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技巧:
一、播愛育恩,喚醒識恩知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要讓學生感受到恩惠,打開「意識結」,喚醒感恩意識,激發報恩的慾望。在平時我很注意用愛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給他們講「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古訓,講「黃香溫席」的美談和「結草銜環」的佳話;堅持做到「心靜氣順、嘴甜手軟」,少批評,多鼓勵,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帶給學生關愛和快樂。學生非常願意聽我的話,而且願意模仿我的行動,關心集體團結友愛。
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集中供熱,既干凈又暖和。可是在我上課的時候,發現嗓子發癢,很多學生也咳嗽,原來教室地面是水磨石的,灰塵在乾燥的室內很容易漂浮嗆到嗓子。我就找干凈的濕毛巾蓋在暖氣片上,濕潤空氣,灰塵下沉,學生不再咳嗽。為了防止流感,我又買了瓶白醋,每天都灑在毛巾上,既消毒,又能保護學生的嗓子。這些細微的關愛感化了學生,後來這些事情都被學生搶著做了。有一天,班上一名最內向、最不熱心的女同學,從家裡帶來用開水燙好洗干凈了的四條毛巾,在學校使用。這些正驗證了魏書生的話:「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就是吸引學生為集體出力、流汗,貢獻個人的東西,為集體傾注心血,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深。」數九寒天,別的班級感冒的有十多個人,我班一個沒有,這得益於老師愛心的付出和學生心靈的感恩。其實對學生來講,感恩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創舉,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滲透在你來我往的言行之中。
二、尋恩覓情,激發學生感恩情懷
感恩,英文為thanksgiving,意為感謝、給與,是情懷,是一種美德和境界。學會感恩,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准。
感手足之恩,是為悌。班級如家庭,同學如手足,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體驗快樂,我在班裡開展了「快樂尋恩,以恩促行」活動,鼓勵學生識恩尋恩、感恩施恩,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在班級的板報開設了感恩專欄,讓學生每天找出恩情點,看到的、聽到的、老師的、同學的、班內的、校內的……只要是積極向善的閃光點,都要鼓勵、學習、珍惜。開始每天只有一兩條,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理解的感恩表達了出來,比如《給予樹》、《七顆鑽石》、《可貴的沉默》等。慢慢的感受越來越廣,有關於非值日生主動做班務的,有關於主動幫同學進步的……尤其是兩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平時性格孤僻自閉,同學們就有意識地找他倆的優點,鼓勵他們,無意識中運用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快他倆走出了家庭的陰影,也有了快樂的笑容。
在幫助與感恩的循環中,同學們都變得主動熱情,用快樂和感恩的心真誠相待。家長會上,許多家長都高興地反映孩子的變化,懂事了,孝順了,勤快了,有禮貌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
感父母之恩,是為孝。學生的識恩尋恩行動還和諧了家庭,讓他們更加得到家長的疼愛,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班上有一名同學從外地轉來,經常不寫作業,即使寫了錯誤也很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他唱反調,原因是爸爸忙生意,媽媽特好麻將,他心裡生氣。針對這種心態,我首先讓他想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付出,在紙上寫下來。一會兒他嫌太多不寫了。我讓他學著用感恩的心去付出,去做感動父母的事情。一個周以後,他告訴我媽媽天天在家陪他,還把方法講給同學聽:第一天傍晚回家,媽媽告訴自己弄飯吃,他就在鍋里煮了十多個雞蛋,還撈出四個給媽媽放在碗里,留言讓媽媽保重身體吃雞蛋。第二天晚上媽媽又去玩到11點多,他說害怕不敢睡,又給媽媽端了一盆洗腳水,告訴媽媽燙一燙腳舒服,讓媽媽很激動。第三天在爸爸回來時替媽媽「撒謊」……從那以後,只要他在家,媽媽就在家。那段時間,這個學生各方面狀態很好。大約一個半月後,他媽又犯病了,以前的方法不好用,我找來家長,把這位同學的前段表現和現在的狀態說了說,表揚家長挺上心的,不像有的家長喝酒、唱歌、打牌而不顧孩子,孩子肯定有出息。家長高興地走了,問題解決了。去年春節他給我打電話:「老師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我不會感恩,就治不好我媽的毛病,可能早出校門成小混混了。」 知恩必圖報,圖報必圖強,圖強必有為,現在他在初中,成績一直在全級部名列前茅。
三、報恩獻恩,培養學生做有恩必報、與人為善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愛心和關懷能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美好的、向善的感恩意識,體驗恩情能平和心態並付諸感恩施恩,達到《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境界,實現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型。恩情哪裡都有,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抓住一切機會開展了「五心」教育活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忠孝仁愛、誠信自強,讓學生超越自我,感恩內化品質,施恩由習慣到自然。
我在班級中開展了每天對家長「問一聲好、倒一杯水、夾一筷子菜、捶一次背、逗一次樂」的「五個一」活動,並在孝心卡留下記載。我們還開展了主題為「整潔環境,健康大家」的綜合整治活動,學生走上街頭,向行人宣傳,清除野廣告,清理各類垃圾,體驗環衛工人的辛苦,感恩社會。學校往南約500米是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班裡有幾個學生住在附近,看到老人收拾衛生挺辛苦的,就自覺幫忙。後來班裡的同學分成幾組,每組一周,周三中午簡單收拾,周六上午大掃除,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棵幼苗,用愛心澆灌,用感恩支持,他就會常綠長青。讓學生感恩,關心他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我總結了12個字:「腦有責,肩擔任,手教書,心育人。」時時刻刻動心動腦,言傳身教,盡到教師的職責,在感恩教育中我們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教學相長。
❷ 陝西電視台三套(經濟頻道)於丹主講《中小學感恩教育>>專題講座的視頻
直接給你的反饋! !
今天早上,我觀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主講學生的感恩教育。 「這讓我很多,所以我為他們的品質完美,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你的生活!
計劃強調的四個主要方面:第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第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強自立,自我依賴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於丹教授的講話鼓舞人心,
出口成章的話,它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簡潔的語言和
高泛化能力,使得驚人的。
於丹教授的每一句話引起了我無盡的思考:孝順,是一個舒適的
話語,揉他們的父母疲憊的心臟是一個嘮叨的那種,分享父母的痛苦;
是一個溫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感情,讓我們做,這將是一個孝順的人!
愛,就麻煩了捐贈,是錯誤的道路上的逆耳忠言,痛苦
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做a'll喜歡它!自尊,自立,
自我,抗挫折是四個基本完美的人生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讓我們的生活時,面對荊棘提高自尊,自立,自我依賴,抗挫折帆,
更悠閑的生活也徜徉在海洋!
感恩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總是吸引著人們的想像,今天
我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現在做一個感恩的人!
2012年12月1日
❸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出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尤其是感恩,並留下千古恆言。「飲水思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知恩不報非君子」等等,無不體現出「感恩」的傳統美德。
可是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會的主導,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學校則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該怎麼樣」,不知「該我怎樣」;只知「我要什麼」,不知「要我什麼」;不知尊師敬長,關愛他人。
為了我們的民族,為了我們「禮儀之邦」千百年的榮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的感恩品質。
對此,我們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
一、活動引導法。
適時組織相關活動,營造「感恩」的教育氛圍,以凈化學生的心靈。
一是查閱書籍或網路搜索,尋找「感恩」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朗讀感恩的名句,還可以張貼到教室的牆壁上。
二是收集「感恩」的故事,舉辦故事會。讓學生從故事中去感知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陌生人的關愛,由心靈深處產生共鳴,舍棄以自我為中心,試著從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艱辛,體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濃濃的親情。
三是寫感恩信。讓學生寫感恩信,以觸動自己的心靈,不管是誰只要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有恩,我們就要將心底的真摯之情和感激之意蘊涵於字里行間。
四是為父母「減負」。在家中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在特定的節日里(母親節、父親節、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摯的祝福、為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驗父母的艱辛。比如:去年的重陽節我布置了一項作業—為長輩洗腳並寫下感受,孩子們交上來的心得很真實、很感人,至今我仍然保留。
五是禮貌性問候。見到長輩我們要主動的問候,讓忙碌了一天的父母一回到家中,就能從孩子口中聽到最舒心的話語,在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同時,忘卻一天的疲勞和煩惱。
二、榜樣示範法。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形成,還必須從師長處耳濡目染、感受效仿。「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大家可能都看過電視上的那個廣告——媽媽洗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父母、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既教育引導學生,又幫助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自身的言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使之成為學生感恩的榜樣。
三、氛圍熏陶法。
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學校要積極營造感恩文化,例如定時播放感恩歌曲,如《媽媽的吻》、《母親》、《感恩的心》等,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養感恩之心;還可以定期的開展一些感恩活動比如辦感恩手抄報、舉辦以「感恩的心,感動你我」為主題的徵文活動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恩教育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在日常教育中不斷完善的過程。
教師肩負著對少兒進行感恩教育的責任,我們一方面要真誠地關愛每一個孩子,用言傳身教的力量感染孩子;一方面要巧於構思,精心設計各種形式、且寓感恩教育於其中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達到學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踐行的感恩教育實效之目的!
❹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北辰區實驗小學趙金艷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每到學校開學,總會看到一些孩子手裡拿著冷飲津津有味地吃著,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跟在後面汗流浹背,拿著書包蹣跚地穿梭於教務處、校長室和教室之間。目睹此景,我總會有一種悲哀湧上心頭。 一次家訪中有位家長請求我好好的與他的孩子談談: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根本不願與父母說話,偶爾說話語氣也蠻是不耐煩,即使向父母要錢也是一副應該的神情!另一位家長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寶貝現在還讓他系鞋帶。還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主動接過抹布擦地的時候。 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但觀察一下現在的校園,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用來吃喝玩樂的學生不在少數,畢業後不願工作*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嚴重缺乏報恩意識。學生對老師辛勤教育、同學之間的幫助顯得寡情薄義,甚至像馬加爵那樣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幫助學生感恩父母、他人、社會、國家對他們付出的愛,如何教會學生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祖國的培養,老師的教誨。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應一同探討、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已經注意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重視感恩的啟蒙教育,開啟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做法的收獲;播上做法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當前學生缺乏感恩心的現象十分通通,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中所佔的位置已經被邊緣化。家庭無原則地溺愛,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的學校教育又往往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學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不少學生的情感世界裡,感恩思想已經成為一個盲區,孩子對家長只知索取、不思回報,感恩之心嚴重缺失。感恩意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了。 感恩的啟蒙教育,也即是小時候家長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學時候老師應該強調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師再一次開展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抓住時機開展教育。切入學生個體心理世界,激發個體心靈共鳴,促使學生對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強化他們的感恩心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和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二、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班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班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三、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班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班堅持每周一的班隊會制度,精心准備每一次的班隊會,通過演講,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我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文藝匯演、趣味語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我辦利用雙休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班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我們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我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我們班的主題。對此,我們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班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班不走形式,每周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四、及時點撥學生,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要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根據各自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如下活動: 1、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創立「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容,定期出刊有關「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 3、頻繁問候,讓父母舒心。古人雲:「言為心聲」,鼓勵學生頻繁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如「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4、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給予樹》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感知、感激對老師、親人的關愛培養之情,在授課的拓展練習當中,部署了關愛他人的的名詩、佳句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使學生自願參與「感恩」活動,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悟真理。 五、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 1.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利用這些節日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2.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 3「教師節」。為老師做個慶賀卡,送一束野花。老師會感到非常欣慰。六、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讓學生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感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感到應該報恩。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羊的跪乳」,「鴉的反哺」,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另外,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頻繁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盪,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當耳旁不再喧囂,當眼睛不再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
❺ 各位給我推薦幾部關於小學生感恩教育的電影,謝謝!
媽媽再愛我一次 豆花女
❻ 小學生 感恩教育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決問題!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那麼,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後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員們用過的雲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捨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後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
❼ 小學生感恩教育視頻或電影,40分鍾左右,不要什麼大道理,小學生能看懂的,能受到教育的,謝謝
電影《非常小特務》講的是時間的故事,裡面重點講要注重和家人相處。主角是小孩子。
❽ 有沒有帶有教育意義,比如感恩教育,愛國教育適合小學生觀看的視頻或者電影
我記得有、張思德...
❾ 推薦給小學生的有哪些必看的感恩電影
1.《我是山姆》
教會小學生感恩母親。母愛是一個被討論過太多次的話題,但又永遠都說不盡。賦予生命,還要給予愛,母親的付出不求回報,就如歌詞唱的一樣:世上只有媽媽好。
台灣倫理悲情片,曾幾何時火遍大陸,記得小學時在電影院看得淚流滿面的我,記得身邊哭得抽抽搭搭的同學們,大家對於母親都是滿懷愛意的。生活中的故事沒有電影那樣悲情和巧合,但有關母愛的細節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扣動人心。電影有一定年代感,但相信關於母親的感動,還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