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一年級學生教育敘事案例
您說詳細點吧, 我教一年級的,不過只是副本主任,新手,不懂你要什麼。曾經有個小孩剛來就老愛拿人家東西,看見其他孩子故事書好,就撕了放自己兜里,一本新書沒給人家剩幾頁。我就單刀直入了。恐嚇,你這樣是小偷的行為,這是第一次,我原諒你,沒有第二次,你要在犯,我就不能保護你了,小心精彩叔叔把你當小偷抓去坐牢,你知道坐牢嗎?怕不怕?還有以後班上誰掉東西了你沒拿人家也要找你要?你覺得冤不冤?..........
一年級小孩要懂不懂的,說道理暫時效率不高。
以前四年級有一個類似:我就私底下說的,最近我總聽說你總是借人家東西不還呀?你要喜歡人家的東西,就要先跟人家說好了什麼時候還再去借,而且一定得按時還,不然人家要忘了之前借給你的,找的時候又一下子在你那裡找到,就很容易誤會,說你偷拿了人家的東西,時間久了更多的孩子就會誤會你,那你以後就會被很多人誤會了,那麼人家以後這樣下去其他孩子就不會、、、、、、、了。字數限制。不詳細說了。
⑵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500字左右
愛心是施教成功的關鍵
教育是教師施教傳道和兒童受教修養兩者相統一的過程。愛是教師、兒童溝通的橋梁,愛是教育的真諦。讓兒童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兒童就會對你敞開心扉,甚至百依百順,情願按你設計的模式去發展,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她的情境。怯生生的眼神、整潔的衣著、清秀的面容、獨自一人坐在教室,絲毫沒有其他同學的那種興高采烈。
「你叫什麼名字呀?」我俯下身子問她。
「我叫黃健敏。」她輕輕地答道。
她的情況我倒是已經了解了一些,從一年級起每門功課從沒有及格過,還有一次語文考試居然得0分,我早已抱著放棄她的想法。但看著孩子整潔的面容我頓生好感。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有一次,我批改日記,翻開一個本子,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本子中竟然夾著幾朵小花。「誰這么浪漫?」我驚奇。翻到本子封面,原來是黃健敏。哦,這么有心的孩子,她的成績一定會提高,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從此,我尋找她的每一個閃光點,在班裡大力表揚她取得的點滴進步。有一次,現場小練筆比賽,她的練筆字跡工整、也言之有物。我在班級板報中展出了她和另外四位同學的作品。同學們驚奇了,她的小臉上也露出了天使般的笑容。從此,她的語文成績穩步提高,及格了、上八十了。慢慢地,她開朗了,她會主動和同學們一起活動了。我也常舒了一口氣。其實,一切都是那麼平淡,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是就在這平淡中讓孩子感到了一絲一絲的溫暖,一些可能是她從未感受過的溫暖。你就可能改變她的一生。
⑶ 小學勞技教學敘事
隨著「教師專業化」、「行動研究」、「校本研究」、「科研興校」、「反思性教學」、「教師成為研究者」等教育觀念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始與大學教育研究者一起開展「合作研究」。在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的過程中,不少大學研究者鼓勵教師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資料,然後整理成「教育論文」並爭取公開發表。中小學教師最初對「發表教育論文」往往很有興趣,熱心地請大學研究者幫助他們「修改」文章,大學研究者也很樂意提供這種「專業支持」。
可是,發表教育論文似乎並不能促進教師教育實踐的改進,也很難說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於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合作研究」之後,合作研究中的雙方對這種以發表「教育論文」為目的的「教育科研」不免發生懷疑。
我們也曾與中小學教師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也曾遭遇過類似的尷尬。不過,在一次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現教師在「謙虛」地承認自己「理論水平不夠,不會寫論文」的同時,他們很善於講述自己經歷的教育故事。他們敘說出來的「教育故事」很真實,且令人感動。
於是,我們開始改變合作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點從原來的「給教師做教育講座」轉移到「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建議教師「講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麼教育問題或教育困惑,自己遇到這個教育問題的情境;問題發生之後,又是怎樣想辦法解決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一些有意義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敘說的細節。
那次對話使我們意識到,教師做研究可以採用「敘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我們甚至在某些合作研究中提出「教師做研究就是講教育故事」。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不少教師很願意接受這種研究策略,並感受到「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對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的作用。
不過,我們也不斷地遇到中小學教師提出來的質問: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是否算教育論文呢?
我們的解釋是: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顯然不是教育論文,它毋寧說是一種「教育記敘文」,我們稱之為「教育敘事」。但又有誰能夠說只有教育論文才算是教育成果呢?
就實際效果來看,「敘述」包括口述和書面描述,教育故事對教師本人確實是比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師引經據典地寫「教育論文」而對自己所發表的「教育論文」中的觀念並不相信的話,這種「教育論文」不僅不能說比「教育敘事」更有理論水平,而且簡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師將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敘述出來,這種敘述不僅可以啟示他人,引起共鳴,而且可以在自我敘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回過頭來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通過敘述教育事件來改進、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這才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
基於這些考慮,我們在合作研究中常常建議教師以多種方式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們將這種研究方式稱為「敘事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的內容包括教學敘事、管理敘事或德育敘事。由於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我們將教學敘事作為所有敘事研究的重點。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自己的某節「課堂教學」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為了讓教師有話可說,學校可以配合「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或稱之為「研討課制度」)個人將自己的這節「公開課」(或稱之為「研討課」)相對完整地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用鋼筆錄像」。在我們與中小學老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個過程總結為「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討論——個人敘事」。
但「用鋼筆錄像」只是教學敘事的第一個步驟,這個步驟使「教學敘事」僅僅落實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由於「課堂教學實錄」很難反映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所引起的「教學改進」與「教學重建」,所以,我們建議教師可以「夾敘夾議」,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課某個「教學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關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用「當時我想……」、「現在想起來……」、「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教學重建」的考慮。在我們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稱為「插入」或「塗抹」,即教師將自己對本節課的感想「插入」到課堂教學實錄中,將自己對整個教育或相關教育理念的理解「塗抹」到相關的課堂教學實錄中。
之所以強調要配合學校的「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主要考慮到這兩種制度有利於教師之間相互合作,而且經過集體備課和公開課之後,教師可以根據討論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討論中所發現的教學收獲與教學遺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學。
這種「教學敘事」的方式同樣適合於學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別稱之為「德育敘事」、「管理敘事」。比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管理中發生的某些學生生活事件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有教育意義的「班級管理敘事」。如果教師針對某個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蹤研究,那麼,這種「班級管理敘事」會顯得更有價值。同樣,這種敘事也適應於校本的行動研究。校本的行動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敘述」其實是一種行動方式,如果教師不行動,如果教師不改變自己的教學,教師就無話可說。第二,教師「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實質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教師參與教育研究不只是為了發表教育論文,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第三,對大學研究者而言,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最好是「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
目前,寫教育論文是每個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事情,也確實有許多教師在寫論文的時候犯了難。教師到底要不要寫論文也引起過有褒有貶的爭論。本文作者提出的教師做研究要關注發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並通過對這些故事的敘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從而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去寫那些有時是連自己也不理解的觀念性的論文。這種方式與其說是教育論文,毋寧說是教育記敘文。以此類推,可以提出教學敘事、德育敘事、管理敘事等等,在這些敘述中尋找那些有意義的細節,然後進行反思與分析。這也許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⑷ 十五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1、《情況不同》2、《靠自己》3、《鯊魚與魚》4、《神跡》5、《釣竿》 6、《你不能施捨給我翅膀》 7、《頭魚》8、《習慣的力量》 9、《上帝施捨的天堂》 10、《孩子的答案》 11、《批評,原來可以如此幽默》 12、《批評與鼓勵》 13、《生命中最初的痛》 14、《兩種思維的碰撞》 15、《兩種思維的碰撞》
⑸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我是班主任》
2007年4月19日 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剛走上教師這個崗位時,我並不喜歡當班主任。 發生在我與學生小李身上的故事,更是讓我深切品味了「我是班主任」這一句話。
中小學教育 小學班主任 教育案例
免費課件,小學、中學,教案,試卷,論文,計劃,總結,隨筆,作文,說課稿,班主任 普通班主任, 陶行之與三塊糖的故事, 上搜集, 10-11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_教育案例_中小學班主任工作_劉文東名師工作室
任班主任八年來,期間的故事很多,當然有成功的教育故事,也有換敗的教育故事,有令我欣慰與欣喜的教育故事,也有令人泄氣沮喪的教育故事。回味起來有辛酸,有苦澀,
我的教育故事
2 個帖子-1 個作者-新貼子:2005年5月20日我的教育故事 再過幾天就是期中考試了,所以早自習的時候,很多的學生比平時更加認真。 這里是關於教育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的自由話語空間。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
http://hi..com/u%D3%EA%D2%B9rua/blog/item/b8947d0b2e6670c33ac76370.html
⑹ 小學四年級教育敘事
小學數學教育敘事和案例稿寫作範例介紹
一、教育敘事、案例稿寫作稿要求
教育敘事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做什麼,它只是給讀者講一個或多個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體驗教育是什麼或應該做什麼。教育敘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讓讀者有心靈的觸動。情感交流;喚醒教師主體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案例編寫要按照題目、背景介紹、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點評來寫。其中題目要求體現反思主題,案例描述要寫出課程片段,反思要求有問題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點評要分析通過案例得到的經驗或者教訓。案例可以是寫教學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學中對教育的反思。
二、參考格式
1、 教育敘事
我和學生有個小秘密
XXXX學校 XXX
新接到2年級語文實驗班數學,看到那些可愛小不點,我什麼都不擔心,就怕他們對數學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實在濃厚,七、八歲能洋洋灑灑寫出千字文章,爸爸媽媽懲罰孩子的辦法是不讓他看書,想來都有點害怕!
開學以後,最擔心的事也就出現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對數學的「淡漠」,家長也和我交換意見,怎麼才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呢?實在的,面對一群聰明的孩子,怎樣才能讓他們喜歡數學呢?對我真是一個挑戰!
我除了上課盡量使用電教手段,做一些動畫,講一些故事,「放寬」對他們的管教,讓他們慢慢親近我外,我與學生還有一個小秘密。
只要有家長與我交換意見,我就給他們講:「學生對數學的沒有興趣,關鍵在於他們對數學的那份自信的喪失!我們要給予他們自信,他們才會喜歡數學!我打算把考題提前叫一些同學先做一遍」 。有的家長問我這樣好嗎?我說:「其實,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樣讓他們今後學得更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要考試的題都會在考前3到5天發布到網上,然後一個一個單獨對「需要自信」的學生說:「我們隔2天要考試,題老師已經發到網上,你去下來做吧!老師只對你一個人講了,千萬別給其他人說。」於是他們都回去認真的做了一次,還有家長幫忙,考試時他們再次輕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評講試卷時,我大大的表揚了一番突飛猛進的同學,那時我分明看到了他們開心的笑容!
有個學生在網上這樣寫到:「昨天, 姜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我看了一下,等級是A+,錯了兩道小問題,分數就說明是95分—99分,我唉聲嘆氣地說: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數是100,平時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成績會越來越好。啊!這真是我最滿意的數學試卷啊。」還有學生這樣寫:「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們第一節是數學課,姜老師先問:你們是願意上課還是願意考試呀?有很多同學都說願意考試,姜老師一聽,就說:數學書放進書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們一聽,異口同聲地說:耶!數學考試嘍!一會兒,姜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題了,我做到最後一題的時候,我一看,哈哈!我全會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們都是數學有點「問題」的孩子,看到她們對數學自信的回歸,我心裡激動不已。就這樣,班裡幾個上期數學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績,上課他們特別的認真,作業雖不算很好,卻能較好的掌握新內容。
真正的單元測查更令我高興,上期班上補考也不及格的A同學也考了84分,他已經成為班上聽課認真、積極舉手的一員了,也成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過我和他的秘密還要進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學案例
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XXXXX學校 XXX
背景介紹: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老師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描繪它。第一是我們學生的情感……」,因此關注孩子的情感變化是我們所特別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一課時,2個教學班我都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在班上選擇了全班公認數學最優秀的和最差的進行口算「比賽」,兩組題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賽的結果當然是成績差的獲勝,頓時全班學生從疑惑不解到熱情高漲,紛紛舉手錶達自己的意見, 「氣憤」比賽的不公平:兩組題中,加減整百、整千當然簡單一些……
課的發展如設計一樣順暢,但是 「比賽」學生的表現卻令我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靜:2名「優秀」學生都在不發表任何意見的基礎上獨自傷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現大同小異:眼裡閃過一絲得意,但是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他們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令我記憶猶新,那不是許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嗎?
當學生作業時,我立即叫過「優生」,向他進行了簡單的解釋。課後我向學生道歉(老師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並重點幫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難時,變得更堅強和從容。對差生我問他為什麼勝了不高興呢?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鼓勵他繼續努力,那時我看到了他開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數學課程標准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於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本節課的情景創設目的是為了激起全班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差生比優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發現題目特徵,理解簡便演算法的實質是「湊整」。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於多數學生而言,課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當我看到「優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時,我知道對他們我失敗了,顯然這不是他們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學中應該考慮對差生更多鼓勵,對優生進行挫折教育
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使我想到了「小學數學教育網」上網友講的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師到農貿市場去買菜,遇到當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發了財的學生,正在賣雞蛋的學生熱情的邀請老師去吃飯,老師說:「賣雞蛋這樣的工作你不覺得難為情嗎?」學生說:「這和當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麼……」。
這個故事主要諷刺老師對待差生教學行為,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正如學生比賽勝了也不敢「聲張」,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給差生更多的陽光,不僅讓他們可以經受挫折,還能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全的人格。
從另一個層面看:學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師的「關照」。他在無數次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堅強,而這種品質將使他終生都會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學習上一帆風順的優生,卻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會在一次不正規的比賽「輸」掉後哭泣不已。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過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的說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難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對於優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學片斷,教師對自己忽視尊重學生人格的無意識行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動明顯是傾向於優生。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優生」幾乎是在「優待」中成長。身上存在害怕困難、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點。事實上,孩子們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師有責任早一點讓他們具有「免疫」能力。讓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容不迫,不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面對挫折能夠從容不迫僅靠說教是無法達到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學生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教育環境,更不要阻礙他們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
案例點評:
1、該課例思考的問題有前瞻性。本次課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域,體現了當代教育對學生情感領域的重視性,本文體現了一線老師對本領域的深刻理解。
2、一個好的教學情景設計,應該在考慮教學的同時,更全面的考慮對學生全面發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尋找差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回答簡單問題,讓他們重塑自信;同時我們要尋找「優生」的弱點,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⑺ 小學教育故事
小學教育故事
欣賞學生需有雙慧眼
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中心小學 胡芝芬
作為人都需要欣賞,作為人都渴望被欣賞,被欣賞的感覺真好,被欣賞簡直就成為人前進的動力!
我也喜歡被欣賞。不管是面對學校領導、同事或家人,還是面對社會上的人,如果能得到他們的肯定與表揚,都會讓我從內心感到一種特有的成就感,也更激勵著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有首詩中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得真好,看物是這樣,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尤其是我們教師,每天面對著50多個學生,如果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每個學生,你就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而學生在被欣賞的眼光中,在充滿信任的肯定中,在滿懷熱情的交流中,在恰如其分的鼓勵下,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我們班有個比較調皮的男生名叫奚潤心,平時都不怎麼用心,下課又愛瘋打,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小子」,老師們常常拿他沒有辦法。但是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聰明,而且他的朗讀水平和表達能力都很強。某日早讀課,我走進教室,發現許多同學在領讀員的帶領下正認真地讀著課文,而他呢?到這個位置上走走,到那個同學那看看,不然就是坐在座位上蹺蹺板。當時,我看得眉頭直皺,恨不得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頓。但回頭一想,這孩子在家中就一直被父母打啊,罵啊,也沒起到多大的效果,光靠我罵一頓就有用嗎?於是,我就裝作沒看見,在巡邏的過程中,我來到他的身邊,摸著他的頭,微笑著說:「奚潤心,老師真想聽你讀書。」起初,他還顯得有些難為情,但當他看到我的笑容後,就毫不猶豫地端起書開始讀,那聲音是多麼得清脆、悅耳。當我轉了一圈,再回到他的面前,他已經完全投入到學習中了,還向我認真地請教了兩個字,都是課外書上的,我先告訴他怎樣讀,然後說:「如果從今天起你都能這樣用心讀書,那麼你就能認識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他點點頭,非常用心地接著讀下去。在那天的夕會課上,我認真地總結了讀書情況,表揚了同學們的學習習慣,並對這個特別的男孩子說:「明天,你還能這樣讀書給老師聽嗎?」他使勁地點點頭。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里,他的變化越來越大了,不光當上了班級的領讀員,而且還被大家評為「寫字小明星」,端正美觀的作業本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課堂中的他變化更大,不僅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還能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並對他們作出有效的評價。一個個好詞妙句常常博得同學們的掌聲,我豎起大拇指對他說:「你真了不起!」而他回報給我的就是那一臉燦爛的微笑。
回顧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如果我們能用贊美和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特別是那些缺點多於優點的孩子,他們的可愛之處也許就會不斷出現,帶給我們驚喜。如果這樣能使他們顯得更加自信、活躍,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⑻ 小學教育—急需一篇我的教育故事
(一)讓「各路神仙」大顯神通
班幹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幹部的選拔中我採取毛遂自薦,學生推薦的方式。我先公布了班幹部應具備的三個條件:一有組織能力; 二要心地善良,胸懷開闊;三頭腦聰明,思維敏捷,有正義感。很多樂於表現的同學都躍躍欲試,自薦當班長的是桃桃同學。她的一番就職演說讓同學們心服口服。我心裡一亮:有這樣一個班長,我可能省不少心啊!果然,第一次入學勞動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條。還無私的為班級買了一些連我都沒有想到的清潔用品,像泥刀,剛擦,洗衣粉,毛巾等;自習課上,同學們也在她的指揮下井然有序......然而,正當我為有這樣的一位得力助手而得意時,同學們卻開始陸續打她的小報告了,「老師,桃桃不以身作則,上自習時她不讓別人說話,她卻說;她不讓我們吃零食她卻吃口香糖,別人指出她還不服,她想管誰就管誰,太霸道了......」我聽後火冒三丈,真想立刻叫她到辦公室殺一殺她的威風,為什麼不以身作則,枉費老師的信任?但想到她幾天來的工作熱情,其「功德」還是不可磨滅的,她畢竟還是個孩子。於是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的和她交談。她真是個聰明又能說會道的孩子,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向我保證以後一定改掉自己的不足,做個稱職的班長,我會心的笑了。在同學面前,我又樹立起她的威信。同學們又開始接納她這個班長了。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又有同學不服她了。一次早自習,我故意去的比平時早,偷偷的自愛門口觀察,我看到了桃桃口裡嚼著口香糖,與一個同學在打鬧,其他同學都在用不屑的眼神看著她。我一個箭步沖上去,厲聲喊道:「你就是這么當班長的啊?在教室吃東西,自習課隨地打鬧......」一連串的質問,讓她面紅而赤,她覺得自己自愛同學面前太沒面子了,便哭著說;「這個班長我不當還不行么!誰能當就誰當吧!」看她那服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更是火冒三丈:「你以為你還有資格當這個班長么?沒有你我們班跨了不成?」就這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我停了她大班長之職。
從那時起,她在我面前的表現就和最初給我的印象判若兩人,以前活潑開朗的她變得就像一隻受傷的小鳥,數學課上也無精打采。顯然是在和我作對。同學們私下反應她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越來越不像話了,誰管都不聽,說反正自己也不是班長了......聽了同學們的話,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的做法太過火了?像她這樣一個性格倔強的女孩,如此下去可能真的會自暴自棄。我必須得以另一種方式來教育她,而不能和她這樣硬碰硬!畢竟她還是一個孩子啊。於是我開始找班級里一些對她反應比較強烈的孩子談話,詢問他們班裡的紀律情況 ,他們也意識到了桃桃當班長還是很負責任的,只是偶爾有一些小脾氣,現在班裡的紀律不如從前了......
我暗自高興,告訴他們「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應該幫助桃桃改掉她的缺點,這樣我們的班集體才更有凝聚力!接下來我又找了幾個在班級同學心目中比較完美的優秀的學生,讓他們來評評桃桃。其中,有個叫琳琳的女孩,是我們全班同學最佩服的,這個女孩學習成績優秀,樂於助人,表達能力也很棒,是同學心目中最完美的班長形象了,但可惜這個女孩的身體不好,沒有能力主持班裡的工作。當我問到她對桃桃的看法時,她說,其實她很欣賞桃桃,因為她熱情,有正義感,雖然有些小脾氣,小個性,但她的組織能力在班裡是無人能比的。她希望桃桃還能當班長......
聽了琳琳的話我很欣慰,孩子們的心是那麼的善良,寬容。於是我有精心准備了和桃桃的又一次談話,我向她轉達了同學們對她的評價。她很驚訝,她說她原以為同學們都討厭她了,都在「整她」,可沒想到大家還這么認可她。她在我面前哭了,她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我為她擦乾眼淚,告訴她一個人難能可貴之處就是知錯就改,有勇氣證實自己的不足!於是我又精心策劃了一個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為主題的班會。讓同學們都能勇敢的剖析自己的不足,同學們都直言不諱的剖析了自己。桃桃也在我的期待中勇敢的站了起來,哦,她還精心准備了一個發言稿呢,她直言不諱的進行了自我批評,真心誠意的向大家道歉,細心的同學看到了她眼中的淚花,讀懂了她的那份真誠!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她的諒解。孩子們的這種真誠讓我感動。我問同學們可否在給桃桃一個機會,重新當我們的班長。同學們齊聲回答:「願意!」就這樣她又官復原職了,我不失時機的告訴她一定不能讓大家失望,一定要做的比以前更出色!
在我們班級我還特設了一個特殊職位------思想顧問。這個職務自然是琳琳當之無愧了,琳琳也向一個小大人一樣向大家表示她願意解決同學們的思想問題,當好思想顧問!這個班會開的太成功了,它無形當中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從那以後我發現桃桃和琳琳兩個人特別好。在期末總結的時候,琳琳以絕對優勢被同學們評為「三好學生」,桃桃也以相當的票數當選為「優秀班幹部」。
(二)小心輕放學生心
在我們班級里,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有十餘個。這些孩子要麼性格孤僻,要麼個性強烈,不愛學習,不服管。我平時特別注重對他們的特殊教育,小心的呵護他們曾經受傷的心靈。班裡有一個後轉來的男生,叫龍龍。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去了日本,父親不務正業。由奶奶從小帶大。所以這個孩子的性格比較古怪,他排斥所有的同學,還經常說臟話,上課不認真聽講,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他還在下面說風涼話,作業經常不完成,正常的值日工作她也不積極,同學們總打他的小報告,他座位的前後左右同學都討厭他,集體向我反應把他竄走。聽到這些,我頭都大了。軟著硬著都試過了,但都無濟於事。對於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是用盡了情,傷透了心!一次偶然中我發現了他的日記,上面寫到:「我恨我的爸爸,他動不動就打我,罵我。奶奶還石材在旁幫腔。有時連飯都不能讓我吃消停。班級里的同學都看不上我,老師也老找我的岔兒......我活的真沒意思,我想死,可我又沒勇氣......」看完這孩子的日記,我的心特別沉重。如此小的年齡怎麼心情如此灰暗,這太可怕了。我開始思索,他其實是一個飽嘗失敗痛苦的孩子,從小得不到關愛。他是在批評,責罵聲中長大的。親情上的缺乏,學習上的劣勢,同學們的排斥讓他對任何事都失去了信心。老師的每次批評都是他預料之中的,所以批評對他來說已毫無意義,只能加深他的自卑感。我找來了他的奶奶,讓老人看了他的日記。頭發斑白的奶奶抑制不住眼裡的淚花,她說,這個孩子性子特強,他爸爸的脾氣不好,孩子犯錯了就打就罵,加上這孩子嘴硬,從沒服過軟。作為奶奶有時心疼他,就慣著他,但有時也恨鐵不成鋼,說他幾句......唉,這沒媽的孩子不好管啊!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要想徹底改變這個孩子,談何容易啊!我一次次的找他談話,讓他多想美好的事物,多看別人的優點,接受別人的關愛,讓他知道爸爸,奶奶同樣愛他,讓他嘗試去理解年邁的奶奶從小把他帶大的辛苦......我又從同學老師對待他的態度上去改變他。我鼓勵同學們多寬容他,幫助他,用放大鏡去尋找他的每一個閃光點。漸漸的,我們發現他有所改變了,很多時候能剋制或是在努力剋制自己了,同學們也說龍龍比以前強多了。他終於開始融入班集體了!
「學生中間常常蘊涵著巨大的潛能,但在現實的教育現狀之下,這種潛能又常常因為受制於某種不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而處於沉睡或抑制狀態中。」——這是今日在某本雜志上看到的一句話,因為心中有所觸動進而提筆記錄了下來。
再三思索,忽而覺得這真是針砭時弊地道出了現今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的根本問題。 而這一問題的核心便是我們班主任。的確是很難想像,一支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向師性的學生隊伍怎能建成一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優秀的班集體?因此,就筆者看來,班主任在開展各項班級管理策略之際,務必要將工作的重心定於調動學生內在思想的本位上。從調動學生根本的內需轉而調動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的外化熱情,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不斷地實現自我創新與發展。
今年接手市服中專班時。新學期里班級實到人數只有19人,而且學生的素質又都良莠不齊。我在迅速摸清學情之後,當即將如何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加快班集體建設步伐上升為自己工作中首要關注的問題。
一直鍾情於自己每項工作開展的第一次,或許也成為了自己工作中的一個習慣了。於是在新學期的第一節班會課上,當學生表情嚴肅地端坐在教室里,一言不發,似乎在等待他們這位新班主任的一番「訓導」時,我接下來的舉措卻使他們受驚不少,關鍵是在於他們並不知道新班主任在課前已經和上任的班長、副班長「串通」好並預設了本次班會的主要內容。
兩個孩子共同主持了本學期第一次的自主班會,明確了班會討論內容:一、自薦新學期班級各管理崗位;二、討論新學期同學們希望舉辦哪些比賽活動。坐在教室後排靜靜觀看的我,面對眼前或激動表述或冷靜思考的學生,心中竟然因為他們眼前如此的重視而略感欣慰。
班會課結束後,班長與副班長向我遞上了一疊厚厚的稿紙,我明白,這一疊稿紙牽動著全班同學的目光,其中必會有期待、有疑惑、有審視、有猜測……所以就在第三天後,教室後牆上醒目地貼出了兩張設計精美的小報,一張明確了本學期19人分管的各個工作管理崗位,一個班集體由19個來管理,每人都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分子。這是我的初衷,當然也是孩子們的心聲;另一張則是條分縷析地將一學期的每一周次都作了詳盡周密的安排:有班級技能操作比賽、有生日會、有各類文體活動等等。
轉眼半個學期就要過去了,現在回想起初始接班時的情景,心中還是留下了深深的感動。孩子們在小小的集體中經歷了不少,也感受到了不少,凝聚力漸漸地在各項活動之後生成。同樣的,為了我們共有的05市服,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每一個孩子也都在努力著,為之付出了不少的熱情與心血!
⑼ 具有教育小學生的古代經典故事
古人講禮貌故事(曾子避席,程門立雪)。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ZUO)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