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入學前是否需要學拼音
按照學前來教育大綱的自相關規定,在幼兒園階段,是不教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但是大部分家長一直都希望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教一些漢語拼音,因為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幼兒園里教過拼音的孩子在小學的學習壓力要小,而從沒有接觸過拼音的孩子,因為對拼音的陌生,讓其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而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則是,一些小學老師反應:(一)部分幼兒園老師教孩子發音,書寫方法不正確,造成小學老師難以糾正。(二)有些孩子因為所學的拼音知識已全部在幼兒園里學過,失去對學習拼音的新奇感,因此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
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其原因在於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存在著問題,這是教育體製造成的,所以關於學前階段的拼音學習問題,就存在著明顯的分歧。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更多生源,在幼兒園大班開始大量教拼音、寫、聽、說、背,目的就是一個,讓孩子提前掌握拼音。經過幾輪改革之後,幼兒園拼音學習的問題其實已經很明了,就北京地區而言,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里不再教拼音,拼音的教學放到更晚些時間來學習,所以應該說,幼兒園階段投入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拼音已經不太有必要。
Ⅱ 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是多少
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是六歲。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2、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2)小學入學前教育擴展閱讀:
1、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3、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4、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准,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准,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Ⅲ 入學小學生怎樣提前教育
把拼音讓孩子學一學,數學20以內加減法
Ⅳ 小學入學報名需要什麼證件
一、上私立小學,沒有特殊的所需證件的限制。
二、上公立小學,入學條件有所限制,需要如下證件:
1、凡需接受義務教育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均需辦理相關居住證件,其父母或父母一方須持有1年及以上有效的《居住證》及務工證明。
2、《戶口本》
3、有房產證,則一定要帶著《房產證》或者購房協議或購房收據;沒有房產證,則要有在房產局備案的租房合同。
4、帶好戶口本和房產相關證件,到你的戶口本上所在的鄉鎮中心小學,找到值班人員告知要辦理《外出就讀證明》,並加蓋中心小學的公章和縣城教育局的公章(跨縣區的必須有縣區的教育局的公章)。
5、《學前教育畢業證》。
6、《出生醫學證明》。
7、居住證:流動人口申領居住證的,應提交以下書面《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登記表》、出租人的居民身份證、流動人口的居民身份證、出租單位的證明或租賃(用工)合同。
8、其他需要准備的還有,《幼兒疫苗接種證明》、連續三個月的水電費繳費發票或收據。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條件:
1、父母至少一方有市、區工商營業執照或市、區勞動保障主管部門備案的勞動合同,並原則上務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門核發的居住證或居住登記證明;
3、父母一方的房產證明或在房產主管部門備案的房屋租賃證明;
4、學生及其父母戶口簿;
5、原學校學籍檔案(小學一年級需要提供戶籍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外出就讀證明,初中一年級需要提供學籍證明或小學畢業證)。
(4)小學入學前教育擴展閱讀:
小學報名之後入學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那就是「就近入學」和「劃片入學」。
為保障我國義務教育的正常實施,早在1986年,國家在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九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適當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設置,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小學的設置應當有利於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這些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確規定。這些規定,明確了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的權利,明確了地方各級政府保障其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權利的義務和責任。就近入學的政策目標就是為每一個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確保教育的公平原則。
「就近入學」的「就近」是指離你家相對就近。但是存在著中、小學學校布局及各中學招收學生人數不同等因素影響,所以有時候教育局會根據情況來進行調配,但是最終還是盡量將學區的學生盡量分配到離小區最近的學校入學,都叫「就近入學」。
」劃片入學「是指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統籌下,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小學生根據自己就讀的小學升入對口初中就讀。
2014年各重點大城市應制訂完善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到2015年,重點大城市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
Ⅳ 一年級入學前的教育及特長要怎麼寫
有沒有呆過幼兒園,幼兒園評價
沒什麼特長的就寫點活潑開朗,交友能力強什麼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即便是一些小事情。
Ⅵ 小學入學前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呢
還有幾個月孩子即將進入小學了,在上小學前他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呢? 幼兒園是以游戲為主導形式的教育,適合學齡前孩子思維特點及理解接受方式,小學是以課業學習為主導形式的學習,從教育的連續性角度來說,過渡期質變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對孩子的社會意識和抽象與邏輯思維這兩方面的心理品質培養。 一、社會意識的培養。對於孩子來說,社會意識包括: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獨立意識、自製力等,孩子到小學後伴隨新的主導活動而可能會面臨的驟然上升任務密度、難度,新環境帶來的規則量及獨立完成要求相應的心理變數。圍繞此,過渡期的教育培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培養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的能力,如理解規則意義,遵守生活、學習中的基本規則等。 2. 培養獨立性,如自我意識 獨立意識;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 培養任務意識與執行任務的能力,包括成就動機、責任感的培養和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的培養。 4. 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如對同伴、集體的積極情感,學著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習交往技能等。 5. 培養主動性,包括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好奇心,以及保護孩子發現、尋找新的經驗的渴望,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活動並主動去實踐等。 ● 以上各方面,幼兒園和家庭教育要重點培養後三個方面。 二、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來說,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指孩子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以及運用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孩子入小學後伴隨新的主導活動的認、讀、算等課業要求相應的心理變數。家長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後的智能發展,如:空間關系理解、觀察比較、邏輯運演和抽象符號操作等,以及主動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圍繞此,過渡期的教育培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閱讀准備 (1) 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 (2) 加強早期閱讀的培養。 (3) 培養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分類能力。 (4) 發展方位與空間知覺。 * 幼兒園和家庭培養重點在(1)、(2)方面 2、 數學准備 i. 數量關系的認識(等量關系、傳遞關系、相對關系、可逆關系、 包含關系)。 ii. 理解應用題題意,理解解題的方法,在生活中運用簡單的數學,編簡單的口述應用題等 iii. 萌發注意、發現、探索的興趣。 家長了解幼小銜接過渡期的主要教育培養內容後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對孩子期望過高。而應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實際水平循序漸進的耐心引導、啟發、鼓勵,不提過高要求或硬逼孩子;二是對孩子過分保護或包辦代替,不僅影響孩子獨立性責任感的形成,還使孩子事事依賴,自信心降低。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讓孩子有更多地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總之,兩種傾向客觀上都會加大過渡期的坡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明智的家長應該做到「了解孩子、鼓勵孩子、支持孩子」。
Ⅶ 如何做好小學生入學前教育
當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年級的小學生,這時對他們來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折。在幼兒園以保教為主,老師細心周到的照顧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通過游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松習得。進入一年級後,每天要上六節課,要求思想集中,此外還得遵守校紀校規,很多事情都要求他們獨立完成。這種不適應是由幼兒園和小學的生活、教育環境及學習內容、方法等的差異造成的,家長要先知道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了解孩子將會有哪些「不適應」,再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應對措施。
首先是主導活動的變化:入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是玩,他們常常做游戲,沒有任何學習上的壓力;入學後主導活動是學,此番變異無疑在他們的心裡投下了「重磅炸彈」,游戲已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取而代之學習則成了更適合兒童心理成長特點的活動。從教學來看,室內教學時間明顯拉長,室外活動量減少;從休息來說,休息時間明顯減少,不再有午睡。這些「時間差」對年幼的兒童來說,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其次是社會角色的變化:學齡前兒童是貪玩的,是寸步不離地被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學就不同了,他們是集體的正式成員,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和班級的一切紀律,如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等,學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為學校和班級爭取榮譽。一年級小學生看到自己的角色轉變往往會又高興又自豪,家長要關注這個心理發展。第三是人際關系的變化:兒童入學前與家庭成員的依附關系密切,一舉一動都是成人指點;入學以後,兒童每天都要離開家長在學校獨立生活,這將進一步促進兒童從依附向開始獨立生活轉化。他們的交往圈子不再限於家庭內的幾個成員。作為家長,這段時間承上啟下的教育引導尤為重要,如何讓孩子順利的適應學校的生活?那麼該如何備戰幼小銜接?我從生活和學習兩個角度來分別談談。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重在培養自理能力
1、堅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在動手活動中培養和提高的,要多給孩子一些實踐的機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習能力的發展。每天從起床開始到晚上睡覺之間凡是能讓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不要包辦代替,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忌孩子還沒干呢,您先覺得孩子幹不了。讓孩子做之前要先教給孩子一定的方法,遇到困難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家長要適時的給於引導。
例如:學會整理書包。上小學和幼兒園很大的轉變就在於一下子多了很多課本,上課的時候,很多孩子早早就從書包里掏出了書本准備好,而沒有培養好整理習慣的孩子依然在書包里搜尋書本,等老師叫學生把書本翻到第幾頁時,那些還是找不到書本的孩子就跟不上節奏了。
會收拾自己的書桌,對於自己的東西要有責任感,要能整理好,不丟三落四。
鍛煉孩子靈活的雙手,心靈手巧,要想孩子聰明就要讓孩子多動手操作。肢體的協調能力,要想讓孩子坐的住,就要孩子有協調的控制能力,自己的身體要受大腦的指揮。坐有坐樣,站有站樣,要對孩子有要求,要讓孩子有規矩。
2、按時作息,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適當加快生活節奏,避免孩子出現磨蹭的習慣。每天回家後的時間合理安排好,到點該乾的事情不用家長提醒。每天9點睡覺,6點半起床。早睡早起。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
培養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的願望,願意為他人服務的願望。讓孩子有熱情,會關心周圍的人,關心班集體,主動為班集體服務。不要讓孩子對家長有過分的依賴,當他們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辦法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再找老師和家長。
4、教給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會使用禮貌用語、會自己解決和同學之間的矛盾,不告狀、理解「所有權」能分清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做到別人的東西不管任何理由都不能隨便動,要先徵得他人的同意。會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斤斤計較,寬容大度,不做危險游戲,懂得自我保護。要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要明辨是非,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孩子上學不是簡單的學習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人際交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4、要讓孩子養成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家聽家長的話的意識。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兩代人都圍著這一個孩子,總認為孩子還小,一味的遷就孩子,對孩子要求少,或提了要求孩子不聽就算了,長此以往孩子越大就越不好管。給孩子提要求要明確具體,要求提在事前,先約定好不按要求做怎麼懲罰,然後就嚴格執行,不打折扣。
總之,良好習慣的培養應體現在方方面面,更應該小中見大,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往往比提前教給孩子一些知識更重要。
二、學習習慣的培養
1、認真聽講的習慣
要讓孩子學會傾聽,這是現在孩子所欠缺的。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是思考和傾聽,傾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所以上課就要主動思考認真傾聽。和孩子在聊天的時候有意識的讓孩子接著大人的話往下聊,現在我們聊天的時候都是順著孩子的思路走,要有意識的一下改變聊天的方式。另外,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時候也可以進行訓練,先有條理的告訴孩子做事的方法,讓孩子聽後先復述,再想想怎麼樣做,然後再做,這樣也能克服孩子毛躁的毛病。
2、集中注意力
方法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增加。拼圖能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孩子在拼圖時,很容易投入,不知不覺中,能坐定的時間就長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長了。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時,要積極鼓勵孩子將圖拼完整,家長還可以把孩子拼好的圖表框掛在家中,讓孩子體驗一下成就感。
方法2: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前,先向小朋友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聽完故事後讓孩子回答問題。帶著問題聽故事,孩子會比較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會格外仔細。
方法3: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經常請孩子幫忙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請孩子一次性完成。比如:「請你幫我拿一個梨、水果刀,還要紙巾和一些牙簽。」還可以經常讓孩子向其他長輩傳話,「告訴你媽媽,記得上樓的時候去拿報紙。」語句可以從簡短的過渡到長一些的。
方法4:給孩子准備一些CD和圖書畫面內容相配套的圖書,這種圖書是以聽磁帶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這種以聽、看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將來的小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要讓孩子做事專心致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爸爸媽媽需要長期努力的一項工作。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對待孩子,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鼓勵他們。同時,爸爸媽媽在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時候,也有幾點需要注意:
★鼓勵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
★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要有時間概念,不要給孩子太充裕的時間。
★給孩子一個固定且安靜學習的地點,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盡量不要在孩子的學習時間打擾他們。
★幫助孩子獲得自控能力,避免各種干擾。比如,盡量避免在孩子的書桌上放零食和玩具。
★避免跟孩子說話一再重復。對孩子談事情,只說一遍是培養他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3、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有二十到三十分鍾,作為親子閱讀時間,引導孩子專心地看書、寫字、畫畫,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選擇合適孩子閱讀的書籍,故事要簡短的,最好不看漫畫書。不看動畫片,少看電視,讓孩子多聽,少看。
4、一些必要的知識
認識數字;20以內加減法;5歲半以後多識一些字;漢語拼音會認讀。其他知識不要提前交給孩子,以免讓孩子上學後對學習產生厭倦,造成上課不認真聽講。但是前面講的孩子應該具備的能力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就有可能跟不上學校的學習。
另外,家長要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孩子說話時不要總是一副對待小寶寶的方式。要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客觀的看待老師提出的孩子的問題,老師總是希望您的孩子能夠順利的全面發展, 並且是站在整體的高度去看待每一個孩子的,提出孩子的不足您要和老師配合教育,不能總報著孩子還小長的就好的心態。
總之,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直接反應的是您在家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狀況。孩子的學習情況也不僅僅反映的是學習能力,是方方面面的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們不要只盯住孩子的學習,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以其他能力的提高為前提的。
Ⅷ 12019小學入學年齡改革 以往,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
教育部辦復公廳印發《關於製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
2019幼升小入學年齡有變化?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不再限於8月31日?
「2019幼升小入學年齡有變化」,由原先的「入學前須年滿6周歲,即8月31日以前,滿6周歲可以報名」,變更為「入學前該學年內須年滿6周歲,即在12月31日前,滿6周歲就可以報名」。
Ⅸ 小學入學信息採集開始,怎麼填
學生入學信息一定要如實填寫,下面是填寫說明:
1.姓名:戶口簿名字
2.性別:男、女
3.出生日期:戶口簿上出生日期。如:「20120203」。
4.出生地:學生出生的行政區。「行政區劃代碼」,在網站「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專欄查詢。
5.籍貫:戶籍所在地
6.民族:根據自己真實民族填寫,如:漢族。
7.國籍:真實國籍
8.身份證類型:常見的就是身份證
9.身份證件號:一般就是身份證號
10.政治面貌: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共產黨預備黨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群眾」。
11.健康狀況:學生的身體情況,分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殘疾」。
12.照片:電子版照片;可通過照片編輯器修改格式。
13.姓名拼音:姓名全稱的漢語拼音。
14.曾用名:有就填,沒有就不填。
15.身份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上顯示的有效期限。
16.戶口所在地:戶籍部門確認的學生戶口所在行政區劃。
17.戶口性質:「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根據戶籍認證的性質填寫。
18.特長:特長愛好,如:唱歌、舞蹈、鋼琴等
19.學籍輔號:填寫正在使用的學生號
(9)小學入學前教育擴展閱讀:
小學學制:
六年制
小學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為三個階段:一年級和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叫中等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叫高年級。1970年初,按照「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將六年制小學改為五年制小學。1979年,五年制改回六年制。
五年制
21世紀初,一些地區進行了實施五年制小學教育的試點。如寧波、山東等地2006年在部分學校試點小學五年制、初中四年制「五四學制」試點。濟寧等地仍沿用五四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