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三年級78頁的圖片 的寫作
除了閱讀文學書以外,還要適當閱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書籍,以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讀書,還要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應該努力做到讀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收獲。
B. 中國教育考試網中小學教師資格證上傳不了照片
把照片用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體打開後另存一下,再打開IE瀏覽器重新登錄,清除歷史記錄後重新上傳內。
照片格容式要求:照片將用於准考證以及考試合格證明,請考生上傳照片時慎重選用。照片不合格的考生審核將不能通過。照片要求:
本人近6個月以內的免冠正面證件照;
照片上應該看到人的額頭及兩耳輪廓,不允許戴墨鏡;
照片中顯示考生頭部和肩的上部,彩色標准證件照,白色背景;
照片上傳格式為jpg/jpeg,文件不大於200K;
(建議使用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圖畫, Photoshop, ACDsee等工具,將照片進行剪裁壓縮。)
C. 小學教育學中雙軌學制圖
希望採納
D. 簡單梳理一下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的變革軌跡,從中可以發現一些什麼樣的特點
數與代數數與代數現行大綱這部分內容主要側重有關數、代數式、方程、函數的運算,《標准》對此作了較大地改革:1.重視數與符號意義以及對數的感受,體會數字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過探索豐富的問題情景發展運算的含義,在保持基本筆算訓練的前提下,強調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和運算方法,加強估算,引進計算器,鼓勵演算法多樣化.2.對於應用問題:選材強調現實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題材呈現形式多樣化(表格、圖形、漫畫、對話、文字等);強調對信息材料的選擇與判斷(信息多餘、信息不足……);解決的策略多樣化;問題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為編制的應用題類型及其解題分析.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可以發現、描述、分析客觀世界中多種多樣的模式,把握事物的變化和事物間的關系;初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學會用符號表達現實問題中的一些基本關系,會初步進行符號運算.4.體會方程和函數是刻劃現實世界,有效地表示、處理、交流和傳遞信息的強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發展規律,預測事物發展的重要手段,重視對簡單現實頭問題的建模過程,學會選擇有效的符號運算程序和方法解決問題,重視近似解法特別是圖象解法.第一學段1.增加「能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兩步).2.適當加強基礎.3.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第二學段1.增加「結合現實情景感受大數的意義,並進行估算;發展學生的數感;加強與現實的聯系.」2.增加了「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3.刪除「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教師討論)4.將「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改為「能理解簡單的方程.」圖形與幾何(原稱空間與圖形:變「空間與圖形」為「圖形與幾何」;重提幾何直觀、推理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用詞更加規范,體現了課標的嚴肅)現行大綱這部分內容,小學主要側重長度、面積、體積的計算,初中主要是運用邏輯證明和擴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現有關平面圖形的性質,這使得學生不能將所學的幾何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沒有體現現代幾何的發展,還往往造成不少學生因此對幾何、至整個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為此,《標准》在重新審視幾何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提出幾何學習最重要的目標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間觀念.並對傳統的幾何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1.設置了「空間與圖形」領域,將幾何學習的視野拓寬到學生生活的空間,強調空間和圖形知識的現實背景,從第一學段開始使學生接觸豐富的幾何世界.2.通過觀察、描述、製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和圖形設計與推理的能力.3.突出用觀察、操作、變換、坐標、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現實空間和處理幾何問題,體會的刻劃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標准》中還指出,邏輯證明的要求並不局限於幾何內容,而應該體現在數學學習各個領域,包括代數和統計與概率等;對於幾何證明的教學來說,它的目的不應當是追求證明的技巧、證明的速度和題目的難度,而應服從於使學生養成「說明有據」的態度、尊重客觀事實的精神和質疑的習慣,形成證明的意識,理解證明的必要性和意義,體會證明的思想,掌握證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標准》中在強調探索圖形性質的基礎之上,要求證明基本圖形(三角形、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降低了對論證過程形式化和證明技巧的要求,刪節去了繁難的幾何證明題,旨在通過這些讓學生體驗邏輯證明的意義、過程,掌握基本的證明方法,同時,向學生介紹歐幾里得和《幾何原本》,使學生體會它們對於人類歷史和思想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標准》大大地加強和改善了目前的幾何教學.的」圖形與幾何」第一學段仍分為四部分,具體表示有所變動,(1)圖形的認識,(2)測量,(3)圖形的運動,(4)圖形與位置,在探索、發現、確認、證明圖形性質過程中,體現兩種推理(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輔相成的關系.體現增強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圖形的運動」強調了圖形的運動是研究圖形性質的一種有效方法.運動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第一學段(1)將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放在第二學段.(2)將」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放在第二學段.」第二學段(1)刪除「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確定一個點」(2)增加「通過操作,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統計與概率現行大綱中只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三代數中設立一章介紹有關統計初步的內容,幾乎沒有涉及概率內容,同時仍然採取「定義——公式——例題——習題」的體系呈現弦計初步知識,使得學生很難得體會這部分內容與現實的聯系,統計與概率對決策的作用.因此,《標准》中大大增加了「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在三個學段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分別設置了相應的內容,結合實際問題,體現了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1、反映數據統計的全過程:收集和整理數據、表示數據、分析數據、作出決策、進行交流.2、體全隨機觀念和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初步思想,將概率統計方法作為制定決策的有力手段.3、根據數據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論證,並初步學會用概率統計語言進行交流.統計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整理數據的結果.⑴(第一學段)不要求學生學習「正規」的統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以及平均數(放在第二學段).這種變化有三個原因:①更加突出了學生對數據分析的體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數據.②早期經驗的多樣化可以為以後學習:「正規」的統計圖表和統計量奠定比較牢固的基礎.③使得統計內容在第一、二學段的要求層次更加明確.⑵加強分析圖表的能力里的培養.提升「讀圖能力」的培養.⑶加強調查等活動的體驗.(主要是小調查)在收集數據方法方面,考慮到學生年齡特徵,要求學生了解測量、調查等的簡單方法,不要求學生從報刊、雜志、電視等去收集資料.⑷第二學段與《標准》相比,在統計方面,只要求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不要求學生學習中位數、眾數(這些內容放在第三學段)平均數易受極端數的影響(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影響).⑸另外,刪去「體會數據可能產生的誤導」這一要求.概率(可能性,重視「隨機現象」)在第一學段,去掉了對此內容的要求:第二學段只要求學生體會隨機現象,並能對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綜合與實踐「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針對問題的情景,學生綜合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或與他人合作經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加深對所教數學內容的理解.《標准》增設「聯系與綜合」部分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各個知識領域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體會數學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現實社會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以及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過程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知識內在的聯系.同時,採用過「綜合實踐活動」這種新的學習形式,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他們獲得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逐步發展對數學的整體認識.新的數學課程新技術對數學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術包括數學課程的目的、數學學習的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標准》提出在第二學段引入計算器,並鼓勵把計算器和計算機作為研究、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這樣可以免除學生做大量繁雜、重復的運算,從而在探索性、創造性的數學活動中投入的精力,解決更為廣泛的現實問題.同時,在課程實施建議中強調,有條件的地區應盡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加數學課程的技術含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內容、有效處理復雜的數學運算等方面的優勢,去改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最終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對綜合與實踐的理解-------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綜合與實踐」應當保證每個學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課外或課內外相結合完成.「綜合與實踐」的核心是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不同學段有不同的特點.第一學段:內容安排強調時實踐性和趣味性.第二學段:通過應用、探索和反思,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探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思考的習慣,通過交流,發展理解他人、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啟示:啟示一:堅持數學課程的三維整體目標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在新的教學課程標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識與技能、思維與能力、情感與態度三個基本方面的目標.啟示二: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課程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初步學會大知識的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判和調控.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初步學會對已有知識經驗質疑和對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能進行發散性思維,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演算法多樣化、思考問題的策略化).初步掌握觀察、操作、比較、分析、類比、歸納多種數學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圖表整理數據,獲取信息的方法.具有抓住現實生活的本質,進行數學抽象與概括的經歷與經驗.懂得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以及轉化的思維策略.啟示三:把解決問題置於數學課程的核心地位在標準的修改稿中,不僅體現了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實施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經歷探索、實踐的過程).啟示四:要把促進創新和落實基礎知識統一起來數學學習中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上述活動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佔有重要作用.
E. 小學4年級具有教育意義的古裝動漫圖片
斷臂父親
爸爸只有一隻手,國家發了殘疾證,允許不交農業稅和公糧。可爸爸說:「雖然國家給了照顧,但殘疾人也得盡自己的能力來分擔國家的困難呀!所以,他每年堅持和大夥兒一樣交,而且交得早,質量好。
去年五月,天氣像火燒一樣炎熱。麥子已經熟了,我暗自發愁,可爸爸胸有成竹地說:「今天割麥!」到麥田後,看爸爸用雙腿和腳湊合著一隻手割。然後用腳尖和另一隻腳跟把麥稈堆在一起。臨近中午時分,爸累得汗流滿面。我想:爸爸一定是渴極了。於是,我偷偷地回到家。等我把我拎回來時,不禁大吃一驚, 爸爸已經割了好多麥子。我走上前讓爸爸渴口水再割,而他卻說:「你先喝,等我把麥子割完了再喝吧。」這就是我的斷臂爸爸。
F. 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消防安全圖片
以上的都是的
G. 要考江西小學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書應該買哪個版本的有沒有圖片
【主編】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編著【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社【版次】2012年4月第1版 2013年1月第1版第3次印刷【開本】850*1168 1/16【頁數】4本【總重量】1245克【總定價】134.00元【目錄介紹】
1.綜合素質教材
第一章職業理念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
第一節教育觀(1)
考點聚焦(1)
考點梳理(2)
一、素質教育觀的基本要求(2)
(一)教育觀(2)
(二)素質教育觀(2)
(三)素質教育觀的產生與發展(3)
(四)小學素質教育(4)
二、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4)
(一)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4)
(二)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5)
三、素質教育觀的運用(6)
(一)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6)
(二)素質教育的實施障礙(7)
第二節學生觀(9)
考點聚焦(9)
考點梳理(9)
一、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與學生觀(9)
(一)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思想(9)
(二)全面發展的學生觀(10)
二、「以人為本」與全面發展的小學生觀(12)
(一)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12)
(二)全面發展小學生觀對小學教育的具體要求(13)
三、教育公正與小學生的共同發展(16)
(一)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要以教育機會均等為基本原則(16)
(二)有差異的學生的共同發展(17)
四、教育公正與小學生個性發展(18)
(一)分階段教育與個性發展的辯證統一(18)
(二)教育公正與小學生個性發展的辯證統一(18)
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19)
(一)師生關系的含義及功能(19)
(二)師生關系的基本類型(20)
(三)辯證統一的師生關系(20)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20)
第三節教師觀(22)
考點聚焦(22)
考點梳理(22)
一、小學教師職業的認識(22)
(一)教師觀及教師專業觀(22)
(二)教師的傳統角色(23)
(三)現代教師角色的轉換(23)
二、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24)
(一)教師專業化概述(24)
(二)小學教師專業發展過程(25)
(三)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25)
三、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26)
(一)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師德修養(26)
(二)小學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26)
(三)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27)
強化訓練(29)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31)
第一節教育法律法規概述(31)
考點聚焦(31)
考點梳理(31)
一、教育法律法規相關概念(31)
(一)教育法律(31)
(二)教育法規(32)
(三)教育政策(32)
二、法制條件下教育活動中的法律關系(32)
(一)教育關系(32)
(二)教育法律關系(32)
(三)教育法律責任(33)
第二節我國主要教育法律法規解讀(33)
考點聚焦(33)
考點梳理(33)
一、教育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33)
(一)《教育法》的性質與地位(34)
(二)《教育法》的基本結構與內容(34)
二、教育單行法(39)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39)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45)
(三)《未成年人保護法》(49)
(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0)
三、教育法規與政策(51)
(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51)
(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52)
第三節教師的權利與義務(55)
考點聚焦(55)
考點梳理(55)
一、教師的權利(55)
(一)教師權利的涵義(55)
(二)確立教師權利的法律依據(55)
(三)教師的基本權利解讀(56)
二、教師的義務(59)
(一)教師義務的涵義(59)
(二)確立教師義務的法律依據(59)
(三)教師的基本義務解讀(59)
第四節學生的權利保護(62)
考點聚焦(62)
考點梳理(62)
一、法律法規關系中的學生(62)
(一)學生的法律地位(62)
(二)小學教育活動小學生權利保護的意義(63)
二、學生的權利與保護(64)
(一)學生的權利(64)
(二)學生權利的保護(65)
強化訓練(70)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75)
第一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75)
考點聚焦(75)
考點梳理(75)
一、教師職業道德(75)
(一)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75)
(二)教師職業道德品質(77)
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78)
(一)制定背景(78)
(二)具體內容(78)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解讀(79)
三、《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80)
(一)制定背景(80)
(二)具體內容與解讀(80)
第二節教師職業行為(81)
考點聚焦(81)
考點梳理(81)
一、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解讀(81)
(一)教師思想行為規范(82)
(二)教師教學行為規范(82)
(三)教師人際行為規范(82)
(四)教師儀錶行為規范(83)
(五)教師語言行為規范(83)
二、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處理好的幾大關系(84)
(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84)
(二)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86)
(三)教師與同事的關系(86)
(四)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關系(87)
強化訓練(87)
第四章文化素養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91)
第一節教師的歷史與傳統文化素養(91)
考點聚焦(91)
考點梳理(91)
一、中國歷史重要事件(91)
(一)原始社會(91)
(二)農業社會(92)
(三)工業文明(98)
(四)現代文明(99)
二、世界歷史重要事件(101)
(一)上古人類文明(101)
(二)古代史(102)
(三)農業文明(102)
(四)近代史(103)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代(108)
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109)
(一)天文歷法(109)
(二)古代稱謂(111)
(三)傳統思想文化(111)
(四)古代地理(113)
(五)傳統科技文化(114)
(六)傳統藝術(114)
(七)科舉制度(114)
(八)傳統習俗(116)
(九)物質文化遺產(116)
第二節教師的科學素養(118)
考點聚焦(118)
考點梳理(118)
一、中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118)
二、西方科學家的傑出代表(119)
三、更多世界著名的科學家(121)
第三節教師的文學素養(125)
考點聚焦(125)
考點梳理(125)
一、外國文學(125)
(一)古典文學(125)
(二)近代文學(128)
(三)現代文學(131)
(四)其他外國文學名著(134)
二、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名著(135)
(一)詩歌(135)
(二)戲曲(137)
(三)中國古代散文(138)
(四)中國古代小說(139)
三、中國現代文學名家名著(139)
(一)中國現代詩歌(140)
(二)中國現代小說舉要(140)
(三)中國現代散文舉要(140)
(四)中國現代戲劇舉要(141)
第四節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142)
考點聚焦(142)
考點梳理(142)
一、藝術鑒賞概述(142)
二、藝術鑒賞活動展開的基本條件(142)
三、藝術鑒賞的意義(143)
四、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143)
五、藝術鑒賞中的心理現象(143)
(一)藝術鑒賞中的多樣性與一致性(143)
(二)藝術鑒賞中的保守性與變異性(143)
六、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144)
(一)注意(144)
(二)感知(144)
(三)聯想(144)
(四)想像(144)
(五)情感(144)
(六)理解(145)
七、藝術鑒賞的審美過程(145)
(一)藝術鑒賞中的審美直覺(145)
(二)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145)
(三)藝術鑒賞中的審美升華(145)
八、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145)
(一)充分揣摩作品內涵(146)
(二)引導受教育者主動參與(146)
(三)為受教育者提供理性指導(146)
(四)自主探究,實現教育功能(146)
九、中外古代藝術成就(146)
(一)繪畫(146)
(二)文字和書法(148)
(三)雕塑(148)
(四)手工藝(149)
(五)建築(150)
(六)園林藝術(150)
(七)音樂(151)
(八)中國戲曲(152)
(九)中國電影(153)
強化訓練(155)
第五章教師基本能力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59)
第一節信息處理能力(160)
考點聚焦(160)
考點梳理(160)
一、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160)
(一)信息素養概念(160)
(二)小學教師應具有的信息素養(160)
二、信息檢索能力(160)
(一)信息檢索能力是信息素養的基本要求(160)
(二)工具書檢索信息能力(161)
(三)網路檢索信息能力(162)
三、網路信息交流能力(163)
(一)網路信息交流與面對面交流有很大區別(163)
(二)網路信息交流方式(163)
(三)小學教師在網路信息交流中應注意的問題(164)
四、信息處理能力(164)
(一)信息處理的定義(164)
(二)信息處理的任務(164)
(三)信息處理的功能(164)
(四)信息處理的邏輯方法(164)
五、教育測量數據的分析與處理(164)
(一)數據類型(164)
(二)數據描述(165)
(三)數據分析(166)
六、課件設計與製作(167)
(一)課件設計與製作的基本步驟(167)
(二)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167)
第二節邏輯思維能力(168)
考點聚焦(168)
考點梳理(169)
一、邏輯基礎知識(169)
(一)概念(169)
(二)命題(171)
(三)推理(174)
二、邏輯基本規律(190)
(一)同一律(190)
(二)矛盾律(190)
(三)排中律(191)
三、論證(191)
(一)概述(191)
(二)證明(192)
(三)反駁(193)
(四)論證有效性的分析(193)
第三節閱讀理解能力(196)
考點聚焦(196)
考點梳理(196)
一、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義(196)
(一)重要概念(197)
(二)技巧點撥(197)
二、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98)
(一)重要句子(198)
(二)技巧點撥(199)
三、篩選並整合圖表、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201)
(一)圖表信息的篩選與整合(201)
(二)視頻材料信息的篩選與整合(203)
四、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204)
(一)結構和思路(204)
(二)技巧分析(206)
五、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207)
(一)歸納內容要點的途徑(207)
(二)歸納內容要點應該注意的問題(208)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208)
(一)作者的觀點態度(208)
(二)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途徑(208)
(三)作品的鑒賞與評價(210)
第四節寫作能力(214)
考點聚焦(214)
考點梳理(215)
一、常用文體知識(215)
(一)記敘文(215)
(二)議論文(217)
(三)說明文(219)
二、組織剪裁材料(221)
(一)確立中心,明確立意(221)
(二)材料來源(223)
(三)圍繞中心組織剪裁材料(224)
三、布局謀篇,安排文章結構(227)
(一)擬寫標題(227)
(二)記敘文寫作規范(229)
(三)議論文寫作規范(233)
四、語言表達准確、鮮明、生動,巧用修辭手法(235)
強化訓練(240)
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課程體系(251)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254)
2.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材
目錄
第一章教育基礎
從考試大綱看本章考點(1)
第一節小學教育的發展及其特點(1)
考點聚焦(1)
考點梳理(1)
一、小學教育概述(1)
(一)小學教育的概念(1)
(二)小學教育的任務(2)
二、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2)
(一)古代的小學教育(2)
(二)近現代的小學教育(3)
(三)當代的小學教育(6)
三、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7)
(一)小學教育的特殊特點(7)
(二)小學教師的特點(9)
四、我國現行的小學學制(10)
第二節小學的組織與運行(10)
考點聚焦(10)
考點梳理(11)
一、學校管理概述(11)
(一)學校管理的概念(11)
(二)學校管理的基本要素(11)
(三)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11)
(四)學校管理的過程(11)
(五)學校管理的原則與方法(12)
二、學校的組織機構(14)
(一)學校組織機構的含義(14)
(二)學校組織機構的結構類型(14)
(三)學校組織機構主要職能部門(15)
三、學校的運行機制(15)
(一)學校管理體制(15)
(二)學校規章制度(16)
第三節教育學基礎知識(17)
考點聚焦(17)
考點梳理(17)
一、教育概述(17)
(一)教育的概念(17)
(二)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18)
(三)教育的屬性(18)
(四)教育的功能(19)
(五)教育的起源與發展(20)
二、教育學概述(23)
(一)教育學的概念(23)
(二)教育學的發展(23)
三、教育與社會的發展(27)
(一)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系(27)
(二)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關系(28)
(三)教育與精神文化的相互關系(28)
四、教育目的(29)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29)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30)
(三)教育目的的理論(30)
(四)教育目的的層次(31)
(五)教育目的的影響因素(31)
(六)我國的教育目的(31)
五、教育制度(32)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32)
(二)教育制度的發展歷程(32)
(三)教育制度的影響因素(33)
(四)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33)
第四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34)
考點聚焦(34)
考點梳理(34)
一、課程的概念(34)
二、課程的作用(35)
三、課程的類型(35)
(一)分科課程、綜合課程與活動課程(35)
(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35)
(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36)
(四)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36)
四、課程理論流派(36)
(一)學科中心課程論(36)
(二)活動中心課程論(37)
(三)社會中心課程論(37)
五、課程內容(37)
(一)課程計劃(37)
(二)課程標准(38)
(三)教材(38)
六、課程開發(39)
(一)課程開發的概念(39)
(二)影響課程開發的主要因素(39)
(三)課程開發的模式(39)
七、課程評價(40)
(一)課程評價的涵義(40)
(二)課程評價主要模式(40)
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40)
(一)基本理念(40)
(二)核心理念(40)
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41)
(一)新課程改革的總目標(41)
(二)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41)
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狀況(42)
(一)課程結構(42)
(二)課程內容(42)
(三)課程實施(42)
(四)課程管理(42)
(五)課程評價(43)
第五節教師專業發展(43)
考點聚焦(43)
考點梳理(43)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43)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含義(43)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43)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標准(44)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44)
(一)專業理念(44)
(二)專業知識(44)
(三)專業能力(44)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45)
(一)三階段發展(45)
(二)四階段發展(46)
(三)五階段發展(46)
四、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46)
(一)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46)
(二)開展微格教學(47)
(三)進行專門訓練(47)
3.綜合素質標准預測試卷及專家詳解
目錄
2012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試題(1)
專家詳解(72)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一)(7)
標准預測試卷(一)專家詳解(75)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二)(14)
標准預測試卷(二)專家詳解(79)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三)(21)
標准預測試卷(三)專家詳解(83)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四)(27)
標准預測試卷(四)專家詳解(87)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五)(34)
標准預測試卷(五)專家詳解(90)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六)(41)
標准預測試卷(六)專家詳解(94)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七)(47)
標准預測試卷(七)專家詳解(97)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八)(54)
標准預測試卷(八)專家詳解(100)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九)(60)
標准預測試卷(九)專家詳解(103)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十)(66)
標准預測試卷(十)專家詳解(106)
4.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准預測試卷及專家詳解
目錄
2012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1)
2012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專家詳解(79)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一)(8)
標准預測試卷(一)專家詳解(8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二)(15)
標准預測試卷(二)專家詳解(85)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三)(22)
標准預測試卷(三)專家詳解(89)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四)(29)
標准預測試卷(四)專家詳解(9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五)(36)
標准預測試卷(五)專家詳解(95)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六)(43)
標准預測試卷(六)專家詳解(98)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七)(51)
標准預測試卷(七)專家詳解(10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八)(58)
標准預測試卷(八)專家詳解(107)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九)(65)
標准預測試卷(九)專家詳解(110)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十)(72)
標准預測試卷(十)專家詳解(113)
2012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1)
2012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專家詳解(79)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一)(8)
標准預測試卷(一)專家詳解(8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二)(15)
標准預測試卷(二)專家詳解(85)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三)(22)
標准預測試卷(三)專家詳解(89)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四)(29)
標准預測試卷(四)專家詳解(9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五)(36)
標准預測試卷(五)專家詳解(95)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六)(43)
標准預測試卷(六)專家詳解(98)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七)(51)
標准預測試卷(七)專家詳解(102)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八)(58)
標准預測試卷(八)專家詳解(107)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九)(65)
標准預測試卷(九)專家詳解(110)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准預測試卷(十)(72)
標准預測試卷(十)專家詳解(113)
H. 學籍卡是什麼樣子圖片
如圖:
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
不得將學籍作為入學和轉學版條件。權
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前提條件。
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序,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
原來已建學籍的,應通過學籍系統為其轉接學籍;原來沒建學籍的,應通過查重程序後為其新建學籍。
學籍系統或數據傳輸出現故障等特殊情況時,可根據家長要求先通過線下流程辦理轉學,線下流程完成後,學生即視為在校生,之後再通過學籍系統完成電子學籍檔案轉接,實現「人籍一致」,最終審核以學籍系統的信息為准。
全國中小學生原則上應通過與學前教育管理系統對接或在小學一年級入學時建立學籍。少數因故沒有建立學籍的非小學一年級學生,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每月月末將學生名單按規定的格式提交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進行全國學籍查重。查重通過的才能新建學籍,查重不通過的,應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
理論上,學校均應為沒有學籍的學生及時建立學籍。但為防止惡意或過失重建學籍,確保學生學籍全國唯一,保護相關學生利益,維護學籍管理秩序,對非一年級學生補建學籍的,必須進行全國查重。
I. 我要做一篇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作品,來點圖片和文字吧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文明行為是素質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只有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小學生,才有發展的潛力和向前發展的前景。「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人生」。
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也用不盡。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和社會風尚」。習慣是人生之基。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人的習慣如何,決定他一生的成敗。
作為小學教師,尤其是我們一年級的老師和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就更為重要。具體如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習慣等等習慣的養成教育要作為我們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來抓。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習慣的養成教育:
一、通過講故事、聽讀兒歌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輕松愉快地接受教育過程,感悟和理解什麼是文明?認識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和對自己成長的影響性。
二、創設情景教育。教師組織表演能力強的孩子進行情景再現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親身體驗、分辨文明與不文明,初步建立文明是非觀念。
三、搜集圖片和影像資料,通過講解和觀閱,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潛移默化的了解什麼是文明行為,哪些是不文明行為。
四、進行榜樣教育。
榜樣的作用是最能夠轉變孩子的行為習慣,教師和父母的榜樣作用更能夠影響孩子,並且這種影響是長久的、深刻的、刻骨銘心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自己要時時刻刻注意言行舉止,同時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督促家長和教師一道,時時處處給孩子起好榜樣作用。
五、持之以恆的訓練
將養成文明習慣的教育滲透到一日常規教育中去,時時提醒時時抓,讓孩子每天都能進步一點,懂得一點、形成一點、鞏固一點。
六、爭做文明小公民
採取各種各樣適合孩子的、有意義的競賽活動,從中發現在良好習慣養成方面比較突出的孩子,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並授予「文明小公民」稱號,一方面促使其更好的發展,同時激勵和帶動其他孩子的進取意識,達到共同養成良好習慣的效果。
總之,良好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也不是學校單方面努力就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這需要學校和家庭互相緊密配合,也就是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通過堅持不懈的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2)習慣是一種於需要相聯系的穩定的行為方式。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所存放的德育資本。習慣的資本由於使用就不斷的增大著,而且使人能夠象經濟界的物質資本一樣,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寶貴的力量----有意識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廈建築得越來越高。」習慣對於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一般來說,人的很多的習慣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習慣受益一生,壞習慣貽害終生。小學生習慣正處在形成階段。許多壞習慣還未形成。那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習慣呢?
一、以身作則
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首先自己要做學生的表率,如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自己必須做一個講究衛生的人,每天穿著整潔,上課用摸布把講台擦乾凈,臟東西不亂丟,板書注重干凈整潔,學生漸漸地形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平時做作業也能認真書寫,注意整潔。
二、循序漸進
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例: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學生做作業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的良好習慣。要看到學生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逐漸又培養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
三、家,校結合
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個人的生後實踐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小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裡度過。他的接觸社會機會不多,因此教師應加強與家庭聯系,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J. 有沒有針對小學生的有插圖最好帶上彩圖的教育他們不要犯罪的圖書,希望推薦。很需要
<別誤入歧途(避免犯罪)>/青少年法律教育叢書
產品名稱:別誤入歧途(避免犯罪)/...
書名: 別誤入歧途(避免犯罪)/青少年法律教育叢書
定價: 24.80元
出版社名稱: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06月
作者: 劉寅
開本: 16
書名: 別誤入歧途(避免犯罪)/青少年法律教育叢書
ISBN編號: 97875118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