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健康教育學情分析

小學健康教育學情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16 20:01:03

❶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2、城鎮中小學和農村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3、小學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4、小學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

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環境的轉變,社會不良風氣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令人堪憂。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備知識,更要具備一個健康的心理。

小學是人才培養的第一步,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社會觀的形成。

(1)小學健康教育學情分析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學可以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營造樂學、合群的良好氛圍;初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在做好心理品質教育的同時,突出品格修養的教育;高中以體驗和調適為主,並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

2、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的傾向。

3、個別咨詢與輔導。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是教師和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

排解心理困擾,並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的有效途徑。對於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並轉介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

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學校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 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❷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基本情況: 奇奇,調皮淘氣中透著可愛,智力、想像力一般,做事無持續性,自我約束力差,課堂上沒有老師的叮囑是從來不聽講的,有時還情不自禁地大聲說話,我行我素,愛惹事生非,許多同學是他的「獵物」,經常受到他地攻擊。但我觀察了解,這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是有意而為之。有些時候,這孩子不自覺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為,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屬於多動症。
具體表現:
1、不管是什麼時候,即使是很嚴肅的時候,他總是自言自語的在說話,好像周圍什麼也沒有,自己陶醉於自己的天地中。
2、對學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視無睹,從來不戴紅領巾、小黃帽,不參加學校的一切活動。
3、上課經常傻笑,嚴重影響教學秩序。
4、經常打人、罵人,常常把同學的本子和書撕壞。
5、作業幾乎布鞋,即使是寫也是一塌糊塗
教學背景: 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孩子是母親的全部精神寄託,對孩子太過溺愛,一切滿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較任性,在家根本不聽媽媽的話,母親感到束手無策。現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學後丟下書包就到附近的商場玩,直到商場關門。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環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縱、天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問題是從童年的家庭成員關系的覺察開始的,父母分離對他造成很大傷害。從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愛護,使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視,因此想方設法搞一些惡作劇引起大家的重視。但由於經常犯錯誤,經常受到大家的指責批評,使他變得更加頑固不化,更加放肆。

採取的措施:

(1)與老師交朋友。老師經常給於關愛,使他感受到老師沒有拋棄他。課後從生活上給於關心,沒有本子給他買;雨天給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和比較活潑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讓他感受到班級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溫暖感。
(2) 持續、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表揚、鼓勵。培養他完成作業的自覺性。 運用表揚、鼓勵的語氣激勵孩子,並採用「獎星制」,持續、不斷地表揚、激勵,培養孩子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逐漸讓他改掉作業拖沓的毛病。
(3) 與家長聯系,交換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長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同時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與家長一齊商量對策,通過正常的途徑,採用有效的手法積極予以治療,以輔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並且做到定期與家長聯系,及時的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指導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轉化工作。
教育啟示:這個案例,使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啟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對問題兒童有更多的關愛、呵護,不能訓斥、指責,一棒子打死。老師要用愛心去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細心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溫暖的環境中成長。經過我的努力,以及他媽媽的幫助,行為終於有所收斂,約束力有所增強,但時常還會犯毛病。我想這也是正常的。外國一位哲學家曾有一個木桶理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個木桶,當你倒進水後,水會從最短的木板處流出來。中國也有一句話「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是呀,一個班級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孩子,只有我們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心每一個孩子,相信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的方法的。
下一步的打算:
繼續採用激勵、表揚的方式跟蹤分析,直到他能夠真正跟上班級發展的步伐。

❸ 小學健康教育課教案

青春期健康教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變化

2、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存在的困惑或問題

3、理解保持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分析解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困惑或問題

2、通過模擬實驗提高實驗操作能力

3、通過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以及關愛生命的情感。

2、正確面對青春期健康的困惑或問題。

3、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安全意識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青春期生理健康

2、青春期心理健康

難點:

青春期生理健康困惑的應對措施;分析解決青春期身心健康存在的困惑或問題

三、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教師:多媒體課件 性行為傳染性病模擬實驗

學生:演示文稿——解決青春期生理健康的困惑或問題

四、教學過程
導入
歌曲《小小少年》引入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青春期生理變化
1、圖片顯示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

2、引導學生回顧,能夠說出青春期生理的變化。
歸納整理:進入青春期生理的變化。
通過圖片提示,學生比較容易回憶出《科學》中學過的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惑
1、巡視指導學生小組討論。

2、黑板板書: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的困惑。
1、分小組討論並記錄完成學習任務單。

2、交流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的困惑。
學生邊交流,教師邊在黑板上寫,同時把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惑分開。這樣便於後面的教學。

青春期生理健康維護
1、組織小組學生代表交流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困惑(任意選出兩組)。

2、點評。

3、給出愛心小貼士,正確信息獲取途徑提示
分小組代表交流青春期生理健康護理。
教師課前指導幾組學生針對生理困惑製作演示文稿。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學生課後作業的完成提供方法上的參考,同時也是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青春期心理變化與心理健康護理(溝通、性保護方面)
1、引出案例一,逐段分析,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青春期心理變化與發生此事件的關鍵問題在於缺少溝通問題。

2、引導學生交流匯總溝通技巧。

3、引出案例二,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再結合案例中分析的心理變化導出青春期性行為,引導學生思考性行為的危害。

5、組織學生實驗:模擬在未知情況下性行為傳染性病。

6、警言:請正視青春期性行為的危害,加強自我性保護,謹慎對待性行為。
1、結合問題分析案例。

2、交流學習溝通技巧。

3、說一說性行為的危害。

4、實驗:模擬在未知情況下性行為傳染性病。關愛生命情感培養和性安全意識提高。
通過案例逐層分析,最後歸納出溝通問題是此案例的關鍵所在,這樣給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予以指導。

通過實驗給學生以震撼:在未知的情況下性行為可能感染性傳染病,感染和被感染率很高。學生對這樣直觀的效果比較容易接受。滲透生命教育和性安全意識培養。

總結
結合學生任務單進行小結:

一、青春期生理和新變化

二、青春期生理健康維護

1、 青春期男生護理

2、 青春期女生護理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維護

1、溝通

2、性自我保護
與教師一起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單。
幫助學生理順本節課所學知識。

結束語,布置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小組同學最想了解的青春期困惑。

要求:

1、分組——自由組合,分工合作;

2、時間——一周內完成

3、形式——多媒體演示文稿,下一節課課堂交流。

這樣的作業是對課堂學習方法的應用,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也是對學習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要求下一節課進行交流,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要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❹ 小學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小學抄健康教育包括: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包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學會保護好眼睛、學會保護牙齒、平衡飲食與食譜、營養早餐必修課、午餐要吃好、晚餐要精巧、偏食與厭食、水與健康、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等方面。

2、疾病預防:包括認識傳染病、小學生應接種的疫苗、遠離傳染病、常見其他疾病的預防等方面。

3、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標准、日常生活禮貌用語、與人相處的技能、應具備的傳統美德、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等方面。

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包括我從哪裡來、小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特點、小學生的系統發育等方面。

5、安全應急與避險:包括交通安全、中毒的處理方法、如何對待動物、使用文具、玩具安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安全問題和正確撥打求助電話等方面。

❺ 小學生健康教育資料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知 →信→行→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❻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健康教育教學之我見

一、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從根本上說教師的素養與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在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師資源匱乏,並沒有專業的教師,大多由其他科的教師兼任。這些教師並沒經過專門的訓練,缺乏專業技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師甚至將健康課上成游戲課、休閑課。教師本身素質不高、重視不夠,這是導致健康教育課程低效的重要原因。當前提高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就是對健康教育課程准確定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專業師資隊伍。首先,重視健康教育課程。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集體討論,使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開設這門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只有形成全校重視的氛圍,才能引起教師與學生共同的關注,在教與學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建立專業教師隊伍。這涉及身體與心理兩方面的內容,是一項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的工作。對此教育部門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應持有上崗證等等。教師如果不夠專業,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相反還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傷害。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我們要招聘專業教師。另一方面,對於在職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教學研修與理論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師在教學中歷練,在教學中提升。同時要創設交流平台,促進教師在交流中揚長避短,以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基礎。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改變照本宣科,機械講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實用性不強,學生感覺不到與自身關聯性,往往會認為學了也沒有用,而且還枯燥單調,學生不感興趣,教學自然不會成功。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要善於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來入手進行教學,這樣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親切性與可信度。學生會感受到健康教育課程與生活的關系,自然就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到相關內容的學習與探究中來,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發揮,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幫助下積極構建。真正踐行了新課程標准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貼近,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來指導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與體魄。
三、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
(一)寓言故事
故事通俗易懂,是小學生所喜愛的重要形式。我們可以將健康教育與各種寓言故事結合起來,用故事中積極的正面人物形象來傳遞主流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生活、樂觀向上、富有同情心、堅忍不拔、誠實守信等心理品質。
(二)觀看視頻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得學生樂於活動,樂於接受。
(三)角色扮演
小學生活潑好動,讓學生來扮演各種角色,讓他們動起來比讓學生靜坐來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為學生的角色扮演創造機會,讓學生變換角色,處於特定的環境中來模仿,解決現實問題。
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參與意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在活動中學會了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管理,學會正確調節心理與情緒,積極而樂觀地學習。
四、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影響。因此,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局限於學校教育,而是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相結合起來,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平台,使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寬廣,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模式互相促進,使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使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避免學生在學校學的是一套,到了家中與社會上又是一套的現象發生。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家訪,尤其是對於一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孩子,要及時與他們家長溝通,互相了解情況,使家長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擔負責任。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與一些社區活動等,使學生有更多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一體化,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總之,在新形勢下我們要高度重視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在思想上重視,觀念上先進,教學上改革,實踐中探索,以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❼ 小學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一、身高 體重與健康 1、掌握正確測量身高和體重的方法。 2、了解身高與體重的關系。 3、懂得必須均衡營養、合理鍛煉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二、認識眼睛 愛護眼睛 1、初步了解眼睛的重要作用。 2、知道保護眼睛要做到「三注意」(看書、寫字時眼睛離書、本至少30厘米;看書、寫字半小時左右要休息幾分鍾;字要寫大些,要寫得整齊、清楚) 「兩不看」(光線太強或太暗時不看書、不寫字;躺著、走路和乘車時不看書)。 3、糾正學習生活中不利於保護眼睛的壞習慣,學會正確用眼。 三、看電視的衛生 1、了解電視對眼睛和電磁輻射對身體的影響。 2、懂得看電視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衛生,明白過度或近距離看電視對眼睛和身體的影響,不做「電視迷」 。 3、懂得做眼保健操能預防近視、解除眼疲勞,培養每天做眼保健操的習慣。 四、保護耳朵 1、知道耳朵的結構和基本功能。 2、懂得怎樣保護耳朵。 五、保護鼻子 1、知道鼻子的結構和基本功能。 2、懂得怎樣保護鼻子。 六、口的功用 1、認識口腔各部分名稱及功能。 2、知道怎樣保護口腔裡面的器官。 3、懂得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重要性。 七、防止誤吞東西 1、讓學生知道不能隨意將異物放入口中。 2、防止誤吞東西 。

閱讀全文

與小學健康教育學情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