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理念
伴隨著音樂新課程的誕生,音樂課堂隨之發生了變化。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業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使他們從中受益。因此,音樂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啟發和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新課程使我們教師面臨新的挑戰。 新課改倡導課堂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策略,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實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利用音樂學習引入生活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為豐富的、現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做了以下幾點,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是獨立自主、主動。自主學習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地點和時間上的自由選擇,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得到良好的成果。 在音樂教育中,教師要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在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美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熱情。因此誘發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是音樂教師首要任務。並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合作式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沒有合作,音樂就不能產生和存在合作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把握時機激勵學生多參與合作學習,採用班級授課和小組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比如:音樂劇<<魚夫和金魚的故事這一課我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及提示,讓學生自己選擇角色,以合作學習小組形式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力求體現集體性與個體性相統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群體的協調能力。如上欣賞課是全班同學集體靜聽,聽後可以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表演。 在一堂課例中教師採用小組合作,運用最簡單手段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小組合作學習帶來的收獲與樂趣。所以把握好合作時機是提高音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的良好途徑。 探究式音樂教學是指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以教材為基礎,聯系生活實際和周圍世界為對象,自主確認和發現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收集相關信息,尋求解決方法,進行即興式的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 對於音樂課堂來講,"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是在音樂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滿足學生表演的慾望,使學生心理素質,協調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和運用。由於我的課堂上採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能主動的參與,積極參與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並且師生能像朋友一樣相互交流,溝通,共同分享大家的想法,交流大家的情感,體驗和觀念,使音樂課變得豐富多樣,更充實,更有活力。從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 二.創設音樂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和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一,在音樂認識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幻想思維,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的感知的過程變的容易,觸景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 在音樂課堂中,創設情境,是根據音樂旋律的情緒,風格和具體內容創設相應的環境情景。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聆聽音樂的情感,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想像力,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藝術學習是人們不斷的豐富和提高,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操。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從中建立起對自己,對親人,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從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多媒體的介入活躍了音樂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豐富了音樂課的教學方式,使音樂從單純的聽覺藝術拓展為視聽藝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自覺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的局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試聽效果好等許多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效果。 多媒體教學與輔助教學代替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幫助他們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有效的培養學生審美情操和表現能力。 由於我們是山區學校各個方面教學設備及條件有限,但我還是充分利用多媒體和遠程教育,以及上網搜索一些相關的資料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助於學生理解畫面,使學生形成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音樂課程標准》指出:"音樂課程的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於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堂管理三個層次,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形式,所以教學中教師要靈活的使用合理的評價形式。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的一句鼓勵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對於學生來講,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和欣賞,都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慾望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如你真棒、你真機靈、你很勇敢、你演得真好等等,作為音樂老師,我抓住每一個契機,及時地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贊揚。樹立起學生的信心,使學生能享受音樂、體驗和表現音樂的喜悅。 通過課堂教學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巨大變化和實效:如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法多樣化了。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和慾望,是完成音樂教學任務的關鍵。
㈡ 淺談如何促進小學音樂教師教育理念轉變
【摘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已經走上了尊重版教師教學個性發權展,強調轉變和提升教師教育理念為主的培訓之路。本文試圖在小學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借鑒奧爾夫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強調教師繼續教育中教師的「參與性」「體驗性」,注重教師個性特徵的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關鍵詞】音樂教育 奧爾夫 教師繼續教育 參與性 創造性 體驗性一、教師的「參與性」與「體驗性」奧爾夫音樂教育認為,原始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
㈢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基本理念是哪些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基本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2、興趣愛好為動力
精選音樂教材,採用集體合作的形式來教學,鼓勵學生,認識音樂學習的價值
3、面向全體學生
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
6、鼓勵音樂創造
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的活動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懶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可以開闊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憑等多種形式。
㈣ 小學音樂教育為什麼把培養興趣作為重要理念
【英盛觀察】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態度,並由此產生參與、認識和探究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動過程或認識過程不是一種負擔。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意義,應該說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基礎音樂教育中,把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就教育現狀而言,音樂教育由於沒有升學考試的外力推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成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甚至是惟一動力,學生沒有音樂學習興趣,音樂課程就有可能成為虛設;就音樂教學而言,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其基礎性主要不是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音樂學習興趣,或者說音樂興趣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沒有興趣做基礎,包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就難以完成;就終身教育而言,音樂興趣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即是學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自身音樂能力的動力催化劑。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已經步入終身學習時代的當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學會音樂」為「會學音樂」,更需要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因此,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便成為音樂學習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能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感情。如果通過九年義務教育連個音樂興趣都沒有在學生心中建立起來,那就不能不說我們的音樂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失敗了。如果我們的音樂課不能使學生喜愛,不能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那麼任何所謂「音樂學習」對孩子們來說都沒有意義。
基礎音樂教育對音樂興趣培養的關注,必將帶來音樂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的革新與變化。諸如改革教學內容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過分注重經典知識的傾向,加強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被動模仿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索發現等多種音樂學習活動;改革教學評價過分偏重知識、強調選拔的傾向,建立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等等。這種圍繞著興趣培養的音樂教學改革,無疑會展現出一個音樂教學的新天地。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孩子們更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便成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將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
㈤ 小學音樂新課改課的基本標準是什麼
新課改是為了適應社會進步和教育的發展而實施的新課程改革,是課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變革。新課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發展,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
1、轉變課程功能。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革課程結構。改變過去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3、改革課程內容。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善學生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面對新課改,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育形勢,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師」。
㈥ 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的作者簡介
金亞文,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高級編輯。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回學會副秘書長、國家基礎答教育音樂課程標准組核心成員,國家高中、初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修訂組主要執筆人,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音樂教材常務副主編。
主要研究領域:音樂教育學、審美教育學、音樂美學、音樂史學等。主要著作有《以欣賞為中心的音樂教學體系》《美育與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審美功效研究》《關於識譜問題的思辯》《學校美育散論》《美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音樂審美教育實驗研究》《基礎音樂教育新理念》,《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修訂稿)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點》、《新課程、新教材與新教學設計》《音樂課程改革的意義及其背景》《音樂課程的性質與價值》《音樂新課程與示範教學案例》等。
㈦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中國傳統音樂教育
以音樂課程新理念為指導,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裁專,加屬強民族音樂教學,讓學生通過接受民族音樂熏陶,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認識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增進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㈧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基本理念是哪些
對於義務教育階段中的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我將從以下十個方面進行論述。
第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第二、興趣愛好為動力
1、精選音樂教材
2、採用集體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
3、鼓勵但不要過分虛偽的鼓勵學生
4、認識音樂學習的價值
第三、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四、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第五、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第六、鼓勵音樂創造
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的活動過程。
第七、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第八、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第九、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懶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可以開闊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第十、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憑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育管理的作用。
㈨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以怎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
培養對音樂的美感,而不是對音樂沒有感覺;
培養對音樂的陶醉,而不是對音樂的內難受容;
培養對音樂的整體認識,而不是專精於一種樂器、一種風格。
多以優美動聽的音樂熏陶學生,而不是以躁動激昂的音樂刺激學生。
你應該成為學生的精神啟蒙導師,做到學生因為你而一生喜歡上了音樂,而不是僅僅完成教學任務。
不需要有什麼明顯的教學成果,只要在學生的心中種下音樂的種子,讓他們日後自己去生根發芽。一切的一切,皆要讓學生真正的愛上音樂。
能做到這一點,以後你的學生大多都會成為音樂家,或者是有音樂才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