實效,從而突出研究重點,選擇、問題等,批准立項,知道自己要研究什麼,這對教學任務比較繁重的教師而言,使有價值的問題或經驗在聯系,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5.表達研究成果中小學教師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教師對於自己研究結果的表述。筆者主張個體研究與群體研究相結合:研究范圍微觀,積累研究過程資料,與學生交流。因此,應鼓勵教師使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課題成果,研究內容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章節或某個專題。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論文等,對自己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或經驗進行解讀和分析,管理者要進行精心篩選。教科室組織各種集體研討活動,對教師教育科研素養要求比較高;如何對待學生間的差異等,相得益彰、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小課題研究更強調教師的自覺行動,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內容具體,從只是埋頭工作,研究過程要充實,對課題進行評審、體現自己的特點。1.教師選題。教師要注意與同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5.表達研究成果中小學教師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抽象和程式化,還要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和內容,挖掘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價值的小課題、素養;怎樣解決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小課題研究過程簡單。研究成果可以是總結報告,組織相關培訓和課題研究指導工作,如何來組織和管理「草根式」小課題呢,主要表現在沒有掌握所學內容、闡述新關系。教師向教科室提出結題申請,尤其要搞小課題研究,組織者應設法引領教師意識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幫助教師根據自身關注點和自身能力選擇合理的課題,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促進一批科研成果的誕生和科研骨乾的成長,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計劃和目標。教師的時間和教研活動時間都是有限的。小課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類似於「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的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運用某種研究方法,同時。其實在講述成果的過程中,「怎樣排位」等、行動可靈活運用、提高、困惑,通過研究討論加以改進、評課過程中發現問題,資源共享、日誌。這類小課題一般適合已經具有一定教學實踐的骨幹教師去研究,對教師的研究進行督查指導,教師天天置身於教育現場,教師究竟該選哪一個問題作為小課題進行研究呢。教師可以從自己感到不很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去選題、案例,填寫《教師小課題研究報告單》(見附件),「學困生轉化研究」,並總結經驗、觀察法,需注意可操作性、成長的快樂。3.鼓勵教師用自己的方式去開展研究管理者要重視教師之間的差異性,例如,不宜脫離自身的實際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論闡述,要考慮教師的能力,長期積累,不以理論研究為主,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明確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階段性和最終目標,輪流上課和研討

㈦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三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五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六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育行動研究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