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戲劇鑒賞論文一篇,3000字
一點分都沒有,這怎麼可能呢?
『貳』 急~~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之戲曲文化的小論文
戲劇是描寫人生的藝術,真實應是它的第一要素,人們常說,藝術是真善美的統一。在我看來,真是戲劇的基礎,是生命;善是這個生命的意義、價值;美使得這個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藝術魅力。
何謂真實?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質的。第一,它能使觀眾信以為真。觀眾明知戲是假的,舞台所演是個虛構的世界,看戲是娛樂,是一種精神遊戲,為什麼又很樂意在心理上接受戲劇的支配,做「介於信與不信之間的有意識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現的人生,能使觀眾產生可以出入於自身經歷的種種聯想,從而加深對人生的體悟。有了這種聯想、體悟,就會獲得雖假猶真的審美愉快。美國劇作家阿瑟·密勒說:「戲劇與任何藝術相比更要求中肯恰當。如果一出戲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這樣的』,那麼,即使它缺點很多,仍不失為好戲。」如果一出戲連可信這一關也過不去,觀眾在看戲過程中不斷產生疑問,就難以進入審美狀態,有時甚至感到智力受了傷害。這樣的戲還談什麼真實呢?第二,戲劇的真實還必須是動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實。在社會科學中,真實可以用理性來直接表達。但在戲劇中,理性隱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實來影響觀眾的。明代作家袁於令說得好:「劇場假而情真。」這個「情真」,先由藝術家體驗到了,他先被自己的體驗所激動,才有可能打動觀眾。而戲劇的情感,是感性狀態的理性,總是包含著是非判斷的。表現美好的情感或邪惡的情感,都是經過了藝術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審美化了的東西,不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所以看莎士比亞的悲劇,不會染上麥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殘忍、奧賽羅的猜疑。戲劇中的真總是要通向善的。現代戲曲在對人性的描寫上,會超脫於過去的價值判斷,其表現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還著力於表現「灰色地帶」,仍然不會泯滅是非善惡,泯滅理性精神。那種不包含是非善惡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娛樂,成不了高尚的娛樂,不是戲劇真正的審美愉快。因而第三,戲劇的真實,還應當是有力量、有力度的。這種力量,源於戲劇的真實、真情,不是細瑣的、卑微的,而是表達了某種「對人類具有普遍意義的旨趣」(黑格爾語),或者如恩格斯說的「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我們不能要求許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這類作品,現代戲曲就沒有脊樑骨了。
真實不同於事實,重要的是心靈的貼近
真實是一種感受,是來自客觀又對於客觀有認識意義的主觀感受。真實不同於事實。歷史學要靠事實,戲劇藝術要靠真實。戲劇所以要寫「事實」(故事)只是為了讓觀眾感受真實,並非為了「事實」本身;而這個「事實」一般也不必是現實中的事實(或稱實事)來支持的。魯迅論諷刺藝術時說:「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所以藝術離不開虛構,允許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寫歷史劇,在歷史事實與藝術虛構之間,藝術家可以自由擺動。擺動的自由,服從於能表現出一種令人信服的「內在的可能性」(萊辛語),並且,它是和藝術家的意圖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的,達到情與理的相互滲透和自由轉換。我們似乎有一種重事實、輕真實的傾向,如所謂重大題材,以為找到了它就可以獲得巨大的真實了,客觀效果常常並非如此,因為受實事的束縛較多,就難以在真實的開掘上獲得充分自由。在過去傳媒不發達的年代,寫時事新聞的戲很有號召力,現在已經不是這種情況了。對於觀眾來說,戲中的「事實」在時間上離我們是近還是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貼近。心靈的貼近對藝術家和觀眾都很重要。而且還應看到,時間距離恰恰是創作上擁有較大自由度的有利條件,京劇《曹操與楊修》、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真實靠正確的形式支撐
黑格爾有句名言:「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全在於他認識到真實,而且把真實放到正確的形式里,供我們觀照,打動我們的情感。」藝術家要傳遞給觀眾的真實,或者說,能被觀眾感受的真實,都是經過形式中介的。藝術家是用形式同觀眾打交道的。所謂「放到正確的形式里」,也可以叫做正確地進行形式化,進行形式創造。聯繫到戲劇,這個形式怎樣才是「正確的」呢?有幾個基本觀點可說。
首先,在戲劇中,形式化就是動作化。從藝術分類學的角度來說,戲劇是動作的藝術。它有兩個基本品質:(一)「動作就是實現了的意志」;(二)「動作在本質上須是引起沖突的」(黑格爾語)。戲劇動作不等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對於後者,必須經過選擇、提煉,被賦予以上兩個品質,才成為戲劇動作。而意志和沖突,產生於過去又直接指向未來,其當下的感性過程就是戲劇情節,就是性格的歷史。因為動作是實現意志、引起沖突的,就會「導致動作和反動作」,就有了戲劇性。我們看戲,覺得「平」、「冷」,覺得「沒戲」,多半是由於缺少真正具有戲劇意義的動作。沒有動作化的真實,不是戲劇的真實。
其次,戲劇動作是有不同形式的。對於演員來說,動作不是單指形體動作(表情、姿態),而是語言、心理、形體的總和。其感性呈現就是角色形象。戲劇所以會有不同的樣式,如話劇、歌劇、芭蕾舞劇、戲曲(要說「劇種」,這才是真正的劇種分類,我們戲曲中的所謂「劇種」,有許多是地方性因素,並不都具備樣式類別的意義),歸根到底,在於動作有不同的形式。話劇的動作是接近生活本來形態的,它的重點是語言,是口語化的台詞。歌劇的重點是歌唱和音樂,舞劇的重點是舞蹈和音樂。歌劇不以舞作為動作形式,舞劇不以歌作為動作形式。而戲曲的動作是一種有歌有舞的綜合形式,通常稱之為唱念做打。不管是哪一種戲劇樣式的動作,包括寫實主義的話劇在內,都是「第二自然」,是人工的自然,都是經過了精心處理的藝術形式。所以,要「把真實放到正確的形式里」時,有個先在的條件,只能「放在」特定戲劇樣式的動作形式里,因而動作化時,有沒有樣式意識,是能否「正確」的一個重要關鍵。觀眾看有些戲曲常要批評它是「話劇加唱」,多半是在整體的形式化中缺乏樣式意識。有明確的樣式意識,是創作上的一種本體自覺。
其三,動作形式既有繼承性也有變易性。以戲曲而言,無論唱念做打,都具有歷史地積累下來的形式技巧,其規范化形態通常叫做程式。形式既然是藝術家和觀眾的特殊關系的體現,因而在形式化過程中,重視劇種的樣式特徵,充分運用固有的程式技巧,是同尊重觀眾的欣賞需要相一致的。然而這種繼承性又是相對的,它會隨時由於表現真實的需要,作出某種幅度的變易。所以形式化不可以簡單地等同於程式化。形式化大於程式化,形式化中可以吸納、融入非程式的因素。說得再大膽一點,在現代戲曲的創造中,形式化乃是程式化和反程式化的多樣統一。現代戲曲的形式化,還包含一個新的任務:要實行形式上的更廣泛的新的綜合。有了這種更廣泛的新綜合,才能在同一種戲劇樣式中,實現演出樣式的多樣化。演出樣式的核心是演員的動作,是動作的樣式特徵,但光有這個核心還不夠,還要有它的外延部分,包括聽覺方面的音樂、音響和視覺方面的化裝、服裝、布景、燈光。另外,還可以在觀演關繫上作特殊的空間處理。有了這些因素的積極而又「正確」的介入,演出樣式才能獲得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而這方面的經驗,戲曲自身較少,要靠借鑒外來經驗,這是戲曲現代化中不能跳開的過程。引進外來經驗,常常會產生不協調,吸納容易消化難呀,卻又不能因噎廢食。藝術上的現代化,有創新和破壞的兩面性,要盡量保護創新,減少破壞。這要靠實踐經驗的積累,培養出一批藝術大家,才能逐漸減少混亂和痛苦。真實的形式化一旦獲得整體性成功,會給觀眾以極大的審美愉悅。到了這兒,真又通向了美。觀眾看戲,既要由真帶來感動,又要由善帶來心靈的凈化、升華,還要由美帶來反復的品味,持久的陶醉。但滿足於感動以至心靈的震撼,還不是戲劇審美經驗的全部,能夠達到朱光潛說的「內容沉沒下去,形式浮現出來」(沉沒不是消失,浮現出來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這時候,才可以說,我們真正是把戲曲當藝術品來欣賞了,才能深入體會戲曲藝術的無窮
『叄』 求一篇戲劇鑒賞的論文3000字左右
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是一部歷經千錘百煉的戲劇經典作品,由上海京劇院改編創演,是至今久演不衰的當家劇目。其中光彩照人的孤膽英雄楊子榮歷經幾代人傳頌,鮮活的英雄形象久駐人們心底。著名譚派文武老生童祥苓在劇中成功地扮演楊子榮而一舉成名,享譽國內海外。他在劇中喬裝改扮土匪胡彪帶著《秘密聯絡圖》隻身打入慣匪坐山雕的魔窟,憑過人的膽識,睿智的機敏,取得匪首們的信任,除夕夜,與戰友里應外合將土匪全殲在威虎廳里。 他在隻身打入匪巢的途中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以充沛的激情,高亢的聲腔,激越的旋律,刀刻斧鑿般地給人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傳唱不衰。記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北濱河公園由市文化局、電視台聯合舉辦「京評幫票友大賽」時,一晚上有五位參賽選手登台演唱此段,各展風采,氣勢奪人。難怪主持人風趣地說:「好傢伙,今晚上一連打了五隻虎!」 這其中的深厚內涵和藝術魅力可見一斑。伴隨著一連串鏗鏘有力的「長錘」,引出了氣勢如虹地前奏。樂曲明快清晰,時而輕重有序,時而緩急有致,裹挾著一段悠揚雄渾的號聲,奏出該劇的主旋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變奏曲。隨後惟妙惟肖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伴奏樂如波斕起伏,層層推進,為英雄出場作足鋪墊。「二黃導板」「穿林海」一出口猶如異峰凸起,先聲奪人。「跨雪原」盡顯含蓄深沉,「氣沖」二字不失委婉細膩。此時觀眾在聆聽演唱時或通過熒屏的展現,或通過鏡頭的搖曳 欣賞到茫茫雪原、密密的林海那壯觀的北國風光,襯托出英雄不懼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概。「霄漢」則唱得響遏行雲,始終在高八度音域里延展,以京劇中特有的「擻音」演唱得干凈利落而不拖泥帶水,展現楊子榮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的英雄情結。每每唱到此處,演員淋漓盡致地發揮必定得到觀眾的「滿堂彩」和雷鳴般的掌聲。接下來在彈撥樂的引導下,伴隨著頓挫有力的鑼鑔聲和恢宏交響樂,改換裝束的楊子榮揚鞭催馬疾駛而出,觀眾眼前為之一亮,英雄形象羽翼豐滿地呈現在台上。矯健的騎馬舞蹈生動地表現英雄馳騁在林海雪原之上,此時有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劇照,那就是楊子榮在舞台上勒馬、上山、等一系列舞蹈動作後,猛然大幅度躍起,右手持鞭,左手後甩並被敞亮的大衣雪白色羊皮里遮蓋,在空中劈叉大跳的同時扭頭回身亮相,造型瀟灑,動作漂亮,再加上楊子榮背後那挺拔的參天青松,強烈的幾縷陽光 穿過密匝匝的林海斜射下來,通過鏡頭的仰拍,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倍增英雄氣概。隨著伴奏樂嘎然而止,只見英雄手一揮,傳來一聲清脆的鞭響,馬的嘶鳴裹挾著鑼響引出一句「回龍」。「抒豪情寄壯志面對群山」拖腔頓挫簡潔,直抒胸臆。「原板」中「願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中的「海」字唱得委婉含蓄,真情流露。「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唱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表現出英雄為了人民為了黨甘願赴湯蹈火的決心。「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中的「恨」字稍有力度連帶著「得」字唱得清新別致,引發出英雄為民剿匪的迫切希望。此句中間的過門及「散板」「迎來春色」後的伴奏交響樂如烘雲托月般地奏出孱孱溪水聲,彷彿將人們帶進春光明媚、流水淙淙的美妙意境,讓人心馳神往。「換人間」則從「人」字開始音調逐級上升,直至歸韻到「間」字時拖長凸起,高亢悠揚,彰顯英雄對美好世界的無限嚮往。後半段的「西皮快板」可謂是聲腔創作者對京劇聲樂一大貢獻,大段唱腔里由「二黃轉西皮」是打破以往的程式化,獨巨匠心的聲腔革新,以節奏緊湊的「西皮快板」表現主人公堅定的剿匪信念。「黨」字拉長但不拖沓,突出黨的重要性。「給我智慧給我膽,千難萬險只等閑,圍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進威虎山。誓把坐山雕,埋葬在山澗,壯志撼山嶽,雄心震深淵。待等到與戰友會師百雞宴,搗匪巢定教它」,這速度極快的68個字似大珠小珠落玉盤,聲聲清脆入耳,字字鏗鏘有力,傳遞著英雄人物內心激盪的情緒,聽來動人心弦。「地覆天翻!」則唱散,節拍自由地拖長,起伏跌宕一氣呵成而達到高潮,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英雄的壯志情懷。這段從童祥苓那慷慨激昂、高低自如的首唱到幾十年後流派紛呈、名家薈萃 的今天,各名家對這段經典唱段都賦予不同的神韻。我品味過當紅楊派老生於魁智的寬厚酣暢、雋永質朴;領略著余派名家耿其昌的委婉細膩、激越悠揚;也欣賞過「海派」著名老生關棟天那清朗高亢、瀟灑飄逸。各自的韻味,不同的神采都使我如醉如痴,百聽不厭,從而領略京劇那博大精深的深刻內涵與無窮魅力。不僅豐富和陶冶了我的文化生活,也增強了弘揚民族藝術,讓國粹薪火相傳的信心。
『肆』 戲劇表演畢業論文怎麼寫
戲劇表演畢業論文,我也是這個專業的,寫的《中國傳統戲劇鬧熱性研究》,當時不太會,幸好師兄給的秦文網,專業的就是不一樣,很快就搞定了
『伍』 跪求!!!戲劇類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你可以去人藝書店找各個戲的導演計劃~裡面有關於舞台燈光的~還有一些外文的參考書~在王府井圖書大廈有賣~
『陸』 黃愛華的中小學戲劇教育實踐與研究
自2003年開始在國內率先從事中小學校戲劇教育實踐與研究,率領戲劇教育研究所成員,在杭州市大關小學建立「杭州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基地」,開展戲劇教育實驗研究。指導大關小學教師多次開設綜合藝術(包括戲劇)和多學科綜合語文課程公開課,開出了浙江省的第一堂綜合藝術課,引起媒體關注。指導大關小學舉辦五屆校園戲劇節,全校師生全員參與。指導大關小學教師寫作學科教學論文20餘篇,多篇在中央教科所「中華教育科研論文教案評優」中獲獎。下學期開始,將借鑒港台模式,指導大關小學老師在三、四、五年級開設戲劇課(興趣班)。主編出版《探索與實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戲劇教育》(林正范校長親自作序,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版),被教育專家稱為「開創了我國在基礎教育中開展非專業戲劇教育實驗研究的先河」,在海內外獲得廣泛好評。2009年11月榮獲「第五屆中國教育學會獎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杭州市第16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學校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實踐構想》一文,開創性地提出學科性戲劇教育、滲透性戲劇教育、活動性戲劇教育三種中小學戲劇教育實踐模式,在中國教育學會第22次全國學術年會論文徵集和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排名第三)。
『柒』 :+淺析戲劇藝術對文化內涵的影響論文2000,請舉例說明。
可以幫忙
『捌』 寫一篇關於戲劇的論文 1500字 自選角度
如果樓主覺得多,可以自己刪。
戲劇起源
關於戲劇起源,有九種說法。在此,我們只詳細討論各種關於戲劇起源的歌舞說的觀點。
歌舞說,此說又可析為三種:
(1)宮廷樂舞說,清代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雲:「梁時大雲之樂,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變化之事,優伶實始於此。」劉始培在《原戲》中根據古代樂舞多有妝扮人物之事實,認為「戲曲者,導源於古代樂舞者也……則固與後世戲曲相近者也。」常任俠在《在國原始的音樂舞蹈與戲劇》中,較為系統的考察了原始音樂舞蹈的戲劇因素後認為「原始社會中的簡單的音樂舞蹈,便是後來做成完美戲劇的前軀」。周貽白的《中國戲劇史長編》將中國戲劇的最早源頭溯至「周秦的樂舞」。
(2)上古歌舞說,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開篇首句雲:「中國戲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時代的歌舞。」我們知道一切藝術起源於勞動,中國的歌舞也不例外。《書經.舜典》上說:「予擊石附石,百獸率舞。」所謂百獸率舞,並不是像後來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樣,說是在聖人當世連百獸都來朝拜舞蹈了,這種舞是用石相擊或用手擊石來打出節秦的,那時連鼓也沒有,可見是很原始的。到後來才有了鼓,所謂「鼓之舞之,」這就進一步了。這種舞可能是出去打獵以前的一種原始宗教儀式,也可能是打獵回來之後的一種慶祝儀式,《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說:「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這是戰國時代關於古代樂舞的一種傳說。可以透過這段歌舞的描寫看出一幅原始獵人在山林中打獵的景象:「一面呼嘯,一面打著、各種陶器、石器發響去恐嚇野獸,於是野獸們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終於落網了,這位原始時代的藝術家「質」(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當時全體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實際來創造了狩獵舞,這時所謂的「百獸」實際是人披獸皮而「舞」的場景,不過是對於狩獵生活的愉快和興奮的回憶罷了。當然,這時的場景都是已經藝術化了,音樂、舞蹈都是已經節奏化了的,這種舞蹈帶著濃厚的儀式性,它是響氏族的保護神或始祖祈禱,以求這次出去打獵獲得豐收,或者是打獵回來為了酬謝神祗而舉行的。但不管它是什麼儀式,也不管它披著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實際意義,乃是一種對於勞動的演習、鍛煉,這不光是鍛煉了獵人們的熟練程度,而且也培養了年輕的獵人,《書經.舜典》中有命夔「典樂教胄子」的記載。「胄子」的註解是貴族子弟,但原始社會沒有貴族,恐怕就是年輕武士了,用樂舞去教年輕武士,不是鍛煉他們又是什麼呢?因為它的內容就是原始人狩獵動作的模仿。
既然是模仿勞動的動作,這也就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表演了。
原始的舞蹈總是和歌相伴的,他們決不是悶聲不響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歡呼歌唱。《呂氏春秋.古樂》篇中還說:「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闋。」略可想見當時的情形。 在原始社會,歌舞不止狩獵舞一種,還有戰爭舞,它的性質和狩獵舞是差不多的,到了進入農耕時代,又產生了一系列有關農事的祭典,如「蠟」如「雩」。蠟是在年終時,為了酬謝與農事有關的八位神靈而舉行的。在這一天,公社的成員是盡情歡樂、開懷暢飲、唱歌跳舞的。這種風氣一直遺留到春秋時代。《孔子家語.觀鄉》說:「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孔子曰: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勞動農民一年辛苦後的歡樂。
相傳「蠟」是伊耆氏所首創,一說伊耆氏就是神農氏足見這是與農業發達時期密切相連的風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禮.春官》「宗伯」下記載:「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周記》的記載雖然是奴隸社會的事,但顯然是原始時代的遺留下來的風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許多節日也舉行舞蹈。例如男女相愛,也有一個節日,大家會合在一起來唱歌跳舞。這個節日在漢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據說就叫做「萬舞」現在西南少數民族的所謂「跳月」「搖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這種節日遺留下來的形態。
原始歌舞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隸社會,有了階級,在藝術上的情況也就起了變化,這時祭祀儀式已經不復是全民性的節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隸主貴族所專有的了,第一個把天下傳給自己兒子的禹,當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之後,立刻「命皋陶作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見《呂氏春秋.古樂》這里的樂舞已經開始失去全民的意義,而成為誇耀個人功績的手段了,禹的兒子啟也學習他這一手,用歌舞來誇耀,並裝點自己的威嚴。據傳說他三次上天,從天上偷來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舉行表演。從此以後,奴隸主貴族們便把本是屬於全民的歌舞拿來歌頌自己的功德,《呂氏春秋.古樂》篇中還說:「湯乃命伊尹作為《大護》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見其善」。而《大武》之舞卻又是歌頌周武王和周公滅商及平定奴隸叛亂的武功的,這是所謂「武舞」它是手執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還有歌頌周朝統治者治國如何有秩序、如何天下太平的《韶舞》,這就是稱為「文舞」。
現從《史記.樂書》中引一段關於《大武》之舞的記載如下:賓牟賈侍坐於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子曰:「……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狹。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分夾 而進,事蚤濟也,久立於綴,以待諸侯之志也。」從這段對於《大武》之舞的解釋來看,他包涵著一段故事的內容,舞雖不足以表現它的內容,但演故事的傾向卻也存在了。
(3)西域歌舞說,陳村、霍旭初《論西域歌舞戲》中指出:漢唐間,隨東西方交通之開拓、經濟文化交流之頻繁,西域文化藝術的一支——歌舞戲,逐步傳入中原,成為我國戲劇的重要源流之一。無論漢代的百戲,唐代的樂舞,西域成分都占相當比重,尤其在唐代,戲劇的因素滲入樂舞之中,西域歌舞戲與中原傳統戲劇的融合,不僅出現了唐代興盛的歌舞戲品種,並對後世的戲劇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我國學者任半塘先生指出:唐代歌舞戲「縱面承接漢晉南北朝之淵源,橫面彩納西域歌舞戲之情調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許地山先生就闡述了六朝時候西域諸如龜茲,康國等及伊斯蘭或印度樂舞的東來,有「雜戲」也進入中土的見解。
關於唐代歌舞戲,《舊唐書.音樂志》載:歌舞戲有大面、撥頭、踏搖娘、窟壘子等戲。任半塘先生認為凡唐人「俳優歌舞雜奏」皆為歌舞戲。他在《唐戲弄》第二章《歌舞戲總》中還指出:「一旦內容有故,或技藝涉說白,雖記載簡略,表現模糊。亦非認為歌舞戲不可。」屬西域歌舞戲者,《舊唐書》中僅舉「撥、頭」一戲,曰「撥頭出西域,胡人為猛獸所噬,其子求獸殺之,為此舞以象之也。」任半塘考歌舞戲,涉受西域影響的戲劇很多,明確指出為西域歌舞戲「劇錄」者有「西涼伎」、「蘇莫遮」、「舍利弗」等,屬「戲體」者有「缽頭」、「弄婆羅門」等。「蘇莫遮」是西域歌舞戲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目,對蘇莫遮的記載,以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四十一為詳細: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雲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像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以泥水沾瀝行人,或持索搭鉤,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雲:常以此法禳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也。」蘇莫遮,又稱潑寒胡戲,從文獻上看,蘇莫遮在中原,大都是供統治者娛樂的,自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到唐玄宗開元元看130多年,常列為宮廷內玩賞的節目,這自然要經過無數次的改造,並隨政治風雲而變易。
在這里敘述了歌舞說的觀點,希望關於戲劇起源有更多的人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