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廬江縣石頭鎮邱崗村村民李龍,有沒有認識他的朋友,
我不認識這個人
你要找他的話
你可以先弄到他的聯系方式
或是叫別人引薦
Ⅱ 廬江石頭鎮郵編是多少
郵編
行政區域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邱崗村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同心村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合銅路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芮崗村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新渡街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望城村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笏山村
231524 安徽省 巢湖市 廬江縣 石頭鎮三旭村
Ⅲ 洛川石頭鎮有幾個村子都叫什麼
黃銅山村引夏崗村蜀山村芮崗村胡井村邱崗村夏墩村三拐村笏山村彎樹村瑩山村馬灘村望城村石頭村丁坎村張墩村
Ⅳ 石頭鎮的經濟發展
石頭鎮電力設施完備。110千伏變電站坐落在鎮區,有力保證了工業企業用電,並在全省率先實施「電氣化」鎮建設。石頭鎮集鎮功能完善。石頭鎮是安徽省200個中心鎮之一,集鎮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分四大經濟板塊:南部工業經濟板塊,東部商貿經濟板塊,西部漁網經濟板塊和紫鳴山、白石天河、天河老街、丁汝昌故居一線的旅遊經濟板塊。集鎮建成區面積1.42平方公里,集鎮人口1.41萬人。經過近幾年的建設發展,集鎮已形成「五橫四縱」的道路框架,集鎮商貿報務功能日臻完善。
石頭鎮產業特色明顯。漁網加工業是石頭的傳統產業。全鎮現有各類漁網加工企業300多家,擁有各類漁網織機800多台,從業人員1.3萬人。「天之河」牌漁網暢銷國內,遠銷東南亞和歐洲以及南非等國家地區。磁電產業異軍突起。鐵氧體、釹鐵硼、喇叭等磁電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地區, 2007年被安徽省批准為全省磁材生產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石頭面貌煥然一新。民營經濟似雨後春筍,生機勃勃;外來企業如喜鵲登枝,佳音頻傳。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優越的投資環境,寬松的投資政策,為石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工業概括工業集中區於2007年初規劃建設,同年被安徽省信息產業廳、安徽省科技廳批准為磁性材料產業基地,被廬江縣政府授牌為廬江縣磁電產業園。該園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布局結構為「四區一帶一中心」,「四區」即:磁電產業經濟區、漁網經濟區、商貿服務區和旅遊休閑區;「一帶」即天河綠化帶;「一中心」即: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行政管理中心。規劃以發展現代工業為主,高新技術優先,重點發展磁材、電子、機械製造、新型建材、輕紡、商貿、服務等產業。園區實現了道路、供電、供水、排水、通訊、土地平整等「八通一平」。日益完善投資環境,不斷擴大的開放范圍和良好的投資回報率吸引著各地客商。萬磁電子、普瑞康電子、萬樂大米、鴻運建材、金石羊毛衫廠、福安漁具等項目紛至沓來並相繼簽約投產,有力地促進了石頭鎮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石頭旅遊業石頭鎮有較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紫鳴山、擂鼓山、救主山、黃牛山、同心島、白石天河、放馬灘等,人文景觀有丁氏宗祠、瑩山寺等,還有丁汝昌塑像、石頭老街、石嘴頭、攬船石以及特色產業漁網,各景觀連線面積約10平方公里。
紫鳴山自然風景區:位於石頭集鎮西部,是自然景觀較集中的景區,綠樹成蔭、古寺鍾聲、山城相連、綠水環繞是其特色,雖沒有黃山九華聞名,卻也小巧別致、景色宜人。山上有廟宇一座,規模不大,卻掩映在松林之中,顯得古樸神秘。山頂有一塊奇石,狀大如牛,向外突出部分有一圓孔,孔內十分光滑,據說,陷巢州長廬州之前,此山三面環水,此石為船家栓船用的攬船石。山間長滿的奇花異草、林間嬉戲的錦雞白鷺,可讓你盡情體驗大自然的氣息。
擂鼓山:位於三拐村。是一座獨立的山體,東連合銅公路,西鄰王井水庫,背靠石頭集鎮,南向廬江縣城。傳說三國時期曹操在此駐軍與東吳激戰,山上曾有大鼓一面,擊鼓時周邊數十公里能聞其聲,只可惜此鼓早已不在,但登上山頂,眺目遠望,周邊一覽無余。遠處村莊炊煙裊裊,近處綠水青山,山間松濤陣陣,宛如戰鼓聲聲,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救主山:位於邱崗村境內。在王井水庫南岸,山上有古寺一座,名曰:白雲禪寺。傳說三國名將趙雲救後主劉禪曾避難於該寺,故得名。該寺廟雖然規模不大,但香火依然旺盛,慕名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黃牛山:位於石頭鎮最南邊。與萬山、廬城鎮接壤。海拔 199 米,面積900畝,是石頭鎮集體林場。
同心島:位於同心村境內。四面被羅埠河環繞,面積約300畝。2004年有合肥客商投資同心島漁家樂生態濕地項目,垂釣、餐飲、養殖、遊艇等景點項目已部分建設完工,正在擴大規模。
白石天河:白石天河環石頭鎮連巢湖,河內有巨石一塊,大若簸箕,狀似龜背,相傳此石能預示旱澇,保佑百姓平安,石頭鎮因此得名。此石因七十年代水利興修,巨石阻水,被炸了一塊,但大部分仍保留。白石天河沿岸商鋪林立,商貿繁榮,石頭老街臨河 建,雖經六百年風雨滄桑,但古風古韻依稀可見於青磚小瓦、青石板路之間。白石河西岸的馬灘據說是曹操屯兵放馬的地方,至今,許多故事仍在民間相傳。
丁氏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頭鎮社區丁家坎,由晚清愛國將領丁汝昌親手修建,建成於清光緒 15 年( 1889 年),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青磚小瓦,木柱飛檐,三進 24 間,面寬 7 間,祠堂門匾由李鴻章題寫「嗣祠厥武 」 四字,門前兩塊石鼓、龍王井以及門前的月牙塘至今保存完好。只可惜文革期間,祠堂正屋被拆去建丁坎小學,僅留三間廂房,石頭鎮政府正在組織搶修。為紀念這位愛國將領,2008年,石頭鎮人民政府出資30萬元在集鎮醒目位置立丁汝昌雕像一座,像高9.5米,雕像正面由北大學者吳小如題寫「丁汝昌」三個隸體大字。
石頭漁網:石頭漁網有幾百年歷史,家家戶戶織網是石頭鎮一大特色,盡管手工做網已經被機械織網代替,但姑娘們閑暇三五個圍在一起,上網浮、裝網腳,場景愜意又讓人浮想聯翩。
Ⅳ 四川省盧江縣石頭鎮有沒有一個叫江漁村的
廬江縣石頭鎮是在安徽省的,不是四川省。根據網路資料顯示,石頭鎮目前下轄三拐村,芮崗村,望城村,同心村,邱崗村,黃蜀山村,笏山村和石頭社區,沒有叫江漁村的村子。
Ⅵ 安徽省廬江縣石頭鎮
石頭鎮地處皖中廬江縣北部,南接廬城、北連合肥、東臨巢湖、西靠大別山脈,是清朝愛國將領丁汝昌的故里。面積75.2平方公里,人口3.74萬人。
石頭鎮交通十分便捷。省道合銅公路縱貫南北穿境8公里;距滬蓉高速三河出口4公里、京九鐵路張王廟火車站8公里;距合肥駱崗機場40公里;境內石頭港與巢湖、長江各大水域通航。[1]
經濟發展
石頭鎮電力設施完備。110千伏變電站坐落在鎮區,有力保證了工業企業用電,並在全省率先實施「電氣化」鎮建設。
石頭鎮集鎮功能完善。石頭鎮是安徽省200個中心鎮之一,集鎮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分四大經濟板塊:南部工業經濟板塊,東部商貿經濟板塊,西部漁網經濟板塊和紫鳴山、白石天河、天河老街、丁汝昌故居一線的旅遊經濟板塊。目前集鎮建成區面積1.42平方公里,集鎮人口1.41萬人。經過近幾年的建設發展,集鎮已形成「五橫四縱」的道路框架,集鎮商貿報務功能日臻完善。
石頭鎮產業特色明顯。漁網加工業是石頭的傳統產業。全鎮現有各類漁網加工企業300多家,擁有各類漁網織機800多台,從業人員1.3萬人。「天之河」牌漁網暢銷國內,遠銷東南亞和歐洲以及南非等國家地區。磁電產業異軍突起。鐵氧體、釹鐵硼、喇叭等磁電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地區, 2007年被安徽省批准為全省磁材生產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石頭面貌煥然一新。民營經濟似雨後春筍,生機勃勃;外來企業如喜鵲登枝,佳音頻傳。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優越的投資環境,寬松的投資政策,為石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1]
工業概括工業集中區於2007年初規劃建設,同年被安徽省信息產業廳、安徽省科技廳批准為磁性材料產業基地,被廬江縣政府授牌為廬江縣磁電產業園。該園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布局結構為「四區一帶一中心」,「四區」即:磁電產業經濟區、漁網經濟區、商貿服務區和旅遊休閑區;「一帶」即天河綠化帶;「一中心」即: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行政管理中心。規劃以發展現代工業為主,高新技術優先,重點發展磁材、電子、機械製造、新型建材、輕紡、商貿、服務等產業。園區實現了道路、供電、供水、排水、通訊、土地平整等「八通一平」。日益完善投資環境,不斷擴大的開放范圍和良好的投資回報率吸引著各地客商。萬磁電子、普瑞康電子、萬樂大米、鴻運建材、金石羊毛衫廠、福安漁具等項目紛至沓來並相繼簽約投產,有力地促進了石頭鎮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石頭旅遊業石頭鎮有較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紫鳴山、擂鼓山、救主山、黃牛山、同心島、白石天河、放馬灘等,人文景觀有丁氏宗祠、瑩山寺等,還有丁汝昌塑像、石頭老街、石嘴頭、攬船石以及特色產業漁網,各景觀連線面積約10平方公里。
紫鳴山自然風景區:位於石頭集鎮西部,是自然景觀較集中的景區,綠樹成蔭、古寺鍾聲、山城相連、綠水環繞是其特色,雖沒有黃山九華聞名,卻也小巧別致、景色宜人。山上有廟宇一座,規模不大,卻掩映在松林之中,顯得古樸神秘。山頂有一塊奇石,狀大如牛,向外突出部分有一圓孔,孔內十分光滑,據說,陷巢州長廬州之前,此山三面環水,此石為船家栓船用的攬船石。山間長滿的奇花異草、林間嬉戲的錦雞白鷺,可讓你盡情體驗大自然的氣息。
擂鼓山:位於三拐村。是一座獨立的山體,東連合銅公路,西鄰王井水庫,背靠石頭集鎮,南向廬江縣城。傳說三國時期曹操在此駐軍與東吳激戰,山上曾有大鼓一面,擊鼓時周邊數十公里能聞其聲,只可惜此鼓早已不在,但登上山頂,眺目遠望,周邊一覽無余。遠處村莊炊煙裊裊,近處綠水青山,山間松濤陣陣,宛如戰鼓聲聲,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救主山:位於邱崗村境內。在王井水庫南岸,山上有古寺一座,名曰:白雲禪寺。傳說三國名將趙雲救後主劉禪曾避難於該寺,故得名。目前,該寺廟雖然規模不大,但香火依然旺盛,慕名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黃牛山:位於石頭鎮最南邊。與萬山、廬城鎮接壤。海拔 199 米,面積900畝,是石頭鎮集體林場。
同心島:位於同心村境內。四面被羅埠河環繞,面積約300畝。2004年有合肥客商投資同心島漁家樂生態濕地項目,目前,垂釣、餐飲、養殖、遊艇等景點項目已部分建設完工,正在擴大規模。
白石天河:白石天河環石頭鎮連巢湖,河內有巨石一塊,大若簸箕,狀似龜背,相傳此石能預示旱澇,保佑百姓平安,石頭鎮因此得名。此石因七十年代水利興修,巨石阻水,被炸了一塊,但大部分仍保留。白石天河沿岸商鋪林立,商貿繁榮,石頭老街臨河 建,雖經六百年風雨滄桑,但古風古韻依稀可見於青磚小瓦、青石板路之間。白石河西岸的馬灘據說是曹操屯兵放馬的地方,至今,許多故事仍在民間相傳。
丁氏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頭鎮社區丁家坎,由晚清愛國將領丁汝昌親手修建,建成於清光緒 15 年( 1889 年),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青磚小瓦,木柱飛檐,三進 24 間,面寬 7 間,祠堂門匾由李鴻章題寫「嗣祠厥武 」 四字,門前兩塊石鼓、龍王井以及門前的月牙塘至今保存完好。只可惜文革期間,祠堂正屋被拆去建丁坎小學,僅留三間廂房,目前,石頭鎮政府正在組織搶修。為紀念這位愛國將領,2008年,石頭鎮人民政府出資30萬元在集鎮醒目位置立丁汝昌雕像一座,像高9.5米,雕像正面由北大學者吳小如題寫「丁汝昌」三個隸體大字。
石頭漁網:石頭漁網有幾百年歷史,家家戶戶織網是石頭鎮一大特色,盡管現在手工做網已經被機械織網代替,但姑娘們閑暇三五個圍在一起,上網浮、裝網腳,場景愜意又讓人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