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科技教育教學類

小學科技教育教學類

發布時間:2020-12-11 09:47:19

『壹』 求小學科技教育論文

讓學生發現問題並親歷探究過程
兒童對周圍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事物。因此,兒童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他們親身經歷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在現行《自然》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科學》教學的教學理念,這是擺在廣大自然教師面前的新課題。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經歷為途徑。
我以(蘇教版)第五冊《食鹽哪裡去了》為例,談談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親身經歷探究過程的。
一、創設問題情境
我在課前作了充分的准備,在上課時我舉起一杯水問:(1)杯里裝的是什麼?(學生:水)。(2)把食鹽放在水中並輕輕搖晃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會沉在杯底、會化了的、會不見的……)。(3)讓學生分組實驗,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4)學生匯報:(食鹽不見了)。(5)對於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疑惑嗎?(學生:食鹽哪裡去了)。問題產生了,學生自己提出了他們想要研究的問題,我就因勢利導,讓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研究。這一環節很重要,教師要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教師設計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領」學生進入探究活動的作用,使學生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讓學生親生經歷探究過程
探究既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生學習的方式。在做用高錳酸鉀和粉筆灰進行的對比實驗的過程中,藉助高錳酸鉀和粉筆灰的顏色,學生直觀地看到了高錳酸鉀顆粒在水中溶解的過程以及粉筆灰沉澱在杯底的事實,學生在報告實驗結果時紛紛說出了:高錳酸鉀在水中變成了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粉筆灰沉澱在杯底。我及時告訴學生像高錳酸鉀那樣在水中變成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這種現象叫做溶解。學生親身經歷、親眼目睹了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因此對溶解的概念理解得想當透徹。此時我趁熱打鐵,追問學生:誰能告訴大家,通過剛才的對比實驗,你認為「食鹽到那裡去了」這是學生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回答,表揚了他們,驚訝地說:原來高錳酸鉀在水中變成了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即高錳酸鉀被水溶解了,你們真聰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思維活躍、情緒高昂,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樂趣。他們獲得了科學的知識,增強了探究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動了、學生樂了、學生也得了。

『貳』 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科技教育活動

一、農村小學科技教學的現狀
農村小學科技教學意識尚且較為淡薄
目前,農村小學的科技教學意識還不夠完善,在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尚需很多因素的注入,小學的科技創新意識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從小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在學生的智慧發展與啟迪上也尤為重要,通過設立科學創新教育實驗班級,激發學生的科技求知慾和對科學的興趣,使很多學生對科學素養與科技創新精神不再充耳不聞。
1、家庭因素對農村小學科技教育的影響
由於農村對科學的認識不夠深切,很多時候家長都不會十分支持學生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活動,家長的科學素養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本身對科學的敬畏心態,很難細致的深入科學理念與創新手段。所以,家庭因素的影響對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要在每個家庭出發,影響學生對科技創新的意識。
2、社會因素對農村小學科技教育的影響
城鄉差距的影響,讓很多農村家庭對科技教育知之甚淺,尤其是鄉鎮對比於城市的發展而言尚且較為落後,很多科技還沒有及時應用,對科技創新的觀念還不是很清晰,這直接影響到小學科技教育,所以需要從社會和家庭兩方面入手完善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
二、對於農村小學科技教學創新的方向
1、樹立農村小學生的世界觀與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不朽的話題,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也是不滅的發展途徑,只有在完善小學科技創新課程的過程中,樹立其完整的世界觀才能更好的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問卷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紛紛表示贊成與積極參與,學生都願意在放眼當今社會形勢的時候讓自己也立於不敗之地,努力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對事物的認識逐漸成形,對創新的認識也日益加深,尤其是小學科技創新意識一直處於水漲船高的必然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惰性心理情緒,所以在輔助學生提升人生觀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展開對創新思維意識的教育。
2、延伸科技創新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概念
除了要努力完善學生的世界觀與觀察事物的認知角度之外,還可以延伸學生對科技創新的概念,從微觀角度上升到宏觀角度來思考,把科技創新作為一種理念來普及推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科技產品,接觸前所未有的思維理念,完善自己生活中缺失的樂趣,彌補兒時留下的遺憾,也不同程度的縮短了城鄉之間的差距。
三、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
1、強調開展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要正視偏遠地區的教育落後現狀,從一點一滴做起,逐漸滲透給學生科技創新的意識,強調科技創新教育對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重要性。譬如:在城市裡的學生很有可能在小時候家長就通過很多途徑灌輸科技創新的概念,但是身在農村長大的學生對於很多新奇事物都沒有接觸過,對於那些新鮮事都很好奇,想一探究竟,只是苦於沒有發現的途徑與接觸的機會,所以,強調偏遠地區農村小學教育的科技創新重要性也對教育措施和方法有著實質性的幫助。
2、加強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在加強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針對學生的眼界突出教育創新手段,還需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特長,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完善創新思維的不合理部分,讓學生自己判斷事物的正確與否,讓學生自己對科技創新有著主動研究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潛在創新能力,在課堂上創造科技情景,還可以定期開展發明對對碰,給學生留一個科技角,讓學生在每個時期都能夠有自己的小發明,定期相互交流學習,看著自己的創新發明在時間的推動下越來越優秀,可以更深層次的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以便更好的開展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
3、鼓勵農村小學生科技創新探索精神倡導多樣教學方法
在開展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時候,除了教師的參與還需要多鼓勵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想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協作,創建一個多樣的農村小學科技創新課堂,老師只是作為引航的燈塔,在適時地給予正確的意見,提出合理的引導,更多的還是要尊重學生自己的初衷,不能扼殺學生對科技創新萌發的意識,同時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西部農村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要基於學生對科技的認知,為學生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學殿堂,讓學生在科學的世界遨遊,為學生的科技創新教育保駕護航。

『叄』 小學教育學哪些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等。

1、教育學

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解決教育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教育學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它是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

3、邏輯學

邏輯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指導人們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的學科.邏輯學是研究純粹理念原則性的一門極為重要的科學,純粹理念就是人類大腦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4、普通話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5、教師口語

《教師口語》再版,說明"教師口語學"研究勢在必行,前景光明。要開好"教師口語"課,必須加強"教師口語學"研究,必須建立"教師口語學"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已成為近年來廣大口語教學研究工作者的共識。

『肆』 新技術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有哪些運用

近幾年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真走向成熟,在微機上就可以實惠許多傳統模擬的數字化,使得視頻、音頻、圖像、動畫和圖形文字一起在計算機中進行處理,因此,計算機所處理和表達的信息量急劇增加,從而為多媒體計算機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學中的應用是最有前途的、令人振奮掃展領域。社會的進步、科學的技術、知識的急劇增加和人口膨脹,急需訓練有素、能適應當時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所饋及時等特點,將多種信息用時或交替作用給學習者感官,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使學習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既深且遠。
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搞高教學速度、節省課時、減輕了教師的勞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將與網路技術結合起來,與模擬技術結合起來,與人工技術等高科技結合起來應用在教育教學熾,那必將掀起人類教育事業的一場新革命。
作為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一個嘗試,我們建立了一個多媒體教室。其中的主要教學手段是就用圖像處理、計算機動畫以及聲音來處理教學問題。在系統整個中主要包括;計算機、投影儀、屏幕、音響、掃描儀五個部分;在教學內容上採用循序漸進、逐步開展的原則,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化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講解、指導,結合系統顯示模擬。合理安排時間,留下足夠時間給學生討論。這樣,實現了學生從三方面,即聽、看、講(交流)來達到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
小學科學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科學教學中,我們不能單純靠老師講解,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師的演示,必須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反復觀察實驗活動中,掌握各種知識、技能。我根據科學課的特點,把多媒體技術用到了科學教學中,服務於我們的科學教學。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自行探求科學知識創設情境
科學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獨立思考自己去獲得結論,注重指導學生自行探求知識,其目的是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同時鍛煉和發展有關的能力,初步掌握研究自然科學的初步方法。
二、利用多媒體幫助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一些最基本的動手實驗操作技能,應該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掌握。這不僅是中小學教育內容銜接所必要,也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對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貫切科學教學新大綱,教好科學新教材,不僅要敢於放手讓學生面對大自然進行獨立地探索,還要切實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實驗器材、材料,學會使用的方法,掌握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這方面,多媒體技術也是大肜武之地的,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配合實驗,這可以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觀察,對研究的問題理解得快,印象深刻。
實驗前,用多媒體幫助學生裝配實驗,掌握實驗的注意事項如《水的蒸發和沸騰》一課,要求學生會使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水加熱。課本上有插圖,但圖是靜態的,部分學生不容易理解,於是,我用多媒體做了一個小課件;第一步:出示酒精燈,讓學生認識酒精燈。講到什麼部位,就閃一下什麼部位,刺激學生感官,幫助學生記憶。第二步:做一個酒精燈過程的動畫,先出示移去燈帽的過程,再出示怎麼點火,最後出示燈芯被點燃,重要的地方,如點燈時手的位置等都能重復播放,並加文字註解,播放時教師講再配合講解。點燃後,出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由下往上點火?第三步,出示一個燃燒著的燈芯的特顯,讓學生觀察比較火焰的三層顏色的區別,外層是淡黃色的,第二層是桔紅色的,最里邊一層叫內焰,然後,出示標注,讓學生記住最里邊的一層叫做焰心,第二層叫做內焰,最外一層叫做外焰,同時介紹外焰的上溫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熱,第四步,多媒體演示如何熄滅酒精燈,「桌面」上的酒精燈帽「飛」到了燈芯上,燈熄滅,同時強調一定要用燈帽滅火焰。演示完一遍後,再讓同桌同學相互思考、討論,並且讓各小組實際操作一遍,最後,演示加熱試管。出示一個試管,裝入少量水,試管夾從上半部分將試管夾住,酒精燈的外焰正好給試管的底部加熱,並且把實驗中的要點、重點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屏幕上,配合教師的演示講解,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演示完畢,再讓學生復述,要求正確回答出給水加熱的方法,試管里裝多少水?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什麼部位?試管與火焰的角度?用哪部分火加熱?等等。然後,再讓學生進行學操作,用酒精燈給裝水的試管加熱,並仔細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通過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對照與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是十分令人滿意的。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理論要聯系實際,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對小學科學學科同樣有這個要求。在指導學生自行獲取知識之後,還要積極指導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自己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受到鍛煉,增長才幹。在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發揮啟發誘導的作用。
如教學《呼吸器官》一課,這是一堂暗箱式內容的教材,要分析人有哪些呼吸器官。我們有實物模型,它雖然能向學生展示人有哪些內臟及位置,但是,它不能向學生展示人呼吸時氣體經過了哪些器官,無法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得出人有哪些呼吸器官。為了能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可以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個動畫;標有藍色的箭頭沿著箅、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示意吸氣的過程,讓學生思考吸氣時,氣體經過哪些氣官;又出示一幅動畫,標有黃色的箭頭沿著肺、支氣管、氣管、喉、咽、箅示意呼氣過程,再讓學生思考,人呼氣時,氣體要經過哪些器官。在學生了解了人呼吸要經過哪些器官後,讓學生來說說,呼吸器官有哪些,在人體內的什麼僧。由於運用上述教學方法,人有哪些呼吸器官學生都能說出來。
在講氣體交換這一抽像的問題時,我同樣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這么一個教學過程;我們通過實驗,學生得出了人吸進去的氣體中含有的氧氣多二氧化碳少;呼出來的氣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氧氣少。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於是要講到一個氣體交換問題,關於人的呼吸器官,專門有一部科教育片的錄像,但是與我們的教材不是太相符。我於是把其中有用的部分用視頻捕捉到電腦里,進行修改加工,這樣一來,這部分重點內容在課堂上要用幾遍就可以用幾遍,要怎麼用就怎麼用,改變了電視錄像靈活性差的缺點。而且,課堂討論氣氛也大有改觀,學生的思維普遍都很靈活,事後記憶效果極好。這一切,都歸於多媒體技術,它的可交互性,靈活性是其它電教手段所不及的。
四、恰當、合理、適時地運用多媒體,強調教學效益
現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探索中前進,逐步民開,於是在一些老師心中就產生了一種遍面的想法;要上好一堂課,就一定得用多媒體。其實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多媒體也不例外,一堂課怎麼上,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這是由教學內容決定。我們有些課的內容,如前面講到的青蛙,由於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地區差異,為了解決教材編排與地區差異之間的矛盾,我們就可以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再或者一個抽象的概念,用了多媒體之後,把這個抽象的問題轉化成了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直觀的問題、、、、、、像這些內容,我們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因為它的教學效果是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但也有一些教材的內容:如小學科學第一冊中的《玩石頭》,各種各樣的石頭,應讓學生自己在玩的過程中去找出他們之間的異同,發現他們各自的特性,它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在學生玩的過程中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就可以不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了。
總之,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手段,把它應用於我們的小學自然教學,用這高科技的產物來輔助我們的科學啟蒙教育,不但可以幫我們解決許多問題,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教育。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網路化必將是未來教學的發展趨勢。把多媒體技術懷網路教學合理結合,讓多媒體課件在網上進行傳播。這是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

『伍』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內積極人生態度,是語容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

『陸』 中國十大教育機構有哪些

很多學生選擇放假上輔導班,中國哪些教育機構更好呢?

很多學生選擇放假上輔導班,中國哪些教育機構更好呢,一般來說,現在有很多比較好的教育機構,輕輕教育就感覺還不錯了,盡管市面上有眾多小升初補習班,但是,如何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補習班又成為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按照教育人才培養的規律來說,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補習方式。寒假時間短,且跨著春節,多數的課外補習機構只有兩周春節前補習班,少數機構春節後會有一周左右補習班。因此,家長應根據學生成績以及小升初升學意願進行有針對性的寒假補習了。

平時一定要記住,找一個有經驗的老師,會省很多勁,擇校不如擇師,找到一個有熱愛教育事業、有愛心、有能力、有責任心的老師,是家長和學生的福氣了。

『柒』 《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什麼時候頒布的

一、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
為了全面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要求通過科學技術教育、傳播和普及,盡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提高全民族科學素質行動中,青少年學生是重點人群。青少年時期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對於人的一生發展將具有重要影響。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是保障「科教興國」戰略順利實施的基礎性工程,對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小學科技教育以開設科學教育課程,開展課外科普活動為主要載體。通過向中小學生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中小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從而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到科技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極開展科技教育,向學生傳播科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將此項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出成效。
二、明確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為根本宗旨,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講求實效,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科技教育,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識,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了解國內外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為今後創造性地參與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 主要目標。以推動學校科技教育的發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具體目標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能力水平來確定。小學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感興趣,初步形成科技意識,初步養成勇於探索、追求新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初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科技實踐中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能主動獲取與生活和周圍環境有關的現代科技基礎知識,並對一些科學現象進行描述,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一定的科技技能。高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較高的科學理想,培養實事求是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發展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的發展和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課程的教學和管理
課堂教學是中小學科技教育的主渠道。通過課堂教學,向中小學生宣傳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
1. 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開齊開足小學的科學課,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課程,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要安排科技教育專題,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實踐活動。要加強所有科學課程的實驗教學,按國家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開足開全所有科學實驗課。在搞好科學教育課程教學的同時,要充分發掘其它學科知識體系中的科技教育因素,自然滲透科學思想、科技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要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加生產實踐和社會服務活動,利用社會科普教育資源開展科技教育。
2. 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情況的檢查和指導,隨時掌握學校科學教育的教學情況,對學校科學課教學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中小學教研部門要加強科學教育的教學研究,經常到學校檢查、指導科學教育教學工作,加強對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科技類選修課學習情況的考查,確保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四、推動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普活動
課外科普活動是中小學科技教育的重要載體 。中小學要結合新課程的實施,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
l. 加強學校科普教育陣地和設施建設。學校要設置科普宣傳櫥窗、科技活動室等,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科技成果展示室,為學生提供開展科技活動的場所,並購置必要的科技製作器材和設備。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科技活動室、微機室等場所在課余時間要對參加科技活動的學生開放。學校的廣播站、網站要定期開設科普節目,宣傳科普知識,積極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
2. 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學校要在學年初制定當年的科普活動計劃,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適合其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科普活動。每年要圍繞全國、全省重大科普活動主題(科技周、科普日等),至少組織一次以上的全校性科普活動。平時利用班級、團隊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科普活動。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科技傳播活動、小小科普志願者社區行動等普及性科技活動。
3. 積極開展「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活動。各中小學要成立科技興趣小組,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指導學生開展車模、航模等科技小製作和科技小發明活動,撰寫科技小論文,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支持鼓勵學生申報發明專利,要把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表現作為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
4. 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全國、全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等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有興趣、學有餘力的高中學生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個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發現和培養一批學有專長的優秀學生。進一步加強對科技競賽活動的管理,確保競賽活動的公平、公正。
5. 重視做好農村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各設區市、縣(區)教育局要加大科技教育資金投入,加強農村中小學的實驗室、圖書館、電腦室等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學校開齊開足科學課程(含高中技術課程)。要建立和完善城鄉教師的幫扶、交流制度,開展城鄉學校科技教育「結對子」活動,推動農村中小學科技教育的發展。各地要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網」和福建教育電視台的「科普欄目」對中小學生實施科技教育。各級科協每年要組織「流動科技館」進農村學校活動,努力滿足農村中小學生的科學知識需求,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各地要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開展「科教興農」、「送科技下鄉」活動,普遍開展初高中畢業生實用技術培訓,使每一個走向社會的中學畢業生都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術。

『捌』 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哪些

這位朋友,您好!

教師的專業技能 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能力是一個人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的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在活動中體現,又在中發展。因此,教師專業能力是針對教師專業素質中的活動維度而言的。

教師的專業能力,概括起來不外乎一般能力和專業特殊能力,在教師能力方面,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所需的一般能力,包括諸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像力等,都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的能力,也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所必需具備的能力。此外,中小學教師還須具備從事專業活動所必須的特殊能力。綜合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並細化到教學層面,又可以劃分出許多能力的子集。

(1)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了解學生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教育教學活動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都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教師就要善於了解學生,而了解學生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向同學了解,看成績單與換行評語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師的直接觀察,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智力活動、情感表現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這是在教育過程中發現問題,捕捉教育時機的重要條件,善於觀察學生的教師能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去解決問題。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問題沒有及時發現,拖延很長時間,到了較為嚴重程度再去解決,教師就很被動。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育過程中得到發展。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的教育氣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因而要求現代教師要善於同學生交往,使學生喜歡和他接近,願意和他說心裡話,顯然,建立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起主導作用,教師必須善於和學生交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成為學生信賴的人,同時又成為他們的朋友。

(2)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傳播知識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語言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是語音正確,發標准音,說普通話,表達的內容能被學生順利接受;其次要用詞准確,語句完整,准確傳達思想內容,既保證科學性又通俗易懂,為學生所理解;第三,要系統連貫,邏輯性強,善於運用獨自式語言,講述知識或說明問題層次清楚,重點突出,結論明確;第四,要富於啟發性,有感染力,掌握對話的語言藝術,在對話中善於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勇於發表個人意見,進而形成生動、幽默的語言風格,在交流中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最後,在音量、語速、聲調等方面要符合環境和表達內容的要求,符合學生身心衛生的需要,適中而有變化。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基本功,在提高文化、業務整體素質的基礎上,在教育工作實踐中要有意識鍛煉,矯正缺欠,才能使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更高水平。為增強語言表達的效果,教師還應善於利用非語言的交流手段,使其同語言表達相配合,如表情、手勢、姿態,與學生的距離、講話方向等,這些處理恰當則能增強表達效果。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進步,由傳統教育採用的模型、標本、圖表、畫片等發展為幻燈、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捕助教學,對教師運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必然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教師要懂得先進技術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的知識,並有製作教學軟體的能力,如繪制幻燈片,編制錄音、錄像帶,乃至進行教學用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教育現代化必然實現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現代教師的業務素質也就必須包括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基本能力。

(4)組織管理能力。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對學生來說是領導者、組織管理者,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主要有兩項:一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二是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使學生遵守課堂常規,又要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處於活躍的思維狀態,還要處理好一些偶發事件,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求教師具有課堂的組織管理能力。教師對教學的知識內容掌握得再好,教學設計再科學,如果缺少組織管理能力,課堂秩序不好,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相互干擾,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於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教師同樣起著關鍵作用,善於組織管理的班主任,總是給學生提出富有鼓舞作用的集體奮斗目標,發揮每個人的長處,進行適當納委託,把全班同學組織起來,形成集體的核心,樹立正確輿論,培養優良班風,充分發揮集體的自我教育作用,寓教於管,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上進的集體中健康成長。教師缺乏組織管理能力,往往費時很多,學生集體還是沒有形成,教育難以順利進行。

對學生的組織管理有時需要藉助家長和社會力量的支持,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存在密切聯系,教師提高組織管理能力,需要了解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清楚家庭和社會給予學生的種種影響,這是提高組織管理能力所不可缺少的。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是對學生而言的,只有很好把握學生的年齡特徵,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恰當的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這是教師組織管理能力的特點。

(5)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的規律,需要不斷地研究與探索。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盲人的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通常是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從實際工作中提出課題,結合教育教學改革任務進行實驗研究,通過對實際情況的觀察,積累第一手資料,從中進行分析探索,求得對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教師在參加教育科研的過程中,要有正確選擇課題、科學設計研究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做好觀察記錄、積累系統資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教師雖不同於專職研究人員,從事研究的主客觀條件都有一定限制,但基本的研究能力卻是同樣應該具備的,否則就無法承擔起教育規律研究者的角色。現代學校普通要求教師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中發揮創造性,進行一定的改革實驗,定期提出研究報告或論文,因而教師必須懂得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這是現代教師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

教師的基本素質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在一名合格教師身上構成統一的整體,現代教師的提高應是整體性的。國內外關於教師素質的研究表明,教師專業能力是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內容,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也就是說,教師專業能力與其工作效果有較高的正相關。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到您,祝好~!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技教育教學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