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20篇
角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 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 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備好的白紙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鍾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 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么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 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評:
1. 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 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說」、「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 學 員 聽 評 課 記 錄 表
聽課人: 聽課人所屬學科:
授課教師
科目
數學
聽課時間
課時
1課時
課 題
走進鄉村
聽課地點
班級
四年級
課
堂
教
學
紀
要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看書地20頁「走進鄉村」的畫面,讓學生從圖畫中找一找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一方面鼓勵學生從生活的空間中「發現」圖形;另一方面為圖形分類做准備。
二、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找出的圖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方法和標准。
3、對找到的四邊形進行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准。
4、分類後,找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三、畫一畫:
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畫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圖形的特點,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徵。
四、填一填:
通過這一活動,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聽課
評議
從情境圖中找出平面圖形並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其實網路文庫很多的,你可以去下載啊
10.幸福是什麼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教育。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2.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現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麼。2.學生交流,並談談自己的幸福觀。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文章內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麼?(不知道)
2.牧童們後來認為幸福是什麼?(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由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麼?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6.談談你的幸福觀,並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准備。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3.匯報演出。
三、作業布置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盡義務有益的)
幫助別人有用的 養活別人
③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麼聽課記錄
《幸福是什麼》是九義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林老師在設計時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為主,聽說讀寫結合,最終從一個高度上來體會幸福,十年後青年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林老師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1、 了解故事 ,深層次理解幸福
2、 從身邊發現幸福,體會幸福
3、 讀寫結合,學會寫隨筆。
以前後圖片的對比增加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到深層次的。
課堂的開始,用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幸福的氛圍當中,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具有更高的啟示……
激情熱身,老師用多媒體播放《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唱一邊比劃,說聽了後的感受,老師想這對對四年級學生要求過於簡單,然後板書「幸福」讓學生說面對這個詞的時候有什麼想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去思考,同時又訓練學生說話,在這時學生已經初步進入了角色,老師相機出示一組圖片也是學生平時所感受到的「母親的關懷、溫馨的禮物、生日的蛋糕、快樂的讀書、平靜的馨香、堅固的友情」讓學生初步感知。接著進入課題:幸福是什麼
接著是默讀課文,歸納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歸納時應該訓練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說,老師給了學生一個提示語句,讓學生根據提示去歸納主要內容,反復的讀三個牧童砌井後的幸福和十年以後他們再次回到井邊的情形接著老師問了三個青年找到幸福了嗎?引導學生回答,然後再是他們為什麼感到幸福,讓學生自己想像在這個十年間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體會三個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實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盡義務,造福人類。感受更高層次的幸福。葉聖陶先生曾說「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也。
接著讓學生發現身邊的幸福,體會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借機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課文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為什麼三位青年感覺勞動可以帶來幸福,質疑難道僅僅只有勞動才能帶來幸福?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老師再補充里一組圖片:「愛心的傳遞、攙扶的背影、保家衛國」等,達到從淺層次和深層次的一個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