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視頻

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18 00:40:33

1. 適合小學生看的心理健康教育視頻有哪些

第一,積極的自我觀念。能悅納自己,也能為他人所悅納;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能版面對並處理好日常生權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雖然有時也感覺不順意,也並非總為他人所喜愛,但是肯定的、積極的自我觀念總是占優勢。 第二,恰當地認同他人。能認可別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認同他人又不依賴或強求他人,能體驗到自己在許多方面與大家是相通的、相同的;而且能與別人分享愛與恨、樂與憂,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並且不會因此而失去自我。 第三,面對和接受現實。能面對和接受現實,即使現實不符合自己的希望與信念,也能設身處地、實事求是地面對和接受現實的考驗;能多方尋求信息,傾聽不同意見,把握事實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隨時接受挑戰。 第四,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能對自己及周圍的事物環境有較清楚的知覺,不會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觀經驗世界裡,儲存著各種可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並能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增進自己行為的效率。

2. 小學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小學抄健康教育包括: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包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學會保護好眼睛、學會保護牙齒、平衡飲食與食譜、營養早餐必修課、午餐要吃好、晚餐要精巧、偏食與厭食、水與健康、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等方面。

2、疾病預防:包括認識傳染病、小學生應接種的疫苗、遠離傳染病、常見其他疾病的預防等方面。

3、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標准、日常生活禮貌用語、與人相處的技能、應具備的傳統美德、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等方面。

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包括我從哪裡來、小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特點、小學生的系統發育等方面。

5、安全應急與避險:包括交通安全、中毒的處理方法、如何對待動物、使用文具、玩具安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安全問題和正確撥打求助電話等方面。

3. 怎樣對中小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性健康教育課程的規劃,督促學校貫徹落實中專小學「公共安全教屬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少年兒童遭受工作」等文件中實施學校性健康教育的規定,把性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學課程計劃,並進行年終考核。
積極開設中小學性健康教育課程,在教學方法選擇上,不僅限於教師單一地講授,可結合圖片、活動、討論、角色扮演、影片欣賞、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生動、形象地傳授性健康知識。同時,加強性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4. 適用於小學四五年級的健康教育視頻

「一點通教學網」

5. 小學生健康教育資料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知 →信→行→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6. 小學生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現在的小孩子的健康教育一定要重視,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身體上,心裡上,1-10歲之前要注重身體,比如孩子的吃穿,10歲以上就要教育孩子的心理上,那個時候就是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心理上是否有問題,主要取決於家長是怎麼教育的,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加強孩子的健康。

7. 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女生篇600字以上

青春期女生生長發育的速度會達一個高峰,而青春期發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以後的健康狀況,那麼為了使青春期的身體發育良好,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子,月經開始來潮,身體變化較男孩子更明顯,對營養的需求有其特殊性。 1、 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在吃飯前後注意休息:在進食的前後如果運動則胃腸道...的血供應就會減少,必然導致胃腸功能的下降,而引起消化不良及一系列的胃腸毛病,所以進食前後要注意休息,以保證胃腸的供血。 2、青春期的女孩子,對熱量的需求較大,她們每天需要的熱量為2600-2700卡,要比成年人多。這些熱量主要來源為糖、脂肪和蛋白質。而有些人不吃早飯或不吃飽,熱量的 供應明顯不足,必將會影響生長發育,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好。 3、青春期對於蛋白質、礦物質、水分的需要相當大,而且還要全面。女性對蛋白質的需要約為80-90克/天。不同的食物中的蛋白質的組成即氨基酸的種類不盡相同,所以吃的食物應該多種多樣,才可以使氨基酸的補充全面,不可挑食。 4、青春期的女孩子要注意在經期應該避免食用一些食物,否則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害。這些食物主要由三大類: 、生冷類:既中醫中所說的寒性食物如:梨、香蕉、荸薺、石耳、石花、地耳。這些食物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在平時食用,都是有益於人體的,但在月經期卻應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些食品,否則容易造成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B、辛辣類:如肉桂、花椒、丁香、胡椒等。這類食品都是佐料,在平時,菜時,菜中放一些辣椒等可使菜的味道變得更好。可是,在月經期的婦女卻不宜食用這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否則容易導致痛經、經血過多等症。 C、影響性功能的食品:菱角、茭白、冬瓜、芥藍、蕨菜、兔肉、黑木耳、大麻仁。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體生長發育成熟前一個迅速發育的階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1、青春發育前期:女生從11~12歲開始,男生從13—14歲開始,一般持續2~3年。 2、青春發育中期:女生從12~15歲開始,男生從14~16歲開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徵發育為主,女生出現月經,男生出現遺精,一般持續2—4年。 3、青春發育後期:女生從16~17歲開始,男生從17~18歲開始,主要表現為身體各系統繼續緩慢發育,逐漸成熟。 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持續時間、發育狀況既有種族、環境、社會條件的差異,也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青春期是人體各系統、各組織器官迅速變化,趨於完善定型的關鍵時期,對我們的心理、情緒、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平穩度過青春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青春期體育鍛煉應注意的問題 體育鍛煉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發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體的發育、身體素質和機能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性別和不同個體之間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體育鍛煉必須從實際出發,承認差別,因人而宜。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前兩個階段,這一時期骨骼的發育、身高的增長都較快,骨組織中軟骨成分較多,富於彈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壓、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進行力量練習時,負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護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長速度落後於骨骼,肌纖維細而長,肌肉力量較差。所以要選用適當的刺激肌肉發展的力量練習,促進身體各部位均衡發展,避免長成「豆芽菜」的體形。 青春期的體育鍛煉尤其要重視對加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訓練,如經常進行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神經系統的可塑性、靈活性都比較好,所以要抓緊這個有利的時機,多學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動技能,為以後學習各種體育、生產勞動技能和軍事技能打好基礎。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和生理上的困難,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月經期間可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引起腹內壓升高的運動(如仰卧起坐等),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在青春期階段要經常進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體內多餘脂肪。經常進行韻律體操、舞蹈練習和加強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鍛煉,可以使身體更加健美,動作更為協調,姿態更加優美,還有助於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 另外,要安全、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除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注意營養衛生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暢;要熱愛生活,與他人友好相處,養成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的性格;要培養多種愛好,努力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輔相成的,有了「雙健」,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德智體莢全面發展的人材。

8.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0%A1%D1%A7%C9%FA%D0%C4%C0%ED%BD%A1%BF%B5%BD%CC%D3%FD%CA%D3%C6%B5&fr=ala0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