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美國小學教育缺點

美國小學教育缺點

發布時間:2020-12-18 06:29:20

① 美國教育有什麼缺陷

自特朗普上台以來,對美國教育中「階層固化」的討論,席捲了中文世界。《我們的孩子》,《鄉下人的悲歌》……有多少新書得到譯介,對美國社會上升渠道收窄、對貧者愈貧與階級固化的焦慮,就有幾分。

同時,美國國內的政治斗爭也燃燒到了教育領域。7月初,特朗普下令廢除政府關於教育中種族平權的具體指引。這一指引是奧巴馬政府對種族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具體操作指示,而其法理依據,源於1960年代民權運動的社會共識與1964年的《民權法案》。從1978年的「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到2008年的「費雪案」,平權法案一次又一次被指責「逆向歧視」。而就在去年8月,還有消息指特朗普政府在研究打官司進攻平權法案。如今,這一議程似乎走出了第一步。

人們之所以關注教育平權法案的存廢,是因為它關乎哪些群體能通過高等教育成為精英。平權法案規定就業就學制度中需要保證膚色和性別平等,而有人則認為這項法案製造了配額制度,從而偏袒照顧非洲裔美國人,使自己的孩子「分數高卻上不了好學校」。

而這些,與其說是在課堂上獲得的「技術」,不如說是在高校的人際網路中學習的。在美國大學教育中,除了上課,還有大量的社團活動,人際交往、社交活動占據著學生的時間——而這才是高等教育對職場中人的真正意味。

這種狀況下,文憑對於職場中人來說,就是花費無數時間精力買來的,證明自己掌握了「職場組織文化」的一塊「敲門磚」。柯林斯將之稱為「通貨」,其實也就是貨幣。而當人們不斷競爭獲取這種貨幣,激發出越來越大的需求,而貨幣本身代表的「技術能力」又並不顯著的時候,教育產品的供給就會水漲船高,人們競相上游,而單個貨幣,即單個學位的價值就只可能不斷降低——這就是高等教育的通貨膨脹,它不只是一種現象,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貨幣鏈條。

誠然,「美國夢」仍在一些教育領域繼續實現著:很多新一代移民自帶高質量的教育背景,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接受教育之後,進入科技、互聯網類的新崛起領域。這的確產生了一種新的教育與職場的關系,但總的來說,這並沒有打破文憑膨脹的趨勢。

自由市場的擁躉也許會認為,膨脹的泡沫最後自然會崩潰,無需過多干涉。但是,正如種種呼聲中已經看到的,膨脹的高等教育產生了龐大的產業,人們的學位水漲船高,用於教育的經費和債務也日積月累,社會的不公平在這種堆砌和泡沫中代代相傳……但是,文憑教育的膨脹,也不可能從教育系統內部予以解決,因為它也是美國族群政治與政經結構的結果。

種族政治下的美國教育

我們可以先回到《文憑社會》中的分析。柯林斯眼中的教育,與其說是階級上升渠道,不如說是政治沖突與統治關系的承載者。作為一名歷史社會學者,他筆下的美國教育系統,不是僅僅為了培養英才而誕生的,相反,它具有維持盎格魯白人文化優勢,保持統治身份的作用。

故事要追溯到19世紀末的美國。在那時,新一波移民高速增長,而與早年的新教徒不同,這一批移民中,很多人來自南歐、愛爾蘭,信仰天主教。在盎格魯-新教徒中產階級眼中,這些天主教徒為主的新城市工人階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代表著社會混亂、無秩序,他們覺得這些移民不務正業,盎格魯新教文化的社會正統控制權面臨挑戰。

這種心態催生出了盎格魯新教徒的兩條族群問題解決之道,其一是種族主義的排外運動——美國最早的種族主義運動就是在這段時間誕生的。二是教育改革——新教徒中的精英分子開始推動公立教育,旨在讓那些移民家庭的孩子接受一整套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用紀律約束他們的行為,不準遲到、不準曠課(為此甚至還專門立法),從而把他們變成可以接受的,行為舉止和盎格魯新教徒一致的「自己人」。從小學到中學教育的一層層公立教育系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最開始的時候,這套系統尚未影響到大學。大學文憑在早期美國社會中意義不大,它和中小學教育、學院教育,是完全平行的幾個不同系統。

到了19世紀,新教的不同派別為了搶奪信徒,建立了大量的學院,作為自己宗教力量補充、更新、擴張的文化武器。這些學院擴張太快,開始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很多學院在經濟上難以為繼,倒閉者大有其是。於是,不少學院開始向綜合性大學轉型。因為「大學」傳統上以大量儀式、社交活動聞名,這些元素正好和上層精英此時極為焦慮想要維持的盎格魯-新教文化統治地位息息相關。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共同推動了美國大學在19世紀末的崛起。它也逐漸建立起了和小學、中學教育的序列——大學開始把中學文憑作為入學的基本要求。

20世紀中葉,主流白人文化的社會控制,和愈發激烈的族群沖突之間激烈地對立起來。對飽受隔離、歧視和系統性壓迫的黑人來說,教育系統是他們最不指望能夠改變自身處境的道路。1960年代,是校園之外的黑人社會運動和民權運動帶動校園內的學生運動。但民權運動中間的溫和一派,為這兩者之間達成和解提供了一個機會——通過施行教育系統中的種族平權,改革者試圖讓黑人更多進入教育這個精英選拔系統,從而分享一些政治權力,減少激烈的社會沖突。

但諷刺的是,時隔多年之後,美國的公立基礎教育水平飽受批評,從私立高中到私立大學的精英教育雖然在分數上體現對黑人的平等,學費卻居高不下。好不容易進入這一系統的黑人學生發現,和自己競爭精英地位的白人學生參加各種昂貴的社交活動,兄弟會姐妹會,這些活動幫助他們拉人脈、找工作,黑人進入了大學卻發現大學中還有一重門檻……教育平權並不妨礙盎格魯新教文化繼續維持對大學文化的壟斷,而旨在解決種族問題的平權法案卻更多停留在語言和數據上,格外尷尬。

教育問題作為美國例外論

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來說,美國社會和歐洲社會格外不同之處之一,是它的社會斗爭的基本單元由種族而非階級組成。不像歐洲那樣有成千上萬工人參與激烈而鮮明的階級斗爭——美國的工人階級直到二十世紀才登上歷史舞台,社會主義在美國也「晚育」得多。

這構成了美國教育問題的另一個死結:它是美國種族政治的產物,而之所以種族政治是美國的政治傳統,是因為在美國歷史上,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社會沖突被迫以碎片的、去中心化的方式展開。

柯林斯對此有很獨到的見解。在歐洲國家,現代化的結果是形成了很大的國家官僚系統和強大的中央政府,全國的政治、商業、文化精英是高度重合的,基於大資本壟斷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但是在美國,從19世紀開始,雖然呈現出農業人口比例下降,工人比例上升,工業的大資本壟斷程度上升的趨勢,但這些趨勢沒有在20世紀一直繼續下去。這意味著,到了20世紀,已經成為最發達國家的美國,在擁有一定的全國性的大壟斷資本和一定數量的城市工人階級的同時,仍然保留著大量中小規模的地方商業精英,很多地方維持著非常「本地」的生活。

這種局面源於美國土地廣袤、資源豐富,市場巨大,使得全國性大資本寡頭競爭的同時,仍為地方經濟精英留下了空間;而早期的政治和商業博弈中,商業力量壓制了政治力量,美國的中央政府難以足夠強勢——地方精英網路龐大,州權較大,地方自治力量強大;這種「去中心化」,在很多人看來是美國社會繁榮的保證。而這也意味著中央-地方的矛盾和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同時存在。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國家,美國社會的縱向分層沖突——階級沖突、種族沖突,被中央-地方的沖突橫向切開、切碎了。本來,種族問題與階級問題的交織,已經讓階級問題的動員力量有所弱化,加上地方與中央的「去中心化vs中心化」矛盾,各類問題就被導向了更多的出口。比如,處理族群斗爭而形成的進步教育理念是很好的,但是為了在多元龐大的國家中維持全國層面文化通貨的「流通領域」,他們要引入大量的積分、考評制度,這樣教育一定會成為官僚化的,更加註重文憑的一條流水線,痛恨官僚主義的地方精英和普通人已經對這種建制力量極其不耐煩。但如果不這樣做,指望地方精英改善不平等問題又太過困難,1957年因招收黑人而需要聯邦政府派兵進入小石城的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種難處。

在可見的未來,美國政治的基本運作特點顯然不可能發生根本的改變。或者說,雖然政黨輪替、誰做都差不多的穩定政治制度可能會在特朗普時代風雨飄搖,但是暗藏的種族政治與中心化-反中心化政治的矛盾,反而會更鮮明地顯現出來。在這種背景下,不同的族群通過教育實現自身利益、搶奪精英位置從而搶奪社會主導權的沖突和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多元文化主義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要面對多重的極化挑戰。這是美國教育相對於其他國家經驗的無奈的「例外」。

迷思與更多迷思

在教育問題上,隨著現實政治的演變,美國政治與眾不同的復雜結構逐漸顯山露水。而其求解之策也愈顯艱難。

對貧富的想像從未停止:桑德斯這樣的左翼政治人物,呼籲用普及教育和廉價教育解決問題。這種想法建立在對低收入階層的團結想像上;許多研究則認為,是低收入的白人背棄了自己的階級身份,送了反建制的大商人特朗普入主白宮。很多人因而把沒有「團結無產階級」的鍋留給了民主黨背。

但教育領域的沖突,正側面反映出貧富問題忽略了種族一面。如果我們用階級理論,用銹帶來理解特朗普的上台,那我們如何理解他致力取消種族平權教育的行為?結論是,在這樣的施政背後,種族政治的線索要比階級政治清楚得多,削減教育領域的平權,徹底揭開教育領域的薄薄補丁,讓盎格魯新教主流文化在教育領域的統治完全浮出水面。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系的Diana C. Mutz就基於研究認為,白人身份在國內外遇到挑戰,對美國白人選民投特朗普的影響,要比國內經濟問題的影響大得多,而這種影響在城市中產白人中,也是存在的。可以說,在進步主義利用聯邦政府,在教育性別等議題上獲得各種形式勝利之後之後,反對中央建制的地方精英和擔心自己地位不保的白人種族主義合流,形成了一大波反彈。

在這種局勢面前,進步主義的教育改革是無力的。抱持進步主義的教育改革家們認為,既然今天高校全是照本宣科和考試第一,我們不如推崇「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讓教育「學有所用」,不讓課堂充滿空洞無物的宣教。但當教育暴露出作為政治斗爭場地的猙獰一面時,這些想法一下子就一點也不「進步」了。

在美國社會中,桑德斯的教育政綱看似已經非常激進。然而按照柯林斯的觀點,這仍然只是增加文憑膨脹。柯林斯要激進得多,他認為應該由國家廢除文憑制度,嚴格禁止任何有文憑要求的僱傭關系,乃至廢除義務教育,在大量職業中引入學徒制度,廢除原有的等級秩序……1970年代的他似乎對美國文憑制度出現危機極為樂觀。「文憑經濟學」的崩潰成為馬克思式的資本主義崩潰論的美國預言。

但是,既然「文憑通脹」底下,還遮蓋著未解決的種族問題,而再往下還滲透著「去中心化」的政治矛盾。文憑膨脹的危機最終只會讓危機在它之下的層面爆發。既然不平等問題是因,文憑通貨膨脹是果,既然社會政治的斗爭是因,文化系統的形塑是果,那麼寄希望於改變結果以改變肇因,可能從一開始就並非真正改變結構的思路。文憑經濟學本應作為資本主義體系的表徵而率先爆發危機,然而危機卻直接以更劇烈的形式爆發了。以至於美國學院至今仍然可以延續著學院授予的經濟游戲,但學院外,社會運動、抗議遊行、選舉動員和圍繞著政黨人事更迭的爭奪,已經愈演愈烈了。

存在就有他的理由。

消息來自鳳凰網。

② 美式教育的弊端是

一直以來,都有在美國的華人父母,介紹美國小學的優越:不死記硬背、無沉重負擔,老師鼓勵做創造性的作業。這些贊嘆主要是針對中國國內教育的問題(學生負擔過多,競爭太烈)而發,所以都忽視了美國教育本身的重要問題,美國初等教育的程度太淺。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的作家毛尖,談及兒子在國內已做到兩位數乘除,到了美國的小學,只得跟著一年級從頭數8,不禁哭笑不得,但與此同時,孩子又非常喜歡上學,因為去了就可以玩整天,並且作為一個外國人,很快就和同學打成一片,不停地去出席美國小朋友的生日宴會。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小學的確風氣開放,當然,這恐怕也因為這是著名學區的好學校。但試想一個孩子在中國,倘若還需要學習數8,恐怕連幼兒園都無法考取。

美國「數學教育」的淺顯,造就了普遍的美國人民完全沒有心算能力。網上已經流行一個笑話:有中國人在美國,買東西付賬,抬頭看看天,就報出了准確的數字,當即嚇得美國人也抬頭看天,驚恐道:雲計算? 美國的初等與中等教育,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階層分化。有錢人,可以每年花一萬到兩萬的學費,讓孩子上私立高中。而好的公立學校所處的地段,就屬於所謂富人區,房價非常昂貴。在波士頓地區,好學區的一套很小的兩居室公寓,房價都要30多萬美元,在一般的學區,已經可以買一個Single Family的單幢獨立屋。而在差的高中,孩子吸毒都有可能。中國的「擇校」瘋狂,在美國,是很「平和」地用「資本說了算」來解決。

③ 留學黨必看: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到底好不好

美國優勢一:擁有更多優於其他國家的語言環境
美國的教育市場剛剛對18歲以下的國際學生開放,目前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非常少,相比之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因為高中學校開放比較早,經常會出現在同一個學校里有很多中國學生,導致語言學習環境被弱化。因此,選擇到美國高中,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優越的語言環境。
另外美國高中設定的ESL課程是由高中直接安排的,沒有語言預科學校之說,對於國際學生來講,少了一道語言學校進入高中的門檻。
美國優勢二:更高比例升入美國常青藤名校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如果要直接升入美國的大學本科一年級,尤其是進入常青藤學校非常困難,因為國內學生不僅需要准備參加繁重的高考,另一面要安排美國的SAT考試以及TOEFL考試,時間和精力受到極大的牽扯,而且中國SAT考試考點僅設香港一地,如此,不僅考試難度大,而且極其不方便。再則,相當部分的美國常青藤名校並不直接面向海外招收國際學生,也讓相當部分學生失去了升入美國常青藤名校的機會。
如果學生選擇在美國就讀高中,不僅參加SAT考試非常的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參加AP,IB等眾多進入名校必須先修讀的預修課程。學生在美國高中體系中獲得的學習經歷和課外活動以及社區活動的經歷也更加受到美國教育體系的認同,學生獲得的老師信和教務長評估,由於教育體系的不同,都是在中國的學生無法獲得的,而這些對於想進入名校學習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入學審核條件。
通過在美國的高中學習經歷,學生能夠盡快習慣美國及回答問題的方式,養成正確的美國學習及思維方式,很容易在進入大學後適應校園生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美國優勢三:安全、穩定、有效的學習生活環境
因為中國教育體制、文化習慣等方面原因,中國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心理素質和環境適應能力相對較弱。目前,接收國際學生的基本為美國寄宿制學校,管理非常嚴格,學生吃、住在學校內,避免了中國學生與當地家庭的不適應。同時,通過在學校內的集體生活,創造更多的時間去接觸美國當地的學生,可以更快適應當地的學習環境,學會在國際環境下的獨立生存能力和多元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生活及思維習慣。
美國優勢四:孩子素質得到全面教育
在美國讀高中還有一個好處是,美國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尤其在高中階段。在中國,學生一旦上了高中,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一切中心都是圍繞高考,進行應試化模式化教育,學生的興趣愛好就都給扼殺了,各項基本技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而在美國,當地的高中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非常重視,學校的選修課程非常豐富,例如:聲樂、器樂等音樂類課程及體育運動類的課程,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潛力得到全面的發揮。

④ 美國學校教育優缺點寫一篇英語作文

自己改動一下就行了
·小學英語作文
·初中英語內作文
·^高中英語作文
·大學英語作文
·考容研英語作文
·中考英語作文
·高考英語作文
·英語四級作文
·%%英語寫作資料
·
~gre作文
·留學文書寫作
·雅思考試作文
·英語六級作文
http://www.rrting.com/english/yyxw/

這里有近兩千篇英語作文,希望能幫到你,要給分喔

⑤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那麼糟糕,為什麼美國的

美國人相信「不落後於終點」。
1、學制:大部分美國高中階段是9-12年級,有四年的時間學習。
2、課程:美國高中是學分制的,因此可以開出比中國的高中多得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普通一個美國高中,都能開出上百門的課,跟一所小型大學差不多。
3、教師的水平:美國的高中,因為要開大學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國的高中教師很多都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也不少。美國人要當教師,無論擁有何種學位,一律要讀兩年的教師執照課程。要考進去讀,讀完還得考出來。假如是本科生,讀完四年師范,還得再讀兩年執照課程才能當老師。
4、科目的程度:美國的高中可以開相當於大學一年級或者二年級公共課程度的科目。
5、美國有重點高中,甚至有「全國重點高中」:按照成績高低,甚至根據入學成績高低來錄取學生;在每一所高中裡面,美國是按照學生的程度來分班,有專門給能力最高的學生讀的「榮譽」班(honorsclass),天才學生讀的「大學預修班」(AP class),有全球承認的「國際班」(IBclass)等等。
6、美國的大學、科研機構、醫院、政府機構、商業機構,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協調高中生的課外社會實踐和科研活動。因此,美國的高中生可以到大 學上課,拿大學的學分;可以到科研機構,跟科學家一起做研究;可以到各級政府機構去當官員的助理、議員的秘書、民選官員的競選團隊義工;在教育董事會,州或者縣市的教育局的決策機構裡面,也有學生委員,可以參與公立教育的最高決策。
7、因為美國的高中可以開出很多高程度的課程,而且很多是得到資金雄厚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或者商業機構支持的。

⑥ 美國與中國教育體制優缺點在哪對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當前位置:教育時空網-美國留學網首頁 »美國教育制度概況

[美國教育制度概況 ]

(一)美國高等教育特點
美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比較發達,其主要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其規模和種類龐大復雜。全美國有三千多所高等學院,教師八十多萬人,在校學生達兩千多萬人,外國學生近三十萬。二是注重使學生獲得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獨創精神。這種教育不是鼓勵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鼓勵學生對已被普遍接受的觀念提出異議,對所學的東西進行綜合分析,解決新的不熟悉的問題。

(二)美國教育行政管理與評估制度
美國教育行政管理權不在聯邦政府,而在各州及各級地方政府或私人機構。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的職權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職責是按國會意圖向各州分配教育撥款,以及向美國國內學生提供獎學金等。美國各州設有州督學或教育廳長,負責制訂全州的教育政策,並領導所屬機構在州內貫徹這些政策。私立大學由主辦大學的機構遴選的校董會掌管行政權。公立大學校董會對決定本校的方針和各項規定,也有很大的自主權。美國的大學各有特點,從教學方針、專業設置、考試項目到諸加TOEFL錄取分數、收報名費等小問題,都各不相同。
美國教育盡管在行政管理上比較分散,但社會對學校評估的做法是相對統一的。學校要定期接受審查,符合要求的才取得被認可的資格。美國對高等院校的評估分成六大區域進行,各區成立地方性的大中學校聯合,對該區的學校進行評估。審查的內容通常包括學校的師資、課程、教學質量、設備、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經過較為全面的審查後決定某一學校是否被認可。
除對學校的評估外,對某些專業的課程也要經過專業評估團體審查和認可,有些專業領域,如醫學、法律、牙醫等,完成被認可的專業課程是領取執照許可的先決條件。

(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
美國有公立高等院校近一千五百所。私立院校一千六百多所。一般來說,私立學校收費比公立學校貴一些。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有質量很高、信譽很好的大學,不要只從私立或公立這個角度來判斷學校的好壞。要判斷一所大學質量,應該了解它的師資、課程及其歷史等情況。

(四)學院與大學
美國高等院校中,學院(College)主要提供大專課程和四年制大學本科課程,分別稱二年制學院(Two-year college)或四年制學院(Four-year college)。大學(University)則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學府,往往會包括學院(College)、研究生院(Graate School)和若干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一所大學可以同時開設理、工、農、醫、人、文和社會等學科的大學或研究生課程,有的大學(通常是州立大學)本身是一個寵大的體系,分有許多不同的校園(campus)。例如,紐約州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之下,就有阿爾伯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本漢姆頓紐約州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等不同的校園。每一年校園都設有多方面學科課程,工業學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也是一種綜合性的高等院校。它既開設專業課程,也開設一般性的文理科課程;有的只有大學課程,有的包括大學和研究生學位課程。

、關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教育制度可謂是十人評價九人搖頭啊,我們天天要求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們的高中教育,無不是只重視升學率,每年一個學校能考上多少個清華、北大,整天學生是埋首於故紙堆之間,作題、作題、還是作題。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東,以及一些縣立高中,只要高考資源不能在全國各地相對平均的分配,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
二、關於教育產業化的問題。
幾時教育變成了一種產業,盡管國家一直都不承認這個問題,可是教育已經成了一門產業,教育的收費問題真是一大頑疾,西部的許多地區的孩子上不起學,農村的許多學生上不起大學,在一些大城市裡面有高額的擇校費,據說,教育曾被評為「十大暴利行業」之一。
三、關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
教育資源是什麼,如師資力量就是一類,但是我這里所說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國家分配不公,國家的財政支持、政策支持。財政支持的不公,具體上是東西部的不公,農村與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與縣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體是高考是分省錄取、高考有許多的加分政策等,這樣,就產生了許多問題,高考大省里的學生們,拚命的學習作題,人數教少的省的學生過的是瀟灑有滋味,還有什麼高考移民等。
四、關於九年義務教育的免費問題。
為什麼世界上有許多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我國,卻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免費,像古巴、東南亞的許多國家,而我們卻在口口聲聲的說以目前的形勢看,中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想問一下,到什麼時候我們才具備呢?十年前我們這樣說,十年後我們還是這樣說,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長久投資長久收益的行業,其在我國現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中國教育制度中的這些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還大程度是我們的政府在縱容,在現在的社會,一方面,國家在改革中強調效率,另一方面,卻又在忽視公平,許多的利益群體的幕後操縱,是現今中國存在的許多的問題的原因之一。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沖突,學術研究與應用技能區分界限的含混,這兩方面的矛盾都是因為學校教育與社會的需求互動缺乏甚至缺失所致。總的來說我國的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需要的是規范化,系統化的發展。中國的教育自古以來,有其優秀的成分,當然也存在著劣勢。實際上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國家,一樣都有好有壞!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想讓自己的國家,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強大,而更希望中國的教育制度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完善,給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減輕負擔,減少壓力,給他們自己生存發展空間!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之間存在著嚴重的鴻溝,彼此之間脫節。有些同學在步入大學之後,由於那種鬆鬆垮垮的管理體制,並不像高中那種緊張有節奏有規律的生活,感到不適應,很久都不能從大學生活中學習到生活的樂趣,精神始終處於癱瘓狀態,忘了是怎麼思考問題,以什麼方式思考問題!總是覺得生活沒有像高中那樣的有意義,總感覺沒有學習到應該學習的東西!甚至是總是在想著回到過去高中那種生活體制中去!而有的同學卻是離開高中那種象牙塔似的體制後,總是在考慮以後的工作或者將來考研究生考博士,以獲得更高的學歷,先是總是存在那麼大的競爭壓力,總是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怕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看生活的重負出現輕生的現象!類似的現象還很多,這些問題都充分暴露了中國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它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前社會的健康發展,影響下一代的心理素質,這個問題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解決,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我總結了以下四點弊端:
一、兒童教育的缺失。
小學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而現在的家長在學生小的時候就灌輸給他們的是努力學習,將來有出息,從小就給他們一種學習不好就是壞孩子的朦朧的意識,也就是壓力感。而在實際操作中卻不能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在學校學生學習的並不是那些中國的古典文化缺乏那些,禮儀制度的教化!西方社會都在研究中國古典文化,為什麼中國的好東西自己不能充分利用呢?本人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學習《論語》《大學》以及那些古典書籍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如果說這種書籍的枯燥,那麼我們可以在其中夾雜一些古代文化故事,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故事,相信小孩子是喜歡聽故事的!而且記憶效果將會是很顯著的,而且也許從小記憶的醫生並不會忘記!我們來打個比方說,管理學,中國古典書籍現在討論最熱的《三國演義》蘊含的管理學正適合中國,還有《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外國的大學都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而中國的學生可能在上學的過程中接觸不到這些東西!學校而只注重學生學習外國的管理學理論,其實她卻並不適應中國的管理,正是由於中國的特殊的文化積淀,中國人自己的民族性,個人性。不適用幹嘛還要學習外國的管理理論,因為我們可以做個借鑒。除了這個原因就是學校教育,中國教育體制的強制實施,也許學了這個是一種知識的象徵,但卻傷害了多少人,喪失了中國自有的精華文化!因此應該注重對古典文化的教育,重視其教化作用,給孩子的童年生活增強趣味性。
二、行為方式西方化。
現在的很多孩子因為西方觀念的傳入,日常行為習慣或者生活方式都在跟著西方人的觀念走,中國的儒家文化的影響力逐漸失去了作用!聽話的孩子越來越少!這並不是一種保守的思想。日劇韓劇,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個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的國家,卻是禮儀之邦,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之間的禮儀!你會覺得他們是那樣的有禮貌!而轉眼看看中國的現實,這些東西的教化正在喪失,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似乎並不是很顯著,也沒有讓人民大眾的行為從此為之改觀,城市建設過程中,仍然在喊城市衛生靠大家。但是衛生狀況依然不怎麼樣!公交車上,孕婦站著也沒有人讓座,這種現象難道只應受我們文化影響的韓國,日本有嗎?因此,儒家的三綱五常,倫理有序還是應該給孩子,給學生灌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施以正確的方式,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摒棄那些差的觀念,我們只要那些好的,進步的,向上的思想來教化學生,教化孩子!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不僅要他們知道禮貌,尊敬,還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應該被尊重,有自我意識,能獨立思考,而不是只依靠別人,依靠父母,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三、學習份量占生活的分量過重,忽視實踐。
回想自己上學的經歷,大學以前一直都在學習,沒有敢停留自己的腳步,自己感覺真的學到了東西!可是上了大學以後,總覺得什麼也不會,也不知道將來自己會做什麼,即使專業成績很優秀,可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不行,應聘工作單位也是很困難的!在大學之初,學校要求的只是讓學生自己出外,找單位實習然後,做一個實習報告。但是據我了解沒有幾個真的是認認真真地完成的,大家差不多都是臨時找個單位蓋個章,簽個意見什麼的!至於實踐那真是不可能的!在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從農村來的,他們也許沒有什麼社會關系,思想也比較封閉,比較保守,找個實習單位也是比較難的,再加上從小學開始一直在學校學習,而大學以前的學習根本沒有社會實踐活動可談,所以做這樣一個實踐調查報告根本毫無意義可談!根本起不到提高學生能力的作用!學校如果工作認真地話,學校可以給他們提供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應聘,或者給他們推薦實習單位讓他們切實參加到實踐當中!看西方的教育體制,從小注重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我們只談實踐能力這個方面,我們做得不好。所以中國的教育體制應該結合中國的現狀,摻和西方的教育體制,即注重學生知識的學習,也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個人認為還會導致教育不公平,因為畢竟西部或是農村實行素質教育會弱與發達地區。總的一句話,中國的教育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結合國情科學發展共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社會!

⑦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那麼糟糕,為什麼美國的大學那麼牛

美國的公立中小學確實弱爆了,但是也有少數學霸,這些學霸進了好大學。私立中小學挺好的專,所以產生大批學霸,屬進了好大學。好大學里的學生確實不錯,但是爛大學的學生其實還不如咱們的初中生,智商那叫一個低。至於美國大學為什麼總體給人感覺牛,這不是因為學生牛,而是因為老師牛,科研水平高,科研成果層出不窮。美國的大學老師年輕時候都是學霸中的學霸,所以強,即便三流大學里的老師也基本上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科研能力強。

⑧ 美國小學教育怎麼樣

一些不了解美國小學教育的人認為他們就是讓孩子玩,對於成績之類的比較忽視,學習壓力也比較小。其實這些都是認識的誤區,人家小學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當然在競爭中人家也分清了主次,品德成為了教育的主題。在小學這個階段每個學生基本是在老師的監管下生活和學習的,上課的時候有老師監管。吃飯和下課有助教隨時監督。人家會指導孩子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第二人家的學校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會用各種評等級來劃分學生,一旦表現不好的時候等級就會降低,最後可能影響到升學的工作。所以說這里的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但是人家不是用學習成績來說明這一切的。

⑨ 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是什麼

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
1、教育目的不同,美國是能力教育,中國是應試教育。
2、教專育方法不同,美國是天屬性教育,中國是灌輸教育。
3、教師隊伍不同,美國是優秀的人才進小學教師隊伍、中國呢,這個不說了,會得罪人,看看高考志願就明白了。

⑩ 美國教育與中國教育的不同點以及各自的利弊

一、區別:

1、為誰而學:

美國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靈活、高興。

中國的教育總是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致繁瑣的各種規定,該學什麼,學多少,什麼時候學,該怎麼學等等,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於應付,學習是家長、老師的事情,是為陞官發財找工作而學,學得被動、教條、無奈。

2、育人目標:

美國不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極其看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因而才會有美國白領不會算10減6等於幾貌似「可笑」的事情發生,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

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雙基」,重在練「基本功」,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美國的學生低分高能,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在他們看來,中國教育是培養知識的」奴僕「,而不是在「育人」。

3、課堂:

中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把學生教到無問題就好;美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把學生教到能不斷提出新問題。

中國的課堂要舉手發言,美國的課堂鼓勵自由發言。中國的課堂如果對教師的結論不同意會遭受批評,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則受到表揚。中國的課堂講紀律,美國的課堂講人權。

4、師生關系:

在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中國的傳統禮貌,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國教授也沒有什麼權威可談的。美國人不承認權威。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總是對的,中國的老師喜歡保持威嚴,不苟言笑,美國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關系。

5、考試制度:

美國的考試經常是開卷,孩子們一周內交卷即可,而中國的考試則如臨大敵,單人單桌,主監副監嚴防緊守。在中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而美國的考試目的在於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的發展。

6、班級人數:

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

在美國,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31個人就屬於違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國人看重的是誠信——自我信譽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7、時間:

在一年中,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

美國學生每年只有1000個小時左右。上學時間短、課業負擔少,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還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

二、兩國教育的利弊:

1、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教育嚴謹,而美國教育自由,.美國的教育自有它的缺陷,即寬而淺,相比較,中國的教育則是窄而深。

2、其實兩國文化與歷史的不同差異也造就兩國教育理念的不同,但是縱觀近代世界科學史,雖然美國教育造就大批頂級科學家。但是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影響的工程師、博士後及專業人才也是比比皆是。

閱讀全文

與美國小學教育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