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案數學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案數學

發布時間:2020-12-20 06:21:40

Ⅰ 哪有人教版小學數學1至6年級全套教案

教學來案例、教學設計、教學自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Ⅱ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案
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系統、全面地復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概念、計算方法以及有關的規律性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概念、空間概念、統計概念,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總復習——分數乘、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18頁總復習第1——5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倒數的意義,分數乘除法的關系,掌握分數乘、除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乘除法的計算。
2掌握比的意義,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比的基本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3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能熟練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分數除法問題。
教學重點:概念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分步復習活動准備
將學生課前就本節復習內容提出的知識性問題和難點問題分類整理,製成問題卡,交由3位學生主持復習。
師:同學們,經歷了將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為了幫大家更好地復習整理本節知識,我們請3位同學分別主持復習。現在請第一位主持人出場。
二、復習分數乘除法的知識
(1)主持人持知識問題卡提出問題,分別指名回答。
分數乘法的意義是什麼?與整數乘法相同嗎?
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與整數除法相同嗎?
分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是怎樣的?
什麼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主持人持難點問題卡提出問題,指名回答。
分數乘、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分數除法的計算具體要注意幾點?
0有倒數嗎?為什麼?1呢?
(3)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計算。
3/4×2/5= 2/3×5/6= 7/9×18= 3/10÷3/4= 5/9÷5/6=
21÷7/9= 3/10÷2/5= 5/9÷2/3= 6/11÷5/12=
(4)復習比的知識
第二位主持人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知識性問題:
什麼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稱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怎樣求比值?
比與分數、除法有什麼聯系?
比的基本性質是什麼?怎樣化簡比?
難點問題:
為什麼比的後項不能為0?
求比值與化簡比有什麼區別?
練習:
3÷4=()/()=()/12=():32=12:()
說出下面每個比的前項、後項,並求出比值。2:5 0.6÷0.3 4/7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整數比. 8:12 0.25:0.45 1/4:1/8
(5)復習解決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第三位主持人上場。
怎樣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呢?
主持人點4名同學板演教材第118頁第3、4、5題。
對4名學生做的情況進行評議。
對比觀察第3題第(1)(2)小題。
數量關系式是:原價×1/5=現價
第(1)小題已知原價求現價,用乘法計算。第(2)小題已知現價求原價,用除法計算或用方程解。
學生歸納分數乘除法問題的規律。
單位「1」的量已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單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
驗證第4、5題。
第4題,把地球總面積看作單位「1」,求單位「1」的量用除法計算。
第5題,先出示學生畫的線段圖。觀察線段圖結合理解:火車的速度已知,第1個單位「1」的量是火車的速度,求小汽車的速度用乘法計算,第二個單位「1」的量是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是未知的,要用除法計算。
主持人歸納:區分分數乘、除法問題,判斷把誰看作單位「1」以及是已知還是未知,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此外還應藉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真正掌握知識。
師:歸納得真好。今天三位主持人在場上還有很多精彩表現,請同學們評一評。
三、應用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第5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0、11題。
(3)完成練習二十七第7、8題,學生做後匯報思路和方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活動,你的學習有什麼新的收獲?

第二課時 總復習——百分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119頁總復習第6、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意義,掌握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2、熟練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百分數問題,理解百分數問題的結構特徵,歸納百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知識,形成體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只要我們留心它,發現它就在我們身邊。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羅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學是0.02%,現在小學連續10年的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流失率始終控制0.2%,近三年的數字是0.18%,0.17%和0.15%.
2、學生閱讀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數。
3、從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發現什麼?
從上面的百分數中中以看出汩羅義務教育實施情況非常理想;運用百分數很能夠直觀;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百分之幾。
二、復習百分率的知識
1、師:看來,百分數的作用還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嗎?
學生嘗試理解流失率、入學率、鞏固率的意思,教師指正。
2、復習已學過的一些百分率的計算公式。
3、學習理解烘乾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頁總復習第6題。
學生自學理解烘乾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後說一說,議一議。
烘乾率=烘乾後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乾後的重量)/烘前的質量×100%
學生試求烘乾率和含水率,然後集體訂正。
三、復習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1、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
2、求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百分數的一般問題。現在大家回顧已學知識,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訴小組的成員。
分組討論,交流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
解決百分數的問題可以依照解決分數問題的方法。
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先畫線段圖加深理解,判斷單位「1」 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找對應關系,寫數量關系式。
根據百分數題型結構特徵確定解法。
多(少)的數/另一個數=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一個數×(1+幾%)=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
綜合問題結合實際來解答。
四、應用練習
1、完成總復習第7題
學生試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思路方法。
2、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說說各自的思路.
3、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4、15題。
教師:九折是什麼意思?
利息怎樣計算?本息又是什麼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在班上交流。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你有什麼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百分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1)百分率=()/()×100%
(2)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多(少)的數/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3)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一個數×(1+N%)=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
(4)售價×幾折=實付錢數
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總復習——空間與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第110、120頁第8——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圓和軸對稱圖形的有關概念,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經歷空間與圖形知識的整理運用過程,體驗應用知識,歸納概括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物體的位置,圓的特徵、特性。
教學難點: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物體的位置。
出示教材第119頁第8題主題圖。師:圖上畫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我們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呢?
師: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有兩種,即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你能說出每一手棋所下的位置嗎?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二、復習圓的知識
(出示一個圓)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知識,你知道哪些知識呢?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相互說一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圓的認識。
圓心。用字母O表示,確定圓的位置。
半徑。用字母r表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直徑。用字母d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在同一個圓里,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都相等。
直徑等於半徑的2倍,即d=2r或r=d/2
2、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1條、3條、2 條、4條、2條、1條、無數條對稱軸。
3、圓的周長
圓周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C=∏d或C=2∏r。
4、圓的面積
知道半徑求圓的面積。S=∏r2
知道直徑求圓的面積。S=∏(d/2)2
知道周長求圓的面積。S=∏(C/2∏)2
知道近似長方形的寬求圓的面積。
知道近似長方形的長求圓的面積。
5、環形的面積
環形的面積=大圓面積—小圓面積
=∏R2—∏r2
=∏(R2—r2)
三、鞏固練習
練習二十七第1、11、1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再集體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又有哪些收獲?

第四課時 總復習——統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120頁第11題。
教學目標:
1、了解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會根據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並分析解決數學問題。
3、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分析問題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會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統計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然後指名說一說。
2、扇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地表示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二、分析扇形統計圖
出示某企業職工的文化程度情況扇形統計圖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獲取信息。
問:該企業職工中,哪種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企業大學文化程度的職工佔1/4。
B該企業職工中,中專生與初中生之和多於高中生。
C該企業職工中沒有文盲。
D以下說法都對。
在該企業職工中,哪兩種文化程度的人數相等?
若該企業有職工1000人,那麼小學文化程度的職工有多少人?
該企業職工中,有大學文憑的人比有高中文憑的人少多少?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並相互交流,然後指名匯報。
三、請你用扇形統計圖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後回答問題。
超市一天的銷量中,服裝類佔35%,煙酒類佔30%,文化用品類佔20%,糖果類佔10%,葯類用品佔5%。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類用品分別收益多少元?
四、鞏固練習
教材第120頁第11題。
教材練習二十七第16、17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麼收獲?

Ⅲ 小學數學人教版3年級至6年級教案電子版

第五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58及練習十四(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的規律,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准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 復習 1、聽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名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3、搶答: (1) 3個十是( )? 30是( )個十? (2) 300是( )個百? 60是( )個十? (3) 9個十是( )? 3個30是( )?
小結:以上的練習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們能否用這些知識做鋪墊,來學習新知識呢?板書:口算乘法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郵遞員叔叔每天工作的情況。同學們從圖中發現什麼信息?你能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演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演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誇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並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可以讓幾個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後2道題。

完成計算後,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完成後,請學生向全班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

貼出寫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語言描述菜園里收南瓜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助菜農收南瓜。

讓學生自由選擇卡片,算對的就收獲了這個南瓜。

完成後,先檢查是不是算對了,再比一比哪組學生收獲的南瓜多。獎勵優勝組。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麼問題,並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回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基本歸納、整理能力。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呈現故事,提出問題

1、老師講「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

猜一猜,聽完這個故事用了多少時間?(1分52秒)

這么短的時間卻能作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聽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感想?

2、這個小故事在書上68頁,想一想,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學生討論,匯報

二、歸納知識

1、小組內交流自己整理知識的方法和方式,並進行整理

2、小組代表匯報,大家進行評判。

三、鞏固拓展

1、基本練習

練習十七 1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筆算練習 注意方法和書寫

2、嘗試編題並解決問題

請學生尋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筆算乘法解決問題的例子,由小老師親自請學生回答。

第六單元 面積

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

3.學習選用觀察、重疊、數面積單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概念

1.讓學生猜教師身高,師生交流,由此引出長度單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關於長度單位實際長短的觀念:誰來比劃一下這些單位有多長。

3.指出:用它們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

4.引入:我們已經認識了長度和長度單位,今天在這基礎上學習新的本領。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們的課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們的課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這些都是物體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課本封面和課桌面,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②課桌面和黑板面哪個大?

③課本封面、課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見下圖),這些都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方格比較的方法。(板書:重疊比較,數方格比較)

(3)概括面積的意義。

問:物體表面或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麼呢?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4)運用「面積」這個術語,敘說比較常見物體大小的結果。

2.認識面積單位。

(1)設疑。

①出示兩個長寬各異的長方形(即課本第71頁下面的兩個長方形,其實際大小分別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讓學生體會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難以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請學具來幫忙。給出三種學具(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讓學生選擇。

③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正方形個數最合理的方法。

解決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正方形個數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一比較標準的必要性。

①進一步激疑,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信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問。

②啟發學生說出解決方法。

(3)帶著問題自學課本。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

(4)匯報學習收獲,得出三個常用面積單位的規定,並形成常用面積實際大小的觀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兩人互相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貼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已畫好練習本大小的格子),數一數實際能放下幾本。

三、鞏固概念

1.完成課本第74頁「做一做」。 2.完成課本練習十八第1、2題。 3.請你參加圖案設計大賽(即課本第75頁的數學游戲)。

啟發:你能拼擺出更多、更新穎、更有趣的圖形嗎?展示學生的作品,啟迪思路。

學生動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課小結(略)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

教學目標:通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面積單位,初步明確1厘米、1分米、1米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

教學難點 明確分清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教學過程

一、步步深入,比較異同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學生估計1厘米有多長?1平方厘米的面積多大?

(2)教師出示:長是1厘米的線段圖,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圖形。看它們圖形有什麼異同?

(3)教師出示:學生用和鉛芯和面積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要知道它們的大小分別用什麼單位來測量?

(4)學生動手測出鉛芯的長度和紙片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計1分米的長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學生交流時,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使學生的估計接近正確。)

(2)估計鉛筆盒的面有多大?長、寬各是多少?

(3)學生動手進行測量鉛筆盒的面有多大,長、寬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計情況。(教師進行指導怎樣才能減少誤差。)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們學習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麼,我們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來干什麼呢?(學生可能回答用1米來測量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來測量黑板的面積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積是多少?……)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估計黑板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並向學生說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積大約是60平方米……。

4、通過討論,解決問題 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討論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麼異同?學生交流討論情況,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5、教師總結: 1厘米、1分米、1米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板書課題)。

二、鞏固反饋,深化認識

1、書P75 1 、2 小組合作完成 匯報

2、書P75 3 先自由說,再指名回答。

三、小結

四、拓展練習

數學游戲:

請你參加圖案設計大賽,每個圖案是5平方厘米。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交給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1、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么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板書課題)

2、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師准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後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系呢?獨立思考後交流。(教師指導:長方形的長擺了5排,說明是5厘米;寬擺了3排,說明是3厘米,那麼,面積15平方厘米等於什麼?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麼呢? 3、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例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三、知識的遷移

1、教師藉此機會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題 學生試做,匯報答案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我們用的數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五、小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

2、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2、能准確地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教學難點: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准備:教師要准備好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紙一張,一面畫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學生每兩人准備一張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和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個。

教學過程

一、猜測引入: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學生回答,同時依次在屏幕上出現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師: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請同學們猜測一下。(分四人小組,猜測,然後反饋) 生1:我們認為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生2:我們認為是100。 ……

師:看來各小組討論,得出意見難以一致,下面我們就來動手動腦,探究一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請同學們把學具袋拿出來。

二、探究新知

(一)推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紅色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分米,誰來說一說它的面積是多少?

生: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1=1(平方分米).

師: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發揮四人小組合作的力量,動手做一做實驗(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師:請各小組匯報實驗的結果。

生1:我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在紅色的正方形上,橫排每排擺10個,豎排每排擺10個,一共可以擺10×10=100個,所以這個紅色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厘米。

師:你們是用推導長方形面積公式用的「擺」的方法,主意不錯!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2:我覺得這種方法太慢了。

師:有什麼好的辦法,請你告訴大家。

生2:我們用直尺去量紅色正方形的邊,邊長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積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師:果然方便了不少,你們真聰明,大家同意他們的意見嗎?

生3:我們還有更快的。

師:哦?說出來大家聽聽。

生3:老師告訴了我們這個紅色正方形邊長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這個紅色正方形面積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師:這種方法真妙!

師:剛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擺,有的用量,還有的直接將分米換算成厘米來計算。同學們真聰明。但不管用什麼方法,這個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單位都是

……

生:100平方厘米。

師:同一個正方形,我們用平方分米作單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單位是100平方厘米,那麼1平方分米等於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識遷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師:從上面的實驗過程中,我們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麼同學再想一想:邊長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單位,它的面積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師出示邊長1米的正方形,並按照例題的要求提問兩個問題:

(1)邊長1米的正方形紙,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劃分成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劃分多少個?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你們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討論,自行解決,進行匯報。

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書)

那麼每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2、區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進一步強化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長度單位:兩個長度單位間進率是10。

面積單位: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是100。

3、反饋練習:

(1)練習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頁做一做題目。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訂正時請學生說出想法。

(3)改錯: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了解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麼感想?

(體育場太大了)

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出示課題)

二、新授

1、通常我們在測量土地面積時,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

它們到底有多大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2、帶領學生到操場進行實際測量,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標桿及繩子把這100平方米圍起來,或讓學生手拉手,圍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師向學生說明,100塊這樣大的土地就是1公頃。

3、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00平方米,就等於1公頃。

打個比方,我們的教師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那200個教室的面積就是1公頃。

10000平方米=1公頃

3、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相當於100公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個足球場。

1平方千米=100公頃

三、練習

練習二十 2

四、小結

教學反思:

Ⅳ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概念都是有哪些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概念如下:

第一單元位置:

1、找位置:先列後行。格式為:(列,行)。例如:(a,b)。

2、位置的表示方法:兩邊小括弧,中間是逗號,先寫列,再寫行。

3、平移方法:左右平移,列變行不變;上下平移,行變列不變。

第二單元分數乘法:

1、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3、整數乘分數:分數乘以整數,可以看作是求幾個分數相加的和是多少。整數乘以分數,可以看作是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分數乘分數的計演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5、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

6、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的方法:把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真分數的倒數大於1;假分數的倒數小於或等於1;帶分數的倒數小於1。

7、一個數(0除外)乘以一個真分數,所得的積小於它本身。

8、一個數(0除外)乘以一個假分數,所得的積等於或大於它本身。

9、一個數(0除外)乘以一個帶分數,所得的積大於它本身。

第三單元分數除法:

1、分數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3、整數除以分數等於整數乘以這個分數的倒數。

4、分數除法的計演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5、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6、「:」是比號,讀做「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7、比同除法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數,比值相當於商。

8、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的前項相當於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分母,比值相當於分數的值。

9、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上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10、在工農業生產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11、一個數(0除外)除以一個真分數,所得的商大於它本身。

12、一個數(0除外)除以一個假分數,所得的商小於或等於它本身。

13、一個數(0除外)除以一個帶分數,所得的商小於它本身。

第四單元圓

1、圓的定義: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2、將一張圓形紙片對折兩次,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半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圓規兩腳分開,兩腳之間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

4、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

5、直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7、在同一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有無數條直徑。

8、在同一個圓內,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9、圓的周長: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做圓的周長,用「C」表示。

10、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時,取π≈3.14。

11、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

12、圓的面積:圓所佔面積的大小叫圓的面積。

13、在一個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直徑等於正方形的邊長。

14、在一個長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直徑等於長方形的寬。

15、一個環形,外圓的半徑是R,內圓的半徑是r,它的面積是S=πR²-πr²或S=π(R²-r²)。

16、環形的周長=外圓周長+內圓周長。

17、半圓的周長等於圓的周長的一半加直徑。半圓的周長公式:C=πd÷2+d或C=πr+2r

18、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擴大或縮小多少倍,直徑和周長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而面積擴大或縮小以上倍數的平方倍。

19、兩個圓的半徑比等於直徑比等於周長比,而面積比等於以上比的平方。

20、當一個圓的半徑增加a厘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2πa厘米;

21、當一個圓的直徑增加a厘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πa厘米。

22、在同一圓中,圓心角占圓周角的幾分之幾,它所在扇形面積就占圓面積的幾分之幾;所對的弧就占圓周長的幾分之幾。

23、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24、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5、只有1一條對稱軸的圖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圓。

26、只有2條對稱軸的圖形是:長方形。

27、只有3條對稱軸的圖形是:等邊三角形。

28、只有4條對稱軸的圖形是:正方形。

29、有無數條對稱軸的圖形是:圓、圓環。

30、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第五單元百分數

1、百分數的定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比率關系,不表示具體的數量,無單位名稱。

3、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分子後面加上「%」來表示。分子部分可為小數、整數,可以大於100,小於100或等於100。

4、小數與百分數互化的方法: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5、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方法: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6、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7、百分率公式:

合格率=合格人數÷總人數100%發芽率=發芽數量÷總數量100%

出勤率=出勤人數÷總人數100%

8、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叫應納稅額。

9、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10、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11、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12、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3、國債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13、本息:本金與利息的總和叫做本息。

單位換算:

1、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4、重量單位換算: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如:a+b+c=a+c+b=a+(b+c)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如:a×b×c=a×c×b=a×(b×c)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ab)×c=acbc

6、加、減法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幾個數,可以改寫成減去這幾個數的和。如:a-b-c=a-(b+c)

7、乘、除法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可以改寫成乘以這幾個數的積。a÷b÷c=a÷(b×c)


(4)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案數學擴展閱讀: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1、抓住課堂

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學習,聽課要認真,思維要跟著老師,總結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

2、高質量完成作業

不僅要高速度,還要高正確率。寫作業時,如果同一類型的題重復練習,就要多注意速度和准確率,並且在每做完一次要對此類題目進行思考總結,進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規律、技巧等。

3、勤思考,多提問

對於老師給出的規律、定理,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於老師的講解,課本的內容,有疑問應盡管提出,清除學習隱患。

4、總結比較,理清思緒

要進行知識點總結比較。每學完一個章節都應要本章內容在腦中過一遍,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將其區分開來。

要對題目進行比較。平時作業或者考試的錯題,選擇性地記下來,並用在一旁記下注意事項,經常翻看,這對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5、有選擇地做課外練習

課余時間並不充足,因此在做課外練習時要少而精,多反思

Ⅳ 求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十一冊)全套教案[整理]_免費下載_飛翔教學資源網
http://www.flye.cn/ViewDownInfo-28141.html
第一單元 位置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一、 導入
1、 我們全班有5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准確嗎?
2、 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學例1
(1) 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麼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 學生練慣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後說行)
(3) 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結例1:
(1) 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 我們習慣先說列,後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麼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練習:
(1) 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准確位置。
(2) 生活中還有哪裡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學例2
(1) 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 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並指名回答。
(4) 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 練習
1、 練習一第4題
(1) 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並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 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 練習一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 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裡?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裡?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 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後完整的三角形。
(4) 觀察平移前後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 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 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教學追記:
本堂課,我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後說「行」的習慣。然後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單元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3、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4、 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單元重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
單元難點:
1、 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答這類應用題。
2、 分數乘法計演算法則的推導。
1、分數乘法
(1)分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並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出示復習題。
(1)列式並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2.引出課題。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麼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 新授
1、 利用++教學分數乘法。
(1) 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
(2) 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怎麼列式?(乘法,×3)
(3) ++=9,那麼++=×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學們想想看,×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 出示例1,畫出線段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麼「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是多少?(列式:×3 =)
3、 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 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 教學例2
(1)出示×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麼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後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三、練習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 「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麼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 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

(2)一個數乘分數
教學目標:
1、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演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計算下列各題並說出計算方法。
× × ×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牆,第一步先塗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牆的,第二步再塗出小時粉刷這面牆的面積,即的,由此得出×這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4)提出問題: 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塗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2、相關練習:練習二第5題。
3、小結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意義: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案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