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學校教育制度未來將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革
一、重視幼兒教育並加強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過去幼兒教育發展不夠,一般都沒有被列入學校教育系統。近年來,由於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和幼兒教育迅速走向普及,大多數國家強調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第一環,為此,把幼兒教育列入學校系統。與此相聯系,帶來了幼兒教育階段的兩個變化。一是幼兒教育的結束期有提前趨勢:7歲的提前為6歲,如前蘇聯等國;6歲的提前到5歲,如前西德等國。二是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聯系在加強,甚至使幼兒教育的高班和小學的低年級結合起來。有的國家還提倡把幼兒園辦在小學里,以便更好地進行早期教育。英國規定5~7歲、7~9歲和9~11歲三個階段,把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結合起來。我國小學、幼兒園所辦的學前班(幼兒班)也是力圖加強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
之所以出現這種趨勢,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研究認為嬰、幼兒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人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研究提出,人的智力發展的一般方式是:與17歲所達到的智力水平相比較,4歲時就約佔50%,30%是在4—8歲獲得的,最後的20%是在8—17歲獲得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重視幼兒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將會有很大的影響。這一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國對早期教育的重視,推動了幼兒教育的普及和發展。
二、逐漸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普及義務教育是工業革命對勞動力文化科學和職業技術素養要求的產物,隨著科技革命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普及義務教育的年限不斷延長,強制性不斷加強,實行的國家和地區不斷增多。近百年來世界各國普及義務教育的發展規律表明: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需要勞動者具有小學文化水平,義務教育普及到小學程度(6年制);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技術革命需要勞動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義務教育就普及到初中程度(9年制);以核能、電子、航天技術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技術革命則需要勞動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義務教育的普及就已經向高中程度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出現這一趨勢。如美國、日本等國家。日本1978年的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已達96%,實際上已經普及了12年制義務教育。我國上海等大城市及近郊也已開始普及12年制即高中程度的義務教育。
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日趨接近
中等教育階段的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關系的發展趨勢是:普通教育職業化,職業教育普通化。所謂普通教育職業化,指的是在普通基礎教育學校開設職業技術或勞動技術選修課;所謂職業教育普通化,指的是在職業技術教育學校中加強普通科學文化課的教學。可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在互相靠攏,日趨接近。今後將會出現和職業教育內容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教育以及沒有嚴格劃分的職業教育,甚至可能將歷史上分離的分支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極為緊密地結合起來,直至兩者融為一體。從整個世界的角度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彼此滲透,相互結合和日趨接近,並且逐步向二者統一的方向發展,將成為當前世界各國學校教育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動態和趨勢。
之所以出現這一趨勢,既是現代社會對勞動力和各類人才綜合素質與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教育民主化——個體教育選擇權擴大的要求,同時還是終身教育的必然。
四、高等教育多樣化、大眾化
由於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對各類高級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國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其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多樣化趨勢。多樣化又表現為多層次和多類型兩個特點:多層次是指傳統大學向下延伸為專科層次,向上延伸為碩士、博士兩個層次。這一現象在美國體現為初級學院(社區學院)、大學、研究生院「三級體制」,在日本體現為大學、短期大學、專科專修四種類型。多類型是指教育形式多樣化,出現學歷與非學歷,全日制與業余制,培養與培訓等多種教育組織形式。在我國體現為普通全日制大學、電大、夜大、函大、職大、自修大學等6種形式。
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方向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主要是指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達到和超過同齡人的15%到50%的程度。這是一個教育發展概念,標志社會發展和公民教育需求都達到了較高水平。也有學者將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解為大學世俗化,「生活化」趨勢,認為高等學校增設培養中級科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專業,擔負在職人員知識更新的任務,改變傳統大學強調學術,重視理論知識,只負責一次性培訓,只造就高級專家的單一性等等貼近生產活動和世俗生活的現象就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
五、重視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
現代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所伴隨的知識「爆炸」和知識「老化」,使得人們把青少年時期所接受的教育作為終生享用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論受過多高水平教育的人,都必須隨時補充自己的知識,以便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步前進,甚至還需要重新回到教育過程中來補充自己的知識,於是回歸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就被提了出來,函授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自修大學、夜大學、職工大學、開放大學等教育機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過去在學校系統中沒有地位的成人教育不僅被納入學校教育的制度之中,而且逐漸形成了與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聯系的完整的成人教育系統,構成了對過去青少年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的補充,這是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❷ 小學深化教學改革.對教育主管部門有什麼好的建議
探索普通高中學校與高等學校合作開發學校課程、合作培養創新人才專的機制。探索大學屬先修課程制度,鼓勵高等學校對普通高中學生在課程學習、學科實驗、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等方面提供指導。支持高等學校將圖書館、實驗室等資源向合作高中師生開放。鼓勵普通高中學校與高等學校合作,開設具有學科特色的夏令營、科學營等社團活動。到2017年,實現20所普通高中與高等學校聯合育人。
加強中小學社會課堂建設,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觀考察、社會調查與實踐、職業認知與體驗及學校進行學科教學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完善學校參加社會課堂活動的管理機制,把開展社會課堂活動列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並精心組織實施。每名學生每學年參加社會課堂活動不少於6次,並作為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內容予以確認。
鼓勵學校聘請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學者及能工巧匠參與學校課程建設。學校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在學校課程開發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家長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的學校課程。
❸ 什麼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文章小學篇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當前很多小學改革作文教學的重要舉措。低段小朋友能寫作文嗎?或者說,提前作文的理論和現實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問題,先要從口語和書面語的異同談起。傳統的語言學論著認為,書面語是口語的記錄符號,是口語的一種記錄形式,先有語言(口語),後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語和書面語歷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樣,口語起源於呼喊,文字發軔於塗鴉,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畫的象形符號,可能是世界各國文字的最初形態。口語是聽覺符號,主要負責日常交際;書面語是視覺符號,主要表達心中的意象。從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語和書面語雖有聯系,但卻是兩種功能和性質不同的符號系統,是可以分開學習的。
這種既同步又分離的關系在個體語言發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據。例如,幼兒在學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認識漢字、符號和圖形。有時候幼兒不會說某個單詞,卻能指認漢字和圖形。又如,過去農村的村書記和村長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識一斗,說起話來卻滔滔不絕,邏輯嚴密,很能服人;相反,聾啞人從小不會說話,卻能學習文字,用手勢語和書面語與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需要。
在中小學就讀的學生都是健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書面語充斥的現代文明社會,口語和書面語發展完全分離的現象很少見到了。筆者有個假定,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具備學習所有語言文字的潛能,孩子口語超前、書面語滯後的狀況是生活和教育等後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在兒童已有口語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學習語文,促進兒童口語和書面語同步協調發展。兒童進入小學後,應該以學習書面語為主,同時提高口語交際的品位。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兒童學慣用書面語進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這一點,就會人為加大口語和書面語發展的差距,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發展。
提前作文不僅可能,也很有必要。實驗表明提前作文滿足了兒童用文字表達內心世界的需要,促進兒童的心理發育和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當然,在操作過程中,老師們必須明白,限於一二年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識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塗鴉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發孩子的表達慾望和習作興趣為主要目的,標准不能過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導」,削弱識字和閱讀教學。否則,就會徒勞地增加孩子的負擔,撲滅孩子的習作興趣,效果適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話寫完整」作為基本要求,但訓練的時候,讓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寫作,寫幾句或一段有意義的話,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愛寫多少就寫多少,讓孩子覺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來表達自己某種想法和情感的。這時候孩子寫出來的作文總體面貌也許是:多數語句不通,前後不連貫,標點符號亂用,錯別字連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鬆、自由的心態下寫作,作文中總有一句或幾句話是完整的,這樣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識能力目標,又滲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是否比單純地重復寫「一句四素俱全的話」要有意義呢?
二、作文教學難在何處
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成果頗豐,教學流派紛呈,但「作文難,怕作文」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和學生們。人們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從語言學習本身的角度思考過這一問題。筆者經常思考,為什麼孩子天生就不怕說話,單單就怕作文呢?為什麼三歲的小孩能基本上學會語言交際,而很多學生直到小學畢業也不會寫一段連貫通順的話呢?只要比較分析一下口語和書面語學習條件上的差異,就能發現作文學習的確比口語習得要難得多。
❹ 小學教育的教育改革成果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教育發展走過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舉世矚回目的偉大成就答。
成就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成就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
成就三: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成就四: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
成就五:素質教育進入國家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展開的新階段
成就六: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成就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成就八: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❺ 如何深化小學教育改革創新求突破
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學校始終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學校堅持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各類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1、更新教育觀念,鞏固本科教學地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理念與本科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觀念、人人成才觀念、多樣化人才觀念、終身學習觀念、系統培養觀念,進一步鞏固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與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
2、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質量。按照「統籌部署、分步實施、狠抓落實、全面提高」的原則,以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大力實施「課程建設工程」,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精選和設計實驗教學內容與體系,建立了「公共基礎+專業提高+研究創新」三層次、四年不斷線的實踐課程體系,增加創新創業教育課模塊、素質教育課模塊,以課程資源平台建設為基礎,推進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現已建成28門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
3、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完全學分制,推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普通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以及教材選用改革,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促進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發展;構建課外實踐學分認證教育體系,促進專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學科專業教育與素質拓展活動教育良性互動的育人特色;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建成144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制度,遴選了一批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試點,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4、啟動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為進一步體現科學技術發展、學科交叉和滲透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突出基礎寬厚、適應性強、專業口徑寬、綜合能力強、整體素質高的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啟動了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兩個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在今年的招生中,這兩類專業按大類招生,一年以後,學生根據興趣和志願重新選擇專業。
5、實施「特色計劃」,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學校緊緊圍繞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這一核心,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國際交流開放計劃」試點工作,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搭建良好平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按照「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建立和形成與基層司法、執法機關以及中小企業等法律事務部門信息交流和人才培養的合作與聯動機制,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積極優化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新時期卓越法律人才評價體系,保障和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
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進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的學生單獨開班,並實現特色教學。突出個性培養和柔性管理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參與導師的科研,接受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強化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提高科研能力。
二、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力度,強化教學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多年來,我校一直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師分別採取不同的培養與提升舉措。
三、以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為抓手,強化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
學校以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為抓手,制定出台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管理辦法》、《優秀教學成果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文件,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四、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加強實驗教學環節,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多年來,學校一直注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狠抓實驗、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強化獎懲功能
學校對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建設。完善和實施了常規教學檢查、教學督導、教學信息反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等多項質量監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學規章制度,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在此基礎上,嚴格日常教學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從管理求提升。嚴格執行培養方案,嚴格教學檢查,嚴格考核紀律,認真履行調停課審批制度,規范執行學業警示制度、畢業論文管理與專業實習,嚴肅教師教學工作紀律,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❻ 如何推進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
1.堅持育人為本。綜合考查學生發展情況,既要關注學業水平,又要關注品德專發展和身心健康;既要關注共同基礎屬,又要關注興趣特長;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習過程和效益。
2.堅持促進發展。更加註重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改變過於強調甄別和簡單分等定級的做法,改變單純強調結果和忽視進步程度的傾向,推動中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出特色。
3.堅持科學規范。遵循教育評價的基本要求,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科學合理,評價過程嚴謹有序,評價結果真實有效,不斷提高評價的專業化水平。
4.堅持統籌協調。整體規劃評價的各個環節,整合和利用好相關評價力量和評價資源,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協同推進相關改革,使各項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形成合力。
5.堅持因地制宜。鼓勵各地和學校結合實際,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積極探索適宜的評價方式方法和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評價模式。
❼ 小學數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蘭州一中是甘肅省重點中學,是蘭州最好的中學了。
肅省蘭州第一中學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省屬省級示範性高中。現有教職工180名,其中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8名,中級教師56名,有教學班級36個,學生2337名。甘肅省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心、甘肅省中學人口教育及師資培訓中心也設在校內。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綜合實力雄居全省中學前列。
蘭州一中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獨特風格和優良傳統。堅持以「弘毅」為校訓,培養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全面發展,學有特長。蘭州一中的教育理念是「養德、開智、健體、立美」。蘭州一中的辦學目標是: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兼創名校特色,全面理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穩步科學推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發展特長,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打下堅實基礎,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人材。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以德育為主,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培養目標,堅持「四為主、四結合」(一是以必修課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二是以第一課堂為主,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三是以文化課為主,文化課與勞動技術課相結合;四是以常規教學為主,常規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方面抓教學方法的改革和課堂質量的評估,在課外活動方面抓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活動,在隱性課程方面抓校園文化建設,在校本課程方面抓高一新生的軍訓和各年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持續提高,學生素質得到全面、良好的發展。學校高考升學率連年保持在90%左右,60%以上學生進入全國重點大學,上線率、錄取率、學科平均分均名列全省首位,各學科尖子學生、特長生更是成倍涌現,1992年以來,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73人次,省級獎800多人次;創辦的數學實驗班,競賽成績斐然,多次組團代表甘肅省進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在2003年全國數學冬令營競賽中有兩名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學校重視體育藝術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體育、藝術特長人才,被確定為排球、田徑傳統校,在七、八屆全運會上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學生交響樂團聞名遐邇,多次參加全國、省市重要演出及文藝活動並屢屢獲獎,還應邀對匈牙利、美國進行了友好訪問。
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甘肅省中小學德育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先進單位。1995年9月李嵐清副總理來校視察時對學校教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與國內外中學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加入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與紐西蘭里卡頓高級中學、匈牙利紹莫吉州文法和衛生中等學校、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數理高中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由學校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中學教育科研》月刊已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面向二十一世紀,學校在2002年明確提出了爭創國家級示範學校的目標,並得到省教育廳的認可和重視,這對今後蘭州一中來說是一個重大而難得的機會,也是歷史賦予蘭州一中的庄嚴使命和蘭州一中面向21世紀振興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更進一步發揚蘭州一中的優良傳統,振奮精神,勇於創新,為向著創建有特色、現代化、高質量的全國示範學校的崇高目標奮進。
教師和學生都很棒,它的錄取線是蘭州最高的。
具體的看看這吧
經孫如治萌即則軻心水杲庶劉半皎汝邡朴浩欺析
❽ 小學新學期工作思路和怎樣推動教改和提高質量
1 、師德考核達到良好以上。
2 、使全班學生的考試成績全部合格。
3 、基本功驗收合格。
4 、認真完成繼續教育任務,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結合新課改的精神理念,逐漸改變教育教學模式。
5 、努力更改校園網的建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盡快使校園網建成為「綠網校園」。
三、重點工作
1、通過對《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校規、校紀的學習,用自檢、自查的方式提高師德水平。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3、積極進行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認真學習、結合新課改的理論,進行資源包的學習。
5、抽時間進行校園網的建設,爭取評出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