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語文教育理論書籍

小學語文教育理論書籍

發布時間:2020-12-04 08:45:12

Ⅰ 語文教學有何技巧小學語文教學理論知識

考試內容: 考試形式分為筆試和面試,總分為100分(其中:筆試成績占總分40%,面試成績占總分60%)。即:考試總分數=筆試成績×40%+面試成績×60%。 (一)筆試 1、筆試科目:公共科目(教育學、心理學、時事政治、文史知識)和專業科目,筆試總分為100分(其中:公共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40%,專業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60%)。 2、筆試內容: 報考小學、幼兒園教師崗位,考試內容為:公共科目為教育學、心理學、文史知識、時事政治;專業科目為所報考崗位專業要求相關知識(中考范圍)。(二)面試 (1)面試按照招聘崗位職數,報考人員以筆試成績總分1:3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對象。(2)報考小學或初中教師崗位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專業面試形式為說課,按照抽取課題說課13—15分鍾,內容為所報專業的課程內容。

Ⅱ 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理論包括哪些

識字是學習語文的起點,是閱讀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繫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強弱.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信息,而信息的獲得又主要依靠閱讀來實現.小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規律性的認識與做法.

Ⅲ 安徽省小學語文教師考編制,要考哪些科目,我知道要考教育理論,還有什麼科目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筆試科目和內容
筆試為《教育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所有考生均需參加。
希望能夠幫到您。

Ⅳ 我想要考小學語文老師,應該看什麼輔導資料呢

這得看你是哪個省的 每個省的考試的傾向都不一樣
不過應該都離不開基礎理論內綜合(教育學、心理容學、教育心理學)+專業知識(班主任就是語文和數學)
基礎理論綜合推薦買「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山香教育的 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小學的應該是藍色封皮的(我推薦這個只是覺得用個比較順手 你可以自己上書店具體看看內容再決定)
專業知識 說實話 就是做些題或是不用准備~
我是今年剛剛考上的小學老師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Ⅳ 小學語文教學理論書籍有哪些

語文教師在實踐中形成多種多樣的教學能力。按照教育教學實施的過程可以分為:(1)教學設計能力。即根據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規劃和設計的能力。(2)教學實施能力。即根據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通過一定的過程和形式實現教學目標的能力。(3)教學評價能力。即通過適時適當的反饋方式搜集有關信息,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以及確定有效的矯正措施或發展計劃的能力。

Ⅵ 如果考常州小學語文的編制,我看山香教育的教育理論基礎和學科專業知識除外,還要看什麼

要看你當地的政策了,如果你的學歷等符合當地初中語文老師的編制考試要求,那你就可以去考考看。不管做什麽老師,都要去考編制的,如果是代課什麽的就要求要有相關的學科資格證。我和你一樣是師范小學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的,持有小學英語教師資格證,不過我現在在讀本科,讀完了考編制,我覺得小學英語教師挺好的,呵呵...祝你成功哦~

Ⅶ 有關於兒歌教學的理論(小學語文)

文章摘要: 結合新課程理論,讓多元智能走進語文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具體做法: 在具體的環境中,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開發學生的自省智能;利用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發學生的交流智能;在游戲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動覺智能;利用活潑、節奏感強的兒歌,開發學生的音樂—節奏智能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語文教學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關於多元智能的理論,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1999年中文譯本出版發行,又引起了中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每個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其中的多種智能,開發孩子們的多元智能,對於孩子們將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那麼,如何讓多元智能走進語文教學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做法。 一、在具體的環境中,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語文學科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發展學生的語言智能,而低年級段是開發語言智能的最佳時期。由於低年級的孩子心理發展水平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形成。因此,要想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就得在具體的環境中,使學生的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依託,讓學生有話可說。 1、利用每天吃水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語言智能 愛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每天吃水果時,孩子們都表現得特別認真!於是,我就利用這個特殊的環境,培養孩子的語言智能。如:在吃香蕉時,我讓孩子們觀察香蕉的形狀、顏色並展開想像,說一句話。孩子們在領香蕉時用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香蕉的認識。有的孩子說:「香蕉彎彎像月牙兒」;有的孩子說:「香蕉彎彎像小船」;還有的孩子說:「香蕉是黃色的,我喜歡吃香蕉」等等。又如吃柚子時,我先對孩子說:「今天我們認識一種水果,它叫柚子。」然後讓孩子說說柚子的形狀和顏色,有的孩子說:「柚子像個大葫蘆!」有的孩子說:「柚子像個黃色的大皮球。」最後讓孩子說說吃法。當我把柚子切成兩半,給大家看的時候,有的孩子說:「切開的柚子像個瓢」。當我把柚子發給孩子們的時候,有的孩子一邊吃一邊說:「老師,看這兒多像棉花,軟軟的,白白的!」瞧,孩子們的想像力多麼豐富!有的人說讓孩子在玩中學,我覺得讓孩子在吃中學,不但提高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語言智能。 2、利用書中情境圖編故事,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中有很多色彩鮮艷、形象生動逼真的情境圖。我總是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都發現了什麼?然後把這些內容聯繫到一起試著編個小故事講給小朋友聽。例如:復習四中的「我會講」這幅情境圖,有的孩子這樣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學會了謙讓》。一天早晨,小白兔背著書包去上學,走到小河邊,剛要過獨木橋,看見了猴媽媽挑著筐,領著小猴也要過獨木橋摘桃子。猴媽媽對小猴說:『我們讓小白兔先過橋吧!』可是小猴不聽,飛快地跑上橋。小白兔見了,也急忙走上了獨木橋。他們誰也不讓誰,使勁一撞,都掉河裡去了。他們都不會游泳,急壞了猴媽媽。幸虧河水很淺,他們費了好大勁兒,終於爬上岸。這時,猴媽媽說:『你們要懂得互相謙讓,就不會這樣了!』小猴和小白兔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他們懂得了謙讓。」 孩子們憑借這些有趣的情境圖和豐富的想像,編出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開發了他們的語言智能。 3、利用教材中的兒歌或課文,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一年級上冊中安排了大量活潑有趣的兒歌和琅琅上口的課文。有的時候,學完兒歌或課文,緊接著我就引導學生進行創編。例如學完韻文《菜園里》,我引導學生模仿兒歌韻律進行了創編。孩子們的熱情很高,也編出一首: 菜園里 蒜台青青細又長, 茄子身穿紫衣裳。 柿子高高像燈籠, 土豆地下捉迷藏。 白菜娃娃地上坐, 黃瓜越老皮越黃。 紅綠黃紫真好看, 菜園一片好風光。 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創作過程不僅開發了他們的語言智能,而且啟迪了他們的靈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為將來寫作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開發學生的自省智能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大幅度更新教學內容,不論是插圖、兒歌,還是課文,都富有時代精神,富有濃郁的人文色彩。例如:韻文「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滲透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意識;兒歌《登山》,滲透了培養意志品質的教育;課文《借生日》講兒童對母親的關心,體現了母女之間的真情;課文《爺爺和小樹》和《小熊住山洞》則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課本劇表演以及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課文內容產生情感的體驗、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自省智能的發展。 三、利用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開發學生的交流智能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體現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還要提倡積極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拼音、識字時,我常常讓同桌互相認讀拼音卡片或每篇課文的生字,並交流記住它們的辦法;在學習課文中,常常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在學完課文後,還會讓學生合作表演課本劇。這樣的氛圍有利於學生交流智能的發展。 四、在游戲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動覺智能 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讓孩子充分地「動」起來,那麼,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用動作表示所學的知識。如:在學拼音時,我讓學生將學的拼音用手勢表示出來。孩子們紛紛動腦筋想辦法,將小手擺來擺去,直到像字母的形狀才罷休。再如:學習兒歌《輕輕地》時,我讓學生一邊朗誦一邊加上合適的動作,課堂上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在教學中,我還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如:「找朋友」、「摘蘋果」、「送小動物回家」等等,讓孩子在玩中學,不但使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動覺智能。 五、利用活潑、節奏感強的兒歌,開發學生的音樂—節奏智能 新教材中有許多喜聞樂見而且節奏感強的兒歌。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拍手打節奏來朗誦兒歌。例如:學習《小白兔》,我讓學生這樣打節奏「XX X|XX X | XX X|XX X |XX X | XX X |XX XX |XX X |」配上兒歌內容就是這樣:「小白 兔|穿皮 襖,|耳朵 長,|尾巴 小,|三瓣 嘴,|鬍子翹,|一動 一動 |總在 笑。|」這樣不僅創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又在流動的節奏中開發了學生的節奏智能。 以上是我結合新課程理念,讓多元智能走進了語文教學。但我深知,要想讓每個孩子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發展還需要對多元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可謂是任重道遠。

Ⅷ (急) 求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 方法/講解 一篇 謝謝好心人了.

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新世紀飛速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已成為改革和發展之潮流,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它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學校教育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與課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作為課外閱讀不是游離於語文教育課程之外的「點綴」,更不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為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些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規定了具體的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於100萬字。新課標的這一些理念,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內容再也不能僅僅局限於語文教材了,語文學習再也不能僅僅等同於語文學科學習了。

然而針對城鄉結合的我們學校,由於受到地域、家庭環境及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閱讀現狀令人擔憂:(1)學生缺乏讀書的興趣和意識,學生對於讀書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不能主動地進行閱讀實踐,建構知識體系;(2)「應試教育」的思想左右著教師的教育行為,教師總是把目光盯著幾本教科書和試卷上,認為「閱讀」只能作為學生的一種消遣,學校尚未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3)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未發揮應有功能,多數學校圖書室只是成為一種「擺設」,學生很少有機會走進去閱讀,加上經濟條件的制約,圖書室的圖書很少有更新和補充,這些都很難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4)學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學校教師看好學生的成績,大搞「習題戰」,家中父母也認為孩子只要讀好語、數、外,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 (5)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

基於此,我們提出「小學語文主題性閱讀的研究」的實驗研究,試圖通過這個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對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補充、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把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並有效地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是一種課外教育。從古今中外看,重視學生課外學習可謂歷史悠久。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出:「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的課內外相結合,藏息相輔的教育思想。台灣從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島實施兒童閱讀計劃。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夏家發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閱讀指導」,廈門市教科所蘇文木等對「小學大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模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浙江教育學院汪潮等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進行了調查與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作過有益嘗試。

在國外,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8年10月簽署了閱讀卓越法案,超過了50萬名孩子從1999會計年度中撥給的2億6千萬美元中受惠,美國的兒童每天有一個小時在閱讀作業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義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三、課題概念的界定

課題中「主題性閱讀」是指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教材中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有憑借和依託,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擴展和補充,提高語文能力。

四、課題確立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應該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充分地利用這些知識發揮自己的閱讀能力去分析、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從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的認知結構說,認為兒童是通過自己主動的努力活動和與外界相互作用,不斷獲得經驗的豐富和重組,從而實現自我建構和發展。

2、「相似論」認為,學生頭腦中貯存的相似性信息單元(即相似塊)越多,就越有利於選擇、匹配、激活閱讀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學記》中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說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錯過時機以後再去學習,就會事倍功半,得法於課內,及時進行同步拓展延伸,就會事半功倍。

3、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學生學習越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求他記住的東西多兩倍。」「如果少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學生其他的書讀得較多,那麼他不僅能夠學好正課,而且會剩下時間去滿足其他方面的興趣。」

五、課題的意義與目的

(一)課題的意義

開展主題性閱讀的研究與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由課內向課外、由以教科書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識開放、由應試教育向讀書滋養人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轉變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該課題的成功運作對我校學生閱讀的外部大環境的開發、整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小學語文學科閱讀的內容整合方式、閱讀指導方式、閱讀習慣的有效培養、讀寫結合提高語文素養等方面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操作體系的建構都很有價值,也對改善我校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無序狀態,規范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活動,增強課外閱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

(二)課題的目的

1、語文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多讀書是一個重要方面。閱讀能力在各種能力中顯得尤為重要。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首先創設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2、主題性閱讀旨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略讀、精讀、瀏覽等各種閱讀方法,提供範例,課外有計劃組織讀書活動,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

3、通過主題性閱讀,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為語文實踐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使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4、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通過閱讀積累優美的詞語、精彩的語段,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為說話和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5、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研究和探索一些拓展閱讀的操作策略,積累一定篇目的適合本年級實際情況的拓展閱讀教材,培養致力於拓展閱讀研究的師資隊伍。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激發學生閱讀的原生性動力,感受閱讀樂趣;

2、用好教材這一「例子」,促使課內外有效銜接。如:

1)根據單元具體學習要求確定單元閱讀主題,推薦課外閱讀的范圍,篇目。

2)明確課外閱讀練習的具體要求。

3)不同年級、不同主題單元,教師推薦閱讀的時機選擇。

3、重視方法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4、適時地開展讀書活動,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活動模式。

5、重視積累,促進寫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通過座談、問卷,了解教師、學生、家長對課外閱讀現狀的看法,及課題開展前後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

2、文獻研究法。廣泛收集國內外關於學生主題性課外閱讀的信息和學習研究,結合本校實際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

3、實踐行動法。召開不定期的課題研討活動,舉行觀摩課、研究課,撰寫實驗論文,開展讀書活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採取新措施進行修正和完善。

4、經驗總結法。及時對課題開展進行階段性總結;撰寫教學案例及相關論文的編寫等。

七、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1、課外閱讀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開展課外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擴展學生閱讀面、知識面,有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閱讀的重要性幾乎是不言而喻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生活在信息社會,就要不斷的獲取知識。如何獲取?閱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因此,本課題的開展是時代的要求。

2、語文學科的實踐性是課題開展的前提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理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例子。」語文教材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不是終點,以語文教材入手,目的在於閱讀種種的書,語文教材實際上成了通向課外更多閱讀的橋梁。學生學語文首先要學好這些範文。再者,教師由教材作遷移,由點及面,要讓學生憑借課堂學習中認識的規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課後縱向延伸,由一篇帶一批,或體裁相同的,或內容相關的,或寫法類似的,大量進行課後閱讀,既可以在延伸閱讀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又可以在廣泛閱讀中運用所學,鞏固學法,更好地閱讀。

3、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有利於課題的開展。

現行的語文教材,以「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為編寫思想,即各單元均有一個明確的閱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人們在觀察中的發現。這就有利於在課題開展中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提煉出閱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中引導,讓課外閱讀更好地成為課內閱讀有力的憑借和依託,擴展和補充。

4、開設語文活動課,創設閱讀氛圍。

我們的學校本學期針對主題性閱讀課題在每周安排一節語文活動課,用於學生朗誦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華以及優秀的文學作品,組織讀書會、朗誦比賽、課外閱讀交流等,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在沒有目標壓力前提下輕松地接受學習,主動參與學習,給每一個學生自由發揮才智的門戶。

6、具有科研能力的課題組教師是開展課題的有力保證。

主題性閱讀課題的研究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豐富的語文知識儲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及舉一反三的閱讀篇目推薦。因此,我校重視對語文教師培訓進修,在教育教學同時,研讀各類教學雜志、網上學習,每學期還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教育學習筆記等,不斷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此外,我校語文教師大多是中青年教師,其中有多數從事過課題研究,有著較強的科研和改革意識,有利於課題方案在校內實施,使課題能順利地開展。

八、研究對象及實驗步驟

(一)研究對象

3——6年級所有班級的學生

(二)實驗步驟

1、准備階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文獻研究、現狀調查、論證課題方案並制定課題方案,各年級制定好課內外整合閱讀計劃。

2、實施階段2010年6月-2013年5月

1)各年級根據研究的內容,選擇好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做好課內外閱讀的鏈接,開好閱讀篇目。

2)學習有關理論,做好學習筆記,定時組織交流。

3)把拓展閱讀落實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各年級上好課內外有機整合的閱讀教學研究課。 5)開展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

6)每學期做好階段性總結。

3、總結階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優秀課外閱讀教學案例集、教案集、相關論文集及整理。

九、預期成果形式及人員分工

(一)預期成果形式

1、推出具有成功經驗的典型課例;

2、相關論文;

3、編寫同步主題閱讀操作手冊(包括單元主題目錄;推薦目錄;操作建議)

4、編制學生讀書筆記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和檢測報告。

(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韓生燕

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扎西旺姆

本校小學語文教師的理論培訓:韓生燕

具體課題研究活動的組織和安排:次仁央京

本課題研究資料搜集整理:雷雲兵

課題研究報告撰寫:扎西拉措

中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傑美

高年級主題性閱讀的研究 :扎西拉措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育理論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