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實驗計劃怎麼寫小學生

實驗計劃怎麼寫小學生

發布時間:2020-12-07 08:02:05

①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科學實驗設計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科學實驗設計能力
這門課程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講座部分,講座的內容主要從理論與實踐層面上解讀實驗設計與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第二部分是研討部分,研討的核心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第三部分是為大家布置的作業,作業的內容為:每位學員編制一份指導學生設計實驗的教學設計。
下面,我就圍繞「小學科學學科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與大家交流。我在這一講中重點講解如下內容:
一、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意義
二、設計與實驗設計的內涵
三、科學課實驗設計的基本樣式
四、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
一、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做事情要有計劃,所謂計劃就是未來行動的方案,是為了實現某項目標和完成某項任務而事先做的安排和打算。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准,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的作用。所以計劃對工作既有指導作用,又有推動作用。
常識告訴我們,工作的內容越是復雜,參與實施計劃的行為主體和涉及的環節就越多,越需要計劃。我國古代就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思想,西方經濟學家也闡明了這個道理:「雖然我們無法預見未來,但如果我們沒有根據當時所得到的信息而制定的未來計劃,我們就無法合理地行事」。這一講主要是講實驗設計的,實驗設計本身就是計劃,是實驗的計劃。因此,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設計,並經過我們的扎實的培養,使之養成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實驗設計能力不但重要,而且也是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科學 3-6 年級課程標准》中,對設計實驗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作出書面計劃。在新課標徵求意見稿中,對實驗設計也有如下總要求:需要經過嘗試和預測設計研究方案。具體要求有三條: 1 、能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已確定的研究問題提出預測; 2 、能設計合理的觀察研究方案; 3 、能設計較規范的單變數實驗方案。
綜上所述,無論從實驗設計本身來講,還是課標要求,以及對學生未來科學素質的養成,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設計與實驗設計的內涵
(一)什麼是設計
在網路全書中,將設計定義為: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如何理解這句話呢?首先,設計是做事前進行的預先計劃,因此我們可以把任何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其次,設計不僅僅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還會通過聽覺、嗅覺、觸覺傳達出來,營造一定的感官感受;第三,我想說的是對待設計應保持的一種態度,設計是預設,是設計者經驗的結晶,是主觀的產物,具有局限性,有時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對於實驗的設計,在設計時力求完美,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按實際情況修正設計方案的意識。
(二)實驗的內涵
實驗是用來檢驗一個理論或證實一種假設而進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動。在 科學研究 中用來檢驗某種新的假說、假設、原理、理論或者驗證某種已經存在的 假說 、假設、原理、理論而進行的明確、具體、可操作、有 數據 、有演算法、有責任的技術操作行為。通常實驗要預設 「 實驗目的 」 、 「 實驗環境 」 ,進行 「 實驗操作 」 ,最終以 「 實驗報告」 的形式發表 「 實驗結果 」 。
實驗與試驗是有區別的, 「 試驗 」 指的是在未知事物,或對別人已知的某種事物而在自己未知的時候,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結果而進行的試探性操作。試驗大多帶有盲目性,沒有假說。科學課中,實驗與試驗都存在。
(三)什麼是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是一種有計劃的研究,包括一系列有意圖性的對過程要素進行改變以及效果觀測,並對這些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便確定過程變異之間的關系,從而改變過程。實驗設計是為了給研究者展示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概貌,試圖解決研究的全過程。實驗設計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實驗設計是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識,它包括從問題的提出、假說的形成、變數的選擇等等一直到結果的分析、論文的寫作等一系列的內容。
狹義的實驗設計是實施實驗處理的一個計劃方案以及與計劃方案有關的統計分析。狹義的實驗設計著重解決的是從如何建立假說到作出結論這一段。
我今天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驗設計,也就是本文所探討的實驗設計,屬於狹義的實驗設計的范疇。
(四)科學課教學的目的
科學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發生變化,那麼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時我們該關注哪些事情呢?概括的講:關注在既定問題下,如何使學生做出有效的假想;關注在一定的假想前提下,如何以實證的方式,對假想進行解釋。具體的講: 1. 建立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假說; 2. 確定實驗中使用的自變數和必須控制的多餘條件 ( 額外變數 ) ; 3. 確定實驗中需要的實驗數量及被試抽樣的總體; 4. 確定將實驗條件分配給被試的方法; 5. 確定實驗中每個被試樣本要記載的測量 ( 因變數 ) 和使用的統計分析。
三、小學科學課中實驗設計的樣式
為什麼要講這個問題呢?要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教師必須能進行相應的實驗設計,這里我為大家提供一個樣本,供大家參考。這份實驗設計方案研究的問題出自科學傳統內容簡單機械中的《斜面》。
實驗設計方案
研究的問題 *
使用斜面(木板)將油桶滾上卡車省力嗎?
* 對小學生來講,問題必須是真實情景的問題,問題必須要小、有針對性,這也是實驗目的性的表現。

猜想與假設 *
使用斜面將油桶滾上卡車可能省力。
* 大多數學生能做出這樣的假設。

實驗目的 *
學會用模擬實驗收集證據,證明假設成立與否。
* 為什麼將實驗目的放在假設之後?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實驗設計是要檢驗學生假設是否合理。

實驗要求
模擬油桶沿斜面滾動到一定高度的過程中是否省力。
* 研究斜面是否省力,必須看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狀態,即平動還是滾動,狀態不同,設計的實驗方法不一定相同,這里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

實驗材料與用具 *
斜面、台階、測力計、能夠在拉動的情況下滾動的小滾筒、記錄單

變數控制 *
相同條件:斜面、台階、測力計、能夠在拉動的情況下滾動的小滾筒。
變數(不同條件):提升物體的方式(不藉助斜面、藉助斜面)。

補充說明
為了便於從收據中分析出不同高度的斜面省力情況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同組斜面高度相同,各個實驗小組的斜面高度都有較明顯的差別。因此,對於同一個組,斜面高度不變,是相同條件,對於全班,斜面高度是不同的,是變數。

實驗結果的預測 *
如果沿斜面拉動滾筒所用的力小於直接提取滾筒的力,那麼,使用斜面省力;反之,費力;相同,不省力也不費力。

實驗過程
一、實驗步驟: 1 、用測力計直接提取滾筒到台階,在提拉過程中收取記錄所用力。 2 、用測力計沿斜面拉動小桶到台階,在拉動過程中收取記錄所用的力,重復做三次。
二、實驗記錄單
實驗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數

②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練習課

一、引導學生仔細審題,真正弄懂題意
不能正確理解把握題意,是錯誤的主要原因。較為普遍的情況有以下兩種:一是小學生由於缺少社會生活經驗,認知水平較低,客觀情況也確實存在部分習題所取素材與生活不太貼近,使小學生對所描述的內容不能夠清晰地理解。二是小學生由於閱讀能力的限制,如「增加」與「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詞語不能夠准確區分,造成對題意的錯誤判讀,從而影響解題的正確率。三是高年級學生對分數應用題分析的不夠,他們都是看到這幾個數字就直接按以前學過的去做,根本就沒有分析這題是不是跟以前的一樣還是不一樣,尤其對單位「1」的量分析的很不好,分析題就是看一遍,就拿起數字做,於是很可能裡面就有陷阱。但是他們缺乏分析問題的耐心和仔細,我覺得要提高他們的能力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還有教師在布置練習時,不可全盤照搬,要精心篩選習題,或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作適當的改編,對學生可能誤解的詞語要事先適當引導學生討論,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准確理解題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二是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對較弱,耐心不足,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狀態,審題時走馬觀花,粗心大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滿足於學生解題方法的訓練,而應該是把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素質與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的品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努力。如果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會有明顯的提高。
二、 重視對數量關系分析
應用題教學把分析數量關系看作重中之重,而「解決問題」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是說情節,題目被分解得支離破碎,以致數量關系的分析被淡化,這是造成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解決問題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利用主題圖的直觀,注重學生對問題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的習慣。同時可適當增加純文字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提倡演算法多樣化
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解決數學問題是不能夠掌握和運用合適的解題策略引起的。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於分析總結各種問題的策略,也可以讓優秀的學生寫很多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後讓學生熟知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能夠結合問題的特點靈活運用不同的策略,並選擇自己最喜歡最優的策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擺脫思維定勢,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大力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在多樣化的基礎上倡導策略最優化。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之後,讓學生探討各種不同策略,比較不同策略的特徵,理解各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舉一反三。通過討論交流,從多種方法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效果。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數學能力,並發展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使學生做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感受生活」。

③ 如何對待小孩子的教育呢一年級的孩子怎麼教育呢

1、孩子的心理准備。 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賀,讓孩子知道上小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光榮的、驕傲的事,家長可以用贊嘆、喜悅、欣賞的語氣和孩子談上學的話題。如:「寶寶長大了,馬上就要成一年級小學生了!」 「這些好聽的故事都寫在書里,等你上學認識了字,就能自己看了,還能從書里知道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更好聽的故事呢!」當他做了一件讓大人滿意的事時,這樣誇獎他:「要成為小學生了就是不一樣,真懂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講述自己童年在小學的趣事,讓孩子產生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但是也要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一件無商量餘地的必須做的事。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有著很大的不同,要向孩子介紹一下小學的學科內容,班級授課形式和老師的分工等等。另外請家長注意幾點:教育孩子在學校應遵守基本規則;記住自己的學慣用品,會和別的小朋友的東西進行區分;讓孩子學會整理書包等學慣用品;放學回家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除了將家長的聯系電話告訴班主任外,還要讓孩子背下至少一個能馬上找到家長的電話。叮囑孩子,有事跟老師說,不懂的就問老師。 2、物質准備。 在開學之前,父母要為孩子購買書包、鉛筆盒、尺、橡皮、鉛筆刀、鉛筆,以及必要的練習本等文具用品。購買的文具用品都應簡單實用,不可過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書包不必太大,實用、結實就行。最好是雙肩背,在上面顯眼的地方寫上孩子的班級、姓名。 3、家長的心理准備。 (1)了解學校是學習的的場所。 學校是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磨練學習力、培養社會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場所,其中學習是為了讓小孩走向社會後,具備生存能力。將來走上社會要憑自己能力去做,無法藉助他人之力。在以前狩獵時代,不會拿弓箭就無法生存,相同的,現在在學校學習知識、技術,就是生存的武器。家長不要只局限於希望孩子考上好高中、好大學,社會性及人格性培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學校不同於幼兒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辛苦,孩子必須努力讀書學習,適應團體生活的規律。 (2)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復訓練。 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可以牢記的,要經過反復復習,否則很快就會忘記。雖然課堂上充分理解了,但如果沒有反復練習,則理解無法持久,也無法記住學過的知識。優秀的選手必須忍耐嚴格的訓練,不是相同的道理嗎? (3)孩子的訓練從入學開始。 「學問沒有捷徑」,家庭學習非得從入學後立刻開始不可。家長不要天真地認為:隨隨便便讀一讀,便想得到好成績,如果認為小孩可憐,這是父母親太溺愛孩子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設想一下:如果現在放鬆,兩三年後,您是笑還是哭呢? 二、調整學習環境,安排家庭學習生活。 1、每天在相同的場所、相同的時間用功。 上學以後,孩子必須養成家庭學習的好習慣。孩子放學後,還留有上學時的緊張感,請家長先笑臉相迎,讓孩子放鬆一下。接著讓孩子坐在書桌前,攤開教科書及作業本,復習當天所學習的功課,時間從10分鍾到20分鍾,習慣以後,慢慢延長時間至30分鍾到40分鍾,游戲、看電視都得在做完功課以後。特別提醒的是:即使當天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也要讓孩子在書桌前學習學習,如此每天在相同場所、相同時間實施,漸漸地,小孩就養成放學後在家用功的習慣。在養成習慣之前,要注意克服壞習慣,所以家長陪在身邊比較好,當小孩表示:「做完功課了!」家長應親自檢查,如果做得好,必須加以贊美,如此小孩不但可得到成就感,也會產生興趣,不對之處,可以讓小孩立刻改正。如果不檢查,小孩會自恃:「反正媽媽也不看。」所以馬馬虎虎應付了事,看起來用功,實際上呢,有名無實。家長看是很辛苦,但如果不在小學低年級就養成認真用功的習慣,到了中高年級就無法自發的用功,所以請父母親要認真對待這一點。 2、讀書要在不會分心的場所。 孩子的書桌安排在什麼地方?注意:馬路噪音,電視聲音等都會分散注意力,使讀書缺乏效率。如果在餐桌上做作業,會無意中產生餐桌是吃飯的地方的想像,對於集中注意力不利。所以為孩子單獨准 備書桌,書桌就只能讀書,值得提醒的是:很多孩子有單獨房間,家長要事先向孩子聲明:雙親必須可以自由出入孩子的房間。 3、書桌前不要亂擺東西。 書桌最好面向干凈的牆壁,牆上如果有圖片就會吸引目光,無法集中精神用功。書桌正面不要放多餘的物品,如果書桌上充滿了筆記本、字典、文具用品,就換大一點的桌子。 4、准備必要的參考書籍。 入學後,光有教科書是不夠的,最好准備一些學習參考書、字典、工具書、網路全書等,以便孩子隨時使用。 三、在家庭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養成讀書的習慣。 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習慣,可以培養聽力、理解力,成為「聽話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另一方面,聽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觸各種文章的內容,表現能力及語言表達也很好。對於書中人物的言語、行動,小孩也會思考為什麼這么說這么做,思考力、解讀力也同樣得到培養。低年級的家長可以考慮小孩的年齡、發育、興趣,選擇好的圖畫書、故事書。家長還要注意,小學1年級還是幼兒園的延長教育,所以家長說給他聽、念給他聽是有必要的,千萬不要一概拒絕:「自己看!」最好念小孩自己想看的故事書給他聽,不要強迫小孩接受大人的選擇,不喜歡讀書的小孩,多半討厭看見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長可選擇適合幼兒的圖畫書,字體要大一點的。 2、養成寫字的習慣。 書寫能力是學力的指標,有的小孩雖然話說得很流利,卻不太會寫字,有的小孩寫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師出的生字練習多一點,他就嘮叨半天,到中高年級就可能討厭作文,這是因為思考力、想像力、文字表現力不足的緣故。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得訓練寫字,例如小孩放學後,總向家長敘述:「媽媽,今天在學校……」 即使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家長也可以准備一個日記本鼓勵他寫下來,慢慢的,家長可以問他:「為什麼這樣呢?」「你怎麼想?」「老師怎麼說?」等等,讓他漸漸將文章擴大,加長。一年級的孩子喜歡使用學過的文字寫字,家長看過之後要誇獎他、鼓勵他、並慎重地保存起來。 3、 養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邊學習邊做其它事。有的小孩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功課,這樣,學習不夠專心,注意力容易轉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夠集中,家長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用眼睛聽的習慣:在安靜之處,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系,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相連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孩子。另外,家長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勁時不要叫他,因為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時候。 4、讓小孩有廣泛的興趣。 應該盡量培養小孩的興趣,對各種事物表示關心,一年級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齡,家長可以依照孩子興趣參加各項活動,讓孩子成為有個性有魅力的人。 5、主動學習的習慣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家長和孩子之間必須維持良好的關系,養成家庭學習的好習慣,要讓孩子盡早養成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就像嬰兒會自己站起來走路一樣,能夠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處自己思考、解決,具備了「自己學習力」,就擁有了一生進步向上的原動力,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這樣的孩子自然會自發、自主地用功,也就不會感覺學習很辛苦了。作為家長,要注意稱贊孩子、鼓勵孩子,讓他慢慢養成一個人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最佳禮物。 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閱讀全文

與實驗計劃怎麼寫小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