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級學生上課坐不住怎麼辦
跟他們說誰再不做好就不下課了,作業也布製得多,當然是嚇嚇他們,課時一定要下的,作業也應該少點,讓孩子記住今天所學的知識就ok了。
❷ 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籍網的延慢入學申請表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這么規定的: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二章 學籍建立
第四條 學生初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後,學校應為其採集錄入學籍信息,建立學籍檔案,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申請學籍號。學籍主管部門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及時核准學生學籍。
第五條 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學籍號具體生成規則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另行制訂。逐步推行包含學生學籍信息的免費學生卡。
第六條 學校不得以虛假信息建立學生學籍,不得重復建立學籍。學籍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利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查重。
學籍管理實行「籍隨人走」。除普通學校接收特殊學校學生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外,學校不接收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入學。殘疾程度較重、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的學生,由承擔送教上門的學校建立學籍。
❸ 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
我國中小學培養目標 1992 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第一章 中明確規定了中小的培養目標。
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
一、德育方面
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儉、勇敢、正直、合群、 活潑向上等良好品德和個性品質,養成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辯是非的能力。
二、智育方面
具有閱讀、書寫、表達、計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會常識,初步具有基本的觀察、思維、動手操作和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體育方面
初步養成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
四、美育方面
具有較廣泛的興趣和健康的愛美情趣。
五、勞動教育方面
初步學會生活自理,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拓展資料:
一、簡介
小學,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有些地區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二、特點
小學教育除了教育的特點外,還有獨特的基本特徵:一是全民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全面性。
三、學制
1、六年制
小學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個階段:一年級、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叫中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叫高年級。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2、五四學制
21世紀初,一些地區又進行試驗,實行小學五年制教育。如寧波山東地區2006年在部分學校試行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學制」試點。濟寧等地點現今也沿用著「五四學制」。
參考資料:網路 小學
❹ 我的孩子是女孩,在小學一年級上學,性格內向,動作太慢,記憶力是挺好的,我就是不該怎麼辦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系,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為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發展有著不良影響。 ..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 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贊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像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才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記得有一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將來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在這方面付出努力。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應先從「德、智、體、美、善」五個方面抓起,即素質教育,首先,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實例或者通過看電視,漫畫等引導孩子告訴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像其中的人物一樣。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三、「健康是財富」,家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家裡給他們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要注重的問題:
小兒出生後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學齡前期,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人的許多基本能力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如口頭語言、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性也在該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視這一時期的教育及心理護理。早期教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
體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務。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如走、跑、跳、攀、登等。要完成這些任務,只有保健護理、保育營養還不夠,還必須開展一定的體育活動,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兒童的骨胳、肌肉和各種臟器得到鍛煉,提高適應能力和各種功能。
智育:早期進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傳授深奧的科學知識,而是要把開發兒童的智力作為重點即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像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學齡前期的智力教育,是為今後的教育打基礎的,錯過這個時期,以後再學習就十分困難了,甚至無法補償,比如口語就是如此。一個人如果在學齡前期沒有練習說話的機會,待到成人後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也達不到正常人的口語水平。我們要從培養兒童智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幾方面做准備,而不能以識多少字,學了幾冊算術作為兒童智力高低的標准。
德育:是指對兒童的品德教育。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來有三種因素,即對品德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學齡前兒童對事物認識水平比較低,許多抽象的道理還不能理解,只能夠了解比較直接的、簡單的是非標准,並且能夠培養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為習慣,如禮貌、善良、誠實等。兒童的模仿性強,社會上許多事情都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如不主動地進行教育,兒童則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細致地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兒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絕不是僅靠說教、講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對兒童的審美教育。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某些藝術形式就是將這些美的內容加以提煉、升華的結果。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體驗生活中的美、並教給他們初步的技能技巧,來表現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進行某些創造。藝術形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大都用聲音、色彩或動作姿態來描繪,這正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藝術形式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易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和熏陶,如歌曲、樂曲、舞蹈、詩歌、美工、文學作品等都是對兒童知識經驗少,理解和欣賞水平低,生理上還不成熟所以只能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作品。
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人的行為、語言對培養兒童的美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幼兒園和家庭環境的美化、成人的舉止、行為、服飾都很重要。
學齡前兒童,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識;創造想像也已出現,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過耳濡目染,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質,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上、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在心理護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這樣就會使兒童產生不辨是非,自以為是的心理,採用正面引導,循循善誘的方法,如通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為樂的品德,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要和兒童教育、兒童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護理得當,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 小學生不想上學怎麼辦
孩子不想上學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孩子有可能他遇到了心裡的一個坎,在學校里是不是遭到了高年級學生的霸凌,比如說他是不是一次沒考好覺得沒有面子了,或者是不是老師和同學對他有批評,他覺得不好意思了。或者是他做了一些行為可能引起很尷尬的局面,他覺得沒有面子去上學了,這些都是一些心理因素。
還有一些是非心理因素的,比如說他是由於他腦內的五羥色胺系統,或者是去甲腎上腺系統出現了問題,他會產生一系列的精神的表現,比如抑鬱的表現,比如焦慮的表現,都可能會因此覺得厭學。
還有的孩子會出現重性的精神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會產生不想上學的表現。所以在不想上學的面紗之下,你會發現可能每個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不一樣的,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❻ 小學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 面向全體學生;
2、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3、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 觀,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1、 豐富的人文內涵,熏陶感染作用,學生的獨特體驗;
2、 實踐性,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
3、 母語教育,學習資源,實踐機會,感性把握能力;
4、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語文教育的影響,起始階段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語 感,整體把握.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 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兒童學習語文特點,個體差異與學習需求;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 鼓勵想像、質疑、發現、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1、 綜合:溝通學科間的聯系、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2、實踐: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課內外學用結合;
3、創新: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4、 適應: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
5、開放: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6)小學慢教育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點外,還有它自身獨具的基本特徵。
(一)全民性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從廣義上說,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掃除文盲,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狹義上講,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幾乎所有國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創造條件,確保每個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權利。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5屆大會確定「爭取全民基礎教育」計劃,要求最大限度地掃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
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的小學教育是全民教育,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使全國各民族的所有兒童都接受社會主義教育的需要。為了保證這一全民性質,國家特別對女童的教育、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兒童的教育給予特別的關心,採取了特殊政策;對於殘疾兒童的教育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專門加以保障。
(二)義務性
小學教育面向全體適齡兒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論其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智能及身體狀況不允許的例外),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6~7歲),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因此,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對於每個公民來說,教育機會是均等的,是應當享有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確定推行義務教育的步驟。」「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這里的「義務」一詞包括:
(1)國家有設立學校以使人民享受教育的義務;
(2)父母或監護人有使學齡的子女或被監護者就學的義務;
(3)全社會有排除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入學受教育的種種不良影響和障礙的義務。因此,義務教育要求國家、家庭、社會必須給予保障。對受教育者來講,既是應享受的權利,又是應盡的義務。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它又是強制的和免費的:「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國家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由於小學教育是依國家法律而實施的基礎教育,因而它具有強制性。
(三)全面性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小學教育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前提。小學教育是向全體兒童進行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教育,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奠定學習、生活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全面性是專業性的預備。只有保證小學教育的質量,才能確保高一級學校的教育質量。
兒童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階段,是人生歷程的巨大變化時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小學教育的每一個方面都不可偏廢。
❼ 簡述小學班主任對學優生的教育策略
小學班主任對學優生的教育策略:
一、早行動、早計劃
由於學優生的培養具有「周期長、收效慢」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我們對學優生的培養必須「早行動」。從一得知要做班主任起,就要把培養學優生的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在開學前藉助學生檔案,提前熟悉學優生的情況,做到「人還未到,情先了解」。
開學之後,要通過問任課老師、課堂提問、測驗、談心、觀察、家長聯系等手段去印證已知的考試成績、操行評價是否屬實,檢測學優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還須把眼界放開些,圈出有培養潛力的准學優生。
通過幾層查找認證,便能發現學優生和准學優生。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任何企圖短時間內快速高效地培養學優生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實際的,撥苗助長的做法更是要不得。要培養學優生,就得加強「計劃性」,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接手做班主任起,就要定下大體的年度目標、明確的學期目標,並配置詳實的月計劃、周計劃。當然,不同的帶班時間,目標和措施並不完全相同。接手班級時間早的話,奮斗目標要長遠些,進步節奏要沉穩些;接受班級晚的話,奮斗目標必須高效明確、節奏必須加快。
在制訂目標時要充分注意其特點:由打好基礎知識到提高運用能力、由良好班風到優秀學風、由改正學習習慣到轉變學習態度、由平穩進步到加速提高。
二、寬松的環境、寬廣的胸懷
學優生必須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成長。在這個環境中,給他們空間和時間,允許犯錯,允許成長中的叛逆和不滿,允許體驗過程、體驗失敗,用我們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和引導他們。
1、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育人目標,比如我班的育人目標是「規矩個性」,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知規矩、守規矩,並能利用已知規矩去發現新規矩、創新新規矩,同時擁有良好個性的學生。
良好的個性至少包括:勇於面對現實的客觀態度和上進樂觀的生活激情,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敢於承擔責任的氣魄,能充分享受親情和友情的樂趣並願為之付出代價,適當地接受他人誠心的幫助並樂於接受別人的愛,理智地待人處事並能控制不良情緒,有長遠的目標並能做到不被
2、其次,要培養一支出色的班幹部隊伍,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可以根據情況,讓學優生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比如可以採用能充分調動班幹部積極性和凝聚力的「值日班長制」,先由全班同學選出五、六個主要班幹部,然後由班主任培養。
一段時間後,班主任把握大局,負責指導、督促班幹部朝制定的目標努力工作,不限制班幹部的日常管理權力,以便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主觀能動作用。
3、再次,在紀律管理上,淡化紀律評比,強化道德修養,從道德修養的高度去要求守紀;面對不良風氣,強調潔身自好,反對隨波逐流;要求學會克制和理智,提倡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的態度。
重視道德修養和思想建設,既可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又可加強紀律管理,促進班風和學風的好轉。
三、和睦的師師、師生、生生關系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以「人和」為最貴。創造和睦的人際關系,減少內部摩擦,增強凝聚力,大家才能勁向一處使,才能更好得培養出學優生。
(7)小學慢教育擴展閱讀:
在一個班裡,班主任至少必須處理好以下幾方面人際關系:
1、班主任與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要顧全大局,平衡各學科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科任老師之間搶時間和搶學生的矛盾;
要主動向科任老師告知學優生的情況,讓他想方設法對學優生揚長避短:要關心各個學科的學習情況,重視科任老師提出的建議,幫助科任老師解決問題,增強科任老師的責任心,發動科任教師齊抓共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只有這樣,才可能使老師們同心同德,團結協作,共同提高學生的各科成績。
2、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俗話說,會哭的孩子吃得飽。尊重老師、有禮貌的學生,可以得到老師更多的關心和指導。能夠贏得老師贊賞和幫助的學優生,他們課內課外能做到一樣尊重老師,特別是在請教老師時,他們能做到學術知識大膽爭議,神情態度懇切有禮,非常得體大方。
而不懂尊師的學生,則容易被老師冷落,徒增煩惱,影響學習。師生之間,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師生要本著老師關心學生、學生尊重老師的原則友好相處。對我們的學生,班主任要多一分關愛之心和寬容之情,要做到嚴格而不嚴厲,隨和而不隨便,親切而不親呢,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敬重和愛戴。
3、學優生與學優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學優生之間的關系,要貫徹既競爭、又友好的原則。對學優生而言,競爭顯得更加的激烈而難以逃避。因此,班主任就要引導學優生友好地競爭。
第一,承認存在競爭,但要把有傷害的競爭淡化為沒有傷害的比賽,絕對不能採取有意揚此抑彼、褒彼貶此的方法來促進學優生之間的惡性競爭。
第二,要把比的對象從班引到校,由校引到區,由區引到市,由市到省。因為,最終,每個學優生要比的都是全省范圍的考生。這樣,就可以使學優生的眼光變得長遠些,轉移學優生因妒忌造成的矛盾。
第三,要提高對競爭的認識,變競爭有害為競爭有利。競爭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學優生更要取人之長,補已短之短。別人的長處是很多的,如成功的學習經驗,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熟的為人處事方法,引人矚目的特長等。學優生要把競爭的對手當成是激勵自己上進的目標和榜樣,當成幫助自己成熟的良師益友。
第四,要學會比的方法,明確比的內容。既要橫比,也要縱比;既要比優點,也要比缺點:既要比強項,也要比弱項:既要比分數,也要比能力;尤其是,既要比成績,更要比貢獻,看誰幫助同學多,看誰為班爭的榮譽。
❽ 教育專家建議小學生可以留級,你支持嗎
當然認同。莫言曾經提出把小學教育改為五年,我覺得在此基礎上恢復留級制,一樣可以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完成小學教育。
第三:實行留級制,對天性頑劣的「小霸王」們,可能有一定的震懾作用。現在的學生不能打罵,不能體罰,加上有的家長過於溺愛,「熊孩子」越來越多,如果有嚴重違紀,不讓升級,我覺得孩子是不是會心存怕意,自覺收斂自己的行為?
不止是小學,建議初中也可以實行留級制。初中畢業,年齡小,考不上高中,對學生的一生來說,都是不小的影響。高中可以復讀,初中幹嘛不行?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請留言,點贊!不喜勿噴!!!多謝!!!
❾ 小學生磨蹭這個習慣為何總是比較統一
這也是要分情況的,有些事是他們願意去做的,自然就會比較磨蹭,比如早起上學,大多數小孩子對於上學都是很反感的,他們本意上是不願意去上學的,這種情況也是教育事業面臨的難題 ,他們不願意去上學在上學路上自然就會比較磨蹭,如果你和他說要帶著他出去玩,他肯定嗖的一下就竄出了,肯定不會磨蹭的。不僅是小學生這樣,大人其實也是這樣的。遇到不願意去做的事情都會比較磨蹭。
要學會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當然也有很多小學生磨蹭是因為沒有養成時間觀念,家長就要幫助他們養成時間觀念,比如早上的時候規定他們幾點起床,在幾點之前就要出門,不管收沒收拾好,這樣堅持下來才能夠養成他的時間觀念,這樣以後他才不會磨蹭。
小孩子愛玩其實是天性,讓他們在教室里坐一天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是很痛苦的,所以他們才會用磨蹭這種方式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