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家長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1、制訂學習計劃,嚴格執行。制訂學習計劃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計劃上註明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可以列短期計劃,也可以列長期計劃。學習計劃最好在家長的建議下讓孩子自己制訂,家長監督執行。例如小軍比較愛看電視,制訂計劃時可以跳過動畫片時間,這樣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長此以往,不僅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做事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 2、與老師密切聯系,耐心說服教育,家長應多與老師交流,詢問孩子在校表現。如果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可以用他在學校的表現要求他在家裡也應如此表現;如果孩子在校學習習慣也不是很好,要與老師一塊兒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幫助孩子認識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自覺約束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 3、學習習慣養成後要不斷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如果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放手讓孩子自覺學習,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丟棄好習慣。 4、給孩子制訂學習規范。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實際幫助制訂具體的家庭學習規范,如設計一個時間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復習、預習功課、完成作業等,要求不完成學習任務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規律,逐步養成習慣。 5、嚴格執行規范要求。規范制定後就不要輕易改變,關鍵是落實。父母要勤講,要求孩子嚴格按照規范執行,並且長期堅持下去,要盡量講清楚為什麼這樣做的道理,使孩子願意遵守規范,樂於執行有關要求。 6、多關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父母每天應抽出一定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應該在家裡完成的學習任務,熱情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孩子感受到你時刻在關心他的學習。 7、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條件。如給孩子獨立的房間,或給孩子支配固定的書桌椅、時間等用於學習,不要佔用孩子的書桌堆放雜物或玩樂。也不要隨便要求孩子在固定學習的時間做家務或其它事等等。 8、以身作則,給孩子作榜樣。模仿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孩子來說,能否引起模仿,取決於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表現。因此孩子學習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應以身作則,自覺學習,如讀書、看報等,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則更好。大人不應該一方面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勁地玩撲克、看電視、猜拳行令等。這樣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給孩子的過失留有借口:你都沒做好憑什麼嚴格要求我。使習慣培養為空話。 9、耐心訓練指導。由於小學生自製力差,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違反行為規范,因此碰到孩子不按要求去做時千萬不能急躁、放棄或放任自流,更不能諷刺或打罵孩子;要堅持正面引導,多表揚、少批評,曉之以理,持之以恆。 10、善於客觀評估。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過程中,要善於發現並肯定孩子的進步,對做得不夠的,也應實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使孩子學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強化正確行為,修正不正確行為,從而盡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如何幫助小學生養成六大良好習慣
那麼,在小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善於思考、舉一反三
不良學習習慣: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長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導致對知識點的掌握限於表面理解,對習題的把握也缺乏舉一反三和應變的能力。
「舉一反三」,通常指在所學知識間建立聯系,尋找其相似及相反的例證,注意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則,經過推理由此知彼的學習方法。這樣,既學到了基本知識,又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方法,既了解知識的結論,又了解這個結論的由來和發展,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獨立思考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直是人類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它給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以一個更大的空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獨立思考是創新能力的萌芽與基礎,善於獨立思考舉一反三,不僅是學生學習成功的保障,還是一個人一生發展的保障。
二、科學制定學習計劃
不良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極少制定學習計劃,長時間處於盲目和被動的狀態,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點,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小學生學習一定要有一個詳實的計劃,這樣學習起來才會有的放矢。
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兩種。長期計劃以一學期為宜,從總體上對各學科的學習做出全面的安排。一年級,二年級主要學科是語文、數學,合理安排學習語文、數學的時間比例,應做到不能偏科,適當的做到補缺補差;三年級後多設了一門英語,相對於一、二年級學習任務加重,更要合理安排好三門科目的學習時間!每天早晨就要抽出一定的時間朗讀課文、記憶英語單詞。
短期計劃以一周為宜,對本周內每天的學習內容、學習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時間作出詳細具體的安排。在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同時,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溫故而知新」,而且還有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對第二天將要學的新知識進行預習,這樣老師在講解新的知識時,心裡就有所准備,接受新的知識就會快些!
學習計劃要具體、明確、切實可行,同時又要留有充分的餘地,以保證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執行中既要堅定不移,又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目的在於使學習計劃更加切合實際,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制訂一個好的學習計劃,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排除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干擾,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學習效率。
三、專心聽課
不良學習習慣:有些學生由於聽課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就對學習喪失信心,並把學習成績不好歸咎於不聰明,其實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並不笨,只不過是聽課效率太差而已。
學習的時候,只有把各種干擾因素置之度外,一門心思地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學習的注意力大約可以持續40~50分鍾,不過這個時間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注意力還與具體的學習環境、學習者的心情等因素有關。
個人注意力所持續的時間,就是所謂的「集中限度」。集中限度決定了我們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再次投入學習。
如果你已經集中注意力學習了好長一段時間,感到身心疲憊,還硬在那兒「死撐」著,學習效率一定很低。因此,在學習時如果感到累了,就應馬上休息一下,以便恢復精力,重新集中注意力學習。
學習時培養自己專注的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做好課前預習。預習是聽課前的准備,當我們預習的時候,就會發現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就會在聽課前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有一個思想准備,使得聽課時有所側重。當教師講自己不懂的東西時,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
2、做好課堂筆記。課堂上記筆記是聽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辦法。記筆記時,不僅耳朵要聽,手要記,眼要看,腦袋還要想,這就使得我們的各種器官都處於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當然,記筆記不是簡單地把教師的話全記下來,而是要學會在教材上圈圈畫畫,學會做批註說明,學會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記錄,這不僅有利於今後的復習,也有利於集中精力聽課。
3、敢於質疑老師。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就是迷惘;殆,就是疑惑。也就是說,只是學習而不加思考,就會迷惘無知;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我們學習時要帶著一種質疑的心態,而不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接收器來聽課,這樣,既能集中精力,又能學好知識。
帶著質疑的心態聽課,我們就能提出許多問題請教師解答,這樣,在聽講時,就不再是教師的嘴巴像一個水龍頭,學生只是像桶一樣被動地接受,而是師生的互動,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這一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也真正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獨立完成作業
不良學習習慣:很多學生學習主動性差,寫作業拖沓,注意力不集中。究其原因可能是學生的學習計劃性差;缺乏學習興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的學生學習內容廣泛,學業負擔重,怎樣在有限的時間更專注,學習更有效率,這是學生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學生學習過程中,平時做作業是對基礎知識的訓練,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在最後的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般來說,老師和父母嚴格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作業,孩子會集中精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因此,應該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作業,然後讓孩子適度地放鬆。
根據研究表明:不同年齡的孩子的注意力穩定時間是不一樣的,5-10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達20分鍾;10-12歲的孩子能集中25分鍾;1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半小時以上。硬是要讓一個10歲的孩子60分鍾坐在那裡去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要求孩子在相應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力爭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的作業量超過了孩子注意力穩定的時間,應該讓孩子分割作業,一部分一部分地來完成,這樣不僅有利於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夠使孩子的學習有張有弛,提高學習效率。如果不允許孩子中途休息,長時間地讓孩子做作業,甚至在孩子的旁邊嘮叨沒完,容易使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力自然也不能集中。
研究表明,開始學習的頭幾分鍾,一般效率較低,隨後上升,15分鍾後達到頂點。根據這一規律,可建議孩子先做一些較為容易的作業,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做較復雜的作業,除此之外,還可使口頭作業與書寫作業相互交替。
五、歸納總結
不良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做了很多題,但學習成績總是沒有明顯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對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缺少歸納總結,缺少有針對性的辦法。
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應該是一位善於歸納總結的人。例如,一個農民,辛辛苦苦耕作一年,打了許多糧食,若不善於保存,讓其發霉變質了,一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只有善於收藏,才能衡量實際收獲的多少。同樣,一個學生不停地學習,若不注意歸納總結,一邊學習,一邊忘記,就做了無用功,其收獲甚少。許多學生學習很刻苦,但成績卻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正在於此。
總結是為了抓住所學內容的主旨 ,減輕記憶負擔;總結是為了把握好正確的學習方向。學習是一個過程,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長。因此總結歸納要及時進行,以免積淀太多的問題,出現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現象。總結是為了調整和提高,要樹立正確的調整觀念,「提高」要在總結的基礎上進行。
學習總結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養成定期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它是學習取得進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2、處理好總結與計劃的關系。
總結與計劃的聯系是分不開的。計劃是任務執行前所製作的實施藍圖,總結是任務完成一部分或全部完成時對藍圖的重新審視。學習就是在這種計劃——總結——再計劃——再總結的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積累知識,增長才乾的。
3、總結要實用,要切合實際,切忌盲目和攀比。
要目的明確。做總結是為了有所進步,只有目的明確了,才有興趣去做,做時才有認真的態度。
歸納總結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歸納總結的過程是探尋知識內部規律和與外部聯系的過程,也就是「悟」的過程。在學習時,若能養成隨時隨地歸納總結的習慣,則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許多學生之所以進步到一定程度,無論怎樣努力,成績卻再也上不去了,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會歸納總結,或是遺漏了這一重要的學習環節。
六、勤學好問
不良學習習慣:有些學生悶頭學習,不會的習題也不願意提問,也不善於幫助同學解答問題。在學校教學中,隨著學生的年齡增大,主動問問題的人數呈遞減趨勢,這樣的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
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勤於動腦,善於思考的表現。「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孩子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培養孩子善思好問的習慣。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能否積極地思考問題、勤學好問,關繫到學習效果的好壞。如果能夠積極地開動大腦,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在學習中不恥下問,孩子就能在學習上取得大的進步。反之,懶於思考、不願求問的人,是永遠也搞不好學習的。
3.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好的學習好習慣
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端正學習態度。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方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好的學習習慣其實我們都知道,重點在一個落實和堅持,這個老師、同學只能是輔助,最主要的還需靠自己。下面撿重點說幾條:
1、專心聽課的習慣。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不是簡單的看一遍,要能提出問題),課上動腦動手,集中注意力(筆記有時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專心很重要。
2、制定和執行學習計劃的習慣。老師講授的知識是面對所有學生的,每個人的具體掌握情況不同,所以自己要學會調整,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執行計劃比制定計劃更加重要,要很好的完成計劃,一方面是計劃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是學習效率的問題。學習效率低就意味著掌握同一個知識需要花費的時間是別人的幾倍,這樣長此以往,學習只會越來越跟不上。有條件可以學習掌握一下速讀記憶的能力,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就在於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我學生的時候,記得學校開展過幫助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假期速讀記憶訓練班」,用的就是這個。
3、及時復習、做題實戰的習慣。學習後的遺忘是很快的,不及時復習就等於重新學習,耗時耗力;課後鞏固、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學會反思、歸類、整理。
4、經常總結完善的習慣。每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周、一月)就進行一下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長期的死學、苦學是不行的,要具有靈活、適應性。
一個習慣的養成重在前三天,關鍵在二十多天的堅持,加油。
4.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及行為習慣方案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背景分析:
我校歷經了53個春秋歲月的洗禮,以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嚴謹而聲名遠播;以校園環境幽雅、校風學風純正而備受社會信賴。她是終軍故里藏龍卧虎的寶地、英才輩出的搖籃。一代代學識淵博、勤於奉獻的人民教師,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耕耘播種。他們不論寒暑、不計陰晴,嘔心瀝血、辛勤勞作,贏得了芝蘭並茂,桃李芳菲。一批批天真爛漫、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在這充滿希望的知識海洋里迎風破浪、搏擊遨遊,實現了稚嫩成器、雛鷹高飛……2004年濟南市「五個一」優化升級工程順利完成後,學校內涵發展擺上議事日程,新一屆領導班子自2005年開始,努力探尋重振一中、發展一中之路,開始圓大校崛起之夢。
我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實行半封閉、寄宿制、准軍事化管理。寄宿制下的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生活在封閉的校園里。這向學校的生活、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對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學生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如何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教育規律中找出學生日常管理的重、難點,總結出一些帶規律性的和比較有特色的管理方式與方法,是我們全體管理者的奮斗標。
為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加強對全體學生的關愛和教育,使他們在人文關懷中享受公平的愛,公平的教育,能健康快樂成長為合格公民。我校順應時代的呼喚,決定實施適應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非常「3+1」礪志陽光教育。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讓每一位學生志存高遠、發奮圖強,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行走在陽光下,沐浴在陽光里,為人生精神打底,為幸福未來奠基。
二、實施理念: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 「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麼呢?」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科學家在幼兒園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不難看出那就是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使我們受益終生。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 「少時若成性,習慣成自然」就強調了好習慣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剛出生的孩子大體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當然也會存在個別例外的情況),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大多數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隨著生活環境和後天教育的不同,就產生了差異,其中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養成了不同的習慣。正所謂「性相近,習相遠。」
習慣決定和我們性格的形成,決定了我們生活的習慣,決定了我們的待人接物,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方式,行為方式,也就是說:習慣決定我們的命運。
可見,一個人的習慣是多麼重要。一些壞的行為習慣,如:自卑、懶惰、忽略基本禮儀、漠視基本制度、忽視時間、驕傲自負、因循守舊、情緒化、愛與人爭論、好高騖遠、喋喋不休、傲慢、魯莽沖動、投機取巧、盲目從眾、忽略細節、推卸責任等等,使得部分學生胸無大志,隨波逐流,放任自流。
作為教師,對「習慣」一詞,更加熟悉,更加敏感,也更加應該重視。因為,我們不僅僅是自己要有各種良好的習慣,我們還擔負著教育學生的任務。而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一塊很重要的內容。
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於調動學習積極性,啟迪聰明才智,發揮創造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就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經簡單方面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校通過系列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讓每位學生都成長為 「會做人、會學習、會健體、會審美、會創造、有科學素質、有人文素養、有個性特長」的陽光學生,引領學生走向幸福的人生。
三、實施原則:
因此,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呢?這里,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制定了三條原則:
(一)我校把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學校德育的核心環節來抓。不重視學生習慣養成的學校教育,不是好的學校教育。因此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所有工作都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出發點。
(二)習慣養成貴在協調一致和持之以恆。
我們必須明白,任何行為習慣都不是說教出來的,而是在反復訓練和實踐基礎上養成的。我校根據結合 「3+1礪志教育」特色,在高一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恩為主題的教育;高二開展了以生存為主題的教育;高三開展了以責任為主題的教育。同時學校將三年分為30個月,每一個月重點讓學生養成一兩個好的行為習慣,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分解、具體化。
(三)習慣養成必須由他律變為自律。為此學校也積極開展一些列的主題活動,組建各種社團,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
四、目標確定:
(一)學校行為規范教育的總體目標
經過高中三年的時間,學校行為規范教育將通過中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理想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確立自主、自強、自立的精神,培養具有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高素質的新世紀公民。
(二)學校行為規范教育的三年規劃
高一階段,我校將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系列的感恩主題班會讓學生領悟到父母、老師的關愛,在潛移默化中化為學習的動力,自覺抵制並改正不好的行為習慣。
高二階段,生存教育洗滌學生的心靈,深入開展文明修身系列活動,將積淀在心中的真、善、美外化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有禮有止的待人接物。
高三階段,聯合社區開展責任教育主題活動,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與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使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鍛煉,提升學生主體參與學校管理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三)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地提出了「陽光教育」。讓學生行走在陽光下,沐浴在陽光里;為人生精神打底,為幸福未來奠基。學校計劃將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老師、家庭和社區,引導學生樹立現代健康觀。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教師道德建設
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同樣實施行為規范教育的關鍵也在於教師,教師作為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的主導者,其自身行為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對學生有巨大的示範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到榜樣作用。因此我們要把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與教師的行為規范建設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二)強化學生行為規范教育
1、開展多層次的思想教育,夯實學生思想基礎
我校的思想教育將繼續以一條主線(非常3+1礪志教育)、兩個層面(班會、校會)的學習結構,開展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一日常規》、《德育校本教材》等為內容的學習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我們將繼續構建科學發展、全面發展的理念,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完善學校規章制度,規范學生思想言行
適當的目標體系,既能調動人的積極性,有能使行為規范教育工作科學化和規范化。我們在原有《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實施的基礎上,制訂了《中學生一日常規》、《文明學生評估細則》、《學生安全制度》、《餐廳就餐紀律》、《宿舍紀律、衛生評估標准》、《班級衛生、紀律、安全制度》等,保障教育時有章可循,評比時有據可依。
(1)嚴格堅持國旗升降制度和國旗下講話制度。
實行國旗護衛值周班制度,做到每周一舉行升國旗儀式(儀式有出旗、唱國歌和國旗下講話和宣誓),每天有升降,並完善、制訂《升降國旗制度》。
(2)常規競賽制度。
即班級三項競賽制度,主要查衛生、紀律、安全等內容。具體由值班班主任和學生會學生實行,做到天天檢查、在公示欄反饋,周周匯總、評比公布,月月評審。
(3)值班班主任、學生會值日學生管理制度。
實行時段責任制度,保證值班期間無縫隙管理,加強課間安全衛生管理工作,每天早、中、晚三次檢查班級衛生、紀律、安全情況,值班結束後進行匯總。同時做到天天檢查、反饋,周周匯總、評比公布,月月評審,與班主任量化考核直接掛鉤。
(4)實行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評估制度。
根據考核內容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考核,每月加以公布並與班主任績效和學校星級班主任評選相掛鉤。
3、進行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道德行為水準
在對學生進行規范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單一的說教,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行為規范」教育與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如:高一的感恩教育,行為習慣重養成;高二的生存教育,已有的良好習慣意識外化為實際行動;高三的責任教育,為人生美好的藍圖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後,我校將進一步健全學校德育網路,充分利用社會優質德育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按照中學生社會道德要求開展社會實踐,不斷陶冶和錘煉自身的品行修養,從而樹立當代學生應有的言行風范,為營造優良的社會道德風尚作出貢獻。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設行規教育良好氛圍
校園環境建設不僅要做到凈化、美化和綠化,還要深層次挖掘其隱性教育功能。通過現有的校園文化,走廊上懸掛的名人名言,宣傳櫥窗、學習園地、黑板報欄、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餐廳文化、廁所文化等,讓學生在良好氛圍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5、推進陽光教育工作,奠定良好行為規范的心理基礎
進行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原有陽光工作室的基礎上優化升級成陽光心靈驛站,有陽光工作室、靜心閣和陽光閱讀室三部分組成。同時學校成立了工作小組,有陳校長為組長;孟校長為常務組長;三位年級主任為組員。同時聘請了16位學校最陽光的老師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就心理健康問題給學生進行個別心輔導咨詢。學校還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辟以「陽光信箱」和「陽光熱線」,不斷增強青少年學生適應社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總之,通過努力,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從而推進我校的行為規范教育。
(三)注重學校、家庭、社區互動
家庭教育是對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而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孩子的思想行為習慣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今後,我校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和家校路路通等多種渠道,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和各方面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幫助家長提高育人意識和能力,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進一步健全校外德育基地,結合學校行為規范的教育內容開展社區教育,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聘請校外輔導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起到規范學生行為的作用。
六、方法措施:
(一)教育宣傳 從學生升入高一年級軍訓開始,請學校的分管學生管理的校長以及有豐富的學生管理經驗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每一學期的開學初,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強化月,組織學生重新學習學生的行為規范。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各個班主任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宣傳。此外,學校每一學期分幾次邀請校外知名的教育專家,公檢法人員,著名大學的老師以及我校的畢業生來校為學生進行相關的行為規范方面的教育。同時,學校也利用宣傳欄,板報,校園廣播站定期進行宣傳。
(二)活動組織和檢查
1 由學校或年級牽頭組織活動,一個月一個主題。比如,對宿舍文化的創建進行全校的評比,評選感動校園十大之星,各個年級組織的隊列會操比賽,請相關的人員給學生作法制報告,請交警給學生講解交通安全,成立陽光工作室,舉行消防安全逃生演習,舉行春天送你一首詩活動等等。
2組織檢查
A、學校或者年級每次的活動組織評委,進行評比量化打分。
B 年級由值班班主任進行教學樓巡查,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檢查。
C、學生會對各班日常活動情況進行量化評比賦分。
D、學校負責學生管理和教學的副校長對各年級及進行不定期的抽查。
E 安排值班人員對餐廳和超市和校園進行檢查,對於查出的違紀學生對班級進行量化扣分。
七、督促落實
1,根據各個年級的量化細則和學校以及年級的檢查情況,對各班行為習慣進行量化賦分,每月一次統計,然後根據得分進行排名,各年級每月對量化的前八名進行不同的獎勵,
2,每學期對各班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量化,根據量化成績進行學期和年終的考評。量化成績的前三分之一有資格評選星級班主任,量化成績的前二分之一有資格評選優秀班集體,星級班主任和優秀班集體予以不同的獎勵。
3,對於違反歷城一中行為規范的學生,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根據歷城一中校規校紀予以相應的處理。
5.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計劃
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
1、習慣是一種行為方式。
2、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3、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二)習慣的分類
習慣簡單可以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
(三)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學習習慣
1、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2、兒童時期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期:培養始於父母,養成始於家庭,關鍵在於幼兒園和小學。
3、加強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應該求真務實,從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始。
俄羅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烏申茲基說過: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後逼得人走入歧途。這個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長要想給自己的兒女留下什麼?我想應該給我們的子女從現在開始留下好的習慣,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
二、培養兒童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嬰兒期(0-3歲)培養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學習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我重點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我總結一個小學生學習好的三個關鍵要素是:1、學習的動力,就是愛學2、學習方法,就是會學習3、勤學習,就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勤學習是學習好的保障。
小學生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八個:
1、 明日學具,准備齊全
我在西城區一所比較不錯的小學做過一個調查,這個學校有一千個孩子,我在學校大門口站著看遲到情況,一千個學生竟然一個遲到的都沒有。等上課鈴聲一響,我就看見有八個孩子慌慌張張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攔住他們問他們干什麼去。其中一個小男生說:「我媽沒把我的語文書裝我書包里,我得回家取書」。我又問另外一個:「你干嗎去?」答:「今天有體育課,我忘記穿運動鞋了」。我問你們都是幾年級了,他們說是四年級了。我就說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們自己應該准備好的。你們早應該在一、二年級就養成這個習慣。
2、今天任務,今天完成
3、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有一個小男孩,挺聰明,但是數學總是80多分,沒得到一回滿分。我就覺得奇怪。後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這個小男孩到四年級的時候,班上剛換了一個男班主任,這個班主任老師看了這個小男孩的數學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邊來,說:「過來過來,我考你一道題」。老師問:「7×8=?」小男孩說:「這太簡單了,7×8=58啊」。同學聽了都哈哈大笑。老師說:「你錯了,你都錯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個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說:「怎麼7×8=56啊,我一直以為7×8=58呢。」就是這么一個小故事告訴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沒有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所以孩子才會一直把錯的當對的。學習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識上的錯誤,所以家長和孩子不要怕學習上出現的錯誤,錯了要馬上改過來。
4、專心學習,珍惜時間
六一節前我給孩子的家長咨詢發現家長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孩子學習磨蹭。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寫作業提出三個要求;數量、質量、時間。以前家長和老師只對孩子寫作業有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但是現在不要忽視學習效率,重視學習效率就要重視學習的時間掌握。
5、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讀書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現在北京的小學生近視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視情況非常嚴重。我們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寫字姿勢端正,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6、課前預習,單元復習
小學生要從二年級開始培養這個習慣,這個對學習非常重要。我這里提倡單元復習,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往往掌握的知識是分散的知識點,掌握系統的知識才會對學習的應用個更為有用。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注重單元的復習,學會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系統的知識。
我給大家介紹三個復習方法:正向復習法、橫向復習法、重點復習法。
7、讀書看報,查找資料
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讀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其實讀課外書有四點好處:學會做人、增長知識、學會寫作、有助於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學生要閱讀145萬字。對一年級小學生沒有要求,對二年級小學生要求看5萬字,三、四年級小學生各看20萬字,五、六年級小學生各看50萬字。學會查找資料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網查找,正是為了適應這個要求,我們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
8、學有計劃,學有目標
6. 要養成怎樣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計劃
給你找的。
學習計劃:
怎樣制定學習計劃呢? 一份好的學習計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進行自我分析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可能有的同學沒有想過我是怎樣學習的這個問題,因此制訂計劃前首先進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同學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特點。各人的學習特點不一樣:有的記憶力強,學過知識不易忘記;有的理解力好,老師說一遍就能聽懂;有的動作快但經常錯;有的動作慢卻很仔細。如在數學學習中有的理解力強、應用題學習好;有的善於進行口算,算得比較快,有的記憶力好,公式定義記得比較牢;有的想像力豐富,善於在圖形變換中找出規律。所以幾何學習比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一是和全班同學比,確定看自己數學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還常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二是和自己數學成績的過去情況比,看它的發展趨勢,通常用"進步大、有進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來評價。
二、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努力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從而產生為實現這一目標去奮斗的力量。沒有學習目標,就象漫步在街頭不知走向何處的流浪漢一樣,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
確定學習目標首先應體現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其次要按照學校的教育要求,此外還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現狀。當然還可考慮一些社會因素家庭情況。
學習目標要具有適當、明確、具體的特點。
適當 就是指目標不能定得過高或過低,過高了,最終無法實現,容易喪失信心,使計劃成為一紙空文;過低了,無需努力就能達到,不利於進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
明確 就是指學習目標要便於對照和檢查。如:"今後要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這一目標就不明確,怎樣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進步?如果必為:"數學課語文課都要認真預習。數學成績要在班級達到中上水平。"這樣就明確了,以後是否達到就可以檢查了。
具體 就是目標要便於實現,如怎樣才能達到"數學中上水平"這一目標呢?可以具體化為:每天做10道計算題,5道應用題,每個數學公式都要准確無疑地背出來,等等。
三、科學安排時間
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後,就要通過科學地安排。使用時間來達到這些目標。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時間時,既要考慮學習,也要考慮休息和娛樂,既要考慮課內學習,還要考慮課外學習,還要考慮不同學科的時間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學習的最佳時間,如有的同學早晨頭腦清醒,最適合於記憶和思考;有的則晚上學習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時間里完成較重要的學習任務,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復習一會語文,就做幾道算術題,然後再復習自然常識外語待。
高效 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一般來說,把重要的或困難的學習任務放在前面來完成,因為這時候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而把比較容易的放稍後去做。此外,較小的任務可以放在零星時間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見縫插針。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時間基本上分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學,上午放學到下午放學,下午放學到吃晚飯前,吃晚飯後到睡覺。同學們主要應在這四段時間里統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內容。
在進行時間安排時,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 要突出重點 也就是說,要根據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學習標點或比較薄弱的學科在時間上給予重點保證。
2、 要有機動時間,計劃不要排太滿太緊,貪心的計劃是難以做到的。
定了計劃,一定要實行,不按計劃辦事,計劃是沒有用的。為了使計劃不落空,要對計劃的實行情況定期檢查。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檢查表,把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進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上"√"。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修改計劃,使計劃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計劃的能力越來越強。
7.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逸夫小學四年級(4)班
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裡,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麼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後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裡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 意義 目標細化要求
1、學會傾聽的習慣 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就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就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 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 善於思考,主要是指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 4、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5、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6、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7、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8、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 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 9、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10、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 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1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1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 15、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16、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 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 18、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19、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 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 20、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 2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 意義 目標細化要求
1、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23、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4、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2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26、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26、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27、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28、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 30、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 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33、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34、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5、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36、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37、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38、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39、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40、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41、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2、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 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43、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44、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45、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6、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47、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 48、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49、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50、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51、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2、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 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 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 5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54、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55、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6、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 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 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 還能磨煉人的意志。 59、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60、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61、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 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6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63、飯前便後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65、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7、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
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徵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聖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准,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教師保持一致,並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實施、強化整改階段(06年10月-07年1月):
時 間 習慣養成教育整改內容 習慣養成教育鞏固內容
學習習慣 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 行為習慣
第六周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七周 2、善於思考的習慣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八周 3、敢於提問的習慣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
第八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
第九周 期中檢測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周 與人合作的習慣 守時惜時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一周 自主讀書的習慣 懂得感恩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
第十二周 認真書寫的習慣 勤儉節約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
第十三周 自評互評的習慣 按規則行動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
第十三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校及教辦召開交流會。
第十四周 搜集資料的習慣 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
第十五周 動手操作的習慣 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第十六周 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第十七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3、表彰、獎勵。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0、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第十八周 以上十條內容 以上十條內容
此階段最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從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出發,明確各年級階段養成教育重點。其中低年級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年級突出: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高年級突出:社會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勤奮向上,自尊自愛。
2、注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訓練。課堂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嚴格教學常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各班平日:堅持誦讀詩文訓練、三筆字訓練和口算練習。每周:寫一篇日記或閱讀筆記。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情況評價,評價材料裝入學生成長檔案袋。
3、針對不足,矯正培養。各班對照《實施細則》,查找不足,注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矯正培養,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力爭做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堅持以評價促養成,以活動促養成。堅持每日每周的自評、互評、師生共評和家長參評的形式,不斷通過主題演講、專項討論、知識競賽、我為班級添光彩、爭做文明學生、重大節日慶典等多種渠道、多種活動讓學生熟知標准並付諸行動,注重過程評價,鞏固已形成好習慣,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遂漸形成良好習慣。
5、組建「偵察隊」,指定實施計劃。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舉止文明、勤儉節約、按規則行動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可採用競賽、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雙十條內容。
7、培訓學生骨幹,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8、表彰、獎勵。學校將每月組織一次評比檢查。學期結束,學校對檢查評比進行表彰,評選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
本階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級好習慣集錦。(2)不良習慣的矯正個案。(3)在活動中改正快,表現突出的同學和班級(4)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我改掉了哪些壞習慣。(5)教師的論文和反思(6)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三)鞏固養成階段 (07年1月-07年7月 ):
為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個人終生受益,最終形成個人良好地品質,學校仍將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成績記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當中,以此督促活動落到實處。
四、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
l、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復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復,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復訓練,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3、自我約束:利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記錄在養成某個好習慣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難的心情和養成好習慣的措施。
4、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5、成立「養成良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各任科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建立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評分。
六、習慣養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組長:丁榮明 副組長:黃春霞 成員:刁淑敏、魏瑞愛、林鳳玲、劉效成。
2、少先隊組織學生一天一檢查,一周一總結。將檢查結果每周一在「紅領巾廣播站」公布。
七、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周一次情況通報,並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2、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各方面要求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小學生自製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5、注重體驗,激勵帶動。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各校要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 「誠信回歸,學做真人」、「告別零食,告別游戲機」、「小手牽大手,共創清潔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范。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要各校要採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手冊,百名教師訪千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8. 為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
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後,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紮下根來就難多了。孩子學會學習,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培養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家長們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時還有勞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游戲、交往等內容。家長指導孩子訂計劃,應該包括德、智、體各方面的安排,學習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1、孩子的計劃包括每天的時間安排、考試復習安排和雙休日、寒暑假安排。計劃要簡明,什麼時間干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2、每天的計劃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課之外,要把早自習和放學回家以後的時間安排好。早自習可以安排背誦、記憶基礎知識、預習等內容,放學回家主要是復習、做作業和預習,應該有玩的時間和勞動的時間。
3、周六和周日應安排小結性復習、做作業、勞動、文體活動以及參加課外興趣活動。內容不可排得太滿,否則影響效果。
4、寒暑假時間較長,除了完成假期作業之外,要安排較多的課外閱讀和較多的文體活動。有的孩子學習吃力,應利用假期補習一兩門功課。
5、訂計劃要發揮孩子積極性,家長不能代替,應該提出指導性意見。督促孩子嚴格執行計劃,不能訂完計劃放在一邊。計劃可以調整,不可放棄。
二、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孩子學習,應該速度、質量並重,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
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有些家長,只要求學習,恨不得能讓孩子老坐在書桌前看書、做作業,沒有休息與放鬆的時間。這樣,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講效率的毛病。
三、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1、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2、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由於學習任務多,孩子往往滿足於知識是什麼就過去了,很少多問幾個為什麼。家長不妨教給孩子每天學習之後,給自己提一個、兩個為什麼的問題,動腦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3、孩子考家長,家長考孩子。安排一個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就某一方面的問題孩子和家長互相考一考。內容應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備,誰提出問題,自己必須有準確答案。
4、鼓勵孩子一題多解。老師留的作業,常常不止一種答案,一種解法。孩子在完成作業時,只寫一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別的方法。時間允許,可以寫在另外的紙上或本上。
家長可聯系孩子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養。能不能給孩子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認真地進行督促引導,能不能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同時也是對家長教育意識和教育行為的一種考驗。
9.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研活動計劃
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各科科學中都有自己的要求,地理教學中首先是看地圖、用地圖的習慣,這是「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的技能。需要地理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會識圖、用圖的本領,並在講過地圖的基礎知識以後,不斷設計問題,給學生提供看圖、用圖的機會。特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注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空間聯系,以便了解各地地理要素的特點、形成原因、相互聯系,掌握不同要素在各種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區位因素等。
地理教學中的學習習慣還包括運用地理的思想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從地理感覺、地理意識到地理思想,可以說標志著對地理學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不斷加深,對地理價值的不斷理解,通過體驗、體會,才能在自己的行為上有所體現。例如,環境意識的培養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認識了意義,理解了要求,就會在行為上反映出來;教師要以科學的道理說服學生,以生動的事例感染學生,以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以形象的教具吸引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教師的堅持與嚴格要求下培養起來的,以上兩項地理學習過程中的良好習慣,需要地理教師的堅定信念與科學方法來培養。
10.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階段課題計劃
一、具體工作及內容:
1、學習理論,提高素質。
課題組把學習理論,提高教師素質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要求實驗教師從學習課題實驗方案入手,繼續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及相關的理論,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能力。還先後給教師介紹《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等材料,給教師征訂了《湖南教育》、《小學數學教師》等資料,通過學習,教師在思想上、認識上都有了提高、升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2、立足課堂,大膽實踐。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道出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因此養成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的習慣培養來研究。
(1)課前預習的習慣。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對於中、高年級班的教學,一開始我們通過布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了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聽課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從三方面入手:①對教師講的主要部分關鍵問題一定要提醒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養成注意聽課的習慣。②要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舉手,向老師提出來,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把疑難問題放在課堂中解決。③邊聽邊記。聽課必須有手的活動,隨時聽到的重點隨手記到本上或書上,養成這種聽寫同步進行的習慣對今後的學習是大有益處的。此外,教師講課時要善於察看學生聽課的表情,如果學生對所講內容反應淡漠,就應及時調整講課內容方法;如有個別學生思想「開小差」,要及時提醒。
聽課的習慣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師反復練習,及時提醒和評判。同時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建立起良好的聽課習慣。
(3)閱讀課本的習慣。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①計算過程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②數學概念應精讀。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要力求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③應用題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
(4)、審題習慣。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嚴重,特別是中低年級十分常見。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兒童識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維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與學生作題急於求成,不願審題有更直接的關系。如低年級計算中,學生加減誤算、乘除誤算的情況較多;在中年級常有學生把很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作一步應用題解答,或者兩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出現這樣的錯誤,是由於沒有審題的結果。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審題習慣與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同樣重要。我們要求教師從低年級起,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求整體把握題意,逐詞析義,以求審題准確無誤。長期這樣堅持,可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5)、驗算習慣。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熱心於作題目,一旦作完,便萬事大吉。至於正確與否,已無心顧及了,不願回頭驗算。如(8)÷8=64、(500)-700=200,一隻大象重<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5千克等,其實只要稍作驗算,就會發現自己的錯誤,一些學生還重復出現類似的錯誤,說明他們還沒有樹立驗算的觀念,更談不上驗算的習慣。因此培養學生驗算習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把驗算作為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以強調,讓學生知道驗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持之以恆地養成解題驗算習慣。
(6)、總結習慣。學生學了某一類習題的解答方法,學完一個課時的內容,學完一個單元乃至全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總結一類習題的解題規律及方法,總結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小學畢業階段還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的「塊」和知識的「線」進行概括、總結等。這種習慣一經養成,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掌握知識要領,形成數學能力。
(7)、質疑習慣。凡事問一個「為什麼」,這種習慣實質是一種刻苦鑽研、不斷進取的精神。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問號。」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於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質疑問難,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注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我們從模仿開始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教師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可以在哪兒找疑點。一般來說,質疑可以發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關鍵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角度,提出問題。
(8)、認真作業習慣。培養學生細心的作業習慣,首先要求要具體明確。作業要求學生做到認真、准確、完整。其次要樹立作業榜樣。在作業前,有意識地把做得好的作業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向典型看齊的向上心理。還要及時反饋、認真糾錯。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做法有:①培養學生認真正確的看、聽、讀、說的學習習慣。②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全面分析的習慣。在指導審題上,要尋找題中特點,思考計演算法則,運用運算定律,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③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的作業習慣。即作業書寫規范化,作業訂正自動化。④培養小學生自覺檢查作業的習慣。自查,用短程目標的管理,推動學生主動自查作業。互查,針對小學生好勝爭強的心理,開展學生作業互查活動。
(9)、操作習慣。
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聯系?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操作自製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10)、思維習慣。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猜想、聯想、發散思維、推理、操作、實驗、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你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嗎?」等言語,啟發和誘導,鼓勵學生敢想、敢說,不怕出錯、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如:一位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習慣。
(11)、參與合作習慣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與人合作。①啟、做、議、練。即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組織討論,發表意見,進行練習,以達到鞏固的目的。②點化自學。通過教師點撥,學生自學,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加以遷移運用,深化提高。
(12)、准確表達習慣的培養
在低年級,要訓練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語言來敘述圖意,復述題意,說明計算過程和回答問題,要求他們逐步做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隨著年級的升高,要訓練學生有根有據、有條有理地說明算理,分析數量關系,理由充足地與他人討論數學問題,並能隨時糾正別人不正確不嚴密的數學語言。
(13)、課外學習習慣的培養
課後要培養學生預習、復習、多思的習慣,預習復習不能流於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須天天布置預、復習作業,還要指點方法,經常檢查完成的情況。對中、高年級,還要培養學生課後看學習小報、參考書、習題書、有好的內容隨時做些摘錄,常整理知識,動手做學具等習慣。
二、初步成效
1、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一年的實驗,本課題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分析問卷調查,結合日常觀察,可以發現學生有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質疑,合作,作業規范了,思維品質優化了。各班都評比了優秀作業5~6本。
2、通過課題研究,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課題的帶動下,全體實驗教師都能扎實進行教學研究,積累實驗資料,書寫教學反思.爭取理論與實踐結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說,實驗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們迅速成長,成為學校教學骨幹,受到業界好評.
三、問題與反思
因實驗時間較短,一些已探索成形的新課程下農村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方法和對策還須在廣度和深度上繼續研究,同時如何依據教材特點篩選確定問題,科學地訓練學生,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以便取得更好的經驗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