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讀後感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四年級⑸班 陳芷回菁
前幾天,答我們學習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令我深有感觸。
文中的中華不振,意思是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起來,還受別人的欺凌。是啊,中華民族否沒有真正強大起來,怎樣能抵抗外界的欺凌呢?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發展與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成為中國建設的一分子,使中國變得富強!
很多同學會想,我們學習不就是為了長大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養活父母,報答他們嗎?其實,大家沒有考慮到一點,如果中國人民還處於不和平的狀態中,沒有一個安寧的環境,何嘗能好好工作呢?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只有創造一個全新的中國,一個發展全面的中國,一個發達的中國,才能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全世界的人對中國刮目相看!
現在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新的目標:努力學習,發奮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一起努力,向著目標前進,加油!
⑵ 有關愛國名人事例
岳飛
岳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嶽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實岳母刺的字是盡忠報國。
關天培
歷任把總、千總、守備、參將、副將、提督等要職。在任廣東大清水師提督其間,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關天培親自指揮,盡管守軍人數低於對方數倍,面對英軍猛攻,仍死守陣地,頑強抵抗。最終因援軍未至,被槍彈擊中,壯烈殉國。朝廷追謚為忠節,加封振威將軍。
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並,追謚為景桓侯。
魯迅
在仙台,他強烈地感到弱國子民的自卑,即便那裡有一個特別關愛他的老師藤野先生,他也還是會發出「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的感嘆.
加上「看電影事件」,他從日俄戰爭中殺中國人的場景中敏感地意識到中國人的愚昧無知,他感到中國國民精神上的麻木是比身體上的病疾更為可怕的劣根,這劣根是非得靠文學才能醫治的頑疾。所以他才選擇棄醫從文。
陳嘉庚
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990年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一顆編號為2963的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成長於鄭成功抗清復明故壘的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晚年的陳嘉庚,請人在鰲園刻錄「台灣省全圖」,念念不忘國家統一。
⑶ 他說日本在1900年,全國基本就已經完成小學教育了,這是真的嗎聽說清朝末期文盲率高達95%,相差
是真的,日本全體國民受小學教育程度為90%以上,武士階層是100%。明治維新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文明開化,明治政府提出的文教政策有三條方針,即:(一)普及初等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的文化知識水準;(二)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方針,少而精地創辦高等教育機關,以培養工業化的指導者一類高科技人材;(三)通過教育特別是技術教育,迅速消化、掌握從歐美先進國家攝取來的科學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