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教育反思小學

教育反思小學

發布時間:2020-12-05 12:30:29

㈠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反思怎麼寫

寫作思路: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我兒子今年22歲,回顧他10多年的成長歷程,我曾經對孩子要求很嚴厲甚至很苛刻,是孩子從根本上改變了我,我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從收到放的過程。其間,有兩件事讓我從根本上動搖了原來的教育觀念。第一件事發生在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冬天,當時,他還不足8歲。那天,外面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雪景很美。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孩子寫一篇《下雪了》的日記,就把他領到陽台上,讓他仔細觀察,把看到的景色講出來,我再幫助他補充一些。然後,我引導孩子說:「雪景這么美,咱們寫一篇下雪的日記吧?」可孩子卻堅決不同意,說:「老師沒有布置,我不寫。」我好言相勸,他還是堅持回答兩個字:「不寫」。我權威受挫,非常惱火。

一把把他拉到客廳,揚起手照他的屁股上連打數下,每打一下,追問一句:「寫不?」越打越氣,和孩子較上了勁,幾乎不知道怎麼停下來。無論我怎麼打,他只有一個回答:「不寫!就不寫!」我打得越重,他越不屈服。最後,還是我不得不先停了手,選擇了妥協。因為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已經黔驢技窮,無法左右孩子的意志。

意外的是,孩子挨打後,一言不發地走到書桌前坐下,邊哭邊寫。這篇日記,沒有寫下雪,而是對我做法的「聲討」。孩子年齡還小,很多字還不會寫,這篇拼音夾雜著漢字的「聲討書」的開頭是:很多父母認為,打是親、罵是愛,父母打罵孩子是為孩子好,但我們不需要這么多的「愛」!

如果爸爸媽媽分開,我選擇跟爸爸,不跟媽媽!看到這些,我很震驚。一方面,我驚訝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內心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另一方面,我意識到,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不自覺地重復我母親的方式,如果不加以改變,就會讓孩子重復我當年經受的痛苦。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反思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方面信息多渠道、多元化的不斷變化,面對新的形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出現了新問題,絕大多數家庭比較富裕,優越的條件造成一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隨便亂花錢吃零食,挑吃挑穿,偷懶怕累不節約;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的希望強烈,為保證學生學習,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使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習慣。因此,造成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不能適應生活的節奏,不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從而形成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有的小學生以奢為榮、以侈為樂,形成了當今學生的畸形消費。

面對養成教育的新問題,沿用過去的傳統教育方法,難以解決傳授知識和學生品德養成之間的矛盾,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學以來我對學生進行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實踐和探索。《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基本准則。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中,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學生在活動中吸取知識,升華情感,從而在生活中自覺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

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地逐步提高的過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形成的,是「知、情、意、行」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助進的過程。養成教育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及特點,按照全面性、可行性、適用性、循序漸進性、差異性的原則因人施教,針對學生現狀提出要求。如針對相互攀比的不良習氣,讓學生懂得勤勞儉朴是一種美德;組織趣味勞動,使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保持個人衛生,自己收拾書包和房間,這樣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重復出現的過程。因此,我結合社會,學校、學生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方式,以學生的愛好和特點開展「比節約」、「比紀律」、「比記《規范》」、「比勞動」等有意義的活動活動。結合班級實際讓學生收集資料, 「講一講」, 「說一說」勤勞儉朴的故事。主題班會進行「節約水和電」的辯論會,利用國旗下的講話、班會宣傳各種優良品質的意義;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學生捐款獻愛心,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讓學生從實際觀察中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畫面。通過「手拉手」讓學生與學生對話了解農村生活的艱辛,看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和社區互動,老師和家長互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總之,新時期的養成教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既要教育學生做勤勞、孝順、忍讓、感恩等傳統美德的人,又要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效益與競爭、開放與創新、民主與法制等觀念的現代人。

㈢ 小學老師教學反思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嘗試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與學的途徑、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引到我們的語文課堂,並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主動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價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進入一種自主的學習境界,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自己的主見於主動發展中。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蘊涵的新理念。為了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⑴、創設情境,引人入勝。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於色彩鮮明,動感性強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媒體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如:《荷葉圓圓》一課,課的開始,媒體呈現「碧綠的荷塘」的背景圖,同時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的情境中,不一會兒荷塘里跑來一群小夥伴,伴隨著青蛙的呱呱叫聲,學生的情趣更被這生動活潑的畫面所吸引。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的感想告訴大家。有的說,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多美啊;有的說,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多可愛啊;有的說,小蜻蜓展開翅膀的樣子多像一架小飛機。學生情緒十分高漲,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⑵、巧設疑問,激發求知。古人雲,學起於思,源於疑。巧妙的疑問,扣人心弦的懸念設置,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問題是思維的向導,只有把問題設計得巧妙,學生才會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應該在問題的設計上花點心思。如講《稱象》一課,我這樣設疑:大象又高又大,能稱嗎?課文里介紹稱象有幾種辦法?哪種辦法好呢?我話音剛落,學生就迫切地尋找答案。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後,答案也就隨著誕生了:課文里介紹了三種稱象的辦法,只有曹沖稱象的辦法行得通,而且很有創造性。學生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整個過程,學生的學習勁頭足,興趣濃。 ⑶體現民主,語言激勵。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建立民產、平等、和諧的關系,才能提高學生學習主人翁的意識。因此,教師應創設情境,重視語言激勵,給每一個學生朝代到台上來「試一試」「做做小老師」的機會,採取只要「試一試」就會得到一顆智慧星的激勵手段。如:「語文園地大」里的「我會讀」這一欄目,要求學生認讀「團結、街道、勇敢、尊重」等12個詞語,目的是積累詞語、鞏固生字。教學一開始,教師用充滿神秘感的語氣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讓你們也來當當小老師,到台上來把你認識的詞語帶著大家讀一讀;同時,我們還要比一比,看看哪個小老師當得最好、認識的詞語最多,就給他一顆智慧星。」教師的話剛說完,同學們個個像戰士一樣,進入備戰狀態。有的藉助課後生字表,學習不懂的字;有的悄悄地問老師;有的同桌互相幫忙,目的都是想當一名最出色的小老師。整個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習效益大大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集體力量。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時下,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體現。這種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示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一位學生的發言往往會引發其他幾位同學的思維火花,促使小組各成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從而達到對問題的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語言課堂上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探討、研究的空間。根據一年級的年段學習目標特點:重點是識字、寫字。而大修訂後的一年級語言教材,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識字量大大增加。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識字效果,課堂上我鼓勵學生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兩只小獅子》一課,要求認識的字有咬、洋、呑、獅、苦、靠、撲等。學生通過分小組合作學習,探索識記生字的方法,有的人換偏旁認記「咬、洋」;有的從編兒歌法認記「呑」(「一口呑下天」或「口上有個天」)有的用組合法認記「獅、苦、靠、撲」等等。同學之間通過互助互補,既發揮了個人潛能,又培養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實踐中,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機會。課堂氣氛活躍、輕松、民主、愉悅。可見,合理地、適時地、適當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更能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識、提高能力。

三、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創新意識。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的重點是,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舊模式教學中,學生自身存在的種種消極心理,如膽怯、從眾、自卑等,會影響學生的創新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激發探索精神,首先,幫助學生克服從眾心理,讓標新求異的作法取代人雲亦雲的從眾心理。另外,教師要創設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氛圍。實踐表明,和諧、民主的氛圍有利於解放學生思想,使學生思維活躍,從而敢想、敢說、敢做、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勇於大膽創新,這樣有利於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願望和性格。語文教學實踐性很強,無論是閱讀、寫作、還是口語交際,都離不開學生主體的感受,因而,要努力營造一個可以讓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認識事物。為此,我經常讓學生就一個問題從多方面、多角度談出自己的看法,標新求異,克服從眾。在課本78面口語交際——「續講故事」教學中,教師事先將課本插圖製成動畫課件,並將之呈現在學生眼前,並配樂解說:哇!今天天氣真好。小兔高高興興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為學生營造了積極思維的空間。教師不失時機啟發,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來你會幹些什麼呢?聰明的A同學第一個站起來說:我是一隻小松鼠,我急急忙忙地向它跑去,是要告訴它一個好消息……A學生剛把故事編完,B學生說:我是一隻小松鼠,我急急忙忙跑去找白兔要告訴他一個壞消息……C學生說:小松鼠急急忙忙向白兔走來,是要請白兔幫一個忙…… 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想像的翅膀自然而然地展開,不為一種答案而滿足。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潛能也得到充分展示,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創新意識。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各種競爭日益激烈,只有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在小學語言學習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中小學教師怎樣開展教育反思.ppt

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二、教育反思的內容和策略 三、反思的實施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一)反思的概念 西方近代哲學的一個概念。 人們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視為對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二)教育反思的概念 教師自覺地以自己的教育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和總結。 反思是老師對自己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分析、解讀的過程。 案例一:一個美麗的誤會 反思:一次美麗的誤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這份「特殊的禮物」在孩子美好心靈里是一份至高的榮譽,這份榮譽將一直激勵著他,成為他前進的動力。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三)教育反思的特點 1、強調以教師自身的真實性為基礎 回顧分析(教育教學經歷)→找出困惑和不解→修正完善→重新付諸行動 2、以探索教師行動意義為目的 思考對象--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研究工具--教師自己 審視、分析--教師自己的行為和決策 「在教育中,通過教育,為了教育。」 3、架起教育理論轉化為教學策略的橋梁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案例二:一位教師在平常狀態下抓住發展的關鍵事件。 案例三:中國人很難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真正原因! 案例四:「30年前的兩份預言都錯了」的反思 1979年6月中國曾派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等教育,回國後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結論是:美國的初等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可以這么預言,再用20年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在同一年,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到中國,也寫了一份報告,結論是: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測,再用20年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的拋在後面。 「兩份預言都錯了!」

㈤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我反思

1、每課——回顧反思
學習是一個知識構建的過程,自我反思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構建。每節課我們都給學生留有一定的回顧反思時間,即:一堂課臨結束時,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反思:有什麼收獲,有什麼體驗,覺得本課的學習重點是什麼,最感興趣的內容是什麼,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問題,對老師的教學有什麼建議,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怎樣……學生通過反思,檢查對照,內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並確定補習的方向。
2、每天——自我反省
作業與評價是習慣養成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關鍵之一,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情況,了解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以往的作業設計與評價僅僅停留在「說寫,寫改,有錯訂正」的階段上,對於學生而言只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很少去思考自己從中得到了些什麼,有什麼收獲。
在實踐中,做了一些小小的程序上的改進,進行了以下嘗試:
(1)完成作業前要有「溫故環節」,因為課本是學習中的第二位老師。課本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它隨時伴隨在學生身邊,每天做作業以前應當閱讀課本,進行反思整理,在回顧當天所學新知的基礎上完成作業。
(2)在學生完成作業後讓他結合自己的作業給自己一個評價,可以結合知識掌握情況、認真完成情況以及作業質量等進行綜合評價 (一般學生都會較客觀地自評)。
(3)寫好睡前日記,睡前日記是我們一年四季不變一項家庭作業。日記要記錄出自己一天的心情指數,可以是自己與老師、家長、同學的知心話語,也可以是自己反思自我、體驗成長的過程,還可以是自己對於某件事情發表的評論等等,篇幅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記錄下自己心靈成長的過程。
作業的批改也走向了師生間的對話,教師將作業批改的最終落腳點在於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知識掌握、思維方法或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長處和不足上,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過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對學習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使作業評價成為學生自我反思、調節、完善的發展過程。如:在一些作業完成較好的作業本上,不妨寫上簡短的鼓勵語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對於學習習慣暫時落後的學生,更應抓住其閃光點,適時的給與鼓勵。如「你的書寫認真多了,老師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好!」、「瞧!付出就有收獲!計算的正確率很高!」等。對於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來說,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評語,不僅是情感上的補償,更是心理上的調整。
當學生作業中出現審題、觀察、分析等方面的錯誤時,老師可以利用評語進行方法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先找准數量關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試試看」、「第二步該干什麼?」等評語實際是向學生指明思考的路線。
當教師批閱後再讓學生結合教師的評價找找產生差距(這個差距可能不明顯,也可能較大)的原因。每個學生都會關注自己所努力的或需要努力的事情的成效—— 「我的作業如何?」實施自我反思,從而找出自己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經過反思,能夠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有益的幫助,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肯定和成就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3、隔一段時間寫小結
通過回憶、重溫活動的情景,強化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情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可以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避免學生的盲目性和自卑心理。教師通過周記可以了解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從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㈥ 我在小學受到的教育與反思

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從5歲上幼兒園一直到現在的大學三年級,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我幾乎將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花費在了受教育上面。當然,無論是我的父母,還是我自己,選擇讓我從小按部就班地接受這種教育的初衷都是好的。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對於我來說,也許就只有讀書這條路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出路,盡管我不知道一年之後我大學畢業了會是怎樣的,但是如果我和許多我的同學一樣初中畢業就開始步入社會,早早的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那麼現在的我就不是在接受高等教育了,也許是在某個小城市裡打工,也許是在家裡務農,也許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覺得我的人生就應該沿著這條教育軌道走下去,那麼等待我的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在這之前,我也沒覺得我所接受的這種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因為這種教育最終會引領我走向光明、美好的生活,也許我的確應該感謝我所接受的教育。但真正步入大學,尤其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學專業的學生,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伴隨著我這一路走來的教育體制。當然,這並不是說我要批判當前的教育體制,只是結合著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下自己對教育的一些看法而已。‍

㈦ 當前中小學生教育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問題

現有教育模式的一個基本預設是,老師只能保證「教」,並不能保證「會」。即使是再好的教師也只能做到課堂教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旁徵博引。能否掌握所有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還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復習。

小學教學反思

參考這些內容吧:或在這個網址看看吧。http://www..com/s?ie=gb2312&bs=%D3%A2%D3%EF%CB%C4%BC%B6%BE%AD%B5%E4%BE%E4%D7%D3&sr=&z=&cl=3&f=8&wd=%D0%A1%D1%A7%D3%A2%D3%EF%BD%CC%D1%A7%B7%B4%CB%BC&ct=0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

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
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
其實,我們知道,second 1anguage與first language相對,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與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對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最早習得的語言,常常是在家庭環境中習;(2)熟練程度高。語言直覺強。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是一種雙語現象;(2)在掌握的時間順序上次於第一語言;(3)熟練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語言;(4)習得方式一般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學。
首先,在語言環境方面,第二語言與外語有著根本的差別。第二語言學習者一般都有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周圍有眾多的該語言的本族語使用者。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之間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時,由於該語言可能是「官方語言的一種(如英語、法語在加拿大,英語在印度等),新聞媒介、官方文件、廣告等等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比較真實和自然的語言環境,而「外語」學習者一般來說則很難有這樣的語言環境。
其次,從語言輸入來看,第二語言學習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過課堂教學學習該語言,教師的語言程度、同學的語言程度等都給他提供了較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針對外國人的談話」(foreigner talk),「教師語」(teacher talk)、「同伴語」(peer talk)等;
而外語學習者則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類的輸入,由於外語教師語言水平總體上不能與第二語言教師相比,teacher ta1k的質量和數量都不如第二語言教學課堂, 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志,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鍾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採用採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靠大量重復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於直接法。以直接法為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通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採用二語教學類型,而要以語言知識為拐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於小學生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能排斥語言知識。
而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相對低下,語言環境的缺乏,大規模的班級授課,都告訴我們直接法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目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實際。
三、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鍾的英語課,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四、 小學英語教學不應排斥基本的語言規則
傳統英語教學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語法規則的講解和操練成了傳統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隨著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語言學者公開排斥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反對在任何教學階段控制語法教學項目的做法。他們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法就會被學習者自動習得。受此觀點影響,80年代有一段時期,語法教學曾一度在部分外語課堂消失了。然而,物極必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思,人們終於意識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語法課的弊端,因又重新思考語法在語言交際以及在外語課堂中的地位與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
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
佩可拿。那僧托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
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
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石頭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
知賜了弟子那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
,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
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
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
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
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
閑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反
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
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
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無班
姑蔡女之德能。我縱抄去,恐世人不愛看呢。」石頭笑答道:
「我師何太痴耶!若雲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
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
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
拘於朝代年紀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
趣閑文者特多。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凶
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屠毒筆墨,
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
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於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
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
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且
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
,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
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
;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
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
傳者。今之人,貧者日為衣食所累,富者又懷不足之心,縱然
一時稍閑,又有貪淫戀色,好貨尋愁之事,那裡去有工夫看那
理治之書?所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願世人稱奇道妙,也不定
要世人喜悅檢讀,只願他們當那醉淫飽卧之時,或避事去愁之
際,把此一玩,豈不省了些壽命筋力?就比那謀虛逐妄,卻也
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腳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換新眼目
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
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
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
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
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幹涉
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
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
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
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
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
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
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
深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

㈩ 小學科學教育反思

孩子們真的在像科學家一樣探索嗎?------對當前小學科學教育的幾點反思(二)發布時間:2005-11-01 點擊:2594 作者:張明翔 來源:漢博網站

二、孩子是在享受探究的樂趣嗎?

(案例2)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這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節科學課《 感覺周圍的空氣》 ,要求學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氣後用感官感覺空氣,並能夠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 從而使學生感覺到空氣就在我們身邊。在學生匯報了想對空氣作哪些了解後,進入下面的教學環節。

師: 你還有什麼方法能把空氣放到課桌上進行研究呢?

生:用塑料袋裝一些空氣。

生:拿氣球吹一些空氣。

生:我們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氣。

師:好,同學們想了這么多辦法,課本上只介紹了一種方法,還不如我們想得多。我們就用這些辦法來收集空氣,然後大家一起來玩空氣,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開始。

學生一聽到「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氣,有的往塑料袋裡吹氣,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氣,有的還在商量辦法。空氣採集到後,有的孩子在拋塑料袋, 有的相互扔來扔去, 當一個孩子用手猛按塑料袋發出很大的響聲後,教室里「啪」「 啪」的聲音不斷,此起彼伏,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但教學再也無法延續。

(反思): 「玩」不是科學課的目的

在現在的科學課堂教學中, 我們經常聽到「 玩」這個詞。有的教師甚至把「玩」當成是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性的表現。一節課中總要玩幾次,並把觀察、實驗也全部叫做「玩」。 「玩中學」希望把孩子從沉悶的書本中解放出來,認為孩子只要通過玩就會學得更好。 但是把教學過程完全建立在學生帶有盲目性的 「玩」的基礎之上,並不是科學的。孩子們自己動手玩確實很重要,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也確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率。但這種「玩」忽略了科學探究的復雜性,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只是處於動手操作的興奮之中,而認識不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復雜性,感受不到科學發現的興奮。在「玩」 的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他們往往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希望得出與自己的期望相符合的答案,而對於那些有礙於他們研究的「障礙」,往往不會追究。 學生僅僅是在享受動手操作的 「自由」所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在感受探究所帶來的樂趣。所以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研究一個事物時,大多數學生首先會受材料的吸引,三四分鍾後新奇感逐漸消失,學生開始做小動作,甚至去捉弄別的孩子。

(對策)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才能各不相同,課堂作為一個學習載體,必須要為這些各具特色的個體提供學習活動的舞台,並讓他們盡情盡興。可這些學習個體的自控技能又不成熟,要讓課堂產生最大的效益,必須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現在我們很多教師認為,喚起孩子的學習慾望,更多的是靠學生喜歡的內容來吸引他們。但是要真正激發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參與慾望,使他們發自內心地產生觀察,實驗的動機,最重要的還是來自學生對觀察,實驗的內心需求。雖然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對表面事物和感官現象做出反映,它是瞬間的和無意識的行為,通過現有的知識和簡單的行動就能夠得到滿足。 在教學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材料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教師。只有讓我們的孩子在動手之前能對活動作縝密的設計(在活動過程中,能將自己的所做所見與所想進行對比才會有一定的收獲。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創設條件,激發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 並保證孩子的探究慾望得到滿足。

閱讀全文

與教育反思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