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
提供範本給你,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有色父母如願以償,沉浸在成功的幸福和自豪中;有的父母不緊不能如願,甚至事與願為,怨氣橫生,但怨這怨那就是不怨自己。家長門,要知道你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知道,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你的教養方式『教育態度、教育手段也須跟著改變。這改變不能太盲目,也不許太隨意,它需要學習、揣摩,更需要有科學的指導。要知道,做一個好家長,不僅需要藝術,還需要科學!
在本篇章中,我們將告訴你,做一個好家長應該懂得的科學教育孩子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如果你是位用心的家長,一定會從中得到啟發,獲得收獲。
一、教育子女七大忌
1、忌太忙碌。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你什麼時候最關注你的子女?是在他犯錯誤的時候?是在他學業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還是在你被老師叫到學校的時候?如果「是」的話,可見唯有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你才會注意到他。而當他想跟你聊天,想與你溝通的時候,你關注他了嗎?
2、忌太少贊賞。許多父母以為子女好是應該的,所以便認為這不需要稱贊,久而久之,贊揚便成了吝嗇品,連怎樣贊揚也忘記了!孩子都喜歡聽到父母的贊賞,下一次他做好的時候,不要再吝嗇對子女的贊美了。
3、忌無規矩。每個家庭必須有一套自己的規矩,什麼時間吃飯、睡覺,待人接物等都要做相應的規范,培養他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
4、忌太多指示。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家長與子女在一起的時間,一般平均每半小時內會發出17個指示;而被認為有問題的兒童,其家長的指示更是高達35個!由此可見,愈多指示會使孩子愈反叛,有些小事其實可由子女自己決定。
5、忌不一致。教育孩子最怕口徑不一致,母親說做完功課才可玩游戲,但父親卻說玩一會沒關系,這時孩子就會有一個錯覺:認為母親說的話可以不理。後果怎樣?大家可想而知。
6、忌情緒化。有的父母在心情好的時候,會特別優待子女;不高興時,子女的行為稍不滿意就惹來一頓臭罵。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孩子的情緒就會隨著父母情而起落,令他們感到不安。
7、忌愛面子。一位小女孩,因有學習困難,默寫常常0分。小女孩的母親因此而覺得丟臉,便要她努力溫習,不到凌晨一點絕不讓她睡覺。身為父母,要切身體會孩子的困難,凡事都不可勉強。
二、懲罰孩子七原則
孩子在接受家長懲罰的時候,如何使他在懲罰中進步、提高,不致因懲罰而使他心頭積聚孤僻和怨恨情緒,這其中大有學問可究。
1、犯錯就要處罰。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塊玻璃打碎,雖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然沒有料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2、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功課才准看電視,你就要對他講的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看電視。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說清要求就亂罰。
3、在懲罰之前,先對孩子警告。一兩次警告就會讓孩子警惕,他必須改正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4、懲罰的開始與結果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充滿了怨憤氣息。懲罰完畢,一切便算過去。
5、犯錯之後,立即懲罰。有的母親常對孩子說的那句「父親回家後就有你瞧的啦」的口頭禪,並不適合實際情形。因為孩子沒什麼時間觀念,等到他被懲罰時,早忘了懲罰的原因。立刻處罰,才能讓懲罰真正有效,記憶深刻。
6、講清懲罰原因。在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為什麼受罰,懲罰的目的也無法達到。
7、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過孩子當他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那麼在他犯錯後你就一定要實行你懲罰的諾言。假如你不處罰,以後便難於下達命令,懲罰也就失去了教育作用。
三、美國人教育孩子的12法則
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4、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5、聲音法則:要傾聽孩子的聲音。
6、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7、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盡量理解他們。
8、後果法則:讓孩子了解其行為中可能產生的後果。
9、處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10、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保持至少20碼的距離。、
12、4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和誰在一起(WHO),在什麼地方(WHERE),在干什麼(WHAT),什麼時候回家(WHEN)。
四、保護孩子心理健康12忌
1、忌嬌慣溺愛。父母「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顯示生活中一些請少年誤入歧途的三部曲.
2、忌袒護縱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眾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
3、忌哄騙。有些家長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仿效父母,養成虛偽不誠實的品性。
4、忌諷刺。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為可以「激發」上進,容易適得其反。
5、忌苛求。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都要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和束縛,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6、忌放任。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為,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
7、忌打罵體罰。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是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與家長產生感情對立。
8、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游戲、運動或愛好,培養他們集中注意力,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他們持之以恆的毅力。
9、忌缺乏適應能力。要培養孩子主動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10、忌無控制力。要訓練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11、忌憂郁沉默。培養孩子樂觀幽默的性格,切忌鬱郁寡歡。
12、忌依賴。要讓孩子經受一定的困難,學會克服挫折,從身心兩方面對孩子進行磨練。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關鍵。
(一)、孩子不聽話的20條原因
經過調查分析,孩子們不聽大人話的原因如下:
1、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我做不到。
2、他們曾傷害過我的自尊心。
3、我對他們不服氣。
4、當時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說的話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7、他們經常打人,我反感他們。
8、我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9、他們對我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願意聽這些話。
11、我經常挨訓,已經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
12、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
13、他們說話太羅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停。
14、他們經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就聽不進去。
15、他們總愛帶一大堆人來家喝酒,吵吵嚷嚷影響我學習,我很反感。
16、他們欲上不順心的事總愛拿我出氣,所以我很生氣。
17、家長每天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我睡覺,所以我就和他們對抗,就不聽話。
18、我說的話他們從來不願聽,甚至連我的解釋也聽不進去,所以他們說話我也不愛聽了。
19、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我了。
20、所有的時間都讓老師和家長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時間做,我一點自由也沒有,越聽話越沒有自由。
這些孩子的話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家長應更多地了解子女,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二)、給家長的50條建議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3、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4、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5、不要把孩子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6、對孩子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7、教育並不一定只講道理,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措施。
8、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9、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0、要常換位思考孩子的所做、所想。思考:假如我是還的話,我將會怎樣?
11、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12、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13、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14、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讓他失去自信。
15、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16、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17、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18、隨時關注他的進步,並讓他知道自己在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9、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20、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21、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22、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對向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23、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24、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25、先成人再成材,教育目標應該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6、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7、了解孩子有那些朋友,這很重要。
28、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9、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0、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31、幫助孩子嘗試與不同社會文化層次的孩子進行交往。
32、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33、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3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35、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 人生。
36、著重對孩子進行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37、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38、父母之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39、不要太關愛孩子,以免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40、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41、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免孩子養成好逸惡勞的性格。
42、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與孩子商量。
43、孩子在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44、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
45、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6、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47、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4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4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5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晴,一會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