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語文校本培訓講稿
共同編織「互聯網」
董繁繁
六(7)班是一個擁有41名少先隊員,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班級體。六年來,同學間互學互助,共同進步,大家手拉手,肩並肩,從無知到有知,從bpmf到ABCD,在互助中成長,在互學中成熟。老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聯系互動,取長補短,和諧進取。有困難大家互幫助,有快樂大家齊分享,組成了一個和和美美、朝氣蓬勃的大家庭。六年來,老師、學生、家長共同編織了這張啟迪的網、知識的網,承載著每個孩子夢想的網,前途的網,寄託著老師、家長、社會希望的「互聯網」。
一、互學互助,實現班級從他律到自我管理
1.互相討論,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班級應有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在群體輿論的約束下,嚴格要求自己,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針對本班級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徵,班級學生和輔導員老師互相討論、整理,建立了班級管理制度。制定了「眾星閃耀」個人競賽制度,「互幫助,齊進步」小組競賽制度,班幹部輪換競爭制度,「每月之星」評比制度,圖書管理制度、勞動衛生制度……結合校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定了班級行規章程。在實踐中,我們又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在每次班規制定或修改後,通過召開隊幹部會議和班會課的形式,讓學生明確班規。班級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出謀劃策,這樣能變老師的管束為內在的需要,實施起來就更加有效了。
2.互相合作,共同參與班級管理
班幹部是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是老師的助手。成為班幹部,不僅能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更能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能力。因此,我們班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班幹部競選」的活動中來。班幹部競選一個月進行一次,可以是同學、老師推薦你,也可以你自己自我推薦。成為班幹部的學生在班長和各個部門委員的帶領下,進行班級工作分工和合作。你可以服從分配,也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甚至可以創設新的工作崗位。像整理講台桌、擦黑板由專人負責就是在管理中學生自設的新崗位。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成了班級的幹部,班級工作分工更加細致,責任到人。為了讓當上班幹部的孩子更好地開展工作,培訓和表彰工作必不可。每一次輪換前,我們都要對上一屆班幹部工作進行評議、表彰,或留任或轉崗並將工作成效納入小組競賽活動中;每一次輪換後,都要進行新一屆班委上任培訓,召開隊幹部會議。學生輪流參與班級的日常管理,負責班級大小事務,讓班幹部不再只是優等生的專利,工作中學生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賞識別人的優點;工作中,學生體會到了當家作主的辛苦,增加了他們強烈的責任感,從而進一步熱愛和關心自己的班集體。
3.互相幫助,爭取在小組競賽活動中勝出
我們將班級的各項工作都容納在「互幫助,齊進步」小組競賽活動之中,以加分換星的方式確定優勝小組。小組競賽一月一評,獲勝小組將得到由家委會家長為孩子們精心准備的獎狀和獎品。競賽活動不僅有精神鼓勵,又有物質獎賞,學生積極性很高。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誰有問題大家幫,每人都為自己小組在月評比中能勝出而努力。
互學互助,實現了孩子從他律到自我管理。五年來本班連續被評為校行為規范達標班級,先後獲得「校先進班集體」、「城南學區先進班集體」的稱號。
二、家校聯動,搭建學生自主成長的平台
1.讓學生走進家長會,和家長、老師對話
本班改變以往家長會一家講壇的單一模式,在家長會上嘗試讓學生參與其中。家長會內容根據班級情況和學生一同商量確定;會議由學生主持;會上安排學生各項學習成果的展示。這樣的家長會,讓學生與家長、老師對話,家長喜歡,孩子高興,更重要的是它成為孩子展示才能的平台。
2.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上好屬於他們自己的班隊課
班隊課是一門既讓隊員學習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又能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課程。為了充分發揮各個隊員的自主性,班隊課分小隊負責組織。由扶到放,剛開始小隊成員和我一起確定主題,一起組織。現在,各小隊的隊員經過幾年的鍛煉,知道結合學校主題教育、傳統節日、各門學科、本班情況、生活實際等確定主題,並有序地組織開展活動。「走進溫州名小吃」、「小小新聞發布會」、「走進魯迅的故鄉」、「母親河在哭泣」、「徜徉書海快樂成長」,
這一堂堂豐富多彩的班隊課,展示了學生實踐的成果。
3、創新設計,讓孩子在活動中積累寶貴的精神資源。
活動是培養隊員各項素質、增強中隊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載體,是培養優秀種子的最好的土壤。在開展小隊活動,學校活動的同時,我們中隊每年開展一次大型的富有創意的親子活動。
「趣味知識運動會」——把課本知識搬到了運動場,讓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給家長進行了小學知識的復習;在其樂融融的親子運動中,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情感。
「探訪永嘉古村落——埭頭村」之行——參觀古村落,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溫州古老的地方文化;孩子們自己動手搓麻繩、編草鞋、搗穀子、挖地瓜、做麥餅,感受農村生活,樂在其中;用編好的麻繩開展跳繩活動、拔河活動,孩子們更團結了,家長們更年輕了。
「走進魯迅的故鄉」 紹興之行暨「我十歲了」生日慶祝會更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活動前,我們先召開了一次「走進魯迅的故鄉」的主題班隊課,讓孩子們對紹興、魯迅有了一定的認知。在參觀魯迅故居後,孩子們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活動回來,學生紛紛看起了魯迅的作品。而當晚的「我十歲了」學生生日party,家長們深情的祝福,孩子們精彩的演出,家長孩子默契的表演,快樂的游戲活動,我想這也許是孩子過的最難忘的生日吧。
黃岩蜜橘採摘活動、丹璐廣場運動會、……
班級親子系列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家委會家長的支持和協助,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歡迎,它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增長了他們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能力,成了本班的常規活動,也是本班一項富有特色的活動。
三、積極引導,師生共同編織「互聯網」
六年來,學生在老師與家長的積極引導下,培養了自己課余的興趣,鍛煉了自身的才能:本班共有50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鄭佳泓同學在德國國際舞蹈比賽中獲一等獎;吳悅茜同學在韓國國際「首爾杯」器樂比賽中獲二個最高獎,一個大金獎;吳悅茜同學還作為校朗誦小明星被推薦到北京參加全國朗誦比賽獲一等獎;黃詩雅同學在全國找錯別字競賽中獲二等獎;陳加根、祝伊穎、曹方銘、陳溫雅、朱晨雅、謝雨初等同學分別在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高源同學獲鹿城區科技三小「小發明」三等獎;鄭雯軒在區徵文比賽中獲三等獎;陳信儒獲區智力七巧板三等獎;葉舒霖、鄭雯軒、黃詩雅、陳溫雅的作文在各報刊、《學生時代》刊登;金航仕同學獲校藝術節「美術小明星」稱號;王逸環同學獲校藝術節「習作小明星」稱號;楊凌風獲校藝術節「英語小明星」稱號;班級課本劇《啄木鳥和大樹》獲校藝術節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學校藝術節匯報演出;班級榮區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競賽三等獎;班級先後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城南學區先進班集體、校十佳班級、校文明班級;班級榮獲校科技節「報紙承重」賽二等獎
六年來,「樂學、善思」的班風逐漸形成,班級凝聚力逐漸增強。學生在朝氣蓬勃的大家庭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在互幫互助中,在家校聯動的各項活動中,學生、家長、老師齊心協力,共同編織著承載每個孩子夢想的網,寄託著老師、家長、社會希望的「互聯網」。
❷ 青蛙寫詩寫了什麼內容,寫幾句話
1、《青蛙寫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7課的一篇課文。原文如下:
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青蛙說:「我要寫詩啦!」
小蝌蚪游過來說:「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池塘里的水泡泡說:「我能當個小句號。」
荷葉上的一串水珠說:「我們可以當省略號。」
青蛙的詩寫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2、 這首朗朗上口的小詩,巧妙地將幾種標點符號鑲嵌在課文中,通過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引導學生來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極富情趣,很適合孩子們學習標點符號規范。
(2)小學一年級上冊校本計劃擴展閱讀:
一、《青蛙寫詩》簡介
1、這篇課文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共有五小節。作者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詩一樣鳴叫的情景,形象地將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詩歌中的逗號、句號、省略號,讀來讓人浮想聯翩。
2、教材內容圖文並茂,富於童趣,富於想像,富於創造,十分適於天性活潑、充滿好奇的一年級學生學習語言、認識事物,同時也為教師創造性教學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這首兒童詩生動、有趣、語言優美,很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對於訓練孩子的想像、朗讀的能力有一定的意義。
二、《青蛙寫詩》設計理念
1、好的課文內容使學生百讀不厭,心花怒放。依據教材及學生學習特點,以鮮明的圖畫、生動的詩歌為識字載體,將閱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以閱讀帶識字,以識字促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立足學生豐富的生活,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力求構建了一個情境化、生活化的開放性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2、教學中,充分優化教學資源,樹立大語文觀念,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引發學生個性表達,挖掘學生的潛能,凸顯課程校本化研究的特色。設計和教學時,我努力體現「三新」,即理念新,設計新,方法新;凸現「三重」,即重識字,重朗讀,重創造。
❸ 四年級校本,我的丟了,能幫忙找一找這個網頁嗎
小學一年級班級管理
小學一年級衛生管理心得
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還不會有條理細致地做事情,所以做起衛生來不會得心應手。在日常工作中我取得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首先,作為一年級老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教他們,讓他們知道怎樣才算真正的會掃地。因此,開學的頭一兩個星期一年級的班主任就要早到一會,教學生如何去掃地。比如,一組學生怎樣合理分工,掃地時水要灑多少為最合適。笤帚怎樣拿,必要時還要給他們示範一下,許多的小細節都要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及時給以指正。
二、要制定一些衛生管理條例,這些衛生管理條例應結合一定的獎勵措施才會發揮作用。在獎勵措施實施的過程中應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因為接受表揚與接受批評相比,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更易接愛表揚。但教師仍要明白,表揚的效果並不會持久,要想一勞永逸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是這樣制定具體條例的:1、值日生應比平時早到10分鍾。2、來到就應及時做值日,表現突出做事認真會受到老師表揚。3、做值日要快,不要拖。要和其他年級的學生比,不能落後。提前就會受到表揚。4、要愛護所有的衛生工具,輕拿輕放。注意及時擺放整齊。5、同學之間相互提醒。比如,你看某個同學值日不對要及時告訴他。如果他接受了,就有兩個學生受到表揚。如果他沒接受,老師會分析原因。正確處理的。每被老師表揚一次會得到一顆小星星。相反做的不好,就要被扣星星。一次做得不好口頭批評一次。累積受批評三次扣一顆星星。每天由教師在晨會時間公布表揚和批評結果。記錄在牆上的表格里。這樣其他老師要讓學生在明白事理的前提下去想想自己的行為有哪兒不合適。以後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和學生來我們教室就會看到你的表現。學生的家長也能看到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都有相應的促進作用。每隔兩個星期要評比一次做出相應的獎勵,比如獎本作業本或是鉛筆什麼的。學生的積極性會大提高的。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做好衛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好的習慣一但養成將會使其受益終身。什麼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呢?那就是教學生學會保持環境衛生。教學生養成不隨手丟紙等廢物的好習慣。要及時清理自己的書包和抽屜。把雜物送到規定的地方。這樣值日的學生做起值日來也就不那麼費力了。一旦享受到其中的好處他就不會亂丟了。值日也就不那麼令人頭疼了。習慣養成了,教師只要起到督促和引導的作用,做到及時表揚和批評就可以了。只是要注意表揚和批評的語氣。表揚要發自內心,恰到好處。批評要有的放矢。既不傷孩子自尊又不能不起作用。
管理一年級學生課堂紀律,簡單來說就是要:循循善誘,不厭其煩。首先得制定具體標准,然後多表揚少批評。一年級還比較稚嫩,懲罰一般來說以說教哄騙為主。
首先老師要有耐心和細心,盡量多的通過觀察發現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然後針對這些特點指定可行的工作計劃,老師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玩,因為這樣可以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尤其是小孩子,老師的一個笑臉,一個表揚有時候對孩子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希望你的耐心和細心會得到所有孩子的認可,師生關系和諧了,一切就都OK了.祝你成功!
一年級懲罰么,以說教哄騙為主咯,一般課堂上開小差什麼的以眼神提示,動作比較大,課後叫到辦公室,單獨說教,可以舉一些好學生的例子。作業不完成的,可以寫兩份。下課不文明休息愛打架惹事的,課間可以規定他讀幾遍課文啊什麼的限制其自由,並說明打架帶來的危害性,等等等等
方塔小學學籍管理制度
為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上海市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區教育局以及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規范我校學籍管理。
一、入學
1、就讀我校的新生,均來自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以文本形式下達的學生。
2、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允許新生借讀。
3、新生入學報名後,要填好《新生登記表》,「學生姓名」、「出生年月」、「戶籍地址」、「學生身份證號碼」等重要數據,必須與戶口本上一致。「學生特長」、「健康狀況」要如實填寫。
4、入學後要收交好學生的接種卡,外地學生還需收齊居住證、工作證明。
5、新生分班以隨機分班為原則,不分好差班,不搞特殊化。
6、每班學生分好後,班主任則採用抓鬮形式確定任教班級的學生。
7、新生入學後,學校統一組織拍照片,在一個月內建立起該生的學籍檔案。
二、轉學
(一)轉入
1、轉入生必須是教育局或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准入的學生,學校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轉入一個學生。
2、轉入生必須在新學期開學前一周內辦理好一切手續,最遲不得超過開學第一周。
3、轉入生按我校的規定,交納所交的費用,安排班級由教導處統一處理。
4、轉入生要填寫好學生的登記表。並將材料歸檔。
5、轉入(出)辦理手續流程
第一步:去轉出學校開具《轉學聯系單》(如果是外省市學生,就直接開具《轉學證明》)。
第二步:帶上《轉學聯系單》到教導處審查蓋章。
第三步:之後帶上《轉學聯系單》去原學校開具《轉學證
明》,並在原學校一定要領取以下材料:
①《上海市松江區小學生學籍卡》;
②《上海市預防接種記錄卡》;
③《上海市小學生體質健康卡》;
④《松江區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登記卡》
第四步:帶上《轉學證明》、《上海市松江區小學生學籍卡》;《上海市預防接種記錄卡》、《上海市小學生體質健康卡》、《松江區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登記卡》、《上海學生成長記錄冊》等6份材料,(外省市的請帶好《居住證》和復印件和《務工證》)並帶好小孩到方塔小學教導處,填寫學生登記表。
第五步:以後,持《上海學生成長記錄冊》、作業本等,並帶好小孩先到方塔小學教導處領取《方塔小學轉入生調配安排證明》,然後到相應年級的班主任那裡辦理入學報名注冊手續,並交費。
(二)轉出
1、因戶口遷移、更換住址、父母工作調動等到外校學習,須由家長提出申請,再由學校向教育局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提出申請待批。
2、上級批下來後,學校方可出具《轉學聯系單》。再收到對方學校接納證明後,開具《轉學證明》,發放該生的所有學籍材料。
三、借讀
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一年期)且在有效期內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子女,由教育局或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受理借讀後,准予借讀。
四、休學、復學
(一)休學
學生因傷病無法繼續學習或連續病假3個月以上,由學生監護人持本地醫療單位的證明,及休學申請,經校核准,並得到區教育局或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批准後,准許休學,保留學籍。
(二)復學
學生休學期滿或提前復學的,有學生監護人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因傷病休學的須附醫療機構證明),經學校批准,即可復學,並編入相應年級學習。
五、畢業
小學畢業生經參加水平考試成績合格發給畢業證書,如成績不合格,經補考不合格又超過16周歲的發給結業證書。
六、學籍卡的管理
每學期末做好學籍卡的填寫工作,五年級畢業後存檔。
方塔小學教導處
2006.9
首頁 > 校本管理與校本課程 > 校本管理研究
一年級新生管理探微
今年,我帶一年級的新生。學生入學大半個月了,我還是深深的感到一年級課程的教學困難和對學生管理的困難,許多問題很突出,學生年齡小,入學早,注意力難以集中,且男孩比女孩多十幾個,學習習慣還未養成,教師喊破嗓子,孩子們該玩的還玩。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講究民主和諧,可孩子們對玩卻樂此不疲怎麼辦?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眼前。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充分尊重學生,講究教學民主,營造一種輕松和諧,師生親密無間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的生動活潑,輕松愉悅,但教學中,要做到活而不亂,動而不濫,樂而不散。
於是,我查找有關的資料,找關於一年級教學的種種方法,努力培養好學生。
首先是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
(1)吸收幼兒園的教學經驗。如:學兒歌:請你跟我這點樣做,我就跟您這樣做 ;小花貓喵喵喵,左看看,右瞧瞧,伸個懶腰快坐好;一二三、三二一,小手小手快放好;等等。
(2) 採用代幣獎勵制度。
根據心理教育理論和行為主義理論,為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良好習慣,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措施,深化兒童好的行為,並適當運用剝奪、消退法、抑制不良行為,逐漸強化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誰在某一方面做的好獎勵一朵小紅花,可是為了鼓勵大多數,班容量又大多六十多人,發現自己每天忙於做小紅花的時間太多,通過請教有經驗的老師,進一步完善獎勵方法,十朵小紅花換一面紅旗,十面紅旗換一張喜報,然後,在班後黑板上展覽。
其次,在教法上下功夫,採取適合孩子的方法。
(1) 拼音教學
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兒歌,游戲活動等兒童喜聞樂見玩法,培養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
(2) 識字教學。識字教學中,除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拆分法,還探索總結出以讀代識、排除法、注音識字、觀察法、聯想法、猜謎法在生活中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如:1、觀察法:引導孩子們觀察「哪些字是小調皮」,把容易寫錯的筆順找出來,「哪些字長得很象」,由此評出「火眼金睛」、「識字大王」等。2、猜謎法。(附猜謎集錦)3、在生活中識字法。如:在展示台中認識班內同學的名字,就採用了名片交流法、發本識字法和獎勵識字法。在識字過程中時間放長一些,准備充足一些,准備工作放在課下進行。首先我讓同學們自己製作一個名片,名片設計漂亮一些,上邊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課間利用名片認識自己的名字,然後利用發本的形式認識名字,在本子上寫上幾組幾號和姓名,由小組長專門發本,這樣小組長就認識了本組同學們的名字,如果你要想發本子,就要認識本組同學們的名字,這樣同學們就爭先認識本子上的姓名,接著把幾組幾號擦去,不認識的可以問問組長,等待時機成熟了,在課內進行展示台的訓練,把做的好的同學的 名字寫在黑板上,由識字最多的同學讀優勝者名單,這樣,不但能認識本組同學的名字,還能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名,無論是優勝者,還是讀名單者都有一種知識的滿足感,也帶動了其他同學們的識字熱情,再相機延伸,認識家中成員的名字和鄰居小朋友的名字。
再次,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如果把握不好教師主導這一角色,就會出現學生你爭我搶,亂而無序的狀況,學生只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造成不耐心傾聽別人發言,這種參與是低效的,甚至還會產生部分學生因搶不到發言機會,久而久之,失去參與的熱情。新課改的要求是為了全體學生,每一個學生。通過請教採用「多關注」,使用激勵,賞識性語言,向學生求教,讓每個孩子感到「我真行」的常用方法。
以上是我在這一個月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點體會,在後面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會更好的學習,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將自己的班級學生管理的更好。
如何管理一年級的新生
每年開學那麼幾天,總會有人問我:你今年教幾年級。當我回答:一年級後,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真難!是啊,眾所周知,一年級的學生有其年齡上的特徵。如,紀律常識差,甚至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養成,環境適應不良等等回答。教書十年來,於同事總結出帶一年級:一要有媽媽的心,二要有婆婆的口,三要有宰相肚。每當家長看到別的孩子在操場上一蹦一跳地向教室跑來跑去,都會情不自禁地說這孩子真可愛,是啊,孩子單獨很可愛的,可當幾十個這樣「可愛」的孩子匯集成一個班級時,教學管理的確是個需要技巧的事兒。所以我從實踐教學經驗上摸索出以下幾點管理技巧。
1、先來習慣,後來學習,幼兒園是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學習任務不重,而小學課堂知識容量大增,對孩子是一個坎。
2、不妨啰嗦點。
3、多示範,多講怎麼做,少講為什麼?
4、少民主,多集中,暫時老師就是權威。
5、多點兒童語言。
6、多開展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7、養成學習的習慣,這個很重要,也是我們要重點抓的,良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因此,各方面的習慣都要抓,要常抓。
選我!!我花了很多時間呢!!
❹ 一年級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校本研修
數學新課標明確提出:要讓「人人獲得數學知識,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然而,當前小學高段的學生數學學習卻存在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班級的後進生比例較大,根據統計,大約每6個學生中就有一個「學困生」,越到高年級差距越大,不少學生甚至對數學已存在「懼怕」心理,喪失了興趣和信心,從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看來,到了六年級,多數班級數學教學幾乎已成了「精英」教學。這種狀況與新課程要求嚴重背離,也直接影響著班級數學的教學質量,必須引起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值得我們好好研究,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使更多的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學生越到高年級,數學學習差距越大呢?通過我將近3年的畢業班教學體會,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傳統的教學內容陳舊、呈現形式單一,「大一統」的教科書和作業設計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傳統教材中數學內容的不切實際,讓學生覺得數學是那麼的抽象,枯燥無味。例如應用題,普遍反映是「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為了突破這一關,應用題經常被作為難點、重點進行研究。傳統教材特別是一些教輔資料上的應用題多年來「換湯不換葯」,只把數字改了,題目類容和呈現形式千篇一律,而且只管把應用題分類型、分得很死、很細,讓學生套、記,學生哪裡還有什麼興趣可言。這個觀念一定要轉變,不要就應用題論應用題,要使應用題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以學生身邊的事例或熟悉的事物為「引子」編題,學生才會感興趣;呈現方式也應多樣化一些,如最近出現了「圖文並茂式」、「對話式」、「表格式」、「提供材料式」、「數學作文式」等類型的應用題,這樣學生才不至於看到就乏味。
2、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滯後,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新課程的出台,使教材在內容上有了較大的改變,但對許多上過舊教材的教師來說,教學方式似乎改動不大,「穿著新鞋走老路」,傳統的「一問一答式」在高段教學中尤其明顯,高段學生由於身心發展的特點加上長時間那種「乖孩子」式的訓練,讓高段的課堂可以說是「鴉雀無聲」,成為老師的「獨角戲」,一堂課基本上是老師全部「講」完,學生如此被動地接受知識,又何來興趣而言呢?
3、有的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此缺乏指導,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拉大了學習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