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小學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發布時間:2020-12-21 09:15:41

A. 怎樣增強小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數學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讓學生快樂輕松回地學習數學。課堂教答學的實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只有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打造精品課堂。實效性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

B. 小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對小學生的健康教育很必要,無論說心裡還是身體的健康都迫在眉睫。首先內是容身體健康,好多的家長都沒有重視,營養不均衡,膳食機構不合理,尤其是農村的小學生。還有就是衛生習慣,城市裡的小學生要好的多,農村就比較差。小學生在每天回家以後還是應當地進行適當體育鍛煉。這些都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再在就是心裡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老師都要講這方面的知識,小學生從小就要樹立正確度人生觀等。每天小學生回家以後家長也應該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等。總之家長和老師都要重視小學生的健康教育,而且還配合教育,這樣小學生才能健康的成長。

C. 如何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摘 要 要提高心理健康活動課的實效性,活動前要界定好目標、選擇好內容、把握好活動模式;活動時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有直接的心理體驗,從而產生間接的心靈感悟;活動後要對過程、方式、原則、學生問題進行全方位的反思。

關鍵詞 心理健康;活動課;活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從課程學的高度進行探索。遺憾的是,很多學校卻將心理健康教育置於可有可無的狀態,其重要性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隨著國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一系列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的出台,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建設與開發,引起了眾多學校的關注。職業學校的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生群體,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心理關助與支持。心理健康活動課在喚回學生失落的自信、激發學生求知的力量與勇氣、發揮學生的「三性」(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以及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方面完全有能力大展身手。[1]本人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探索和理論研究,就如何提高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的實效性,談談一些看法與思考。

一、活動前的准備

1.目標的界定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教師在每一節活動課目標制定時要圍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有關要求,通過活動的開展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

2.內容的選擇

心理健康活動課的特點是以學生活動為主,內容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強調學生認知、情感、行動的全面投入。[2]我在選擇心理健康活動的內容時,從三個方面進行思考:①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把學生生活中典型意義的情境再現於課堂,讓學生去體驗與感悟;②從學生的問題出發,把學生身上已經出現的心理困惑或可能要出現的心理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去討論、去自我探索,充分挖掘學生自助的力量;③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學業水平和健康意識。

3.模式的把握

如何有效地開展活動,課前要設計好思路。一般情況下,心理健康活動課課堂活動模式可以概括為五個環節:①用故事、寓言、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或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興趣。②引導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表露,提高學生心理自助的責任感。③讓學生毫無拘束的討論,揭露問題或現象的實質。④再現有關情境,讓學生去體驗,促進學生有所感悟。⑤點評學生的課堂反應,總結升華。

二、活動的開展

心理健康活動課一種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的體驗與感悟為核心、以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為歸宿的 「形散而神不散」的活動形式。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的策略主要有:教師對學生無條件的關注與欣賞、對學生行為不斷的反饋與矯正、引導學生閱讀、創造機會讓學生互助、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相互討論改變學生錯誤的認知、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2]心理健康活動課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尊重學生、設計活動、創設情境;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積極參與、真心體驗、深化感悟。

1.強化學生活動的參與

「教室無死角、課堂無閑人」。 根據具體的內容,以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多想、多說、多思考、多討論、多模仿、多扮演、多總結,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自我意識輔導時,讓學生既說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說其他同學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情緒輔導時,讓學生相互討論各自身上存在的一些不理性的觀念;人際交往輔導時,讓學生分別扮演各種情境中的不同表現,同學間再相互評價;消除學生不良行為習慣時,讓學生相互間建立「治療同盟」、作出改變的承諾、進行行為分析、制定計劃。

2.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

心理健康活動課中,學生的參與不能停留在表面,熱熱鬧鬧絕不是心理健康活動課的追求與價值所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要判斷學生是否說的是真話、是否真心去表演、認真去模仿、深刻去反思。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情境是什麼?為什麼?結果怎麼樣?我以前可能會怎樣做?今後可能會怎麼做?

3.推動學生不斷的感悟

心理健康活動課上要動靜結合,留有時間讓學生去感悟,學生沒有所「悟」,則學生身上存在的共性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學生的個性更不會完善。教師要抓住問題或事件的症結所在,從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層層落實、步步深入、點面結合、由此及彼、由表及裡,不斷推動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活動的參與與體驗中似有所悟。「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些職校學生往往就是看不到自身的優勢,在學習上過度的自我貶低才導致學業的失敗。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讓學生真正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條條道路通羅馬」的道理。

三、活動後的反思

1.活動過程的反思。教師要反思的是整節課活動時的氣氛是否輕松自然?活動導入時有否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多少學生積極參與了活動?在體驗中學生感悟了什麼?教會了學生哪些具體的正確處理心理問題的技巧與方法?自己點評時忽略了什麼細節?
2.活動方式的反思。在活動開展時自己有沒有積極地關注學生、鼓勵學生?有沒有精神飽滿和真誠的微笑?有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學生的弦外之音?有沒有引導學生的自我探索?有沒有通過暗示、說服、體驗讓學生改變錯誤的認知?這些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反思。

3.是活動原則的反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規定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九條原則,心理健康活動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與載體,它的開展也應該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則。因此,每次活動後教師要反思自己在活動中有沒有貫徹以下十大原則:針對性原則、平等性原則、尊重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多樣性原則、主體性性原則、鼓勵性原則、助人自助的原則、參與性原則和快樂性原則。

4.學生問題的反思。活動結束後教師要考慮活動究竟解決了學生的什麼問題?學生身上還存在什麼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避免學生心理困惑的產生?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等。

D. 淺談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基礎環節,其對於個體意志、情感、品質等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反思,立足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提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看法。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價值;問題;路徑
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心理健康對於個體的成長及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早在2001年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近年來,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但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重新審視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尋求提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舉措,具有重要的現實 意義。
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反思
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情感情緒、自我意識、意志品質等方面教育,促進個體自我調節、自我控制,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狀態、心理素質與健全的人格。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因子,是對於個體的發展及整個社會公民素質的提升的基礎工程之一。這種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個體健康成長的必然訴求
早在197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經提出了真正的健康應該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備狀態」,即真正的健康必須是生理和心理同步的。許多臨床經驗表明,個體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質狀態與幼兒時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質有很大關系。幼兒(尤其在3-6歲)時期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個體的情感情緒、自我意識、個性發展及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大的影響。例如據相關的臨床實驗,一些成人心理疾病患者,其病因可追溯至幼年。而幼兒園作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加強和優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漠視。
2.社會發展對於個體心理素質的現實要求
心理素質是個體生活發展的必備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各行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對於社會個體的心理素質、個人品質和意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幼兒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這都要求幼兒園應當積極肩負歷史使命,注重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近年來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凸顯,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日益迫切。
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進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不斷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認,幼兒園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也不斷暴露出一些問題。
1.幼兒教師的重視不夠
幼兒園孩子的年齡一般在3~6歲區間,而3~6歲是幼兒心理發展和人格成熟的關鍵時期,處於該階段的幼兒園兒童擁有強可塑性,但卻因為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成熟,極易在外界的影響下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反觀我國各地的幼兒園,大部分仍然停留於關注幼兒的生理教育,並沒有實現幼兒心理和生理教育的同步性。大部分幼兒教師對於幼兒群體中所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僅僅歸因於德育現象,單純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說服和勸導等方式來解決。例如幼兒中存在的說謊現象,部分是因認知水平低導致的,更多的是心理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光憑德育手段是無法根本解決的。再加上幼兒教師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缺乏,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存在模糊性,從而導致了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不夠,把幼兒所出現的心理異常現象歸類為成長的自然現象,而不去關注。
2.學校教育的知行脫節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社會的呼籲下其重視度不斷得到提高,各地幼兒園也漸次開設專門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高度重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任務的重中之重」等等口號也喊得非常響亮。很多教師明白真正的健康應該是生理、心理、道德三者的同步健康,但是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在行動中得到體現,導致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執行脫節的問題。例如,教師僅在課堂中給幼兒灌輸心理健康知識,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教育;有的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專職心理教師的職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重要,但是與自己的關系不大,使得很多幼兒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於形式,執行脫節,成為一紙空談。
3.家庭教育的不同步性
計劃生育的倡導和實行,導致現在眾多家庭成為了「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獨生子女成為了家中的「獨苗苗」,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長對於孩子的各種要求是有求必應,優越的物質環境等原因容易導致幼兒產生任性、驕縱、自私、具有攻擊性等問題,而家長並不認為這是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相反,把更大的期望值寄託於孩子的智力教育上。家庭環境的熏陶和影響,對於幼兒形成正確的心理和價值觀是極其重要的,而家長對心理知識的匱乏,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夠重視,使得幼兒在學校所學習的心理知識得不到鞏固和強化,造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學校和家庭的不同步。
三、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早期的心理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很重要。」因此,探討分析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著手解決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推進幼兒園教育工作朝向心理、生理、道德三者同步發展的重要舉措。
1.教師引導,促進消極心理矯正
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改革幼兒心理教育機制,重視幼兒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指導,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條件。教師想要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因此,相關部門和幼兒園領導必須重視幼兒教師的理論素質培養,應該多引進一些關於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開設講座,同時豐富幼兒園中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和書籍,並定期指派幼兒教師進高校接受心理學知識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其次,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幼兒期正處於一個模仿能力極強的時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夠成為幼兒爭相學習的對象。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言行對幼兒心理健康的滲透教育。例如,當教師發現幼兒出現說謊現象時,可以不立即點破,而是通過講述自身的經歷或者以故事的形式進行引導,使得幼兒在與故事中主人公的對照中來理解自己行為的錯誤,同時利用其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告知其解決方式。這種引導方式比直接的說服和勸導更能夠促進幼兒消極心理的矯正,並且不會使幼兒產生抵觸情緒以及自尊心受挫感。 2.主體實踐,注重知行有效結合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包含教師和幼兒兩方面,教師在豐富了自身的理論知識之後,要注重把知識轉化為對幼兒日常行為的引導上。游戲是幼兒園生活的一部分,游戲始終貫穿於幼兒園教育的始終。教師應該利用這種具體且頗具形象化的活動方式,引導幼兒心理健康不斷得到發展和成長。教師應該在游戲中教會幼兒,在不斷與他人進行互動、相互作用中學會分享、學會集體意識;引導幼兒在游戲的體驗中勇敢地表現自我,學會自控和自律。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一個環境,讓幼兒進入游戲角色中,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和集體的鍛煉,將教師講授的心理知識與實際行為聯系起來。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開展各種活動,比如在老人節帶領幼兒去敬老

E. 如何提高小學教育的實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復學課堂教學實效制性
數學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讓學生快樂輕松地學習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只有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打造精品課堂。實效性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

F. 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水平的實效性

學生在小學階段如同一張白紙,教師怎樣對其進行描繪,最終就將形成怎樣的畫卷。雖然學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在人生畫卷上塗滿絢麗的色彩,但模板已經確定,再絢麗的色彩也無法掩飾「底稿」的痕跡。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我們應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每一個教育環節中,從而為學生的將來勾勒出優秀的「底稿」。
一 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
1.觀念落後
雖然近年來進行了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但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仍然沒有消除。依舊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准,造成了重智力培養、輕德育教育的形狀,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十分不利。
2.模式單一
德育教育長期被輕視,當驟然走上教育前台,難以有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與其相適應。教學方法依然沿用傳統的方式,採用簡單的說教,以典型的事例作為說教內容,進行枯燥的德育教育,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德育教育。
3.缺乏評價體系
學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學生智力的培養為主,對於學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投入幾乎為零。在這種嚴重缺乏投入的情況下,德育教育沒有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在進行德育教育情況評定時,無法對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實際狀況作出准確判斷。
4.脫離生活實際
由於學校沒有建立完善、系統的德育教育體系,在德育教育的選材方面,取自一些典型的事例,雖然這樣很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但是難以讓小學生接受。而且有些傳統的事例嚴重與現實社會相脫節,令學生的價值觀形成與現實社會現狀發生嚴重沖突。
二 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1.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
人的道德形成,是人與社會環境相互進行構建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我們必須要注重學生在道德形成中的主體作用,並有效地與環境進行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理想塑造」,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充分發揮。
2.將德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
在日常課堂教育中,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思想政治課才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科目,然而事實上德育教育是滲透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如語文課,可通過豐富的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內涵修養;數學課,可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態度;美術課,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等。在開展小學德育教育時,應當有效地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整個課堂教育中,而不應僅僅依靠思想政治一門學科來進行學生的德育教育。
3.教師自身修養的全面提高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處於形成階段,一切的行為習慣都來自於模仿。因此教師成為學生們進行學習的主要對象,教師的自身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要想做好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修養,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德育教育水平。
4.德育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令學生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品德修養的人。開展德育教育無法離開社會而獨自存在。德育教育不應局限在課堂上,而是將其釋放到更為寬廣的社會中。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有效的課外活動課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極大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時效性,從而實現小學生德育、智育的全面培養和提高。
三 結束語
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小學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提高,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發展的途徑。將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列為重要研究課題,充分發揮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將德育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教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下,從多方面入手,以有效的教學措施來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G.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健康教育教學之我見

一、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從根本上說教師的素養與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在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師資源匱乏,並沒有專業的教師,大多由其他科的教師兼任。這些教師並沒經過專門的訓練,缺乏專業技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師甚至將健康課上成游戲課、休閑課。教師本身素質不高、重視不夠,這是導致健康教育課程低效的重要原因。當前提高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就是對健康教育課程准確定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專業師資隊伍。首先,重視健康教育課程。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集體討論,使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開設這門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只有形成全校重視的氛圍,才能引起教師與學生共同的關注,在教與學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建立專業教師隊伍。這涉及身體與心理兩方面的內容,是一項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的工作。對此教育部門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應持有上崗證等等。教師如果不夠專業,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相反還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傷害。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我們要招聘專業教師。另一方面,對於在職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教學研修與理論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師在教學中歷練,在教學中提升。同時要創設交流平台,促進教師在交流中揚長避短,以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基礎。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改變照本宣科,機械講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實用性不強,學生感覺不到與自身關聯性,往往會認為學了也沒有用,而且還枯燥單調,學生不感興趣,教學自然不會成功。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要善於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來入手進行教學,這樣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親切性與可信度。學生會感受到健康教育課程與生活的關系,自然就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到相關內容的學習與探究中來,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發揮,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幫助下積極構建。真正踐行了新課程標准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貼近,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來指導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與體魄。
三、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
(一)寓言故事
故事通俗易懂,是小學生所喜愛的重要形式。我們可以將健康教育與各種寓言故事結合起來,用故事中積極的正面人物形象來傳遞主流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生活、樂觀向上、富有同情心、堅忍不拔、誠實守信等心理品質。
(二)觀看視頻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得學生樂於活動,樂於接受。
(三)角色扮演
小學生活潑好動,讓學生來扮演各種角色,讓他們動起來比讓學生靜坐來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為學生的角色扮演創造機會,讓學生變換角色,處於特定的環境中來模仿,解決現實問題。
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參與意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在活動中學會了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管理,學會正確調節心理與情緒,積極而樂觀地學習。
四、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影響。因此,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局限於學校教育,而是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相結合起來,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使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寬廣,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模式互相促進,使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使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避免學生在學校學的是一套,到了家中與社會上又是一套的現象發生。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家訪,尤其是對於一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孩子,要及時與他們家長溝通,互相了解情況,使家長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擔負責任。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與一些社區活動等,使學生有更多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一體化,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總之,在新形勢下我們要高度重視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在思想上重視,觀念上先進,教學上改革,實踐中探索,以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H. 小學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小學抄健康教育包括: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包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學會保護好眼睛、學會保護牙齒、平衡飲食與食譜、營養早餐必修課、午餐要吃好、晚餐要精巧、偏食與厭食、水與健康、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等方面。

2、疾病預防:包括認識傳染病、小學生應接種的疫苗、遠離傳染病、常見其他疾病的預防等方面。

3、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標准、日常生活禮貌用語、與人相處的技能、應具備的傳統美德、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等方面。

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包括我從哪裡來、小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特點、小學生的系統發育等方面。

5、安全應急與避險:包括交通安全、中毒的處理方法、如何對待動物、使用文具、玩具安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安全問題和正確撥打求助電話等方面。

I. 如何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1、正確認識環境對學校德育的雙重影響
教育者不能只看到環境中消極負面的影響,也應看到環境中大量有利的積極主動面。如: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德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也給德育工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市場經濟使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激發學生的進取創新和自主觀念。其次,市場經濟為德育注入了新時代內容,豐富了德育內容。其三,市場經濟為學校德育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一系列的變化,就是對教育者提出的新課題,新要求,只有加強研究,才能有所作為。
2、優化德育環境
(1)、充分利用現代化傳媒手段,開展道德教育,大力宣傳道德規范,積極表彰道德典型,對各種不道德的言行進行抨擊。凈化影視媒體,推行德育制度建設,使道德與法律相鋪相成,營造濃郁的社會道德氛圍。
(2)、加強學校德育環境建設。事實證明,良好的德育環境其獨有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一些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只有建設良好的校園德育環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強化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網路
當前德育工作低效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環節脫節。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教育必須藉助社會、家庭中各種積極因素,拓寬德育渠道,提高社會、家庭、學校德育行為的協調性,形成德育合力,發揮德育整體教育功能,逐步實現學校德育社會化。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已出現十分可喜的局面,相信通過學校、家庭與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一定可使學生的德育工作從教育的行為控制,動機的激勵最終達到被管理得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最終實現德育工作最優化。德育始終是一個全社會的大課題,要扭轉新時期德育工作之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實效,不便需要教育工作得的積極努力,同時還需要社會各界賢達志士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讓我們共同來營造適應青少年成長的大德育環境,給學生以好壞、是非的肯定評價,使社會道德在他們身上迅速內化,轉化為他們自身的道德行為的提高,從而促進中化民族之未來整體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

J. 如何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學校要不斷努力建設一支「愛生敬業」的德育工作隊伍,通過教師隊伍內的建立完善,充容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隊伍,實現學生引導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引領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為基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以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法制教育規范學生的言行,以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多渠道相互支持,相互滲透,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第三,要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以社區服務為有效載體,認真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深入社區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道德規范進萬家」活動,教導學生尊老愛幼,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第四組織青年志願者走入敬老院,關愛老人,扶助殘疾人;定期組織學生慰問老紅軍;盡職盡責值好交通文明崗。印尼海嘯,組織了捐款;南方洪水,組織了捐助;汶川地震,學校最早組織捐款,並組織系列活動。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要培養學生寬闊的視野。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建設節約型校園、組織學生發起節能減排的倡議,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組織教科書循環使用活動,利用遠遠超過學校校園范圍的活動和影響,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全面鋪開。

閱讀全文

與小學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