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幼兒教育小學化表現形式有哪些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 目前,一些幼兒園不顧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以課堂知識的講授代替活動與游戲。這種教學方式主導下的幼兒教育通常是只重視知識學習的灌輸式教育,教師講、幼兒聽;教師做、幼兒看;教師領讀、幼兒復讀等死記硬背的傳統授課與學習方式成為幼兒園教學常態。 在教學後,教師常常布置大量單調、枯燥的作業。幼兒教育小學化在評價幼兒時標準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考核幼兒學會了什麼,學會了多少,把幼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多少作為評價幼兒教育質量的惟一標准,實質即是重視結果、輕視過程。 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幼兒教師不關心幼兒如何學習,不了解幼兒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不清楚幼兒發現探索時的樂趣、遇到困難時的迷茫、嘗試活動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據幼兒的實際進行評價,完全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研究表明, 幼兒教育小學化完全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律和宗旨,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懷有一種新奇感,都想動,都想玩。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在游戲玩耍中得到知識,在游戲玩耍中進入人生。幼兒正處於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過早、過多地進行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的產生。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學習過於吃力,幼兒必然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抑制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削弱了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兒童在幼兒階段,如果過多地學習了一些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會使這些兒童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學習習慣。當他們進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況,易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急躁,甚至厭學等情況。 三、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教育部門應充分發揮其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通過媒體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准,懂得成功的幼兒園並不在於向幼兒傳授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自立能力和奮發向上精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建立幼兒教師准入制度,從源頭上嚴把幼兒教師關。 對現有幼兒教師,要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並將幼兒教師的培訓納入當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劃。 進一步加大教育部門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教育部門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部門的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對幼兒園評價的取向。在幼兒教師評比和職稱評定中,必須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要強化評估年審機制,在幼兒園年度評估審驗時,調整對幼兒園的考核評價標准,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的幼兒園實施誡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對整改達不到要求的,應取消其辦園資格。依法實行幼兒園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加強對幼兒園教學用書、幼兒輔助讀物和玩教具的管理。加強對幼兒園教育實驗和科研活動的管理與指導。禁止在幼兒園從事違背教育規律的實驗和活動,如幼兒園不能任意增設英語、寫字、珠心算等課程,不能隨意命名為「雙語幼兒園」等。 總之,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已迫在眉睫,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不應該讓功利、利益侵蝕本來就很脆弱的幼兒教育,應當像義務教育一樣重視幼兒教育,尊重教育規律,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❷ 如何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
武鄉縣機關幼兒園 魏淑紅 【摘要】幼兒園教育日益小學化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無論是大中型城市,還是像武鄉縣這樣的全國貧困縣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一問題,本文結合武鄉縣實際情況,運用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園教育內容等專業知識,以及分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等方面進行論述。【關鍵詞】防止 糾正 幼兒園... 小學化【正文】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教育部門、家長、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具體體現 (一)幼升小時的入學考試即應試教育成誘因 新聞報道,某小學在「幼升小」入學考試中,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這種應試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已逐步影響到幼小單純的幼兒。 (二)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焦慮 有部分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無論從辦學形式還是內容都注重知識的傳授。很多大班或學前班只重視周期性短、能突顯孩子的外顯行為,而輕視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二)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三)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三、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思考及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學習學前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長應首先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科學的、現代化的兒童觀。應重視對兒童良好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二)應試教育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數論高低的應試教育,才能把幼兒從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潛力,讓他們在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幼兒為中心進行施教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❸ 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一些對策和建議有哪些
引導員可根據觀察孩子的需要,先用優美而正確的教育提示,一鼓勵幼兒自己去嘗試。讓幼兒親自去操作,並經由記錄、觀察來實際了解幼兒學習的過程、並適時給予引發或誘導。因此引導員也可以是「幼兒學習反應」和學習環境及教具之間的設計人。 在蒙氏教具設計上,除了自然、整齊、美觀外,最大特點是具有邏輯性的思考誘導,以及能讓兒童自我發現錯誤和自己能改正錯誤,避免教師的說教和糾正,能使幼兒願意去嘗試操作,才能建立他們獨立工作的信心。 蒙氏對嬰幼兒教育特別強調的兩個觀念:一是尊重他們的差異和需要;另一是不打斷他們的學習情緒,以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持續能力。 蒙氏教學的具體內容為: 日常生活教育: 1. 自己操作生活用具,如:拿奶瓶、小湯勺、玩具等; 2. 照顧自己,如:洗手、洗臉、穿衣等; 3. 愛護環境,如:澆水、掃地、開窗、關門等; 4. 實際操作,如:穿珠、倒水等小肌肉的手眼協調動作; 5. 禮節,如小聲說話、請安、一起吃飯的習性培養。 日常生活練習,一面訓練兒童肢體活動和刺激神經的協調發展;另一面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自信和次序觀念,漸次展開家庭和社會活動的奠基。 感官教育感官教育是認知乃至辨異的開始及培養智力的基礎。利用各種精美的教具,把握各項官能的敏感期,由淺入深,先讓孩子由耳聰目明,由概略到精確地逐漸啟發幼兒知性智力的門穴,並培養他們認真、精確敏銳的認知、辨異和比較分析等習性。 感官訓練也是數學教育的預備教育。 數學教育由感官的訓練,進一步讓孩子借實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觸,從「量」的實際體驗,到「數」的抽象認識。自少到多,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決不能讓孩子感到繁和難,否則會使他們厭惡數學、害怕數學。 語言教育這是幼兒時期要特別重視的問題。父母和老師應該用清晰的語言,正確的語句說話給嬰幼兒聽,並且要以講故事、唱兒歌、物品認識等方式,誘發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表達方法,增進其和旁人溝通的意願和信心。同時在感官訓練和數學教育中建立的書、畫基礎上,指導孩子進行書寫的練習。 音樂和藝術除經常讓幼兒接觸各種優美的聽、視、觸覺的環境,以增進其知性智能外,並應在活動中激發幼兒,以他們所知道的技巧來表達他們的美感,學會溝通群體的情緒,培養其才藝,陶冶其性情。 自然科學以簡單而實際的教材,把握幼兒的好奇,發展其對大自然認知的領域和深度,進而培養他們喜愛觀察、辨別的興趣和分類歸納乃至探索究竟的方法和精神。 運動 1. 室內:走路、坐、操作教具等; 2. 室外:滑梯、平衡木、跳、跑、沙箱等。 運動是要幫助幼兒在心理、生理成長各階段的平衡,以及獨立與信心的平行發展,並以各種游戲或團體活動給孩子提供思考、創造和表達的機會,也使幼兒獨立、自信而進取地進入團體行動和社會活動的生活領域。 以上的各類教學的目的,是經蒙氏多年研究、修正所訂立的,從幼兒的生活中,自然地培養其基本智能,並且設計各種活動的方法,來培養他們合作、秩序、忍耐和進取的德性。
❹ 如何看待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
幼兒園還是主要是培養孩子興趣和思考力為主,不要講太多小學的內容,孩子聽不懂也不太感興趣
❺ 幼兒教育小學化違反了教師工作的哪些特點
幼兒園是兒童早期成長中影響最為深刻的環境之一,它為人的一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幼兒教育「小學化」則像是一顆隱形毒瘤存在於幼兒教育中,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刻不容緩。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兒當小學生來進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其具體體現在:
一是行為規范要求上,如上課要注意聽講,坐姿端正,精神集中,不許交頭接耳,對老師的話要聽從,不許插嘴,不經報告不能隨意上廁所、喝水,教師擺設陳列基本仿照小學模式,定期按照小學生的標准對幼兒進行審核並將結果反饋給家長,總之就是按照小學生規范來要求幼兒,使得幼兒少玩少動、老氣橫秋、缺失幼兒應有的天真活潑。
二是學習的內容上,幼兒的世界是全新的、無規則的,需要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培養,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個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內容都應當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等,不需要額外的為幼兒添加不適應的內容,然而「小學化」的標准卻是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分科教學,忽視了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規規矩矩的聽課、寫作業忽視了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更謂之甚的是開設幼兒技能特色班、興趣班,要求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學習讀寫算。這種做法違反了《綱要》的規定。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由來的原因
一種現象的產生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園自身問題。由於現在的幼兒教育未被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內,政府權力下放,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許多幼兒園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切「向錢看」,為了滿足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不顧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幼兒的學習量,在幼兒所取得的成績中獲取社會的認可、增強自身在同行業的競爭力。
2、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問題。幼教是幼兒在幼兒園直接、間接都必須接觸到的,幼教的素質則關乎整個幼兒園幼兒教育的成敗。今年來,「虐童」、幼教說彈唱跳畫能力較低、幼兒園安全故障等問題層出不窮,幼教的素質提高已是刻不容緩。
首先,幼兒教師的編制體制不完善,現在的幼兒園大多屬於個體私立辦園、集體辦承包給個人的形式。這種體制的幼兒園雖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是在幼兒教師的選任中會出現家庭包干、任人唯親的狀況,中國是個禮尚往來的國家,「凡事大不過一個情字」更是會導致幼教師資水平降低。而對於幼教的聘用、調配、管理、工資待遇、退養等問題都無法很好解決,幼教的素質能力提高豈非妄談?
其次,幼兒教師素質偏低。據了解,我市的大部分鄉鎮集體、私人辦的幼兒園教師為小學教師或者經過簡單的幼教培訓而速成的幼兒教師。小學教師擔任幼兒教師雖然在知識水平、教學經驗、看顧孩子的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小學教師畢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能很好地區分小學生和幼兒之間的區別。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曾近我也是一名小學教師,在上個世紀,教育水平較為低下,大部分的學校一個教室可以兼容一個高年級和一個學前班(即現在的幼兒班),完全不同年齡狀況的孩子竟融於一室,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難免會多了一點老氣橫秋少了一點活潑開朗。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的今天,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幼兒教育也被提上良性發展的規劃中,卻仍是只有小部分轉變為幼兒教師的小學教師得到一定的專業培訓,大部分在從業幼教都只是憑借多年的中小學教育經驗就進入幼教大軍,所以一部分的教師說、唱、彈、跳、畫等方面的能力較差。另外一部分的經過簡單學習的新生的幼教隊伍,年輕的一代說唱彈跳等方面的能力較好,可是由於缺乏正確的導向其知識水平和教育幼兒的能力不足。
再次,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認可度不高、幼教隊伍組成單一化。由於社會認可度較低,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幼兒教師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虐童」事件、幼兒教師上班期間一心兩用、高材生或者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不願從事幼教事業。近年來,教師隊伍以女性為主,大部分學校呈現出「陰盛陽衰」的現象,特別是幼兒園,男性教師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男孩失去應有的「野性」、男孩傾向「女性化」。社會的正常發展需要注意男女比例,幼兒教育的發展也應重視男女比例。我曾經查閱新家坡的幼兒教育資料,尊師重教、廣納教育人才,社會認可度高相應取得的成績也就較好。
幼兒教師素質問題的由來是復雜的,是眾多因素相互影響導致的惡性循環。
3、家長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幾千年來每個父母的期望,這本身沒有什麼過錯,可是這些過早的期望卻束縛了孩子們的天性、過早的剝奪了孩子們的童年。
從某種程度而言,家長就是幼兒教師的大Boss,所以幼兒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為家長分憂、為家長服務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加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期望也就越來越高,家長也漸漸陷入了一個誤區,片面的認為教育內容越多越好,要求對孩子進行識字、算術以及特殊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此外,家長對孩子的特長還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全然不考慮兒童自身興趣和需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鋼琴家」、「舞蹈家」、「畫家」。於是,各幼兒園就爭相開展識字教學、算術教學、奧數班等特長教學,並且家長還會以此為評價幼兒園師資的根據。就這樣相互影響,「小學化」的現象日益突出。
當然,還有一種來自家長的問題就是,家長之間以孩子為媒介的攀比。在現在的一些家庭、友人、商業等聚會上,不經意間你可能就會聽見張三在誇自己的孩子聰明、李四在炫耀自己的孩子又考了第一名,有時你也會看見一些家長、孩子羞赧的低下頭。有調查證明,大部分的人成為父母以後,相互之間的話題就是「寶寶今天長高了沒」、「寶寶會獨自拼圖了」「寶寶聰不聰明」之類的,父母關注孩子的成長本來是一件充滿溫馨和愛的事,可是當這種關注被放大了之後,卻是成了孩子健康成長的限制。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叉、十個月會喊大大」。這恰好反應了每個階段的孩子都存在著其自身的特點和需要,同樣,著名教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要尊重兒童天性發展。他認為幼兒的智力處於感性階段,還沒有理智,還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對於幼兒不應當急於向兒童灌輸知識。他認為兒童好動、好奇,不僅通過感覺,而且通過接觸實物或事物的活動,通過做、思考與探索來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能更有效地發展自身的能力與情操。因此,幼兒教育「小學化」對於幼兒的成長是不利的,這樣會將兒童本身所具備的廣闊的發展空間龜縮為單一的、無活力的狹小空間。
幼兒的生長發育將會受到威脅,幼兒的保育和教育是兩個至關重要又相互聯系不可缺少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則忽略了對幼兒的保育,幼兒每天在教室規規矩矩的坐幾個小時,容易導致幼兒的疲勞,這就會嚴重阻礙幼兒骨骼、視力等機能的發育,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發育上的潛在危機。兒童的個性、社會性的形成和發展將會受到束縛,3~6歲的兒童思維個性屬於未定型的、最為活躍、全新的狀態,如果此時對其加以遏制,會影響幼兒個性的養成而培養出千篇一律的考試機器;幼兒園時幼兒社會學初步形成的時期,「小學化」使幼兒局限於小小的教室,嚴格的規定則又使幼兒無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交往,這樣會導致幼兒逐漸走向孤僻、自閉的狀態。兒童智力的發展將會被制約,幼兒時期思維主要靠表象來進行,於是就需要幼兒運用自身的感覺器官去接觸實物,獲取大量的感性經驗,從而促進其智力的發展,然而,「小學化」制度下,幼兒局限在無趣味的算術和拼寫中,逐漸的兒童對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就會被消磨掉,對事物的接觸期望也就可能越來越低,幼兒的思維會逐步走向僵化,兒童對未來學習的興趣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四、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想法
1、強化幼兒園的管理,加大監督和評估的力度。發揮政府職能,加大對幼兒園的扶持力度。幼兒園內部對教師的管理制度化,並且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幼兒教師進行不定期的考察、培訓。通過政策鼓勵部分男性進入幼教大軍、充溢幼教隊伍、引進專業幼教師資。
2、社會給予幼兒教師相當的認可度。士為知己者死,幼教是社會的一部分,若能得到社會的認可,他們的心理壓力會相對減少、會對這個職業報以更大的熱情。並且由於社會給予了幼兒教師認可度,也就是幼兒教師的使命公開化,這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輿論監督的作用,有利於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個人素質、增強其責任心。
3、改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家長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向導,大多數孩子都想做爸爸媽媽的乖孩子,都想博得爸爸媽媽的誇獎,只有家長給予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孩子來自外界的壓力才會減小,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天性發展,為孩子留下一個創建童年美好回憶的機會。
4、幼兒園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定設計相應的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課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規定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所以按照《綱要》的規定,幼兒園應該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頂住各方壓力堅持德、智、體、美、勞的均衡發展。例如,設定實物觀察課程,引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求知慾;設定踏青活動課,讓孩子們真切的體會接近大自然的美妙,而不是沉迷在網路小游戲和電視中;多舉辦一些家長和孩子共同游戲的活動,活動需率性而為,而且無輸贏之分。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務必引起教育有關部門、家長和幼師的關注。
❻ 如何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的問題
【摘要】幼兒園教育日益小學化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無論是大中型城市,還是像武鄉縣這樣的全國貧困縣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一問題,本文結合武鄉縣實際情況,運用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園教育內容等專業知識,以及分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等方面進行論述。【關鍵詞】防止 糾正 幼兒園 小學化【正文】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教育部門、家長、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具體體現
(一)幼升小時的入學考試即應試教育成誘因
新聞報道,某小學在「幼升小」入學考試中,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這種應試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已逐步影響到幼小單純的幼兒。(二)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焦慮
有部分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無論從辦學形式還是內容都注重知識的傳授。很多大班或學前班只重視周期性短、能突顯孩子的外顯行為,而輕視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二)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三)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三、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思考及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學習學前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長應首先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科學的、現代化的兒童觀。應重視對兒童良好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二)應試教育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數論高低的應試教育,才能把幼兒從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潛力,讓他們在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幼兒為中心進行施教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❼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成長帶來哪些影響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成長帶來的影響有:
一、不利於幼兒的身體發育。
學齡前幼兒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如果強制要求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他們大腦就容易疲勞,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傷害,使幼兒表情變得呆板。
把幼兒長時間封閉在教室里,束縛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兒活動的自由,使幼兒缺乏骨骼和肌肉運動,會使幼兒過早產生駝背,不利於幼兒骨骼、肌肉的發育。長時間看書,容易導致近視。
二、扼殺了幼兒成長中所必需的天性的成長。
幼兒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動,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懷有一顆好奇的心,充滿好奇感,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得到知識,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卻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少動少玩。
這不僅扼殺了幼兒的天性,而且還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以及自由游戲和玩耍的權利,嚴重的影響了幼兒正常、健康的身心發展,影響了幼兒積極樂觀、開朗自信、自強自尊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阻礙了智力的全面發展。
忽視了語言能力、探索能力、運動能力、審美能力、音樂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及觀察力等各類能力的發展。在幼兒階段進行小學化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方面的智育,這種只重視單方面智育或某種單一技能發展的教育,實質上是忽視了人的全面性發展要求的。
四、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幼兒園應該成為幼兒的樂園,游戲、玩耍應該是他們在幼兒園里的主要活動。要在玩耍中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他們堅韌的品質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才是幼兒園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五、增加了幼兒的厭學情緒。
每個年齡段都有之相對應這個年齡段的任務,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過早的將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那麼孩子上小學以後將會失去新鮮感,剛上小學就沒有了新鮮感,那就更不要說學習興趣了。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才是學習習慣的養成。
❽ 如何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教育部門、家長、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具體體現
(一)幼升小時的入學考試即應試教育成誘因
新聞報道,某小學在「幼升小」入學考試中,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這種應試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已逐步影響到幼小單純的幼兒。(二)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焦慮
有部分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無論從辦學形式還是內容都注重知識的傳授。很多大班或學前班只重視周期性短、能突顯孩子的外顯行為,而輕視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二)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三)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三、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思考及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學習學前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長應首先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科學的、現代化的兒童觀。應重視對兒童良好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二)應試教育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數論高低的應試教育,才能把幼兒從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潛力,讓他們在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幼兒為中心進行施教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❾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性,造成的原因以及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這種現象
一、何謂「小學化」 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是一個十分嚴重十分普遍的問題,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蔓延著,並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所謂「小學化」傾向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適應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在這種錯誤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紛紛辦起了學前班,甚至有幼兒園在學前班使用小學教材,以滿足家長「讓孩子早識字」的錯誤要求。在這種錯誤作法下,幼兒歡樂的天性被剝奪了。以至於有些專家不得不發出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因此,必須克服「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在自由的空間里獲得最佳的發展。 二、緣何「小學化」 1、應試教育影響 由於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重智育輕德、體、美、勞教育的思想依然很嚴重,導致從小學期就開始過於注重教學質量。一些小學甚至舉行小學一年級入學考試,題目之難,難到考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書寫辨認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2、家長錯誤心理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展觀;不能以幼兒為本,不能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培養,更沒有重視教育方法上的統籌兼顧,也沒有以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家長存在誤區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家長不了解幼兒教育規律,二是家長急功近利心理嚴重,三是家長和幼兒園溝通交流不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長們就進行賽跑,學什麼都想超前。 有教育專家的調查顯示:很多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盡早學習讀、寫、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讀寫算之類的學習相提並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於是,孩子們在一歲內開始認字,三歲內開始學外語,不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5歲不到就千方百計送去讀一年級。家長的這種心態和行為,致使有些幼兒園以讀、寫、算為幼兒主要活動內容,拿教珠算、漢字、拼音等小學化的東西來吸引孩子入園。有些為了迎合家長的意願或者進入小學考試,必須開設幼兒寫字、算題等。一些民辦幼兒園老師說,他們的幼兒園都讓孩子做到100以內的加減法,會寫很多字,並且說,這些都是家長要求的。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 3、辦園理念問題:一些幼兒園迫於招生壓力,迎合家長心願,同時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辦園理念嚴重落後,園內體育器材、玩具設施十分缺乏,班額過大,師資不足,場地不足,不便於開展游戲活動。 4、師資問題:一些農村轉崗幼師,觀念落後,沿襲舊的學前班教法,因循守舊,同時由於班額大,工作任務重,沒有精力也不願意去很少去開動腦筋為孩子們製作新玩具設計新游戲,很少在寓教於樂上下功夫。一些新上崗的幼師,雖想改革創新卻經驗不夠,能力不足。 三、「小學化」 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學化傾向」對幼兒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其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學化傾向」對幼兒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復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進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四、我縣幼教「小學化」現狀 在隨堂觀察和教學比武中發現,我縣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傾向較為嚴重。 1、教學方式「小學化」嚴重:游戲活動、區角活動、戶外活動明顯不夠。大多數幼兒園游樂設施和玩具簡陋,自製教玩具也很少,戶外活動少,幼兒園桌椅擺放都按小學的方式擺放,一桌一椅,始終要求幼兒規規矩矩坐著甚至將雙手背在後面,這就導致幼兒園教學大多以集中教學為主,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忽視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教師講、幼兒聽;教師讀,幼兒跟;教師問,幼兒答;教師做,幼兒看;教師指示,幼兒做。同時以課堂為教學中心,忽視「教育寓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剝奪了幼兒獨立、自由、自主的活動權利。比如有位老師教學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用的是教讀法,即將每種顏色帶讀十幾遍,發現孩子不能區分辨認,再次帶領孩子將每個詞語讀十幾遍,到最後,孩子注意力渙散,終究無法區分紅黃藍綠。 2、教學內容小學化十分嚴重。很多幼兒園將二十以內加減法、所有漢語拼音包括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甚至拼讀、漢字書寫甚至很復雜的漢字「書寫」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教學內容,嚴重的甚至要求幼兒每天寫家庭作業幾大版。隨機檢查發現個別幼兒園大班作業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漢字,並註上拼音,在本該休息的下午三點,卻要求孩子在寫漢字,有的孩子十分無奈,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大多孩子的作業本臟兮兮的。 3、教學目標意識不強,游戲教學策略比較缺乏,無效教學十分嚴重。教學(游戲)活動管理混亂,教學隨意性較為普遍,表現為教師不制定教學計劃、不準備活動預案就開始組織活動,活動目的、活動重點、活動過程都不明確,活動組織的隨意性非常大,不注重教學活動效果。幼師們只學會了一點表面的熱鬧,卻十分缺乏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缺乏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智慧。如語言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健康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活動和鍛煉, 藝術活動不能讓孩子動手操作等等。如一位老師教孩子做風箏,結果各小組的風箏全是老師代勞。如一位老師教「誠實的孩子」,到最後孩子也沒有明白誠實是不說謊話的意思,反而是在心裡形成概念:那個打碎花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壞孩子就是誠實的孩子。有位老師費盡心思做了一個大大的漂亮的生日蛋糕,末了,卻不知道這個教學活動的教學領域教學目標是什麼,純粹是讓孩子唏噓了一番。 4、忽視家長參與的教育價值,家園聯系少,親子活動少,對家長的宣傳教育少。關門辦教育的情況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主要源於一些幼兒園理念陳舊、不善於學習、不按要求理解使用教材,有些幼兒園很少參加培訓,有些幼師園長參加培訓時也很浮躁,沒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學習內容。少數幼兒園沒有制定周活動計劃,沒有制定一日活動計劃。甚至還有少數幼兒園在使用課程表。據了解,個別鄉鎮的學校竟然舉行一年級入學考試,雖說目的是針對家長想提前讓孩子入一年級設置的檻,但是導致了很多幼兒園盲目「小學化」。很大一部分園長和老師並沒有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害處,一些園長和老師雖然意識到小學化嚴重,卻也沒有意識到其害處的嚴重性並且不知如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