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學論文
論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寧夏省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永康小學/趙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怎樣才能充分挖掘和培養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怎樣才能處理好個體發展與群體教育、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的關系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我國近年來雖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大多數學校又都過分重視升學率,惟成績是瞻,成績就是法寶,教師的業績、教學的評估都以成績高低來衡量,在如此重視成績的情況下,教師們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書本、成績,厚此薄彼,抓群體而忽視個體,猶如一輛割草機,齊刷刷的過去,枝條沒有了,個性沒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規格。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已形成矛盾。做為一名有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絕不能人雲亦雲、明哲保身,我們必須大聲疾呼、合理建議。
古人韓愈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難道現代社會就沒有這樣的現象?有一些同學,學習成績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卻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體育、繪畫、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等等,但因為缺少真正的伯樂來發現、鼓勵、培養,在成績大於天、「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學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長愛好得不到發揮、得不到鍛煉,逐漸淪落為班上的差等生。國家推行基礎教育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克服應試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夠明顯:應試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質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素質教育舉步維艱,而素質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話。在現階段,人的成長與謀生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人們總是根據謀生利益最大化來規劃其受教育過程的。既然社會上越來越多被看好的職業崗位設置了學歷高門檻,那麼必將引導人們選擇上大學上好大學來圓自己的人生夢,引導人們在高考前的十餘年間,爭取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並力爭成為一次次考試成績的領跑者,如此一來就是片面發展的應試教育而不是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更適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礎教育多年來大都是為構建教育「金字塔」服務的,單純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只要統考分數和升學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聲都是經驗」。這種以應試為主導的教育目標必須改變,而應培養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出發點和歸宿,樹立以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以充分發展個性特長為宗旨的素質教育目標觀,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參加教育的工作者捫心自問一下,在以成績、升學率為准繩的時勢下,你們敢逆流而上的去實施素質教育、去因材施教嗎?你的成績上不去怎麼辦?因此,我們必須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條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又能提高全體學生成績及升學率的契合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說:「……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施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它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我們這里所強調的「材」就包含著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作為教師,應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觀察,並結合興趣愛好的把握來確定一個學生所具有的氣質特徵,進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對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體現了新課程標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但當前小學教學因材施教中普遍明顯存在著幾個誤區:把因材施教和班級授課對立起來;把因材施教定位於少數學生身上,和大多數學生對立起來;認為因材施教難度大,難以實施;這些誤區的產生以致在教學中不能有意識地、自覺地、積極地把握因材施教對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制導性、支配性和潛移默化作用,影響著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發揮。基於這些誤區在基本的對策上教師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主動的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每一個學生。總之,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國教育的傳統,也是教育事業客觀規律的反映。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徵,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也大體相同,這是學生的共性。但由於不同學生的生理條件、環境影響和受教育的具體情況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即他們在知識、能力、性格、興趣、愛好、意志力、習慣、品格和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這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不應該忽視,為了激發不同水平的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因材施教來吸引絕大多數的學生的注意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使用不同方法,及時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來因勢利導。實施因材施教應是一個教師追求的境界。具體說,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師實現其存在的狀態。因為只有你熱愛每一個學生,才會將你的期待心理與每一個學生的渴盼心理對接,這時,也只有這時,因材施教才會具有全部的意義。學生發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師實現人生境界的階梯。堅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形成正確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產生與教師合作的願望,使學生真正能放開手腳,生動活潑有效的進行學習。筆者認為以下幾點能巧妙地將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每個學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許、家長的鼓勵,特別是對於差生我們更不該吝嗇我們的贊美。對於差生的點滴進步,如果及時給予表揚,將會誘發他們潛在的積極性,萌發上進的生機。這種表揚將起到批評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進的效果。
(2)以「閃光」為主的正面引導。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即使是萌芽狀態的、不穩定、不突出的苗頭,也要從鼓勵角度出發,正面引導,大力宣揚,這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種教育機智。
(3)以「成功」為主的激勵機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機會,更難得到教師的正面肯定與激勵。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機來激勵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創新」為主的開拓機制。著眼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嚴格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僅以作業為例,內容適度,形式靈活,不僅重視鞏固性的書面作業,還要設計富於個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作業、口頭作業、行為作業,並把課外閱讀納入培養健康的個性之中,以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筆者認為在目前高度重視統考分數和升學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須提高自己的學識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將因材施教、素質教育融入應試教育中,推陳出新,不落俗套,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著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精神,認認真真的總結出一些經驗來,豐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2. 教育學原理小論文1500字
《當代抄教育學(第4版)》內容包括:教育與教育學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概念、學校教育制度、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的思想來源、規范教育學的建立、當代教育學的發展、當代世界教育、當代世界教育的現狀、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背景、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歷程、當代世界教育的特徵、規模迅速增長、體制和結構顯著變化、內涵逐漸擴大……
這個擅長的 不是很難 寫過很多
3. 教育學2000字以上論文該怎
做什麼用的呀
我能寫
4. 什麼是小學教育學論文
1、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在小學(某某)學科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研究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習落後學生積極性的研究
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論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的藝術
(某某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試論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數學,語文,自然....)自學能力培養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試論小學生自然課實踐能力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論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論小學生愛家鄉品質的培養
試論學生中獨生子女愛他人品質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論("我"或某某教師)在小學(語文,數學,自然....)學科中教學的特色
教師期望在小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試論小學生的合作學習
試論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試論小學生綜合性學習
試論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論活動課程評價的理論與實施
小學班級建設中學生幹部選拔與培養
論優秀班風的建設
在開展班級活動中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生(語文,數學,自然,英語,音樂....等某學科)能力發展的評價研究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研究
論小學生作業批改的藝術
小學教學中的考試改革研究
校本課程的研製與發展
小學各科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材分析,網路資源分析,教學軟體分析,課外讀物分析等)研究
"大語文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語感與小學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與小學語文教學
論文寫作要求:
選題:根據建議選題,學生與指導教師商議,題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難以駕御
結構:按照《畢業論文寫作》要求,要結構完整,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前言(論證選題意義,目的,范圍,簡述前人研究情況和自己論文研究重點),正文,結論,引文注釋(腳注),參考文獻(10篇以上).以上內容缺一不可.
論文寫作邏輯清晰,內容充實.
5. 教育學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談語文教學的創新意識的培養 -
來源:中國論文網(www.paperlw.com)
--------------------------------------------------------------------------------
談語文教學的創新意識的培養
近年來,在小學階段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已成事實。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成了當前教育變革的一項新課題。新大綱也要求:閱讀教學要著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指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提問題也正體現了大綱的精神。在義務教材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我結合教材訓練重點嘗試把閱讀課上成學法指導課,把教學重點由「使學生讀懂文章」轉移到「使學生學會讀懂文章」的方法上來,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收到較好效果。下面就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做以下簡要闡述。一.讀文題時提問題。文題,猶如人的眉眼,是文章最精采、最醒目之處,它那精練的文字有著無比深刻的蘊含。課文的題目是作者對全文思想內容最精煉的概括,有些題目每字每詞都有它的作用。如《飛奪瀘定橋》,就抓住「飛奪」這兩個詞,指導學生提問。學生進行比較分析,選擇最有價值的幾個問題:為什麼在「奪」的前面加上「飛」這個詞?為什麼不用「強奪」或「搶奪」而用「飛奪」呢?我認為這個「飛」一定有它的作用等。這樣仔細推敲之後,再要學生帶著問題去反復讀課文,學生對「飛奪」真實生動的寫照體會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掌握看課題提問的方法。再在其它課文的學習中不斷訓練、鞏固,逐步養成審題提問的習慣,並使這種本領不斷地有所提高。二.圍繞重點段中的重點詞句提問題。所謂重點詞句,指的是那些能夠直接反映文章中心內容的詞語、句子,它於課文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功能。抓住它,對於把握全篇課文十分重要。像《草船借箭》中的「神機妙算」一詞,《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一句,《海底世界》中的「海底真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均屬此類詞句。《草船借箭》通篇都是圍繞諸葛亮「神機妙算」展開的,理解了一個「諸葛亮是怎樣『神機妙算』」,也就是把握了理解全篇課文的關鍵。同樣,《詹天佑》的全篇文字都是圍繞「傑出的工程師」展開的。「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人字形線路」等文字是對「傑出」、「愛國」的最好詮釋。從這些重點詞句提問題,也就是把握全篇的線路。三.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和中心句提問題。分析小學語文教材的「例子」,無疑這二類文章佔多,一類以事情發展寫的文章,一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或說明的問題寫的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具體說就是按照「起因 經過 結果」這個順序寫的。所以,我們指導學生掌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文章提問題的學法是:1.弄懂文章的起因 經過 結果。2.問一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怎樣做?做了後果如何?3.思一思:重點部分有幾層意思?具體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內容是什麼?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學生提出了:董存瑞為什麼要捨身炸暗堡?他是怎樣捨身的?捨身結果怎樣?在「怎樣捨身」重點部分,學生根據已有的寫人文章的知識對董存瑞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進行刨根問底的提問。第二類文章我們是指導學生圍繞中心句提問題,學法是:1.找出一段話的中心句。2.根據中心句的意思提問題。如《太陽》第二段,第一句話:太陽雖然離我們這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密切。學生發問:太陽為什麼和我們關系密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的?四.回讀課文時提問題。本著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我們在回讀課文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再提問。如是記事的文章,學生可提:作者著重寫了哪幾方面的事;反映(或說明)了什麼問題等。寫人文章,學生可問:寫的什麼人;寫了這個人物哪些表現;怎麼會有這些表現;說明(或反映)了什麼。將這些問題歸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一目瞭然了。這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學「一邊讀書,一邊提問題」的實驗,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經歷了:教師示範指導 優秀生帶路 中下游學生逐步上路。提問也經歷了:多而雜 有價值 一一創造性。根據實驗,一般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都能不同程度地做到邊讀邊提問。問題的質量逐步趨向有價值、有深度、有創意。學生逐步學到一套思維提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習慣,提高了學習能力。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論及教師的「教」時曾說過:「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裡,必須不斷地用心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教師要朝著促進「反三」這個目標精練地講。由此可知「一邊讀書,一邊提問」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是一種創造,也不是一成不變,只要「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教師也就成了「善教者也」。
6. 怎樣選擇教育學方面的論文題目
101、教師(或學生)工作(或學習)動機的激發研究
102、教師(或學生)心理素質問題研究
103、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104、教師成長(發展)的途徑、方式探索
105、學習(或教學)策略研究
106、教學活動中知識、技能與能力的轉化研究
107、網路環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
108、網路環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
109、網路環境下的師生關系建設研究
110、網路教學中的教師角色轉變與適應研究
111、網路環境下的指導——自主學習研究
112、新課改下的教師工作挑戰及其適應研究
113、新課改下的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研究
114、新課改下的教師觀重建研究
115、新課改下的學生觀重樹研究
116、新課改下師生關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對策研究
117、新課改下不同教學模式的比較及其實踐綜合研究
118、新課改中地方課程的實踐與反思
119、新課改中校本課程的實踐與反思
120、論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教師地位與作用
121、新課改中家長的教育影響力研究
122、論現代化大潮下的學校管理戰略設計
123、論國際化大潮下的學校教育目標設計
124、論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規則修改
125、論信息化趨勢下的培養目標設計
126、論科學化思潮下的科學主義教育
127、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問題與解決研究
128、城鄉兒童教育機會均等的考察與反思
129、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應試化傾向的觀察與批判
130、論網路教育質效的評價
131、論網路教育的管理與考核
132、系統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133、教育管理系統中的決策及其特徵
134、系統評價及其教育中的應用
135、課堂教學系統的系統分析
136、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利弊探悉
137、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38、試論教師資源的有效配置
139、試論中小學教師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
140、當前中小學教師聘任工作的規范研究
141、教師積極性調動的途徑
142、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43、校長負責制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權力關系研究
144、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黨支部的功能和作用
145、班級教育力量的形成
146、網路時代德育工作新途徑
147、領導應變能力研究
148、學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態度的培養
149、管理目標的功能研究
150、學校管理中決策科學化(或民主化)研究
151、現代學校管理中教代會職能研究
152、期望理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153、雙因素理論與教師積極性的激勵
154、貧困地區教育經費籌措
155、成就動機理論與教師成就感的培養
156、公平理論與教師積極性的調動
157、外國教育史與中國教育改革(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158、論知識經濟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戰略
159、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思想評述
160、班主任工作研究(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162、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途徑
163、學校管理制度研究
164、校本管理研究
165、教師依法執教研究
166、學生品德評價研究
167、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168、高校擴招對基礎教育的影響
169、教師教學科研和教學質量的關系研究
170、後進生的成因和轉化對策
171、網路教育中的教師素質結構及其應對研究
172、網路背景下學生學習的特徵及其教育變革研究
173、網路教育中的師生關系特徵及其教育導向研究
174、傳統課堂教學與網路教學的比較研究
175、網路下的教學過程特點研究
176、基於網路開放性特徵的教育變革研究
177、大學生的擇業觀念與行為研究
178、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為方式影響的研究
179、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180、教育發展與就業需求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181、書院的產生對中國當代教育的啟示
18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183、親子關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184、培養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
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
186、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研究
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養的研究
188、青少年的智力開發研究
189、青少年的創造力培養研究
190、基礎教育課程管理體制的創新
191、適應新課程改革,加強學校教學管理
192、新課程與教育評價的改革
193、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語言可包括口語、體態語和書面語)
194、基礎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195、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
196、我國家庭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其對策
197、獨生子女心理特點及成因分析
198、論離異家庭對兒童性格形成的消極影響
199、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學校教育對策
200、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設想
201、試論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活動因素
202、青少年人際心理異常與家庭教育
20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設想
204、教師隊伍現狀和問題透視及改革對策
205、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206、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評價
207、新課程理念下的學校評價
208、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角色轉化
209、數學發展性評價內容研究
210、說課的藝術性與規范性
7. 求一篇小學教育學畢業論文範文
多媒體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對現代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體教學又成為電化教育的主體,並發
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多媒體課件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在教育教學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多媒體CAI課件將文字、圖片、聲音、動
畫等多媒體組織起來,更是有動感和趣味性,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直觀演示、人機交互、實時操作等多種形
式,能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現已成為探索學校教學改革的一條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
內容。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育教學運用思考
134中國科教創新導刊China E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教育需要改革,網路改變教育。目前,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在教育領域中最為
廣泛應用為網路遠程教育和多媒體輔助教
學,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正由單機
課件演示向多媒體網路教學發展。多媒體
網路教學的出現為建立新型的教學方式提
供了契機,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擴展創造
了條件,同時它也全面沖擊著傳統教學,導
致課堂教學的深刻變革。本文主要論述的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日常教學工作的應用。
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最
有前途、令人振奮的發展領域。社會的進
步、科學技術、知識的急劇增加和人口的
膨脹,急需訓練有素、能適應時代要求的
人才。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高度集成
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饋及
時等特點,將多種信息同時或交替作用給
學習者感官,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的
種種弊端,使學習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
性化。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意
義既深且遠。
2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多媒體的趣味性,引發學生主動學
習的慾望
採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給學生提
供實物圖象、運動過程,利用放大、重復、
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學內容形象
化、直觀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路刺激,而
創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主動活潑的教
學氛圍,這樣就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教學《圓的認識》時,設計了這樣一
個開頭場面:米老鼠要坐車去找唐老鴨,先
坐長方形輪子的汽車,車開動不了。接著
改坐橢圓形輪子的汽車,車開動了,但是車
子不穩,顛得厲害。最後,它坐上了圓形輪
子的汽車,汽車賓士向前,舒服極了。那麼
圓形和長方形、橢圓形有什麼區別?為什
么圓形輪子的汽車才開得穩?……形象生
動的畫面,美妙無比的音樂,兒童化的語
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萌發起學生學
習的慾望,學生躍躍欲試,各抒己見。
2.2利用展台,改善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展示台演示既滿足全體小
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學習交流的需要,又能
使實物(圖片)等放大提供給學生逼真清晰
色彩鮮艷的教學效果,教師將體積較小或
數量不足的實物標本及照片,通過展台真
實的呈現在大屏幕上,供小學生觀察討論,
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進行教
學,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小學生的抽象
思維能力還不發達,學習一些比較抽象的
概念時,必須藉助實物的圖象來支持。比
如,教學《時、分的認識》時,要講清時與
分的關系這個教學難點,如果光靠教師嘴
巴說,學生肯定不好理解。教師利用多媒
體演示,時鍾走一大格,分鍾同時走一圈,
並配有「嘀嗒」聲,學生就可以直觀、清晰
地觀察出時針和分針同時走,同時停,時針
走了1小時,分針走了60分。多媒體教育技
術引入教學,使學生觀察的重點得到突出,
思維也從具體向抽象過渡,教師教學的難
度得以降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3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調動學生主動學
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使教學方式
更加生動活潑,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審美
性與現實性,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
學習效率,讓學生學習過程得到良好的熏
陶。多媒體創設了學生喜愛的各種情景,
引發學生產生愉快輕松的情感體驗,激發
學生形成積極健康愉快的情感。美術課
上,教師利用掃描技術將學生用書上小小
故事圖片放映到大屏幕上,孩子看到自己
書上的圖片突然出現在「大電視機」上,都
興奮得不得了。這樣一來,孩子活動的積
極性調動起來了。另外,還利用掃描儀將
拼圖材料掃描進去,讓孩子了解了拼圖的
方法……孩子們對這種教學形式非常喜
歡,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又激發了學
生的好奇心,更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2.4提供良好的想像空間,拓展學生的思維
多媒體能隨意的放大、縮小、定格、移
動畫面或畫面中的事物,有利於學生拓展
思維空間,豐富想像力。在音樂和科學教
學中,教師讓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多媒體繪
畫,畫面的變化,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
事情節中,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想到
了許多……
2.5利用課件或媒體演示,靈活突破重難點,
優化教學過程
教師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結合
的優勢,變靜態掛圖為動態畫面,變說教為
形象視覺刺激,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
覺、感覺的協同作用,使學生猶如身臨其
境,輕松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還給孩子
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又充分調動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優化了教學
過程。
3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必須具備
多媒體教育資源的合理設計、開發、管理
與利用的能力與對學生信息技術環境下學
習的設計、組織、指揮的水平。不是所有
的課都適合於多媒體環境下學習,要根據
教學自身的學科特點,合理運用教育手段。
同時,多媒體運用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只
能是作為教學中的新興輔助手段,並且在
運用時,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學方法,還要對
不同的多媒體素材編輯工具的性能以及教
學所要達到的效果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
解。也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協作學習活
動中的組指導和調控作用,要為學生解決
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4結語
媒體,就是信息的載體,簡單地說就是
信息的表示方式,在教學中就是我們向學
生展示知識的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就
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集文字、聲音、
圖像、動畫效果、影音文件等多種媒體為
一身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突破了「黑板加
粉筆」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貧乏、形式單
一的框架,拓寬了時空的概念,在繼承傳統
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身的特
點,以其鮮明的畫面、逼真的色彩、生動的
形象及聲音效果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
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說等感
官;發揮師生交互的優勢,達到寓教於樂、
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走進課堂,已經是一個不爭的
事實。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設計、製作、
運用課件的能力,這也是新時期教師的基
本素質,但是,只有真正提高了教師各方面
的素質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這也是
大家公認的道理。現代高科技在小學課堂
上得到運用和發展,也體現了我國教育改
革和教育發展的重大進步。但是,只有處
理好客觀存在的矛盾,事物才能繼續向前
發展。
8. 我需要一篇有關教育教學類的論文5000字左右。
《如何讓師者更有魅力》
今天我學習了《如何讓師者耿有魅力》,結合8年的教學經驗,感受到「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壇幾載風雨,備嘗苦辣酸甜,也深深認識到: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還要有一種無私奉獻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這也是江總書記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不斷強調的。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於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於學生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麵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這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於……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沖動的。盲目的愛缺乏是非感,無明確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學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正直、公正、坦盪、無私的,不是偏狹、庸俗的。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這種愛會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成為有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等行為的真正公民,我們就應當真誠地對待他。
2.堅持「三不」。不挖苦學生。當學生做錯事時,我耐心開導,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不體罰與變相體罰。如有的學生因作業沒寫好,或沒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師那樣讓學生寫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單獨找他談話,幫他找出原因。不心罰。「心罰」即對學生內在心理和精神的懲罰,它是與體罰相對應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師說學生「生來就不是讀書的料,還有臉往這兒坐。」「灌鉛的腦袋!」「死榆木疙瘩!」……這種心罰侮辱了學生的人格,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傷害他們的情感,損傷了他們為人的尊嚴。大家想想,學生真的遇上這樣的老師日子該多難過。所以,我們應愛護學生。維護其自尊心,盡量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老師的生命是一團火,老師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師的事業是一首詩。」……有關對教師以及教師職業的贊美之詞確實不勝枚舉。但我們應常常進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們的行為是否與那些贊美之詞相符。
3.嚴愛結合。現實中往往愛好學生易,愛差學生難。我就要求自己不僅要愛「小天鵝」,還要愛「丑小鴨」。採取學生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對待學生,即嚴愛結合。首先,我善於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其次,我善於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友愛,努力創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並且做到愛得得體、嚴而有理、有度、有方與有恆。
二十一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是高瞻遠矚、語重心長的。不錯,教師擔當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正如浙江某私立中學校訓所言: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愛護別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們每位教師都是「神」,那麼,我敢肯定師生關系始終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9. 教育學論文 大二結業論文
給你幾篇 做作參考吧!!
【第一篇】
【素質教育如可提高學生素質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目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關繫到每個家庭的未來,自己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學會做人、做事、有特長、有技能,這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顯而易見,教育特別是素質教育在經濟發展、國際競爭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實施素質教育關繫到一個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振興和我國教育發展的方向,
我國現在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對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滯後,目前還不能完全適應提高國民素質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社會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之一。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
所謂素質,是指一個人在政治、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長期鍛煉、學習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屬性,能對人的各種行為起到長期的、持續的影響甚至決定作用。素質是提高人的價值,培養、使用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業務專長、技能素質等。
素質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二、大學生素質調查及分析
問卷調查側重大學生對目前教育方式的認可程度,以及大學生的各項素質狀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教育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創新能力、信息素養、完成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本調查共收回問卷336份,由於部分受調查者沒有作答全部問題,所以各題選項統計的百分比均以該題實際作答人數為基數,其它幾個調查問卷也是如此。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高校傳統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學生評價體系等存在的諸多弊端也被大多數同學所詬病,調查顯示,對課程安排的滿意度不足三成(31%),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也僅為(40%),甚至58%的人表示沒有學到需要的知識。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應該更加貼近社會、更加貼近學生,讓學生有更大的專業選擇自主權,畢竟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在授課方式上,80%的課堂教學採取傳統的非互動方式,而90%的同學表示不喜歡這種一言堂、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提高課堂吸引力已成為當務之急,而不應僅僅靠強制手段來保障學生的出勤率。雖然近90%的人表示在意或非常在意考試結果,但87%的人認為目前的考試方式不合理。
受調查者中,21%的學生經常參加實踐活動,79%的偶爾或從未參加過實踐活動;24%的學生感覺獨立完成實驗課程任務有困難;38%的學生認為在課外實習期間未能到預期目標。可見部分大學生缺乏足夠的實踐鍛煉,其動手能力和完成能力不能令人樂觀。適當增加試驗課程、課外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對於提高大學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創新意識方面,93%的大學生表示經常或偶爾有新奇的想法,但是69%的沒有受到鼓勵。在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中,71%的用人單位表示大學的創新能力有所下降。
心理素質方面,大學生希望提高心理素質依次是:增強自信心(52%)、增強心裡調節能力(43)、提高耐受挫折能力(36%)、增強自立能力(32%)、提高自理能力(23%)。在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中,71%的用人單位反映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之以前有所下降。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高校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
21%的同學經常進行體育鍛煉,68%的同學偶爾進行體育鍛煉,11%的同學從不進行體育鍛煉;19%的同學經常參加團體體育項目,60%的同學偶爾參加,21%的同學從未參加。可見體育鍛煉在大學生中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體育活動能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團體項目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增強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對策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應深刻理解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既要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又要避免陷入素質教育的誤區。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目前我國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應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和素質培養的現象,直接導致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足,這是我們教育中很致命的一個缺點,我們所做的素質調查也驗證了這一點。與國外學生相比,這一特點更是如此。長期以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突出特點是學習認真刻苦,考試成績優秀,但實驗教學中的動手能力較差,思維禁錮、不夠活躍和開闊。在語言學習上也是如此,托福考試成績比美國學生還高,但語言交流卻存在很大障礙。
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克服傳統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形成以啟發、互動式教學為主的教學風格。課堂教學既要講究科學知識的傳授,又要注意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氣氛。這對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很有益處的。學生的主動學習更便於教師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心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求新求異的人格特徵。
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社會需要,不能盲目追求知識的難度,而應適當增加知識的廣度,促進文理知識相互滲透和融通。此外,還應增加實驗教學的比重,學習內容密切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把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尋找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點,增強動手能力。加強畢業設計的指導,工科要以工程設計為主,不能僅用論文代替。設計題目應採用真實課題,和工礦企業存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改變現有課程設置,增加選修課比例,使學生學習有更大的自由度。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課程,這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因為興趣是做事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思考問題,發現知識的奧秘,探索科學的未來,學習才有積極性。
調整專業設置,改變選擇專業時間。專業設置宜寬不宜窄,不要把學生早早局限在狹窄的學科里,要加大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工科學生也要學習一些人文知識,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不必在報考大學時就確定自己所學專業,因為大多數高中生對專業不是十分了解,報考專業具有盲目性,往往到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後才發現,所學專業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是不是自己適合的。
教師要尊重學生,注重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應以鼓勵學生為主,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避免傷害學生自信心的話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也不要將學生學習成績列榜排名公布於眾,這樣會使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無地自容,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甚至造成學生自暴自棄。同時也會增加成績優秀學生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
——————————————————————————
第二篇【素質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素質】
1.在教學目標的改革上,由單一性目標向綜合性目標轉變.學校由過去傳統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單一性逐步向綜合性目標發展,由培養「技能型」或「智能型」等轉變到注意學生整體素質,健全個性發展,從而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經過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的改進和改革,形成了學校現有的綜合教學目標。
2.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注重課程結構的合理化、內容的綜合化、形式的多樣化。
學校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重視了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聯系,提出了學校的教學必須「面向生活」、「面向企業」、「面向勞動市場」。因此做了以下幾項改革:
①教學計劃每學年必須重新修訂,以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在我校,可以說沒有兩個相同專業不同年級的教學計劃是完全一樣的,只有新的計劃比舊的計劃更加適應市場的要求,並且使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化、內容更加綜合化。
②開展了特色教育,創新的提出七證齊發的辦學理念。學校規定所有的學生必須學習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計算機辦公應用的課程,還規定所有的學生必須參加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級考核,通過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級考核、以及學校的文化、德育、理論實踐考核才予以辦法畢業證書。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產生了變化,對外語的要求和對計算機的應用也必將會提高到較高的層次上來。我們開展上述的特色教育也正是為學生將來走入社會,迎接社會的挑戰作好准備。
3、在教學方法、技術的改革上,注重多種方法整體效果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是我校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學校在改革課程的同時也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使二者相互促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我校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設備。先進的教學技術不僅使學習內容更富有趣味,而且減少了教師講授的時間,增加了學生在多學科學習中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應用,使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學習有機的結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又如學校新增計算機設備多台,並且進行多媒電化教學應用,使學校的課程在教學中能形象直觀教學,發展提高了學生的推理、思維和自學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幾年來的實踐也使我們體會到,這種改革和嘗試使畢業生的素質不斷提高。使畢業生的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而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同時也促成了我校在生源市場上的優勢。
————————————————————————————————
【第三篇】
學校還應該多開辦一些學社團體活動,比如:文學社、書畫社、演講協會、藍球協會等,請專職教師或特長的教師授課,鼓勵在校學生多參加這些學社團體中的各項活動,從而培養他們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開拓視野。
積極開辦各種培訓班。例如:英語培訓班、舞蹈班、音樂學習班、電腦培訓班、美容、美發培訓班、家政服務班、烹飪班等,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學到多種技能,畢業後即使不做醫生或護士,也能夠勝任其他工作。
學校應該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球類比賽、文藝晚會、運動會等,使學生積極參加文體活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團體協作精神。
根據市場需要開設一些選修課程,例如《醫護禮儀》、《人際溝通》、《美學欣賞》、《型體訓練》、《現代商務公關》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修養與禮儀規范,懂得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欣賞美、創造美。
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三下鄉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及到工廠勤工助學等,社會活動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實踐,不僅能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實處,使理論具體化,而且能使學生明確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應如何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為將來走上社會奠定基礎。
要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緒。主要包括:樂觀進取的精神,積極振作的情緒,相互支持、激勵的言行,文明禮貌和真誠友善的舉止,相互團結、合作關心和幫助的情感,及時改善消極情緒,抵禦頹廢文化的行為[2]。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從單一的知識傳授向綜合的素質教育發展,以順應市場的需求,力求培養出具有文化基礎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