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什麼它比綜合素質難還是簡單么呢
考試目標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展、思想品德發展、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並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
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
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准、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
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
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筆試大綱
B. 教師資格證小學中學《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到底考什麼內容,有什麼區別,誰有2018下半年資
不要被眼前的大學就抄業壓力所困擾,未來的日子還是要以知識來改變命運!祝你高考成功!!! 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好的專業,不要那麼早走向社會,通過學習多武裝自己,說心裡話,我上過「初四」也上過「高四」,通過職對口考試我考上了本省一所二本高校,並於2009年7月順利畢業,且目前通過社會公開招聘考入本省某一事業單位工作。
C. 中小學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
觀察法: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1)事先做好准備,制訂觀察計劃,先對觀察的對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後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確定觀察的目的、內容和重點,最後制定整個觀察計劃,確定進行觀察全過程的步驟、次數、時間、記錄用紙、表格,以及所用的儀器等;(2)按計劃進行實際觀察,在進行觀察過程中,一般要嚴格按計劃進行,必要時也可隨機應變,觀察時要選擇最適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並及時作記錄;(3)及時整理材料,對大量分散材料進行匯總加工,刪去一切錯誤材料,然後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如有遺漏,及時糾正,對反映特殊情況的材料另作處理。
調查法:調查法是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的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調查法常同觀察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調查法的步驟是:(1)准備,選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研究有關理論和資料,擬定調查計劃、表格、問卷和談話提綱等,規劃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種必要的安排;(2)按計劃進行調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3)整理材料,研究情況,包括分類、統計、分析、綜合,寫出調查報告。
歷史法:歷史法強調一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特性對教育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廣泛搜集被研究國家教育的歷史文獻資料,鑒別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較被研究國家教育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後得出相應的結論。
比較法: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的方法。採用比較法要注意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反映,等等,明確可比較的指標。從而正確掌握某一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可以借鑒和學習什麼。 比較法的步驟是:(1)描述,准確、客觀地描述所要比較的教育現象的外部特徵,為進一步分析、比較提供必要的資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如做出統計材料,進行解釋、分析、評價,設立比較的標准等;(3)比較,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照,找出異同和差距,提出合理運用的意見。比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統計法:統計法是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的方法。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如整理實驗或調查來的大量數據,找出這些數據分布的特徵,計算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將大量數據簡縮,找出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還可進一步使用推斷統計法,即利用描述統計取得的信息,通過局部去推斷全局的情況。此外,近幾十年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實驗設計,要求在較嚴謹的實驗研究中檢驗設計中所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法一般分為兩大步驟:(1)統計分類:整理數據,列成系統,分類統計,制統計表或統計圖;(2)數量分析;通過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從中找出改進工作的措施。使用統計法,必須學會科學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統計計算的技術。
實驗研究法: 實驗研究法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現象的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教育現象的變化和結果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前者基本上是在人工設置的條件下進行,可藉助各種儀器和現代技術。後者在日常教育工作的正常條件下進行。兩者都要保證受試者處在正常的狀態中。 實驗法一般分三種:(1)單組法:就一個組或班進行實驗,看施加某一實驗因子與不施加實驗因子,或在不同時期施加另一實驗因子在效果上有什麼不同;(2)等組法:就各方面情況相等的兩個班或組,分別施以不同的實驗因子,再來比較其效果;(3)循環法:把幾個不同的實驗因子,按照預定的排列次序,分別施加在幾個不同的班或組,然後把每個因子的幾次效果加在一起,進行比較。實驗法進行的步驟是:①決定實驗目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擬定實驗計劃;②創造實驗條件,准備實驗用具;③實驗的進行,在實驗過程中要作精確而詳盡的記錄,在各階段中要作準確的測驗;④處理實驗結果,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對結論,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與實驗法有關的還有模擬法,即創設專門類似物(模型)或情境的辦法。科學模擬便於進行精確分析,把所得結論用於現實環境。
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是為了克服傳統的教育研究脫離教育實際、脫離教師實際的弊端,教育實踐的參與者與教育理論工作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在真實、自然的教育環境中開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模式。
D. 請問一下事業單位中小學D類和教育理論綜合知識一樣嗎
事業單位中小學D類和教育理論綜合知識不一樣的。事業單位中小學D類考試科目均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測查與中小學教師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 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
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是針對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與中小學教師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 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等部分。
2、《綜合應用能力》
是針對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中小學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本科目分小學教師崗位和中學教師崗位 兩個子類。
(4)小學教育綜合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D類考試內容和測評要素: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師德與職業認知、教育教學核心能力和 教師自主發展能力。師德與職業認知: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正確認知,能夠按照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和解決問題,依 法施教。
教育教學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學生發展指導能力、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教育組織與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評價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教師自主發展能力:能夠主動學習和反思,自主進行專業發 展規劃,能夠在各種壓力情境下積極進行心理調適。
E. 小學教師資格證的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每年都一樣是嗎不需要重新買
裡面主要的知識內容沒那麼大差別的,都是考試會考到的,具體的模擬卷可以再單獨購買,其實每年裡面的知識點內容相差不大的,可以不用再買新書了。
F.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在一張試卷上考嗎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在兩張試卷上的,是不同的兩門考試項目,分為上下午考試版。
滿分都是150分,最後權核算成績是以學生的實際考試分數乘以0.8,為最後分數,最後分數70分為合格,也就是說卷面成績要考到88分及以上才算合格。
例如學生卷面考了90分,最後成績以90×0.8=72,那這名學生的最終成績(實際成績)是72分。
(6)小學教育綜合擴展閱讀:
考試科目注意事項
1、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是知識點比較多,就是要記憶的東西很多,這門課真的不能偷懶,但是背誦也要理解性背誦,死記硬背還是很困難的,所以可以報個網課學習,不懂的知識點就聽老師講解,這樣背起來也會容易一些。
2、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其實本身考的知識點不多,主要是三觀,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但是綜合素質的選擇題考的很雜,天文地理文學邏輯等等,很難准備。還有50分的作文也需要好好練習。
G. 如何確立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
(一)建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國家課程標准等,突出重點、注重導向,把學生學習狀況、綜合素質和成長環境等作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主要內容,構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學生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學業水平、應用與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負擔等。
2.學生綜合素質。包括學生品德行為、體質健康、心理健康、藝術素養等。
3.學生成長環境。包括師生關系、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方式、校長課程領導能力、社會環境等。
具體將按照小學、中學教育的不同特點,分別研究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和考察重點,細化相關內容,完善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與標准。在再次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時,以「發展指數」來反映有關指標的縱向比較。
(二)提高教育綜合評價的科學化水平
完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式。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全面客觀地收集信息,根據數據和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考察學生進步程度和學校的努力情況;將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結合起來,注重自我分析、自我診斷,完善質量內控機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和專業機構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推動單一的學業成績評價向教育質量的綜合性評價發展,推動統考統測向基於科學抽樣的多樣化的質量調查發展,以基於標準的評價體系替代以往相對評價為主的教育評價。
教育質量的綜合評價以測評和問卷調查等方法為主,以現場觀察、資料查閱等為輔。測評和問卷調查要採取科學抽樣的辦法,堅決不搞面向全體學生的縣級及以上的統考統測。
(三)促進綜合評價結果的科學運用
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形成以區域為單位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分別反饋。對於提高教育質量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給予肯定;對於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提出整改意見。
H. 教育綜合知識中小學教育的啟蒙作用是哪一章
語文是一門蘊含著豐富人文素養的學科,對於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可謂是打開人文素養大門的啟蒙課。而如何讓小學生既能學習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又能激發學生思維和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師一直探尋研究的課題。為此,筆者從語文教學法中的情境教學法著眼,探析這一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產生的重要作用,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I. 小學教育綜合理科大專升本
專升本考試是指專科層次學生進入本科層次階段學習的選拔考試,是中國大陸教育體制大專層次學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