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庭教育故事
用心與女兒溝通:
http://www.jdsyxx.net/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265
---------------------
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也許世上所有的父母都曾滿懷希望地為孩子制定最好的計劃,但在做這些努力的同時,卻很少有人仔細考慮過,對孩子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我曾經就是這么一個人。
記得強哲剛出生,我就希望他成為一個有修養並有多種愛好的人,於是在他剛滿3歲的時候,就給他買了一把小提琴,還請了老師來訓練他。2003年深秋的一個夜晚,強哲在忙於功課。不知什麼原因,已經超過了做功課的時間,他仍然沒有完成計劃中的任務。我看了看錶,離睡覺還有一個小時。照這樣下去,不是影響睡眠,就是不能練琴了。我心裡不免著急起來。
「強哲,你別忘了今天還要練琴。」
「我知道了,可是我的功課還沒有做完,你總不能讓我不完成功課就練琴吧!」
「那你為什麼不快點兒呢,功課不是不多嗎?」
「可是我一直在做呀!」
這時的我已無話可說,只能看著兒子做功課。看到他滿不在乎的樣子,我心中不禁冒出了無名怒火。
強哲終於做完了功課,開始慢慢地收拾書本,這時離睡覺只有半個小時了。終於,強哲拿起了小提琴,心不在焉地拉了起來。我越看越生氣,忍不住責備起兒子來:「你怎麼一點兒都不認真,練琴也要我天天監督,你不害羞嗎?」「你走開,別來干擾我!」這時,強哲的心情也糟透了,帶著一肚子氣拉著琴。我見兒子練琴不過是在應付,心想睡覺的時間眼看要到了,如果讓他現在就停下來,練習沒有任何效果,如果繼續練,又會影響休息。想到這里,我終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對他吼起來:「如果你不想練就別練,不要浪費時間!」「不練就不練,本來就是你要我練的!」強哲也火了,他把琴一扔就走。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打了他兩下。很快,強哲就委屈地哭了,抽泣著上了床。而這時,已經過了睡覺時間。我的心情非常難過,想到兒子琴沒練好,睡眠時間也沒有保證,兩頭都落了空,還弄得母子倆心情惡劣,越想心中越懊惱。通過這件事,我漸漸地體會到,這樣教育孩子,用這種方式去培養孩子的愛好,還不如不培養。培養孩子愛好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在成長中獲得樂趣嗎?而我的做法,根本不可能讓兒子通過學習音樂獲得樂趣,相反,還會成為他的一個負擔,使他對音樂深惡痛絕。
我們讓孩子學習某種技能或向他們灌輸知識的時候,如果操之過急,只會引起孩子對學習的厭惡,導致心情抑鬱,從根本上影響孩子對生活的認識,使孩子無法健康地成長,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每每想到這一點,我常常無法承受這種懊悔於愧疚。
我認為對孩子來說,成長中最重要的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體魄,這兩點也許是培養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礎。
我要在這里奉勸那些於我有相似經歷的父母們,應該經常問自己: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清楚的話,是不可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的。
㈡ 簡短的家庭教育小故事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里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母親發現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里上竄下跳,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親很清楚,孩於在撒謊,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母親不動聲色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床上發現一張便條,母親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母親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像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著,她又在孩子手裡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黏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裡,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母親又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為母親,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裡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這是一位多麼睿智的法國母親呀!她用自己特別的方式,看似獎勵,實則卻嚴厲地懲罰了孩子的過錯,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細細體味,每一塊巧克力,每一句話語都蘊涵著這位母親獨到的教育見解和教育藝術,尤其是第三塊巧克力,以誠懇地向孩子檢討自己的疏忽的名義而獎勵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母親對他無私的愛,則更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自愧不如了。這位母親,獎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三塊巧克力,更是伴隨他一生的教育,教育他在以後的旅途里,誠實做人。
望採納,十分感謝。
㈢ 家庭教育小故事大約360字
三個小故事對家庭教育的重要啟示
家庭教育故事一與啟示:
不要輕易給予孩子,那是不尊重孩子盧安達的貧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像,中國的義工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干什麼?」美國義工大聲呵斥,「放下!」
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干。
美國義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干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貨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美國義工對他說:「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
中國義工看著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國義工對他說:「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里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過錯,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這天,來自中國的義工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
義工把東西給孩子,可要求他們以勞動獲取。
【啟示】從事家庭教育以來,很多家長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家孩子不會獨立思考怎麼辦?」每當這時,我也會問家長「你家孩子做作業不會問你的時候,你是怎麼給解決的?」家長們大都很爽快地回答「告訴他答案啊」這時我接著問家長「你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了嗎?你引導孩子獨立去思考了嗎?」其實,家庭教育也像美國義工給盧安達的貧窮孩子發救濟一樣,那些東西即便是免費給他們的,也要讓他們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得到,而不是輕易的給予。還有家長給我說,在孩子還沒上大學時就把孩子買房子的錢給准備好了,然後又說孩子沒有上進心。我說,你連房子這樣的大件都給孩子准備好了,孩子還需要上進心做什麼啊?!
故事二與啟示:
「靜」下來才會有「結果」
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幹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里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檯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機械手錶表帶甩斷了,手錶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里了。
當時手錶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著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傢伙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准備睡覺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錶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么多大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錶,你怎麼能找到的呢?」
小孩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里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著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錶了。」
【啟示】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趕鴨子上架的攀比、不動腦筋的盲從……這些現象在一些家長中越來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會風氣。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有「花期」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靜,就像找手錶的那個孩子,會動「腦筋」,只有「靜」下來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故事三與啟示:
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錯過便不再有1920年10月,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約8歲,小的1歲半左右。據推測,她們是在半歲左右時被母狼帶到洞里去的。辛格給她們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野獸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們害怕日光,在太陽下,眼睛只開一條窄縫,而且,不斷地眨眼。她們習慣在黑夜裡看東西。她們經常白天睡覺,一到晚上則活潑起來。每夜10點、1點和3點左右發出非人非獸的尖銳怪聲。她們完全不懂語言,也不發出人類的音節。她們兩人經常動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願與他人接近。她們不會用手拿東西,吃起東西來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樣用舌頭舔。吃東西時,如果有人或有動物走近,便嗚嗚作聲去嚇唬人。在太陽下曬得熱時,即張著嘴,伸出舌頭來,和狗一樣的喘氣。她們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並隨地便溺。
她們被領進孤兒院後,辛格夫婦異常愛護她們,耐心撫養和教育她們。總的說來,小的阿瑪拉的發展比大的卡瑪拉的發展快些。進了孤兒院兩個月後,當她渴時,她開始會說「bhoo(水,孟加拉語)」,並且較早對別的孩子的活動表現興趣。遺憾的是,阿瑪拉進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瑪拉用了25個月才開始說第一個詞「ma」,4年後一共只學會了6個字,7年後增加到45個字,並曾說出用3個字組成的句子。進院後16個多月卡瑪拉才會用膝蓋走路,2年8個月才會用兩腳站起來,5年多才會用兩腳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爬行。卡瑪拉一直活到17歲。但她直到死還沒真正學會說話,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啟示】印度兩個狼孩從發現到死亡的故事說明——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特性,錯過這個季節就很難補救與改善了。孩子更是這樣,一個孩子是絕對沒有兩個1歲年齡的。3-12歲就是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季節,這個時期的好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變,如同我們從孩子幾個月就教孩子喊「爸爸」、「媽媽」,孩子一旦學會了叫「爸爸」「媽媽」,並長到二三歲,再想讓孩子叫別人「爸爸」、「媽媽」,孩子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孩子已經養成習慣了。如果讓孩子在早期把德、智、體等方面的良好習慣養成了,以後的成長就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以後對孩子所費的工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難,有時還會無效。
文章摘自:金色雨林
㈣ 家庭教育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轉摘:
父母必讀:三個小故事 折射家庭教育大道理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一環,天下父母都渴望給孩子最好的家教,卻或多或少採取過錯誤的方法。下面這三個教育小故事,簡單卻內涵深刻,揭示
了家庭教育中應該遵循的幾條原理。各位爸媽看完之後,是否有所啟發? 故事一不要輕易給予孩子,那是不尊重孩子 盧安達的貧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像,義工A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A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干什麼?」義工B大聲呵斥,「放下!」 義工A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義工B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義工B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干。 義工B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干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B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貨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義工B對他說:「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B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 義工A看著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義工B對他說:「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里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過錯,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這天,來自義工A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 啟示 從事家庭教育以來,很多家長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家孩子不會獨立思考怎麼辦?」 每當這時,我也會問家長「你家孩子做作業不會問你的時候,你是怎麼給解決的?」 家長們大都很爽快地回答「告訴他答案啊」 這時我接著問家長「你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了嗎?你引導孩子獨立去思考了嗎?」 其實,家庭教育也像義工給盧安達的貧窮孩子發救濟一樣,那些東西即便是免費給他們的,也要讓他們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得到,而不是輕易的給予。還有家長給我說,在孩子還沒上大學時就把孩子買房子的錢給准備好了,然後又說孩子沒有上進心。我說,你連房子這樣的大件都給孩子准備好了,孩子還需要上進心做什麼啊?!
故事二「靜」下來才會有「結果」 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幹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里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檯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機械手錶表帶甩斷了,手錶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里了。 當時手錶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著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傢伙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准備睡覺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錶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么多大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錶,你怎麼能找到的呢?」 小孩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里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著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錶了。」 啟示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趕鴨子上架的攀比、不動腦筋的盲從„„ 這些現象在一些家長中越來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會風氣。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有「花期」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靜,就像找手錶的那個孩子,會動「腦筋」,只有「靜」下來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故事三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錯過便不再有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約8歲,小的1歲半左右。據推測,她們是在半歲左右時被母狼帶到洞里去的。辛格給她們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野獸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們害怕日光,在太陽下,眼睛只開一條窄縫,而且,不斷地眨眼。她們習慣在黑夜裡看東西。她們經常白天睡覺,一到晚上則活潑起來。每夜10點、1點和3點左右發出非人非獸的尖銳怪聲。她們完全不懂語言,也不發出人類的音節。她們兩人經常動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願與他人接近。她們不會用手拿東西,吃起東西來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樣用舌頭舔。吃東西時,如果有人或有動物走近,便嗚嗚作聲去嚇唬人。在太陽下曬得熱時,即張著嘴,伸出舌頭來,和狗一樣的喘氣。她們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並隨地便溺。 她們被領進孤兒院後,辛格夫婦異常愛護她們,耐心撫養和教育她們。總的說來,小的阿瑪拉的發展比大的卡瑪拉的發展快些。進了孤兒院兩個月後,當她渴時,她開始會說「bhoo(水,孟加拉語)」,並且較早對別的孩子的活動表現興趣。遺憾的是,阿瑪拉進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瑪拉用了25個月才開始說第一個詞「ma」,4年後一共只學會了6個字,7年後增加到45個字,並曾說出用3個字組成的句子。進院後16個多月卡瑪拉才會用膝蓋走路,2年8個月才會用兩腳站起來,5年多才會用兩腳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爬行。卡瑪拉一直活到17歲。但她直到死還沒真正學會說話,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啟示 印度兩個狼孩從發現到死亡的故事說明——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特性,錯過這個季節就很補救與改善了。 孩子更是這樣,一個孩子是絕對沒有兩個1歲年齡的。3-12歲就是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季節,這個時期的好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變,如同我們從孩子幾個月就教孩子喊「爸爸」、「媽媽」,孩子一旦學會了叫「爸爸」「媽媽」,並長到二三歲,再想讓孩子叫別人「爸爸」、「媽媽」,孩子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孩子已經養成習慣了。如果讓孩子在早期把德、智、體等方面的良好習慣養成了,以後的成長就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以後對孩子所費的工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難,有時還會無效。
㈤ 以孩子的角度寫「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 要有故事的 兩篇
教育由家庭開始——孩童的教育當在家庭里開始,這是他的第一所學校。在此,有他的父母當教師,他要學習那作他終身原則指導的教訓:尊重、順從、恭敬、自製。家庭教育之影響有決定為善或為惡的力量。這種影響力在許多方面有潛移默化逐漸發揮之功,但若用得正當,則對於真理及公義有遠大的能力。若孩童不在此受正當的教育,則撒但必以自己所選之媒介予以教導。由此看來,家庭學校是如何地重要啊!
奠定基礎——每位父母都負有責任,應給予有關身體、智能、及靈性等方面的教導,作父母的都當以培養兒女品格的均衡發展為宗旨。這不是一種微不足道或並不重要之事;反之,乃須懇切思考及禱告,更須付出耐心和不倦之努力,也必須先奠定一合宜的基礎,再建立起堅固而穩健的結構,然後日復一日地進行建造、琢磨,使之致於完善的工作。
不要剝奪兒女的權利——作父母的須牢記,你們的家庭是一所訓練學校,使兒女在其間預備好能進入天上的家庭。其他東西你們或可吝惜不給,但他們幼年時期所當受之教育,卻是不能予以剝奪的。忿怒的話語一句也不可出口;當教導你們的兒女要仁慈忍耐,當教導他們顧念別人;這樣,你們便是預備他們在宗教的事上作更高尚的服務。
家庭當作為一所預備學校,使孩童和青年配為主服務,並預備參加天國里的更高學府。
非次要的問題——不要視家庭教育為次要的問題。它在一切真教育中居首位。父母們已受託以塑造兒女思想之重任。
「枝苗被拗折成什麼形狀,樹木長成也是什麼形狀。」這是多麼令人警惕的一句箴言!這話也當應用在訓練我們兒女的事上。父母們哪,你們肯否牢記,自幼教導他們的責任,乃是一種聖托,已經加在你們身上了?這些嫩苗需要溫慈的培育,將來好移植於主的園囿中。無論如何,家庭教育決不容忽略。凡忽略了這項責任的,便是忽略了宗教上的義務。
家庭教育之廣大范圍——家庭教育意義深遠,其范圍也甚為廣大。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使他成為特殊之敬虔模範者的因素之一,便是他在自己家庭里嚴守上帝的誡命。他培植家庭宗教。那察看每一家庭所施之教育,並衡量這教育所發揮之影響的主,曾說:「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
上帝吩咐以色列民要教導兒女明白他向他們所有的要求,並且熟悉他已往對待他們本族的一切作為。家庭與學校原為一。無需外人開口,慈心的父母要親自教導兒女,將上帝的意念貫徹於日常生活中。把上帝拯救其子民而行的偉大作為,用動聽的口才與敬畏的心細述。有關上帝旨意和來生的偉大真理,也銘刻在青年的心上,使他們認識一切真善美的事。
借著象徵與表號來解說所施的教訓,使之更穩固在記憶中。由於這活生生的印象,孩童們幾乎從嬰兒時期起便受教明白先祖們的玄妙、智慧,和願望,而且其思想、感覺與期望也都受引導,能越過那看得見的短暫事物,而達那看不見的永恆事物。
在入學前的准備——父母的工作乃作在教員的工作之前。他們有一所家庭學校——初級學校。若果他們慎重而虔誠地祈求明白自己的責任及履行這責任,則他們必為兒女准備升上第二級——從教師那裡領受教育。
塑造品格——家庭可能成為塑造品格的學校,就是按照宮殿的樣式而受塑造的。
拿撒勒家庭里的教育——耶穌在家中得著教育。他的母親是他地上的第一位教師。從她口中和先知的書卷上,他學了天上的事情。耶穌生在清寒之家,忠心而愉快地盡他一分子的責任,負起家庭的擔子。他本是天上的司令,卻情願在地上做聽命的僕人和孝順的兒子。他學了一種職業,親手和約瑟在木匠鋪中操勞。
㈥ 學生的家庭教育成長小故事。 要原創的。 高二800字
可以去大知翻轉課堂看看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里,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乾死的。
男人繼續朝前走著。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里的小魚,並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今天,你們在這里開始大學生活。你們每一個人,都將在這里學會如何去拯救生命。雖然你們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國的人,甚至救不了一個省一個市的人,但是,你們還是可以救一些人,你們可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因為你們的存在,他們的生活從此有所不同--你們可以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你們能夠並且一定會做得到的。www.lidaren.com
在這里,我希望你們勤奮、努力地學習,永遠不要放棄!記住:"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㈦ 家庭教育故事作文
爸爸、媽媽從來都不說怎麼愛我。
上幼兒園時,媽媽很關心我的學習,一回家就問我今天學的漢語拼音有沒有不會的,漢字有沒有記憶起來費勁的,數學題有沒有不懂的……可是爸爸似乎總認為媽媽不懂教育,就覺得媽媽不能參與我學習上的事。於是我上小學的第一天早上,爸爸就大聲對媽媽說:「今後你再也不能管袁博學習上的事了。你要是再管,袁博的學習成績能提高算怪了!」爸爸還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你媽要是再問你學習情
況,你可別告訴她。」
但媽媽好像認為爸爸只有閱讀和作文方面教得好,有一些自己的方法,而其它科目只湊合懂點兒,要談起教學來根本不行,如果只讓爸爸管我的學習,我的學習成績照樣提高不上去!媽媽為什麼這么想呢?原來爸爸自從上小學以來,數學沒有幾次得一百分,不過媽媽直到上高中,數學成績還經常是滿分。然而爸爸卻只認准了媽媽不懂教育,一直都不去管媽媽的學習怎麼樣,也就沒有發現媽媽數學成績優異。媽媽就不聽爸爸的話,開始給我輔導數學。為了不讓爸爸發現,我們就利用了爸爸出去講課或者上班的時間。我拿出最近做的數學題與數學試卷讓媽媽看,再一起總結出這一段的經驗教訓,制訂計劃。在爸爸回家以前,早就把學慣用具收起來了。爸爸一直沒發現。得到了爸爸、媽媽兩個人的幫助,我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到了第一個寒假,爸爸把媽媽叫來,對她說:「我不讓你管袁博的學習,你看,這個決策真是英明而偉大呀!」不對!哪裡是爸爸的決策呀?還不是媽媽偷偷輔導我的結果嗎?我在屋裡聽了,連忙跑出來,想把我和媽媽的秘密告訴爸爸。這時我我,媽媽卻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樣,趕緊沖我擺了擺手。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漸漸明白:愛有兩種:有的愛是能夠讓人看到的,而有的愛卻是藏著的。
㈧ 我家的家庭教育故事600字
上幼兒園時,媽媽很關心我的學習,一回家就問我今天學的漢語拼音有沒有不會的,漢字有沒有記憶起來費勁的,數學題有沒有不懂的……可是爸爸似乎總認為媽媽不懂教育,就覺得媽媽不能參與我學習上的事。於是我上小學的第一天早上,爸爸就大聲對媽媽說:「今後你再也不能管袁博學習上的事了。你要是再管,袁博的學習成績能提高算怪了!」爸爸還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你媽要是再問你學習情
況,你可別告訴她。」
但媽媽好像認為爸爸只有閱讀和作文方面教得好,有一些自己的方法,而其它科目只湊合懂點兒,要談起教學來根本不行,如果只讓爸爸管我的學習,我的學習成績照樣提高不上去!媽媽為什麼這么想呢?原來爸爸自從上小學以來,數學沒有幾次得一百分,不過媽媽直到上高中,數學成績還經常是滿分。然而爸爸卻只認准了媽媽不懂教育,一直都不去管媽媽的學習怎麼樣,也就沒有發現媽媽數學成績優異。媽媽就不聽爸爸的話,開始給我輔導數學。為了不讓爸爸發現,我們就利用了爸爸出去講課或者上班的時間。我拿出最近做的數學題與數學試卷讓媽媽看,再一起總結出這一段的經驗教訓,制訂計劃。在爸爸回家以前,早就把學慣用具收起來了。爸爸一直沒發現。得到了爸爸、媽媽兩個人的幫助,我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到了第一個寒假,爸爸把媽媽叫來,對她說:「我不讓你管袁博的學習,你看,這個決策真是英明而偉大呀!」不對!哪裡是爸爸的決策呀?還不是媽媽偷偷輔導我的結果嗎?我在屋裡聽了,連忙跑出來,想把我和媽媽的秘密告訴爸爸。這時我我,媽媽卻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樣,趕緊沖我擺了擺手。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漸漸明白:愛有兩種:有的愛是能夠讓人看到的,而有的愛卻是藏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