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備好一堂小學語文課
1、深鑽語文課程標准和教材。簡而言之,就是了解教材。原則上是一至六年級都要了解,重點了解本冊的內容。A、通讀全冊教材,做好一學期的規劃。教師拿到教材後,要認真通讀全冊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內容和編排意圖,對照《課程標准》對年段的要求,針對本班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和水平,確立一學期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目標,整體制定課時計劃,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教學內容,特別是安排好集中性的語文實踐活動,避免隨意性,有的則可以提前布置,讓學生有備而學。如培養學生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的能力是5--6年級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通讀全冊教材會發現,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除了要通過課文的學習外,還要通過教材中的「閱讀鏈接」的相關內容和「口語交際」中的部分內容來體現,再如對學生課外閱讀量的保證,教材結合課文和「閱讀鏈接」的學習提出了課外閱讀的建議,推薦了一些書目,根據本班學生的基礎和條件如何去落實,就需要學期初作出安排。教學中如何落實需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整體考慮。B、要做好一個單元的備課。充分發揮教材單元對學生思想、情感、語言、思維發展的整體促進作用。教材是按文化主題來組合的,每單元在同一文化主題下,從課文到閱讀鏈接到綜合學習的積累、口語交際、習作等,也都圍繞本單元的文化主題來設計編排。四、五篇課文在題材、體裁、表達方式、語言風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便於學生在比較中學習語言,認識事物,教材在課後練習、閱讀鏈接、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內容選擇與形式設計上,圍繞同一主題堅持從生活到文本又到生活的原則,注重豐富兒童的生活內容,開拓兒童的生活范圍、提高兒童的生活質量。這樣每個單元從課內閱讀-------課外擴展閱讀-------實踐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始終圍繞一個文化主題。隨著單元內容的,教材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無限廣闊的認識空間,伴隨著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入,情感不斷升華。這樣的課文組合,整體上給孩子認識的沖擊,已遠遠超出幾篇課文本身。因此,教師要在通讀一單元教材的基礎上,確實每課的落角點和目標,整體考慮學生的聽說讀寫實踐活動,並從一個單元出發去開發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使一個單元的教學更加豐富,也更加厚重,也使閱讀、聽說和寫作真正做有機結合。一個單元的閱讀鏈接、口語交際的話題、習作的題材內容等,要在教學實施之前安排好,便於學生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有目的地進行觀點、素材、語匯等方面的即時積累。也就是在開始每一單元第一課的學習之前,要先瀏覽本單元的口語交際、習作等方面的要求,提前有計劃的安排實踐活動,這樣的教學才有實效性。2、了解學生。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了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例如,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備課時設計適當的問題提問適當的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備課時,還可以考慮如何有意識地結合每次教學,解決一兩個學生的問題,以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一個學期下來也就能解決不少問題。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密切師生關系都有很大的好處。另外,應該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愛好、特長,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和反映。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3、設計教法。設計教法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目標。什麼是恰當?適合就是恰當,恰當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可以接受,最終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並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在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再進行教法的設計。
『貳』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各學段對閱讀有哪些具體要求
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萬字;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第二學段(3~4年級)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5~6年級)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2)小學語文閱覽課計劃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規定:
1、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3、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叄』 小學語文閱讀課題階段計劃要研究什麼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上傳: 胡玉保 更新時間:2012-5-30 10:15:38
一、課題組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一)研究對象 一----六年級學生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將圍繞《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研究目標
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組織策略、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診斷方法的研究,著眼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性,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學生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制訂計劃
因本期我校開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高段的研究,因此,特別召集課題組成員,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討論課題組活動形式。向課題組教師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規定每學期應完成的研究任務,扎扎實實的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
2、加強組織建設,落實課題研究的常規工作。
本課題組工作力將開展出自己的特色。本期,將注重落實課題組的常規工作,對老師們上交的各類資料登記考核,以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扎實、成效」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課題組成員發展的空間。
著實提高老師們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把課題研究工作與其它教學研究有機結合。實現校本培訓、校內教研、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
5、立足課堂,扎實研究。
課題研究要基於課堂,立足於課堂。認真學習閱讀課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驗、驗證、完善。爭取提煉出更有實效的課堂教學操作策略。本學期將開展課堂專題研討課一次,並爭取鎮教研室成員對課進行指導與點評。
四、工作安排: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前進。
第一階段:課題准備階段(2009、9—2009、10)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小組成員本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交流,思考課題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確分工,下達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階段:(2009、11--2010、3)
1.根據前期的課堂調研與分析,各年級根據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問題,根據「有效、優化」的原則,確立一個行動研究突破口,即優化學生課堂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主打做法(優化策略)。
2.根據確立的優化策略,開展課堂教學行動研究。
3.定期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作定性與定量的分析,作好階段性總結,並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與發展,作出相應的研究調整與改進。各實驗老師嚴格按計劃操作,以隨筆的方式及時記錄實驗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績。每學期舉行一次專題研討會和兩次研究課匯報活動。
4.撰寫課題中期報告,邀請有關專家作中期評估。
階段成果預計有教學隨筆、研究日誌、專題論文、調查問卷等
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10、4--2010、5)
1.對課題研究和開展的工作進行系統反思,整理和升華。
2.寫出研究總結報告。
3.理課題研究期間各位成員在實驗中取得的原始資料和相關成果(如獲獎的論文、教案、課件、觀摩課、評優課和競賽課的獲獎證書和資料等),接受專家評估。請上級課題主管部門進行課題成果鑒定。
階段成果預計有實驗報告和工作報告等
『肆』 如何確定小學語文課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學生識字、寫字、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閱讀和寫作更需要一點一點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有所教學年段的總目標,還要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落實好教學目標。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二、教師要制定好每個單元和課時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前五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綜合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個部分。
教師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教師還要注意知識的適當擴展。
(4)小學語文閱覽課計劃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伍』 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課該怎樣上
優秀文學作品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寶貴結晶.文學欣賞活動是欣賞主客體相互呼喚、適應、契合的結果,一方面欣賞主體有某種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賞客體對主體具有吸引力.教學條件下的文學欣賞活動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認識學習者已有的學習基礎及知識背景.高二學生積近二十年母語學習和十餘年語文專門學習經驗,已具備相當的閱讀能力.經過初中階段十多篇小說的學習及課外小說閱讀的積累,他們對小說常識已經掌握,高二第一學期詩歌、散文鑒賞能力的培養,也使他們形成文學鑒賞的基本概念與經驗.一句話小說鑒賞能力已經初步具備,讀解文本的「語表層」幾無困難.但正是由於對內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們產生滿足感,失去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與動力.因此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強化並保持閱讀主體對閱讀欣賞活動的需求.教學策略之一是使教學內容「陌生化」,即拉開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產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從而使主體產生閱讀活動的過程性需要,讓距離去調動學生.從而讓主體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探究並發現文本的魅力.
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讀程度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整篇小說學習以「探究--發現」為基本過程,策動、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義,建構知識,最終實現提高閱讀欣賞能力並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課時目標、內容如下:
第一課時,圍繞學習認識小說的情節結構這一主線,安排三個教學層次:一、復述故事,識曲折;二、深究伏應,識合理;三、假設情節,識必然.第二課時,學習認識小說三要素及其內在聯系並認識小說的人物形象及主題,分兩個層次推進教學:一、在認識性格與情節關系的基礎上,讀議1--6節人物心理描寫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及其產生根源,從而認識人物性格與環境的內在聯系;二、討論主人公性格及其復雜性,認識小說表現的深刻主題.
『陸』 小學生寒假語文計劃書分基礎,閱讀,作文
每日 【具體】
7: 起床
7:20 洗漱完畢
7:20----7:50:鍛煉【跑步,爬山等】
8:00吃早飯
8:20---9:05 做作業【第一節課】
9:15—10:00做作業【第二節課】(可以利用第一、二節課時間上家教課)
10:10---10:55 復習【第一科】
11:05--- 11:50閱讀 【包括語文課外必讀篇目,優美散文,作文範文等】
12:00吃午飯
12:30---13:30午休 【午睡,實在睡不著的話休息會】
13:40—14:25做作業【第三節課】
14:35---15:20復習【第二科】
---------半小時自由時間【閱讀,體育活動,或娛樂】---------------------------
15:50---16:35做題【做數學題,物理,化學題】(單周)【英語訓練→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雙周)
16:45---吃晚飯 自由時間【看報紙,電視→新聞、科普類等】(此段時間不固定)
吃完飯後---21.:30進行一天的總結,檢查背誦、默寫等簽字類作業,並背單詞或古詩古文等
10:00睡覺
註:每科做作業的時間為45分鍾,應高效的完成該科作業,像考試一樣,若為試卷類作業,則按照試卷規定時間完成。
不知不覺中,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寒假又悄無聲息的來臨了,以前總感覺,放假就是自由了、解放了,可以整天出去玩,不用做作業,更沒人催你寫作業,所以,一到放寒暑假的時候,我就像一個無人看管的瘋猴子一樣,整天無所事事,光想著今天該如何玩,明天該去哪……可今年不同,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不能讓人笑話啊!所以,咱得定一個寒假計劃書,讓自己的寒假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樹立信心,努力堅持,別放棄,更不可半途而廢。 早晨合理安排30分鍾讀一讀英語
2、利用上午2節課的時間分別獨立完成2科寒假作業
3、中午適當午休
4、和上午一樣,利用下午的時間做些寒假作業,但不可一下子貪多。要均衡、科學安排。
5、自由時間可以干一些喜歡的事情,但要控制在半小時的時間里
6、晚飯之前是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以看電視等,但要看看新聞。
7、讀一些好的小文章,寫日記或是讀後感,或是精彩的摘抄
8、每天學習時間最少保持在7-8小時(上課時間包括在內)
9、學習時間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
10、既不要睡懶覺,也不要開夜車。
11、制定學習計劃,主要是以保證每科的學習時間為主。若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完成作業,應趕快根據計劃更換到其他的學習科目。千萬不要總出現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局面。
12、晚上學習的最後一個小時為機動,目的是把白天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沒有完成的任務再找補一下。
13、每天至少進行三科的復習,文理分開,擅長/喜歡和厭惡的科目交叉進行。不要前趕或後補作業。完成作業不是目的,根據作業查缺補漏,或翻書再復習一下薄弱環節才是根本。
14、若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死摳或置之不理,可以打電話請教一下老師或同學。
『柒』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重點
淺談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組織教學。但學生的情況教師應弄清楚,以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症下葯。本論文從實際出發,分別從學生的差異和學生的態度進行解讀,
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一是在引導上下功夫,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意讀文本;二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師生雙邊活動;三是提出開放學校圖書室,來增加學生的閱讀,力求在「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原則下,使學生的閱讀視野得以開闊,幫助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首先應該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其次才是教師與文本、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學生自身的實際狀況。
一、學生的差異。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的今天,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科教學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服從、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發展。每個人由於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不同,而形成了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則在中國教育史上影響了幾千年,沿用至今日,也充分說明了人自身存在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從教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調查了解中,我認為對學生
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基本能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個粗知大意的了解。這類情況的學生往往被稱為「後進生」,約占班級人數的4%左右。
(二)是會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基本了解,並能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表述。這類學生在班級中約佔70%左右。
(三)是能熟練書寫生字詞,並能通過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其他的學習工具正確理解詞句的實際意思,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對閱讀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可將所學知識遷移,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類
2 學生約佔26%左右。當然這只是我對一般班級的掌握情況,如果教師繼續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度,隨學生年級的升高、閱讀經驗的積累和對生活的體驗,這個比率會發生一些改變的。
二、學生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語文閱讀教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教師們所關注。在我對本校四、五、六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是喜歡上語文課的。原因在於他們從語文教材中可以了解更多知識、增長見識、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但是不喜歡的原因更值得教師們注意,歸結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因書寫不認真或不能順利朗讀而怕老師和同學們笑話。《語文課程標准》中對於寫字和朗讀是這樣規定的: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由於學生之間的差異造成了一小部分學生達不到以上要求,便覺得臉上無光,從而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產生態度上的不良轉變。
(二)是閱讀時間少。雖然課程改革已有一些時間了,各級教育部門也相應的組織了一些課改方面的培訓,努力使教師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不能完全徹底的轉變過來。他們如家長一樣生怕孩子在學習道路上被東西絆倒,吃不飽,吃不好,不能大膽放手讓學生來鍛煉自己;同時相應的評估機制給教師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所以就造成了學生只在讀一兩次文本後陷入教師的講授時間里。從以上所談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和學生學習的態度所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方面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誇美紐斯指出:「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那麼怎樣才能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哪?要科學的處理好教材,善於發現突破口,在講授時靈活的變換角度,把學生引入情境,使學生進入一個新鮮的感知認識世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閱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抓住每一組的主題和訓練重點,來具體的組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溝通與交流,達到師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這是實現教育的客觀要求。對於小學生來講,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點撥,學生的主體地位才得以凸顯。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如果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便不存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無從談起;如果沒有教師主導的教,學生的學不僅難以保證正確的方向,而且難以保證應有的學習效率。
三、有效的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
近幾年,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小組合作探究,其實是要求學生以學習主體的地位去發現問題,利用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來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上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特點是重視開發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合作探究以小組合作和同桌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
四、學校圖書室的的開放。
小學的學習階段對於知識的需求量是相當多的,除了在教材中學習一些知識以外,他們更渴望得到更多了解豐富知識的機會。從農村來看,學生家長給孩子買書閱讀的很少,大部分家長只知把學生送到學校讓教師教就可以;再者學校圖書管理員基本是由教師兼職,教師也不能抽出一些時間來管理圖書的工作。在家無課外書讀,在校借不到書讀,就使得學生閱讀面窄閱讀總量不達標。如果學校圖書室能保障正常的開放,學生有書可閱的問題就得以解決,學生的閱讀就能達到課標要求,閱讀數量必定促進課堂語文教學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
《臨沂市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