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校長淺談感恩教育

小學校長淺談感恩教育

發布時間:2020-12-07 22:22:44

A.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小學生,不能夠深刻的體會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常常缺少一種感恩之心。因此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學生良好性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對於小學生感恩之心的培養,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培養學生感恩自然之心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成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員,但我們首先是生活在這個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為我們提供創造了我們生活的基礎。大自然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而現在的人們卻不知感恩回報。我們的綠地、樹林在減少;我們的河流、濕地在乾枯;我們的空氣、環境在污染;我們的藍天、地球在改變。大地是多麼的寬容,人類的垃圾、糞便、痰污隨意加之。我們呼籲、吶喊、法制,總難改變一些人的自私與惰性。因此,我認為感恩自然之心應從小學生抓起,讓學生從小就樹立一份感恩自然之心。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
隨著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環境遭受了極大的破壞,並且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學校,在課堂,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式,比如,「環保知識講座」「環保圖片展覽」「我為校園添綠色」等各種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樹立學生保護動物的觀念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我們人類生存在這個地球不可缺少的夥伴,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動物的保護意識逐漸淡薄,食用各種動物,並給人類自身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因此,我們應該在學生良好性格形成的階段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通過各種專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感化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的觀念。
(三)樹立學生節約可貴,杜絕浪費的觀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現在的小學生浪費糧食,浪費各種生活用品的現象十分嚴重,對學生進行「節約可貴,杜絕浪費」的教育勢在必行。在學校可以通過班級文化的熏陶,校園文化的熏陶,利用一些古詩詞對學生進行教育或開展「我是節約小能手」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從小事上樹立節約的觀念。
二、培養學生感恩社會之心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成員之一,生活在這個完整的社會系統當中,享用著這個社會為我們提供的一切,從小培養學生感恩社會之心,有助於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對於學生感恩社會之心的培養,應從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進行努力。課堂上,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社會存在的意義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關系。有了這種認識,學生才能更好的去感恩社會。對於感恩社會,我們可以通過課外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可以帶領我們的學生,到附近生活的小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到周圍的敬老院看望慰問那些長期生活在那裡的孤寡老人……通過一件件學生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孩子感受自己為社會帶來的貢獻與變化,比單純的教育更有說服力。
三、培養學生感恩父母之心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法定監護人,是其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僅給予孩子生命,還給孩子創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勞,樹立感恩父母之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學生感恩父母的教育中,應重點從小事做起。
(一)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讓父母舒心。要求學生在任時候見到父母都要主動問好,如「爸爸好」、「媽媽辛苦了」等,父母聽了,自然舒心。
(二)培養孩子少說話,多做事的習慣,讓父母省心。要求學生要自強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積極參加一些公益勞動,讓父母少一些辛苦。
(三)努力學習,認真完成學業,讓父母放心。學校應教育學生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使學生懂得只有具備了真才實學,才能自立,才能服務社會,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孝心。
(四)是學會寬容,理解父母。學生和父母產生矛盾時,要多從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盡量寬容父母過分的愛心,在寬容中學會感恩,讓父母順心。這樣,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與父母形成了互動,父母獲取了愛心的回報和滿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責任。感恩,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塑造著我們的心靈。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更是學生成長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有責任,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從小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樹立感恩的信念。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健康、積極、樂觀的成長!

B. 淺談幼兒實施感恩教育的幾種途徑

一、喚醒幼兒的感恩意識

對於兒童來說,教師是除父母之外的最親近的人,在孩子的眼中,教師無所不能,教師是他們心中的聖人,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都將在無形中影響孩子。想要喚起幼兒的感恩意識,那麼教師就必須是一個懷有感恩之心的人。所以,教師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關心幼兒,對身邊的一切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受恩時言謝,而幼兒又是天生的模仿者,在老師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幼兒的感恩意識就能得到喚醒和培養。

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不僅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還要有父母的助力。感恩父母是我們一生都在踐行的事業,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會忘記父母的恩情,而對於一個不具備社會認知能力的孩子來說,感恩父母就需要從身邊的人身上學習。而父母是最好的榜樣,所以在培養孩子感恩意識的道路上,還需要父母的耐心指點和督促。比如,吃飯時,有沒有謝謝媽媽精心准備的晚餐;節假日時,有沒有給親朋好友送上祝福;收到他人贈送的禮物時,是否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喜愛和感激。在平時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並知恩圖報。

二、開展感恩活動

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可以開展一些專門的感恩勵志的活動,外聘幼兒專家給幼兒以心理引導。收集一些與感恩有關的傳統故事,如《羚羊跪乳》《烏鴉反哺》《一飯千金》《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等,在講故事時或其他活動中對幼兒教育啟迪,喚醒幼兒心靈深處的感恩之心,促進幼兒感恩心裡的發展。還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節假日,如學雷鋒日、感恩節等節日,組織各種感恩活動;可以引導幼兒在親朋好友的生日時親自為這些人製作生日禮物,表達自己對她的祝福和感謝她對自己的照顧關愛。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孩子留一些有特殊意義的作業,比如為為媽媽洗腳,給爺爺捶背等。。

C. 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導讀]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內。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容育的主渠道,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涵蓋面較廣,裡面有許多適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容。

D. 淺談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淺談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如何挖掘教科書的感因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此,把本人多年的教學體驗略談如下:一、弄清一知恩感恩教育必須先知恩。要根據文章特點,引導學生弄明白文章要感誰的恩,感什麼恩。這一環節是很重要的,作為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握好怎麼樣的文章表現怎樣的恩。表現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寫景的記敘文或是說明性的質的文章。如《只有一個地球》告訴我們生我養我人類是地球母親,《桂林山水》能讓我們心靈小憩。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是表現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如《釣魚的啟示》就是讓我們感知到給兒子道德力量的父親。《十六年前的回憶》讓我們感知英烈的祖國心,民族義。而《詹天佑》能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是祖國的優秀兒女。

E. 淺談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生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參與,參與農田的勞作,參與家務事的處理,參與對長輩的孝敬,參與對親戚朋友家人同事的寬容

F. 淺談初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感恩教育" 參考文獻有哪些

如果說「曉之以理塑形象」的養成教育注重的是建立一種有校園文化內涵的秩序,那麼「動之以情重內修」的感恩教育,是校園文化內涵的真實體現,它關注的是學生內心情感的生成。感恩教育是不時髦的教育,早在古代我們就有「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義深長」的故事,「烏鴉反哺」的現象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了啟發和反思: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感情冷漠?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認為一切都是他應該得到的?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會感恩?家長無奈,教師困惑,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其實在質疑孩子的時候首先質疑我們的教育。除了重點學校、考高分的期望,我們的教師、家長有沒有關注過孩子的內心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歸根結底,學生是缺乏愛的教育,而感恩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所以,我們可以在校園中開展「愛的活動」,在活動中貫穿感恩教育的全過程,只有讓孩子關注到身邊的愛,他才能體驗到愛;只有體驗到愛,他才能珍惜愛;只有珍惜愛,他才能懂得愛;只有懂得愛,他才能懂得感恩。因此,筆者認為,校園文化中的感恩教育,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階段:在提高認識中感受愛——在活動互動中尋找愛——在自覺行動中回報愛,這是一個不斷深入,相互促進的過程。

一、 在提高認識中感受愛
對「感恩教育」的理解不僅僅是感激幫助過你的人,它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細膩的情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感恩是讓人懂得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懂得珍惜和愛護自然、懂得感激和回報。這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需要愛的教育者,我們的感恩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們的教育,同時也要讓愛的火種從教師的心中燃燒,這把愛的火才能感染學生。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在教師隊伍中舉行與「愛的教育」、「感恩教育」有關的徵文或是演講比賽,教師們只有把自己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匯成了源源不斷的感激,在內心裡對「感恩」有了深刻的理解與體會,才能將「感恩」化為「感動」,而這種感動就是喚醒、是激勵,用這樣的感動才能去滋潤無數渴望在愛中成長的幼小心靈。
課堂是老師們進行感恩教育的好陣地,教材也為孩子們體驗感恩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各學科當中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覺的、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滲透了感恩教育,如《掌聲》、《一株紫丁香》、《我的母親——大堰河》等等。在語文課堂上結合感恩教育,能夠讓孩子知恩於心,感恩於行;數學課可以教會學生進行家庭教育問卷調查,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音樂課可以教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愛你,中國》等,使感恩歌曲響遍學生的心間;科學課,讓學生們了解地球,走進大自然,從而感悟生命的美好,感恩地球的饋贈等。
其次,感恩教育的開展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老師可以把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如何開展等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在告訴家長,並通過設計一些孩子與家長互動的實踐活動來增進家長與學生對愛的理解。例如,在母親節時,讓孩子為媽媽洗一次腳,這是對家人的愛,是對親情的感恩;在植樹節時,提倡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植樹,這是對大自然的愛,是對社會的感恩;在國慶節時,倡導家長理性愛國,教會孩子認識國貨,支持國貨,這是對民族的愛,對國家的感恩。只有當孩子們感受到了他周圍的人,他生活的空間處處有感恩,處處可以感恩時,他才會受到深刻的教育,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從而實踐到行動中去。
二、 在活動互動中尋找愛
感恩教育不能空喊口號,而是要讓老師和學生在正確認識愛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活動來深化對感恩的理解。首先,在校園里,要營造良好的感恩氛圍。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學校應始終將良好教育氛圍的營造作為一種重要教育資源和教育途徑,強調學生在共同參與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得到熏陶和啟發。比如,從校園布置著手,從教學樓的標語、圖片,到宣傳櫥窗里張貼的展版,都緊緊圍繞「感恩」這個主題精心設計,以此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述說著感恩」的話題;班級里通過黑板報、教室布置比賽,使「讓學校的每一個班級充滿感恩的氣息」;提倡學生設計「感恩畫、感恩卡、感恩詩、感恩報」等一系列活動,讓學校每一個活動充滿感恩,富有生機,散發感恩的能量。
在具體的學生活動操作中,在校園范圍內可以啟動一系列的「愛的活動」:如「我愛我家」、「最讓我感動的老師」、「感謝有你主題班會」、「學做手語操《感恩的心》」、「設計愛心實踐作業」等。這樣的系列活動的開展為學生與家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搭建了良好的互動平台: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感受到父母對他摯愛;能夠體會到老師對他的關愛;能夠看到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愛。正如一名學生在看到了父母一天的辛苦工作後寫道:「看著媽媽滿頭的汗水,我不由地想要幫她做點什麼,人是有感情的,羊羔且能跪乳,我們更應該懂得感謝父母」。而一次次認真的聽講,一張張寫滿感謝話語的卡片,一件件小事,都記錄了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的愛,感受到的感恩之情。同時在「愛的活動」的開展中,要遵循從小事入手,讓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操作,並在行動上有所突破,這樣才能在道理情感上得到認識並付諸於行動。
三、在自覺行動中回報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心不應僅僅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教育就是為了培養人的心靈的豐富性、多樣性,教師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眼看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的「教育」的塑造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的好奇心的「機械人」。而「愛的活動」能夠喚醒孩子對愛理解、對感恩的關注。孩子們通過知恩、識恩、感恩,才會懂得同樣用自己的愛去回報他人。對小學生的主動報恩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如:為父母做點具體的事情,在學校主動承擔幫助老師的工作,同學之間結成「互幫互助小組」,在社區主動幫助別人等等。並且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這種報恩並不是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的,否則極易讓學生因美好道德情被物化而誤入歧途。孩子們應該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父母、對親人、對老師、對朋友的愛和感恩:動手做一張愛心卡,把它送給讓我感動的人;為地震、冰雪災害里的人們捐款捐物,他們更需要關愛;把喜歡的書籍送給貧困地區的同齡人,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進行實踐調查,尋找身邊的感動;把自己對感恩的理解做成手抄報,在校園里進行展覽,這是分享彼此對感恩的領悟……孩子的內心是一粒種子,你若播撒愛,他們便開出感恩之花。通過各種形式的感恩活動,學生們在愛中成長了,在愛中進步了。他們會變得感覺更敏銳了,情感更豐富了,他們懂得發現身邊美好的人與事,他們懂得珍惜已得的愛,他們也會懂得在得到的同時付出也是一種快樂。這樣的學生人格才是健全的;有這樣的學生,課堂才是有生命的;有這樣的學生,校園才是和諧的。

感恩是人類美好的優良傳統,是孩子心靈的燈塔。校園是這座燈塔的主要陣地,教師要用愛點亮這座燈塔,讓燈塔的光芒照射到校園的每個角落,更要永久地照亮在孩子的心中。同時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作為小學生,更應該讓他們在「愛的活動」中加深對感恩的認識,接受考驗,得到鍛煉,喚醒感恩心,激起責任感,從而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G.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技巧:
一、播愛育恩,喚醒識恩知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要讓學生感受到恩惠,打開「意識結」,喚醒感恩意識,激發報恩的慾望。在平時我很注意用愛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給他們講「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古訓,講「黃香溫席」的美談和「結草銜環」的佳話;堅持做到「心靜氣順、嘴甜手軟」,少批評,多鼓勵,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帶給學生關愛和快樂。學生非常願意聽我的話,而且願意模仿我的行動,關心集體團結友愛。
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集中供熱,既干凈又暖和。可是在我上課的時候,發現嗓子發癢,很多學生也咳嗽,原來教室地面是水磨石的,灰塵在乾燥的室內很容易漂浮嗆到嗓子。我就找干凈的濕毛巾蓋在暖氣片上,濕潤空氣,灰塵下沉,學生不再咳嗽。為了防止流感,我又買了瓶白醋,每天都灑在毛巾上,既消毒,又能保護學生的嗓子。這些細微的關愛感化了學生,後來這些事情都被學生搶著做了。有一天,班上一名最內向、最不熱心的女同學,從家裡帶來用開水燙好洗干凈了的四條毛巾,在學校使用。這些正驗證了魏書生的話:「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就是吸引學生為集體出力、流汗,貢獻個人的東西,為集體傾注心血,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深。」數九寒天,別的班級感冒的有十多個人,我班一個沒有,這得益於老師愛心的付出和學生心靈的感恩。其實對學生來講,感恩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創舉,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滲透在你來我往的言行之中。
二、尋恩覓情,激發學生感恩情懷
感恩,英文為thanksgiving,意為感謝、給與,是情懷,是一種美德和境界。學會感恩,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准。
感手足之恩,是為悌。班級如家庭,同學如手足,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體驗快樂,我在班裡開展了「快樂尋恩,以恩促行」活動,鼓勵學生識恩尋恩、感恩施恩,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在班級的板報開設了感恩專欄,讓學生每天找出恩情點,看到的、聽到的、老師的、同學的、班內的、校內的……只要是積極向善的閃光點,都要鼓勵、學習、珍惜。開始每天只有一兩條,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理解的感恩表達了出來,比如《給予樹》、《七顆鑽石》、《可貴的沉默》等。慢慢的感受越來越廣,有關於非值日生主動做班務的,有關於主動幫同學進步的……尤其是兩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平時性格孤僻自閉,同學們就有意識地找他倆的優點,鼓勵他們,無意識中運用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快他倆走出了家庭的陰影,也有了快樂的笑容。

在幫助與感恩的循環中,同學們都變得主動熱情,用快樂和感恩的心真誠相待。家長會上,許多家長都高興地反映孩子的變化,懂事了,孝順了,勤快了,有禮貌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
感父母之恩,是為孝。學生的識恩尋恩行動還和諧了家庭,讓他們更加得到家長的疼愛,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班上有一名同學從外地轉來,經常不寫作業,即使寫了錯誤也很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他唱反調,原因是爸爸忙生意,媽媽特好麻將,他心裡生氣。針對這種心態,我首先讓他想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付出,在紙上寫下來。一會兒他嫌太多不寫了。我讓他學著用感恩的心去付出,去做感動父母的事情。一個周以後,他告訴我媽媽天天在家陪他,還把方法講給同學聽:第一天傍晚回家,媽媽告訴自己弄飯吃,他就在鍋里煮了十多個雞蛋,還撈出四個給媽媽放在碗里,留言讓媽媽保重身體吃雞蛋。第二天晚上媽媽又去玩到11點多,他說害怕不敢睡,又給媽媽端了一盆洗腳水,告訴媽媽燙一燙腳舒服,讓媽媽很激動。第三天在爸爸回來時替媽媽「撒謊」……從那以後,只要他在家,媽媽就在家。那段時間,這個學生各方面狀態很好。大約一個半月後,他媽又犯病了,以前的方法不好用,我找來家長,把這位同學的前段表現和現在的狀態說了說,表揚家長挺上心的,不像有的家長喝酒、唱歌、打牌而不顧孩子,孩子肯定有出息。家長高興地走了,問題解決了。去年春節他給我打電話:「老師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我不會感恩,就治不好我媽的毛病,可能早出校門成小混混了。」 知恩必圖報,圖報必圖強,圖強必有為,現在他在初中,成績一直在全級部名列前茅。
三、報恩獻恩,培養學生做有恩必報、與人為善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愛心和關懷能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美好的、向善的感恩意識,體驗恩情能平和心態並付諸感恩施恩,達到《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境界,實現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型。恩情哪裡都有,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抓住一切機會開展了「五心」教育活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忠孝仁愛、誠信自強,讓學生超越自我,感恩內化品質,施恩由習慣到自然。
我在班級中開展了每天對家長「問一聲好、倒一杯水、夾一筷子菜、捶一次背、逗一次樂」的「五個一」活動,並在孝心卡留下記載。我們還開展了主題為「整潔環境,健康大家」的綜合整治活動,學生走上街頭,向行人宣傳,清除野廣告,清理各類垃圾,體驗環衛工人的辛苦,感恩社會。學校往南約500米是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班裡有幾個學生住在附近,看到老人收拾衛生挺辛苦的,就自覺幫忙。後來班裡的同學分成幾組,每組一周,周三中午簡單收拾,周六上午大掃除,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棵幼苗,用愛心澆灌,用感恩支持,他就會常綠長青。讓學生感恩,關心他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我總結了12個字:「腦有責,肩擔任,手教書,心育人。」時時刻刻動心動腦,言傳身教,盡到教師的職責,在感恩教育中我們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教學相長。

H. 淺談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怎麼寫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I.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會感恩

——談談初中生的感恩教育 劉學 夏明超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鱗字中學 131412 一、平等是感恩的基石 1.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很多時候,學生對自己的現狀缺乏自知之明,他們有的把缺點無限放大,卻找不出優點;有的則盲目自信,認為自己就是最棒的,覺得別人都應該以他為中心,遷就於己,從而找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不能正確估計自己,正視客觀事實。 如何讓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呢?我學習魏書生老師,引導學生寫「兩個自我的對話」,或開設「找優點」班會、「成功展示會」,或針對班裡的不良現象,開展自查自糾活動等。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而且能夠幫助他們較客觀地認識自我,感悟平等。 2.讓學生平等地對待他人。當同學不把球借給他玩時,便發生打架;當媽媽一次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時,便賭氣好幾天,甚至離家出走……這樣的事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說到底,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平等地對待他人。所以,我經常讓孩子們換位思考,體會老師和父母的付出是愛的凝結和體現,並抓住細節讓學生體會真情。 二、寬容是感恩的橋梁 1.讓學生在寬容中學會寬容。讓我們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育人方式吧:有一天,陶校長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磚頭砸另一學生,便將其制止,並讓他到校長室去。陶先生回到辦公室時,男生已等候在那兒。陶先生掏出一塊糖獎給男生:「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又掏出一顆糖:「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你一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粒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給你一塊。」陶先生的做法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寬容比任何說教都更有魅力。 2.讓學生在與人相處中學會寬容。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小孩子生活在多元化的社會,在與各種人交往的過程中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否寬容坦盪,則對他以後的發展起著很大作用。於是,我要求他們與人相處時要做到三點:一是胸懷要寬廣。胸懷寬廣的人能贏得眾人信服,而小氣的人只會斤斤計較、目光短淺,只有胸懷寬廣的人才能廣交朋友。二是能忍讓。古語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里的「退」就是要有忍讓之心,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感染他人,以寬厚博大的胸懷去容納他人。三是善於換位思考。我們有時候會對別人所做的事評頭論足,對他人的錯誤不依不饒,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因此被人疏遠,為何不進行換位思考,多替別人想一想呢?寬容就是諒解別人的過失,寬容就是一種理解和尊重,寬容還是一種胸懷氣度,當我們寬容別人時,便架起通向感恩之心的橋梁。 1.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一則公益廣告給我的感觸很深。一個鏡頭是媳婦每晚都把熱乎乎的洗腳水端到婆婆的房間,為婆婆洗腳。另一鏡頭:媳婦的兒子才四、五歲光景,顫顫巍巍地端著洗腳水給他媽媽洗腳。很感人的兩組畫面,這就是無聲的教育!由此,我想到:要想讓學生學會感恩,為人師者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身教的同時,也需言傳。一些經典文章的品讀更是對學生心靈的滌盪,情感的凈化。 2.積極引領,澆花待春曉。教育學生不應僅僅停留在說教的方式,更需要在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參與,真切感悟。 (1)舉行「感恩」主題班會。例如其中的一節:首先讓學生「采擷感恩的精華」,誦讀感恩格言詩詞,如:「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魯迅)」然後讓學生銘記「成長的恩情」,體味自己那些融入別人恩情的成長故事。接著,師生共唱《懂你》一歌。此時,很多學生哽咽了。最後是感恩行動,讓學生用行動去回答,去證明,銘記恩情,回報恩情,班會在《感恩的心》的旋律中結束。 (2)生日也是「感恩節」。生日,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就意味著香噴噴的蛋糕、亮閃閃的燭光、精美的禮物。最近,我參加了一個特別的生日聚會,應邀前來的客人都被提前告知不接受任何禮物。相反,每位到場的客人,包括孩子的父母都收到了「小壽星」的禮物——孩子自己動手製作的賀卡,在每張賀卡上,孩子都用他那稚嫩的手寫下了不一樣的話語,畫上了不一樣的插圖,卻又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感謝所有幫助和關心自己的親人、朋友。 (3)「母親節」感恩。在母親節這天,我校舉行了「母親,我拿什麼報答您……」的感恩活動。在一位老師《母親,我拿什麼報答您》的深情演講後,全校師生在「媽媽,我愛您」的橫幅上簽下了母親賜予的名字。回到班級後,學生便忙著製作卡片、寫信,表達對母親的感謝。通過這次行動,很多家長都說孩子懂事多了,他們不再厭煩媽媽的嘮叨,當媽媽身體不適時,他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懂事。 (4)感恩自然。作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應將感恩情感提升到另一個高度。感恩不僅僅對親人、朋友,更重要的是對事、對物也能擁有同樣的感恩心理。人是自然的人,由此我培養學生這種感恩情感時,也延伸到這一層面。讓學生明白了自然界的萬物一樣是有感情的,愛自然,愛與我們一起生活的「朋友」,就是愛我們人類自己。

閱讀全文

與小學校長淺談感恩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