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利用布魯姆分類法設計主題探究活動中的情景問題
篇一:問題化教學設計
英特爾?未來教育與小學數學問題化教學
摘 要:作者認為由於信息技術的支持降低了學生進行探究問題時的難度,網路資源又幫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問題化教學模式能創設問題情境、優化問題序列,使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學生創新思維更易被激發。小學數學將真正實現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簡單的接受數學知識。 關鍵詞:問題化教學 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
通過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我們深深的被這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所吸引: 「問題化教學」,任務驅動模式 ,更有助於幫助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容,體驗、理解和應用探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信息技術支持數學的問題化教學
問題化教學注重學生探究性的學習,學生的探究學習又受到學生自己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的制約,所以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方法、技術和知識等等各方面的困難,如何保障學生能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有效的探究學習呢?網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問題化教學提供了各個方面的支持。 問題化教學要求教師創設問題情景來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經歷一個「質疑——析疑——解疑」的過程,一般的問題化教學要求學生去尋求預定的、唯一的答案,而不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策略。英特爾?未來教育下的問題化教學,答案是開放的、發展的,經常沒有固定的答案,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信息技術的支持降低了學生進行探究問題時的難度,網路資源又幫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利用計算機可以完成平移變換、旋轉變換、對稱變換,真正在運動變化中研究數學規律。
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技術收集資料解決數學問題。如「旅遊中的數學」,這一課題與生活聯系密切,學生很感興趣。在旅遊過程中從時間安排,租房設計到游覽路線等許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同時,網上有關旅遊方面的信息又十分豐富、充實,查找收集也比較方便。這就很好的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為學生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和信息發布、心得交流提供了便利。圍繞此內容,我們設計了 「如何利用數學知識策劃和組織一次成功的旅遊?」作為思考的核心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將探究過程中搜集到的相關信息,分小組討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
題和解決方案。教師將這些內容通過電子演示文稿或者網頁的形式進行製作、整合,為全班進行交流和評價做准備。
二、框架問題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創設情境問題:使數學學習貼近生活。
數學學習的內容一般都是從生活中數字化、符號化、形式化、公式化、抽象化得到的材料。所以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參與性以及主體性很難實現。如何將抽象化和公式化的數學問題還原於現實生活,讓問題形式的呈現情景化、活動化、生活化變得尤為重要。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就是圍繞著知識誕生的原始情境中發生的問題來構建課程。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比》這一單元時我們設計了單元標題為《配方中的秘密》的數學活動。 配方中的秘密
基本問題
為什麼說「比」改變了生活?
單元問題
如何配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
配成飲料的味道與什麼有關系?
內容問題
比的意義是什麼?
「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如何用「比」表示兩個量的關系?
「比」在生活中的應用?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入情景,活動前我們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你都喝過哪些飲料?你能形容它的味道嗎?你知道它們為什麼有這樣的味道嗎?你能自己配出這樣的味道嗎?然後設計活動:用一組飲料,一種是蘋果汁、一種是蜜糖水,來配一種飲料,填寫配製表。相互品嘗不同配方得到的不同飲料,說感受改良自
己的配方,並用powerpoint製成演示文稿,課下在網上查閱一些生活中的比。最後把收集的資料和調查了解到的數據信息經過統計加工和處理,帶領學生共同製作個人網頁,讓同學們在網站中發布個人了解到的有關比的信息,最後拿課堂上或者是直接通過網路交流信息。這樣既設置了情境又設計了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2、優化問題序列:幫助學生「感知——表象——抽象」的心理轉化。
由於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特點,所以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個難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圍繞教學難點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操作化。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知識的形成,幫助學生發現知識內在規律,攻克難點。 如《雞兔同籠》中的假設法教學,題目:「有一個籠子同時關著雞子和兔子,從上面看共有10個頭,從下面看共有32隻腳。問雞子和兔子各多少只?」傳統的講解法很難讓學生理解,但我先讓學生充分畫,一直把答案畫出來。學生畫圖發現不難,但速度慢。那麼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有學生說道:「要是雞子和兔子腳數相等就好了」。自然想到了給雞子添腳和給兔子去腳,這其實也就是假設法。不過有了前面的畫圖,再加上課件演示。給所有雞子填上兩只腳,總腳數是4×10=40(只)比原來多了40-32=8(只)腳,原因是給所有的雞子填上了2隻腳,算雞子就是8÷2=4(只)。也可採用去兔子腳的方法,總腳數是2×10=20(只)比原來少了32-20=12(只)腳,原因是把所有的兔子去了2隻腳,算兔子就是12÷2=6(只),理解起來非常簡單。這樣化靜為動的顯示,步步引導,環環推進,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假設法」的深刻表象,有助於實現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轉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融入討論問題: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關注學生的發展,其中培養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關注學生發展的重要目標。所以要求老師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有助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把多媒體網路技術全面地應用到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探索的工具由原來的鉛筆和練習本變成了計算機以及軟體,而且使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的資源由教材變成了整個網路,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如我們在進行《可能性》教學時,教材說扔一枚硬幣得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但讓學生去自己動手試驗,如果
次數足夠多的話也能接近二分之一,但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創造性的利用excel把全班同學的試驗結果甚至全年級同學的試驗結果統計到一塊兒進行分析,學生終於發現試驗次數越多結果就越接近二分之一。又如《雞兔同籠》問題,教材上只出現了列表法,由於網路技術引入課堂,學生會從網路上了解到畫圖法、方程法、假設法、減半法等方法。這些方法不但達到了一題多解的目的,而且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三、數學框架問題設計應注意什麼
1、數學框架問題的設計特別是小學數學課堂的框架問題的設計要做到「三結合」:
(1)結合課標
新的課程標准全面對任何教學活動提出了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認為框架問題中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的設計出發點,正好對應了課新標準的三位目標。
(2)結合教材
教材結構科學合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而且還可以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所以數學框架問題設計對於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就要求我們深層次備課,讓老師徹底的吃透了教材……;讓學生能更好、更快的接受所講知識,領會方法,拓展思路,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3)結合學生
前面我提到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收受到學生自身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的制約,所以教師在設計框架問題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與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如何幫助學生,給學生以技術支持和方法上的引導和知識上的補充,這都是在教師設計框架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的。
2、數學框架問題的設計必須以課堂為主陣地。
在我國課堂教學還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所以我們認為框架問題的設計應該集中在課堂上。在課堂上怎樣實施以基本問題為核心進行的教學設計的問題,怎樣幫助學生「圍繞基本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怎樣安排教學時間?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教材所列問題化教學設計案例,很少是真實的課堂教學設計案例。所以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去思考,去實踐。也需要專家給以指導。
3、數學問題的設計要有利於建立學生的思維模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還要了解學生思維的特點。例如教師可通過這樣一些語句來建立學生的思維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麼想的?"、"這是為什麼?"等。使學生在學習中對問題保持敏感和質疑的心態,培養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及一種勤於思考的習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真正的實現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簡單的接受數學知識。
篇二:英語問題化教學設計
對初中英語問題化教學設計的思考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 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認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識的種子。同時, 新課程也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進行問題化教學的重要性。
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同時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他們能堅持長時間地學習,但也因自我控制力不強,常出現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而進行問題化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高級思維 能力。同時,學生在「提出問題---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情緒,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在 《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教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問題化」組織,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問題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分類
在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單元設計中,教師通過設計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實現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這些問題激勵學生使用高級思維技能,幫助他們透徹理解基本概念。
(一)基本問題:
「基本問題」是引導學生致力於揭示各學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問題,它不是針對具體知識點的學科問題(現在許多教科書上的問題),而是指向學科核心思想和深層次理解的,能夠揭示學科內涵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的問題。如:Do you know about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How can you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in English. 這些問題能夠作為研究的生發點,被無數次進行追問,也許永遠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這些問題有助於人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討論。基本問題有很好的挑戰性和穿透性,但學習者面對這些問題,容易無從下手,找不到進行思考的起點和入口。
(二) 單元問題
單元問題常常是那些幫助學習者進入到基本問題的問題,它們結合單元教學展開的活動,為基本問題提供了結合學習主題的具體通道,能夠很好的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思考問題的支架。它們沒有明顯的「正確」答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單元問題與單元學習或特定的主題相聯系, 他們支持一個基本問題的學習, 也可能導致更為微妙的基本問題的產生。如: Is fire harmful or useful? Are there any changes in our cities in ten years time?
(三) 內容問題:
內容問題不同於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大多涉及的是事實, 而且都有明確的答案。內容問題保證基本知識的掌握, 以此為基礎通過單元問題、基本問題實現對所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如:What is a forest? What do forests provide for animals and insects?Why do people cut down forests?等。
通過這三種問題的設計,教師能較好地把握課程的基本框架結構,全面落實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即內容問題的設計解決知識與能力目標,單元問題的設計著重於教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與策略,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基本問題,而基本問題則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現,這三方面是相輔相成、 相互滲透、缺一不可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問題是促使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有力手段。在使用二期課改教材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的教師建設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出適合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問題及問題情境,也就是說:問題的取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英語的應用性,突出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內 容安排要注意英語語言知識的系統性,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同化和順應;設計的問題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取材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材料。
三.初中英語問題化教學設計的策略
(一) 通過問題設計來引導學生學習
1、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出
學生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必須要求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找准教學活動的起點,例如: 我在教「牛津上海版」6B 第35頁「How to beaFriend of the Earth」這一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提出了「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Earth?」 這個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起點。因為學生在Mole 1 Unit 4 「The Earth 」中已學到過有關地球的一些知識,我把它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增長點,以舊引新,符合學生學習過程中自我構建、自我生成的規律。而且,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學生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
S1: Our Earth is beautiful. There are mountains and hills, seas and oceans, forests and woods, rivers and streams. I like our Earth.
S2: Our Earth is dirty. There is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and land pollution.
S3: Our Earth is in danger. People are cutting down the forests. People are killing wild animals. We must save our Earth.
S4: Our Earth is changing all the time. There are four seasons. 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easons.
S5: Our Earth is wonderful. There are tall buildings, long bridges and beautiful parks. There are all built by human beings.
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 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被激活了,並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為下面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掃清了障礙。最終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及與舊知識的聯系,把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讓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以網路化、結構化的方式呈現。
2、設計的問題要為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搭建台階
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就像是「腳手架」, 在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搭起一個個台階,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把學生的理解進一步引向深入。例如我在教「牛津上海版」6A Mole 3 Unit 3 「 Good food, bad food」 這課時,我向學生提出了這些問題:
單元問題: Why is Danny so heavy?
支架3: Does Danny often have sports?
支架2: Does Danny have a good diet? Why?
支架1: What has Danny eaten this week?
問題: What is a good diet?
教師在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們提供支持和幫助之後,學生在相互協作中較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並得到成功的體驗。
3.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自由聯想,把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框架中
在學會新知識後,對新知識的歸類整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聯想」,就是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和眼前的知識聯系起來。比如「牛 津上海版」6B 第35頁「How to beaFriend of the Earth」這一課的重點是「promise to do sth.」, 學生在學會使用這個結構之後,我提醒他們進行聯想:它和我們學到過的那些結構是同類的?學生很快就想到了 「want to do sth」, 「like to do sth.」 「start to do sth.」 等結構,教師便自然地和學生一起把這些結構歸成一類。「自由聯想」策略的使用不僅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還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自主建構知識框架,為新知識「安家落戶」。
(二) 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英特爾未來教育單元計劃中所設計的單元問題就是生成問題的問題,它能引發學生提出一系列相關的問題的思考。單元問題沒有天然正確的答案,它是開放性的,它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能使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 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篇三:問題化教學設計學習成果
問題化教學設計學習成果
1、框架問題與今天教學的現實問題有多遠?
2、框架問題如何應對教學應用進行合理設計?
3、框架問題與課程標准、與單元學習目標的關系。
1:框架問題與現實問題
肖武德老師說「框架問題中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基本問題與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在層次上是相通的。」我的困惑是,其中「層次上」是指什麼?框架問題與三維目標是一回事嗎?理論上和教學應用上的矛盾必要自己反思矯正。
我喜歡夏學會老師的「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即:內容問題圍繞是單元問題提出來的,而單元問題是以基本問題為前提而提出的問題,基本問題是具有開放性,有爭議性,有廣度性,有穿透性,並能夠引起學生的高級思維,因為這個基本問題是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框架問題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必須符合教學目標"有一定的道理,問題是,面對自己學生的實際,教學目標到底怎麼定位才妥當?同理,框架問題設計怎麼定位才妥當?而不能說「框架問題設計」應該定位在「教學目標」。
近階段在項目深化的教學應用調研的一場座談會上,我們繞著如何結合
問題化教學設計
學校實際開展項目教學應用問題,廣泛聽取了一線教師的意見,初步了解老師們對項目深化的認識、進程和實踐情況,特別是在項目教學應用中的困惑。陳英老師首先提到幾個問題:一是這個項目
正處於消化吸收當中,完成上交了作品後是有了點放鬆的感覺,但時間短,大家大都在教畢業班,如何完整的把項目應用到教學實際是最大的困難;二是目前限於在網路上下載一般的教學資源,自己製作的少,技術問題有待提高;三是希望主講教師給以點撥,在全過程給予理論指導和技術幫助。而胡教導談到,項目作品的單元問題設計是五年級的,現在教六年級,很難應用,應用了會也佔大量時間,影響學生升中考試;通過項目學習,收獲較大的是對諸如PPT技術的掌握,而動畫製作、音像技術處理等技術很不夠,課件製作水平低,建議省市項目主講教師專門研究,開個課件制班以提高大家的技術問題。胡教導還提到在項目系列作品中,是整體應用還是可以部分應用、完成時限等問題。有些老師在發言中也提到如何把理論上的項目設計落實到實踐上的課堂教學是最大的困難;如何有效應用更是難中難,都是要繼續探索的;不知道怎麼應用也不敢放開應用,技術落後仍然是個問題,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需要經驗引導。針對大家所提出的問題,有些主講教師結合自己的經驗和體會談到,2007年該項目學習的時候認為,「英特爾?未來教育」就是電腦,就是電腦技術;其實不是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核心是採用問題設計。它跟我們的教育新理念是一致的;如果不是完整應用,最起碼評價量規和研究性學習,還有支持材料,都是經常應用的,個環節與常規教學可以緊密聯系,不一定要完整應用項目的設計,可以用框架問題備課;有時候教師講不清的學生反而講得很清楚,原因是我們創設了個好平台
也有主講教師認為1、項目教學應用的困惑根源,主要在於對項目教學模式的理解和運用習慣。因為,作為採用問題設計為主要主要核心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學模式,目標是培養學生高級思維能力,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那麼,這比如與今天的應試體制、落後的教學模式和習慣有矛盾;解決這個矛盾就會痛苦,而人常說,今天的孩子特別幸福,但幸福指數也最低,所以,我們努力並有所突破了,將是我們的幸福來臨。2、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意義建構自己的新教育,該項目就是很好的機遇。因為,知識不見得都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只有當一個活動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有收獲和啟發,這個活動才有意義,才能延續下去,才能推動我們的研究更深入、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所以就是別人不理解,我行我素也是自有收獲的。3、我們不輕易崇拜模式但不能沒有模式。認為這個項目符合教改是先進的教學模式,省骨教師不把它應用好還有誰?海口不把它應用好還等誰?所以我們必須帶頭把項目做出成績,搞出成果;按照省市項目要求,完整、認真、深入把項目深化,快樂將伴隨痛苦而至。4、課堂教學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體,以往的教師基本功、學科基本功都主要課題教學藝術,就是缺少先進的理念,今天我們有先進的理念可不能忽略了教學藝術,就新課改以來的有效教學、學科整合等等系列教訓研究,大都強調教學的科學高效讓人容易忽略藝術
性;其實作為採用問題設計為主要主要核心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學模式,在各個環節中都飽含有教學的藝術性內涵,也很容易展現教師的教學魅力。所以「規范—交流—展示—提高—反思—再提升」將是師生創造性前進的腳印。
常修澤教授在「十一五」改革:目標與任務——中改院改革形勢分析會上的發言中說,現在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基本格局已經形成」,主要矛盾是「不夠完善」的問題;據此提出「十一五」期間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在「已經確立」的體制「基本框架」內,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的問題。這樣的觀點是以完全肯定已經確立的體制框架為基本認知的。我認為已經確立的體制框架是有重大缺陷的,需要進行矯正,或者說需要新的構造。常教授說明了三個讓人非常信服的理由。所以也盼望咱們的專家對意思問題予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