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低年級孩子教育

小學低年級孩子教育

發布時間:2020-12-06 20:02:16

A.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規則意識

1自定班規,讓學生在實踐中樹立班規
如果只向學生講規則意識沒有他們的親身體驗,規則意識是樹立不起來的。為使學生從思想上尊重規則,發揮學生在規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生自己制定班規,也就是說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什麼叫規則。這樣做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權利的尊重。由於小學低年級兒童經過幼兒園階段的學習表現得非常出色,相對來說總結地比較全面,在這里老師要幫助學生形成學會反思自己行為的意識。諸如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在公路上玩耍,紅綠燈的作用等此類的交通規則小學生能夠自己提出來。他們經過討論,游戲規則也總結得比較好。通過全班討論,教師整理再逐條念給學生表示確立,這樣制定出來的班規使規則由外在的約束變為內在的需要,由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自我教育,由他律變成自律。讓小學兒童自己制定班規注重的不是他們制定的班規有多全,多好,而是注重參與的過程,讓兒童親自參與制定班規這件事比兒童們制定的班規怎麼樣更有價值。比如我們班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了這樣幾條:(1)每天佩戴紅領巾。(2)課堂紀律,發言應該舉手,一個一個有序地說。(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4)早餐及喝牛奶自覺排隊,不插隊。(5)出操要講究隊列紀律,這樣才能做到靜齊快,提高出操效率。(6)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7)課間活動的時候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樓梯上奔跑、打鬧。(8)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9)放學排路隊,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注意避讓車輛。
2從活動中培養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規則意識
小學低年級兒童是幼小銜接的階段,幼兒園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在幼兒園時,小學生以游戲為主,到了小學要從「游戲人」變成「學習人」角色的轉換。小學低年級兒童進入一、二年級後他們正處於感性認識和具體形象認識的階段。我們要在這個轉型階段給予幫助,多提供些活動的機會讓兒童來發展自己的思維。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形象性,他們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面前的具體事物或其生動的表象聯系著的。我們要利用好這個特殊的階段,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培養小學兒童的規則意識。變硬性的說教為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對規則進行講解,加強認知的引導。比如培養課間活動要守秩序,有一位老師是這樣做的:他就讓學生在下課時大家一起跑向教室門口,你搶、我擠,大家擠來擠去,結果誰也出不去,這就讓學生親自體驗到無秩序、無紀律就是沒有自由。每個學生在這種實際情境的經歷過程中就能產生感受,有了這種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為上有所體現。反復多次的行為逐漸就能內化為內在需要,從而形成行為習慣。
3創造環境培養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規則意識
規則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對規則的崇尚與遵守就一個人而言,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就一個班級而言是一種良好的班風,就一個學校而言是一種良好的氛圍,就一個團體而言是一種良好的道德規范。在一個大家都遵守的環境中,比較容易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因此營造一個秩序井然的校園環境,是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最好條件。
4樹立榜樣,在愉悅中培養小學兒童的規則意識
小學低年級兒童精神獎賞的功效遠遠大於物質獎賞的功效,對於同學們遵守規則做得好的地方,我們要大力宣傳,表揚,讓學生感受遵守規則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榜樣的挖掘和學習是不可忽視的。在遵守規則方面,注意把遵守規則好的同學作為榜樣的學習,一方面,使榜樣感到了受表揚的愉快,另一方面讓普通學生形成只要認真遵守規則就會受到表揚的意識。兒童模仿榜樣存在著一般規律,如他們模仿周圍親近的人,隨後模仿距離較遠的人,先模仿老師而後模仿文學,電影藝術作品中的人。我們要根據兒童模仿規則的習慣,在兒童身邊樹立起遵守規則的榜樣,發揮榜樣的作用,發現榜樣,讓小學低年級兒童學做遵守規則的榜樣。學生規則意識增強後,就會把遵守規則的行為從班規,校規延伸到自己的校外生活中去。
5採用自然懲罰法
教育雖然以表揚,鼓勵為主要手段,但是一直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會很脆弱,所以,適當運用懲罰的方法教育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好處。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兒童從他律到自律。適當地讓兒童受到一些自然的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與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與老師的愛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以不同後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在這里我推崇「熱爐法則」,我們在運用「熱爐法則」懲罰的方法去讓小學低年級兒童遵守規則的時候,重要的是給低年級兒童形成一種違反規則就會受到懲罰的心態,形成一種遵守規則的意識。
警告性原則:熱爐不紅,即使不用手摸,也知道爐子是燙的,是會灼傷人的。要經常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的教育,勸戒孩子要遵守規則,否則會受到處罰。
一致性原則:只要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說」和「做」是一致的,決不打折扣。值得家長和教師注意的是,只要違背了規則,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即時性原則:一旦你碰到熱爐,就會立即被灼傷,決不會「緩期執行」。懲處必須在違反規則之後立即進行,決不能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
公平性原則:不管誰碰到火爐都會被灼傷。家庭成員在規則面前要一律平等,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只要違反規則都會受到懲罰。教師面對自己和眾多學生要一視同仁,誰違背了規則誰就要受到懲處。
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我們要在生活情景中幫助小學低年級兒童逐漸形成明確,統一,靈活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規則意識,使他們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從而在社會中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需要一個大的環境,但是這個大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這就說明我們進行規則教育是多麼重要。我們要努力通過培養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規則意識在學齡期以至未來走向社會營造一個處處遵守規則的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

B. 如何做好小學低年級班主任

一、常規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節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於是我制定出詳細的班規,要求學生對照執行,使學生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並分項由專人負責,做好記錄,及時公布情況。由於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於是,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課前、課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二、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七、八歲的孩子們整天在媽媽的懷里撒嬌,都不討厭媽媽,為什麼?因為媽媽疼他們,愛他們。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獻給他們,所以孩子們也深深的愛自己的媽媽。我常想,一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雖然我現在還很年輕但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他們,「騙」他們。
如新入學的兒童愛玩,我就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一起跳繩,一起踢毽子。我幫他們梳頭、剪指甲、系鞋帶等。這樣,孩子們跟我親熱起來了。我還採用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們的積極性,每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我會抱抱他、親親他。雖然這些舉動在成人眼裡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卻產生了巨大的漣漪。經常有家長和我說,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後是那麼激動、興奮,還說下次還想得到這種獎勵。
三、具體要求,指導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我在任一年級班主任開始,就常聽一些家長說:「我家的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話。」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師沒講清或學生沒聽明白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去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們只能是瞪著眼睛看著你,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或者其行為往往事與願違。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學生產生挫敗感,而且不利於他們掌握做事情的技能。為此,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老師的要求並根據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務呢?
我認為,首先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和他們交流。其次,要注重細節教育,把該做的事指導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過觀察發現,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裡,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沒洗干凈,因此,用這樣的抹布擦過的地方還是那麼臟。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嗎?是孩子有意糊弄嗎?我認為都不是。這只是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使然。因為他們很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找一個時間,教他們洗抹布。我先打來一盆水,然後教他們怎樣搓,怎麼擰,告訴他們只有擰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凈。這樣的身教非常成功。現在再看看他們洗抹布,一個個可認真了,都洗得特別干凈。同樣的道理,打掃衛生、物品擺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細節說到位,小孩子就能聽得懂、做得到。再來說說我怎樣使學生學會收作業吧。選好課代表後,我先教他們怎樣收:左手一組,右手一組,從前到後一次完成兩個小組,又快又齊。然後,教他們怎樣擺放,一組正,一組反,組組分明,便於批改,便於發放。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很快就領悟了要領,這樣,哪一個孩子還能做錯呢?
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的教育、管理和約束,使學生的觀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給大家留下了反應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現在,班級日常管理的各項工作如晨讀的組織、好人好事和中隊活動的記錄都由學生負責,管理效果特別好。
四、示範帶頭,直觀引導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低年級的學生對學校、老師、同學都感到陌生,對一切都充滿新鮮感,對學校、對老師也很好奇,他們第一個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誰,她(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而且這時他們會留心觀察班主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會細心傾聽班主任的每一句話,他們對班主任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學生講衛生,不隨便亂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隨手撿拾垃圾。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做到每節課提前到教室。要求學生做操規范,自己做操就先要做到認真。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講衛生不遲到,個個講文明守紀律。
五、及時表揚,延遲批評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說:「不應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一些過失上,對此,盡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身上激發出對自身力量和自身榮譽的信念。」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事兒多,一上課就「告狀」。當老師的又不能不公平處理,這樣耽誤的時間太多,而且學生因為受了批評,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自己的過失上,情緒受影響,低落的情緒體驗使智力活動水平明顯下降,課堂吸收效率變低。針對這一情況,我的處理辦法是:①要求學生下課「告狀」,課上帶著好的情緒聽課。這樣,課前的小矛盾、小問題沒有誰會記到40分鍾以後,「告狀」的幾率就低了,課堂的利用率提高了。②延遲批評,既培養學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又給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機會。我把批評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學的時候,這時學生往往已經在負疚的情緒中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老師只要加以指導,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說到表揚,那就要及時、准確。因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例如,學生早上值日時,當我看到一個表現特別好的奶子,就會當眾說:「某某某同學真能幹。」還摸摸頭、拍拍背,用肢體語言鼓勵學生。如果看哪個同學主動做好事,並且講究方法,則更要表揚:「瞧,某某同學的觀察力多敏銳呀,老師剛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來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凈,大家都要學習他呀!」這樣表揚後,班裡課間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搶著干,誰也不袖手旁觀,都積極主動地參與管理和為班級服務。結果,班裡越來越整潔,孩子們也越來越懂事理。
六、抓住優點,激勵成長
每個學生都有潛力,能否發揮他們的潛力關鍵就在於老師能否幫助他們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班的朱競豫,開學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對學習興趣不大,上課常開小差。怎樣使他克服這些毛病呢?於是,我細心觀察,希望找到他的閃光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常勞動中,我發現他非常積極,且不怕吃苦。從閃光點著手,在班上我表揚了他。課後,我找他談心,從他勞動中不怕吃苦的閃光點去引導他學習上也應該這樣,相信他是能做到。現在,這個孩子已邁出了前進的步伐。
又如我班的毛圓,這個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差,起初的幾次作業馬虎得難以入目。學習不好,紀律不好,所有的科任老師都不喜歡他。他的父親曾對我說:「我的兒子就是這樣。」我微笑著點點頭。我想,在教育中,往往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我應當選擇哪一種呢?字體不端正,作業不清潔……但是全是正確的「在課堂上,我把她的作業向全班宣讀,讓她的閃光點在同學面前得到肯定,看著她那帶著淚花的雙眼,我相信他已經開始進步了。自此以後,我常找她談心,經常鼓勵她,幫助她走上正確的軌道。是啊,真正自暴自棄的學生是沒有的,只要我們──老師,不拋棄學生,學生是不會自我拋棄的。現在,我清楚地意識到,與其說是我的鼓勵使唐宗澤獲得了進步,倒不如說是她的進步鼓勵了我,使我對教育轉變那些暫時後進的學生充滿了信心!「讓孩子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抵擋的。
七、因人而異,把握火候
當老師的都知道,在每個班裡,都有所謂聽話的孩子和淘氣的孩子。那些聽話的孩子,不用我們多說,只要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心領神會,能認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那些淘氣的孩子呢,經常給你唱反調。馬文龍就是這樣一個學生。
馬文龍發育有點遲緩,平時遇事就喜歡問為什麼,有點犟脾氣。一天早晨剛上課,我就發現他隨手把垃圾丟在自己桌子底下。我當時很生氣,但在課堂我也不因此耽誤上課,就輕聲提醒他,把垃圾撿起來,下課扔到垃圾桶里。他當時也按要求做了,誰知下課後又扔到地上。我忍無可忍就大聲訓斥他,沒想到的事,他竟然十分不滿地瞪了我一眼,氣哼哼地拾起垃圾就扔到教室門口。我一看他的犟脾氣又來了,來硬的是不行了,馬上換了一副表情,說:「馬文龍是個講衛生的好孩子,是吧?你會把垃圾撿起來的。」說完我就拉著他的手,同他一起走到教室門口。一邊走他還一邊問:「為什麼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扔到門口會怎樣?」我就耐心給他解釋。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把別的同學扔的垃圾也撿了起來,嘴裡還在說:「這是誰扔的垃圾?這么不講衛生,污染環境。」聽到他說的話,我欣慰地笑了。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每個班主任都有過酸甜苦辣,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保姆,要帶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確實不容易。但小學低年級又是學生剛跨入校門,接受人生觀世界觀的起始階段,因而,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光榮的。我覺得只要自己充滿愛心,關心和愛護他們,並嚴格地要求和教育他們,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結合,細致入微,一定會到達令人滿意的效果。

C.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孩子傾聽的習慣

「聽、說、讀、寫」是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把傾聽能力提到語文學習的四大能力之首,是因為「聽」的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其它三方面能力的基礎。《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是聽與說雙向的互動過程。」學生只有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互動活動中,才能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由此可見,讓學生學會傾聽是基礎,是重中之重。學會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講話要用心、細心和耐心。「傾聽」即是用心聽,細心聽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是對說話者的一種尊敬。二是要「會聽」, 能邊聽邊想,能聽懂說話人的意思,記住別人說話的主要內容。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傾聽能力會讓每個學生收益終生。那麼低年級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傾聽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教材圖文並茂,可以引進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傾聽的慾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一定的故事或兒歌。可以讓學生看圖講故事,根據故事情節提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情節貫穿於教學始終;可以做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或競賽活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等;還可以開展「天天故事會」,每天讓一位學生講一些情節簡單,篇幅較短的故事,同學們當評委打分,讓人人都有說的機會,同時又能讓同學換位體驗聽眾為什麼要認真傾聽別人的原因。讓同學當評委,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促進他們認真自覺地傾聽,從而提高他們傾聽的能力。
其實老師自身也是學生產生傾聽慾望的因素。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聽哪個老師的課,就會認真傾聽他的講話。所以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朋友,用親切的話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表情來縮短師生間的心靈差距。當學生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意見時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如「你聽得最認真,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你的聽力可真了得,能把這么小的區別都聽出來了。」長時間這樣下去,學生傾聽的慾望一定會上漲。
二、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教師要適時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當老師提出問題時,要求學生先靜下來想一想,不忙急著舉手,如果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會怎麼表達;讓其他同學回答,他又會怎麼回答。有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要做到不插話,不與其他同學討論,仔細傾聽同學的發言,並對他的發言進行歸納。當他發言結束後,如果意見有不統一,可以用上「我覺得……」、「我認為……」或「我還有補充……」等方式與同學們交流。
傾聽不光用耳朵,還要把視覺也用上去。在此我向學生介紹「聰」字,把「聰」字引進課堂引導學生重視傾聽的想法。我把「聰」字寫在黑板上,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首先是個善於傾聽的孩子,因為「聰」字那大大的耳朵佔了整個字一半。其次,聰明的孩子會動手、動口和用心。用心是基礎,在「聰」的右下角,而『聰』字右上角那兩點,不正像一雙勤勞的小手嗎?它告訴我們要先做再說,多做事少說話,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當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時,我會提醒他們,「想做聰明的人嗎?」傾聽除了要集中注意力,邊聽邊想,還要和視覺聯系起來,注意看清說話者的表情神態,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說話內容。其實聽的時候用眼睛注視著說話人也是一種禮貌。有時說話者的語速快,沒聽懂不要停留在那,繼續往下聽,前後連貫起來就能理解了。
三、加強學生傾聽的訓練。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訓練學生的傾聽習慣,培養傾聽能力。
1、督促學生學會傾聽。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持久時間不長,在教學時首先訓練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如經常讓同學說一說同伴的發言有什麼好的地方,有什麼錯誤,還有沒有什麼補充。也可採取一些言語的引導,如「注意聽,他和你說的一樣嗎?」「你有不同的意見嗎?」或是「你聽懂他講話的內容了嗎?」另外讓同學重復剛才發言同學的話。當別人發言過程中有人注意力不集中時,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下來,說「等等,還有幾個同學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通過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2、利用教學技巧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教案,讓語文課堂變得有語文味,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學生在課堂上以聽說讀寫為基礎,從而提高傾聽能力。例如用對口令的形式:老師說「小耳朵」,學生答「仔細聽」;「一二三——伸小手」;「快快快——坐端正」。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找朋友——擴詞的訓練。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假如在你講話時,被別人打斷,你會怎麼想?讓學生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尊重發言者。要求學生能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這樣既可以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表達慾望,又力求讓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3、以同學為榜眼
小學生爭強好勝心強,對認真傾聽的學生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語言,要適時地進行評價,如「瞧,他聽得多認真,能把別人的話一字不落地說下來,真不簡單!」「他把別人的缺點找出來了,真厲害,幫了別人的大忙」等,其他小朋友聽在心裡,也會表現在行為上的。老師還可以對認真傾聽的同學進行獎勵,貼小紅花,打五角星等。
4、教師以身作則
身教勝於言傳。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的傾聽者。在學生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正確與否,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它的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學生發言結束後,教師及時地進行評價。教師的「傾聽」—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
(二)以課外為輔,進行課外讀物的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課堂訓練是主陣地,但還需要大量的課外實踐。有道是:「得法與課內,得宜於課外。」日常生活是訓練、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的最大課堂,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利用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的任何機會,促使學生養成「聽」的習慣。
利用每天課前五分鍾或課外閱讀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聽讀訓練,教師選取兒童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聲情並茂地講給孩子聽。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停下來,問問學生某個詞句的意思,猜測其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設想故事中的某個情節或故事的結局,亦或是提問題等。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實際以及各門學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我為六一獻策」、「經典誦讀大賽」、「古詩文誦讀比賽」「故事王國」、 「家鄉美」 、「演講——我的理想」、「辯論賽」等,在活動中,學生能夠認真傾聽,積極參與,並且使孩子的語文素養得到訓練和提高。總之,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許多引起學生傾聽興趣的方法和機會。
學會傾聽是一門教育,是新課程賦予學習習慣新的內涵,是新課程標准和未來人才培養目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是構建互動交流、和諧共生新課堂的重要保證,是學生立足社會的保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形成良好的傾聽能力。學會傾聽使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D. 怎樣給小學低年級孩子上思想教育課

講故事,講寓言故事,愛國故事、名人故事等。

E. 小學時期的教育,尤其是一二年級該不該重視

當然需要重視了。

首先,低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剛剛進入校園生活之後,他們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還不能夠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任務,要認真對待。比如說每天放學先寫完作業才能夠玩,比如周末的時候也是先寫完作業才能出去活動等等。如果孩子在低年級養成了這樣的學習習慣,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家長就會非常省心。相反,如果低年級養不成這樣的好習慣,那等孩子高年級之後就會非常難管。

很多家長認為一二年級學不了什麼重要的內容,所以不用重視,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養成,靠的就是低年級時候的養成,不要等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再干預,那個時候就晚了。

F. 教育孩子,家長需要怎麼樣抓好小學一二年級呢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在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量是相對比較少的,學習也沒那麼緊迫,因此應該給孩子留一些自由空間,等到關鍵時刻再抓也不遲。這種想法真的對嗎?等到孩子讀了三年級,很多家長大多會有一個共同感嘆,孩子的許多行為習慣已經養成,很多時候已經不再聽家長的話了,這時候再下決心要緊跟孩子,往往是十分困難的。

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學習也好,成長也罷,都需要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就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有助於孩子在將來的高年級學習生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G. 小學生低年級養成教育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逸夫小學四年級(4)班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裡,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麼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後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裡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學會傾聽的習慣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就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就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善於思考,主要是指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4、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5、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6、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7、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8、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9、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10、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1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1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15、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16、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17、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18、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19、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20、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2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舉止文明的習慣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23、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4、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2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26、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26、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27、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28、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30、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33、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34、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5、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36、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37、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38、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39、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40、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41、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2、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習慣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43、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44、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45、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6、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47、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48、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49、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50、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51、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2、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5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54、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55、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6、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59、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60、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61、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6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63、飯前便後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65、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7、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徵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聖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准,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教師保持一致,並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實施、強化整改階段(06年10月-07年1月):

時間習慣養成教育整改內容習慣養成教育鞏固內容

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第六周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七周2、善於思考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八周3、敢於提問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

第八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

第九周期中檢測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周與人合作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一周自主讀書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

第十二周認真書寫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

第十三周自評互評的習慣按規則行動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

第十三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校及教辦召開交流會。

第十四周搜集資料的習慣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

第十五周動手操作的習慣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第十六周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第十七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3、表彰、獎勵。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0、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第十八周以上十條內容以上十條內容此階段最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從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出發,明確各年級階段養成教育重點。其中低年級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年級突出: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高年級突出:社會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勤奮向上,自尊自愛。

2、注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訓練。課堂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嚴格教學常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各班平日:堅持誦讀詩文訓練、三筆字訓練和口算練習。每周:寫一篇日記或閱讀筆記。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情況評價,評價材料裝入學生成長檔案袋。

3、針對不足,矯正培養。各班對照《實施細則》,查找不足,注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矯正培養,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力爭做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堅持以評價促養成,以活動促養成。堅持每日每周的自評、互評、師生共評和家長參評的形式,不斷通過主題演講、專項討論、知識競賽、我為班級添光彩、爭做文明學生、重大節日慶典等多種渠道、多種活動讓學生熟知標准並付諸行動,注重過程評價,鞏固已形成好習慣,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遂漸形成良好習慣。

5、組建「偵察隊」,指定實施計劃。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舉止文明、勤儉節約、按規則行動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可採用競賽、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雙十條內容。

7、培訓學生骨幹,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8、表彰、獎勵。學校將每月組織一次評比檢查。學期結束,學校對檢查評比進行表彰,評選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

本階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級好習慣集錦。(2)不良習慣的矯正個案。(3)在活動中改正快,表現突出的同學和班級(4)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我改掉了哪些壞習慣。(5)教師的論文和反思(6)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三)鞏固養成階段(07年1月-07年7月):

為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個人終生受益,最終形成個人良好地品質,學校仍將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成績記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當中,以此督促活動落到實處。

四、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

l、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復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復,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復訓練,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3、自我約束:利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記錄在養成某個好習慣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難的心情和養成好習慣的措施。

4、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5、成立「養成良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各任科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建立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評分。

六、習慣養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組長:丁榮明副組長:黃春霞成員:刁淑敏、魏瑞愛、林鳳玲、劉效成。

2、少先隊組織學生一天一檢查,一周一總結。將檢查結果每周一在「紅領巾廣播站」公布。

七、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周一次情況通報,並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2、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各方面要求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小學生自製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5、注重體驗,激勵帶動。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各校要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誠信回歸,學做真人」、「告別零食,告別游戲機」、「小手牽大手,共創清潔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范。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要各校要採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手冊,百名教師訪千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H. 談小學低年級如何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一、建立典範,讓學生耳濡目染接受好習氣 仿照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特別希望從詳細的人身上找到學習的方針,並做為仿照的目標。所以他們喜愛仿照自己崇拜的人,依據他們長於仿照的這一特色,使他們在典範的鼓動下,養成傑出的行為習氣。

二、重復練習,讓學生自覺自動養成好習氣 傑出習氣的構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必要通過較長時刻的重復操練才幹構成。低年級學生年紀小,耐力差,往往費了好大的勁才養成的好習氣,過一段時刻就又回原來的姿態了。所以就要重復練習,強化練習。

三、家校合作,和家長一起培育練習好習氣

白日學生大都時刻都在校園度過,但在放學回家後,也不能放鬆對學生習氣的教育。往往學生在校園構成的傑出習氣,通過一個周末或一個假日,不知不覺就丟失了,可見家庭的效果也不行忽視。因而我會定時發信息吩咐家長留神調查孩子的體現,及時提示他們堅持傑出的行為習氣,根絕不良習氣的養成。比方寫作業時坐姿是否端正;家裡來客人時是否向客人問好了;吃飯時是不是只管自己不顧老一輩等等。特別是每次家長會上,我都要講孩子的習氣教育,你的孩子在習氣上有哪些前進,還有哪些缺乏需求家長支撐和合作的。輔導學生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思維,協助學生養成傑出的行為習氣,使校園與家長的聯絡成為經常化制度化,這樣校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不時都生活在傑出的教育空氣中。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一生中發展最要害的時期,培育他們的傑出行為習氣尤為重要,而傑出行為習氣的構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求學生長時間的盡力,也需求教師不斷地催促引導,這樣鍥而不舍,促進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傑出的行為習氣,將會獲益終身。


I. 小學低年級如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義務來教育重要的源組成部分,那麼如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呢?
處於義務教育年齡的學生最主要的就是興趣,注重培養興趣

因為是小學,所以可以適當進行獎勵,不需要物質上的,或許只是精神上的就夠了
在學校里要積極推廣,不僅僅是對學生,更要對老師
讓他們對養成教育有很高的重視性
確立了計劃然後就是實施了,如果確立了決心
就不要吝嗇你的精力,耐心去做養成教育這件事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低年級孩子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