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科幻畫教育的實踐和研究

小學科幻畫教育的實踐和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09 01:07:25

『壹』 在科幻畫教育中老師應該怎麼做

老師要研究新材料、新工藝,大膽地對新材料和新工藝進行嘗試。對一些展覽中或報刊中的新作品,老師還可以開設專題的欣賞課,讓孩子們了解新材料和新工藝帶給科幻畫的新成效。

『貳』 如何開展小學科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一個重要活動。積極引導小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從小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方式和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學校風靡的航模,小發明等科技活動,就是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但這些活動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師資、場地、時間等,同時針對小學生綜合科技實踐能力不強等特點,對於普通小學來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則打破了這些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並實現了小學生對多學科知識的整合,強調小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一、設置科學合理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前提
綜合實踐活動這種開放式教學,能營造學生積極的思維狀態和寬松的思維氛圍,培養學生敢於思考,善於思考。肯定學生的「際新立異」、「異想天開」,努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形成學生的刨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設置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一般應遵循四個原則:
1、承古揚今的原則。為進一步認識、繼承、發揚民族的歷史和傳統,課程項目要立足本地,挖掘當地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開發項目,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認識、熱愛家鄉的文化歷史,從而認識熱愛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比如:剪紙藝術、戲曲研究等。同時更應該與現代科學相銜接,使學生不脫離現代科學新時尚,可以利用科技活動室和科學實驗室,配置電腦、簡單機械加工工具、科普圖書、實驗器材等,如設立航模、科技小製作、科技畫報等小組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對科學的研究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科技的熱情;還可以設置科學探秘項目,如星空觀察、氣象觀察等,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參與科學實踐的能力。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開設的項目應密切聯系生活,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悟生活、體驗生生活、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防範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精誠合作、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品德。比如社區周圍綉品加工廠多,就可以設置毛線綉興趣小組;離郊區近容易搞到種子、葉子,就可以設計種子粘貼畫小組和樹葉粘貼畫小組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
3、活動與學科知識整合的原則。進一步與學科教育相銜接,做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使學生獲取的知識得到延伸、綜合、重組和提升,知識技能得到拓展和加深,項目的開發設計都充分考慮到與學科知識整合,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情感。我們現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範例,還有大量的知識需在課外得到補充,因此,我們要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延伸學科知識,使之與學科課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設置之前可以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走訪等方式進行論證,以確定設計項目的合理性、科學性、趣味性。比如:學生科學教材中學習動物和植物的相關知識,而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很難有機會親自飼養小動物和種植植物,對它們的生長、繁殖特徵僅限於書本上說的,如果在校園內開辟一個小小的飼養角和種植園,利用實踐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種植和養殖實踐活動,則能極大的提高孩子們學習、研究的興趣。活動中指導學生進行播種、施肥、澆水、除草、間苗、除蟲等自覺管理行動,親歷花草的生根、發芽、出苗、長葉、拔節、開花、結果的全過程和動物的生長繁殖等,寫觀察記錄、小論文等。在管理中,觀察它們的生命周期,了解它們的生長規律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從而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4、自願申請參與的原則。學校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意願,讓學生從興趣出發進行自主選擇,因為不少項目需要同伴之間的合作,充滿著探索,培養著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對有些項目不能按學生意願選擇的要注重對學生的特長等方面做好適當的調整,重在讓學生在參與和合作過程中獲取體驗和感悟,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二、充分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能極大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定計劃,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促進個性充分發展。活動中以自主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像」、「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對新課改進行體驗和感悟。在活動中,同學們不僅鞏固了學科知識,還可培養他們質疑、觀察、實驗和提出實際方案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習慣,提高了「發現」的興趣,敢於去嘗試解決問題。通過主動探索、動手實踐,讓他們親身體驗抽象的理論如何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答案,享受成功的興奮。
2、培養了創造性、開發性思維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手腦互動,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性。也就是學生們富有幻想的東西,通過動手設計與製作變為現實,達到心靈手巧、觸類旁通,打破了「創造發明」和 「科技創作」的神秘感。在實踐操作中感悟培養操作能力。也就是在切身實踐創作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激發求知慾和創作熱情,體驗動手勞動的樂趣。它涉及多個學科的不同知識領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實施索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比如科技小製作,想製作一件作品必須有相當豐富的學科知識,再就是必須論證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美觀性和實用性等,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同學們的創造性、開發性思維,都需要各種科學知識。在這各製作的過程中,追求的是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沒完成一件作品都大大的提高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3、提高了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有很多項目是需要准備大量的材料、搜集整理大量的資料、處
理大量復雜的信息的,原來等靠慣了的學生搜集資料是被動的,有些雖然搜集的資料的覆蓋面很大,但是卻不善於整理等等問題,一度讓老師們多實踐活動有很多的抱怨,但是一旦孩子們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的投入,有的孩子有原來上網只是會玩個游戲、打個字什麼的,現在能熟練的應用搜索功能查找資料,學會了查找的方法,製作表格,解讀實驗數據;有的孩子原來積極性高漲,做事卻毛手毛腳,通過活動懂得了做事之前要有計劃、有目標,做詳細、周密、全面的准備,而不能雜亂無章,草率行事。從學生的成果資料展示中,我們能較好的看到:學生已能夠做到主動的有目的地搜集,並把搜集的資料整理歸類,選擇有價值的資料向大家展示匯報。
4、提高了溝通與合作能力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經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為營造師生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問題的環境氛圍,建立對話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提供場所和展示平台。教學過程是知識的建構、生命的碰撞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項情感的交流過程。採用小組的形式,圍繞學習活動、進行合作性學習,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情感性、社會性的發展,增進學生間的理解和交往。而將學生置於日常社會生活的實際情境之中,是吸引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最有價值的萬法。比如:學校科技網站製作中,就需要小組的各位同學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博眾所長、取長補短。組織能力強、有領導才能的同學負責組織、策劃;動手能力強的同學負責編程;思維靈活、細心的同學負責編輯;有美術特長的同學負責繪制、海報設計製作……在一個小組內,同學們總有一展所長的空間,從討論、發掘題材,到製作、編程,到包裝、推薦,那些原先不愛說話的同學如今都能自如地表達,並與同學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小組內進行交流,共同研究和尋求答案,加強了集體學習和團結。在活動中不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且同學們的體驗到了相互交流、團隊合作的樂趣。
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更要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努力尋找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結合點和滲透點,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實踐、創新,不斷地、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心靈上播撒科學和創新的種子。

『叄』 如何撰寫課題的設計思路,方法和內容

一、 如何撰寫課題綜述

課題綜述是選題涉及到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專題搜集和必要的市場調研綜合分析而寫成的。

通過寫作過程,了解相關信息,擴大知識面,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瀝青設計思路為作品的設計打下基礎。

課題綜述只有800字左右,要求表述准確、觀點明確、文字精煉。要把握「綜」和「述」的特點。「綜」式要求對所查閱的問小資料和市場調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煉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及iushiyaoqiu對課題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課題綜述是作者對選題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發展前景、目的意義、創新性、實用價值諸方面的高度概括。

在撰寫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搜集的文獻應盡量全、盡量新。掌握全面、最新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

2、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引用要忠實文獻原文。

3、參考文獻不能省略,一般要求十篇以上,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

二、 如何撰寫課題的設計思路、設計方法和設計內容

1、設計思路的撰寫

總體上來說就是設計者以一個什麼樣的大體思路來完成自己的課題設計。內容主要包括規劃選題的設計計劃、設計步驟的主要組成部分、計劃選題在什麼地方有一些創新突破點、達到什麼樣的設計效果,最後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展現設計成果等方面。

2、設計方法的撰寫

設計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實例分析法、十字坐標法、調查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希望點例舉法、仿生學法、類比法、逆向思維法,縮小擴大法、缺點列舉法,圖表列舉法,但所選擇的課題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可能只用到一種設計方法。可以說明在設計的某一階段主要採用什麼設計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進行市場調查時,應明確制定調查表,明確如何進行分析包括綜合分析和設計分析。

3、設計內容的撰寫

簡單介紹自己為何進行這項設計(說明現有設計的缺點),重點介紹自己課題設計的主要內容,自己將要在哪些方面進行重點的設計,並希望有所突破等方面。

如何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填寫課題申報表

1、關於課題申報表

未按要求填寫的,應按要求填寫到位。

封面上的"課題名稱"如果研究方案里作了調整,這里封面上也需作相應調整;"課題負責人",只填寫1個即可;"完成時間",課題研究期限一般為一年,或1-2年,"完成時間"應填某年某月底,課題研究的正式開始時間早於申報填表時間;"成果形式"寫一種即可,一般為"報告",有"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結題報告"等,而"論文",為報告的高級形式;"單位及職務、職稱",一般填3個內容,實在沒有職務的,填單位、職稱2個內容;"郵編、地址"應填寫清楚、完整"聯系電話"一般填寫單位(自己辦公室)電話和本人手機電話號碼,便於我們之間的聯系。

第二面"課題組其他面員的有關情況"中的"課題內分工",應填寫明確,尤其是誰負責課題的總體設計,誰承擔課題結題報告的執筆撰寫任務應予明確;"課題負責人所有單位意見",單位公章和單位分管領導的簽字,都不能少。如果課題已批准立題,而簽字蓋章都應該補上,否則你的研究得不到單位及領導的支持。

2、關於課題的題目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要求符合需要性、新穎性、可行性等基本原則。題目,是對研究的高度概括,文字要簡明扼要,一目瞭然,特色鮮明,字數一般不超過21個,如果太多時可使用副標題的形式。

對照上述要求,象申報2005年度省、市規劃課題有的方面我們認為不太適宜,如"幼兒園英語"(目前爭議較大,開設條件不夠)、"圖式理論在初三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圖式理論"不太適宜進行)、"在低段數學中培養學生'互評學習方式'的實踐與研究"(低年級還不太適宜)、"新課程標准下學生英語學習方式轉變的研究"(以提教學方式轉變為宜)、"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中西文化融入"(一般在高中研究);

有的內容(題目)我們市裡已有比較多的研究,如果再去研究,我們認為必要性不大,如"古典詩詞的閱讀與欣賞"、"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初探"、"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實踐與研究"、"構建小學數學情境課堂的實踐與研究"、"新理念下的學生活作文的實踐與研究"等;

有的題目提法欠妥,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後進生的研究"和"農村後進生自主學習心理素質優化的研究"中的"後進生"、"外來民工子女融入當地初中的實踐與研究"(不明確)、"用新理念激活初中英語課堂的實踐與研究"(一般用"新課標");

有的是老題目,如果要研究,須有新的角度。如"小學科幻畫特色教育的研究",你的"科幻畫",准備從那一個新的角度去研究呢?要在題目中表明這個新的角度、"幼兒園折紙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著眼於哪個新的角度呢?)、"幼我積極生存、安全自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自護"教育方面的研究已比較多,目前強調加強幼兒園門衛保護、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保護等),可改成"幼兒園安全保護工作研究",或換成深一點的角度--"幼兒生存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有的題目未加一定的限制詞,使題目顯得太大,如《我區社區教育的研究》,若改為《農村社區教育資源統合的探索與研究》,研究角度就鮮明一些了。有的題目加了限制詞,但不夠恰當,影響了研究的價值,如"在童裝之鄉的學校美術教學中引入童裝設計的研究與實踐",可改為"在美術教學中引進童裝設計的研究與實踐"。一些規范的課題目,最好點明研究方法,如《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實驗研究》(方法為教育實驗研究)。有的課題題目沒有點明,所以需要在題目中點出來為好,否則象是經驗總結式的題目。

如果誰的申報課題題目存在上述情況的,應作必要的調整。

3、關於課題研究方案

《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申報表》,最後一個欄目為設計課題研究方案要求方面的"說明",即規定研究方案撰寫的內容方面的要求。

"說明"是這樣要求的:

課題申報須附有詳細的研究方案,方案應按規范要求設計,字數為2500-5000(用電腦列印),並包括有以下內容:

(1)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2)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3)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礎,可寫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6)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含已取得的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

可有的研究方案沒有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寫,需要修補。

一如寫"課題的現實背景及",往往本人、本校、本縣(區),甚至本市的背景情況、實際中碰到的、存在的問題情況沒有反映或沒有足夠的反映。

這里介紹闡述的比較好的例子,如《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教育的研究》這一課題對研究的現實背景及意義是這樣陳述的:

"在幼兒班的多年教學中,經常碰到有孩子把積木塞進鼻孔,或手拿剪刀、竹竿在活動室里追逐打鬧;或爬高爬低,亂擠亂撞,造成呼吸障礙、刺傷、摔傷等事故。電視、報紙等各種新聞媒體中也經常報道幼兒被拐、溺水、發生交通事故等嚴重事件,而且許多事例觸目驚心。我們對幼兒班200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為

分類 孩子出生以來受過傷的 家長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沒有進行過的 孩子出現問題時才進行 有目的、有計劃進行 希望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全面指導、教育的

人數 98 48 115 37 200

百分比 49% 24% 57.5% 18.5% 100%

由上說明,幼兒期是突發事件發生的頻繁時期。分析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兒自身的弱點。在幼兒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及體力等方面遠不及成人,面對突如其來的以外事故時,很難及時作出正確反應,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幼兒家長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還很不重視。據資料反映,國外對幼兒此方面能力的培養較為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強於國內孩子。另外,家長希望幼兒園對孩子進行較為全面指導人數達100%,這說明家長對幼兒園寄予極高的期望。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幼兒園綱要對此方面要求不夠強調,同時也沒有這方面的完整教材。因此,我們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教育作為一個重要課題來研究。"

二如寫"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一些課題申報者往往把從網上瀏覽到的許多東西洋洋灑灑地寫上,但是不是拿來作為對本課題的指導呢?本課題將要在上面引述基礎上研究什麼呢?我們本縣(區)、本市、本省研究到什麼程度了呢?等等,都沒有說,或沒有很好說,如有必要請予補上。本縣(區)、本市、本省的研究情況,可從近年來公布的立項課題和獲獎課題成果目錄中去作大概了解,還要去購買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

三如寫"研究內容和目標",一些方案在"研究內容和目標"的陳述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要麼缺乏可操作性,要麼缺乏"研究"性,有的是比較含混、羅嗦。

這里介紹陳述得比較好的例子,如《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教育的研究》這一課題:

(一)研究內容:

1、幼兒自我保護教育內容研究:

一是交通安全;二是生活安全;三是活動安全;四是防火安全;五是防止意外傷害,設計一系列教育活動,進行幼兒自我保護教育。

2、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途徑研究:

一是採用集體教育活動進行;二是通過玩角色游戲進行;三是在日常活動中進行;四是利用一些環境進行;五是與家長聯系配合進行。

3、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方法研究;

一是案例、故事分析法;二是游戲模擬法;三是對比法;四是反語激將法;五是家庭作業法。"

上面對"研究內容"的敘述,可以看出課題設計者從"內容安排"、"培養途徑"、"培養方法"三個方面闡述課題的研究內容,是將"操作"與"研究"結合在一起,條理清晰,層次感強。

關於"研究的內容",一般還要對題目中的關鍵詞進行"界定"。如果是搞實驗,還應寫出"自變數"、"因變數"和"控制變數"。而目前許多被立項的課題,需要但沒有作"界定",也沒有考慮"變"量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1、形成自我保護教育序列,提供一系列的自我保護教育活動設計。

2、通過教育,使幼兒掌握有關自我保護方面的必要知識和技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形成規律進行揭示和探討。"

上面對"研究目標"的陳述,很有層次感;二是形成一些可操作的方法,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仿照採用;二是對幼兒有哪些幫助,使得幼兒掌握知識,增強意識,形成能力;三是理論突破,如規律性的揭示和探討。

四如寫"研究基礎",往往是課題申報之前沒作任何研究,開始申報就是縣(區)級,甚至市、省級課題,或者對自己研究室的其他課題,包括本校其他研究的課題沒有加以聯系起來,象是孤零零的一個。實際上,仔細想想,"研究基礎"方面還是有內容可以寫,而且是必須給予反映的。如《中國教育券制度的實踐與探索》這本書,寫的是長興縣教育券這一省級規劃研究課題成果鑒定、省教育廳在長興縣召開教育券研討會等情況。可省廳領導黃新茂卻在研討會上提出:"如明後年,全國課題立項時浙江教育券立進去,作為全國規劃課題"。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有了長興的研究基礎、全省研討會的基礎,才考慮全國課題的立項。所以你們在申報省、市科研課題時應將"研究基礎"寫上,或者說,當你們已有一定研究基礎時再報省、市級課題,才更具有條件,才更有資格。

五如"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要有階段時間和階段任務,不能腳踩西皮,滑到哪裡算哪裡,至少是三個大階段,一是准備階段,二是實施階段,三是結題階段。其中"實施階段",又可以具體分出幾個來。課題組人員分工也要具體、明確,不能全由主持人一人來做。有的課題較大,需要明確立子課題,那麼,由誰,承擔什麼樣的子課題,應該明確。

六如"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包括課題負責人及其課題組成員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力,所在單位所能提供的人、財、物力的支持程度。有的課題涉及到自己的許可權,須得單位領導同意和支持。所以單位蓋章、領導簽名這一條爭取到,一定得補上。

二、課題實施

1、應按照開題會議最終確立的研究方案(開題報告)認真實施研究。應保證研究方案的嚴肅性,對開題會議最終確定的課題題目、主要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及步驟分工等不隨意變動。

2、要根據課題研究(實驗)方案確定的方法、內容、步驟、要求等,並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作適當的調整,切實實施好研究工作。大家可以翻閱我們提供的(湖州市教育科學規化課題優秀研究報告(論文(選)),其中的"課題的實施"部分,不難看出這些課題的承擔者們所進行的扎扎實實的研究(實驗)工作。

3、嚴格執行所訂立的課題研究制度,如應按設計的《課題實施記錄本》及時記錄"課題實施的階段性計劃"、"相關理論學習的摘要、心得"、"課題組活動(包括調研、訪問、開課、評課、隨感等)情況";根據階段小結要求將"課題實施的過程與成績"、"課題研究的問題與不足"、"課題研究改進的措施"等情況及時填寫在《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表》中;課題組成員應努力完成階段性研究(實驗)任務,並認真組織(參加)階段性研究的小結交流活動。

4、研究者"資料意識"要強,研究的各個環節都應盡可能地形成資料,包括開題報告、前測資料及分析報告、階段小結、活動材料、交流材料、子課題研究報告(論文)、相關案例、後測資料及分析報告、獲獎資料等、要十分重視資料的整理工作,對收集的資料要採用多種方法予以保存,最好採用資料卡或採用電腦摘要儲存。各類研究資料應建立檔案,分類存檔。

5、各課題承擔者應經常向各縣、區(市屬學校直接向市)教科規劃辦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主動接受管理。

談談教學反思的寫法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

二、為何要寫教學反思

1、促進思考向縱深發展的意義。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時間、大腦遺忘規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導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還沒思考出具體的結果就產生了擱置現象。而寫,首先需要教師對在教學中的引發了注意的教學現象進行認真地回憶,具體、細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對教學事件、個案的進一步細致地、比較全面的認識,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礎。其次,寫反思的時候,因為要落筆,就需要對所思考的內容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同時,對寫下來的教學現象、個案進行思考,因為寫得翔實,思考也會趨於全面。

2、促進教師教育理論學習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師的思考不能夠與理論的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導致思考的膚淺。而寫,往往使人產生一種寫的深刻一點的需求,在這種需求的驅動下,往往要參閱一些資料、翻看一些書籍,促使教師進一步學習,是自己的思考與倡導的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理論認識的提升,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3、促成教師的經驗積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將往事淡忘。而寫,能夠幫助教師把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問題和思考積累下來,使自己對自己教學現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記憶下來。因為寫的積累作用,教師便真正成為了一個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理性思考的教師。同時,寫下來的東西更方便與人交流,會促進教師更好的發展。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寫好教學反思的方法

1、從懷疑處反思。

從懷疑處尋求問題,至少產生兩個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學。從"是"與"否"兩個角度,還可以延生出怎麼"更科學",怎麼才能避免"不科學"等舉一反三的思考。

2、從轉換立場處反思。

一個教學細節,從教師、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也會不同,細究之,從學生的不同層次來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機地尋求轉換立場,多角度來"包圍"反思主題,才能增強反思的深度與客觀性。

3、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處反思。

綜合實踐、跨學科教學實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時也應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來尋求不同的答案。

4、轉換時空處反思。

環境、時間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每個教學細節都有其發生、發展的時空特性,一堂課、一個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失敗都有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為成功或失敗就放過或忽略潛藏其中的問題。

5、從假設性問題處反思。

注重思維的設計性是培養創新思維的要點。假設是邏輯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種假設就代表一種新思維、新概念,甚至能產生與已有的問題相悖的結果。反思中提出一個假設,就可能是在發現問題後尋找到的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

6、從聯系對比處反思。

對比體現差異,聯系體現銜接,通過橫向、縱向的聯系、對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許多新的問題。

7、從事物本質處反思。

哲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心理學、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基礎。要學會做更深層次的反思,就必須掌握哲學原理,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寫教學反思的注意點

1、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教師們多數處於實踐研究層面,因此要重視發揮自已的優長,找准"反思"的落腳點。首先要做好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的自我反思,如課堂教學設計是否過於單一,教學組織是否有序,激勵獎懲是否得法,課堂氛圍是否和諧。通過一番自我"反思",明確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標、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結合實際教育資源意識,如社區環境、學校環境、辦學條件、學生實際等,有了實際的教育資源意識,"反思"才能實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並不是僅僅只是為了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細節,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我們整個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說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還必須具備系統化意識。所有的學科都由若乾的子系統組成,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特徵與傳統經驗積累,只有進行"系統"的反思、實踐,才能提高整體教學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新課標是一種理念,實踐是在理念的指引下進行的,理念又是在實踐的論證下發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造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價值。

4、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經驗的積累與知識能力的更新,對於新時期的老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僅僅只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還應該有對"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後的再學習,學習後的再反思。

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與撰寫

一、什麼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

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是研究人員為了完成研究任務而進行的總體謀劃。

二、課題研究方案設計的意義

(一) 保證課題研究具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二) 保證課題研究步驟有序化。

(三) 有利於課題論證、評價與管理。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主要內容及其要求。

(一)課題名稱。

要求:簡明、貼切、清晰。

如:學生電子成長記錄的研究和應用

(二)課題界定。

要求回答"什麼是"的問題,說明課題名稱及其關鍵詞的涵義。方案設計的許多內容將由此發出去。

科學的課題界定有利於使研究內容和活動切題,防止研究目標和方向的轉移或使研究范圍任意擴大或縮小。

例: 「電子成長記錄」 課題

利用網路技術(數字化教學平台)開展過程性評價和多元評價,反映學生多個方面的努力,進步和成就。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同時在評價方法與技術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

「學生成長記錄」子課題選題:

1、生成長記錄的項目(認知、情感、技能等)以及對應的評價和記錄方法;

2、學習方式、活動方式、評價方式的設計對實現「電子成長記錄」的影響;

3、網路教學活動設計與評價模型的構建;

4、學科知識單元或活動單元的形成性評價如何設計;

5、如何開展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6、如何發揮學生、教師、家長三方參與評價的積極性;

7、如何通過「電子成長記錄」實施過程性評價和多元評價;

8、如何通過「電子成長記錄」實現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9、「電子成長記錄」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理論與實驗數據);

(學生、教師、家長的個案研究;實驗班形式的研究;不同素養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背景與意義。

要求回答"為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研究"的問題。可說明:

1.研究原因。

具體說明:

(1)時代背景。用以說明研究者選用的新的社會參照標准。

(2)針對問題。說明根據新的社會參照標準的要求,本課題試圖解決的教育中的主要問題。

總課題所列問題要包容子課題旨在解決的問題,防止各說各的互相矛盾。子課題要根據總課題所列的某些問題作具體說明。

旨在解決的問題要與研究目標、指導理論、研究內容及操作變數等相呼應,前後照應,防止相互分離。

(3)學生發展的需要。

(4)學校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師的發展,學校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根據社會發展對學校、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在的關鍵是如何使這些新要求變為現實。如果這些要求不能實現,不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不能實現,而且還會影響我國整體教育質量、綜合國力及其在21世紀的競爭力。極大地影響學生的發展,影響我國人才的質量。因此,

新要求必須轉化為教師、學生的行為和素質,變為學校的管理。

以教育評價改革為切入點,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開展教育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建立學習、交流和溝通的信息化學習共同體,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共同發展;

2.本課題研究的先進性。說明本課題的研究切合國內外相關課題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與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教育評價改革已落後於新課程改革實踐。評價已成為新課程改革急於突破的瓶頸。

評價的多元化、實時化、網路化、過程化、質性化、

3.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建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評價標准、內容、方法。

發揮廣大教師、學生、家長參與新課程改革的積極性。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四) 課題研究的對象。

可說明:

1.根據研究的目的和任務確定對象的代表性

2.根據統計學要求推算研究對象的數量

3.通過前測對實驗對象和對照對象進行等化處理或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研究對象和對照對象。

對象可以是: 自然班、學科組、活動組、學生個體、教師、家長等

『肆』 有關小學教育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哪些不足

56

『伍』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流程一般包括:猜想、操作、驗證、記錄、交流、總結,我們應該怎樣來指導幼兒開展探究活動呢?

四、採用適宜的教育策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剛才我們提到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孩子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有了明確的目標,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採取哪些策略來實現這個目標呢?
(一)選擇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1、以實驗操作法激發興趣。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夠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所以在科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大量可操作材料,對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十分有益。例如:中班科學活動如《神奇的泡泡》,活動前,教師問幼兒:「你們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後為幼兒提供了許多他們認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管、鐵絲網、小鐵圈、筆桿……)讓孩子們在操作中嘗試並尋找答案。運用實驗,巧設懸念,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反復的實驗過程中孩子們的好奇心不斷地被激發,不斷地得到滿足,使幼兒的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快樂的活動狀態。
2、以游戲法激發興趣。
游戲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活動,是幼兒主動自然進行的活動。科學活動中巧妙地將理性的科學知識結合到游戲當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比如:《有趣的影子》《有趣的光斑》《認識磁鐵》等活動,教師都可以運用游戲法(如踩影子、我教影子學做操、你追我趕、小貓釣魚……),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中幼兒發現了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隨著我們動作的變化而變化;也知道了一天當中什麼時候影子最長(短);磁鐵能吸鐵製品等。這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常見、常用的策略。
3、以問題情境法激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幼兒們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幼兒去探索,並激發尋求答案的願望。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活動中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有步驟地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如大班科學活動《頂紙板》,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在圓柱形積木和鉛筆中,哪種材料能把紙板頂起來?」(幼兒猜想後驗證,發現兩種材料都可以)「你能用鉛筆尖把紙板頂起來嗎?」「為什麼頂不起來?」「將筆尖頂在什麼位置能頂起紙板?」在教師問題的指引下,幼兒感到了探究活動的挑戰性,從而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與嘗試,尋求自己心中的答案。
4、以教師的情趣激發興趣。
情感是產生興趣的「催化劑」。有效的學習都是動情的學習,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有對真理執著的探索。幼兒具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點,教師喜愛的,往往也就是幼兒所喜歡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他們。因此,教師要以對科學活動充滿喜愛的情緒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指導幼兒參加科學活動。往往在成人看來不值得奇怪的事,孩子們會覺得無比新奇,因此,我們要盡量滿足和順應他們的這種心理,理解他們,更多的是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看、一起探索,讓幼兒從教師的表情動作中學到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等。如開學初班上換了新的不銹鋼湯匙,小朋友們都非常興奮,東敲西敲,開始幾聲「咚咚咚」好聽,後來大家一起亂敲時就非常刺耳了,我一直暗示他們停止,但無濟於事。我無可奈何地捂住耳朵,皺起眉頭,一副很痛苦的表情,這時,有的幼兒發現了我的樣子,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趕緊停止敲打,慢慢地恢復安靜後,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回顧剛才的感受,通過對比,幼兒明白了好聽的聲音能讓人心情舒暢;又吵又鬧的聲音讓人很不舒服,是噪音,在平時我們大家都要注意盡量不要發出噪音,以免影響別人,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同樣是這些湯匙,我無意中發現它們竟然能照出人影,而且凹面和凸面照出的影像截然不同,很有趣。於是,我用很驚訝、很神秘的語氣對孩子們說:「哇,我的湯匙竟然是個魔鏡!」然後,我一邊照一邊說「哎呀,好醜哦……」在我的感染下,孩子們也紛紛舉起湯匙照了起來,不一會兒,他們就發現了湯匙的凹面照出的自己是倒過來的,凸面照出的人是正面的且有點變形的,還發現把柄上也能照出細細長長的人影,真的很好玩!就這樣,我們一邊哈哈大笑地照著自己,一邊初步掌握了凹面和凸面成像的差異,為下一步感知凹面鏡和凸面鏡的特點與作用作了很好的鋪墊。根據這次隨機的活動情況,我們科學課題組設計了科學活動《湯匙上的哈哈鏡》,並進行觀摩和研討,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資料,納入了我們的園本課程。
5、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
多媒體課件能夠呈現文字、圖片、視頻和聲音,還可以按需要播放某一片段或畫面,它在創設問題情境、演示補充資料(文字、圖片)、插入模擬動畫(錄像)等方面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深受幼兒喜愛。如大班科學活動《動物的保護色》,這是我們課題組根據《動物》的主題,結合幼兒的實際,從安全教育的角度出發而生成的一個知識性較強但操作性不強的活動。教師通過播放一段錄像:在充滿神秘、動感的音樂聲中,一條變色龍被放在桌面上,一雙手在它的面前逐一放上紅色、綠色、紫色、黑色的太陽鏡,當它爬過這些阻礙物的同時,身體的顏色隨即變成與之相應的紅、綠、紫、黑色……這段錄像,把變色龍變色的過程具體、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變色龍隨著環境變化而迅速改變身體顏色的特殊本領,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動物保護色的慾望.老師再演示有關的課件,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幼兒知道了像枯葉蝶、竹節蟲、北極熊等動物們是利用保護色躲在與自己身體顏色相似的環境中來保護自己,還有一些動物是能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身體顏色,把自己隱藏起來,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比如變色龍,變色蜥蜴等動物。此外,有些動物是利用自己五彩斑斕的外表來恐嚇敵人,達到驅趕、警示的效果,從而保護自己。動物們是這樣利用保護色的,人類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通過課件,展示了軍隊在野外作戰、訓練的場景,不用老師多講,孩子們已經很直觀地了解了軍人是怎樣利用保護色來偽裝自己和武器、工具的。再聯系帶實際生活中,夏天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衣服比較涼快;環衛工人、交警的服飾、工地上醒目的障礙等起到警示作用,都是人們利用保護色的很好的例子。當然,有的孩子提到了夜裡穿黑衣的蒙面大盜,我們在肯定他的說法的同時,立刻教育他們不能利用保護色來干壞事……因為多媒體課件的特殊魅力,使得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非常感興趣。當然,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也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像故事講述等等,老師們還可以去歸納和總結。
(二)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有效策略。
在大多數的科學活動中,幼兒的操作活動被重視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孩子們很忙、很投入、很高興地在操作材料,但是,仔細地觀察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操作僅僅處於一種表面的形式,老師在孩子操作前並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或任務,所以幼兒的操作顯得沒有目的、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當成嬉戲了。在科學活動中我們是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純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所以,在操作前老師必須要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樣了。比如:《有趣的聲音》這個活動,老師提出問題:「分別把玻璃珠、積木、回形針、小石子這些材料放到茶葉罐中,發出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呢?你們來試一試吧!」孩子們帶著問題的操作目的性更強、興趣更濃,很快就辨別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所以問題如同針頭一樣牽引著操作和探索這條「線」一步步向前走,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有效。
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提問可以說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同樣的情境提出不同的問題,幼兒探究的主動性深度和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技術之一,它能激勵幼兒專注於探究活動和內部心理活動,真正實現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在科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提問方式:
1、鼓勵性提問
鼓勵性提問應面向全體而不是針對某個單獨個體,教師應設法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回答問題,或在某個孩子回答之後讓其他幼兒發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個觀點。如:「你們還在哪兒發現了凸面鏡?」(汽車的後視鏡,小區的轉角處有凸面鏡) 「你們知道山上的樹木被砍下來後是怎樣運送到木材加工廠的嗎?」「誰還有不同的想法?」等鼓勵性的提問,擴大提問的參與面,逐步培養全體幼兒回答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2、發散性提問
這種提問沒有限定的答案,能夠培養孩子的獨創性、變通性和精密性,也有利於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有趣的聲音》活動中,老師問:「你聽到玻璃珠掉到地板上的聲音是什麼感覺?像你聽過的什麼聲音?」在《認識空氣》的活動中問:「你們知道哪裡有空氣嗎?」這就是一個發散性的提問,問題很開放,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它可以很廣泛的收集孩子們的想法,這一提問可以促使幼兒積極思考,產生主動探索的慾望。
3、層次性提問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否則就將充當發展的尾巴」。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水平有差異,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我們在教學中設計的提問要體現層次性,比如:《有趣的聲音》的活動中老師這樣提出問題:「這些材料分別放到茶葉罐中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聽起來有什麼感覺?」「像你們聽到過的什麼聲音?」在這樣有層次的問題引導下,孩子們積極思考與表達,回顧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共同梳理經驗,建構科學的概念。再比如 「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帶來什麼?你們都認識嗎?」「這些東西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它們上面的數字代表什麼?」「這些數字有什麼作用呢?」問題的設計層層深入,從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入手,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利用層次性逐步加深,豐富知識,建構概念。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經驗,體現了發展性原則。
4、矛盾性提問
在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幼兒常常不去注意那些矛盾的事件,此時需要教師提出矛盾性問題,引起他們的注意,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比如:在《玩冰塊》的小實驗中,兩個幼兒都認為倒入熱水會很快融化,但在實際操作中,兩個孩子方法一樣但冰融化所用的時間卻不同。教師及時抓住了孩子間的認知矛盾提出問題:「你們都用了倒熱水的辦法,為什麼用的時間一個短一個長呢?」這個問題在幼兒的認識中引起了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矛盾,從而激發幼兒更進一步的去探究慾望,在反復的嘗試河對比中,孩子們發現同樣是熱水,倒得越多冰就會融化得快些,所以用的時間就更短!再比如:《水在哪裡》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水果中擠壓出的是不是水產生了疑問和爭論,老師及時地抓住矛盾沖突:「到底誰說得對呢?水果中擠出來的是不是水呢?你們去裝些水來比比看。」這樣的指導有利於調動孩子們進一步探索的積極性,使孩子的主動探究更加深入。通過對比和討論,孩子們發現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而果汁是有色、有味道的。在科學活動中,經常會出現矛盾沖突(可能是幼兒間的認知矛盾,可能是孩子自身原認知與新認知間的矛盾),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活動中及時地捕捉,運用矛盾性的提問及時地引領,有助於幼兒主動的建構科學概念。
5、開放性提問
開放性提問是啟發幼兒在一定的問題情景中,能從多維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促進幼兒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獲得發展的有效方式。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因此為幼兒提供了創造性的想像和創造性的思維空間。開放性的問題,它的提問形式多種多樣,如「如果……,那麼……」;「你認為應當怎樣做?」、「關於這個問題你還有什麼看法嗎?」等等。
例如:在玩沙的活動里,老師給小朋友出示了沙盆,沙盆里混裝了鵝卵石
花生和綠豆,老師問:怎麼樣把這些東西分開?
文文說:用手把「鵝卵石、花生、和綠豆撿出來,放到三個碗里就可以了」
老師問:還有什麼辦法?
亮亮說:先用篩子把最細的沙子篩下來了,剩下的就再撿出來就行了
老師又問:還有什麼和他們不一樣的辦法?
冬冬說:我們三個人合作,一個人撿鵝卵石、一個人撿花生、一個人撿綠豆,剩下的就是沙子了,
紅紅說:撿的辦法是好,可是綠豆也太小了,不好撿,會很慢,我們用兩個篩子,一個用沙網,篩沙子,再用大一點的篩綠豆,這樣就更好了,
師:哪種辦法最方便、最快呢?有的說冬冬的辦法快,有的說紅紅的辦法快,孩子們討論的很熱烈,最後老師說你們分組實驗,用你們自己認為最快最方便的辦法來試試吧!
當教師向幼兒提出開放性問題時,會刺激幼兒自己產生具有新意的問題,從而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而教師也能從幼兒的回答和提問中了解幼兒當前的知識經驗水平狀況。
6、積極有效的追問
「追問」,顧名思義就是追根究底的問原因、問下落。教師的「追問」,往往是要了解幼兒「為什麼會這樣的想?」、「為什麼會這么說?」、「為什麼會這么做?」換句話說,也就是教師想通過提問,來了解幼兒所思所想而採用的手段。
例如:在「神奇的水柱」科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粗細不同,水位相同,小孔的高度相同的兩個瓶子,分別標號為1號瓶和5號瓶。
教師提問:「你認為哪個瓶子上的小孔噴出的水遠?」
幼兒回答:「我認為1號噴得遠!」
幼兒回答:「我認為5號噴得遠!」
此時教師及時追問:「你為什麼認為1號噴得遠!」 「你為什麼認為5號噴得遠!」
幼兒回答:「因為1號瓶子粗,所以我覺得他會噴得遠。」
幼兒回答:「因為小孔的高度一樣,5號瓶細所以我認為它噴得遠!」
通過教師的「追問」,某一個孩子思考問題的邏輯想法就呈現在大家面前,不僅使教師了解了孩子的思維過程,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了「傾聽、理解他人想法」、「發現他人問題」、「同伴互相質疑」等師生、生生互動的環境。在下一步的活動中,有助於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發更加廣闊的探索思路。
總之,教師對幼兒的提問應遵循一個總的原則,那就是應盡量避免向幼兒提出指向明確或有鮮明傾向性的問題,如小班科學活動《給水搬家》,「我們用勺子給水搬家好不好?」(幼兒答:好。)就屬於這類問題。因為幼兒往往會揣摩教師意圖作答,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形成一種依賴教師暗示的不良思維習慣,遇到問題並不作積極思考,而是猜測「老師想我怎麼答」、「怎麼答老師才會喜歡」;此外教師也應盡量不向幼兒提出只有兩種選擇答案的問題,如「對不對」、「好不好」等等,這種二者必選其一的問題限制了幼兒的思考,長此下去,幼兒原來活躍發散的思維難免會陷入非此即彼的僵化境地之中。
(三)運用多種方法、途徑、手段,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1、為每個幼兒提供真正的探究機會。
根據皮亞傑的有關認知發展理論:「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去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構建、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科學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尊重、支持的環境,,以保證每個幼兒都有充分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會。遵循:「幼兒在前,教師在後;嘗試在前,指導在後;活動在前,討論在後;操作在前,結論在後」的原則,先讓幼兒自己去探索、觀察、動腦、動手,教師不急於告訴方法、答案,讓孩子自己探索材料,自己發現,在幼兒充分活動獨立思考後,再由教師給予歸納、小結。
例如:在「神奇的電」主題中,幼兒在探究「如何讓電動玩具動起來」,一位小朋友為「小貓釣魚」玩具裝電池時,我發現兩節5號電池中,有一節裝反了,但我並未出聲阻止。果然,開關打開後,「魚兒」卻未轉動起來,她立刻意識到出問題了,翻來覆去不知怎麼辦。我鼓勵她去請別的小朋友幫幫忙,小朋友問她「你裝電池了嗎?」「電池裝對了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有幼兒猜測「一定是電池沒電了」「把我的借給你吧」,一幼兒熱情地想為她換電池時,打開電池蓋一看,立刻發現「哎呀,你的這節電池裝反了」,「我看看,呀,真的裝反了!我來裝過……」。當「魚兒」歡快地邊轉邊發出音樂的時候,幼兒立刻歡呼起來。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感知發現問題,分析面臨的問題,充分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再親身動手驗證,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得出結論,並能在同伴間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對幼兒來說這就是他們記憶最深刻的生活經驗。如果老師提前插手了,孩子們就會失去這個寶貴的機會。
給每個幼兒充分探索的機會是很重要的,但老師適時的指導更能提升幼兒的經驗,例如:在《認識磁鐵》的活動中,我先向幼兒提供了磁鐵、鐵釘、別針、木棒、紙、布等作品,這些物品中有些能磁化,有些不能,幼兒通過操作,直觀地感知了磁鐵能吸鐵製品的特點。在幼兒感知了磁鐵的基本性質之後,我又提供了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斷裂的磁鐵、消磁的舊磁鐵,讓幼兒了解磁鐵有兩極,磁鐵會斷裂等知識。並向幼兒提出問題:斷裂後的磁鐵有磁極嗎?你怎麼知道舊磁鐵的磁力是不是變小了?然後,告訴幼兒怎樣正確擺放磁鐵,怎樣保護磁鐵,使其不消磁。用以加深幼兒對磁鐵的認識。
2、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經常受舊有教育意識的影響和教學計劃及生活常規的限制,非常殘忍的遏制了孩子們的探究願望,探究活動沒有時間的保證,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在實踐中自我建構知識與經驗的機會,更不可能養成執著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引起注意:充分的探究時間可以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很好的培養幼兒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等科學品質。
比如:在進行「和面團」活動的探究環節時,師生共同收集所需的材料後便將嘗試和面團的過程放置到區域活動中,給孩子們提供充分的探索時間,反復的嘗試,在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和面經歷中,孩子們體驗了失敗,但最終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孩子們在長時間的反復操作實踐中獲得了和面的經驗,知道了和面時水與面的比例一定要適當,這樣的經驗不是成人給予孩子們的,完全是孩子們自己充分探索得到的結論,孩子們是探究進程中掌握主動權的人,通過真實的實踐探索,自己發現和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和科學的概念。因此在科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保證探究的時間的意識。
3、鼓勵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探究過程。
在科學活動中我們必須注重讓孩子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周圍世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教師為孩們提供適宜的可操作的材料,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請孩子們自己動手觸摸材料、用眼睛認真觀察、用鼻子聞氣味、用耳朵傾聽和感知聲音,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等都是在調動孩子們的感官參與到活動中,使孩子們很自然地獲得了有益的經驗。
4、積極引導和鼓勵幼兒參與小組討論,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這些都是對我們幼兒科學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大班《打包比賽》《小小裝訂工》的活動中,幼兒單獨操作比較困難,老師就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合作開展探究,並組織幼兒進行小組的交流表達,不僅能讓幼兒對自己的探究活動進行回顧與反思,而且能及時地將自己的新發現與老師、同伴分享,產生思維碰撞;享受發現帶來的歡樂,操作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幼兒的社會性的發展、科學素質的增強和健全的人格形成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5、指導幼兒學會記錄 ,充分發揮記錄表在探究活動中的作用。
隨著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近年來教師的實踐探索也更加活躍,開展探究式科學活動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記錄的使用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問題,也是困惑較多的問題。我園科學課題組也針對記錄的問題展開研討。下面我就從幼兒記錄表的設計與使用,以及幼兒科學活動的記錄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等談談我們科學課題組的一些做法。

『陸』 小學生「主題生活化探究作文」的教學實踐與研究課題成果實踐價值是什麼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專。教學時,教師要屬善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柒』 認為小學科學跨學科主題教學在實踐中,最容易實現和最難實現的問題是哪些

一、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多元樣態在實施跨學科教育的背景下,主題教學作為課程整合下的一種跨學科教學模式,逐漸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在我國,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在綜合實踐課程活動中由不同學科教師與學生合作,共同開發與選擇主題,並圍繞這些主題展開教學活動的規范化、形式化教學模式;二是通過一個教師圍繞某一主題,讓學生藉助各種探究手段和活動及與主題相關的各類資源,對知識、資源與活動進行整合,使學生認知發生遷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探究精神。其目的主要是通過跨學科的主題探究和實踐體驗活動,實現學生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自主建構學習、發散思維訓練和多元智力培養的教育教學形態。
根據各學科之間的統整程度,主題教學可分為「單學科――主題」「多學科――主題」「跨學科――主題」三個樣態。這三個樣態在內涵延伸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單學科――主題」主要是以某一學科的知識為主題,適當涉獵其他學科的相關概念、內涵、知識和理論等的教學方式,其本質是學科本位主義;「多學科――主題」則是以涉及多個學科的主題為核心,對兩個及其以上的學科內容進行的聯結性教學,各學科的知識、概念和理論仍然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且沒有突破學科界限,體現了知識聯結主義的本質;「跨學科――主題」當中的主題是整個主題教學的核心目標,與此相關的各學科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及其評價標准都得重新設計,這不僅具有了高度的知識統整性和內容整合性,而且還具有了課程的建構意義,因此其本質是主題建構主義。本文著重探討的是後者。
根據實施主體數量不同,可以從教學形式上將跨學科主題教學分為一人承擔的主題教學和多人合作的主題教學,二者在多學科知識、課程整合能力、跨學科教育理念、課堂教學有效性、知識的表現載體上都有著較大差別,前者的挑戰極大。
二、跨學科主題教學面臨的多重困境
作為「上承課程建設、中接課堂教學、下啟學生學習」的關鍵,跨學科主題教學應該是撬動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鎖鑰,它與三級課程整體建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一起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成果。
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的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尋找並挖掘教育教學困境,即探尋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不易解決的事物的麻煩狀態」和「兩難困境」。其中,「兩難境地的觀點――不只是在兩種觀點之間的困難選擇,不只是在不同抉擇之間的平衡行為……而是意識到競爭的目標和價值觀之間內深刻的、難以撼動的矛盾」; 二是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疑難性思維的不足,解決教與學實踐中存在的懸疑性體驗困境,以最大程度激發生命活力和釋放教育潛力。因此,尋找、挖掘並解決教學困境就成為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的關鍵任務。實踐中,跨學科主題教學面臨著觀念、知識、資源、實施和效益五大困境:
觀念困境。教師是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的主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通常有兩種錯誤觀念:一是學科教學與跨學科主題教學從根本上是對立的;二是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就是否定傳統的學科教學。前者認為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主要是打牢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雙基教育一直以來是靠學科教學來進行的,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實施會產生輕視學科、去學科化的傾向,從而導致學生的知識基礎不牢;後者認為跨學科主題教學是以打破學科邊界、整合知識結構、融通知識地圖、探究生活問題、實現知識建構為目的,這與傳統的固守學科壁壘、深挖知識細節、解剖內容散點的做法截然不同,從根本上動搖了知識根基。因此,教師要逐漸樹立「學科教學是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主題教學是學科教學的整合和升華」的教育觀念,真正處理好主題教學與學科教學的辯證關系。
知識困境。跨學科主題教學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知識難題。教師和學生們通常認為,知識都是學科知識,是課程教材承載的內容,有著嚴格的學科界限;二是師資難題。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分科教育和知識教學,師范教育更是如此,教師的培養旨在追求學科教育的縱深化和專業知識的專業化,缺少知識的綜合化思考、統整化培養、一體化培訓和系統化開發。因此在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時,主要還是以單個學科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這既使得跨學科主題教學缺少了知識整合的功能,難以突破學科邊界,又阻礙了教師創造性的發揮,使跨學科主題教學陷入「分科教學――學科本位――知識本位」的困境。
資源困境。跨學科主題教學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課程教學資源,方能有效實施。以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為例,傳統教學中語文教師一般都是單純從字、詞、句、段落及中心思想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常規教學度量之則會陷入資源困境。如果從跨學科主題教學的角度進行重新整合的話,則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實踐當中教師至少需要統整四個方面的資源:一是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前認知,即學生在教師講授之前對圓明園是否有生活經驗、心理認知和知識認識;二是教師需要跨學科知識和課程整合能力,既要熟知圓明園的歷史過往、輝煌文化與兵燹毀滅,還要能認識到此篇文章是一個跨語文、歷史、美術、建築藝術的學科整合主題;三是需要鏈接來自家庭、社區、場館、自然等外部資源,如需要家長幫助小學生搜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需要學校聯系場館方讓學生進行學前參觀體驗,以豐富學生的前知識結構;四是教師在進行主題教學設計時需要重新建構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教學實施流程、教學效果評價等內容,等於是以教材文本為素材重新創生了跨學科主題,這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設計和建構。由此可見,跨學科主題教學是一個師生內部的知識資源與外部的場館自然資源的聚合,是一個學生體驗活動、教師課程開發能力與學生知識生成能力的資源整合。 實施困境。跨學科主題教學能否真正得到有效實施,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關鍵在於教師怎樣組織教學,既要引導教師的教,更要促進學生的學。為了更好地組織實施主題教學,教師必須解決兩大難題:首先,要破解班級授課制中學科知識的「輸入―輸出」弊端,實行小組合作、問題探究和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其次,由於沒有確切的教學手冊和具體案例可供參考,教師要自己設計編寫跨學科主題教學手冊,以保證教學順利實施。
效益困境。跨學科的取向強調人與人之間、領域與領域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協同效應。 對於跨學科主題教學來說,需要教師之間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攻克跨學科主題教學;對於學生來說,給予了所有學生以平等參與、共同學習、探究問題和啟發思考的機會,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並產生積極作用,但學生們不一定能從中獲得准確的知識,以提高考試時的個人成績,這對部分過於追求分數的學生來說則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
三、跨學科主題教學面臨的多方挑戰
要做好跨學科主題教學工作,除了應「正視困境,勇於面對」外,還應直接面對「主題選擇、教學模式、學習方式」三個方面的挑戰。
主題選擇的挑戰。主題是代表重要意義的詞或富有生命意義的詞語,意即主題不是普通意義的詞語,而是文本學習中的核心詞語,體現了精神內涵。選擇主題時,教師應先做好梳理學段內、年級內的學科教材內容、熟悉掌握學科課標、了解其他學科相關內容的准備工作,然後再將目光重點聚焦到具有綜合性、跨學科性、通識性和文化性的題目上來;整合主題時,教師應在選擇主題基礎上確定該主題涉及哪幾個學科,每個學科課標要求主題突出什麼,又能提供哪些證據資源進行支持;融合主題時,要求教師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在內的課程教學方案。綜上,確定跨學科主題必須經過「跨」、「整」和「融」三個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講,跨學科主題教學不僅有了課程整合的實質,而且有了課程創生的內核。
教學模式的挑戰。在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之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主題和跨學科的程度甄別判斷並實施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的標准,跨學科主題教學有「滲透式教學」「集中式教學」「聯合式教學」和「整合式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模式。按照學科之間關系不同,主題教學實施「滲透式教學」。該模式以主題大綱形式,安排學科的教學內容和順序,教師引導學生用其他學科的內容幫助理解本學科的知識;按照時間集中與否,主題教學實施「集中式教學」。該模式利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或幾天時間,專門進行一個涉及多學科知識的主題教學;按照實施主體的協作程度,主題教學實施「聯合式教學」。該模式由多學科教師共同圍繞一個主題,從各自學科出發將彼此聯系的內容整合起來統一實施的教學樣態;按照學科內容的整合程度,主題教學實施「整合式教學」。該模式要求教師或教師小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有計劃的實踐活動,將多學科的知識技能有機整合,以超越學科界限,加深學生理解知識的完整性。
學習方式的挑戰。要想順利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被動、接受、單一為主的學習方式,自覺轉型到「以學定教」「以學論教」「在學上教」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新舊學習方式的轉變正如托蘭斯所言:「當一個孩子在提問,在尋找,在操縱,在實驗,甚至在毫無目的地把玩,我們說這孩子在創造性地學習……當我們被告知我們該學什麼,當我們因為話出自權威之口而言聽計從時,我們是依賴權威進行學習。」本質上,跨學科主題教學不僅契合了這種從依賴權威性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變的學習方式,而且還將 「有自主、有合作、有探究、有質疑、有反思、有評價」的「六有」式主動學習方式作為衡量跨學科主題教學成功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跨學科主題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其創新實施可以成為新時期撬動課程改革的有力杠桿。雖然在實踐中還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和挑戰,但正是困境,給予了教育決策者推進此項改革的力量;正視挑戰,賦予了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協同攻克難關的動力,以使跨學科主題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精神有機融合。

『捌』 我是一名小學美術老師 為了提高孩子的想像能力 在此請教關於少兒科幻畫的素材和教學步驟

先佔個位
http://www.jxxczx.com/Article/Class6/Class42/200603/231.asp

這是案例:
http://www.lce.net/neirong.asp?id=3532
對於這個案例,我認為千萬不要束縛孩子的想像力,所有的東西都讓他有個正確的延展,而這一步讓老師來引導.一切都是合理的,讓孩子們大膽的想,大膽的畫,胡畫亂畫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所思考,讓孩子們知道要有所啟迪.

你是個好老師,努力加油,教出新一代科學家!
我覺得應該還是先多讓孩子們了解科學,了解世界,給他們多看看圖片,看看宇宙,多講講故事,在故事中把思維延展了.而形象化故事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用美術作品.形象而生動.讓他們學會觀察作品,觀察身邊的小事,慢慢學會思考.這個過程很慢,而孩子創造力的培養更慢.那是大量的眼界和知識後的產生.

美術教育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實際的課程,特別是在小學和中學時期.但是現在的中國教育體制卻在很關鍵的時候放棄了很關鍵的美術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到藝術的啟迪和熏陶,也放棄了一面生活和世界的鏡子,不照鏡子,就不知道自己的成長.我覺得小學美術教育不一定要很多的學習美術,研究美術,而可以通過大量的美術作品來講故事,講人生.讓孩子們了解作品背後的事,而真正在作品中學到東西.這裡面可以是歷史.哲學或其他.美術作品優越的形象性和敘事性是其他藝術形式所沒有的.所以,就算他以後忘記了作品名,也忘記了作者,但如果他記住了作品的思想,也感受到了作品的氣質,那就是成功了.
最後,如有條件,請多帶孩子們去美術館,那裡是真正的課堂.

『玖』 結合當前教育實際,談一談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的主要來源

小學教育學科的課題的主要來源應該是跟教學實踐相結合,看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幻畫教育的實踐和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