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如何看待小學規則教育

如何看待小學規則教育

發布時間:2020-12-15 13:25:53

⑴ 小學六大教育規則是哪些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回的必備品格和關答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起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後在一生中不斷完善。

正式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據了解,參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制訂的專家陣容強大。「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項目始於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委託,由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組織。項目由北京師范大學牽頭,華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共同承擔。

⑵ 怎麼看待現在的小學教育

我國目前的小學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種教學模式:即填鴨式教育,專偏重於對教材的學習屬,考試成績決定考生的一切,當然,我們不否認這種教育方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即計劃經濟時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對當時社會發展的貢獻,但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強調競爭,而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顯露出來:一是強調結論的唯一性和權威性,而對過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渺茫,不利於對學生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培養;二是該模式過分強調共性和紀律性,不利於對學生個性愛好的培養;三是由於偏重知識型教學,而輕視了對學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學、價值觀念的培養,這不利於培養一個合格的學生,因為它即使成績優異,用客觀的眼光來看,也是一個畸形的次品。

⑶ 在小學教育學中,如何看待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

  1. 教育就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范等的社會活動。專教育的根本價值屬,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和養育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教育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而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加在一起對孩子的引導作用相當重要。

  2.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成長的天堂;好家長就是孩子的好榜樣;好家長就是改變和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一本改變六千萬家長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教科書,一本為解決家長教育孩子苦惱的讀物,一本家長最實用的工具書。

  3. 父母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久的,當你到八十歲了,作為孩子的父母,你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學校卻沒有如此的大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4. 父母的知識有限,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能給予孩子很好的教育與引導,必須要有更專業更多的人來共同教育孩子,學校是最好的選擇。

⑷ 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應如何正確看待小學生的地位

孩子不論大小都是真正的人類,所以要尊重他們,愛護他們。

⑸ 如何看待小學教育

小學是孩子學習生涯的第二節課,第一節課是家庭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的個體差異較回大,受家庭因素的答影響,可是從步入小學開始,孩子就要開始接受正規化的系統化的教育,學習知識文化,培養能力。小學是非常關鍵的基礎,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小學階段沒有必要讓孩子那麼累,只要快樂的成長就好了,學好學壞都無所謂,反正只是都很簡單,可是大家不要忽略了知識的連貫性,現在的教材不斷地改革,小學的知識漸漸地不會再出現在初中課本中,所以小學階段是不可忽視的基石。家長應重視小學階段的教育,並不單獨指書本方面的知識,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去學習,培養其興趣,而且根據其興趣愛好擴展知識面,此階段的孩子記憶力非常好,家長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孩子豐富他們的學識。

⑹ 如何看待教育部給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近日網路上議論紛紛的關於教育部給小學生減負的十條規定,很多家長和老師對這些規定的細則存在擔憂,小學生到底要不要減負,應該如何減負,這恐怕不是十條規定就解決得了的問題,其根本還是要找到小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給小學生減負,小編帶大家看看這十條規定的具體內容:

1,陽光入學
各地要在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計劃、范圍、程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
【小編短評】所謂陽光入學,是針對現在的小升初、初升高存在的潛規則而言,學校為攬生源不擇手段,俗話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才漸漸的演變到小學生入學選拔也存在潛規則。

2,均衡編班
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社區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小編短評】這也是當前應試教育產生的後果,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老師和家長的目光就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茶前飯後討論的都是「你家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啊?」就這造成了當前的後果。學校為抓升級率,為製造考試狀元,為突出業績,分快慢班,把資質聰明的學生和教學有經驗的老師編排到一個班。

「零起點」教學
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准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小編短評】社會在進步,教學水平也在進步,現在有很多學校蓄意培養學生提前學習下一年級的課程,有的學生甚至在小學就已經開始學習初中的知識了,今年的高考新聞中,有13歲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不知道這種新聞被大肆報道之後,在眾多學生和家長的眼裡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都提倡孩子跨級入學,提前進入社會嗎?

不留作業
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積極與家長、社會資源單位聯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設施,組織參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農業勞動。
【小編短評】這條規定小編也深有體會,小學生放學後老師都會布置家庭作業,一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書包開始寫作業,有的甚至要寫到半夜才能寫完,這都是應試教育的結果。現在要取消家庭作業了,老師和家長又開始擔憂,不留作業孩子怎麼鞏固學過的知識?怎麼參加考試?看來應試教育不改革,這樣的規定也只能是空談。

規范考試
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准。
【小編短評】這個規定簡直有點不合理,一至三年級取消考試,這等於完全抹殺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試教育的今天,學到最後不考一考怎麼知道結果如何呢?給小學生減負卻給學校給家長施壓了。

等級評價
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小編短評】在小編的印象中優秀為85分以上,良好為75分以上,合格為60分以上,待合格為60分以下,這項規定只是換湯不換葯。

一科一輔
教輔材料購買遵循「一科一輔」和家長自願原則。學校和教師不準向學生推薦、推銷或變相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
【小編短評】原則是應該這樣的,但是實際中很難實現,看著別的學生都有練習教材,唯獨自己沒有。這些必須從意識上改變學生及家長的觀念才能實現。

嚴禁違規補課
學校和教師不得在課余時間、寒暑假、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公辦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
【小編短評】學校為變相賺取錢財會開設各類實習班、提速班、奧賽班等,這類現象應該也必須取消。家長也應該還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覺得比大人上班掙錢還累。

保持體育鍛煉
按照國家課程方案上好體育課。安排好課間操、眼保健操或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體育鍛煉時間。
【小編短評】很多小學幾乎不重視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等,因為這些基本上不用參加升學考試,說來說去還是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希望這樣的規定能改變現在的教育制度。

強化督查
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對減負工作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每學期公布督導報告。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責任追究,對加重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
【小編短評】教育部的規定製定下來了,能不能落實就看各地的教育行行政部門如何執行和監督了,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各個部門,包括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這次給教育部頒發的十條給小學生減負規定,實則給我們當下的應試教育制度敲響了警鍾,什麼時候上學不再是唯分為命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給中國的孩子們減負。

⑺ 如何看待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生品德課的重要性

作者:唐銀帆

多年來都把語文數學看成所謂的主課,思想品德科學叫做副科。有句俗語還這樣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小學生只要語數好,能寫能算就行了,品德與社會課學不學沒關系。這種想法不但學校老師有,社會家長也常見。但從如今的校園投毒案件和馬加爵殺室友案件中給我們教育者一種啟示。一個人沒有知識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可見,作為一個人,這三樣哪樣也不能缺,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行為。因為縱使一個人有淵博的知識、強壯的體魄,但如果德行敗壞,那他只會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品德是一種潛藏於人的內心思想教育,他的目標是要規范人的行為舉止,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地改造自己,品社科對小學生非常重要。

一、能培養個人能力

1.再認和再現能力。再認和再現能力是在品設課的學習過程中再認和再現有關知識的確切含義和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能力。它是記憶力的具體表現,是發展和培養其他能力的基礎。

2.理解能力。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於理解教材。理解教材也就在於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體系。理解能力也就是指准確理解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知識體系的能力。理解包括言語的理解、內涵的理解、關系的理解和意義的理解。

3.比較能力。它是指對相關知識或教材進行比較、分析以求弄清事物異同的能力。既可以是橫向比較,又可以是縱向比較;既可以是相似比較,又可以是對立比較。

4.分析和解釋能力。它是指運用歷史的、辯證的、階級的觀點和方法分析、解釋有關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歷史現象,從而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分析和解釋的關鍵就在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

5.判斷和批判能力。

它是指用正確的立場和觀點判斷政治是非、理論是非並對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的能力。

6.綜合認識和評價能力。它是指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有關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綜合認識和評價的能力。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

7.表述能力。它是指學生恰當地使用品設課術語,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地表述自己觀點的能力,既包括書面表述能力,又包括口頭表述能力。

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不要把學生束縛於課堂上,只知道被動地接受知識,成為知識的儲藏庫)。社會實踐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投身於自然、社會生活,初步了解某些事物的形成過程,增強感性認識,對事物的表象有所認識。

2.投身社會實踐,初步了解某些事務的實踐過程,形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

3.投身社會實踐,初步形成組織社會活動的能力,如組織小型的參觀、訪問的能力等等。

三、培養自我教育能力。

它是指學生通過品設課的學習,自覺地將一些思想、社會道德原理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認識,並自覺地在行動中表現出來,形成思想品質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表現為:

1.自我認識能力。即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行為及與周圍事物關系的能力。課堂上,通過品社課的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使他們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情感與理智的關系,初步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並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來克服和不斷糾正自身的錯誤認識,在幼小的心田裡播下純潔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

2.自我調節能力。即通過自身的情緒、思想、行為的調節,使自己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的需要,不對社會造成危害。

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品社課與當前的熱點相結合,充分體現《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例如圍繞熱點時事新聞,進行專題討論。在這項專題討論活動中,我選擇了大家共同關注的「釣魚島問題」和「反腐倡廉」兩個問題,作為教學內容。果然,由於這兩個話題是當前社會生活的焦點,學生談興高漲,各抒己見。我又將學生分為兩組展開辯論,允許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強了學生分析時事的能力。而作業則是就這兩個問題與父母展開討論,是課堂得到了延伸。

五、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年級品社課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紹了我國的歷史,通過此兩章的學習能更好的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尊心,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品社課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分階段分層次對小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它尊重學生學習和發展規律,關懷學生精神成長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學生要「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中作出正確選擇」;「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正確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磨礪意志,陶冶情操」;「自尊、自信、自強」;「體會生命價值,珍愛生命」;「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寬容、誠實、友愛」………總之,品德課對小學生非常重要。

⑻ 大家怎麼看待小學數學教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教師和家長對教學評價方面也越來越關注。應該說,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以知識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以書面評價為主要方式。這種評價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沒有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而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性語言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導致在現實課堂中,出現了一些「學生喜歡說什麼就說什麼」「學生說什麼都有道理」的現象,看似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實際是因為教師引領作用的缺失,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受到他們自身水平的限制,使他們的認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終導致評價的低效或無效。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教育評價呢?
一、重視數學課堂評價的實效性
課堂評價是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即時評價。現代教學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課堂其實是在一個個或明或隱、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中展開的。隨著課改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懂得留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發表評價意見。但尚存在評價方式傳統、內容淺顯、層次較低等不足。如在評價內容上,陳述性知識評價、程序性知識評價比較多,主要評價基本知識是否掌握,是知識的簡單再現。教師要充分認識評價在教學中的總結、矯正、促進和催發作用。特別要善於利用評價激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產生高質量的思維。
在課堂上評價要注意學生的差異,分層加以鼓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由於文化環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們的基礎、性格、智力等都存在著差異,要使其達到同一層次的目標,是不現實的。同樣的評價,對於這個學生是合適的,而對於另一個學生可能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既要關注學生的共性,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對於相對落後的學生,要千方百計抓住其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發現,也要給予肯定與鼓勵,贊許是後進生心靈的甘露,他們更需要關切的目光和貼心的話語,教師切莫讓他們產生被遺棄的感受。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評價應重激勵他們創新,而不能滿足於一般方法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褒獎要與他們實際付出的一致,使他們感到不愧於接受這些表揚。如果對他們解決一些容易的問題大加贊揚,不但不會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反而使他們缺少征服難題的勇氣。當然,當他們的學習的確提高或有創新時,同樣要給予熱情的肯定,以激發他們的遠大志向,促進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勤奮。這就如同摘一棵樹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能夠到,有的跳腳才能夠到,有的需要踩矮凳子,有的則需要踩高凳子。教師分層鼓勵就是在教給學生跳腳、搬矮凳子、換高凳子。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得分、獲得小紅花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在小學數學的新教材中,有許多地方還設計了可以讓學生自由解答的習題。如「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在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時,不能僅僅局限於「問對與否」,應該對思維有深度的提問予以充分的肯定。用適當的評價激勵學生進行質量較高的思考,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重視數學作業評價的實效性
數學作業評價已經逐漸由百分制改為等級制,其目的主要是淡化甄別的功能和分數的意識。但從具體評價的功能上進行考察,這種變化沒有引起質的改變。教師批改作業,主要目的依舊是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考察學生對基本內容掌握與否,以便及時彌補學生的疏漏。對優秀的作業,主要是採取加貼紅花的方法給予鼓勵。作業內容主要以課本中的基礎知識為主。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上,顯得力度不足。
對於學生的作業,我們應該用更開闊的視野去給予評價。採用動態、靈活的評價方式。即不要把眼光僅僅停留於傳統意義的「對」與「錯」上,要多層次、多維度地看待學生作業。如對學習努力,由於其他原因(如轉學,知識有缺漏)作業完成情況不夠好的,教師也要不吝對其表揚鼓勵。教師要根據其實際情況,賦予適當評語,指出他的優點,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對學生開放性題目的解答,教師尤其要對思維質量高的解題方法給予特別的嘉獎並在全班推薦。
我們還要注意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差異,教師應該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達到規定的標准。因此,教師可以選擇推遲做出判斷的方法。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測驗的答卷或作業不滿意,可以提出申請,重新學習後再解答。教師可以據此對學生進行第二次評價。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了學生的縱向發展。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種「推遲判斷」能讓他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變化、成長和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給學生提供二次評價或延遲判斷是保護學生學習信心和熱情的有效手段。教師必須有這樣一種意識: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不等於放棄教師的引導。教師要善於利用評價來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
總之,從作業中發掘學生不同領域的長處,有利於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有利於學生將優勢智力領域的好品質遷移到數學學習中來。使作業評價更好地發揮激勵、促進作用。此外,教師尤其要重視通過評價從學生作業中了解他們的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分析他們作業中錯誤的成因,並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幫助他們彌補解決問題策略上的不足。
三、重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強調,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的多主體參與的過程,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不能讓學生處於消極的被評價地位,沒有發言權,只聽從教師的評價。因此,在評價時要改變單一的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新體系,使傳統的被評價者——學生及家長也成為共同參與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在平等、民主的互動中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評價中,教師、學生、家長應有所側重,知識組成的評價,主要由教師、學生完成,情感與態度、學習方式由學生、同學、家長、教師共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促使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實踐活動的評價過程,充分利用家長的智力資源以及豐富的信息資源對孩子進行提醒和指導。同時,促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有助於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
正如斯塔弗爾比姆強調的那樣:「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只有讓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內容改革真正走向多元和深層次,才能使教學評價真正獲得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價值。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小學規則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