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新中國小學畢業

新中國小學畢業

發布時間:2020-12-04 22:53:33

㈠ 老舍的資料

老舍

老舍,中國小說家、劇作家。生於1899年,卒於1966年,滿族,祖籍北京。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趙子日》、《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須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他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

1924年,老舍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授漢語和中國文學。自1925年起,陸續寫了3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對烏煙瘴氣的教育界作了生動的揭露;《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向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二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國的北京人,諷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產的社會土壤里培植出來的「出窩兒老」的畸形心態——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語,俏皮的幽默筆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風情,通過閉塞守舊、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對於祖國命運的憂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個性和思想視角。3部作品陸續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後,引起文壇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1929年夏,繞道歐、亞回國。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為當地高漲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創作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在這兩所大學,相繼開設文學概論、外國文學史、歐洲文藝思潮、小說作法等課程。課余繼續從事創作。沿襲原來的藝術取向的,有長篇小說《離婚》和《牛天賜傳》等,都寫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劇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寫從淺露趨向含蓄,相當圓熟地形成他作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態的風俗畫師、市民社會的表現者和批判者獨特的藝術風格。面對愈來愈嚴酷的社會現實,創作出現兩種新的趨勢:一是日益關切國家大事,由此觸發寫作的靈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製造的五三慘案的刺激,寫了《大明湖》,九一八事變引起他「對國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說《貓城記》的問世;一是更加關懷城市貧民的苦難,以此作為主要描寫對象,《月牙兒》敘述母女兩代淪為暗娼,《我這一輩子》訴說下級警察的坎坷經歷。在《駱駝祥子》中,以農村來到城市拉車的祥子個人的毀滅,寫出一場沉痛的社會悲劇。把城市底層暗無天日的生活引進現代文學的藝術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樹。
《駱駝祥子》是他個人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重要作品。他從30年代初起 ,開始寫作短篇小說 ,作品收入《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
任》、《老字型大小》、《斷魂槍》諸篇,綽約多姿,精緻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1月濟南淪陷前夕,隻身奔赴武漢。1938年3月 ,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出任總務部主任。抗戰8年中,對文藝界的團結抗日多有貢獻。他寫於抗戰時期的作品,也多以直接為民族解放服務為題旨。戰爭初起,他熱情提倡通俗文藝,寫作宣傳抗日的鼓詞、相聲、墜子等小型作品,供藝人演唱。隨後,轉向直接向群眾宣傳的話劇創作,連續寫劇照了《殘霧》、《張自忠》、《國家至上》等10餘個劇本,頌揚民族正氣、表彰愛國志士,批判不利於團結抗日的社會弊端,在當時起了積極的宣傳作用。自1944年初開始,進入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的創作,回到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會和所擅長的幽默諷刺藝術。小說刻畫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市井平民,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的內心沖突,於苦難中升騰起來的覺醒和抗爭,自然也有消極逃匿和無恥墮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戰時期的力作,也是抗戰文藝的重要收獲。1946年3月,老舍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後,繼續旅居美國,從事創作和將自己的作品譯成英文。

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老舍立即啟程回國。新社會的新氣象使他極為振奮,不久就發表以藝人生活為題材的劇作《方珍珠》。1951年初創作的話劇《龍須溝》上演,獲得巨大成功。劇本通過大雜院幾戶人家的悲歡離合,寫出了歷盡滄桑的北京和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正在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是獻給新中國的一曲頌歌。《龍須溝》是老舍創作新的里程碑,他因此獲得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50~60年代,他在文藝、政治、社會、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擔任多種職務,但仍然勤奮創作。作品以話劇為主,有《春華秋實》、《西望長安》、《紅大院》、《女店員》等,以刻畫北京市民告別舊生活、迎接新時代的精神歷程的作品較為成功。他還寫有散文《我熱愛新北京》。自50年代後半期起,老舍在話劇《茶館》、《義和團》(又名《神拳》)和小說《正紅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轉而描繪近代北京的歷史風雲。《茶館》以一座茶館作為舞台,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踞時期、國民黨政權崩潰前夕3個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寫出舊中國的日趨衰微,揭示必須尋找別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話劇藝術在這個劇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劇目,繼《駱駝祥子》之後,再次為老舍贏得國際聲譽。

老舍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思想上藝術上不斷取得重要進展和突破。他寫作勤奮,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是位多產作家,一生寫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於1966年8月24日自溺於北京太平湖。

㈡ 當年為什麼要上山下鄉當知青

1、從宏觀經濟來看,上山下鄉運動的第一個原因是六十年代中蘇交惡而爆發的財政危機,老毛拒絕了年蘇聯提出的新的軍事同盟的要求,於是通過外部投資拉動的經濟因為投資的瞬間中斷而崩潰,隨之而來的二五計劃夭折。

1958年到1960年間政府自主工業化建設(增發貨幣、擴大地方自主權、大躍進)維持了兩年的高增長,但是1960年國民經濟迅速下滑21%,最後兩年經濟增長下滑近一半。

面對資本基本為零的極端環境,當時的政府通過意識形態工具發動「階級斗爭」、「繼續革命」等群眾運動,將青年作為極其廉價的勞動力集中投入國家建設,實際上是「替代長期絕對稀缺的資金要素」以滿足國家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需求。

2、上山下鄉運動的第二個原因是由第一個原因演化出的城市產業的衰弱,新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蘇聯的資本積累方法,通過工業農業剪刀差的方式,為城市中的工業提供原始積累。由於60年開始的經濟危機,農村無法再向城市提供資金和基礎產品交換,城市工業陷入危機。

同時由於當時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而導致政府高額赤字,政府主導的公司體制舉步維艱,城市就業率隨即下滑,出現了可能高達約8000萬的失業人口。因此政府動員青年適齡就業人口上山下鄉,通過排斥勞動緩解經濟危機。

(2)新中國小學畢業擴展閱讀:

影響

至於上山下鄉給知青帶來的傷害,給農村帶來的後果,給知青家長帶來的怨氣,在當時極「左」的政治環境里,不止發生在知青身上,而是文化大革命帶給老百姓的共同災難。

對於上山下鄉,大多數人是迫於強大的政治壓力,被敲鑼打鼓趕到農村的。也只有文革期間,這樣的事情才有可能實施。 所以對上山下鄉運動的反思不能脫離文革的背景,上山下鄉所造成的後果,也只是文革動亂的惡果之一。

當年的知青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齡。人是生活在社會里的,除了物質生活,還需要精神生活。上山下鄉是當年的知青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運,有太多的共同語言。與人生的其他階段相比,許多人對那段生活的記憶最為深刻,因而也就更加懷念。

㈢ 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

1、愛提問的學生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一節數學課上,講「有理數」這一章。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取「+」號,並把絕對值相乘。


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乘正數得正數,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乘正數得正數,這好理解;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這是為什麼呢?於是就發問:「老師,負數乘負數,為什麼得正數?」


袁隆平盡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心靈成長的標志。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2、游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袁隆平非常喜愛游泳,便向體育老師報名,要求參加預選。老師朝他打量一番後,搖搖頭說:「你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他心裡不服氣,心想:自己從8歲開始,在隨父母逃難的途中,就是走水路來重慶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險些被淹死,幸虧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來,才保住了性命。


從此自己下決心要學會游泳,今後能遇難救人。學會後他也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去試一試。

預賽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師帶隊,10多個初選上的同學每人騎一輛自行車,奔向比賽的游泳場,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後一位同學的自行車後架上同行。待到達預賽場地時,周老師發現了他,便笑著對他說:你既然來了,也就試試看吧!


結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漢口的預選賽中獲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兩個第一名,而其他同學都名落孫山。接下來,袁隆平又奪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時,袁隆平受到熱烈歡迎,同學們在校門口把他抬起來,使勁地往上拋了多次。


3、立志學農


高中畢業以後,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全家爭論的焦點。當時,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後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19歲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他想:第一,父親要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是希望自己能陞官發財,光宗耀祖。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第二,想赴重慶求學。抗日時期的「陪都文化」,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個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三,在小學階段,一次參觀園藝場時,他對生氣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到這些,他直截了當地對父母親說:「還是讓我報考農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見你還要認真考慮。當然最後還得由你自己作主!」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個性,既然兒子立志學農,他也不好再提反對意見了。袁隆平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報考並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



4、服從分配


1953年夏,4年的大學生活就要結束了,袁隆平和其他同學一樣,面臨著畢業分配的選擇。7月下旬,學校在禮堂舉行分配動員大會,向畢業生發出號召:服從統一分配,到農村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袁隆平和每一個畢業生一樣,面臨著一場考驗,思想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他希望自己能留在重慶搞科研工作。但是,祖國急需大批有專業知識的知識分子到基層去,到農村去推廣農業技術,急需大批有專業知識的青年奔赴教學崗位,教書育人,把知識傳播給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他想:自己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自己親眼看到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舉,百廢待興。國家在有許許多多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拿出了不少的錢來修建校舍、培養大學生。4年大學生活中,老師們花費了多少心血傳授知識,培養自己。


想到這些,袁隆平矛盾的心情、痛苦的思想豁然開朗。思想通了,袁隆平向學校遞交了服從統一分配的決心書。在學校的統一分配下,袁隆平拿著分配通知,來到湖南省農業廳報到了,接著就被派遣到偏僻的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農校教書。


5、俄語教師


1953年8月,袁隆平告別母校西南農學院,走進了安江農校的校園,開始了長達18個春秋的教學生涯。來校第一個學期,因缺少俄語教師,學校分配他到文史教研組教俄語。性格隨和的袁隆平,盡管專業不對口,但他服從學校安排,愉快地當上了俄語教師。


他認為這是自己教學生涯的開端,必須開好這個端。他不因為學校缺乏俄語教師而「濫竽充數」,而把它看成為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不備好課,他從不走上講台。從教俄文字母發音第一堂課起,就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反映新來的俄語教師「板書清晰,發音準確,口齒清楚,重點突出,形象生動」。


為了激發同學們學外語的興趣,他採取課內師生之間用俄語回答簡短提問,課外教唱俄語歌曲,與蘇聯同類學校同學通信等多種形式,來豐富教學內容,鞏固課堂所學單詞和語法,收到良好效果。連原來對外語不感興趣的同學,也提高了興趣,進步很快。

為了教學和科研,他不僅努力學習俄語,而且刻苦自學英語,不斷提高聽、寫、閱讀水平。通過長期堅持,他可不帶字典閱讀英、俄外文雜志和資料,是全校第一個外語過關的專業教師。他經常以現身說法來啟發教育學生,要刻苦學好外語,多掌握一門外語,就等於多打開一扇獲取知識的窗戶,可以學到更多更廣的科學知識。

小學教育都有哪些就業方向

小學教育專業在校學習四年以後,如果你選擇出社會工作,我覺得就業范圍挺狹窄的,你可以選擇從事教育方面的小學教師,經過不斷地參加考試,獲得就業資格。不過大多數教育人還是有著熱愛孩子教育孩子的熱血中吧。
總之是一條蠻艱難的路,只要你熱愛,只要你對這一份工作有特別的感情,你會發現,別人眼裡的苦你都沒有體會到,你體會到的是這份工作,這群孩子給你帶來的快樂,所以跟隨自己的內心,放手去闖吧!年輕就是資本,加油加油!!

㈤ 紅領巾心願卡畫什麼圖和寫什麼字

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路標。少先隊是溫暖的集體,是我們成長進步的搖籃。我們都曾是光榮的少先隊員,都曾在少先隊組織里茁壯成長,都擁有一段與紅領巾緊密相連的激情回憶…但更多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的紅領巾情結。
紅領巾、隊旗、隊歌、呼號,組成了我們六年來少先隊豐富多彩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懂得了中國少先隊光榮的歷史。
北伐戰爭時期,我們的名字叫勞動童子團。黨領導的第一支少兒組織、第一把火炬在武漢、上海等地點燃!剪掉土豪劣紳的長袍,把剝削者、壓迫者的轎子推翻!打倒列強!打倒軍閥!貧窮兒從此有了最早的家園。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的名字叫共產兒童團,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蘇維埃的紅小鬼,個個勇敢,打土豪,斗惡霸。為紅軍送柴、送水、揮扇、擦汗,收集子彈殼,製造殺敵的子彈。紅星閃閃放光彩,小小戰土奔前方。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名字叫抗日兒童團;宣傳打日本,站崗、放哨、捉漢奸,不吃鬼子一顆糖,埋下地雷炸壞蛋,雞毛信送情報,王二小的英名無人不曉。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名字叫少先隊和 兒童團,解放區里救護傷員,國統區里散發傳單;剪五星,做紅花,迎接祖國解放的春天,小小報童再也不必唱憂傷的歌,因為我們推翻了三座大山。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毛澤東爺爺在天安門城樓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隊歌》配樂)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成立了。星星火炬是我們的隊旗,它引導我們為共產主義事業做好准備。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我們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一輩,跟著共產黨,跟著共青團,正乘著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的雄風,學習本領,磨練翅膀,向著太陽勇敢飛翔!
身上鮮艷的紅領巾,像我們顆顆跳動的紅心;天上顆顆小星星,像母親深情的眼睛。
珍藏心中的領巾
同學們,童年是快樂的,而一個人一生只能擁有一個童年。你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童年大部分美好的時光是在花園似的母校度過的。雖然你們即將小學畢業了,但我堅信你們會把胸前的紅領巾永遠地存留在心裡。這是因為紅領巾代表的是焰火,紅領巾代表的是幸福,紅領巾代表的是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我堅信,你們心中的紅領巾將比胸前的紅領巾更紅、更艷。
六年的小學生活將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啟明星,我們珍惜這閃著夢幻般光彩的六年,我們珍藏這佩戴紅領巾的六年。我們相信,到了將來,存留在我們心中的紅領巾將永遠是紅艷艷的,這是因為我們難忘有一首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我們難忘有一面旗——中國少先隊隊旗;我們難忘有一種禮——中國少先隊隊禮(行一隊各);我們難忘有一種標志——中國少先隊的標志紅領巾;我們難忘有一種誓言,我們一起高呼了六年,這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誓言。

㈥ 魯迅的文章有哪些

魯迅寫的文章有《藤野先生》、《孔乙己》、《阿Q正傳》、《拿來主義》、《社戲》等。

作品介紹

1、《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憶散文,選自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講述了魯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有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還有一次看電影受到的刺激。

重點是記敘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同時交織著對自己的責備和對老師感激心情,巧妙地突出了作者為祖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

5、《社戲》

《社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於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同年12月《小說月刊》第13卷12號,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篇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

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㈦ 在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

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

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的文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定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造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飛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

人民對美國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為了支持蔣**,就運來一些麵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為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麵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領救濟粉意味著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採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逃避自己的責任。」

兩個月後,朱自清因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挨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

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㈧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3、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4、體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舉辦北京奧運;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中國橫掃世界乒壇;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會金牌。

5、軍事方面的成就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航母服役;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8)新中國小學畢業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2、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3、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㈨ 1996年生的人 小學初中高中 都是哪年上的哪年畢業的

2002年上小學,2008年小學畢業;同年上初中,2011年初中畢業;同年上高中。

如果是六年制小學的話,是以上的時間。

拓展資料:

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2016年,全國共有普通小學17.8萬所,比上年減少1.3萬所。全國小學招生1752.5萬人,比上年增加23.4萬人,增長1.4%;其中,城市小學招生591.8萬人,同比增加34.2萬人,增長6.1%。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同比增加220.8萬人,增長2.3%。

㈩ 我們應當回去的主要內容

我們應當回去的主要內容:講述的是華羅庚,歷盡艱辛,回到祖國的故事,以及路過香港的見聞。

華羅庚: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新中國涎生的消息傳到美國以後,已是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的華羅庚,享有優厚的薪俸、汽車、洋房、榮譽,但這一切再也羈絆不住他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他毫不猶豫地響應祖國的號召,回到自己祖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當他路過香港時,他寫了一封長達萬言的公開信,情真意切地呼籲愛國知識分子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生活,投入祖國的懷抱。他在信中說:「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的工作基礎,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

在公開信問世後的二十五年漫長歲月里,無論是天空晴朗的時光,還是在風雨如晦的年月,他都始終恪守著自己的諾言,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奮斗不息,向人們展示了他「祖國中興宏偉,死生甘願同依」的愛國熱心。

(10)新中國小學畢業擴展閱讀:

華羅庚經歷: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

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現江蘇省華羅庚中學),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閱讀全文

與新中國小學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