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文章300字的觀後感
該書主要針對中小學教師如何做好孩子們的心理疏導工作,它提倡以人為本,以研究學生心理特徵、採取相應教育對策為己任,加強學生的心理分析與疏導,讓學生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質。該書為廣大教師包括我們校醫在做學生心理疏導工作時提供了良策。
整日面對學生,有時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會覺得很苦惱,雖然自己苦口婆心教導,不斷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可是學生的行為表現沒有改觀,對於他們的教育「治標不治本」,很多情況下,有一種挫敗感。
在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讀到一篇文章《不妨多給孩子們貼一些美麗的標簽》收獲很大。
由此也想到一個故事: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讓一批行為不良的人到前線去打仗。這些人紀律鬆懈,不聽指揮,後來當局請來一些心理學家來管理他們。心理學家要他們每人每月都給家裡寫一封信,告訴親人們自己在戰場上作戰很勇敢,能聽從指揮,立了不少戰功,每次的內容都基本一致。(由心理學家寫好,他們只是照抄)半年以後,他們竟一個個變得像信中說的那樣。是什麼力量使他們都變好了呢?就是「勇敢」、「立戰功」等標簽的暗示作用。
「標簽效應」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是經常可見的,它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但在學生的交往中被貼上「差標簽」的學生有時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容易消極悲觀。這樣的學生聚在一起,會相互影響,從而使他們缺乏信心,學習的願望和興趣泯滅了,對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
1、多貼正面簽,禁貼反面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從在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於發現並鞏固和發展兒童身上的一切好的東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多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給孩子貼上正面簽,正面說理,正面引導,啟發自覺,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要動輒諷刺、打擊、挖苦孩子,造成孩子內心的被動、壓抑,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有的孩子長期在被批評、被冷落中生活和學習,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應,甚至產生心理疾病。
2、多貼發展簽,禁貼定論簽
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評價學生。如對智力較弱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較普通孩子差,我們可以通過幫助他認識自己的縱向發展來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多給學生貼發展簽,以鼓舞學生信心,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提高,學習態度會得到改善,行為習慣也會有所好轉,從而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3、多貼鼓勵簽,少貼訓斥簽
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要多說鼓勵的話語,只要他們有點滴進步,就應給予鼓勵、表揚,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師生氣氛。家長、老師的微笑、贊許、象徵性的小獎品會對那些後進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激勵、促進作用。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與學生是完全平等的,任何時候都不要對他們大聲叱罵,不要以喝斥、諷刺、挖苦使他們產生畏懼心理。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望採納哦
⑵ 小學生看《心理講座》心得體會400字
我聽了韓學榮教授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韓老師從健康的定義、健康的標准、健康與不健康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講述,感覺老師講的這些都很貼切實際,很實用,尤其對於我們老師工作壓力大,聽完講座心裡感覺輕鬆了很多,感覺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並且在課上聽的很輕松沒有感覺累,一天時間覺著過得很快。並且在以後教育學生上和自己自我調節上受到很大啟示,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不會有萬能的、普遍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怎麼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評,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讓孩子們喜歡你。學生在喜歡你的基礎上,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並且願意學習,因為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二、在我的心裡上,老師的講座讓我釋放了很多壓力。首先讓我知道生活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工作和生活上有壓力時,我們要學會把心思放下來把擔子放下來,學會自我調節。另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碼的獨立性。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我們要試著適應環境。
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金,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該怎麼過怎麼過,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呢?
⑶ 如何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體會
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全的身體」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現代社會不僅需要一個有充足的精力,有和諧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拼搏進取的意志,且身心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是現代健康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提出的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教育教學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應有的內涵之一。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小學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必要和尤為重要的。
一、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1、利用童話、寓言故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童話 、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深受學生喜愛。另外,童話、寓言故事能把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和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用具有代表意義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線寶寶等)傳遞給學生,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情感。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選編培養學生同情心、毅力、樂觀向上、誠實、獨立等心理品質的國內外優秀童話、寓言故事,推薦給學生閱讀,並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讓他們各抒己見。教師通過學生對事物的不同看法來判斷他們的心理狀況,並採取相應的教育對策。
2、利用錄音、錄像、碟片等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
利用錄音機、VCD、電視、計算機、等各種手段進行教學,創造良好氛圍,激發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使學生一個個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這就有利於他們更好的理解和提高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而且,通過多媒體展示的手段能使這個教育過程更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用錄像播放「丑小鴨和白天鵝」的片子,在觀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鼓勵學生勇敢地和別人真誠溝通。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置身其中,如身臨其境,形成情感互動、感悟體驗的氛圍,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供、創設和模擬學生的生活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去鍛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
4、通過角色扮演,感受真實生活
角色扮演,就是由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如扮演班長、班主任、教師、服務員、主持人等角色。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調節、變換自己的角色,適應不同社會環境,學會社交技巧。角色扮演訓練法對於消除學生心理困擾,促進學生的心理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角色扮演中,學生通過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現時生活情景,可以宣洩和釋放壓抑的情感,達到排除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目的。角色扮演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要求扮演者站在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認識事物,思考問題,開展行動。這樣,從扮演者來說,角色扮演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理解他人的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內化和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二、要與各科教育教學相結合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小學生中開設的一門新型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按照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和組織教學,並營造出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從而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避免和減少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強化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事實上,各科教學本身都含有心理教育的內容,因此,只要老師平時把心理教育的內容能滲透進去,加入心理教育的導向,就可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從而把心理教學與其它各科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例如:語文課就含有許多情感教育的因素;通過勞動課、體育課又可以進行耐挫折教育,鍛煉小學生的意志力。
思想品德課有很強的心理教育功能,二者在教學內容上有著許多交叉重疊關系。例如:在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品質方面,思想品德課與心理教育課具有共同的任務和目標。因此,對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要特別注意藉助思想品德課來進行。
另外,活動課、少先隊活動、班主任工作也要與心理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可以通過組織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珍惜和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並力求學生學會自尊
每個人都有自尊感,強烈的自尊感可以激發學生去學習、去愛、去創造的能力。一旦失去自尊,便會失去做人的尊嚴,隨之而至的就是自卑自賤、自暴自棄。對於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學生來說,損害自尊心所造成的消極後果是不能低估的,珍惜和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是師輩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十分注意珍惜和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主要做法有:(1)不當眾批評,指責學生。誰犯錯了,誰的學習退步了,我都不會當全班的學生批評、斥責他,而是在課後找他們語重心長地誘導他。在態度上從不粗暴,在感情上不厭惡,耐心地幫他們找出症結,用師愛的甘泉洗去他們精神上的污垢。(2)在學習和活動中尋找可贊賞的東西。(3)認真對待學生的不良情感。(4)用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我對學生的愛(微笑、眼神、撫摸)。(5)優化競爭心態,求上進,不要嫉妒也不能自卑。此外,我要求學生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如:班上的李浩同學,他思維能力好,犯錯敢於承認,但自控能力差,紀律性不強,常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當有學生向我投訴他時,我沒有當眾指責,也沒有大聲訓斥,而是找到他,單獨與他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真情去感化他,誠心贊賞他機靈,思維能力好的優點,教育他如果能把這些優點用在發展自己上定能做個很棒的學生。在我的真誠關懷和幫助下,他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做到行而先思、學而思進,學習和表現進步很大,還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四、要引導學生善於調控情緒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常常會有愉快的時候,也有傷心落淚之時,有欣喜若狂的興奮時刻,也有鬱郁寡歡的苦悶時候,這些都是不同的情緒表現。那麼,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呢?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1)對社會、對生活應該有積極的態度。(2)具備知足常樂的心理。(3)克服急躁情緒,碰到任何事情都要頭腦冷靜。(4)學會合作,與人為善。(5)鼓勵自己不怕挫折,迎著困難上。(6)學會一些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要善於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樣會給自己帶來良好樂觀的精神狀態,有助於自己在學習上,交往中常勝。我教給學生如下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A、暗示法B、迴避法 C、轉移法 E、淡化法 F、寫日記D、向別人傾訴 G、聽音樂或運動。告訴學生這些方法要經常自我訓練,定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的發展。
五、爭取家長、社會對學校心理教育的配合
學校在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要注意同家庭、社區建立聯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網路。
與家長的聯系有多種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家訪,它能使家長、學生和教師三者都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這樣可以拉近家長、學生與教師三者之間的距離,增進三者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使我們達到心理教育的預期效果。
學校還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同家長建立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認識,充分發揮家庭與學校的聯系以及社會的作用,向家長滲透有關心理教育的內容,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心理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現實中積極向上的生活素材。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小學生更多地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受到熏陶,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和睦、民主、寬松的家庭環境,以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旦發現他(她)的優勢,就要及時進行鼓勵、表揚,使孩子增強自信心,激發進取心;同時,也要認識到孩子存在的弱點、缺點,幫助他(她)不斷克服缺點,磨礪自己的意志力。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廣大教師應負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責任,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同時,要結合學科教學,努力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等良好心理素質。社會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大課堂,應多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磨練,培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總之,只有充分發揮家校聯系和社會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培養小學生心理素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孤立地進行,不能把它與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割裂開來,更不能單純為抓「心理」而抓「心理」。它要求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協同工作,寓心理教育於學校的各項工作、活動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⑷ 小學家長學校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學習心得怎麼寫
如何教育孩子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版、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權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⑸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我談一下我的淺顯認識。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
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
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小學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
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
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5)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擴展閱讀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
2、充分了解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超負荷的工作,會力不從心,給健康帶來麻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如果個人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⑹ 教師心理關愛後學生感受 5條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發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小學生很少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小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課題研究,從細處著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小學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並形成了優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範下,對小學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群,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