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質的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計劃及反思百度文庫
一、單元概述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本單元主要是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從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中,尋找化學變化的本質:產生了新物質。物質的化學變化產生了哪些新物質,怎樣判斷產生了新物質,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尋找足夠多的證據,作為判斷產生了新物質的依據。
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質的變化。本單元包括8課:第1課主要呈現生活中物質變化的實例。從這些變化的實例中,比較出兩類不同的變化。第2課通過兩個實驗,引導學生詳細觀察沒有變化的沙豆混合和產生了新物質的白糖加熱,分辨物質變化過程中的「變」與「不變」,分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特徵。第3—6課具體介紹一些化學變化的類型以及這些化學變化所伴隨的現象。學生通過觀察現象、作出假設、尋找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研究各種化學變化,總結化學變化的主要特徵:產生了新的物質。第7—8課通過研究化學變化速度的控制,介紹化學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懂得化學變化與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最後幫助學生總結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本單元並不要求學生學生掌握化學變化的類型和化學變化生成的具體新物質。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從種種變化的現象出發,推斷物質的變化是否產生了新物質,然後尋找各種證據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達到提升科學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單元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
2.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
3.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4.物質的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
5.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
6.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可以利用物質的變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推測、實驗設計和驗證獲得結果。
2.學習通過「假設---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思維方式,自己設計對比實驗進行驗證。
3.經歷簡單的對比實驗的設計和實驗過程,培養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
4.按規范要求完成實驗。
5.對觀察研究結果進行簡單整理、分析並概況總結,逐步形成科學概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
2.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3.認識到閱讀、收集更多的相關信息資料,豐富自己的認識,修正、完善原有的認識是必要的。
4.培養以證據說話的觀念和行為習慣。
5.體會科學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
6.體會分辨現象與證據的關系,以證據支持結果的重要性。
7.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有更多的證據。
7.認識到科學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
三、教學准備
器材:滴管、榔頭、鑷子、玻璃杯、小飲料瓶。
材料:火柴、生銹的鐵釘和鐵片、蠟燭、米飯、澱粉、碘酒、幾種常見的食物、小蘇打、白醋、鐵銹、硫酸銅溶液、塗有油漆的鐵製品、小自行車、白糖、檸檬酸、自製電路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