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作文課題計劃
[小學作文課題計劃]小學作文課題計劃對小學低段起步作文的指導策略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條件
1、現實中面臨的教學問題:如今的小學生,由於生活單調、閱讀面狹窄,在寫作時往往無話可說,而作文教學又存在著隨意、效率低、訓練有限、訓練周期長、效果不佳等弊病,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困難,因為學生對寫作也沒有興趣,小學作文課題計劃。於是加強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對學生積累材料的問題和語言表達的問題有很大幫助。作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怎樣進行起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2、新課改強調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很好掌握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與寫作技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尤其是表達與思考能力的提高,讓課堂教學與寫作實踐同步運行,我們必須重視作文起步的指導,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素材;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使學生語文水平大面積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品質及創造精神,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潛能。
3、由於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表達空間狹小,加之不公正的評價機制,使得學生表達的氛圍不夠開放,像感傷、惆悵、畏懼等一些人們的正常的消極負面的情感被排斥。學生的表達過程基本上變成了造假過程。學生的表達個性消磨殆荊正確理解寫作,可以讓學生抒發靈性,鼓勵學生寫真話,自由發表在課堂上沒能說的話,還學生話語權,這既有利於老師了解學生,從而在教學工作中有的放矢,也有利於培養身心健全的接-班人。
二、問題分析
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範文,從範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彙,學習表達方法。
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要求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背誦優秀詩文50篇。識字進度不夠,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後腿。
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後,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
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於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目的:通過培養學生應用課堂所學的能力、督促學生不斷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主要是讀、寫能力,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各人的個性潛能、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研究):
(一)、提早起步
要發揮漢語拼音工具的作用,加快識字,提前讀寫。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多功能工具。掌握好這個工具,能熟練直呼音節,就為他們獨立識字、獨立閱讀創造條件。在學生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可用拼音代替漢字寫話和作文,使識字、閱讀、作文互相促進。
小學生自讀課本,對加快識字,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提早起步作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鼓勵學生閱讀自讀課本做到「三達標」,即熟讀課文,每課自學幾個生字,能回答課後問題。並以引導學生讀好自讀課本為中介,過渡到閱讀其他課外讀物,努力使學生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為起步作文創造條件。
學生通過課內課外兩條渠道的學習,增加了識字量,擴大了語言積累,一般從一年級第二學期就可以起步作文。從寫一兩句至幾句記實性的話開始,逐漸過渡到寫命題日記和短文。
(二)、自主練筆
作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描繪多彩的世界,表達真情實感的心靈勞動。只有學生熟悉、感興趣、有表達願望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寫作動機和熱情,從而動腦動筆將它表達出來。這是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體驗,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即知、行、意、行綜合作用的復雜心理過程。指導學生作文,應充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堅持「激勵、自主、開放、個性化」的原則引導他們自由自在地獨立思考,獨立作文。這是發展書面語言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的做法:一是寫日記,放手讓學生寫自己具有的獨特性的內容;二是結合生活,在教師的誘導下,捕捉機遇寫情境作文;三是按教科書上的安排,進行說說寫寫的作文訓練。
實踐證明,「奉命作文」,路於狹窄,學生望而生畏;自由作文,不受時空所限,寫作內容取之不荊而學生自己選材定題,可從整體著眼,傳達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打破分階段從句到段再到篇的訓練程序,能有效發展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小學二年級作文《小學作文課題計劃》。
從我校一、二年級學生的習作看,寫入敘事、描景狀物、議論抒情都有。或實話實說,或虛構幻想,題材廣泛,富有生活氣息,充滿童真童趣。家鄉變化、軍民抗災、台灣地震、國慶閱兵、「神舟」上天、環保問題、喜迎新年等題材,都在他們稚氣的筆下反映出來。
(三)、學用結合
學校是由師生員工群體組合成的「小社會」,學生是這個「社會」的小公民、小主人。學生在學校受教育,是他們實現自身社會化的過程。他們通過這個「小社會」的教育與熏陶,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創新與發展。我們覺得把學生的作文,單純看作語文科的一種作業,僅在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是不夠的。這樣,不可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也不可能更好地發揮作文的育人功能。我們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從「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盡量使學生的作文具有實用目的,成為他們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手段,成為交際和表現自我的工具,成為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把講台、舞台、廣播台、校園牆報,都當作學生學作文用作文的場所,當作學生練文煉人的基地。學生在學作文用作文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形成了陶冶情感、美化心靈、促進精神文明、優化育人環境的綜合效應。
(四)、注重激勵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感因素起決定作用。我們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鼓勵參與、鼓勵表現、調動情緒、培養興趣、激發動機,放在重要位置。做法有:(1)樣板激勵。學生群體中會冒出一些先走一步,作文寫得好的拔尖生。樹立樣板,有了「帶頭雁」,就能影響和帶動一大-片。(2)目標激勵。具體明確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我們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近期目標:鼓勵學生每周讀l-2本課外書,寫3-4篇日記。遠景目標:爭取到小學畢業,讀滿300萬字以上的課外書,能寫500字以上的日記、作文。(3)成果激勵。學生在練習作文的過程中,有量的積累、質的提高,有創新精神的萌發。我們十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重視通過不同形式,給予表揚鼓勵。各班都製作了學生課外閱讀和日記登記表,逐周登記公布學生的讀寫情況,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同學們的學習成果和進步足跡。期末,還把每個學生的識字量和讀寫情況寫進學生的素質報告中。(4)環境激勵。環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學生練習作文,需要開辟一個大語文教育環境,需要營造一個有利於發展語言的氛圍。我們著重抓兩條:一是廣辟信息渠道,用好信息資源。讓學生源源不斷地有新書可讀,有兒童報刊可供閱覽。通過獲取新信息,激活思維,觸發靈感,從而使作文常寫常新,表達能力不斷提高。二是辦好「廣播台」和「小作家園地」,使它們成為經常性的練人練文基地。廣播台每天定時讓學生親自播出自己的習作;學習園地幾乎天天有學生的新作發表,人人都有發表文章的機會。環境育人激勵人,互相影響,產生了人人樂於作文、勤於動筆的良好效應。
三、本課題研究原則:
1.實踐性原則。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課堂效果,把周記寫作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2.主體性原則。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教師主要起組織、指導和評價的作用,重點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創造力。
3.可行性原則。因教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寫作計劃及寫作內容,在行動中研究。
4、指導性原則。教師要以新課改為指導,制定適當的寫作內容和做好相關的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學生的寫作要遵循教師的指導。
五、課題研究對象
1教學大綱、課改等理論知識。
2具體的學情。
3語文課文,確定這個範本能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寫作知識與技巧。
4寫作教學的相關知識。
六、課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2、觀察法
3、文獻法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和進程
一準備階段: (2009年6月——2009年8月)
1、學習小課題研究理論設計研究方案,撰寫研究方案。
2、參加相關各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的學習培訓活動。
二實施階段: (2009年9月——2010年9月)
1、研究學情及下學期的課文篇目,確定課文這個範本能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寫作知識與技巧,學生需要怎樣的寫作上的相關知識,制定周記寫作計劃,查找所需資料並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理論素養。
2、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並付諸實踐。
3、及時記錄實踐體會,進行思考修改、提煉總結。
三總結成果階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結果的整理、分析得出結論和呈現,撰寫研究論文或結題報告,優秀作品匯編,成果上報,交流。
八、通過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效果、成果
1改進課堂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2提高教師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形成1或2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的研究計劃怎麼寫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教學不應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內涵;不應是僵死的知識灌輸,而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⑶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申報方案怎麼寫
為什麼要開展本研究(即研究的目的、意義、價值): 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語文課程中較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當今閱讀能力不僅是語文素質的一個方面,而且已成為適應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素養。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我們發現,目前閱讀教學的課堂,卻常常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被真正確立。即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不夠。學生在課堂上喜歡閱讀,自覺主動閱讀很少,被動閱讀居多。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在於閱讀。」而要使閱讀變得高尚、自覺、主動、持久,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就是要交給學生一把開啟語文知識寶庫的金鑰匙,而這把金鑰匙就是「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課題將從「培養正確的讀書姿勢、培養樂意讀書的習慣、培養個性朗讀的習慣、培養朗讀評價的習慣」四個方面來探討低段學生語文課堂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問題。教會學生用這把金鑰匙去打開閱讀這扇知識大門,從而讓他們在精彩的閱讀享受中提高語文素養,豐富精神世界。 本研究中重要概念的說明(此項根據研究需要填寫):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指符合學習心理規律的一種高尚、自覺、主動、持久的學習方式,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指正確的讀書姿勢、喜歡閱讀,主動閱讀、能感受閱讀的樂趣。讀懂,讀會,讀出自己的個性、疑問、感悟、情感。並會朗讀評價。 課題研究計劃採取的措施(這部分為重點,要詳細展開說明課題計劃採取措施的對象、內容、方法、步驟等,如:從什麼角度切入?計劃怎樣操作?以什麼方式記錄?等等。課題組如果有該課題的前期研究,也應加以說明): 課題研究的對象:新小一乙班全體學生 課題研究的目標: 以低段語文課堂為栽體,以課堂學習活動為內容。通過研究和實踐,探索在新理念背景下,如何優化低段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設計,創設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並自然地滲透課堂禮儀習慣的培養,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課題研究的內容: 我們將通過創設閱讀氛圍、豐富閱讀形式、再現閱讀情境、巧設閱讀懸念、適時激勵閱讀等措施。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主動閱讀的習慣、正確朗讀與背誦的習慣、專心致志與邊讀邊思的習慣、勤於動筆與勤學好問的習慣、想像的習慣、積累語言和寫作的習慣。同時滲透不怕困難、虛心好學的禮儀。 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主要調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其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等是否有變化,變化是否是良性的,在異常情況下又如何調控等。 2、文獻研究法:通過廣泛查閱、分析文獻,吸取先進理念,借筌當前日新月異的現代教育思想,在前人的基礎上作更深入更特色化的理論研究。
3、個案分析法:對典型的教學細節或學生個體進行深入地跟蹤分析。 4、經驗總結法:實驗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總結得失。自覺地將自己的實踐與相關理論進行有機結合,不斷地修改實驗方案、方法、手段。收集別人已成功的經驗做法,加以利用、改進再實踐。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手段: (一)准備階段 (2007年4月):制定方案、初步研究。 (二) 深入研究階段 (2007年5月----2007年6月): 定期進行研究情況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
(三) 研究總結補充階段 (2007年7月):完成實驗後測,整理資料,全面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預期要取得的成果(即期望經過研究,在所解決的問題上會產生一些什麼變化,用什麼方式加以表達,如調查報告、個案報告、論文、課件等): 1、教師心得體會,反思、隨筆,階段小結等。 2、學生學習成果展示。閱讀習慣測量記錄。 3、教師閱讀教學匯報課、研究論文、課題結題報告。
⑷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是什麼小課題自己做的!
小課題研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課題就是我們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小課題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課題,由教師個人或幾個人合作,能在短期內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研究是教師的必備素質,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小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四個步驟。
一、選定課題
選定題目是課題研究的關鍵。題目決定了研究的深度、廣度、意義、內容和過程。選題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發現問題——查找資料——分析問題——確定課題。選題存在一定誤區:越時髦越好;越熱門越好;越大越好。其實,時髦的、熱門的、大的不一定是對的、好的。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是熱中求冷,同中求異,小題大做。選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途徑:
(1)從教育教學的問題及困惑中選題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教師天天置身於教育現場,這是教育問題的原發地。比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怎樣提高學生作業的效率;如何讓課堂教學既開放又有序;如何對待學生間的差異等。教師可以從自己感到不很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去選題,長期積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來建立自己的「問題庫」。
面對諸多的實際問題時,教師究竟該選哪一個問題作為小課題進行研究? 這要從值得研究的問題的價值和緊迫性方面考慮。當問題成為困難時,教師需要分析問題的主要表現與原因是什麼。繼而查閱資料、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教師關注、追蹤、分析某個教學問題,這個問題就可以成為課題。如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主要表現在沒有掌握所學內容,解決的辦法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個課題:促成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
教師之間的切磋與交流是小課題的來源之一。交流可以開闊視野,讓教師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學情況,這樣,教師自身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可能會被激發出來,逐步形成小課題。
(3)在理論學習中反思出課題
在閱讀學習中,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對自己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或經驗進行解讀和分析,使有價值的問題或經驗在聯系、解讀中逐漸清晰起來。
(4)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
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反應,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行,與學生交流,更好地發現學生現實的需要,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挖掘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價值的小課題。
(5)從已有成果的應用研究中歸納課題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將他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自身的教育實踐。這類課題由於是學習他人的成果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實施,比較適合年輕教師。一般要從教師自身感興趣的他人成果選題,但必須注意可操作性。
(6) 總結經驗形成課題
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我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及總結,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這有助於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亮點、成功之處,促進教師個性化發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這類小課題一般適合已經具有一定教學實踐的骨幹教師去研究。
(7)創新工作生發出課題
這類小課題往往需要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教師教育科研素養要求比較高,因此比較適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去選擇。研究的取向主要為發現新規律、探索新方法、闡述新關系。
二、制定方案
確定課題以後,首先進行課題論證。即對課題的意義、課題的內容、課題的現狀、課題的效益以及課題的可行性等進行分析研究。然後確定課題研究的目標、過程、內容和方法(形成假設),寫出課題研究方案。小課題研究,教師不一定要撰寫詳細、規范的研究方案,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和內容,明確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必須有一個清晰的、具體的研究思路。最後填寫課題研究「評審表」,申報有關部門批准。
課題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課題的表述(課題名稱);2.課題涵義(研究對象與范圍);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4.研究的內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驟;7.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8.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9.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三、實施研究
實施課題研究是實踐研究計劃的過程,是課題研究的核心部分。教師不但要明確課題研究的途徑,更要注意課題研究的方法。教育課題研究的方法很多,這里特別強調文獻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小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及時搜集、整理、保存原始資料。這將成為教師撰寫論文最生動有力的素材。要特別注重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可以提升教學實踐水平。要注意邊實踐邊研究、邊研究邊實踐,反復修正。小課題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實效。立足於教師個人的特點、興趣和愛好,著眼於解決問題,改變思維方式,轉變行為方式,服務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服務於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要注意與同事間的合作與交流,必要時尋求專家引領。同時,管理者要注重課題研究操作的個性化。鼓勵教師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開展研究。
四、表達成果
結題論文(報告)是課題研究過程和結果的總結性文件。撰寫結題論文是提升課題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小課題研究成果表達方式很多,例如:論文、教育敘事、日誌、案例描寫、課例報告、經驗總結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其實在講述成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產生新體會、新發現、新認識,進行新思考。
結題論文的一般格式如下:
導論部分
導論是其正文的起始部分,導論的撰寫要簡明扼要地闡述以下內容:研究問題的來源,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研究的內容、方法、過程和階段,以及研究中需要交代的問題
正文部分
正文是課題研究報告的核心部分。其表現形式多樣,可根據需要而確定。通常採取以下格式:
1、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在研究報告至關重要。為什麼研究這個問題(或為什麼確定這個課題)?主要背景是什麼,研究現狀怎麼樣,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有哪些?創新點是什麼?這一部分對這些問題都做出回答。可以說,課題立項是否有重要價值,通過問題的提出就可以判斷出來。
問題的提出主要包括三大要點:一是背景,二是原因,三是基礎。
2、課題研究的設計
課題研究的設計主要說明課題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研究假設,主要內容,研究目標,研究的對象和方法,研究的指導思想與原則等。
3、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這部分要寫出課題研究過程的實施步驟和具體研究情況,把研究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和感性認識,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和進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認識。充分體現課題研究的進展歷程。
4、課題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這部分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的結果、結論與分析。結果應當包括成效、成績和成果。撰寫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研究結果作為客觀事實呈示出來。這部分力求圖文並茂,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有創新之處,具有一定影響和推廣價值的成果。
5、課題研究的反思
課題研究的反思是課題研究報告正文的最後部分,主要敘述課題研究中還有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在研究產生的新的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對未解決的問題提出某種的設想和探索性意見等。
附錄部分
附錄部分是指附於文後,與研究報告有關的引文注釋、參考文獻和原始資料(如文章、調查報告、文件、圖表、資料、問卷內容、測驗題目等)。
⑸ 小學語文閱讀課題階段計劃要研究什麼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上傳: 胡玉保 更新時間:2012-5-30 10:15:38
一、課題組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一)研究對象 一----六年級學生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將圍繞《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研究目標
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組織策略、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診斷方法的研究,著眼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性,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學生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制訂計劃
因本期我校開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高段的研究,因此,特別召集課題組成員,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討論課題組活動形式。向課題組教師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規定每學期應完成的研究任務,扎扎實實的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
2、加強組織建設,落實課題研究的常規工作。
本課題組工作力將開展出自己的特色。本期,將注重落實課題組的常規工作,對老師們上交的各類資料登記考核,以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扎實、成效」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課題組成員發展的空間。
著實提高老師們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把課題研究工作與其它教學研究有機結合。實現校本培訓、校內教研、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
5、立足課堂,扎實研究。
課題研究要基於課堂,立足於課堂。認真學習閱讀課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驗、驗證、完善。爭取提煉出更有實效的課堂教學操作策略。本學期將開展課堂專題研討課一次,並爭取鎮教研室成員對課進行指導與點評。
四、工作安排: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前進。
第一階段:課題准備階段(2009、9—2009、10)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小組成員本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交流,思考課題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確分工,下達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階段:(2009、11--2010、3)
1.根據前期的課堂調研與分析,各年級根據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問題,根據「有效、優化」的原則,確立一個行動研究突破口,即優化學生課堂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主打做法(優化策略)。
2.根據確立的優化策略,開展課堂教學行動研究。
3.定期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作定性與定量的分析,作好階段性總結,並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與發展,作出相應的研究調整與改進。各實驗老師嚴格按計劃操作,以隨筆的方式及時記錄實驗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績。每學期舉行一次專題研討會和兩次研究課匯報活動。
4.撰寫課題中期報告,邀請有關專家作中期評估。
階段成果預計有教學隨筆、研究日誌、專題論文、調查問卷等
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10、4--2010、5)
1.對課題研究和開展的工作進行系統反思,整理和升華。
2.寫出研究總結報告。
3.理課題研究期間各位成員在實驗中取得的原始資料和相關成果(如獲獎的論文、教案、課件、觀摩課、評優課和競賽課的獲獎證書和資料等),接受專家評估。請上級課題主管部門進行課題成果鑒定。
階段成果預計有實驗報告和工作報告等
⑹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三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五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六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
⑺ 小學語文低段教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十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十一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十二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一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