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論文 科學課有效性教學的幾點做法(
如何實現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學科學課堂必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三維目標。促使學生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在三維目標上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指標。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五點做法。
(一)利用學生親身感觸,創設教學情境。
讓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成為教學設計的有用資源。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我們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產生「情境效應」,它能有效地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從被動學進入主動學狀態,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地震》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課件打出字幕: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發生7.6級地震。接下來播放災後損失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由於對這場大地震學生們非常熟悉,就使得學生在驚心動魄的事實和觸目驚心的損失數據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地震現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會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去。
這樣,使我們的科學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用鮮活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概念,使學生實實在在感到科學知識有用,體會科學知識就在身邊,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過程中。
(二)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必須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情感和思想狀態,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前提和基礎。這些知識和經驗可能是下一步學習的鋪墊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維定勢,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障礙。
在《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一課教學中,我們分析學情後認為:學生對水中加鹽能夠增加水的浮力科學概念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學了解到這一基礎,就可以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增加物體的排水體積上,做好小潛水艇的沉浮實驗上。
這一課的過程和方法目標是「讓學生親歷探究,找到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基於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積累,本節課就是要讓他們再度體驗和經歷這一系列探究過程。
(三)為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
所謂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典型教學材料的組合。「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教師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與材料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重要的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蘊涵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會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帶給不同起點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在「觀察水」的教學中,每組一套學生實驗材料:牛奶(或有色飲料)、白醋、糖水、水裝在燒杯里,准備幾根筷子用於品嘗。在教學中,如果選擇替代實驗材料一定要考慮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選擇材料不當、分發材料的時機不當等都會造成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困難,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四)教師的有效指導,及時反饋和評價也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肢體語言,及時了解學生理解科學概念的程度和學習的狀態,採取與之相應的教學行為:激勵性評價、調節語氣、講話的頻率及需要重復或細講等,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引到課堂教學上來。教師如果能及時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巧妙的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的溝通,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
我們還可以通過提問、分組討論等形式從學生的表述過程中,及時准確地獲得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方法、思維途徑及對問題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我們在實驗課上可以問學生實驗要控制哪些因素?實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麼?以及在分析實驗數據、獲取結論的過程中,當學生不能圍繞研究問題展開時,當學生在交流中詞不達意時,特別需要教師及時的有效指導。
(五)通過及時復習,促使學生鞏固科學概念。
在課的起始階段,適當的對上幾節課的科學概念進行復習;在課的結束階段,利用多種形式對本節課或單元的科學概念進行練習。練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信息反饋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學生做練習的准確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來全面獲取學生理解科學概念和掌握科學概念的情況,而後根據反饋得到的信息給予恰當的彌補和點撥,以便使學生對科學概念有一個再學習、再理解吸收的過程。適時、適度的練習能夠有效地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
教學過程是一個鮮活的動態過程。所謂「教學有法,貴在得法」, 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要立足於學
B. 小學教師問什麼要寫教育科研論文
開欄的話:很多教師覺得寫論文令人頭疼,就像學生寫作文一樣難以下筆。一到評職稱、評優秀的最後關頭,才想起還有寫論文這么一檔子事兒,於是七拼八湊地搗鼓出一篇,質量當然不敢保證,原創性也頗令人生疑。還有的教師抱怨對論文有要求是故意折騰一線教師,甚至把寫論文看作是個人謀取「功利」的事情。這也怪不得教師,我們的師范教育好像缺少這么一塊內容,到底一線教師為什麼要寫論文?寫論文與做研究之間有什麼聯系?寫論文有哪些方法、步驟和規范?這些基本問題連一些有多年教齡的教師都沒弄清楚。盛群力教授是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技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指導教師寫論文方面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形成了系統的想法,對教師創作的論文中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弊病深為不安,覺得有必要將教師對論文寫作的偏見、誤解和盲區一一加以澄清和梳理。在盛教授的支持下,我們開辟了這個欄目,衷心希望廣大教師能夠立足教學實踐,利用好自己手頭的條件和資源,滿懷信心地投入到教學研究和論文寫作中來。□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盛群力中小學教師學會做研究與寫論文,是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教師對此想不通,覺得自己教好書上好課已經夠辛苦了,幹嘛還非要做研究與寫論文呢?這是專業研究工作者做的事情嘛,難道一個臨床醫生診治疾病,還要跑到實驗室做實驗嗎?我們認為,教師作為一個專業崗位,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甚至有點挑剔),乃是因為學生作為復雜的生命體,其心理生理特點理應受到細心呵護,其間的各種教育活動有許多科學的道理需要探討。那種認為只要擁有學科專業知識就能勝任教師工作的想法是越來越行不通了。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是非常復雜的學問,沒有任何理由去輕視。中小學教師必須時時刻刻用教育理論武裝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學、學生心理、班級管理藝術、教學理論與設計、家庭與社區溝通理論等等,這就離不開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獨立地開展相關的研究。教師學會做研究和寫論文,除了體現崗位業績之外,更要緊的還應有內部動力的激勵。現在許多人都在講「幸福指數」。如果僅僅從完成工作任務,得到別人的獎勵或者認可來看,做研究和寫論文的幸福指數可能還是不高的,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苦不堪言,哪有什麼幸福可言?但是,如果我們將做研究與寫論文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個人成長、身心愉悅的經歷,那就會有長遠的發展後勁。現在許多學校和教師在做科研和寫論文的過程中,太講究功利性的業績,恨不得一二年就有驚人的變化,放出一顆大衛星來讓人刮目相看。其實我們要明白,做好一項課題,寫好一篇論文,都不算什麼難事,難的是不斷有新東西推出來,超越自己。做研究和寫論文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任何投機取巧、沽名釣譽,甚至違背學術道德規范的做法,也許會獲利於一時,但決不會將自己塑造成大家,更難以有毅力一直做下去。許多脫穎而出的中小學教師為什麼能甘於寂寞做研究和寫論文,這主要是為了生活中的追求和內在的愉悅感。中小學教師在開展教科研工作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不要人雲亦雲、盲目跟風;不要輕言發現了什麼了不起的奧秘,或者領先於別人多少步雲雲。教育現象的復雜性、教育規律的隱蔽性決定了我們每前進一小步都要花費相當的力氣,都需要有驚人的毅力和善於吃得起苦並且耐得住寂寞,時時刻刻想「造勢」和「超越」的人,基本上屬於「無知者無畏」一類的表現。中小學教師做研究和寫論文的具體性質是什麼呢,該如何定位呢?我們認為,研究工作有不同的類型,例如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等,中小學教師的研究一般屬於應用研究。也就是說,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進工作和提升、愉悅自己,並不在意要發展多少新知。不管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兩者只有目的不同和性質差異,並不必然存在著水平高低和精細粗野之分。教師完全有理由欣賞自己的研究心得,別人甚至包括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專職教育科研人員,都應該張開雙臂歡迎教師的研究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是互相聯系的。論文本身就是研究工作的成果;研究需要用論文的形式加以表達。一般來說,會做研究工作是寫好論文的前提。沒有深入地做研究工作,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另一方面,有時候確實開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論文的質量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也是常見的,尤其是在一線教師的身上會體現出來。
C. 小學教師科技小論文的主題包括哪些方面
駁論文的破立結合
定義: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內的錯誤論點,並在容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再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細看看下面的具體介紹,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總的來說,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證明」的問題。
D. 求小學教師要寫的的科技論文
小學生科技活動
蜘 蛛 只吃「活物」?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們科技小組的興趣 。
袁志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2011年12月
E. 怎樣寫小學科學教學論文
一、當前小學科學論文,大家最關注什麼
1.從關注的內容看,分為六大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資源開發和教材。課堂教學研究最為集中,特別是對教學過程中問題的研究有11篇(交流、教學意外各2、記錄、數據收集與整理、教學現象、紀律、教師指導各1;教學環節或全過程2)。課堂教學研究對老師來說最為熟悉也最能寫出文章來。
2.從論文的形式看,分為理論探討型、實證研究型、經驗總結型三大類。
(1)理論探討型主要從思辨的角度對某一現象或教學概念進行理性探討,可以包括什麼是該
(2)實證研究型論文是指研究訪談、調查或實驗基礎上寫就的研究報告
(3)經驗總結型可分為:經驗總結型的論文包括教學策略、實踐反思、教學隨筆、個案分析等形式。
二、優秀教學論文的基本特點
1.論文的選題針對小學科學教育的熱點問題,源於教學實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實。
《小學生家庭實驗室項目實施問題與對策》——課外活動,做到人無我有。
《讓科學教育插上德育之花 ——在科學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的嘗試》——德育滲透,人無我有;
《建立科學探究差異研究共同體,改善後三分之一孩子的認知結構》——關注差生,做到人有我新。
《《小學科學學科「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的再實踐與反思》——學生評價,做到人新我實;
2.論文的主要論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給人以啟發,少有「正確的廢話」。
3、論文的例證新穎,引證有說服力,論證有深度,研究成果或教學對策能指導實踐
三、論文撰寫的問題與建議:
(一)選題與標題
1.問題:(1)選題過大過寬,例如《科學教育需要均衡發展》,《農村科學教育之我見》;(2)選題追風,如《把握總舵 和諧構建科學課堂》。人們常說,題好文一半,可見選題是至關重要的。
2.建議:角度要小而新,小題大做。很多老師為選題犯愁,
3.標題:第一,在內容上,標題應准確反映研究的主題與范圍,《科學教育需要均衡發展——對新課程實施中兼職科學教師培訓的一些思考》,這樣的主標題顯得很蹩腳。第二、在語言上,標題應注意准確、簡潔、完整。《「與思維同行」:小學科學有效探究的原點追尋——小學科學課堂「探究秀」的反思與糾正》這樣的副標題
(二)行文
1.問題表徵:(1)概念界定不清,與標題不符
(2)分類標准不統一,面面俱到
(3)引用不嚴謹,實踐性不夠
(4)提出問題不做歸因分析,建議沒有針對性
(5)有文學化傾向
F. 求小學科技教育論文
讓學生發現問題並親歷探究過程
兒童對周圍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事物。因此,兒童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他們親身經歷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在現行《自然》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科學》教學的教學理念,這是擺在廣大自然教師面前的新課題。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經歷為途徑。
我以(蘇教版)第五冊《食鹽哪裡去了》為例,談談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親身經歷探究過程的。
一、創設問題情境
我在課前作了充分的准備,在上課時我舉起一杯水問:(1)杯里裝的是什麼?(學生:水)。(2)把食鹽放在水中並輕輕搖晃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會沉在杯底、會化了的、會不見的……)。(3)讓學生分組實驗,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4)學生匯報:(食鹽不見了)。(5)對於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疑惑嗎?(學生:食鹽哪裡去了)。問題產生了,學生自己提出了他們想要研究的問題,我就因勢利導,讓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研究。這一環節很重要,教師要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教師設計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領」學生進入探究活動的作用,使學生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讓學生親生經歷探究過程
探究既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生學習的方式。在做用高錳酸鉀和粉筆灰進行的對比實驗的過程中,藉助高錳酸鉀和粉筆灰的顏色,學生直觀地看到了高錳酸鉀顆粒在水中溶解的過程以及粉筆灰沉澱在杯底的事實,學生在報告實驗結果時紛紛說出了:高錳酸鉀在水中變成了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粉筆灰沉澱在杯底。我及時告訴學生像高錳酸鉀那樣在水中變成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這種現象叫做溶解。學生親身經歷、親眼目睹了高錳酸鉀的溶解過程,因此對溶解的概念理解得想當透徹。此時我趁熱打鐵,追問學生:誰能告訴大家,通過剛才的對比實驗,你認為「食鹽到那裡去了」這是學生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回答,表揚了他們,驚訝地說:原來高錳酸鉀在水中變成了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即高錳酸鉀被水溶解了,你們真聰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思維活躍、情緒高昂,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樂趣。他們獲得了科學的知識,增強了探究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動了、學生樂了、學生也得了。
G. 急需關於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的論文。
【內容提要】:探究源於問題,有問題才會引發探究的興趣和深入。如何讓學生了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順利地完成探究活動,並使探究充實有效,是一線科學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更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重要過程和方法。
【關鍵詞】:探究學習 提出問題 有效教學
科學探究學習中,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更是貫徹整個探究活動的主線。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只有產生了問題才會去試圖解決問題,為解決問題而建立假設進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收集有關證據用來檢驗假設,因此如何使學生產生有價值的問題,並且在有限的時間里展開有效的探究,是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方面有獨到的一面,但是它最大的不足是忽視了學生的主觀的動性和創新意識的開發和培養,因此,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的主動發現問題、產生問題並提出問題。
一、在觀察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兒童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慾望是科學探究的問題 「葯引」,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極大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面對一些新鮮的事物,學生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來。可是,如果教師在科學教學開始就讓學生直接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會由於缺乏對認知對象的充分感知和細致的觀察,他們提出的問題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並且渴望得到終極的直接的答案,這種做法將是影響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與科學課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相違背。所以要想學生們主產生問題就必須注重觀察——有觀察對象、觀察目的、觀察要求等。
問題的產生源於對自然現象、生活現象的觀察,在觀察中才能獲得對認知對象充分的感知,才容易形成明確、具體的問題。學生由於細致觀察,而獲得了大量感性認識,對觀察到的現象能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作出合理的解釋,當解釋不了時,問題就產生了。由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所以問題就會集中而明確,充分突出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在進行有結構材料的探究活動教學時,總是採用這種教學過程:先進觀察方法的指導,然後進行觀察記錄,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它是有一定的引導性和暗示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生通過對結構材料的觀察所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在《認識常見的岩石》一課是,我把一塊大石頭放在桌上展示讓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後提出的問題有:這塊岩石從哪兒搬來?岩石有哪些特點?岩石有哪些種類?岩石有什麼用途……基於親身的感知,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明確的現實性和科學性,而對這些問題,我讓學生思考:哪些問題比較適合我們在課堂內解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使課堂教學緊湊而有效。
二、在矛盾沖突中促使學生產生問題
當現實與已有的認識、經驗發生沖突時就會產生矛盾。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製造這種矛盾、利用這種矛盾,更要突顯這種矛盾,促使學生產生問題,從而建立探究的目標和方向。
在突顯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已有的認識、經驗,然後就針對性地選擇事例或現象,列舉常見現象按常規容易出現錯誤或意外的結果。
如要求學生對 「加穿衣服讓我們熱起來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問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後,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假設衣服能給我們增加熱量,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思維論證——那麼衣櫃里掛滿衣服,為什麼衣櫃的溫度不會上升?這與假設的結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設不能成立,這矛盾的基礎進而提出要證明衣服能否給身體帶來熱,我們應該設計一個什麼樣的實驗來進行觀測呢?這種通過思維論證,又通過實驗驗證,學生深切體會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斷產生新問題,這些新問題能促使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究,這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所追求的目標嗎?
「問題——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產生新的問題……」這樣一個連續的探究過程,對學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探究、驗證,養成科學學習的方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三、在探究過程中促使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
科學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無止境的探究過程。杜威說:「知識決不是固定的、永恆不變的,它是作為一個探究過程的起點,它始終有待再考察、再檢驗、再證實、如同人們始終會遇到新的不明確的困難情況一樣。」
在《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中,在這之前教學內容安排的都是在關注物體本身上,學生也很少會關注到液體的性質。在第一個活動中——同一個馬鈴薯在不同液體的不同狀況的現象出現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很自然就會提到液體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變化,這與前面所學的有關物體沉浮的知識聯系起來了,展開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的探究。這樣前一個探究結果很自然的就延伸到下一個問題了。
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雖然早有定論,但今天是學生直接探究活動中自己發現並提出的,他們雖然不是科學家可他們確確實實直接在搞「科學」,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教師所追求嗎?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發現問題,並主動提出問題,從而養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古人雲:「學則須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做學問的開始,是吸取知識的動力。在科學探究學習中,發現總是是思維論證和假設的基礎,是科學探究的前提。
「學貴有思,思起於疑」問題是探究的起點,也是探究的核心,在科學教學熾,要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使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會提問題,敢提問題,善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書目:
1、〈〈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實驗稿)
2、張紅霞 《科學究竟是什麼》
3、韋 鈺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