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州省中小學專題教育綜合讀本小學年級第二學期教案
貴州省中小學專題教育綜合讀本小學年級第二學期教案
② 網路學習和課堂學習的優點和缺點
網路學習優點:
1、打破時空限制,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網上學習的時間和地點比較靈活,沒有硬性規定集中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和進度等多方面的限制。
3、學員可以通過網上學習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4、交流更加容易,更加充分。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回答提問,而學員與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都可以平等的交流,達到暢所欲言。
網路學習的缺點:
1、網路學習是遠程教育培訓,老師與學員之間缺少面對面的交流。
2、老師進行一對多的講授,這就偏離了現階段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輔」的教育理念。
課堂學習的優點:
1、有助於發展社團學習氛圍和知識構建團體;
2、提供相互輔導協作的機會,有利於提高學員的學術表現能力和培養對課程的滿足感;
3、該方式還照顧到了學員的社會情感需求。比如:學員間可有效地彼此表達課程帶來的困惑、焦慮或失敗情緒,或者分享由課程而來的成就感。
課堂學習的缺點:
1、學習者。在以往的課程研製模式中,學習者常常只被置於課程內容的被動接受者地位。
2、中國的教育模式太「死板」,是傳統的「模式教育模式」 也就是像做模具一樣,先做好個模型,然後全部照搬過去。嚴重缺乏個性與創造力想像力。
3、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作用,扼制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與潛能的發揮。
(2)小學專題教育教案擴展閱讀:
營造良好網路學習環境的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效地發揮網路優勢。 學習要集中精神。增強認知動力,達到學習的目的。
2、學習內容盡可能適應教學實際。
3、呈現學習材料的形式多樣化。通過閱讀、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加強學習的吸引力,使學習者更加感興趣和集中精神。
③ 內蒙古六年級上綜合教育專題三 不同的語言 第七課大自然的傾訴教案
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萌發、次第、翩然、孕育"四個雙音節詞,掌握它們的詞義;積累"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周而復始、草長鶯飛"五個短語,並學會運用。
2.了解物候知識,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練習概括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並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採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具准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局部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說明文,它們都屬於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類型,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二)
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信息,獲取信息,服務於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信息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麼?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先生。(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後根據要求,快速准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後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後,教師按照先後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後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可以......""為了......"。這些標志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並板示,其餘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餘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言:通常採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採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五、布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什麼是智力
什麼是智力?有人說,智力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麼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麼人的智力是否高於其他動物呢?這取決於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於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布滿了縐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並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於4張列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列印紙那麼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麼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麼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3.第二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麼特點?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6.本文對"智力"作了五種解釋。請說出你最贊同其中的哪一種,結合實例說明為什麼。
參考答案:
1.智力
2.邏輯順序
3.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
4.准確性、嚴密性。
5.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並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6.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拓展延伸,轉化課堂所學的物候學知識。
[教學步驟]
一、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1)學生齊讀1、2段。
(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多媒體顯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裡?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師應以鼓勵為主。
生1:課文開頭一句"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採用擬人的修辭格寫春天到了,很形象,為下文的描寫定了基調。不過我覺得有一點突兀,來得太匆促。
生2:其實,只要細細推敲"蘇醒"一詞,就會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燕子翩然歸來......布穀鳥也來了"這些自然現象展現了"蘇醒"的內涵,給人帶來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
生3:這兩段文字寫得好,好在用詞形象生動。如"冰雪融化,草木萌發","萌"字准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況;如"繁花次第開放","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如"葉子漸漸變黃","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如"風雪載途","載"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生4:這兩段文字好,好在修辭格的運用。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如"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為農民操心,惟恐他們誤了農事,這種手法大大加強了說明的生動性和文章的可讀性。
生5:這兩段文字好,好在對說明對象的烘托。它既生動形象地說明花草鳥蟲的變化規律和氣候的密切關系,也以生花妙筆給人以強烈的懸念,從而為下文說明大自然的語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鋪墊。
(4)教師提示學生看注釋①,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
學生明確:不好。失去了說明的生動性。"大自然的語言"是"物候現象"的形象化說法,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
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
(1)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2)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遲10天左右,比1965年遲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
學生明確:加粗的詞語限制較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加線的句子表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
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准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回顧前面所學課文,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請同學們列舉一二。
生1:《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寫盧溝橋兩旁石欄上的不同姿態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生2:《橋之美》一文中:"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生3:《故宮博物院》一文中,寫太和殿的外觀:"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
......
二、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多媒體顯示:
燕子是益鳥,一對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隻蟲。
燕子善飛,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
燕子善於辨識方向,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進。
教師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
學生構思寫作。
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餘同學評價。
較好地片斷有: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沖向雲天,一會兒又來個180°大轉彎,一會兒又翼不振,翅不搖,乾脆在空中滑翔幾分鍾。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只很小很小的小腳。瘦小的腳難以支撐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時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著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喂給孩子們。
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築巢,"娶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隻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喂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群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的時間和自己的體力。
三、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
1.教師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並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
生1:"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節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
生2:"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物候現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
生3:"饅頭雲,天氣晴"根據雲彩的形狀預測天氣狀況。
生4:"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根據物候現象"雨中蟬叫"預測天氣情況。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豬銜草,寒潮到"。
生6:"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些農諺都是根據物候現象預測天氣情況。
......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3.教師請有旅遊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遊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如盛夏時節到東北旅遊,寒冬時節到南方旅遊,爬山、觀海等總會有新的發現。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全文採用邏輯順序說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現象--作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本文語言嚴謹而生動,兼具說明的科學性和生動性,是一篇極有價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時告訴我們: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科學,從而熱愛科學。
五、布置作業
1.說明"早上烏雲蓋,無雨也風來""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
2.為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於慢性自殺。
3.舉一個你熟悉的"人類朋友"的例子,向別人介紹,好嗎?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利用課余時間觀察自己身邊的物候現象,寫出觀察日記。
2.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在轉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向日葵"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請以《為什麼向日葵跟著太陽轉》為題,寫一篇事理說明文。解釋向日葵向日之謎。
提示:關於葵花向陽的傳說:太陽神原來有好幾個兒子,他們輪流在天上值日。其中一個小兒子,覺得總在天上沒意思,就偷偷地溜到地上來玩。可是一從天上下來,他就不能發光了,身不由己地落到一棵小樹的頂上。日久天長,他就和樹長在了一起,逐漸變成了葵花。這時,他又覺得天上好玩,後悔極了。他想再回到天上去,可是已經不可能了。從此,他只好在地上看著在天上輪流值日的太陽兄弟,每天,從早到晚,日復一日,目光始終不離開太陽。
植物學家發現,葵花盤的背後有一種對光的辨析能力特別強的物質。這種物質喜陰不喜陽,為了避免受到光的照射,就使花盤的正面不斷地改換方向,永遠跟著太陽轉。
二、實踐活動
1.利用語文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走向農田地頭,向農民伯伯請教他們熟知的物候知識,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
2.收集一二首詠物詩、寫景詩,運用物候學知識試著分析一下。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記鳥語
林語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個毛孔都舒服起來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氣,汗化氣即減少熱度,所以這是一副天然冷氣機。人身有三萬六千毛孔,就有三萬六千架的小型冷氣機。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訣,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時,汗出得來。你穿上洋服,掛領帶就有十一層布封在脖頸上,把冷氣機堵住,汗出不來,氣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領處必是夾的,故兩層,再翻領是四層;襯衫此處又翻領又為四,合為八,領帶二,又加當中鋪墊一層為三,故為十一,即十一道封條,不許泄氣)假定不被封鎖,清風徐來,輕輕吹過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適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風吹不到,是人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領帶之為物,乃北歐寒帶演化出來的服裝,與熱帶最不相宜。有時入鄉隨俗,不得不戴,真是無可奈何。這且表過不提,單說日月潭的鳥語。
公冶長懂鳥語,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會而已。語言發源於詩歌,先有感嘆吟唱,然後有文字語言。這是語言學上的Sing-Song Theory。世界文學史,都是先有詩歌,才有散文,所謂"詩亡然後春秋(散文)作",本來是應當如此的。所謂語言,只是傳達意思的方法。蜜蜂覓到好花盛開處,回來巢中向他蜂作特別跳舞,報道消息,並指示花園方向,是一種語言。兩蟻相遇於途中,交須一會,亦是傳達的意思。所以中文說鳥語,不說鳥歌,是對的,是能特別體會鳥類的生活。
新近我家買幾只雞來養。有一早晨一小雄雞忽然學唱,負起他司晨的責任了。其聲音嘶而促,絕不像大雄雞的響澈。你絕對想不到,這一唱,把籠中的小姐都發昏了,個個心裡亂跳,發出溫柔繾綣的聲音,說"我在此地"。其聲音,有母雞呼小雞的溫柔,而卻沒有老母雞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種野鳥。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惡的人類尚在夢寐中之時,眾鳥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開他們的交響樂會。大概日月潭的鳥語可分四五種,而最特別的是一種我所謂時哉鳥,唱的主調是"時哉--時哉!"重疊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囀喉音。那天我沒聽見子規鳥的"思歸!思歸!"不知有沒有。我想春天應該有的。江浙人說子規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繼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為杜鵑,因為江浙音呼"哥哥"為"孤孤"。眾鳥的語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來!快起來!"這是早眠早起很勤謹的一種小鳥,呼其同類,覓好蟲吃。
"臊!臊!害臊!"聲音非常粗暴。這是一種厭世的岩棲高士,以為舉世沉濁,不足與庄語,無疑的,他是黃老派的。
"莫躊躇!莫要躊躇!可別胡塗!"--聲音非常輕細而婉約動人。
其餘還有僅發唧唧咄咄的短音。時哉鳥,唱的囀音特別多,夾雜別的話,再以"時哉!時哉!"主題為結束。這樣此唱彼和,隔山相應,鳥音渡水而來,以湖山為背景,以林木為響聲,透過破曉的藍天,傳到我的耳朵來,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響曲。這是在庭院內以鳥籠養鳥所領略不到的氣象,其自然節奏及安插,連他們的靜寂停頓而後再來,都是有生氣的,百鳥齊鳴的情形,大概如此。
1.文章第一自然段說明日月潭的氣候是_____________,這樣寫與鳥語的關系是____________,作者寫領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獲得______________的藝術效果。
2.第二自然段文字不長,但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體裁有___________,涉及的語言有_____________,涉及的時空有_____________,涉及的動物有____________,寫這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第四自然段開始才真正進入寫鳥語層次,一共寫了_______________種鳥語,重點寫_____________鳥語,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還聽到過哪些鳥的叫聲?能否摹擬出它們的語言來?可不可以舉出兩三個例子?
參考答案:
1.溫暖偏熱為寫鳥語作了鋪墊准備為寫鳥語作注腳富有情趣、可讀性強
2.詩歌、散文口語和書面語古代和世界蜜蜂和螞蟻為寫鳥語提供科學依據
3.五時哉鳥一是因為這種鳥的叫聲特別,二是作者有惜時感悟
4.略。
④ 四年級專題教育《怎樣預防肺結核》教案
叫他本人戴口罩,咳嗽時一定要用紙巾蓋住,保持距離,在家裡保持通風對流,平時用的、吃的,用具都有分開
⑤ 珍惜美好青春 遠離毒品 專題教育計劃 教案 記錄 總結
活動目標:1、在熟悉媽媽衣飾的基礎上,能自願選擇作畫工具進行裝飾媽媽的裙子。2、體驗成功的喜悅,表達對媽媽的愛意。重點:能自願選擇自己喜歡的作畫工具進行裝飾。難點:體驗成功的喜悅,表達對媽媽的愛意。
活動准備:
1、事先畫好媽媽的自畫像,媽媽的裙子若干條。
2、裙子輪廓每人一份。
3、作畫工具:彩紙、印章、彩筆、油畫棒、各種圖形
⑥ 如何進行一個專題學習的教學 吳泓
一、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的培養。 說句實話,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最基本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終身學習能力。一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廣博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與學生保持信息上的對稱,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不錯,才願意上你的課,這樣,你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好。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不僅僅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科以內的專業知識,發展狀況,更需要了解學科以外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再說了,現在講究學科整合,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要求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2、善於獲取和積累外部現有教學資源,並對它進行加工處理、推陳創新的能力; 3、時刻關注新聞報道或媒體信息、及時捕捉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自製原創試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能力;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自製教學課件、教學積件用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分類並及時更新;同時還要收藏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學科網站。(介紹自己的教學資源庫)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分類、來源及存儲。 (一)教學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化學學科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以下分類: 1、根據資源的完整性與否,可分為整體資源和素材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教學設計、上課課件、中考試題即為整體資源;而如圖片、某些為解決某個專項問題的視頻、動畫即為素材資源。 2、根據我們通常應用的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七大類:試題資源;課件、積件資源;教學預設也就是教案資源;論文資源;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資源;新聞報道資源、專業書籍等。 (二)教學資源的來源 教學資源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資源:教案、課件、積件、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題報告;各省市中考試題,優秀教師試題設計等。 2、身邊資源:本市、本縣或區里的期末試題或中考模擬試題、學校老師命制的試題。本市、本縣、本區舉行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自製教具 比賽、論文比賽,這些資源,都要盡量想辦法得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資源,參考價值是非常大的,其間包含了很多一線老師教學經驗、教育智慧的總結與體現。 3、教師資源:我們常常抱怨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卻忘記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在上課前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請教身邊的老師。有時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就這樣產生,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構成。當然,如果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也可以與其他老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平常教學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專家、專題講座(如6 月份,中考前,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來到吉安,為我們作了「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課堂貼近真實」的講座。)。 4、學生資源:我們在教學前常常會讓學生採用各種途徑自學,細細想來,這個環節其實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我們化學,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學生課外動手、動腦。如果讓孩子們在課前去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比如,我們在第十二單元,很多學生對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缺乏感性認識,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塑料製品,然後指導學生歸類,最後進行實驗得出。這樣,既解決了教學問題,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為今後的生活、考試打下了基礎。 5、媒體資源:化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細心觀察與對比,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與化學相關的東西。如果你能及時 發現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自然而然,既達到了我們聯系生活的創新教學,又達到了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6、原創資源:隨著數碼技術產品的普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我們視野的延伸,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有很多與我們教學相關的資料可以進行採集,這種採集,既可以是實物、也可以圖片、也可以是視頻資源等。比如,水污染的現狀、空氣污染及天氣預報的某些指數,這是很容易捕捉到當地相關的教學素材的。 7、教輔資源:廣義上的教輔資源,我認為應該包括課程標准,考試說明,教參、各種專業書籍和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現在我們通常說教輔,就是指市面上的各種復習資料。雖然教輔利用不當,會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它使某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形、責任心降低;因為它對「題海戰術」助紂為虐,使學生的時間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奪。 但現在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已經離不開教輔。所以,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我們老師要正確地對待教輔,首先是要精心選擇教輔,我個人主要是選擇那種試題較少,但比較典型、試題新穎的教輔;其次,在使用教輔的過程當中,我並不要求學生把教輔上的題目全部做,一是因為學生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因為有些試題太難,特別是中考最後階段,更加要把握好這個度。),所以,我在學生做之前,盡量做到自己先做一遍;最後是對於發現的典型試題,我盡量到網路上搜索然後分類存儲下來(不行的話,自己打出來)。 8、教學反思:6 月12 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曹主任對我校全體老師作了 「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的專題講座,曹主任重點向我校老師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什麼,如何反思等內容,曹主任以他專業素養的豐富,見多識廣的經驗,親歷親為的教學體驗,使得整場講座顯得生動有趣,使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有機會,歡迎大家讀讀這篇文章。因此,我們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要及時把教學反思形成文字保留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課堂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存儲 前面我已經說過,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既要有傳統(紙質)資源庫,又要有電子資源庫。但資源庫並不是簡單的資源堆積,不然的話,資源一多,如果分類、存儲不合理,則需要時查找就非常不方便。紙質資源庫,我相信各位老師都有,就不展開說,我建議大家經常把平常使用的教輔上發現的典型例題、價值比較大的習題剪貼下來,然後進行歸類與整合。電子資源庫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和修改非常方便,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建立電子資源庫的過程:我是從03 年調入到吉安四中的,04 年上半年購買電腦的,自從有電腦,我就開始存儲自己積累的一些資源,但06 年因為意外,我之前存儲的資源,因為硬碟的損壞而損失殆盡,當時很是痛心。也正因為這樣,所以,07 年下半年,我決定把資源存在於網路當中,因為存在網路當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也就是07 年下半年,我購買了一個空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網路資源庫。現在,我的教學資源實現了三同步:學校電腦、家庭電腦、 網路硬碟三個地方的資源自動同步更新(我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支持外鏈技術)。其次,資源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應用的感受,我現在主要是按我們九年級化學十二個單元進行存儲,當然,也會建立其它的文件夾。這樣,給查找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 把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於我們的課堂實際,才是我們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終極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應該是應用於三方面,一是教案的設計,二是課件的製作,三是教輔資料的編寫。下面,我就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教案的設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現在有的新提法叫教學預設,雖然概念之間略有差別,但大致的意思不會相差很大。 教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知道,學科總的培養目標必須細化為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通過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支撐,才能使學科總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教案中所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自己根據這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及學校的實際來設計的,而是從有關材料中抄來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課,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優質的課。教師上每一節課之前,首先必須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到些什麼,經歷些什麼,體驗些什麼,發展些什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二 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設計;三是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准備,包括實驗器材、素材、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准備。 1、我個人認為,只有既符合新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三為主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因此,我們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知識准備和最近發展區兩方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因為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同時,我們的教案設計,也一定要有創新性。別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是不可以用,而是應該知道和注意如何用。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一定要在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創新地發展自己的東西,什麼叫優質教案?我個人覺得,就是既借鑒了他人的成功經驗,又提出了自己創新的設計——當然這種創新必需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實際,才是優質教案(建議備課時多參考幾篇別人的優質教案,我覺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獨特之處,我們自己在斟酌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吸收,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電子資源庫,在教學生成之後,進行反思,進行交流,再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這樣,對自己教學的提高,非常有用。 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有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訓練的設計。訓練的設計,廣義的訓練,包括很多,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既通常所說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習題設計,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考試或測試習題。我的學生,相對其他老師所教的學生,相對而言,在學化學上,作業的負擔,會少很多,學生也體會到,在九年級,我的化學作業,可能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說句實話,我經常不布置筆寫作業的。但我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中考成績,不會比其他班同等層次學生的成績差,往往是更好。 這主要是我有大量的習題庫,然後從中選擇典型的習題或原題呈現、或稍作修改給學生做,盡量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我們在選擇試題時,一定至少要注意五點:一是與當前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相符;二是注意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與考試說明相近;三是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四是注意試題的梯度;五是對於重點或必考的知識,我們盡量每次稍作改變進行訓練,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盡量少練習那些難題,難題不但可能是做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你這門學科。我在講解試題時,很多情況下時間主要花在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上,我跟學生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永遠的,它不但對我們學習有用,而且對我們今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也一樣有用。我相信我們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多做原創試題,前面我已經說過,我們一定要關注新聞媒體信息,根據媒體信息,加工處理,把它應用於我們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原創試題,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可能剛剛開始時,你的試題設計不是很好,包括語言的描述上,包括描述的准確性上,包括知識的落腳點上,但如果做 得多了,特別是把原創試題讓學生做,與同事交流後,你就會慢慢提高的。我2007 年、2008 年參加省教研室中考前的原創試題徵集,評比結果揭曉後,兩年都是一等獎。(舉例說明如何原創試題) 2、課件的製作: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通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多媒體課件對創設問題情景,改善學習環境,拓展課堂互動空間,創新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時效,具有非凡的作用。它具有「美、趣、實、空」四個特點。 (1)課件之「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畫面、文字、音效、動畫、色彩與教學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美。這種美對於學生,就是學習狀態的調整或提升,對於學習環境,就是一種改善與創設,同時,這種美突破了多媒體課件僅僅作為一種解釋或演繹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種知識源。 (2)課件之「趣」。能在教學的最佳時機,以最符合學生注意特點的方式,將學習問題或教學重點情景化就是課件之趣。我們稱這種課件之趣為理之趣。 (3)課件之「實」。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而實用;課件的內容和運用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里的課件之實所追求的是單位教學時間內的最大收益。 (4)課件之「空」。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為空。倒影不是真實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們對青山想像的空間,拓展了人們對青山的「虛」的把握。 多媒體課件的「美、趣、實、空」是辯證的統一,是一種境界。只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多媒體課件必將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媒體課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我想,應用最普遍,也最容易上手的,就是powerpoint 即PPT 課件,下面,我就如何應用PPT 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相信,在座的也有很多比我運用得更為熟練的老師,如我講的過程當中,如有不當的地方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歡迎交流。 (1)圖片的插入:圖片的選擇(一定要選擇清晰的圖片);背景、固定大小的圖片、點擊可以得到放大的圖片。 (2)音頻、視頻的插入:自動播放、點擊播放、可控播放。 (3)FLASH 積件的插入:稍微復雜些。 (4)觸發器的製作:如我上學期製作的一個課件片段 (5)PPS 文件的生成:優點與密碼的設置。 (6)文字的出現與消失、鏈接的技巧、文檔的插入、不同幻燈片的切換等。 3、教輔資料的編寫: 有條件、有機遇的老師,要爭取條件、創造條件進行教輔資料的編寫。參與教輔資料的編寫,不僅僅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教輔資料的編寫過程當中,首先是促使自己對考點、考題有一個新的、系統的認識;其次,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也很有用處,因為熟悉了考點考題,熟悉了考試難易度,就不會把學生帶入題海,就不是使用題海戰術甚至是題洋戰術來解決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最好的成績,無形當中,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達到了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何樂不為?(舉例說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當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與我聯系,和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為我們吉安的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出自己一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可以用於教學的資源,為他們營造一個能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的空間,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充滿快樂、激情、幻想,充滿活力的生活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農村小學 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探討的背景: (一)來自全縣教學質量分析會上的「不和諧音符」 「按一年級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類學校),二年級平均分9 0、85、80、75,三年級平均分85、80、75、70,四年級平均分80、75、70、6 5,五年級平均分75、70、65、60,六年級平均分70、65、60、55 的標准來評選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居然一個都沒有,最後只好按本次考試成績由高到低評出了十個教學質量優秀獎單位」 ——這是在2010 年春開學初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頒獎結束後分管教學的教委副主任的講話。 09 年秋,我縣在實施義務教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縣中小學期末統一考試。在分析會上的一些數據和管學主任的這段話就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擾人心智:一組低標準的數據中透出的是什麼呢? (二)賽課的困惑 根據縣級各部要求幾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組織不同學科的賽課活動,賽課中,盡管執教者都在盡力演繹著一些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什麼的,但一種「主持」與「觀眾」的心照不宣、「演員」與「編導」精神分離的破敗感依然顯露無遺。那麼真正的好課是什麼樣的呢? (三)我縣有效教學研究的呼喚及此次「國培」的啟迪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及縱深發展,2009 年我縣教研室在全縣提出要求: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呢?如何從有效走向優質高效呢?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低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帶著這些困惑,結合此次培訓引發的啟迪思考,我對我鎮所有學校及毗鄰鄉鎮學 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查分析研究,現將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 (一)基本情況 在認真聽課和有效訪談後我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歸納為大概以下四種課堂教學類型: 1.「經驗型」課堂 這種現象大概佔30%左右,多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教師中,他們教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能憑借經驗有效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但是缺少深層次的理論指導,於是巧取捷徑直達目的,全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興隆村小聽到的教學百分數應用題:①出示例題:在「綠化長江」植樹活動中,有男同學84 人,占總數的60%,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請讀題找出誰是「1」,思考求的是總數還是部分數?③師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知道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是相通的,那麼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總數用什麼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師:那怎麼列式呢?然後生口述師板書:84÷60%=140(人),答: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140 人。接下來如法刨制進行相關的求部分數、求百分比的變式練習。為什麼不知道「1」就要除?很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深層思考,更不要說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完全是藉助多年的解題經驗在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模仿,死搬教條,這與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隱性知識即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相悖。 2.「老黃牛型」課堂 這種課堂約占 10%——15%。這類課堂教學呈現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以及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慈母情懷,還有課後那不厭其煩的重復演練。沒有創造也沒有投機取巧,沒有花樣也沒有教學的懶散,只覺「老黃牛」般的任勞任怨,學生主體盪然無存,情感體驗也依舊淺薄。 3.「華麗時髦」型課堂 這種課堂常出現在能與時俱進的年輕教師中,約50% 左右。這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敢於嘗試,但缺少引領,嘗試帶有盲目性,於是課堂呈現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的機械重組、無效疊加,最終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師生關系未能體現,學生樂在玩中而不是樂在學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處於「游離」狀態, 我稱之為「華麗時髦」型課堂。 4.「朴實有效」型課堂(10%左右) 這類課堂教學較之前面來說算是有效且能謂之高效的課堂了。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言語精煉、評價適當;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能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教師也能上出數學的特點——邏輯性強,常在檢測中取得好成績。但也沒能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生成的課程資源,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 「知識——意味著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