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師常用朱熹的詩句「————————」教育我們,要寫好作文,就必須不斷讀書加強積累。怎麼做u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設問:這「半畝方塘」為什麼這么清澈呢?並自答:因為有這源頭活水不斷地補充進來,才使得它這么清澈。
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與讀書融合了。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朱熹用這兩句詩來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現源頭活水,汲取源頭活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⑵ 朱熹的學前教育思想
鑒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先入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動,能激發興趣;以《須知》、《學規》的形式培養兒童道德行為習慣。
(2)朱熹的小學教育思想擴展閱讀: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
朱熹認為15歲以後大學教育,其任務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再「加光飾」,把他們培養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認為,與重在「教事」的小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對於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鮮的內容。
⑶ 朱熹把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其中小學以什麼為主
朱熹認為,八歲至十五歲是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學內容是「學其事」,即須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對倫常禮教教給兒童,進而教他們詩、書、禮、樂之文,使兒童在日常生活上,具體行事上,熟悉倫理綱常,達到存養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⑷ 朱熹小學教育實踐的歷史背景
朱熹是南宋最富盛名的大教育家,他長期從事教育活動,並精心編撰了多種教材,其中,蒙學教材的編寫便是其教育實踐活動的表現之一
⑸ 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哪裡
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
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
源縣)人,南宋時期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朱熹出身於書香門第,父朱松進士出身,曾師從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的再
傳弟子羅從彥。朱熹天資聰穎,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與理學啟蒙,奠定了學術和思
想基礎。18歲「舉建州鄉貢」,次年考中進士,被授泉州同安縣主簿,開始其政
治與教育生涯。然而仕途坎坷,50歲時才被任命為偏僻之地南康軍知軍,以後又
曾一度做過浙東、漳州、潭州等處地方官,晚年受宰相趙汝愚推薦,為煥章閣等
制兼侍講,遭讒言,僅40餘日即被解職,結束其政治活動。
朱熹一生熱衷於教育事業,從政僅14年,而專門從事教育活動時間達40年之
久。即使在為官期間,他也重視文教、銳意辦學,未曾間斷教育工作,如為南康
知軍時,修復白鹿洞書院,並在其中講學,制訂學規,對後世影響很大;為潭州
知州時,倡導州學、縣學,親自主持修復嶽麓書院,處理政務之餘,仍教誨諸生
不倦。
朱熹曾師事二程的三傳弟子李侗,他的理學思想直接繼承了二程(特別是程
頤)的學術思想,同時吸收了周敦頤、張載的主張,成為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
者。朱熹的教育理論是其理學思想體系的一部分。
朱熹著作頗豐,主要有《詩集傳》、《四書集注》、《周易本義》、《近思
錄》等,後人編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等。他的兒童教育思
想除散見於一些詩文中,還見之於他為兒童編寫的教材《小學》與《童蒙須知》
中。
一、重視蒙養教育
朱熹依據古代的教育經驗,把整個學校教育的過程劃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個階
段,其中8~15歲為小學教育段,即蒙養教育段;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段。他認為
這是兩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階段,小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大學教育則
是小學教育的擴充和深化。
朱熹特別重視蒙養階段的基礎教育作用,他說:「古人之學,因以致知為
先,然其始也,必養之於小學。」(張伯行:《小學集解·小學輯說》,叢書集成
初編本,第2頁)又說:「古人由小學而進於大學,其於灑掃、應對、進退之間,
持守堅定,涵養純熟,固已久矣。大學之序,特因小學已成之功。」由此他認為
如果兒童在幼時「不習之於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為大學之基
本。」同時他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教學的要求出發,指出只有使兒童「講而習之
於幼稚之時」,才能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扞格不勝之患也」(張伯
行:《小學集解·小學書題》,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頁),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為了說明蒙養教育的重要性,他還把小學階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為「打坯模」階
段,他說:「古者,小學已自暗養成了,到長來,已自有聖賢坯模,只就上面加
光飾。」(黎靖德:《朱子語類》卷7,中華書局1986年自版,第125頁。)並指
出倘若自幼失了小學,或坯模沒打好,大了要補填就十分困難,他說:「而今自
小失了,要被填,實是難。」總之,在他看來,蒙養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必須
抓緊抓好。
二、要求慎擇師友
由於幼兒模仿性強,是非辨別能力弱,周圍的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習
與正則正,習與邪則邪。」因此朱熹也與古代許多教育家一樣,強調在幼兒教育
中應注意慎擇師友。
朱熹認為,對於普通的士大夫家庭,慎擇幼兒的教師應自慎擇乳母開始。因
為乳母與嬰幼兒接觸的時間較長,對嬰幼兒的影響也較大,作為嬰幼兒的最初教
育者,「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如何選擇乳母呢?朱熹提出的條件是:必選求
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為子師。這是對乳母的要求,實質上亦是朱熹
期望兒童所應具有的品行。
兒童稍長,除須慎擇教師外,還應開始注意培養兒童辨別是非、交遊益友的
能力。朱熹曾在《與長子受之》這封家信中教育兒子:「交遊之間,尤當審擇,
雖是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至於如何決定交遊的親疏,他指出:「大凡敦
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諛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
也。」「益友」應近之,「損友」則應遠之。
普通人家的子弟要善擇師友,對太子、皇孫來說,師友的選擇就更為重要。
作為晚年曾做過煥章閣等制並兼皇帝的老師的朱熹,對這個問題十分重視,他
說:「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輔翼之不可不謹。」至於皇孫,由於其「德性未
定」、「聞見未廣」,則「保養之具,尤不可不嚴。」針對當時皇太子、皇孫師
友選擇不當的情形,他大膽地指出太子、皇孫左右的宮僚之選,不僅罕有稱其職
者,而且多有「邪佞、儇薄、闒冗、庸妄之輩」(朱熹:《戊申封事》,《晦庵
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本,卷11。)廁身其間。認為如此疏略「輔養之
具」的擇取,「是猶家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而委之衢路之側,盜賊之沖也,
豈不危哉!」(朱熹:《己酉擬上封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
本,卷12。)同時勸告統治者,應效仿古之聖王教世子法,選拔端方正直,道術
博聞之士為太子師友,並盛贊賈誼在《保傅傳》中所說的話:「太子之善,在於
早諭教與選左右,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為天下的至理
明言,「萬世不可易之定論。」
三、強調學「眼前事」
朱熹認為:「聖賢之學,雖不可以淺意量,然學之者,必自其近而易者
始。」(張伯行集解:《續近思錄》叢書集成初編本,卷2,第46頁。)同時他還
說:「據某看,學問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無深遠幽妙。」因此他規定小
學的主要任務應當是「學其事」,學習眼前日用的事。他指出:「小學之事,知
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具體言之,它包括「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
數之文」和「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這樣一些內容。朱熹認為兒童學習這類
「眼前事」不僅符合兒童認識的發展水平,而且能夠為大學「學其理」打下基
礎,因為「理在其中」,事事物物之中都存有一個理,「學之大小,固有不同,
然其為道,則一而已。」(張伯行:《小學集解·小學輯說》,叢書集成初編本,
第5頁。)
為使兒童「眼前之事」的學習有章可循,朱熹親自為兒童編寫了《小學》與
《童蒙須知》兩部教材。《小學》系將古代童蒙讀物加以選擇、擴充,加上古今
聖賢名流的嘉言善行匯集成書,全書共分內外兩篇,內篇有四:《立教》、《明
倫》、《敬身》、《稽古》;外篇有二:《嘉言》、《善行》。《小學》一書對
後世所產生的影響極其深遠,其地位相當於《四書》,吾敬信如神明,自汝孩
提,便令講習,望於此有得,他書雖不治,無憾也。我生平長處,在信此數書,
汝當繼我長處,篤行而好之也。「(張伯行:《小學集解·小學輯說》,叢書集成
初編本,第5頁。)《童蒙須知》則是朱熹為兒童制定的學習」眼前事「的具體標
准與要求。它依童蒙習學之序,」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
潔,「凡盥面,必以巾帨遮護衣服,卷束兩袖,勿令有所濕。凡就勞役,必去上
籠衣服,只著短便,愛護勿使損污。」又規定「凡百器用,皆當嚴肅整齊,頓放
有常處(朱熹:《童蒙須知》,《蒙學須知》(傳統啟蒙教育資料),山西教育
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頁)」等等,雖然比較瑣屑,但卻也有不少合理成分。
朱熹強調學習「眼前事」,注重道德行為操作的訓練,要求兒童的學習由淺
入深,自近及遠,這不僅符合兒童認識發展與道德形成的規律,易為兒童掌握,
而且也有助於自幼兒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習慣,養成踐履篤實的作風。古語說:
一室不能掃,何以掃天下?小節不拘,大德怎成?注重「眼前事」的學習,也就
是要求從小事、身邊事做起,至今這仍是兒童品德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四、提倡正面教育為主
朱熹在教育工作中一貫重視和提倡以正面教育為主,他曾說:「嘗謂學校之
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義之不足以悅其心。夫理義之不足以悅其心,而區
區於法制之末以防之,……亦必不勝矣。」又說:「苟知其理之當然,而責其身
以必然,則夫規矩禁防之具,豈待他人設之而後有持循哉?」尤其是對兒童教育
他更為強調多積極誘導,少消極限制,要求「多說那恭敬處,少說那防禁處。
(張伯行:《小學集解·小學輯說》,叢書集成初編本,第4頁。)」因此在他編
寫的《小學》一書中,他非常重視榜樣的教育作用,收錄了大量古今聖賢的「嘉
言懿行」,供兒童模仿學習,力求使兒童能從中「學到做人的樣子」。同時在他
編寫的《童蒙須知》中,對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的規定也主要著眼於進行正面的
具體的指導,如他教育兒童「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領,結兩衽、紐帶,不可令
有缺落。(朱熹《童蒙須知》,《蒙學須知》(傳統啟蒙教育資料),山西教育
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頁。)」「凡寫文字,須高執墨錠,端正研磨,勿使墨汁
污手(朱熹:《童蒙須知》,《蒙學須知》(傳統啟蒙教育資料),山西教育出
版社1991年自動,第23頁。)」等等。
根據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朱熹還對教師提出指導、示範和適時啟發的要
求,他說:「指引者,師之功也。」又說;「師友之功,但能示之於始,而正之
於終爾。(黎靖德:《朱子語類》,卷8,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46頁。)」並
把教師對學生的適時啟發比喻為「時雨之化」,認為「譬如種植之物,人力隨分
已加。但正當那時節,欲發生未發生之際,卻欠了些子雨,忽然得這些子雨來,
生意豈可御也。(《朱子全書·論語六》,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卷15。)」
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是他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
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直觀理解,包含了不少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在古代學前教
育理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⑹ 朱熹是怎樣論述「小學」和「大學」教育的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他是一個理學家,繼承了程頤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並有極大發展,成為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關於教學內容的主張,是把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他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這個分段,是以年齡和智力發展為準的。因此在學習內容和培養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兩個階段對於人的成長,分別有其意義和作用,然後又是有機聯系的。
朱熹認為,八歲至十五歲是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學內容是「學其事」,即須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對倫常禮教教給兒童,進而教他們詩、書、禮、樂之文,使兒童在日常生活上,具體行事上,熟悉倫理綱常,達到存養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他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兒童通過「學其事」而知其然並養成習慣,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格。
朱熹非常重視「小學」階段教育,他曾專門編著《小學》作為這個階段的教材。《小學》把古人賢人的「嘉言懿行」匯集起來,分為內外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以立教、明倫、敬身、稽古為綱,以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心術、感化、衣服、飲食為目,引用許多格言故事,具體形象給學生舉出榜樣,使學生即讀,即教,即知,即行,通過行動,學習榜樣,達到「習與智長,化與心成」
「大學」階段,是十五歲以後,他說:「及其十又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在此期間則要「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就是要在小學「學其事」的基礎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使其「明明德」,最後達到「止於至善」的目的。正因為大學階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為此規劃了教學內容和學習步驟,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作為「大學」的基本教材,並親自用理學觀點,對於各書進行重新解釋,對於封建社會後期官學教育,產生深遠影響。「四書」經他的提倡,成為「大學」的基礎讀物,只有學完「四書」,才可以再讀「五經」,其地位和作用甚至超過了「五經」,對於鞏固封建統治,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⑺ 作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朱熹,應該怎麼寫,要寫為什麼喜歡他,他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300字,謝謝
就我個人而言不喜歡朱熹這個人,說句不好聽儒家被徹底定位保守封閉的思想就是從他開始的,可以說他是一個轉折點,從他之後中華就不在是世界強國了,各種思想和發明都被遏制;
下邊是我找的關於他的資料改改就可以當作文了;
朱熹的長期從事講學活動,精心編撰了《四書集注》等多種教材,培養了眾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論述「小學」和「大學」教育,二是關於「朱子讀書法」。
論述教育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朱熹認為8~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鑒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先入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動,能激發興趣;以《須知》、《學規》的形式培養兒童道德行為習慣。朱熹認為15歲以後大學教育,其任務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再「加光飾」,把他們培養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認為,與重在「教事」的小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對於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鮮的內容。
朱子讀書法
「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
朱熹 題贈門人彥忠彥孝詩冊 冊頁
是由朱熹的弟子對朱熹讀書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漸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讀書應該按照一定次序,前後不要顛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謹守之」;三是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熟讀精思即是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虛心涵泳中的「虛心」,是指讀書時要反復咀嚼,細心玩味。切己體察強調讀書必須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著緊用力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讀書必須抓緊時間,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二是必須精神抖擻,勇猛奮發,反對鬆鬆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強調讀書必須精神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志向,並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守。「朱子讀書法」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我國古代對於讀書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內容,值得我們借鑒。
他的理論,被明代聖賢王守仁等心學家所反對。他們認為人有欲是應該的,而欲應在「理」之中,「存天理,滅人慾」應為 存致善(致良知)。
個人著作
《周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四書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楚辭集注辨正》《韓文考異》《參同契考異》《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閡人輯錄的《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
朱子畫像(12張)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朱熹雖然認為「天理為義,人慾為利」,但並不一概反對功利,他的基本態度與孔子一樣,是重義輕利,以公利至上,希望人們要「見利思義」,甚至「捨身取義」。並且發揮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倫」稱作「明義理以修其身」繼而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說:「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19] 他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那種籠統地無限制地倡導無欲的思想,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更反對揮霍無度,窮奢極欲。
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佛教、黃老之術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最後成就於儒學。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間萬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數的,他認為逢事在人為,沒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這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難得的。他的詩詞文學作品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他的學說,不僅成為中國的國學,而且從十四世紀開始,就已經相繼流傳於日本、朝鮮等東南亞諸國。朝鮮李氏王朝非常推崇朱子學說,而日本從德川幕府時代起,就以朱熹的學說為官學了。他的學說對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發展影響很大,以至後來的康熙皇帝都稱朱熹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你隨便抄幾段就夠了,這貨在我看來就是中華之罪人
⑻ 朱熹兒童教育思想對當今學前教育有什麼啟示
一、 關於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視教育對於改變人性的重要作用。他從「理」一元論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出發來解釋人性論,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義、禮、智」封建道德規范的觀點。他說:「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稟,故謂之性」。
與關於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聯,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他說:「古之聖王,設為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氣質之偏,物慾之蔽,以復其性,以盡其倫而後已焉。」在朱熹看來,要克服「氣質之偏」,革盡「物慾之蔽」,以恢復具有的善性,就必須「盡人倫」。所以,他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庠、序、學、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也明確把上述五倫列為「教之目」,置於首位,指出「學者學此而已」。
從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的思、想出發,朱熹嚴厲抨擊了當時以科舉為目的的學校教育。
他認為:「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然而,當時的學校教育卻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於書,不越乎記誦、訓詁、文詞之間,以釣聲名,干利祿而已」,完全違背了「先王之學以明人倫為本」的本意。他尖銳地指出:這樣的學校,其名「雖或不異乎先王之時,然其師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學,則皆忘本逐末,懷利去義,而無復先王之意,以故學校之名雖在,而其實不舉,其效至於風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舉,整頓學校。朱熹針對當時學校教育忽視倫理道德教育,誘使學生「懷利去義」,爭名逐利的現實,以及為了改變「風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狀況,重新申述和強調「明人倫」的思想,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他對當時學校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批評也是切中時弊的。
二、論「小學」和「大學」教育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分別提出了兩者不同的任務、內容和方法。
8歲至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朱熹十分重視這個階段的教育,認為小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他說:「古者小學已自養得小兒子這里定,已自是聖賢坯璞了」。同時指出,「蒙養弗端,長益浮靡」,若兒童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就會做出違背倫理綱常的事,再要彌補,就極為困難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補填,實是難。」因而,他認為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必須抓緊,抓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以下三點。首先,主張先入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來,小學兒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種思想的影響,而一旦接受了某種「異端邪說」,再教以儒家的倫理道德就會遇到抵觸。因而,必須先入為主,及早進行教育,「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使其習與知長,化與心成,而無扦格不勝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動,能激發興趣。朱熹接受程頤等前輩學者的思想,認為在對小學兒童進行教育時,應力求形象、生動,以激發其興趣,使之樂於接受。在此思想指導下,他廣泛地從經傳史籍以及其他論著中採集有關忠君、孝宗、事長、守節、治家等內容的格言、訓誡詩、故事等,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教育用書,廣為流傳,產生了重要影響。再次,首創以《須知》、《學則》的形式來培養兒童道德行為習慣。兒童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從不自覺到逐步自覺的過程。
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大學教育是在「小學已成之功」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與小學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學教育任務也與小學教育不同。小學教育是培養「聖賢坯璞」,大學教育則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加光飾」,再進一步精雕細刻,把他們培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他寫道:「國家建立學校之官,遍於郡國,蓋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在大學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其中兩點值得注意:
其一,重視自學。他曾對學生說:「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隻是做得個引路底人,做得個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在教師指導下重視學生的自學與研究,確是大學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方法。
其二,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門戶之見,進行不同學術觀點之間交流的做法,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談。
朱熹認為,盡管小學和大學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教育階段,具體的任務、內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這兩個階段又是有內在聯系的,它們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因教育對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階段的劃分,並不是像「薰蕕冰炭」那樣截然對立。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反映了人才培養的某些客觀規律,為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增添了新鮮內容。
三、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學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朱熹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主張將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說:「德行之於人大矣……土誠知用力於此,則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國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為先」。就是說,德行對人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修身,而且還可以推而廣之去治人、治國。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於優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單純追求知識,人就會像離群的「游騎」,迷失方向,而找不到歸宿。
朱熹關於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立志
朱熹認為,志是心之所向,對人的成長至為重要。
因此,他要求學者首先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問為學功夫,以何為先?曰:亦不過如前所說,專在人自立志。」人有了遠大的志向,就有了前進的目標,能「一味向前,何患不進」。如果不立志,則目標不明確,前進就沒有動力,「直是無著力處」,他說:「所謂志者,不是將意氣去蓋他人,只是直截要學堯、舜。」又說:「學者大要立志,才學便要做聖人,是也。」
(二)居敬
朱熹強調「居敬」。
他說:「敬字工夫,乃聖門第一義,徹頭徹尾,不可頃刻間斷。」還說:「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為大學者不由乎此,亦無以開發聰明,進德修業,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見,「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
(三)存養
所謂「存養」就是「存心養性」的簡稱。
朱熹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善性,但同時又有氣質之偏和物慾之蔽。因此,需要用「存養」的功夫,來發揚善性,發明本心。他說:「如今要下工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從另一方面來說,「存養」又是為了不使本心喪失。「聖賢干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無主宰。」同時,從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來說,「存養」是為了收斂人心,將其安頓在義理上。
(四)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檢察。「省察」即是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的意思。朱熹認為一個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養,就應當「無時不省察」。在他看來「凡人之心,不存則亡,而無不存不亡之時。故一息之傾,不加提省之力,則淪於亡而不自覺。天下之事,不是則非,而無不是不非之處。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則陷於惡而不自知。」因此,為了使人心不「淪於亡」,做事不「陷於惡」,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這一見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強調防微杜漸,同時又重視糾失於後。
(五)力行
朱熹十分重視「力行」。
「夫學問豈以他求,不過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聖賢教人,必以窮理為先,而力行以終之。」他所說的「力行」,是要求將學到的倫理道德知識付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道德行為。朱熹的這些見解,已經觸及到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動,道德行動接受道德認識的指導,並檢驗道德認識的正確與否等這樣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問題。
朱熹的上述見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帶規律性的東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鑒之處。
總之,朱熹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繼孔丘之後的又一個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大大地豐富和充實了我國古代教育寶庫,對於我國封建社會後期教育的發展曾產生過重大影響。因此,認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不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點,而且也有助於了解元、明、清時期教育的發展。
⑼ 簡述朱熹的兒童教育觀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
朱熹認為8~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鑒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
他對我國古代長期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與理論,做了一番歸納、整理、總結、改造工夫,使之系統化了。其中很多是發人深思的見解,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遺產。
(9)朱熹的小學教育思想擴展閱讀:
朱熹闡述「格物致知」時說:「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
「天地中間,上是天,下是地,中間有許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獸,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個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謂格物,便是要就這形而下之器,窮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認為對天文、地理、生物、農業、氣象等萬事萬物都應該研究。
朱熹重視觀察實證:「歷法恐亦只可略說大概規模,蓋欲其詳,即須仰觀俯察乃可驗。今無其器,殆亦難盡究也。」 提出要更好地研究歷法,需要有好的觀測儀器進行觀察、檢驗。朱熹曾詳細地描述了自己設想的一種可以使人進入其中觀看天象的龐大的渾天儀——「假天儀」。
他設想設計一個球體類似天球,球體內部標上星辰位置,人進進球體內部,隨著球體的轉動人可以隨之觀察星辰。「極星出地之度,趙君雲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卻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說尤可疑,豈非天旋地轉,閩浙卻是天地之中也耶?」
朱熹用渾儀觀測過北極星的位置與地面所構成的夾角,並試圖通過比較各地北極星的高度及其與地中嶽台的關系以證明大地的運動,表明了他通過對照比較各地不同的觀測數據而進行懷疑思考的科學精神。
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含有藝術美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